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3-10-11 08:29:27 教案 我要投稿

[热门]小班教案4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教案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热门]小班教案4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数字点卡进行乘车游戏。

  【活动准备】点卡。

  【活动过程】

  一、幼儿根据点卡乘车。

  1、请幼儿领票。

  “我们上车啊!要根据自己的车票去坐位子,你的车票是几个点子就找的位置标记也是几个点子,如果要是做错了售票员就会让你下车的。

  2、请幼儿乘车。

  3、教师充当检票员开始检票。

  ①“你拿的是什么票?几元钱的,坐的'是什么什么车?”

  ②“你为什么要坐在这里?”

  ③错的幼儿。“你坐的什么车?他做的对吗?应该坐在哪辆车?”

  ④“好!请旅客们坐好车!我们出发了!我们的第一站是直塘!”“上海动物园已到请旅客们下车!”幼儿下车,教师可以适时介绍一些动物。

  ⑤“现在请旅客们坐好车!我们继续!接下来一站是沙溪!”好,旅客们,沙溪站到了,请下车的乘客们走好,祝旅行愉快!”

  ⑥“现在请旅客们坐好车!接下来一站是太仓了,出发!”好,旅客们,太仓站到了,请下车的乘客们走好,祝旅行愉快!”

  二、活动结束

  “今天我们出去旅游真开心!看了这么多的动物!我们下次在去海洋馆好吗?”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糯米包油条,知道糯米包油条是荆州的特色早餐。

  2、理解儿歌内容,感受糯米“黏”的特性,学习念儿歌。

  3、喜欢用肢体动作表现儿歌内容,喜爱家乡的美食。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儿歌内容

  难点:能有节奏的念儿歌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认识或吃过糯米包油条

  物质准备:邀请助教、PPT、糯米、油条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实物,导入活动

  出示实物,激发兴趣这是什么?你们吃过吗?它是什么做的?(知道糯米包油条是我们荆州的特色早餐)。

  二、品尝、感知。

  请幼儿尝一尝、捏一捏糯米,感知糯米的香和黏的特点。

  三、欣赏儿歌。

  助教家长展示糯米包油条的方法,教师念儿歌。

  四、看 PPT 学习儿歌。

  1、播放 PPT《糯米包油条》,跟读儿歌。

  2、幼儿与老师一起有节奏朗读儿歌。

  五、角色扮演,结束活动

  1、老师请幼儿扮演厨师,鼓励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儿歌。

  2、幼儿集体、分组表演儿歌。

  附:儿歌《糯米包油条》白白的糯米黏又黏,

  长长的油条放里面。卷一卷,捏一捏,

  又香又糯真美味。

  活动总结

  在感受环节中,可以让孩子们吃一吃,还可以捏一捏,这样可以更好的感知糯米黏又黏的'特性,加深幼儿对“黏”的认知。

  在表演环节中,教师课利用多种形式让幼儿表演,尽可能的让幼儿多说

  多表现,熟练的朗诵儿歌。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目测比较物体的高矮,感知高矮的相对性。

  2、学习把2―5个物体从高到矮或矮到高有序排列。

  3、 能积极主动参与活动,感受比高矮的乐趣。

  活动准备:

  三只公鸡的图片 、五只高矮不同的小狗图片、五种高矮不同的蘑菇娃娃图片人手一份、排序条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发现高矮是要在同一水平线上比较得来的。

  1、师:(出示三只不同颜色公鸡的图片)小朋友,今天老师请来三只公鸡与小朋友一起来游戏,但是它们正在吵架,都说自己是最高的。

  请小朋友来帮它们想想办法,分清谁高谁矮好吗?(幼儿思考)请小朋友把你的想法告诉公鸡们,看能否帮助它们。(幼儿回答)

  儿:三只公鸡都站在同一条线上做比较,就知道谁高谁矮了。

  2、从矮到高排序 。

  师:你能将它们从矮到高排一排吗?放到排序板上。(出示排序板)

  3、教师与一幼儿比,教师再与一高个老师相比较,引导幼儿发现高矮是相比较而存在的。

  小结:要想知道谁高谁矮应该看他和谁比,当他和个子高的人比时他就矮,而和个子矮的人比时他就高。

  3、请幼儿上台操作排序:从高到矮。

  二、出示五只小狗,请幼儿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排序。

  小结:从矮到高排序,要选出最矮的'排在最前面,再从剩下的中间找出最矮的,其余依次。从高到矮方法同上。

  儿观察发现:从矮到高:像爬楼梯。从高到矮:像下楼梯。

  三、集体操作活动:蘑菇娃娃比高矮。

  师:小朋友,我们帮公鸡、小狗排好队了,现在我们来帮这些蘑菇娃娃排排队吧,请你帮它们从高到矮排好后,再从矮到高排好。

  四、通过游戏“找朋友比高矮”,进一步理解高和矮的相对性。

  教师自评:

  在活动当中学习了物体比较高矮的方法,――使幼儿能正确区分物体的高矮,在前面第一部分可以设计让幼儿来找找可以比高矮的物体,这样活动能使幼儿更感兴趣,形式也更活跃。第二部分是学习一些比较高矮的方法。我将重点放在教会幼儿学习直接比较上,应该让孩子自己去发现。活动中教师的话语太多,对幼儿要求过多,没有充分体现出教师引导者的作用。需要教师以后活动中语言要进一步精练。

  听课教师评课:

  1、教具高矮的区别不大,准备时应该考虑到大小干扰的问题。5以内物体的操作,要有易到难。

  2、活动过程要增加趣味性。

  3、在说“谁比谁高,谁比谁矮”时需要分开说,孩子不大好说。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引导幼儿观察柳树的外形,比一比,看一看,发现它的变化。培养幼儿的团结协作能力及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重、难点:引导幼儿观察并区分柳树的高矮、粗细。

  活动准备

  选择户外有柳树的地方进行观察、游戏、准备一些皱纹纸

  活动过程

  一、观察柳树

  1,组织幼儿到操场边上的柳树林观察柳树并进行议论。

  2,老师提出引导性问题:找一找,柳树奶奶在哪里?柳树妈妈在哪里?比一比,谁高?谁矮?谁粗?谁细?

  3,引导孩子们区分柳树的`高矮与粗细。

  二、区分柳树

  1,这个教学环节老师必须进行重要的提示:

  2,搂一搂柳树的身体,摸一摸它的脸(树皮)

  3,比一比柳树奶奶和柳树妈妈,谁高?谁矮?

  4,最后看一看叶子发生了什么变化?

  三、玩一玩

  在玩一玩之前教师做好相关的安全防护准备。

  老师与孩子们一起玩柳絮。

  四、小小议论

  1,孩子们柳树为什么会发出嫩绿的小芽?

  2,柳树的枝条好不好看?它们是什么样子的?是怎样随风飘动的?

  3,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柳条随风飘动的样子?

  五、游戏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孩子们已经掌握了柳条的基本特征,因此本游戏设计为制作柳条,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孩子们先将皱纹纸撕出长条,在教师的指导下,把自己制作的柳条粘贴在大柳树上。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教学活动,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教学时,我深刻认识到:第一,必须得相信孩子们,他们都是会时刻创造出奇迹的能人;第二,尊重他们独有的思维,不要硬套硬搬,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导;第三,要多为幼儿考虑一步。教具创作时,课案设计时,多问问自己,可不可以?为什么?再加上源于生活的题材,这样才能将活动的价值更好的体现出来。

  小百科:柳属的形态特征如下:乔木或匍匐状、垫状、直立灌木。枝圆柱形,髓心近圆形。无顶芽,侧芽通常紧贴枝上,芽鳞单一。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10

(精选)小班教案09-12

【精选】小班教案09-03

[经典]小班教案09-02

小班教案(经典)09-19

小班教案[精选]07-22

(精选)小班教案08-24

(经典)小班教案08-28

(经典)小班教案08-02

小班教案【精选】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