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4-01-08 10:48:26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中班教案8篇(精)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教案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实用的中班教案8篇(精)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激发关心帮助老人的情感,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初步感受音乐《瑞典狂想曲》,能创编表现猴子特征的动作。

  借助图谱支架,随乐创编游戏动作,表现故事情境。

  活动准备

  故事情景准备。

  音乐《瑞典狂想曲》剪辑,图谱。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初步感受音乐。

  教师:我们猴子特别聪明能干,妈妈种的香蕉成熟了,你们愿意帮妈妈摘香蕉吗?

  2. 分段熟悉音乐。

  (1) 随乐练习小猴走路、远眺的动作。

  教师:我的猴子宝宝们动作可机灵了,谁上来给大家表演一下?

  (2)创编上树、摘香蕉、下树动作。

  教师:香蕉树好高呀,我们怎么上去呢?谁来表演一下。

  教师:你看到了什么?我们一起来摘吧。

  教师:摘了好多的香蕉,拿也拿不下,听听音乐中的猴宝宝是怎么做的?

  (3)创编擦汗回家动作。

  教师:好热啊,擦擦汗,把香蕉背回家吧。

  3.完整欣赏音乐。

  (1)看图谱随乐梳理游戏情节。

  (2)表演音乐游戏:小猴摘香蕉

  4.趣味表现音乐。

  (1)观看猴奶奶摘香蕉。

  教师:猴奶奶年纪大了,香蕉也摘不动了,怎么办呢?

  (2)完整表现音乐游戏。

  教师:乘猴奶奶回家休息,我们帮她把香蕉摘下来,送给她一个惊喜。

  活动延伸

  创设继续帮助其他小动物情节,创编相应动作进行游戏。

  设计意图

  本活动紧紧围绕"用艺术润泽心灵,用生命感动生命"的办园核心理念,依托十一五苏州市级研究课题《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实践研究》,坚持以生态综合艺术教育为载体,以回归生活、回归自然、回归游戏的方式为手段来设计。所选择游戏的《瑞典狂想曲》是一首轻快、活泼、充满天真情调的乐曲。由于整首曲子的篇幅较长,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截取了中间明显的旋律。通过引导幼儿想象音乐的意境,来感受音乐的速度快慢、高低的变化,能安静聆听音乐并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猜测--验证”的科学研究流程。发现事物的规律。

  2、乐意参与问题的争议和讨论。

  活动重点:知道橘子的瓣数是不固定的,但基本在8瓣至12瓣之间。

  活动准备:橘子、碟子、篮子、记录表、陈皮

  过程:

  1、摸宝

  --教师出示盒子,问:你们猜老师的盒子里装的是什么?

  --请幼儿摸一摸,问:你感觉是什么东西呀?

  --验证盒子里到底是不是橘子

  2、猜一猜,数一数(教师手上的橘子)

  --教师手中拿着橘子,问:你知道我手上的橘子把皮剥了里面的橘瓤有多少瓣呢?我要请你来猜一猜!

  --出示记录表将幼儿猜的数字记录下来

  --教师将橘子剥开和幼儿一起数一数手上的橘子里面橘瓤有几瓣

  --把所数的数字记录在表上

  --师问:是不是 所有的橘子都只有刚才我们数的这几瓣?

  --教师在出示一个大一点的橘子,问:这个橘子这么大,那它里面的橘瓤是不是会多一点呢?我要请小朋友来猜一猜!

  --将幼儿猜的数记录在表上

  --教师将橘子剥开和幼儿一起数一数手上的橘子里面橘瓤有几瓣

  --把所数的.数字记录在表上

  --师问:是不是 所有的橘子都只有刚才我们数的这几瓣?还有瓣数不同的吗?我们一起去看看别的橘子看还有瓣数不同的吗!

  3、数一数(幼儿手上的橘子)

  --请幼儿剥开橘子数一数自己的橘瓤有几瓣

  --把幼儿所数的数字记录在表上

  4、说一说

  --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橘子分别有几瓣,知道橘子的瓣数是不固定的,但基本在8瓣至12瓣之间。

  5、出示陈皮

  --教师出示陈皮问:你们猜猜这个是用什么东西做的?

  --请幼儿观察陈皮,在说说猜测的理由。

  --请幼儿先闻一闻再尝一尝,再次说说猜测的理由。

  --教师确认陈皮是橘皮做的。

  --教师通过讲述法告诉幼儿橘子有那些作用

  结束部分:尝一尝

  --请幼儿将橘子和陈皮端到桌子上去品尝。

  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也来剥剥橘子,数数橘子有几瓣。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观察各种扇子的形状、色彩以及材料,了解其特征及用途。

  2、通过收集和观察欣赏活动,能够较完整地讲述扇子的主要特征及用途。

  3、逐步养成注意倾听他人讲述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每人从家里带一把扇子,在教室布置一个展览角。

  2、人手一张长方形的纸,彩笔一盒,人手一根线。

  活动过程:

  一、通过猜谜语活动,引出讲述主题。

  1、教师念谜语:有风它不动,一动就有风,你要它不动,等到起秋风。

  2、请幼儿猜谜,引出扇子。

  二、幼儿观察自己带来的扇子,老师提问:

  1、这是什么?它是什么形状的?

  2、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3、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扇面、扇把)

  4、如何使用你的扇子?

  5、扇子有什么用处?

  让幼儿与同伴自主地进行交流,并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带来的扇子。提醒幼儿安静地倾听别人讲述。

  三、教师出示一把折扇,启发幼儿从扇子的形状、构造、制作材料、颜色、用途、使用方法等方面认识扇子。

  四、老师与幼儿共同将自己带来的扇子布置成一个非常美丽的展览角。让幼儿在展区内欣赏各种不同的扇子,还可以请几位幼儿讲讲你喜欢的别人的扇子。老师注意引导运用已有的讲述经验进行讲述。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多种材料使鸡毛飞起来,感知用力大小与鸡毛飞起来的关系.

  2.乐于探索,感受与同伴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有鸡毛飞起来的经验.

  2.物质准备:鸡毛若干,吸管,扇子,硬纸板

  活动过程:

  1.玩吹鸡毛游戏

  (1)老师今天为小朋友带来一样好玩的东西,请你打开来看看是什么?(鸡毛)

  (2)你们玩过吹鸡毛的游戏吗?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吧.

  (3)小结:刚才我们都是通过嘴巴把鸡毛吹飞起来的,由于我们的力气比较小所以鸡毛飞的不高.现在老师这里为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让他们来帮助我们,使鸡毛飞起来.

  2.鸡毛飞起来了.

  (1)出示材料,你们认识吗?请幼儿说一说

  (2)这些材料是我们平时都比较常见的,现在请小朋友选一样材料试一试.怎样使自己手中的鸡毛飞起来.

  (3)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分享交流:你选用什么材料,用了什么方法使鸡毛飞起来的?

  (5)小结:原来用嘴巴吹.用吸管吹和用扇子扇都是因为有风才使鸡毛飞起来的.

  3.鸡毛飞的高,飞的远

  (1)在活动中老师发现我们能通过各种方法使鸡毛飞起来,那怎么样使鸡毛飞的'又高又远呢?

  (2)请小朋友选材料尝试

  (3)集中交流:你是怎样使鸡毛飞的高的?

  (4)小结:原来同样使用一种材料,用的力气越大,鸡毛就飞的越高.

  4.游戏:鸡毛抗争赛

  (1)接下来我们用自己学到的本领来开展一个比赛.

  (2)教师交代比赛规则:请出两组幼儿,分成红黄两队.各自使用自己的方法使鸡毛不落下来,鸡毛先落地的就输了.

  (3)幼儿分组游戏.

中班教案 篇5

  将幼儿分成两队,对诵儿歌“干草垛,叉兵刀,我的兵马让你挑,要几个?要X个。游戏反复进行2——3遍

  健体《地道排雷站》

  幼儿园中班教案

  活动目标

  1.复习侧面钻、手脚着地爬行等动作,提高动作技能。

  2.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音乐:《拉德茨基进行曲》

  2.录音机,山洞(小椅子摆成),小垫子(铺成小路),纸球(地雷区)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幼儿随音乐作模仿动作(乌龟爬,小兔跳等),根据时间情况决定做几遍。

  2.组织幼儿到老师身边:小朋友,前面发现了一个雷区,小动物们想请我们帮忙把雷区排掉,你们干不干?

  二、展开

  1.教师用简练的语言交代游戏玩法:

  在进入雷区前,首先要钻过山洞,爬过山沟,然后用双脚夹住纸球(地雷)跳到投掷线前,用双脚把“雷”投出去,跑回。

  2.幼儿用自己的钻爬方式游戏一边。

  师:小朋友可以用自己最快的方式钻、爬到雷区,用双脚把雷投出去。

  3.请几个动作发展较好的幼儿示范一下,教师发现和及时纠正出现的问题。

  4.幼儿集体游戏,提醒幼儿:不同身体素质的.幼儿可选择距离不同的投掷线将“地雷”掷出,让不同的幼儿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根据幼儿身体状况确定玩游戏次数,及时纠正不正确的动作。

  三、结束

  1.给幼儿提供机会,让他们充分利用,椅子,垫子,纸球进行创编游戏,教师及时给与指导和鼓励。

  2.收拾活动器械。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练习双人近距离滚接皮球,提高手脚协调的能力。

  2、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愉悦。

  3、培养幼儿不怕困难、坚强、勇敢、积极向上的良好品质。

  4、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活动重难点:

  练习双人近距离滚接皮球,提高手脚协调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与老师互相滚、接球的经验。

  2、大皮球若干。

  活动过程:

  一、老师出示皮球

  1、师以游戏口吻交代游戏名称:“熊猫滚球”。

  2、请一名幼儿和老师合作示范玩法:用双手推球向前滚给对方,等对方把球滚过来时,再两手分开将球接住。

  二、幼儿随“找朋友”音乐愉快地找一个游戏伙伴。

  1、两人一组,拿一只大皮球,各自找空地玩滚球的游戏。

  2、老师巡回指导,根据实际情况,提醒幼儿调整两人之间的距离,同时纠正不当的玩法。

  三、鼓励滚接成功的.幼儿,并请他们示范表演。

  活动反思:

  掌握滚球的要领后,我引导孩子们拉开距离进行滚球,这对于他们来说,就有一定的挑战性了。一是滚得时候要有目标性,要不就要滚歪;二是手上要使用一定的力量。我让孩子们围成一个大圆圈,我站在中间,叫到谁,就把球滚给谁,那个小朋友把球再滚给我。我再中间不光起了示范的作用,同时让每个幼儿感受了长距离滚球的要求、力量,还有就是老师和每个孩子有了一定的交流。

  感受成功,让孩子爱上体育活动吧!

中班教案 篇7

  有益的学习经验:

  1.练习图案装饰画。

  2.发展社会性及美术活动兴趣。

  准备:

  各式服装、帽子、鞋的纸型,油画棒和水彩笔, 根据幼儿需要可提供广告色和棉签、毛笔等。

  活动与指导:

  1.现在是冬去春来,很多叔叔阿姨和小朋友都要换上春季服装,特点是颜色比冬服浅,漂亮,我们开个“艺术小工厂”专门生产最受人们喜爱的工艺服装。请小朋友动动脑筋,自己装饰各种服装服饰。看谁设计出的花色最受顾客欢迎。

  2.指导幼儿选择绘画工具、设计不同图案,这种装饰可以打破对称均等的概念。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及积极创作的能力。

  3.为幼儿创设展示的环境。培养幼儿愿意表现自己的心理素质。

  建议:

  1.开设小商店出售艺术服装服饰。

  2.开办展览会请其他组幼儿来艺术小工厂参观,调动更多幼儿的美术活动兴趣。

  3.送给小班弟弟妹妹,告诉他们春天来了该换春季服装了。

  4.可将服装、鞋帽纸型任意放大,使儿童放手练习并产生真实感。

  5.除绘画形式外还可以组织粘贴、剪贴等装饰性活动。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教案--卖火柴的小女孩

  一、活动目标

  (一)认知目标

  通过欣赏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鼓励幼儿运用形容词(例:可怜的、悲惨的、又冷又饿的、衣衫褴褛的),把自己的感受连贯、完整地述说出来,借助幼儿思维的跨跃性,培养幼儿思维的发散性、流畅性和求异性。

  (二)情感目标

  通过感受童话故事中小女孩悲惨的经历,激发幼儿的同情心、乐于助人的爱心,懂得珍惜美好生活。

  (三)人格目标

  通过幼儿自由想像,并鼓励他们将发生的事大胆地讲述出来,培养幼儿的独创性。

  二、活动准备

  (一)知识经验准备 感知圣诞节是开心、快乐的节日。

  (二)环境准备 布置有圣诞气氛的环境。

  (三)物质准备 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电视机、VCD机、录音机。

  三、活动过程

  (一)整体欣赏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初步感受故事中的悲惨气氛。

  1.师:圣诞夜到了,你知道,有一位可怜的小女孩是怎样度过圣诞夜的,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2.出示书面汉字:可怜的、悲惨的、又冷又饿的等形容词,营造气氛,帮助幼儿理解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内容。

  师:你觉得她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呢?

  (二)分段欣赏,感受小女孩擦亮火柴时的心情怎样,为什么会这样。

  1.师:小女孩擦亮第一根火柴时看到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呢?

  师:如果擦亮一根火柴可以让你帮助小女孩实现愿望,你会怎样帮她呢?

  2.师:擦亮第二、三、四根火柴后又发生了什么事呢?如果是你,那你又会怎样帮助她呢?

  3.师:小朋友,想想你们是怎样热热闹闹过春节的?

  4.师:小朋友们,请你们想想可怜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是怎样过圣诞夜的?

  (三)整体欣赏,激发幼儿感情的升华。

  师:小女孩这么可怜,如果你能帮助她,你会怎样帮助她呢?

  四、各领域渗透 艺术:让幼儿在欣赏这一童话故事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对小女孩的祝福与希望画出来。

  五、生活中渗透 在生活中,鼓励幼儿多帮助有困难的同伴,培养丰富的情感。

  六、环境中渗透

  1.将故事制成图片,让幼儿进行排图讲述。

  2.设置小小舞台,放置道具,让幼儿尝试表演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

  七、家庭中渗透 建议家长让幼儿多欣赏同一体裁的童话故事,深化幼儿对美好生活的情感,并懂得珍惜。

  八、活动评价

  项目

  目标实现程度

  内容适合程度

  活动设计趣味程度

  幼儿的“三性”表现

  存在问题

  等级

  好

  中

  差

  好

  中

  差

  好

  中

  差

  好

  中

  差

  评价

  √

  √

  √

  √

  注:好:100%~80%,中:79%~60%,差:60%以下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教案:会变的树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会变的树

  活动目标

  引导幼儿根据自己所讲故事的'内容画连环画。

  活动准备

  1.实物投影仪、录音机、钢琴曲磁带。

  2.每位幼儿一本绘画练习本,上有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等字样。

  活动过程

  1.讲述故事,用提问帮助幼儿记忆故事内容。

  老师富有表情生动地讲述故事:“离我们很远,有一个奇妙的花果山,那里长着一种奇妙的树,会变的树。这种树种下去第一天,就会长成一棵大树,树上只有一片叶子。第二天的时候,这种树就开始变了,它会一下子长出各种形状的树叶:有的叶子像圆圆的苹果,有的像弯弯的月亮,有的像圆圆的轮子,有的像芭蕉扇,有的像葫芦,有的像小朋友张开的手……颜色也变得丰富多彩,红的像火,黄的像金子,绿的像青草,蓝的像天空……真是美极了。到了第三天,你猜,这种会变的树上会发生什么事呢?”(停顿一下后继续讲述)

  “每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树叶精灵,有的像在哭,有的像在笑,有的两片叶子靠在一起,两片树叶精灵手拉手好像在做游戏……到了第四天,这种树还会变下去,每天都会变出新模样。”

  提问:这种树叫什么树它第一天是怎样的?第二天、第三天是怎样的?

  2.师幼一起讨论绘画方法。

  组织幼儿讨论:现在请你们把这个故事画下来,你认为该怎么画?

  幼儿个别讲述。

  师幼一起小结:可以把第一天树的样子画在写有第一天字样的那页纸上,依此类推。

  3.教师交代要求,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提醒幼儿画自己想出来的树,涂色要均匀。

  4.利用投影仪展示幼儿作业,并让幼儿相互评价。

  孩子的讲述能帮助教师发现、理解他们的创作意图及创造性表现,也使其他小朋友学到同伴的优点。

  活动延伸

  在美工区画自己听过的故事或创编的故事。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教案:美丽的风筝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美丽的风筝

  一、 活动目标

  学习“刮蜡”的表现方法,体会不同性能工具的使用对配色所产生的效果,并提手不肌肉动作的灵活性、协调性。

  在玩风筝、画风筝的活动中,感受艺术活动的乐趣。

  二、 重点与难点

  重点:用牙签刻出花纹。 难点:控制手部动作的力度。

  三、 材料及环境创设 材料:油画棒、牙签、淡颜色的水粉颜料(淡绿、淡黄、淡兰、淡紫等)小毛笔。

  四、 活动流程

  1、放风筝――讨论――示范――创作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教案:纸编活动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纸编活动

  一、生成活动

  在我园的民族教育活动中,我班的民族工艺展示台上,展示着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艺品,其中有各类编织的物品。一天,班上的李元溶小朋友拿着一个竹编的小动物好奇地问:“咦?这是什么做的呀?真好玩。”他的一句话马上吸引来几名幼儿。他们又拿起其它的几件编织的物品,看着、摸着、说着。几天后,班上的小朋友先后拿来了竹编、草编、布编、绳编等各种编织物。见孩子们的兴趣越来越浓,我准备就编织开展几次活动。

  二、活动目标

  通过观察编织物品,激发幼儿参与学习的欲望。培养幼儿多种能力。

  三、活动过程

  (一)欣赏活动

  目标:

  ⑴ 观察编织物的特点,激发幼儿参与的欲望;

  ⑵ 了解幼儿对图示的理解水平。

  材料:各种编织物品若干,纸编作品若干,彩条若干,说明书一份。

  过程:

  ⑴ 出示展示台,让幼儿欣赏,并介绍自己所带的物品,找异同点,引导幼儿小结用的材料不同,都是编织而成的;

  ⑵ 教师出示纸编作品组成的画面,让幼儿欣赏,引起幼儿的兴趣;

  ⑶ 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出示作品所用的材料,并出示相关的纸编说明书,提出探索问题上面符号代表什么,和以前看过的折纸图示有什么不同;

  ⑷ 幼儿熟悉材料,尝试看图学习直编。

  分析:幼儿对参与活动,尤其是说明书的投放很感兴趣,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热情,但是说明书的第五步对幼儿较难,需成人指导,所以在说明书的旁边应投放相应的供幼儿拆编的纸编作品,提高对图示的理解。

  (二)操作活动(一)

  小组活动㈠

  目标:引导幼儿能自己看说明书,进行直线编。

  材料:说明书,彩条及相关成品,教师边观察边帮助小组。

  过程:

  ⑴ 幼儿分组自选编织成品,学习看说明书直线编,发现说明书中图示的规律;

  ⑵ 幼儿自由编织,教师辅导个别幼儿;

  ⑶ 引导幼儿在仿编后进行变化;

  ⑷ 请幼儿介绍自己作品。

  分析:幼儿基本学会了看说明书,在第五步时,不少幼儿借助旁边可拆收的作品。但投放的彩条的宽度要有变化,以利于幼儿选择组画。幼儿的作品种类少,主要是因为幼儿间的相互模仿和幼儿的感性经验少所造成的。针对这种情况,应从丰富幼儿的经验入手。

  操作活动(二)

  目标:引导幼儿自己看曲线编的说明书。

  材料:说明书,彩条等。

  过程:

  ⑴ 幼儿小组自学曲线编的方法;

  ⑵ 和幼儿共同总结曲线编织的特点,教师辅导个别幼儿;

  ⑶ 组织幼儿赏析幼儿作品。

  分析:幼儿能根据说明书自学曲线编,个别幼儿不再需要教师的辅导,但有十名幼儿需旁边的辅助说明才可以编。

  操作活动(三)

  目标:

  ⑴ 鼓励幼儿利用两种编织方法编织出自己需要的形 象,

  ⑵ 鼓励幼儿大胆地创新,并能与同伴协商合作。

  材料:彩条,胶棒,各色彩纸,水彩笔,大白纸等。

  过程:

  ⑴ 请幼儿自由组合,协商所要组合的画;

  ⑵ 引导幼儿按自己的主题分工;

  ⑶ 引导幼儿自己解决组画过程中的分歧意见;

  ⑷ 作品展示,引导幼儿自评、互评。

  分析:幼儿经过相互协商,把各自喜爱并想表现出来的作品归纳为三类,并自觉分组,组合出的三幅画是:海底世界、森林小动物、公园一角。幼儿情绪高,兴趣浓厚,当不知道的形象出现时,幼儿会去相关的区域寻找答案。幼儿学会了协商解决问题,提高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另外,幼儿冲出了纸条的局限,能使用多种材料进行组画。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教案:一枝梅花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一枝梅花

  一、 教学目的:

  1、 继续学习用团点的方法画出梅花的花朵,并初步学习用勾线的方法画花枝。

  2、 巩固幼儿的正确握笔姿势,让幼儿熟悉毛笔和颜色的使用,以及常规训练。

  二、 教学准备:

  (1)幼儿作彩色画的用品; (2)不同的姿势的红梅数枝。

  三、 教学过程:

  1、 复习巩复固团点的技法

  出示数幅幼儿画的梅花朵的作品,巩固团点的方法,接着老师出示一幅画好花枝的画,请个别幼儿画上花朵。

  2、 讲解示范勾线的方法画花枝

  (1)让幼儿通过观察知道画花枝的方法与画花朵的方法不一样,是用勾线的方法画花枝的,因为花枝有粗有细,有长有短,有的弯曲,有的直(同时出示实物,让幼儿观察)所以用笔的轻重,笔的转动都要有变化。

  (2)演示勾线方法。笔杆握直,由下端往上画,用笔时先重后轻,这样花枝才能由粗变细,同时用笔转动使花枝曲直变化。

  (3)示范画一枝梅花。请二个幼儿可以先画花后添枝,也可以先画枝再画花。

  3、 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检查握笔并指导蘸色、用笔方法。

  4、 讲评作品,重点讲评用笔用色的优缺点以及表扬在洗笔蘸色、搁笔等常规方面表现的好的地方。

中班教案 篇8

  一、魔毯:游戏目的:

  1、立定时能平衡自己的重心

  2、加强幼儿间的情感交流,培养合作观念

  3、乐意参与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4、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游戏材料:

  报纸,录音机,音带

  游戏过程:

  1、在场地上铺若干报纸。

  2、用故事引出游戏:大灰狼睡醒了,要到森林里去吃小动物。如果小动物站在"魔毯"(报纸)上,大灰狼就看不见了。

  3、音乐声中,幼儿分成两组:一组幼儿扮小动物到处走动或做小动物的.动作,另一组由2-3名幼儿组成,扮成大灰狼,在旁边睡觉。

  4、音乐停。小动物们赶快找一张"魔毯"站在上面,否则就被抓走。

  5、将报纸对折。下一段音乐起,游戏重复进行,每一段游戏结束,就将报纸对折一次,直到每张报纸上只能站一个幼儿。

  二、溜冰:

  游戏目的:

  培养幼儿的细心。耐心和平衡能力

  游戏材料:

  报纸,节奏较快的音乐

  游戏过程:

  1、将一张报纸一分为二,幼儿两脚各站在半张报纸上,做溜冰预备姿势。

  2、音乐声起,幼儿开始在规定的范围内向前滑行。

  3、报纸一破就下场,场所没有破的为最付佳溜冰手。

  (用力均匀,速度稍慢一点,报纸不容易破)

  教学反思:

  1 应该对幼儿们进行分组游戏。

  2 在游戏中应该邀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游戏。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02-27

中班教案【经典】08-24

[经典]中班教案09-09

中班教案[经典]09-07

中班教案(精选)08-23

(经典)中班教案09-17

(精选)中班教案10-29

中班的教案03-30

(经典)中班教案08-31

[精选]中班教案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