中班教案

时间:2024-02-27 08:40:25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10篇【精华】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教案10篇【精华】

中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大胆想象不同线条和图案,并用左右对称的方法来装饰蝴蝶。

  2、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3、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二、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大胆想象不同线条和图案,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对比关系。

  三、活动难点:

  能尝试运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蝴蝶。

  四、活动准备:

  红、黄、白三色蝴蝶,三种蝴蝶纹样,花丛背景,空白蝴蝶图一张,幼儿半成品白纸,幼儿绘画工具,固体胶等。

  五、设计思路:

  最近我们正在进行《春天来了》的主题活动,在主题的进行中我们发现幼儿对蝴蝶蜜蜂特别感兴趣,因此设计了故事《三只蝴蝶》,为提升幼儿的探索,结合主题我们为幼儿设计了此活动,同时我又根据纲要中针对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活动中以情景来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对称、底色和装饰的关系,加深了幼儿对色彩装饰的理解。

  六、活动过程:

  一、导入情景

  1、出示红蝴蝶:“小朋友们,你们好,你们能猜出我叫什么名字吗?”“我身上有五颜六色的花纹,你们为什么叫我红蝴蝶?”

  取下蝴蝶身上的花纹,仔细观察。(1)认识各种纹样,知道这些是图案。(2)区分底色与图案,知道使用冷暖对比。

  2、出示黄蝴蝶并说又有一只蝴蝶飞来了。问:它叫什么名字?为什么叫黄蝴蝶?它有几个翅膀?(两对,前面翅膀大,后面翅膀小),它的翅膀上有那些花纹?(圆点、弧形、锯齿形等)

  3、看看又有谁来了?它叫什么名字?它身上有那些的花纹?他们什么地方是一样的?它的左边翅膀和右边翅膀上颜色、花纹、大小一样吗?师幼一起来找对称的花纹。

  我们发现了蝴蝶不仅左右两个翅膀大小、形状是一样的,翅膀上颜色、图案也一样,这就叫对称。

  二、教师与幼儿共同创作,让幼儿了解作画歩骤。

  现在老师想把自己手中的蝴蝶变成红蝴蝶,请小朋友仔细看是怎样变的'呢?

  1、画出蝴蝶的轮廓和对称的图案

  2、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涂上底色。

  3、再按底色选配图案花纹的颜色。

  三、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现在我们小朋友也来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和花纹来画一只漂亮的蝴蝶吧。

  1、引导幼儿画花纹图案时要注意对称。

  2、提醒幼儿先涂底色,再涂花纹。

  3、鼓励幼儿大胆作画,对有困难的幼儿进行个别指导。

  四、展示评价。

  1、选几幅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讲解,并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不足之处适当进行纠正。

  2、收好画笔,将蝴蝶送到花园里。(请家长帮助将蝴蝶贴在背景图上)

  五、延伸活动。

  启发幼儿在美丽的花园中三只蝴蝶会干些什么,它们会说些什么?

  引导幼儿尝试表演。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感受故事的语言美和情趣美。

  2、体验叶子鸟舞蹈的快乐,创编叶子鸟随风舞动的动作。

  活动准备:

  大图书《叶子鸟》、音乐磁带《秋日私语》。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大图书引题

  1、这是什么季节?(秋天)你是怎么知道的?

  2、叶子一片一片落下来,它像什么呢?(小鸟)那我们就叫它叶子鸟吧。

  二、欣赏大图书,初步感知故事

  1、呼呼!一阵秋风吹来了,叶子鸟们到到哪儿去了?(地上)

  2、怎么还有一片叶子鸟没下来呢?我们一起把它叫下来吧!(集体喊:叶子鸟快下来吧!)

  3、叶子鸟都下来了,它们在干什么呢?(它们要去参加舞会。)

  4、参加舞会它们应该做那些准备?(穿上漂亮的衣服,化妆…)它们的衣服真美啊!

  5、听!什么声音?原来是叶子鸟哥哥和弟弟打架了,它们这样做对吗?爸爸妈妈是怎么说的?(幼儿模仿爸爸妈妈的'口气,学劝叶子鸟兄弟不

  吵架。)

  6、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叶子鸟跳舞的动作,师:叶子鸟随着秋风舞蹈,舞会就这么开始了,你最喜欢哪只叶子鸟为什么?(请幼儿学相应的舞蹈

  动作)

  7、小鸟看到叶子鸟的舞蹈,就去请爸爸来看,叶子鸟怎么都躺在了地上不动了?

  三、再次欣赏大图书,幼儿和教师一起讲述故事。

  1、小结:风起了,叶子鸟就跳起了舞。风停了,叶子鸟就躺在地上不动了。

  2、请幼儿创编叶子鸟舞蹈的动作。

  3、故事好听吗?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觉?

  四、随音乐,教师当秋风,幼儿当叶子鸟。

  要求动作优美,风越大叶子鸟就跳得越高兴,风小了叶子鸟就慢慢地舞蹈。

  教师提醒叶子鸟可以一个人跳也可以两个或者几个人一起合作舞蹈。

  五、秋风将叶子鸟扫出活动室,活动结束。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进一步认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感知形状的主要特征。

  2、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图形标记,并学习按照图形标记制作相应的形状。

  3、能注意操作过程中的书面整洁,乐意边操作边讲述。

  活动准备:

  1、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饼干(均未拆封)若干。

  2、三只毛绒小动物,每个小动物胸口有一个形状标记。

  3、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大图片。

  4、幼儿用书(P10—11)人手一册5、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印章(或小图片),颜料等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观察饼干的形状,了解形状的主要特征。

  1、出示饼干,请幼儿说说:这是什么?它有哪些形状?你喜欢吃什么形状的饼干?

  2、教师(出示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正方形)是什么样子的?

  3、教师折叠图形,引导幼儿直观感受图形的特征呢感,使幼儿知道:圆形是圆圆的,没有尖尖的角;正方形有四个一样大的角,一样长的`边;三角形有三个角,三条边。

  二、认识形状标记,给小动物送饼干。

  1、教师(出示三只小动物):三只小动物也想吃饼干,你知道它想吃什么形状的饼干?

  2、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身上的形状标记,推测每个小动物喜欢吃的饼干形状。

  3、请幼儿给小动物送饼干,鼓励幼儿边送边讲述:“小动物,送给你XX形状的饼干。”

  三、操作活动:制作饼干。

  1、引导幼儿打开并阅读幼儿用书,理解操作要求后,取出印章,引导幼儿根据小动物身上的形状标记,在小动物的旁边印制出相应形状的饼干送给小动物,提醒幼儿在指定的地方印图形,注意保持书面整洁,鼓励幼儿边印饼干边说:“XX给你XX形状的饼干。”

  2、观察幼儿用书上面各种形状的彩色饼干,启发幼儿帮小动物划线给彩色饼干找家。

  四、交流评价活动。

  1、师幼共同检查小动物面前盘子里的饼干是否正确。

  2、表扬操作正确的幼儿,以及边做边讲述的幼儿。 活动中的操作饼干我改为用墙塑纸剪的各种形状做饼干进行。

  活动反思:

  按以往的教学经验,幼儿对图形的认识,他们会区别出外形,但难点是在特征的把握上。比如这次正方形的认识重点和难点就是在感知它的四条边一样长和四个角一样大。为了让他们明白正方形的“四”上,我让他们与三角形相比,并在示范纸的四个角上贴不同颜色的自贴纸,这样幼儿看得更清楚。

中班教案 篇4

  目标“帮助幼儿获得有关事物形状、数量及其关系的感性经验,形成粗浅的数学概念”,在我的理解中,数学的概念有很多,如数的概念、运算的概念、量与计量的概念、几何形体的概念、统计的概念等,这些概念是构成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内容,它们是互相联系的。

  出生之日起,就不可避免地要和数学打交道,积累着有关数、形、时、空的表象,如孩子们吃的饼干是圆圆的,用的毛巾是方方的,玩的绳子是长长的,这同时也涉及辨认形体、空间、测量等多方面的知识。

  积木是幼儿熟悉的伴随幼儿长大的玩具,积木有各种颜色、各种形状、各种大小,选择幼儿熟悉的积木作为教具,进行分类、排序等活动.帮助幼儿形成一定的数学概念是可行的。大班的孩子抽象思维已有一定发展,求知欲比较旺盛,对学习新知识的兴趣比较浓厚,对游戏的热情比较高涨。根据《纲要》精神,创设适应幼儿年龄特点的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促进幼儿积极主动地观察、实践、创造、体验,使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由此,根据所提供的目标,设计本次大班认知活动“给积木宝宝排队”,旨在根据积木大小、形状、颜色不同,设计排序规律的同时,帮助幼儿理解排序的内涵,更好地进行认知活动。

  活动目标

  根据物体量的差异和数量的不同进行正逆排序,从而初步让幼儿体验序列之间的传递性和可逆性。因此确立以下。

  (1)鼓励幼儿在给积木排队的过程中,发现物体排列传递性、可逆性,发展幼儿,维。

  (2)增强幼儿对排序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的创造性。

  活动重点

  鼓励幼儿在给积木排队的过程中,发现物体排列的传递性、可逆性,发展幼儿思维。

  活动难点

  排序的传递性、可逆性。

  分析目标

  (1)为认知目标,重点在于幼儿在给积木排队的活动中.比较、发现、推断积木排列的传递性、可逆性,并能大胆设计排序规律进行排序活动。其中学习并了解排序的可逆规律是本次活动的难点。虽然对于大班孩子来说,理解排序的传递性、可逆性确实有一定难度,因为活动中有些排序规律需要幼儿进行推断、思考,并不是十分明显地在幼儿面前呈现。但在活动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观察、操作机会,并在活动中师生之间、同伴之间有一定交流,幼儿通过努力,能够理解排序的规律.掌握设计要领,难点应该可以解决。

  (2)主要是激发幼儿对认知活动的兴趣,是个情感目标。

  其他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设计排列图示,张贴在科学区,供其他幼儿讨论填写.使排序活动继续延伸下去,进一步发展幼儿的序列知识和能力。 ”

  1.活动游戏化。

  整个活动采用“给积木宝宝排队”游戏的形式,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自由探索、自主游戏的活动环境,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

  2.教具选择生活化。

  积木是幼儿平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有大小、颜色、形状不同之分,幼儿通过随意摆放,设计出不同的排序规律,并能在今后玩积木时,继续开展其他认知活动,为幼儿进行探究提供了可能。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听听,说说,演演中理解动画片内容,鼓励幼儿大胆讲述的能力。

  2、培养幼儿乐于帮助别人的情感,感受帮助别人带来的快乐!

  3、迁移经验,进行创造性讲述与表演!

  活动准备:

  1、剪辑好的动画片

  2、 角色头饰,角色图片

  3、 现实生活中照片图片

  活动过程:

  一、回忆故事,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1。 播放动画片回顾师:“小朋友,还记得我们昨天看的动画片吗?动画片里讲的是谁的故事?(红袋鼠、跳跳蛙、火帽子)它们去愿望岛干什么的呀?(摘愿望果)那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吧!”

  出示愿望果师:“这是一颗神奇的愿望果,不管什么愿望都能实现。那三个小伙伴有没有实现愿望呢?我们今天一起接着往下看。”

  二、播放第一段动画片

  1、提问:

  (1)红袋鼠它们遇到了谁?(小熊和熊妈妈)出示图片

  (2)小熊和熊妈妈发生了什么事?(小熊生病了)

  (3)红袋鼠看到自己的孩子生病了,她的心情怎么样啊??(很难过,很着急)

  (4)红袋鼠它们看到小熊生病了,它们是怎样做的?(帮助小熊,把愿望果送给小熊吃)

  (5)小熊吃了愿望果后怎么样了?(病好了,能走路了)

  (6) 熊妈妈现在的心情又怎么样了呢?(很高兴,很开心)她会对红袋鼠说什么?(谢谢你)

  (7)红袋鼠把愿望果送给了小熊吃,它还有吗?(没有了)那它此时的心情是怎样呢?(很高兴)为什么它会觉得高兴?(因为它帮助了别人)

  教师小结:虽然红袋鼠没有了愿望果,但是因为它帮助了小熊,所以它还是觉得很开心。我们一起再来把这段看一看,仔细听一听,它们是怎么说的?

  2、再次观看动画片师:“红袋鼠看到熊妈妈是怎样问的?熊妈妈是怎样说的?红袋鼠又是怎样对小熊说的?”

  带领幼儿学一学对话

  3、师:“你们想不想来做一做红袋鼠、小熊和熊妈妈呢!”

  请两名幼儿戴上头饰,分别扮演红袋鼠和小熊,老师做熊妈妈带着幼儿进行表演。(可多表演几次)

  三、播放第二段动画片

  1、师:“红袋鼠帮助了小熊后,三个小伙伴继续往前走,你猜它们会遇到谁呢?(请幼儿猜一猜)”

  2、师:“我们一起看看你们猜得对不对。这次发生了什么事?看完后请你来告诉我。”

  观看动画片问:这段动画片里讲的`是什么?(请幼儿说一说)(边说边出示图片狗妈妈、小狗、跳跳蛙)师:”跳跳蛙它们遇到了小狗和狗妈妈,狗妈妈和熊妈妈一样,都很爱自己的宝宝,看到小狗生病了,也非常的着急,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这儿有一个好听的词,叫“发愁”。”

  带领孩子学一学发愁这个词

  3、师:“是谁帮助了小狗,它是怎样说的?”(幼儿说一说)师:“跳跳蛙在送愿望果给小狗吃时,还说了一句好听的话呢!你听到了吗?”(再听一次这句话)请幼儿模仿动画片里话说一说。

  4、师:“狗妈妈很感谢跳跳蛙,它对跳跳蛙说了什么?跳跳蛙又是怎样回答的?”

  5、请3名幼儿上来表演3个角色,教师在一旁指导。(可多进行几次)

  教师小结:跳跳蛙和红袋鼠一样,都用自己的愿望果帮助了别人,它们也从中获得了快乐。那现在还剩下谁来愿望果了?它又会遇到什么事呢?

  四、播放第三段动画片(无声)

  1、师:“咦,好奇怪啊,这段动画片没有声音诶,你看懂了吗?”

  请幼儿先和小伙伴说一说,你觉得这段讲得是什么事?

  请个别幼儿上台说一说。

  2、师:“小朋友刚才说得很好,那动画片里究竟是不是这样呢,我们一起再来看一看,听一听。”

  观看有声动画片

  3、教师小结一下第三段的内容,请幼儿自由选择头饰,进行表演。(可多进行几次)师:记得要对小喜鹊说一句好听的话。

  五、完整欣赏动画片教师小结:帮助别人会让我们自己也获得快乐。

  六、迁移经验,创造性讲述

中班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画各种水果,能表现出各种水果的基本特征。

  2、能画出各种水果之间的重叠关系。

  3、培养幼儿细心观察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带领幼儿去水果店参观。

  2、各种水果若干,示范作品。

  3、绘画纸、油画棒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和幼儿进行谈话,引入主题。

  ——在水果店里你们看到了什么水果?你喜欢吃什么水果?

  2、出示水果,引导幼儿观察它们的外形。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我喜欢吃的水果,让我们来看看它们是什么样子的?(感知水果的不同外形、大小。)

  3、让幼儿感知前后的重叠关系。

  ——看看老师买来的水果哪个最大?哪个最小?看一看,想一想老师是怎么在盘子里放这些水果的?哪个在前面哪个在后面?你们觉得这样放好看吗?为什么好看?(橘子在前面,苹果在中间,西瓜在后面。)看一看后面的水果被前面的水果挡住了一些会是什么样子?

  4、教师示范画。

  ——首先画好橘子,重叠在一起的`,看不到的地方的线条就不能画出来。

  ——再画苹果,然后画西瓜,最后画一个大盘子把它们装起来。

  ——选择喜欢的颜色给水果涂色,可以用两种相近的颜色进行涂色。

  5、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提醒幼儿注意有顺序地观察和描绘。

  ——提醒幼儿保持正确的绘画姿势。

  6、欣赏与评价。

  ——看看谁的盘子中的水果摆放的好看,重叠放时知道把线条藏起来。

  ——看看谁的水果新鲜、颜色漂亮。

  活动建议

  1、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幼儿的能力提供不同的水果。

  2、也可将水果垒放进行写生。

中班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学习有序观察图片,理解故事内容。

  2.能大胆表达表述对图片的理解,会学说小动物的对话。

  3.会有序翻看图书,对阅读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1.《头发痒痒》ppt

  2.图书人手一本。

  活动过程:

  1.出示图书引起幼儿阅读兴趣。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本书,想看吗?猜猜里面讲的'是什么故事?你怎么知道的?

  2.共同阅读前六幅图。

  这本书里到底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指图1)这只可爱的小狗叫丁当狗,丁当狗在树林里玩耍,这时候,起风了,风把什么刮到了他的头上?

  (指图2、图3)正好呼噜猪来了,丁当狗会怎么说呢?呼噜猪又会怎么说呢?你们来学一学吧。树叶拿掉了,可是丁当狗还是感觉头发痒痒,怎么回事呢?你猜猜看?

  (指图4、图5)看:草莓兔和呼噜猪怎么了?怎么会这么吃惊呢?怎么回事?

  谁来学一学他们吃惊地说。

  (指图6):你知道丁当狗的头为什么会痒痒了吗?谁来说说。

  3.头痒痒要干什么?请小朋友自己打开书,按顺序一幅图一幅图地看,看完后举手,待会说给大家听。

  4. (指图7、图8、图9):呼噜猪要给丁当狗干什么?丁当狗愿意吗?丁当狗为什么不肯洗头?草莓兔怎么教小狗洗头?丁当狗会洗了吗?你这么知道的。

  5.小朋友你知道怎么洗头了吗?除了要勤洗头还要勤洗什么?怎么洗?

  6.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你最喜欢谁?为什么?请拿好你的图书和我一起讲讲这个故事吧。

  教师带领幼儿完整阅读图书。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设计背景

  比较适合本班的幼儿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小花猫,并模仿小花猫的叫声。2.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欣赏和热爱,并能跟着节奏边唱边表演动作。3.加强幼儿的.手脚协调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加强幼儿的手脚协调能力。难点:幼儿能够边唱边表演动作。

  活动准备

  1.小花猫的头饰幼儿一人一份。2.乐曲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教师带领幼儿复习上节课所学习的律动,并让表演好的幼儿站在中间表演,教师给予奖励。

  2.教师边学猫叫边把小花猫的头饰戴在自己的头上,让幼儿猜教师头上戴的是什么。

  (二)展开部分

  1.教师教幼儿学习歌词,教师说一句,幼儿跟着念一句。

  2.教师教幼儿手和脚的动作,幼儿跟着模仿。

  (三)结束部分

  教师请每位幼儿出来表演,并让幼儿把这首小花猫回家表演给爸爸妈妈看,幼儿很开心。

中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扮演司机开车的乐趣,建立基本的交通安全概念,认识不同车子的功能及特点。

  2、欣赏各种车辆,感受造型美和色彩美。

  3、学习用简单的线条表现汽车的主要特征和基本结构。

  4、体验大胆想象与设计有趣。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

  1 讲述故事《威威爱大怪手》。

  教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共好听的故事,你们想不想听呀?(教师讲述故事)

  提问:故事里的大怪手车到底是什么车?(挖土车)

  除了故事里提到的车,你还认识什么车?

  2 教师和小朋友们玩"猜谜"的游戏。

  "小朋友们都很聪明,认识各种各样的车。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我们来玩一个猜谜的游戏。请你听清楚老师出的题目,然后回答这是什么车?明白了吗?好,现在请听题。"

  --下雨车,下雨车,边下雨来边唱歌。请问这是什么车?(洒水车)

  --大嘴车,大嘴车,边吃垃圾边唱歌。请问这是什么车?(垃圾车)

  --长长一条龙,走路轰隆隆,跨河又钻洞,呜呜向前冲,

  载客又运货,运输立大功。请问这是什么车?(火车)

  --用脚踩,不需要用汽油的车。(自行车)

  --要排队等,一个一个投币才能坐的车。(公共汽车)

  --搬家时会用到的车子。(卡车)

  --你只要上车,告诉司机要到哪里,司机就会打表并送你到目的地。(出租车)

  --失火的时候一定需要它帮忙。(消防车)

  --抓坏人的时候,警察就会开着它出来。(警车)

  --游览旅行时会坐什么车?(游览车)

  --可以救人的车子。(救护车、警车、消防车。)

  --拨打电话119,开来的是什么车?

  --拨打120,开来的是什么车?

  --那110呢?

  3 听声音,辨车子。

  小朋友们真棒!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些车子会发出特别的声音,请小朋友听一听,猜猜是什么车?(放录音)

  4 学习儿歌《红绿灯》。

  教师:大马路上有各种各样的车子在行驶,为了确保安全,司机们要遵守交通规则,在过路口时还要注意看交通信号灯。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交通信号灯有几种吗?(红灯、黄灯、绿灯)绿灯亮了应该怎么样?(向前行)红灯亮了应该怎么样?(停下来)黄灯亮了又该怎样?(如果没有通过马路,看到黄灯就要停下;如果走到一半,就要快快通过)(教师朗诵一遍儿歌、小朋友跟着

  教师念一遍)

  嘀嘀嘀,汽车叫,

  汽车来了我让道,

  过马路,东西瞧,

  走路要走人行道,

  不玩耍,不乱跑,

  安全第一我知道,

  红灯停、绿灯行,

  遵守规则别忘掉。

  5 演唱歌曲〈开车歌〉。(唱两遍)

  6 听音乐,小朋友们自由模仿开汽车的动作。

  教师:小司机们,我们出发吧!

  7 结束。

  [附]故事

  威威爱大怪手

  隔壁的工地正在盖房子,那里有许多工程车,威威趴在窗台上睁着大眼睛瞧呀瞧,还兴奋地大声叫。

  怪手车有个弯弯的大手,一挖就挖起很多土;吊车有个长长的钩子,一下子吊起了粗钢筋;还有水泥搅拌车,圆圆的肚子呼噜呼噜转,一会儿就流出泥浆来了。

  爸爸下班回来了,威威拉着爸爸,不停地讲着工程车的厉害和神奇。

  有一天,爸爸神秘地对威威说:"威威,有一个惊喜给你!""哇!是一辆玩具怪手车呢!" 威威大叫。圆圆的车身,弯弯的.怪手,就像隔壁工地的怪手车。威威高兴地玩着,一会儿开车,一会儿挖土。要睡觉时,威威舍不得睡,妈妈只好让威威抱着怪手车睡。咦?在梦里,威威是不是正开着的大怪手车跑来跑去呢?

  活动反思:

  “各种各样的车子”主题活动结束了,孩子们这才依依不舍地将自己的玩具带回了家,不同的是,通过这几周的认识,孩子们知道了自己带的是什么汽车,同伴带的是什么汽车……孩子们对马路上汽车的种类、用途、汽车的发明、构造、发展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再谈到汽车,他们的话题开阔了。通过汽车这一幼儿喜欢的载体,进行的美术、游戏等活动,让幼儿充分体验到了快乐,从中也获得了有益的经验,审美情趣也得到了培养。

中班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知道不同送货员的工作与我们生活的关系,了解他们工作的辛苦。

  学看“送货单”,尝试按送货单的要求和内容送货。

  教学准备:

  (认知准备)掌握了看房间号码的方法

  (材料准备) PPT,背景房子和钥匙图片 操作包

  教学重点:了解不同送货员的工作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

  教学难点:将货物送到正确的“房间”。

  教学过程:

  一、观察送水员的劳动状况:

  出示送水员的PPT,引导幼儿观察:

  1、这是谁?他是做什么工作的?送水员是怎么为人们服务的?

  2、你看见送水员是怎样搬水桶、蹬车、抬水桶上楼、把水桶抬进房间、换水桶的?

  二、了解其他送货员的工作:

  出示送牛奶的PPT,引导幼儿观察:

  1、图片上的人在送什么?你见过送牛奶的人吗,为什么?(天刚亮就开始送奶了)

  2、为什么要这么早把牛奶送到顾客家中呢?

  出示送快餐的PPT,引导幼儿观察:

  1、这是送什么东西的送货员?

  2、送过来的食物为什么还会热的呢?

  出示送家具的PPT,引导幼儿观察:

  1、看,他们送来了什么?(衣橱、桌椅、床、冰箱、彩电等)

  2、他们是怎么搬家具的?

  看了他们工作的图片后,你觉得怎么样?有什么想对快递员说的'?(引导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想法)

  小结:送货员的工作真辛苦,他们每天早早地起床,抓紧时间运送货物。每次送货,送货员要带着沉重的货物蹬车,还要搬着沉重的物品走楼梯,才能按时将货物送到顾客的家中,让大家按时喝到牛奶,吃到热腾腾的饭菜。没有这些送货员为我们服务,我们的生活就没有这么方便,所以我们要尊重他们,尊重他们的劳动。

  教学重点:了解不同送货员的工作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三、小小送货员:幼儿进行操作练习

  介绍送货任务——结合右边的提示卡将货物正确送到各个“房间”。

  幼儿操作

  师生共同验证送货员是否将货物正确地送到“房间”。

  教学难点:将货物送到正确的“房间”。

  四、活动结束。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经典】08-24

中班教案(精选)08-23

中班教案[经典]09-07

【经典】中班教案08-21

【精选】中班教案08-16

中班教案(经典)07-25

中班教案[精选]08-09

(精选)中班教案07-25

(经典)中班教案08-31

[经典]中班教案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