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3-12-23 10:54:30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精品8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精品8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乐于观察身边的事物

  2、仔细观察画面,感知绘本内容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电子课件,字卡(泥),词卡(翻开,感觉,静悄悄)

  幼儿准备:幼儿绘本,活页游戏(一)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引出主题

  1、游戏"冰箱里面有什么"游戏方法:请5~6名幼儿上台,站成一排,然后台下的幼儿集体问"冰箱里面有什么",台上的幼儿按站队的顺序依次回答。回答错误或没跟上速度的人被淘汰。

  2、教师:小朋友们太棒了,能说出这么多东西,说明大家平时观察的很仔细,今天老师想请大家来看一个关于院子里有什么的故事。

  二、介绍封面,引出故事

  1、展示封面,请幼儿观察:封面上画的是哪里?都有些什么?

  2、介绍书名"院子里有什么"并带领幼儿朗读3、请幼儿发挥想象力,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院子里还会有些什么?

  三、幼儿自主阅读

  1、幼儿取出绘本,自行阅读

  2、请幼儿用完整的句子进行表达:这个院子里有什么?你喜不喜欢这样的院子?为什么?

  3、请幼儿有序的收起绘本

  四、集体阅读,理解故事

  1、教师播放课件中的`绘本PPT,引导幼儿逐页阅读

  (1)阅读2~3页:画里有谁?他们在哪儿?在干什么?猜猜他们在想什么?

  (2)阅读4~7页:在这个院子里你能看见什么?这些东西我们很容易看到,有什么东西是我们不容易看到的呢?

  (3)阅读8~9页:你看到了什么?还有没有别的发现?(提醒幼儿仔细关擦树叶、草丛和花朵)

  (4)阅读10~11页:这三幅图里你看到了什么?请幼儿数一数它们的数量并用"苹果树上有俩只小鸟"这样的句式来进行表述

  (5)阅读12~13页:翻开泥土,看看里面有什么?(教师适时出示字卡"泥"和词卡"翻开"并进行简单讲解)你认为泥土里还会有什么?

  (6)阅读14~17页:在这个院子里,有哪些东西我们是可以听到的?哪些是可以用鼻子闻到的?(请幼儿用动作分别表现"看""听""闻")

  (7)阅读18~21页:我们能不能看见风?我们怎么能感觉到风的存在呢?(风吹在皮肤上,树叶随风飘动,风筝在天上飞……请幼儿发挥想象举例。适时出示词卡"感觉"并进行简单讲解)

  (8)阅读22~23页:这个时候还有风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教师适时出示词卡"静悄悄"并进行简单讲解)

  (9)阅读24页:画面中是什么时候?画面中的人打算做什么?

  2、教师播放课件中的故事动画,请幼儿完整的欣赏故事五、结束活动1、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给幼儿留下问题,为下一课时做铺垫。

  问题:蚱蜢躲在草丛里容不容易被发现?为什么?

  布置家庭作业:活页游戏(一)2、师幼共同物品,结束活动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操作、探索活动中,积累有关转动的经验,了解转动是运动的一种方式。

  2、发现转动的有趣现象,感受现代科技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3、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每组一份操作材料:筷子、轮子、塑料玩具、伞、圆纸片、牙签、木片、盖子。

  2、学具:陀螺、电风扇、法条玩具、录音机、磁带、钟表。

  3、视屏展示仪、电视机活动过程:

  一、通过操作,让幼儿初步获得转动的经验。

  1、幼儿猜谜:“说它是辆车,可它不是车,风儿一吹来,脑袋随风转。”猜猜什么?(风车)出示风车,请幼儿讲讲是怎么猜出来的?

  2、师幼小结:有了风,风车就转动。

  二、通过游戏,让幼儿发现转动是运动的方式。

  1、是:你能让自己的身体转动起来吗?试一试,看看自己的身体哪些部位能转动。

  2、幼儿探索绳梯部位的转动。

  3、幼儿交流:

  (1)幼儿交流,你让身体的哪一部位转动起来了,请你试一试。

  (2)师:如果我们身体的一些部位不能转动,行不行?

  4、师幼小结:我们的身体真了不起,有那么多的部位都能转动,让我们做事、运动更灵活。

  三、探索使物体转动的方法。

  1、师:你能够想办法让桌上的东西转动起来吗?玩的时候动脑筋能发现什么有趣的现象?

  2、交流:鼓励幼儿将自己的发现大胆的告诉同伴,并请想法奇特的幼儿在视屏仪上演示。

  3、小结:小朋友真会动脑筋,想出了许多的办法让篮子里的东西转动起来,而且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

  三、拓展生活经验

  1、请小朋友到周围找一找那些东西能转动?转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好处?

  幼儿在活动室里寻找幼儿交流:哪些东西能转动,转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好处?

  2、在我们的周围生活中,还有那些东西能转动?转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好处?

  活动反思:

  新《纲要》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因此,我以幼儿的科学教育为切入口,尝试通过生活化的幼儿科学教育,使生活成为课程资源,让教育融入生活之中。在活动设计和组织实施中,我一直遵循三中原则:一、观察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科学内容。二、通过生活实践活动,提高幼儿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三、通过幼儿的一日生活小环节渗透科学教育。本活动中,我以谈话导入,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通过提供幼儿操作练习的丰富、开放性的材料,这些材料来源于幼儿身边的小玩具,有积木、饮料瓶盖、硬纸片、雪花片、鸡蛋壳、呼啦圈等等,让幼儿在操作、观察、猜想、思考中体验、获取有关转动方面的知识经验。在交流中,我采用自由交流和集体交流的形式,让幼儿描绘他们亲自经历的、丰富而有意义的探索过程和发现,但是在交流中,我只是一味的问幼儿你是怎么把它转动起来的,却忽视了该物体转动的有趣现象,在活动的第二个环节,让幼儿自由操作材料的环节,我说的太多,孩子们玩的时间太短,让他们探索的不够,还有在活动中我的语言不够简洁,显得啰嗦。整个活动下来幼儿的转动经验拓展不够。

  在“身体转动”的环节,通过小结幼儿操作材料转动的方法,最后介绍呼啦圈,引出了身体的转动,这个环节幼儿能够大胆说出身体的哪些部位能转动,如:眼睛、头、肩、手腕、胯等等,都说的很好,我出示了儿童身体图,在幼儿找到的部位贴上字卡,认识汉字,还准备了轻音乐带着幼儿转动这些部位,我原本以为这是我这个活动的亮点,但在专家评课的时候,却说我的内容太多,可以删掉这一部分,在最后让幼儿观看光碟的环节应该再细一点,引导幼儿多说,并用完整的话表达。课后好好的反思了这次活动,真的是内容有点多,如果我再次开展此活动,身体的转动可以在第二课时开展,活动内容不在于多,而在于精。

大班教案 篇3

  ◆游戏玩法建议

  1、先通过儿歌配合音乐做动作。

  (1)乐句,双手叉腰,出左脚做点地动作两次。

  (2)乐句,双手叉腰,双脚做后踢步动作跳过花绳。乐句后半(2_2靼皇)的地方身体向后转。

  (3)乐句,继续重复双手叉腰,出左脚做点地动作两次。

  (4)乐句,双手叉腰,双脚做后踢步动作跳过花绳。乐句后半(111)的地方身体向后转。最后乐句的小结尾幼儿自由摆造型。

  2、在熟悉了动作的基础上,进行完整的音游。

  玩法:每四个幼儿为一组,每组的花绳为一种颜色,当教师举起与花绳相同颜色的牌子,那组幼儿就要跟着音乐做上述的动作。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1、感受活泼,节奏分明的音乐旋律,掌握乐曲中特有的节奏型。

  2、通过游戏,理解和掌握跳花绳的动作要领,并且学会和同伴相互配合按音乐节奏进行音游活动。

  3、会看本组颜色牌的示意听音乐跳花绳,能在别组颜色牌出现时观摩他人表演,体验民间游戏的魅力和快乐。

  【活动过程】

  1、跟随音乐节奏律动和老师互动打招呼,初步感受活泼,节奏分明的音乐旋律。

  2、欣赏音乐,感受乐曲的旋律和乐曲中特有的.节奏型。

  3、初步感受“跳花绳”中跳的基本动作。

  4、利用“小脚板玩游戏”演示脚进绳时和出绳时的基本动作。

  5、幼儿利用“小脚游戏”理解和掌握“跳花绳”中跳的动作要领。

  6、教师示范“跳花绳”的游戏。

  7、出示一条大花绳,幼儿集体练习“跳花绳”的游戏。

  8、幼儿分组玩“跳花绳”游戏,体验和同伴相互配合音游活动的乐趣。

  9、幼儿分组比赛“跳花绳”游戏,体验民间音乐游戏的情趣。

  10、活动延伸:鼓励幼儿尝试用新的方法进行“跳花绳”游戏。

大班教案 篇4

  设计理念:

  在《星月夜》这幅画中,梵高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充满运动和变化的星空。夜晚的天空又高有远,弯弯的月亮悬挂在右角上,桔黄的月光、星光相互辉映,把深蓝色的夜空点缀得灿烂辉煌。流动的云在风的推动下翻滚着、飘过来,飘过去。前景是一株顶天立地的杉树,墨绿色的枝条努力的伸向天空。远处有青色的群山,山下的城市笼罩在夜色中,流泄出星星点点的灯光。观赏梵高的这幅画,仿佛进入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它充满了奇特的想象,同时又呈现了无比绚烂的色彩。这是梵高强烈的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同时也带有某种非理性的成分。

  活动目标

  1、欣赏梵高的作品,感受画面中笔触、色彩、形象所传达出来的强烈的情感。

  2、创作“有星星的夜晚”或描绘自己对梵高和她作品的感觉,尝试在绘画中表达自己的情感。

  3、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画面中笔触、色彩、形象所传达出来的强烈情感。

  难点:模仿梵高用短促而快速的用笔来表现画面。

  活动准备

  课件、各种绘画工具(蜡笔、布、报纸、海面、颜料)

  活动过程

  1、出示梵高的《自画像》,简单介绍画家,并引导幼儿初步讨论自画像的笔触和色彩。

  2、出示《星月夜》,引导幼儿重点欣赏。

  引导幼儿观察、描述画面,提问:请你仔细看一看,画面上画了什么?

  引导幼儿从颜色上欣赏、讨论:画面上有哪些颜色?这些颜色是鲜艳的还是灰暗的?它们在一起对比强烈吗?你有什么感觉?

  教师小结:画家用蓝色、紫色和黄色,色彩鲜明,对比非常强烈,给人一种躁动不安的感觉。

  评析:教师引导幼儿从画面的内容和色彩进行观察,一下子就调动了幼儿观察的兴趣,幼儿自由地畅谈着对画面的感觉,对这幅画幼儿一个感性的认识。在这里,幼儿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师幼之间的交谈是平等的。

  3、引导幼儿从形象、笔触上欣赏、讨论:画家把星星、月亮、树木画成什么样子?画家是怎样用笔的?你有什么样的感觉?请幼儿学一学这棵树是怎样长的?再用小手来试一试梵高那短促而快速的用笔,感受笔触和线条的运动。

  教师小结:画家用波浪形、螺旋形的线条来画画,星星月亮好像都被漩涡围住了。大树像火苗一样旋转着上升,蓝颜色、紫颜色和黄颜色对比强烈,画家用这些颜色和形象表达了自己紧张、忧郁、难过的感情。

  评析:通过观察、示范、模仿,幼儿直观地了解了梵高作画的手法,这时,幼儿都跃跃欲试,很想拿起画笔象梵高爷爷一样画画。

  4、讨论整幅画给人的感觉和印象,并给作品起名字。

  5、请幼儿把自己对梵高、对《星月夜》的感觉用绘画表现出来。

  幼儿自由创作“有星星的夜晚”

  你看到的星星、月亮是什么样的?你的心情怎样?

  活动反思

  此活动反思从内容选择、活动设计、教学过程,教师的教法与表现.教学效果五个方面进行。

  首先,教师在选择内容方面能考虑幼儿年龄特点。兴趣、经验和接受能力。“星空”主题具有广泛性,挑战性,和前瞻性,内容能激发幼儿的内心感受.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和创新精神。

  第二,在活动设计方面教师考虑到了幼儿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准备,教具、学具的准备.同时还有教师自身的'准备(如略案,详案的准备),具体思路是观念树立一一信息收集一一资料准备一一教案设计。

  第三,教学过程分为四个层次:感觉一一智慧(领悟,发现,想像)一一表现一一创作。教师通过谈话导入星空的话题,引起幼儿的兴趣,教师的问题是递进的:你见过美丽的夜空吗?夜空中都有什么?你见过.知道的星星是什么样的呢,没见过的星星又是什么样的,幼儿回答的过程也是思维逐渐深入扩展的过程。幼儿讨论星空中有星星,月亮、勺子星、房子星、大熊星、飞机星、桃子星等。过程的第二块内容是欣赏教师与名家的作品,并讨论交流,孩子们的积极性高,表现好,幼儿为教师的作品鼓掌,为大师的作品惊奇,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大师的作品进一步引导幼儿观察教师眼中的星空,是想像转化为具体表现方法。大师的作品引导幼儿感受作品的意境美及简单的表现技法,线条,色彩的运用,提醒幼儿用喜欢的材料,合适的方法表现星空。有许多幼儿直接用小手,触摸喜欢的颜色,大胆绘画,自由表现。小手自由了,心灵自由了,伴着兴奋的情绪体验,潜在的艺术本能被调动,创作热情充分展示。作品评议是活动必要和重要的一部分,是另一个欣赏活动。评议以师幼儿自评、互评为主,幼儿互为学习,互相提高。 第四,教师的教法与表现。教师创设条件丰富幼儿的生活,知识经验;注重幼儿审美情感的体验,创设轻松愉快的环境,自由感受美,表现美;提供多种材料,实践操作中发展幼儿手眼协调和动手能力,教师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较广泛的艺术知识和技能,并且有创新精神。

  第五,教学效果。幼儿的作品可以是创新的、多种多样的,每位幼儿的星空各具特色。如会炸的星,治病的星,机器人星,开满鲜花的星空,灯笼星空,蛇星,表现手法也多种多样(画、吹、喷),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开阔了幼儿视野,发展了幼儿的想像和创作,培养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调动了幼儿积极情感,体验了成功,培养了自信。

  总之,此次活动.幼儿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在感知、理解、活动过程中,幼儿不断丰富内心感受,儿童乐于表达,善于表达,争着表达.并创作了一幅幅充满童真、童趣,富有创新的作品。

大班教案 篇5

  目标:

  1、乐意通过多种途径探索蝴蝶的基本习性。

  2、有继续探索蝴蝶的兴趣。

  3、积累蝴蝶的相关问题,发展发现问题的能力。

  重点:

  激发幼儿探索蝴蝶的兴趣。

  难点:

  发现各种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通过在区域中投放有关蝴蝶的书籍,进行蝴蝶翅膀配对等方式,幼儿对蝴蝶已有一定了解;百科全书;拼图;故事录音

  流程:

  引出主题 → 幼儿提问 → 交流问题 → 自主探索 → 教师总结

  过程:

  一、引出主题

  1、出示蝴蝶图片,以蝴蝶朋友引出主题。

  二、幼儿提问

  引出幼儿问题:小朋友为什么都这么喜欢蝴蝶呢?蝴蝶有许多秘密,你最想知道有关蝴蝶的什么问题呢?

  三、交流问题

  1、我也有一些关于蝴蝶的问题,请你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问题。

  2、出示PPT,依次呈现问题:

  蝴蝶住在哪里?

  蝴蝶是怎么睡觉的?

  蝴蝶最怕什么动物或者昆虫?

  蝴蝶的`好姐妹是谁?

  蝴蝶是在怎么喝水的?

  3、由幼儿根据图片提示找出问题,教师加以引导。

  4、这些问题当中有些是小朋友知道的,有些是小朋友不知道的,那么你们愿意帮我来解决这些问题吗?

  四、自主探索

  1、提供百科全书、拼图、故事录音,请幼儿自主选择方式探索。

  2、教师逐一加以指导。百科全书:给幼儿讲解看不懂的地方,也可请幼儿寻求客人老师的帮助。拼图:指导幼儿颜色、图形等加以拼凑。故事录音:引导幼儿针对以上自己提出的问题认真聆听。

  三、游戏

  巩固

  “对与错”

  规则:呈现问题,幼儿用笑脸娃娃来表示对与错,对的举起笑脸娃娃,认为错的不举,答对者可获得星星棒一个。

  蝴蝶最喜欢吃蜂蜜,对吗?

  蝴蝶住在花丛中,植物的枝叶上,对吗?

  蝴蝶的好姐妹是飞蛾,对吗?

  蝴蝶喜欢和没有味道的水,对吗?

  蝴蝶睡觉的时候,翅膀是张开的,对吗?

  蝴蝶最怕蜘蛛了,对吗?

  蝴蝶小时候很丑,对吗?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吃点心。

大班教案 篇6

  让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影子剧团

  活动意图:

  本活动选自省编教材第六个主题活动《奇妙的影子》。在这个主题探索活动中,影子的动态变化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关注点,千变万化的影子现象一直吸引着孩子的好奇心,他们总是在有光的地方寻找影子的各种姿态的变化,有的孩子还表演起了我们蒙氏教学中的手势变化二个。为了满足幼儿这种探索的欲望,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就是让幼儿在了解了一定影子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共同合作、发散思维,利用各种物体的影子进行表演游戏,引导他们体会科学知识所带了的.乐趣,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科学的态度。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体会共同合作、配合默契的进行影子表演的乐趣。

  2、从游戏中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好奇心。巩固有关影子的知识。

  3、培养幼儿学会观察,动脑思考,发展其语言表达能力。引导通过运用影子来进行故事表演。

  4、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5、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重难点:

  重点:——影子表演

  难点:——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来创编故事。

  活动准备:

  投影仪、手影材料(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幼儿自己选择合适的影子材料),音乐等。

  活动流程:

  一、以游戏的形式,回顾以前学过的有关影子的知识,为表演游戏做准备,进入主题活动。

  1、回顾知识点:影子的形成——光和物体

  游戏:《捉迷藏》引导幼儿去探索有光、无光影子发生了什么变化?通过感知光,回想一下影子形成的条件。

  总结:光照到物体上,形成了物体的影子,没有光形不成影子。

  2、回顾知识点:动作与影子是一致的。

  游戏:《我来猜猜看》,教师在幼儿身后跳舞做动作,小朋友背对教师面向屏幕猜一猜老师做的是什么动作,引导幼儿在光前有意识的观察影子的变化,引起幼儿思考。你们是怎样知道的呢?——影子。

  总结:影子做什么动作,老师就做的什么动作。动作与影子是一致的。

  二、教师利用影子的动态变化的特点,引发幼儿用手影进行表演的兴趣,体会影子带来的乐趣。

  激发幼儿在大屏幕前,用手的动作尝试各种影子的变化,看看像什么?(主要是探索用手影表现出各种小动物)。

  三、引导幼儿发散思维,利用影子来表演

  1、教师与若干小朋友表演影子故事

  你们的小手真灵巧,表演出了这么多不同的影子。请小朋友想一想,我们还能用什么来表演影子。

  欣赏故事-------分析角色(一起商量如何表现)-----分配角色(引导小朋友找到了物体之后就可以到大屏幕前试一试,看看他的影子像不像)-------故事表演(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方式、寻找各种材料来进行影子故事表演)。

  2、幼儿分组编故事,寻找表演道具也可以通过各种道具幼儿自己来创编故事

  小朋友你们能不能自己来编一个好听的故事或儿歌,用我们的小影子表演出来呀?引导幼儿共同合作、发散思维,利用各种物体的影子进行表演游戏,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四、故事手影表演

  请小朋友分组把自己的影子故事表演给大家看看,好吗?体会影子游戏带来的快乐。

  小结:影子的作用还真大,今天我们又知道了一个关于影子的用处——表演故事。小朋友表演的真棒!我建议我们班成立一个剧团吧,这个剧团叫什么名字呢?小朋友都是小演员,我门去给其他班小朋友演出好不好?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达到了预期目标,效果非常好,甚至超过了预期效果。整个活动既让幼儿体验了实验成功时的快乐、增强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这个活动在中班开展是非常有意义和有必要的。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感受家的温暖,产生爱家的情感。

  2、乐于和同伴说说爱家的理由,分享家庭的快乐。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幼儿前期搜集的相关资料课件《家是什么》。

  2、音乐《让爱住我家》、《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爱家的理由,分享家庭的快乐。

  教师出示“家”,提问:“你喜欢自己的家吗?”“你最喜欢家里的什么?为什么最喜欢它?”请幼儿逐一讲述自己爱家的理由,分享家庭的快乐。

  教师小结:小朋友都有自己最喜欢的人或宠物或物品或玩具或房间。小朋友都爱自己的家,我爱我家。

  (二)教师演示课件,幼儿通过欣赏诗歌《家是什么》,产生爱家的情感。

  教师边演示课件边朗诵诗歌《家是什么》。

  提问:“你听到了什么?”“你还听到了什么?”幼儿回答。

  “诗歌中的`话小朋友有没听明白的地方,想问一问吗?”引发幼幼互动、师幼互动,互相解答,提升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教师小结:妈妈用勤劳的手把家里整理的干净、漂亮,让家人感到很温暖;爸爸用坚实的肩膀撑起一把保护伞,为家人挡风遮雨,让家人享受幸福和快乐。所以说:家是妈妈温暖的手、是爸爸宽阔的肩膀。

  (三)幼儿根据自己的感受,说说家是什么,感受家的温暖。

  “除了诗歌里所说说的,你感觉家还是什么?”

  幼儿自由思考,教师请幼儿回答家是**,尽量理解它的寓意。

  教师小结:家是**,家是**,……。爸爸妈妈爱宝宝,宝宝也爱爸爸妈妈。

  (四)教师和幼儿共同欣赏歌曲《让爱住我家》,进一步感受家的温暖,加深爱家的情感。

  (五)理解广义的家,引导幼儿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

  “一家人在一起特别的温馨,小朋友们和老师在一起组成了大一些的家——大二班。”“所有的中国人团结在一起组成了更大的家——中国。”由小家联系到班级、国家,将感情升华到新的高度。

  引导幼儿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幼儿相互拥抱,感受相互的爱。

  教师小结:我们爱自己的小家,也爱我们的大家。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我爱我家!

  活动延伸

  为家人、老师、朋友说一句话或给一深深的拥抱。

  附诗歌:家是什么

  小兔子说,家是温暖的地方,

  小老鼠说,家是安全的地方,

  小鸟说,家是幸福的地方,

  小朋友说,家是妈妈温暖的手、是爸爸宽阔的肩膀。

大班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让幼儿来理解加法的含义

  2.让幼儿掌握4的加法

  3.使幼儿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加法应用题,培养幼儿初步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教学准备:

  1、苹果卡片4个、动物卡片:小鸟、小兔各4张,画有4个图案的图片四张;

  2、数卡若干(1——4)

  3、幼儿用书

  教学过程:

  一、碰球游戏:复习4的组成

  二、出示直观教具,学习4的加法

  1、小兔去拔萝卜,先来了一只小兔(出示一只小兔图片)过了一会又来了三只小兔(出示三只小兔图片)问1只小兔再添上三只小兔是几只小兔呢?

  2、幼儿列算式13=4请幼儿说出1、3、4的含义

  3、依次出示小鸟、小狗、表示加法算式2 2=4、3 1=4(方法同上)

  4、引导幼儿观察1 3=4和3 1=4两道算式,发现他们的秘密。

  三、引导幼儿看图编4以内的加法应用题

  四、玩“谁最快”游戏

  教师出题,幼儿用数卡摆算式,看谁摆得又快又对

  五、看图写算式

  1、让幼儿书写加法算式

  2、教师检查,对书写有错误的幼儿给予帮助

  六、教师进行小结

  活动反思:

  本节课是在幼儿已有了4以内分与合的基础上,如何让幼儿理解加法的含义真是不易的事情。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本节课教学重点,确立以情境教学为主线,游戏活动为辅助形式,带领幼儿在情境中结合图意理解加法的含义,在玩中掌握算法,正确进行4的加法计算。在教学中确立这样几个环节:

  第一环节: 复习旧知。 4的分与合是幼儿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基础。因此,课前谈话,我以拍手游戏创设情境,即复习了4的分与合,又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用卡通图片作为奖品,调动了幼儿学习的欲望,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为课堂教学的有序开展做了很好的`铺垫。

  第二环节 :创设情境,探索新知。我分两个层次组织教学。 第一层次 ,认识加法,理解含义。 因为小兔、小鸭是小朋友们最熟悉的动物,因此,我以小兔、小鸭创设主题情境,引导幼儿独立观察、用自己的话描述图意,在教学中发现幼儿都能认识到:把原来的1只小兔和又来的3只合起来一共有4只。然后小结引出加法的算式,并教幼儿读算式,进一步深化理解“要把两部分合起来”需要用加法来计算。主题图的创设既充分调动幼儿自主探索的兴趣,又进一步培养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丰富了幼儿对加法的认识,初步感悟用加法可以解决问题。 第二层次 ,引导探究,掌握方法。 我再次创设情境,出示两组图,引导幼儿观察,交流所获得的信息,体会要把2只小鸭和2只小鸭合起来是4只小鸭,就要用加法计算。通过对算法的探究,在交流中掌握把2和2相加就是把2和2合起来的方法,进一步建立加法的含义。

  第三环节 :实践运用,巩固对加法的认识。 为了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我创设了 “送信”游戏活动。不仅帮助幼儿熟练计算4以内的加法,又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幼儿享受数学成功的快乐与价值。

  本节课我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注重幼儿表达图意能力的培养,因此,幼儿在说中很好的理解了加法的含义。课堂教学扎实有效,生动活泼,幼儿学得轻松愉快。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教案(精选)08-19

(经典)大班教案08-31

大班教案(经典)08-10

大班教案【精选】08-06

[经典]大班教案08-05

大班教案(经典)09-06

[精选]大班教案10-08

大班教案(精选)10-08

(经典)大班教案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