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10-05 08:50:42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案汇总6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语文教案汇总6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一、教材解读:

  全文笔调清新,作者饱含深情地回忆了小时候因缺水,“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下雨天,孩子们用雨水洗澡,炎热的夏天则盼望水窖被打开的瞬间,细腻刻画了四兄弟尽情享受母亲一勺清凉之水的舒服与痛快,字里行间透出了作者对水的渴望,对水的珍爱,对母亲如水一样亲情之爱的美好回忆,真情演绎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乐章。因此,文章中急切的盼水之情,浓浓的母亲之爱值得反复涵咏。缺水,品味水之珍贵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2个生字,两条绿线内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验缺水时村子里人们盼水、用水的心情,教育学生不忘缺水之艰难,珍惜水资源。

  三、教学重难点:

  作为生活在水网地区的农村孩子,学习本文,理解课文中的关于“我们”对于水的渴望之情,体验缺水时人们盼水、用水的心情,是一个难点,教育学生不忘缺水之艰难,珍惜水资源。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总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2个生字,两条绿线内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三、教学过程:

  一、揭题谈话:

  1、板书:水

  2、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师:我们知道,水是生命之源,尽管有时候水也会给人们带来灾难,但是,更多的时候,人们是需要水的,特别是缺水一些的地方,水就成为了一种极为珍贵的东西了。

  作者生活在缺水的地方,小时候对于水有着怎样特别的感受呢?

  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

  1、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读懂课文每一个自然段,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各个自然段的内容。

  (二)检查初读课文

  1、出示生字词语,指名朗读。

  勺子 膝盖 水窖 储藏 钥匙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读通课文,指导读好长句。)

  三、再读课文,理清条理

  1、课文是围绕那一句话来写的?是从那些方面来具体说明的?

  2、课文可以分成几段?请你用双竖线把它划分出来。

  3、交流:

  课文是围绕“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这句话来写的'。

  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写的:

  (1)挑一担水要走十公里路,排一个小时队;

  (2)人们盼望下雨,可以尽情洗一个澡;

  (3)用一勺水淋浴却也给我们带来了难以言语的快乐。

  四、精读课文第一段

  自由朗读课文第一段,思考:

  (1)“珍贵”是什么意思?作者说,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为什么?课文中是怎么说的?画出有关的句子,好好读一读。

  (2)交流,出示句子:

  我们一个村子的人吃水,都要到十公里之外的一处很小的泉眼里去挑,经常要排上一个小时的长队,才可以挑上一担回家。

  读一读句子,体会水的珍贵。

  “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

  你是怎么理解这一句话的?

  五、课堂小结:

  水,对于我们来说实在算不了什么,因为太多了。但是同学们,你知道吗?我国其实缺水的地方很多啊。如课文中所说的,在哪些地方,水实在是很珍贵的东西。

  读完了课文,你会有更深读了解的。

  六、作业:

  抄写生字词语。

  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精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

  1、精读二、三两段,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对作者在雨水中洗澡和夏天淋浴时的欢快的心境的描写,认真加以体会,感受缺水之苦。

  2、有感情朗读课文。

  3、懂得水是生命之源,要珍惜水资源。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读

  课文是围绕那一句来写的,从几个方面来写水的珍贵的的?

  在如此缺水的情况下,我们最盼望的是什么?为什么?

  二、精读课文第二段

  1、默读第二自然段,画出能够体现“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的句子。读一读,加深感受。

  2、交流:

  (1)“期盼”是什么意思?可以换个近义词吗?(“期待”、“期望”)

  (2)为什么要期盼下雨的日子呢?

  “家家户户都建有水窖,用来在下雨天储水,以备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使用。”

  “只有在下雨日子里,大家才可以痛痛快快地洗上一回澡。”――“只有……才……”说明什么?

  (3)从那里看出我们洗澡的痛快呢?

  “在雨中奔跑踊跃,大呼小叫,尽情地享受水带给我们的抚摸与清凉,还仰起头,张大嘴巴,去吃来自天空的水。”

  “先是……然后……”这不用可以吗?。

  (小孩自然是最按捺不住的,然后有所拘束的大人也忍不住了,经不起这痛快的洗澡的诱惑了。)

  3、有感情朗读,体会孩子洗澡时的痛快,感受水的珍贵。

  三、精读课文第三段

  1、学生自读课文第三段(3-6)找出写水珍贵的句子,重点研读,把自己的感受写在边上。

  2、交流:

  (1)出示:

  母亲用一把大锁锁住了水窖,也锁住了我们对水的渴望。而挂在她腰 带上的那把钥匙,则象征着、幸福和痛快。……我们都盼望着水窖打开的那一刻的到来。

  朗读,“母亲用一把大锁锁住了水窖……都盼望着水窖打开的那一刻的到来”。从这里你感受到什么?

  (水之珍贵,轻易不可享用。)

  (2)我们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接受母亲给我们的“淋浴”的,仔细阅读课文的四、五自然段,注意母亲的动作,体会我的感受。

  朗读,谈谈自己的感受:

  (水之珍贵,夏天骄阳似火,我们“像四根将要被晒干的狗尾巴草一样”,母亲打起一勺水,从我们的头顶“缓缓地”倾注下来,我们舒服的大喊大叫。)

  从这超乎寻常的痛快中,分明让我们每感受到洗一次澡有多不容易,水有多珍贵。

  (3)母亲说“你们真是饿坏了。”“这是我至今为止听到的将‘渴’说成是‘饿’的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3、有感情朗读第三段

  四、练习

  1、给课文中插图配一段说明文字。

  2、缺水给村里人带来的应该是“苦”,可作者却具体生动地描述水给村里人带来的“乐”。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体会一下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谈谈自己的感受、理解。)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发现汉字的一字多义特点,结合语言环境理解字意。

  2.认识9个生字,巩固识字,积累词语。

  3.能看懂图画的意思,能根据图意、联系生活实际想出办法,并乐于与同学交流、讨论。

  4.能把自己所画的图画用文字表达出来。

  5.树立生活中学习语文的观念,勇于展示课外学习成果。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识字卡片、词语卡片。

  3.竞赛评比用的小红旗。

  4.让学生准备展示内容。

  教学设计

  我的发现

  要引导学生发现: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思不一样,体会汉字表意的丰富性。

  1.激趣:今天我请了一位汉字朋友,它是谁呢?出示“回”字,用“回”字来组词。

  2.引导:这位朋友要教给我们一个新的知识,是什么呢?请你读读书上的三句话,然后把你的发现告诉小组的伙伴们。

  3.结论: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可能不同,要结合语境来理解字意。

  (采用换词法理解第1、3句中的“回”字)

  4.扩展积累:引导学生用“打”字练习组词、说句子,进一步体会汉字一字多义的现象。

  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a.激趣: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炊具、餐具,我们一起来认识它的名称。

  (课件播放:结合实物出现词语)

  b.小组内练读词语。

  c.比一比。

  小组开火车读词比赛,比哪组的火车开得好。

  同学来挑战,看谁最棒。

  d.认读生字。

  刚才我们认识的词语中有很多要认的生字。

  课件出示:灶、铝、锅、漏、勺、铲、壶、汤、碟。

  小组内互相读一读生字。

  老师用生字卡抽查。

  听字音举卡片。

  小组讨论交流: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记住这些字的字形?

  2.读读背背。

  a.引入: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髓,短短的几个字概括出深刻的道理,我们可以从中受到启发。

  b.小组内练读成语。

  c.比一比看谁读得快,读得最准确,记得最牢固。

  (老师简笔勾勒一座山,山脚下贴几面红旗代表各个小组,老师随意抽出词卡,小组抢答,哪个小组抢答成功,就把哪个小组的红旗向上挪一步,最后看哪个小组最先到达山顶)

  d.学生自由说成语的意思。

  e.扩展积累:你还能说出哪些成语?

  口语交际

  1.看图了解图意。

  a.出示挂图,提出要求:先仔细看每一幅图,弄懂每幅图的意思,再把四幅图连起来观察,说说讲了一件什么事。

  b.自己看图、理解图意。

  c.在小组内练说。

  2.续编故事。

  a.小组讨论:如果你是这位小朋友,你会怎么做。

  b.列出学生想的办法。

  c.评一评谁的办法好。

  d.把续编的故事讲给同桌听。

  e.推荐讲得好的同学把故事讲给全班听,评出“故事大王”。

  3.扩展延伸。

  a.自主画一幅或几幅画,

  然后再把画上的内容写下来。

  b.与同学交流自己画或写的内容,互相观赏,互相学习。

  展示台

  1.小组内展示课外学习语文的成果。

  2.每小组推荐一个代表在全班交流展示。

  3.办一个班级小报展览。

  建议这次语文园地教学用3课时,其中口语交际用1课时。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会认本单元生字词,会正确书写,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重难点

  对字词要“会读,会写,会说,会用”。

  乐学善思办法

  运用小组比赛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流程

  一、检测预习情况

  1.组内交流,由小组长组织解决预习中不懂的问题,并把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梳理。

  2.组长汇报

  3.全班交流,解决问题。

  4.教师点拨

  二、检测要求会认的字

  1.采用开火车的形式轮读,要求读准字音,并能组成词语。

  蟒壑矫鸿淀阑疆吾策坠镀烬婉辰挝缅

  卉榕乔傣蚀

  2.个别字正音,多音字。

  三、检测要求会写的字

  1.采用听写的`形式,组内两人互批,成绩汇报组长

  橘柚树陡峭消逝朦胧倾泻黄鹂藤椅沉淀暖气楼阁啼叫

  2.组长汇报成绩,记录员做为记录

  3.奖励前三组

  4.教师点拨形近字的区别,理解:缀满、坠满。

  四、综合检测试题

  每人答一份试卷,时间是五分钟,小组串批,统计成绩。

  1.看拼音写汉字

  dǒuqiàoménɡlónɡqīnɡxièténɡyǐtíjià()()()()()

  2.辩字组词

  藤()淮()啼()淀()陡()

  滕()准()蹄()绽()徒()

  3.写出下列各词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辽阔---()闪烁---()安详---()

  反义词:清楚---()灿烂---()宁静---()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能从几方面有条理、比较具体地介绍一件小物品

  2、懂得对反映事物特点的材料要写得具体一些。

  3、培养喜爱小物品的情趣

  二、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题明确要求

  1、揭题

  2、带着以下问题默读课文第1、2自然段

  ※本次习作训练的要求是什么?

  ※课文要求从哪几方面来写小物品?

  ※应按怎样的顺序介绍小物品?

  3、反馈、订正

  通过上面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懂得“安排好介绍顺序”就是“有条理”“反映小物品的特点部分写具体一些”就是落实“比较具体地介绍自己喜欢的一件小物品”的要求。

  二、学习教材中的`例文——我的小花鹿

  1、指名读例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每一自然段各写了什么?

  2、重点读议例文第二自然段

  ※通过引读法理清第二自然段的层次

  教师读第一句和圆圆的脑袋上

  学生接着读一对粉红……像要跟我说话

  教师读小花鹿的身体是桔黄色的

  学生接着读上面还有大红色的梅花斑纹

  …………

  ※讨论: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小花鹿”的特点的?(要求学生用“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的句式说,教师用板书引导)

  3、齐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课文中的“小花鹿”指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用处?

  三、齐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以进一步明确本次习作训练的要求。

  第二课时

  一、观察小物品

  上课时请学生把小物品放在课桌上,老师可从中挑选几件放在讲台上作为教具,进行习作指导。

  二、说说作文构思

  1、准备介绍一件什么小物品

  2、准备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

  3、按怎样的顺序介绍小物品。

  4、你准备怎样把小物品的特点部分介绍具体

  三、师生共同评议。

  四、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五、习作交流。(抽取有代表性的习作)

  1、指名读习作。

  2、师生共同评议。(有否基本达到本次习作的要求)

  六、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掌握“狮子、狐狸、大熊猫、天鹅、美丽”等词语。认识“威、武、凶、猛、顽”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

  3.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要保护动物。

  4.认识顿号。了解“有……有……还有……”的用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到动物园去看一看,看看这个动物园里有哪些动物?(可以播放录像带)

  生(看课件)

  师:你看到了什么?你们看得很认真,一位小记者也和我们一起去了动物园,他怎样介绍的呢,你想知道吗?

  二、初读课文

  1.自读。

  (1)看看图上的动物,读出每个动物的名字。

  (2)借助拼音读词语和短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读短文。

  (2)看图说说短文中讲了哪些动物?

  (3)出示卡片,认读生字词。

  注意读准翘舌音“狮”,后鼻音“猛”;“狸”单字读‘l0”,在“狐狸”中读轻声。

  三、学习短文

  1.读第一段,说说动物园里有哪些动物?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质疑解疑。

  重点理解“威武”、“凶猛”、“顽皮”(可让学生看图,通过说说狮子、老虎、猴子等这些动物的'习性来理解词语。)

  3.再读第一段,说说这段是怎么用一句话表达的。

  用“有……有……还有……”练习说话。

  4.认识“、”。

  5.读第二段,讨论:为什么说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动物?

  四、指导朗读。

  带着喜爱的语气读,注意顿号、逗号停顿时间的差别,读出句子的层次。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认读生词卡片。

  狮子、狐狸、大熊猫、天鹅、美丽

  二、分析字形。

  1.读课后方格中的生字,找出偏旁相同的字。

  2.同桌互相说说怎样记住这些字。

  3.重点指导:

  皮 笔顺是。

  狮、狐、狸、猫:部首是“犭”(反犬旁)与野兽有关。

  鸡、鸭、鹅:鸟字旁,与鸟类有关。

  4.指导书写。

  本课生字大多为左右结构,学生观察田字格里的范字时,要提醒注意左右两部分的宽窄、高低。记住“鹅”左右相等,其余都是左窄右宽;“犭、鸟”大多比另一边长些,如“鸡、狸”,要仿照范字写匀称。

  上下结构的字“美”“丽”“熊”,要注意上下两个部分的大小和各自所占的位置。

  半包围结构的“还”,要注意里面部分的大小、位置。

  犭(反犬旁)第二笔弯钩,起初弯向右下,过横中线后弯向左下,最后朝左钩出,第三笔撇与弯钩相连但不出头,不能写成“犭”

  (三)巩固练习

  1、回到课文中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可以找小伙伴,也可自己大声地读)

  2、制门牌

  师:小动物听说我们班同学特别聪明,想请你们帮制门牌,愿意吗?

  生:制门牌

  3、同学们制得这么好,小动物们邀请我们去做客,出发吧。(看课件)师:动物王国欢迎你们来做客,这里有……有……还有……,随机生说:动物园里有……有……还有…………

  4教室里有……有……还有……生练说,生活中呢?(生说)

  (四)结束语

  同学们我们认识了这么多动物,你喜欢它们吗?我们应该保护动物。

  板书设计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了一位名叫聪聪的小朋友,搞创造发明的事。他在生活中遇到种种麻烦事情以后积极思考,经过大量的研究和实验,发明了一种万能胶水,可惜这种胶水暂时无法使用。

  选编本课的意图,一是告诉学生,思考生活中的问题是发明创造的源泉,从而自觉实践,大胆创新;二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课文学习的重点是理解聪聪是怎样想到要发明万能胶水的和他是怎样做的。

  教法建议

  1.课文的故事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容易阅读理解。可以引导学生根据“阅读提示”,将课文多读几遍,了解聪聪怎样想到要发明万能胶水和他是怎样做的。在此基础上,组织讨论:聪聪发明的万能胶水为什么暂时无法使用,他的想法最终能够实现吗?突破理解的难点。

  2.课文中的一些句子对理解全文至关重要,需要着重引导学生理解。

  (1)“聪聪决定发明一种万能胶水,让每个小朋友随身携带一瓶,所有的问题全解决了,再也没有这么多麻烦,也能少惹爸爸妈妈生气。”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为什么聪聪要让每个小朋友随身携带一瓶?

  (2)“在第四十三天的早晨,聪聪从他配制的一百种药液中各取出一滴,小心地混合在一个玻璃瓶里,再加上两滴他自己的汗水,万能胶水就试制成功了。”为什么要再加上两滴自己的汗水?

  (3)“当天晚上的电视新闻是这样报道的:小发明家聪聪成功地发明了万能胶水,但是,这种胶水暂时无法使用。”为什么这种胶水暂时无法使用,还要报道出来?

  以上围绕三个句子所提出的问题没有唯一的答案,只要学生谈得合理都应该给予鼓励。

  3.朗读时,要注意故事的情节发展和聪聪的心情变化。课文的前半部分,聪聪在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麻烦事情并引起他的思考,要读出他担心、好奇、盼望的语气;他决定发明一种万能胶水以及研究、实验的经过,要读出他充满自信的心情;在宣布发明结果而又无法演示时,要读出焦急、生气、无奈但又无比佩服的.语气。

  4.课后可以组织学生搜集更多的发明创造的故事或尝试开展某种发明创造活动。

  教学设计示例

  12.万能胶水发明记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的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思考生活中的问题是发明创造的源泉,培养自觉实践、大胆创新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2课《万能胶水发明记》。(板书课题)从题目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二、自学

  出示自学提纲:

  自由读课文,思考:

  这篇文章主要讲谁发明万能胶水?他是怎样想到要发明万能胶水的?他是怎样做的?

  三、反馈

  1.指名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2.交流自学提纲的问题。

  引导学生理解:聪聪是在遇到很多困难的情况下想到万能胶水的,他为此做了深入的研究,收集了很多的资料,设计了很多方案并精心地做了不少实验。

  启发学生认识到聪聪在发明过程中,十分认真。

  3.讨论:这种胶水暂时无法使用,而电视新闻却说:“小发明家聪聪成功地发明了万能胶水。”这是怎么回事?

  (小组议答一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弄清:尽管这种胶水暂时无法使用,但这只是无法解决到它自身出的问题,这正说明这种胶水是万能的,而且效果极好,因此,电视新闻这样报道。

  四、总结

  从这个故事中,你们想到些什么?你认为聪聪的想法最终能够实现吗?为什么?

  五、布置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或小伙伴听。

  六、板书设计

  省略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04-03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09-03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9-03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09-02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8-18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8-01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7-29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8-13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8-21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