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11-03 09:50:22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案[必备6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语文教案[必备6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掌握两种识字方法:加一加、减一减,成为另一个字。

  2.认识字、代、舌、页、弓、秒、炒7个生字。

  3.认读词语,进行词语积累训练。

  4.朗读背诵《小鸟》。

  5.口语交际:《我们身边的垃圾》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积累词语,掌握两种识字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多媒体闪跳式出示:

  取趣干赶方仿

  (1)你发现了什么?这儿的每一组字之间有联系吗?

  (2)小结:给字加上一个偏旁可以组成一个新字。

  2.这儿还有一个字(出示:子),你能用这种方法造出一个新字吗?

  (1)同桌讨论。

  (2)交流。相机认识字字。

  (3)给字字找朋友:生字、字母、汉字。(多媒体出示)

  (4)指名读,齐读。

  3.加一加可以组成一个新字,反过来减一减能不能呢?

  多媒体出示:

  袋活题张

  (1)思考:这些字去掉一部分可以构成一个新字吗?同桌讨论。

  (2)交流出示:

  dài

  shé

  yè

  gōng

  代舌页弓

  (3)活动:我来当小老师。

  小老师先提醒认读的注意点,再领读。

  4.这儿还有4组字,你能不能把它们加一加,组成一个新字?

  (1)多媒体出示:

  禾火禾少火丁火少

  (2)活动:我来当小老师。

  5.小结:今天,你学会了哪种新的'认字方法?

  二、我会认

  1.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些新字呢?

  多媒体出示:

  字代舌页弓秒炒

  (1)齐读

  (2)活动:找朋友。

  2.练习巩固:比一比,谁最棒。

  (1)比一比,看谁认得快、认得多。

  (同桌互读)

  (2)指名开火车读,如果可以,请扩词。

  第二课时

  一、我会读

  1.多媒体出示

  奇怪聪明活泼冰凉可口

  准备赶快观看包围堆积

  花花绿绿干干净净高高兴兴

  1.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你能从中选一个词语说一句话吗?

  二、读读背背《小鸟》

  1.指导朗读。

  自由读,指名读,师生评议。

  指导好停顿:

  小鸟,小鸟,你/轻轻地/跳,我/栽的/小树,它/还/太小/太小。

  2.为什么要让小鸟轻轻跳,还要再轻一点儿?

  3.你能把我对小树的关心、呵护读出来吗?指导:要读得轻一些,别惊动了小树。

  自由读,指名读。

  4.我喜欢小鸟吗?你能读出来吗?

  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齐读。

  5.自由练背,抽背。

  6.齐背。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我们身边的垃圾

  一、观看图片,导入

  1.多媒体显示:劳动课上,一名同学小心翼翼地把纸屑剪在一张大纸上,然后包扎好投进垃圾箱。

  2.交流:图上的小朋友是怎样处理垃圾的?

  二、垃圾从何而来。

  同学们,我们身边的垃圾是怎么产生的?

  (1)指名说。

  (2)小组讨论:比一比,谁的发现多。

  (3)集体交流。

  (我们小学生的垃圾主要是一些废纸、铅笔屑,还有一些食品的包装袋等。)

  三、如何处理生活垃圾。

  1.生活中的废弃物是无可避免的,它们也就成了垃圾。你们自己是如何处理的呢?

  (1)指名说。

  (2)评价说一说,谁的做法好,谁的做法需要改进,怎么帮他改一改。

  2.在日常的生活中,你有没有发现一些不好的现象,如随手乱扔垃圾。遇到了,你是怎么做的?

  指名说

  (及时劝阻,若不行,就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3.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垃圾还可以废物利用呢!

  (1)听故事:《一张废纸的自述》

  (内容简介:我是一张白纸,从工厂里生产出来后和姐妹们一起呆在超市里,被一位小朋友买回家。他在我身上画了漂亮的图画,日子长了,就把我扔了。我进了垃圾箱,后又从垃圾回收站中转到造纸厂,处理后重新回到了超市里。)

  (2)听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交流。

  (3)生活中还有哪些垃圾可以重新利用呢?小组讨论后交流。

  (铁、塑料制品等)

  4.平时我们处理生活垃圾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不随地乱扔,垃圾要入箱)

  四、小组合作,画出想法

  你能不能把你的想法画出来呢?

  (1)小组讨论,如何画。

  (2)小组合作作画。

  五、展示交流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继续深化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对生命的思考和热爱。

  2。在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

  3。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4。积累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5。理解成语故事,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谈话导入:

  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如何让自己的生命在有限的时间里得到无限的延伸,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通过这组课文的学习,相信大家一定对生命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交流一下吧。

  自主准备

  1。默读提示,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

  2。出示内容:说说自己了解到的生命现象;

  讲讲自己知道的热爱生命的故事;

  谈谈自己获得的'感受、得到的启发。

  3。回忆本组学习的几篇课文,浏览搜集的资料,阅读教材中提供的三段文字。

  4。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确定交流的角度,想一想自己打算怎样说。

  5。自己轻声练习讲述。

  畅所欲言

  1。自由选择伙伴互相交流,互相评议、指正。教师参与部分小组的交流,给予个别指导。

  2。每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上台交流,要求讲话学生清楚流畅地表达,听者认真、安静地倾听。教师引导学生大胆进行评议、辩论。

  总结评价

  1。自我评价:自己在这节课中发言是否踊跃,表达是否清晰,态度是否大方,思维是否敏捷,

  与同学的交流、合作是否积极等。

  2。学生评价:你认为这节课谁的表现最佳?为什么?

  3。教师评价:总结本节课中学生突出的优点,提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

  第二、三课时习作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畅谈了自己对于生命的理解和感悟,老师认为大家的发言都很有见地。把你们所谈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写下来就一定会成为一篇篇佳作。下面就请大家根据同学们的发言,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吧。

  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1。学生默读提示,画出习作要求。

  2。出示习作要求:

  内容具体;

  写出真实感受;

  题目自定。

  试写初稿,反复修改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请同学们完成初稿后,自己认真进行修改。

  3。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4。按照小组同学的建议,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朗读佳作,共同赏评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成语故事

  复习导入:

  1。读词语卡中的词语。

  2。听写其中的词语。

  我的发现:

  1。同学们,学习完本组课文后,你发现一些句子有较深的含义吗?下面请同学们先来看看小林和小东都发现了什么。

  2。学生交流小林和小东的发现。教师引导学生重点探究理解句子较深含义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发现总结方法。如:仔细想、联系时代背景、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揣摩感悟等方法。

  3。快速浏览本组课文,你还能发现哪些含义深刻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的深层含义或言外之意。

  日积月累:

  1。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先指导学生读正确,然后说一说自己的理解或认识,之后请学生快速背诵。

  2。教师补充出示一些名言,请学生读一读、说一说、背一背。

  a。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丁玲

  b。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列夫托尔斯泰

  c。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车尔尼雪夫斯基

  d。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爱因斯坦

  e。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爱因斯坦

  3。 鼓励学生课下将自己最喜欢的生命格言制成书签。

  成语故事

  1。自己读故事,感受句子的含义,画出不懂之处。

  2。小组交流,谈谈自己对这个成语故事的理解,互相质疑解难。

  3。全班交流,说一说这个成语故事蕴含的道理,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对这个成语的体会。

  4。练习讲述这个故事。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17个生字,学写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女娲补天的目的是从苦难中解救人类,体会母爱的伟大。

  3.使学生们感受到:立下志向,不懈努力,就能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

  教学建议

  这是一个神话故事。女娲是人类的母亲,她看到自己的儿女遭到巨大的苦难,十分心痛,立志要修补好残破的天空。经过好她勇敢顽强的努力,终于实现了把天补好的志向,这个神话故事反映了早期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渴望认识自然、战胜灾害的理想,反映了人类在与严酷环境斗争中表现出来的伟大力量。

  教学这篇课文时可由学生准备,讲述有关女娲的故事。

  这篇课文许多同学都知道对于生字的教学是个重点,可以采用分段独立识字、读书,说一说每段大意。分段学习生字。学生之间互相查读书和识字的情况。

  对于课后题的教学,对于前一个问题可以对照第二段读书,读好她心痛极了,发誓要后一问对照第三、四段读书。女娲是怎么做的`,不能只说明方法,应想想女娲所承担的使命多么艰巨,体会她遭受的磨难。同时复习这两段的字词。

  拓展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dahuo fangfudaguo feitengquekou

  tingxiezhangpengxiubuxintongjieshi

  二、把词语补充完整,读一读。

  喷()而出日月()辰腰酸背()自告奋()

  环()四周若有()思昼夜燃()筋疲力()

  三、根据课文内容排列句子,把序号填在前面的()里。

  ()女娲为了拯救人类,决心修补残破的天空。

  ()她又用大龟的脚把天撑起来,天再也不塌了。

  ()遥远的古代,突然天塌地陷,到处是烈火洪水,人类面临灭亡的灾难。()女娲熔炼五色石子,填补好了天上的缺口。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入情景

  1.同学们,你们爱听神话故事吗?你听过哪些神话故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神话故事(板书:女娲补天)生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提问题)

  3.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这个神话故事。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随文识字。

  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⑴自由读文,标出小节。⑵画出不认识的字,利用的方法,读准字音。

  2.检查识字情况。利用字卡或电脑出示本课生字,采用指名读、开火车读等方式。

  三、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1.学生自读课文,解决开始提出的问题。(指导学生体会母爱的伟大)

  2.再读课文,小组内谈谈对女娲的看法。(老师相机引导女娲的不畏艰难)

  3.小组汇报学习讨论的结果。

  4.指名读课文,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5.指导学生带着对女娲的钦佩、喜爱再读全文。

  四、指导写字

  出示生字条中田字格中的生字,教师重点指导:腾、祸

  1.观察这两个字的结构,想一想怎样才能把这些字写漂亮?

  2.师范写,生书空。

  3.生在田字格中练写。

  五、总结全文

  1.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2.课下读有关的神话故事。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泛滥”“心安理得”。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鹿是怎样通过自己的智慧死里逃生,讽刺愚蠢的鳄鱼的。

  (3)理解“贪婪者总是愚蠢的”这句话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充分地读,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促思,体会鹿的聪明。通过分角色表演,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表演、表达等综合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鹿的赞叹和敬佩。

  (2)教育学生不能贪婪,遇事要认真思考。遇到危险的时候不要慌张,要动脑筋,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

  重难点、关键

  1.理解“贪婪者总是愚蠢的”这句话的意思。

  2.知道鹿是怎样通过自己的智慧死里逃生的。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具准备

  1.鹿和鳄鱼图片。

  2.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激趣导学。

  1.教师出示鹿和鳄鱼的图,板书“鹿和鳄鱼”,启发谈话:同学们,看到这两个动物在一起的时候,你们想到了什么?(鹿被鳄鱼吃了)

  2.教师:那如果一只鹿和一千条鳄鱼呢?(学生展开想象,说一说)

  3.教师设置悬念,导读:同学们,鹿和多么温顺、而鳄鱼却多么的凶残。一条鳄鱼,鹿就必死无疑,更别说是一千条了。可是,今天的这只鹿非但没有死,反而把这一千条鳄鱼愚弄了。这是怎么回事?现在,我们就去了解这个故事。

  (从题目入手,抓住鹿和鳄鱼这两种动物的.品行以及数量上的明显悬殊,让学生想象后果,教师再通过结果的反差,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积极兴趣)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提出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读。

  (1)互相检查预习时生字新词掌握的情况。

  (2)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准确。

  2.教师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字音:“曾”“伺”是平舌音,“曾”还是多音字,在文中读“zēng”。”“蠢”是卷舌音。

  字形:“鹿”是半包围结构,的,里面注意不能多一横;“毒”要注意“母”的笔画顺序;“延”字不能写成廷”字,注意区别“虚”和“虑”。

  (2)教师再出示生字新词,大家一起读一读。

  3.指名分段读,检查学生读通课文的情况。

  4.指名反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有一天,一只鹿被困在孤岛上,遇到了一条老鳄鱼。老鳄鱼想吃这只鹿,鹿想办法让老鳄鱼召来一千条鳄鱼,然后从它们的背上逃到了岸边。鳄鱼为了报复这只鹿,假装木头浮在水面上,结果被鹿识破了,还被鹿嘲笑)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让学生在说一说,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合作意思、概括能力等)

  三、教师提纲辅导,学生复述课文。

  1.教师激发学生的兴趣:同学们,这个故事可有意思了,你们想把它讲给爸爸妈妈或是其他人听吗?(想)那,我们现在就来试着说一说这个故事。

  2.教师出示提纲,要求学生照着提纲自己说一说。

  提纲:

  (1)鹿被困在一个孤岛上,一条老鳄鱼想吃掉鹿。

  (2)鹿说自己有毒,如果是一条鳄鱼吃就不会中毒。老鳄鱼不相信。

  (3)鹿要说老鳄鱼找不到一千条鳄鱼,老鳄鱼为了争口气,召来了一千条鳄鱼。

  (4)鹿要求一字排开,数一数是不是一千条鳄鱼。鳄鱼按要求办,排到了河对岸。

  (5)鹿踩到鳄鱼背上,数着数着逃到了岸边。老鳄鱼想伺机报复。

  (6)老鳄鱼伪装木头被鹿揭穿,众人嘲笑老鳄鱼。

  3.指名说一说,集体评议。

  4.教师指导学生适当地配上表情或动作复述课文。

  5.再指名复述课文。

  (进行复述练习,让学生在说中感知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要意思,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学生的复述能力)

  四、课堂小结

  1.教师指名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这是一只鹿。

  这是一条条鳄鱼。

  2.教师小结:

  同学们,一只鹿居然能从一条老鳄鱼、一千条老鳄鱼的口中逃走,多聪明啊!鹿是怎样让自己逃离虎口的呢?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这篇课文。

  五、布置作业

  1.把本课的生字新词抄写两遍。

  2.熟读课文,把这个故事复述给爸爸妈妈听。

  第一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一、读一读,写一写。

  高高兴兴怒气冲冲不动声色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二、有感情地朗读下面的句子。

  1.一条老鳄鱼游近小岛对鹿说:“我要吃掉你!”

  2.“看来,这条小河根本招不来一千条鳄鱼,对吧?鹿故意装出瞧不起的样子。

  3.“你数吧!”鳄鱼大叫起来,“快点,我们都饿坏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内容,体会鹿的聪明。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启迪教育学生。

  3.总结全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故事。

  教具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

  2.鳄鱼、鹿等动物的头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本课生生字新词,大家一起读一读,读中巩固生字新词的认读和书写。

  2.教师指名反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有一天,一只鹿被困在孤岛上,遇到了一条老鳄鱼。老鳄鱼要吃这只鹿,鹿想办法让老鳄鱼召来一千条鳄鱼,然后从它们的背上逃到了岸边。鳄鱼为了报复这只鹿,假装木头浮在水面上,结果被鹿识破了,还被鹿嘲笑)

  3.教师导入新课:鹿是想出了什么办法死里逃生的呢?请大家读课文,想一想。

  二、继续学文,体会鹿的机智。

  1.学生一边读一边思考问题。

  2.指名反馈:鹿想出了什么办法让自己脱离危险的?(教师引导学生用最简练的句子说:鹿让一千条鳄鱼搭成桥,然后从鳄鱼背上走到了对岸。)

  3.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思考:鹿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自己的计策的?

  4.指名反馈,学生互相补充。

  (1)骗老鳄鱼说自己有毒,如果是一千条鳄鱼吃就不会中毒。让老鳄鱼召来一千条鳄鱼。

  (2)老鳄鱼不相信鹿,它就用激将法让老鳄鱼召来一千条鳄鱼。

  (3)要求鳄鱼们一字排开,它要亲自数一数。

  5.教师小结:多么聪明的鹿牙。遇到危险,它冷静思考,临危不惧,用自己的智慧,让自己死里逃生。真是太了不起了。

  6.教师导读:课文还讲了一件事情,也体现了鹿的聪明过人?请大家读一读课文,找一找。

  7.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反馈。(当老鳄鱼伪装木头要报复它的时候,它说:“如果真是根木头,他就会朝我漂过来;如果是条与愚蠢的鳄鱼,就会留在原处。”结果鳄鱼居然向它游去)

  8.教师总结:这条老鳄鱼实在是太愚蠢了,它为什么会这么愚蠢呢?(学生自由地说一说)

  9.教师出示文中的有关句子,引导学生了解句子的意思。

  “贪婪者总是愚蠢大。“

  (1)引导学生理解“贪婪”的意思。(极力希望得到某种好处)

  (2)文中的老鳄鱼极力希望得到什么?(指名反馈:吃掉鹿)

  (3)教师:是呀,正是因为它一心想吃掉鹿,所以对问题不加思考,不思考的人自然会变得愚蠢。

  (以学生的字读感悟为主,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在读中解答问题,在探究鹿识怎样一步一步地实行自己的计策问题中,逐步深入理解内容,体会鹿的聪明和鳄鱼的愚蠢)

  三、总结全文,角色表演

  1.教师指名说一说:同学们,读了全文,你对鹿或鳄鱼说什么呢?(一是对鹿的称赞,二是对鳄鱼的规劝:不能太贪婪,要勤于思考)

  2.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分角色把这个故事演一演。

  3.指派小组上来表演,其他的评议,一起导演这个故事。

  4.学生再以小组为单位演一演。

  5.再指派小组上来表演,其他的评议,和前面一次的表演做对比,强调导演的重要性。

  四、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贪婪者总是愚蠢大。我们要像鹿那样,做一个有勇有谋的人。只要勤动脑筋思考,老师相信大家都能够成为一个聪明人。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这个故事演给其他小朋友看。

  第二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一、看拼音,写词语。

  guǎngfànèdúyánchángqiānxū

  二、用下列词语造句

  一边……一边……:

  如果……就……:

  板书设计

  一只鹿和一千条鳄鱼

  聪明愚蠢

  (死里逃生)(被嘲笑)

  课后练习解答

  第一句:恶狠狠

  第二句:蔑视的语气、满不在乎的语气

  第三句:不耐烦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一 教材分析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培养孩子具有“让我来试试!”“我能行!”的自信心及主动探索、实践、创新的已成

  为当今的教育主流。

  本教材通过一个很有趣的童话故事,告诉学生“面对难题

  ,只要多动脑筋,想办法,敢于去试试,就有机会获得成功”的

  道理。故事中的小老鼠、小猴、小猫、小羊、小兔包括大象,这些形象的刻画来源于实际生活,可以说,就是身边老师、同学的'翻版,学生会很自然地把自己溶入到故事中去,从而理解故事的含义。

  二 教学要求

  1 认真听故事,明白小猴、小猫、小老鼠是怎样搬鸡蛋的,理解小老鼠能成功的原因。

  2 培养孩子们自信、敢于实践的。

  3 看图根据提示学讲故事。

  三 教学课时

  一课时

  四 媒体使用

  五 教学过程

  (一)引入故事

  1展示课件(一)教师讲述:美丽的大森林里有一所快乐学校

  聪明的大象是老师,他有很多学生,都有些谁呢?

  2画面相继出示小猴、小猫、小羊、小老鼠等动物。让学生自己看着画面自由说。

  3教师讲述:有一天,大象老师想考考他的学生,看谁能解决难题,获得成功。他出了个什么难题呢?

  4展示课件(二)放录音“大象用鼻子卷起......”

  5请学生复述:用上“高高的、完整的”

  (二)想象说话

  1你们猜猜,是谁解决了这个难题?他会怎么做呢?(让学生自由想象,在小组内交流。)

  2让我们来听听故事里是怎么说的?和你想的一样吗?

  (三)听说故事

  1听故事3-5段。交流:小猴、小猫是怎么搬鸡蛋的?他们成功了吗?展示课件(三)

  (1)合作交流。练说问句:谁再来试试?

  (2)反馈练习。

  指名说,板书:小猴 顶 跳 一歪一松 摔破

  小猫 抓 捧 跳 滑 打破

  (3)看着板书学讲故事。

  2听故事6-12段。过渡:那谁搬成功了?你们听。(放录音)

  (1)谁成功了?看图说说小老鼠是怎么搬的?

  练说问句:我们来试试行吗?(轻轻地但又很自信)

  (2)小老鼠为什么能成功?(动脑筋,想办法,敢于试一试

  (3)面对小老鼠的成功,他们的同学和老师是怎么说的呢?

  重点理解大象老师的话“谁都有机会获得成功。”

  “谁”在这个故事里指哪些小动物?怎样才能获得成功

  (四)练讲故事

  1出示故事各主要画面,请学生选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情节讲一讲。

  ---------------------------

  2每组选出一位同学上台连起来讲述。

  3评析、同桌互讲。

  (五)行为指导

  1在这些小动物中,你喜欢谁?为什么?(教师引导学生肯定小猴、小猫大胆实践的)

  2如果你也在场,你会怎么说?又会怎么做?(鼓励学生像小老鼠学习,开动脑筋,也去大胆试一试。)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知识与能力:认读课文8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的意思。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泰国人与大象和谐相处的境界。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搜集有关泰国、大象表演节目、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文字、图像资料,做成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初识泰象

  1。谈话:泰国有“大象之邦”称誉,腿粗如柱,身似城墙的庞然大象,在泰国人民的心目中是吉祥的像征。有泰国人向游人炫耀说,泰国的大象,善解人意,勤劳能干,聪明灵性,既是廉价的劳动力,又是乖巧的旅游宠物。

  2。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出示后,请学生读一读,读通顺说说:读了这一段,你对泰国的大象有什么印象?

  3。出示课题:“与象共舞”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泰象

  1。自由读课文,把文中的生字新词读准确。

  2。读了课文,说说你喜欢泰国的大象吗?为什么?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比如:

  泰国的大象勤劳、善良,有时调皮,有时乖巧,有时活泼。泰国大象已经成为泰国的一分子。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大象。

  三、抓住重点,深入了解泰象

  1。泰国人的生活已经和大象融为一体。何以见得呢?自由读课文,划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

  2。自由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可以概括成这样几个方面:

  (1)象是泰国的国宝。(2)象与人之间没有距离。(3)象是一种聪明而有灵气的动物,爱与人开玩笑。(4)看大象跳舞是一种享受。

  3。随机指导。(1)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象是泰国的国宝。课文是怎么具体写的?你了解到泰国的大象还为当地人做哪些事?

  ①驮着武士冲锋陷阵;为泰国人做工服役;充当旅游大使;表演杂技,带去欢乐……

  ②你还知道大象能干哪些事?在泰国,没有大象行吗?为什么?③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④读后说话训练:在战场上,泰象与人是()关系;在舞台上,泰象与人一样是();在国际上,泰象充当的`是()角色;当遇到困难时,泰象则是();在农场里,泰象就是();在……可见在泰国,大象与人的关系是怎么样的?(2)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

  ①哪些地方写出了大象的聪明、灵气?

  ②引导学生朗读课文中的描写。

  ③如果你就躺在地上,让大象按摩,你敢吗?引导学生抓住“小心翼翼、轻轻地抚弄”等词:什么才叫“抚弄”?这个词写出了什么?

  ④出示大象逗女士的一段话:找出描写大象动物神态的词,读一读,这些词写出了什么?

  ⑤这一段是用哪几个句子把几层不同的事例连在一起的?

  出示三句话:◇据说象是一种聪明而有灵气的动物。◇最有意思的是大象为人做按摩。◇有趣的是,它偶然也会跟人开开玩笑。这三句话可以去掉吗?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⑥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四、总结课文,领会写法:

  1。读了课文,你喜欢泰国的大象吗?你最喜欢它的什么?有感情地朗读相应的段落。

  2。透过泰国的大象,你看出泰国是怎样的国家?泰国人有怎样的性格?

  3。仿照课文总分结构写一道话介绍泰国的大象。可以自己写总起句,也可以选择:

  泰国的大象十分热情。泰国的大象是友谊的使者。泰国的大象是劳动的能手……

  4。课堂交流。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04-03

小学语文穷人教案11-17

小学语文教案01-01

小学语文掌声教案12-28

小学语文北京教案02-27

小学语文《泉水》教案12-25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01-04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8-25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09-02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