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09-23 09:23:02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10篇【精华】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教案10篇【精华】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和认识汉语词语中一词多义的现象,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字的不同意思。

  2.学习成语,收集十二生肖图象及儿歌,初步学习积累知识的途径和方法。

  3.学习仿照例子写句子,要做到清楚、完整。

  4.读、背《九九歌》,初步感知冬春季节的变化。

  5.阅读短文,了解传说中龙的样子、龙的本领以及人们对龙的尊敬。

  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十二生肖图片、“龙”的挂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会怎样向别人表达祝福,如何与他人合作,体验成功的快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人百花园,进行一次快乐之旅吧!

  2、板书:百花园。

  二、出示《百花园》中的第一题

  1、指名读一读。

  2、说一说,这些字有何特点

  3、小组讨论交流

  三、出示龙的挂图

  1、指名说一说龙的词语

  2、齐读第二题

  3、说说这些成语有何特点

  四、出示第三题

  1、指名读一读

  2、引导学生写一写

  3、指名说一说

  五、出示九九歌

  读、背《九九歌》,了解冬春季节的变化。

  六、阅读《龙》这篇短文

  1、指名朗读,并说说你们小组读完这篇短文后,知道了哪些知识?根据学生的说话,相机出示一朵樱花。

  2、.在神话传说里,龙被赋予了神奇的力量。他本领高强,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都是龙的子孙!让美丽的樱花把我们带人龙的世界,欣赏一下龙的风采!出示龙的`挂图,学生欣赏。

  七、认识生肖动物,鼓励学生与生肖动物打招呼(如:鼠,你好!)o

  1、教读十二生肖歌。

  2、看图背诵。

  3、你知道生肖歌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吗?把你的想法告诉同桌。

  4、教学小结:《生肖歌》琅琅上口,生动有趣、内涵丰富,如果你喜欢可以抄在你的采集本里。我们在日常生活,常常听到长辈说一些反映生活常识的句子,都可以像书中的学习伙伴一样,收集起来,积累并丰富自己的语言。

  八、总结收获

  同学们,在这个百花园里。你们识记了不少的成语,区分了一些词的不同意思,并阅读了短文和背诵《九九歌》。多有趣啊!请把《龙》的特征讲给别的小朋友听,把《九九歌》背给爸爸妈妈听。

语文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的代表作,是一首五言古诗。诗中描写了一位母亲为他即将远行的儿子缝制衣服的情景,诗人紧紧抓住“密密缝”这样的具体动作和母亲“意恐迟迟归”的心理进行描写,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爱护、担忧、祝愿和希望。而后两句诗人用“寸草”和“三春晖”分别比喻儿子和母爱,形象、贴切,既赞颂了春晖般的母爱,又寄托了儿女感激母亲,想报答母爱的赤子之情,是一首抒写慈母深情,表达儿女孝义的经典之作。

  学情分析:

  这次授课选用的是是五年级学生,他们通过课外积累,对这首古诗已非常熟悉。但真正地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古诗所表达的情感还不够彻底。其次,正确、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提高。另外,五年级学生的读写结合的训练和语言思维训练已成为重点,所以,虽然学生是陌生的,但我还是尽最大可能地去抓住课堂生成,以便于更好地引导学生完成对诗意、诗情的领悟,对语言思维的拓展。

  资源利用:

  多媒体及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意思,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情感。

  2、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读出诗韵、诗情。

  3、领悟母子亲情,懂得如何回报母亲。

  教学重难点:

  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慈母深情和游子想报答母爱的赤子之心。

  教学方法:

  “读中悟意、读中悟情”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了解诗人,揭题解题

  1.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都知道哪些关于母爱的故事和呢?

  2.揭题解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和母爱有关的古诗——《游子吟》。(大屏幕)这是唐代一位著名的诗人孟郊的代表作,请大家一起来读读课题。(板书课题)(相机订正“吟”的读音和书写)

  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交流后小结。大屏幕出示)像这样的诗歌还有——《暮江吟》《石灰吟》。

  【设计意图:】以母爱的故事和引入课题,唤醒学生已有的学习积累,激发兴趣;立足字词,理解题意,了解“吟”这一诗体。

  二、读好节奏,品味诗韵

  过渡:这首《游子吟》要吟诵给谁呢?诗中又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呢?请同学们先听老师试着读一读,划一划诗歌的节奏。(范读。大屏幕出示)

  1.谁来按照你画好的节奏读一读。(指名读,大屏幕出示,齐读)

  2.古诗不仅有节奏,还特别讲究韵律,也就是平声和仄声。(大屏幕)一般来说,现代汉语里的一声和二声就是平声,要读得长而响;三声和四声就是仄声,要读得轻而短。我们可以用短横线标注平声,用短竖线标注仄声。(大屏幕)试着在第二句的下面标一标。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引读,指名读,齐读)

  【设计意图:】节奏和韵律是读好古诗很重要的因素,引入平仄知识,通过范读、引读、指名读、齐读等方式,既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熟悉,也指导学生读好古诗,并由此举一反三,掌握古诗的节奏和韵律。

  三、领悟诗意,品味诗情

  (一)读中悟意

  1.诗中写了几个人物?(画出来,交流。板书:慈母——游子)慈母在为游子做什么?她是怎样做的?请同学们自由读诗,边读边画出相关语句。(交流,小结,板书:密密缝)

  2.她为什么要为儿子缝衣,还要“密密缝”呢?(交流,板书:恐迟归)

  3.一个“缝”字写出了慈母的——(动作),一个“恐”字又写出了慈母的——(心理)

  4.既然担心儿子迟迟不归,为何还要给他密密缝衣?这不是很矛盾吗?(大屏幕,补充介绍孟郊身世)

  5.此时,一对相依为命的母子就要分离,母亲仅仅是在担心儿子迟归吗?(大屏幕,引导体会,交流)

  6.面对这样一位慈母,游子又有怎样的担忧呢?他在“恐”什么?(引导体会,交流)

  7.这真是“儿行千里母担忧”呀!而儿子也同样对独守家门的老母亲牵肠挂肚呀!请大家再来读读前四句,用心体会这母子之间浓浓的深情。(交流感受,指名读,点评、指导)

  8.(大屏幕)诗人临行之际,母亲在为他缝制衣服,这一针一线凝结着深深的母爱。她把对儿子的——缝进了衣服,她把对儿子的——缝进了衣服,她还把对儿子的——也缝进了衣服。

  (二)读中悟情

  1.此时此刻,诗人内心一定是百感交集。他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情感的呢?请大家大声地读出来。

  2.谁来说说对这两句的理解。(交流,相机引导、点拨)

  3.是啊,诗人即将远行,这一去遥遥无期,不知何时才能和母亲团聚。他回忆起母亲为他做的点点滴滴,由感而发,以“寸草”自喻,把母爱比作“三春晖”,发出了“寸草心”难报“三春晖”的感慨。(板书)其实,这普天下的儿女有哪一个能报答得了深深的母爱呢?当我们回想起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会吟诵起——;当我们回想起父母不辞辛劳地为我们洗衣做饭,我们会吟诵起——;当我们回想起父母不分昼夜地照顾生病的我们,我们会吟诵起——;当我们回想起父母耐心细致地教育我们,我们也会吟诵起——(引读)于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就成为了千古传诵的经典名句。

  4.体味情感: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交流)

  5.再读古诗,读出诗情:谁来带着这样的感情读一读这首诗。(指名读,齐读)

  6.点拨、指导。

  【设计意图:】紧扣诗中关键词句,理解古诗意思。借助想象,通过铺陈、引读,加深对诗意的品味和体会,为领悟诗情做好铺垫。通过指导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进一步加深对诗人所表达情感的体会。

  四、读写结合,情感交融

  1.体会了这首诗的情感之后,谁能试着把自己当作诗人用“母亲啊,母亲”开头,写几句话。也可以把自己当作母亲,以“儿子呀,儿子”开头写几句话。

  2.生写,教师巡回指导。

  3.指名交流。

  【设计意图:】在体会诗情的基础上,进行读写训练,使文本情感和学生情感产生共鸣,形成交融,加深对文本的领悟,也强化学生的语言思维和语言表达。

  五、拓展补充,延伸文本

  1.说说生活中母爱的例子。

  2.诵读关于母爱的诗歌。(大屏幕)

  【设计意图:】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渠道;借助类文映照,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语文积累。

  六、回顾全诗,引发思考

  母爱就是这样,在细微处彰显着伟大。《游子吟》是诗人孟郊写给母亲的诗歌,表达的不仅仅是他自己的心声。我们从这首诗中体会到的仅仅是一位慈母的深情吗?作为儿女我们又该怎样回报这伟大的母爱呢?通过学习,我相信你们一定对“亲情”这一话题有了自己的思考和认识,也相信你们一定会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这种思考和认识。让我们再来轻轻地诵读这首歌颂母爱的经典诗作——《游子吟》。

  【设计意图:】以能够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结课,课内延伸至课外,学习延伸至生活,以达到对学生思维的拓展。启发性的课后作业灵活地给学生创造空间,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板书设计: 游子吟

  (密密)缝 恐(迟归)

  慈母 ——————— 游子

  (难报)

  三春晖 ——— 寸草心

  【设计意图:】关键字词和符号相结合,构成心形图案,既梳理文本重点,凸显文本内涵,又体现思维的延伸,给人以思考和启示。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习这篇讲演词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

  过程与方法:阅读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以及怎样才能做到敬业与乐业。

  教学重点、难点

  1、 理解这篇讲演词的结构安排,体会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

  2、 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待学习的态度,引入课文《敬业与乐业》

  简介作者

  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清光绪举人。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著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宗教及文化艺术、文字音韵等。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全集》。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正音、义

  讨论文章结构,理清思路

  明确:课文共7段,总体结构是总——分——总的形式:开头总起全篇;然后分别论述敬业和乐业,两个分论点平行并列;最后总结全篇。条理清晰,纲举目张。全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揭示全篇论述中心。

  第二部分(2-6)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

  第三部分(7)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

  三、学习课文内容

  1、学习第一部分

  思考:讲演词开头交代了题目的来源其用意是什么?哪句话揭示了全篇的论述中心?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文章开头交代了题目的来源,用意在于说明题目虽然来源于古籍《礼记》和《老子》里的两句话,但跟原文语句的本意不同,是“断章取义”造出来的。这样交代既可避免听者把题目和《礼记》、《老子》里面语句的愿意混同了,又可显示出论述的科学性,讲演的趣味性;同时,提出题目来由,也便于揭示全篇的论述要点,使听者对讲演的纲目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本段末尾的“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生动有力地揭示了全篇论述的中心。

  2、学习第二部分

  朗读第3、4段,是论述“敬业”的重要,作为第二部分的第一层次。

  思考:⑴作者怎样阐述什么叫“敬”?⑵如何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第3段作者阐述了什么叫做“敬”,引用了朱熹的名言“主一无适便是敬”后,紧配上自己通俗化的解释:“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然后顺理成章地论述凡人类的正当的劳动、正经的事情,“其性质都是可敬的”,并举“当大总统”与“拉黄包车”这两件事加以说明,侧重点在“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第4段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先引用《庄子》中的语句并作阐述,再举木匠做成一张好桌子和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这两组例子,说明无论做什么都要“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即敬业)。

  接着从反面论述“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的害处,指出“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并引用庄子、孔子的名言,进一步强调敬业的重要。举例和引用的自然结合使文章的说理立于不败之地。

  朗读第5、6段,论述了“乐业”的重要,是第二部分的第2层。

  思考:作者举了什么例子来论述“乐业”的重要,又是如何论述“乐业”的道理的?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作者在第5段中剖析了生活中常会遇到的感叹“做工苦”这个事例,说明要“从劳动中找出快乐来”,很自然地点到了“乐业”的“乐”。

  第6段,更深入一步,论述“乐业”的道理,分四点说明“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这是作者的经验之谈,令人信服。紧接着又引用孔子的两句名言进一步证明“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即乐业),“生活才有价值”,“这种生活”才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

  四、小结

  第二部分重点是阐述什么叫做敬业,为什么要敬业,怎样才能算是敬业。

  五、布置作业

  1、 抄写词语

  2、 背诵课文第6段

  3、 探究练习二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检查背书情况

  二、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朗读第7段

  明确:作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验,指出“责任心”和“趣味”跟“敬业”与“乐业”的关系最为密切:责任心就是敬业,趣味就是乐业,做事情必须具备责任心和善于从职业中领略出趣味。

  一个人对待自己的职业,能够有责任心,有趣味,发扬敬业和乐业的`精神,专心致志做圆满,就是“人类合理的生活”。

  结束句“我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用短句,用感叹的语气,充满了对听讲的青年学生的殷切期望,感情强烈而真挚。

  三、探究活动

  1、思考: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许多有关敬业和乐业的观点,你最信服的是哪一点?有没有不同意见?说说理由。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文章中的观点可以归纳如下几条

  ⑴“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⑵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⑶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

  ⑷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⑸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⑹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⑺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⑻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在做的事来和他交换。

  ⑼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⑽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⑾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⑿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

  ⒀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

  ⒁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⒂敬业就是责任心,乐业就是趣味。

  ……

  要求学生畅所欲言,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2、做资料卡片

  让学生找出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或含义深刻的句子,制成卡片,要注明出处以及卡片的类型等,书写要清楚规范。

  资料卡片类别: 编号: 题目: 作者: 出处: 内容摘要:

  四、小结

  1、中心思想:这篇讲演针对听讲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论题,深入地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去过人类合理的生活。

  2、写作特点

  ⑴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

  开头提出论题,中间主体部分分两层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末尾总结全篇。条理很清晰。

  证明论点的过程,举了多种论据:有生活中的事例,有古代、外国著作中的事例,有作者亲身经历中卓有成效的经验,还有古人的流传至今的名言警句等。这些论据的精选运用,使讲演词具体、生动,富有说服力。

  ⑵语言通俗浅显,准确周密,概括有 力。

  全篇多用简明的短句,很少用长句;多用口语,明白如话,一听就懂;引用古代文句时,注意化深为浅。

  同时文中多次用了设问句和反问句,引用不少古代名言警句,又自己提炼了许多精辟的警句,使语言显得概括有力。

  五、布置作业

  背书第6段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的意思。

  2、借助课文的批注,读懂课文,了解威尼斯的特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的优美词句。

  3、感受威尼斯的美丽,体会作者对威尼斯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批读感受威尼斯的美丽和奇特。

  教学准备:

  教师:有关水都威尼斯的录像资料。

  学生:有条件的可收集威尼斯的图片资料或相关信息。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揭示课文题目

  1、上课伊始,播放威尼斯那美丽、奇特的水上风光。

  2、导入:看完录像,我们的心头泛起了浪花,我们的视野受到了冲击。多么迷人的水上城市啊!今天,就让我们带着向往和憧憬一块去看看水都威尼斯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生字的读音。

  2、检查生字读音。指名分段读课文,学生互评正音。

  3、交流读懂的词语,不懂的词语讨论解决,读不懂的或重点词语随课文学习。

  4、自由读课文,试着边读边批,想一想威尼斯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研读课文,自主探究

  1、小声读课文,想想自己读懂了些什么。有不懂的问题作上记号。鼓励学生大胆读文批注。

  2、再边读课文边思考,尽量解决自己刚才不懂的问题。

  3、小组讨论,交流自学情况。

  4、全班交流,各组展示学习成果。

  5、师生共同出有价值的问题讨论。如:

  ①、威尼斯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历史悠久、以河为街、以船代车。)

  ②、为了把威尼斯介绍得生动形象,作者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数字说明、举例说明等。)

  ③、第3、4段在方法上有什么特点?(先总后分的方法。)

  四、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阅读课文,领悟情感。

  第二课时

  一、多样练读,领悟情感

  1、同学们,美的形象可以愉悦我们的眼睛,美的声音可以愉悦我们的耳朵,朗读能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感受到威尼斯的奇特、美丽。请选择你喜欢的.一句或几句进行品读。

  2、指名读,教师和学生共同相机点评。

  3、师生合作读、赛读。

  4、配上音乐朗读。

  二、联系生活,迁移运用

  如今的威尼斯正以其迷人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国的游客前去观光。这儿有一则招聘广告:“因威尼斯游客量骤增,急需招聘导游,待遇从优,请有意者速来报名。”相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威尼斯一定有了很深的了解。同学们有没有兴趣试一试?先自己练习,然后试着向大家作介绍。

  三、课内外结合,拓展延伸

  1、教师向学生相关站,让学生去了解更多的有关威尼斯的情况。

  2、向学生《威尼斯的小艇》等文章,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

  四、板书设计:

  16、水都威尼斯

  (美丽奇特) 历史悠久

  以河为街

  以船代车

语文教案 篇5

  中考语文小说阅读复习教案

  沙埔中学林可兴

  教学目的:把握小说的有关知识以及小说阅读的基本技巧。

  教学重点:课文内容、人物形象及主题的理解。

  教学难点:在阅读中如何灵活运用阅读的技巧。

  教学过程:

  一、考点透视

  现代文阅读主要考查两类文章的阅读:一是以获取知识和信息为主要目的的科普文阅读;一是以鉴赏和陶冶情操为主要目的的文学作品阅读。近年中考文学作品阅读中小说阅读的考查尚未考过,但考查的可能性不是没有,要重视。

  二、小说知识的梳理

  (一)、了解小说的文体特点: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的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的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

  (二)、小说考点的梳理

  1、把握故事情节。

  概括情节要完整: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了什么事结果怎样。

  其中重要情节(细节)作用的分析,要注意思考的方向。

  ①对表现主题的作用。其作用一般来说是点题或突出主题。

  ②对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或是发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

  ③对整个故事情节的构成上的作用。一般来说是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2、分析人物形象。

  (1)我们在阅读小说时,命题者自然会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置试题,具体说来大致包括三种题型:①理解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

  ②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③对文中人一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2)、如何解答呢?

  一般可以从四个方面揣摩: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第二,将典型人物置于典型环境中去理解;第三,通过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神情等方面分析人物;第四,通过人物间的关系分析人物性格。

  3、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1)、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是人物活动的历史背景、社会情态、阶级关系等因素的总和,抓住这一点很益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自然环境描写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对表现人物身份、地位、行动、表达人物心情,渲染气氛起着不小的作用。

  (2)、中考试题中常见的题型有三种:①在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②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用;③依据文章内容发挥想像续写一段环境描写。

  (3)、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时,可从以下方面考虑:

  ①借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

  ②增添或烘托某种气氛。

  ③衬托或突出人物的性格、心理等。

  ④有时有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的作用。

  ⑤揭示主旨。

  4、归纳、挖掘小说的主题。

  主题是小说的灵魂,要从人物、情节、环境的.分析中深入理解。

  如何把握小说的主题呢?

  ①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

  ②分析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

  ③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

  5、精妙技巧的捕捉。

  (1)、题型有:①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以及它在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②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的;③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

  (2)、解答这类题目,平时要注意掌握小说的各种表现手法,如细节描写、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悬念等及其特点;而在语言方面,也要善于概括其特点:如语言精练、句式整齐而有节奏感、用词准确而形象、词语丰富而多样等。

  三、练习《病人》。

  ①每天下午,她都准时来到医院大门口左侧的台阶上,铺

  下一张报纸,静静地坐在那儿看书。那是一本很厚的书。她的面前是一个花坛,红色的郁金香正在灿烂地开放。在她若有所思的时候,能看到她的那双大眼睛,平静而且清澈。虽然病号服并不合体,但并不能掩盖住她典雅的气质。

  ②她很友善,每当有人找她问事的时候,她表现得非常耐心。我想,她有可能是位教师或幼儿园阿姨。③起风了,她轻轻地合上那本书,又整整齐齐把那张报纸叠好,转身走进了大楼。

  ④楼内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这个点有上班的也有下班的,正好又是探视的日子,电梯刚停下,人们争着拥了进去,电梯马上就有了反应,发出“受不了”的报警声,最后上来的人没有下去的意思,她就从中间挤了出来,等下一趟。

  ⑤下一趟人照样很多,不过还好,电梯没有报警,人们纷纷选择自己要去的楼层数。有个农民模样的大伯触动数字7的时候,那数字就是不亮。他有些着急,还有些紧张。一遍一遍地摁。但没有人告诉他为什么。她发现后,急忙说:“大伯,这部电梯双层停。”大伯仍然没有明白过来什么是“双层停”。说话间已经到了8层。大伯不知道该怎么办,不肯下。她非常客气地对电梯内的人说:“请等我一下,我把他送到楼梯口。”她让大伯从8层走到7层。其实楼梯离电梯也就四五步远,她很快就回来了,电梯内的不少人只是表情严肃,并没有说什么。当然,肯定有人心里会想:这人真多事。

  ⑥电梯慢慢上行,一个手捧花篮的小伙子自言自语:口腔科病房是不是在12层?她主动接过来说,是的,往左拐。

  ⑦电梯到了14层,一位急忙下电梯的姑娘不小心丢下了插在塑料袋里的一枝玫瑰。塑料袋里有几盒营养品,但只有这一枝玫瑰。这时电梯门将要关上,她迅速触动开门按钮并捡起那枝玫瑰,她还没有说完“请等我一下”就跨出了电梯,她一定想把这枝玫瑰还给那位姑娘。对于要探望的人,那肯定是一枝温馨的玫瑰,可以疗伤的玫瑰。

  ⑧但她没有想到,她的后脚刚刚迈出电梯,电梯内一位戴眼镜的女士“啪”一下就把电梯给关上了,并及时触动了上行的按钮。“神经病!”女士似乎憋了一肚子的火气没有发泄干净,继续说,“真的,这个人我知道;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了,精神病人。”

  ⑨“噢,我觉得她的行为不太正常。”另一个人接着说。

  ⑩电梯内剩下的十余人恍然大悟。大家觉得甩掉她真是太正常了。

  例l、在第①段中,“她的面前是一个花坛,红色的郁金香正在灿烂地开放”这一句描写在文中有什么

  作用?

  例2、小说题为“病人”有什么深刻含义?

  例3、小说为了塑造“她”这个鲜明形象,凸现主旨,在电梯中重点描写了哪几个场景?请加以概括。例4、对于这篇小小说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在第②段中,“她有可能是位教师或幼儿园阿姨”的推测并非闲笔,作者借此表现了她典雅的气质。

  B.第③段“起风了??转身走进了大楼。”在文中起到了承接过渡的作用,使文章自然转入具体情节的叙述。

  C.小说巧妙地把情节场景安排在一个小小的电梯里,窥斑见豹,从一个很小的角度表现了“她”带病坚持为大家服务的崇高品质。

  D.“电梯内的不少人只是表情严肃,并没有说什么”与“电梯内剩下的十余人恍然大悟”前后呼应,意在突出“大家”对“她”共同的不屑与奚落。

  E.结尾处“大家觉得甩掉她真是太正常了”照应“她的行为不太正常”的评价,把作为病人的“她”与作为健康人的“大家”放在鲜明的对比中,暗示并深化了主题。

语文教案 篇6

  一、课前透视。

  这篇童话故事主要写两只小松鼠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故事。文章语言轻快活泼,深受儿童喜爱,通过读文学生领悟到我们在向大自然索取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园。

  一年级学生对新奇事物好奇心强,又非常喜欢小松鼠,所以课文内容强烈的吸引着他们。另外学生以前有一定的识字和朗读基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方法迁移,培养他们自主识字和阅读能力。

  二、教学目标。

  1、认识 “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字。

  2、在读文中感悟小松鼠的环保行为,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复述童话。

  3、愿意参加植树活动或树木认养活动。

  三、教学重点。

  读文理解小松鼠的“聪明活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故事。

  四、信息资料。

  1、课件或挂图、生字卡片。

  2、学生绘画用具及搜集的有关小松鼠的资料。

  五、课时。

  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切入举偶。

  1、猜谜语:

  (1)猜猜这是什么动物?(出示谜语:形状像耗子,生活像猴子,爬在树枝上,忙着摘果子)

  (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与小松鼠有关的童话故事。

  2、启发谈话:

  (1)你们喜欢小动物吗?谁能说说他是什么样的?(板书:松鼠)

  (2)你们对小松鼠有哪些了解?(板书:松果)

  (4)小松鼠和松果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

  (二)对话平台。

  1、自学。

  (1)学生自由读文,思考: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2)自己想办法解决。

  (3)指名读文:

  ①重点评价字音;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读准字音。

  (②尊重学生个性需要,激发主动识字的愿望。识字能力是学生独立阅读的基础,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或适合的方法识字,逐步养成独立识字的`能力。

  2、识字。

  (1)出示生字词:说说你在哪见过他们?你是怎样记住的?

  (2)结合文中句子认读词语,教师相机引导:

  ①聪、活泼:读文中的句子。我们同学中谁是这样的孩子?

  ②如果、总:读文中的句子。你还能用如果说句话吗?

  ③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引导学生创造性的学习生字词。

  3、朗读。

  (1)重点指导2~4自然段:从哪里看出小松鼠聪明活泼?学生思考读文。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练习读文。

  ①教师范读。

  ②师生、生生分读陈述句和小松鼠心里想的话。

  (3)采取多种方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充分读文感知,体会小松鼠的情感变化,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

  4、讨论。

  (1)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松鼠松果和松林之间有什么关系?

  (2)小组交流感受小松鼠的情感美和行为美,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

  (三)写字。

  1、认读“以、后、更”三个字。

  2、征求学生意见找出最难写的字:

  (1)教师范写指导,学生练写。

  (2)引导学生掌握书写技能,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写字能力。

  (四)评价。

  1、评教师:老师范写的字请同学评价。

  2、生互评:

  (1)学生互相评价打等级,如果不满意可以重新书写再达等级。

  (2)师生互评不仅培养学生对写字的评价能力,还提高了审美情趣。

  第二课时:

  (一)对话平台。

  1、复述。

  (1)反复读文:练习说说课文的内容。

  (2)指名复述:引导学生按照“吃松果──想松树──种松果──长松树”的顺序进行复述。(先鼓励学生交流适合自己的复述方法,如果复述实在有困难,教师再引导学生按照上面的顺序进行复述)

  采用适合学生的方法开展复述竞赛,积累并发展学生的语言。

  2、绘画。

  (1)想象思考:以后这里会是什么样呢?

  小组讨论互相议一议,说一说。

  (2)以“画未来”为题:

  ①学生自由的画一画,可以画想象中未来的松林,也可以画想象中自己居住地方的未来。

  ②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实践。

  1、有条件的同学和爸爸妈妈一起种一棵小树。

  2、除了松鼠外,你还了解哪些小动物?

  (1)请上网或到课外书中查一查。

  (2)课内外紧密结合,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的,此环节设计注意挖掘课外学习资源 ,不仅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而且培养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查找搜集资料的能力。

  (三)写字。

  1、观察:学生自己观察“主、意、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书写:教师重点指导“心”的写法,学生练写。

  3、展示:

  (1)小组内互相展示自己的字。

  (2)引导学生体会汉字之美,激发写字的愿望。

  (四)评价。

  1、自评:说出自己写的字中最满意和最不满意的地方。

  2、互评:

  (1)要提出中肯的希望。

  (2)多种评价使学生学会审美,提高书写的质量。

  (五)伴教锦囊。

  词语解释:

  (1)主意:办法。

  (2)蒙蒙细雨:雨点很细小。

  (3)茂密:文中指松树林茂盛而繁密。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掌握一种识字方法:从身体部位的词语中识字。

  2、读准词语,尤其读准轻声词。

  3、掌握一种汉字书写的笔顺规则。

  4、积累古诗。

  教学重点

  掌握一种识字方法,掌握一种汉字书写的笔顺规则,背诵、记忆古诗。

  教学难点

  养成积累生字、词语、诗句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这学期学到了几种识字的.方法和途径,回忆一下,有哪几种?(通过天气来识字、通过数量词来识字)

  今天,我们将通过一种新的方法来识字。

  二、趣味识字

  1、出示生字和词语:

  眉毛 鼻子 嘴巴 脖子

  手臂 肚子 小腿 脚尖

  2、同桌互读这些生字和词语,把不会读的生字做上记号。

  3、指名读,大家正音。

  4、说说你发现什么?

  5、小结:这些词语都是关于身体部位的词语。

  6、同桌合作,一个同学说身体部位的词语,另一个同学指。

  三、读一读

  1、出示词语。

  胆子 粽子 镜子

  爸爸 妈妈 哥哥

  故事 月亮 时候

  2、同桌互读这些生字和词语,把不会读的生字做上记号。

  3、指名读,大家正音。

  4、说说你发现什么?

  5、小结:名词后加“子、儿、头”等读轻声。如:桌子、老头儿。叠字名词读轻声,如:娃娃、猩猩。

  四、汉字书写

  1、观察田字格中的汉字,说说它们是什么结构的字?

  2、这些字有一笔是一样的,同学们说说是哪一笔?

  3、猜一猜,写这样的汉字应该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点在什么时候写?(点在正上方或左上方,先写点;点在右上方,后写点)

  4、教师指导。

  5、学生书写,教师巡查。

  五、日积月累

  1、指导学生初读《寻隐者不遇》。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读,检查读的效果。

  (3)教师范读,并布置学生边听边看书中的插图,边想:这首诗写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1)教师指导学生演读。

  (2)同桌表演朗读。

  (3)先自己试读,再指名读,读读评评,有条件的还可以配乐朗读。

  (4)背诵。

  六、读一读

  1、自己借助拼音读一读《妞妞赶牛》,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读,有不会的字,当当小老师。

  3、指名朗读,师生评价。(是否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声音是否响亮)

  4、读了《妞妞赶牛》,你有什么发现?你从前读过这样的绕口令吗?

  5、回家和父母一起读,比一比,看谁读得快、读得准。

  七、总结

  1、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最后,让我们齐背《寻隐者不遇》、齐读《妞妞赶牛》,在背诵声和朗诵声中结束今天的语文课。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能按“习作要求提示”选择和小伙伴之间发生的老师不知道的故事,自拟文题。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把内容写具体,情节写生动。

  对策: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领悟体会。

  课前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错别字。(投影片)

  勿忘我(务忘我)按奈(按捺)

  营光棒(银光棒)拟评(批评)

  棵本(课本)启初(起初)

  旁大(巨大)全不(全部)

  由其(尤其)有此(有些)

  平血(贫血)草从(草丛)

  作些(做些)漠名(著名)

  体息(休息)才华横益(才华横溢)

  收堆(收摊)

  二、病句

  1、我一始杂业。

  2、我写完作业没事了,我就开始说话了,我一始跟前面的潘成宇说话。

  3、我就大声地自言自语了。

  4、老师全部去开会了,然后我们六(4)班就放假了。

  5、我们身边有没有很多钱,怎么办呢?

  三、内容上的毛病。

  1、在句子中前后意思相矛盾。

  2、标点使用不当,人物说的话没有用双引号。

  四、讲评方法。

  小组交流,互相修改,取长补短。

  1、四人一小组自评,找出对方不足之处,讨论如何修改。

  2、选好的范读欣赏。

  3、针对自己的不足自行修改。

  五、讲评步骤。

  1、分组自读自评。

  四人一组,先自读自己的,交流有没有写出老师不在教室时同学们的各种表现,叙述得是否具体。

  再读读同学的,指出对方不完善的地方。

  2、范读盛晨的,能有详有略地写出老师不在教室时同学们的各种表现。

  3、根据小组讨论交流的修改意见,自行修改自己的习作。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并能正确书写;理解“珍贵”、“诚实”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第一、二节。

  3、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能借助课文理解词语,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意思。

  课时划分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亲爱的孩子们,当新年的脚步向我们走近,当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你是不是也有许多美好的愿望向大家诉说?你是否也有许多美好的祝福带给大家呢?今天,老师带领大家走进新年,聆听诗人徐鲁的诗歌《你好!新年》。

  用手机上的配乐朗读《你好!新年》。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孩子,课堂上最美妙的是书声琅琅,请自由、放声地朗读课文,读的时候注意字字入眼,读得不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2、有没有字音容易读错的生字?(提醒注意“淙”是平舌音,“草垛”的“垛”是四声,“雪橇”的“橇”右边是三个毛字,把学生提出的生词写在卡片上。)

  3、现在请孩子们读读这些生词。(淙淙、流淌、草垛、雪橇、滑翔等)

  4、孩子,书是读出来的。请孩子们再读读课文,朗读的美感如同大珠小珠落玉盘,声声悦耳,让琅琅的书声在教室里回荡。

  三、品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二、三小节。

  1、读读第一、二、三小节。说说你读懂了些什么。

  2、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新年来了?(抓住“冰河”、“燕子”、“冬末”、“草垛”等词语)

  3、新年美吗?让我从你的声音、表情中感觉出来吧。

  4、请推荐一位你们心目中读得最好的同学示范一下。

  5、有他的示范,我们都可以把课文读好。朗读接力赛,女士优先。(女生读)

  6、男孩子,不甘示弱。(男生读)

  7、春雪初融,燕子归来,杨柳新枝,鲜花满园,让我也来感受新年到来时的喜悦吧(师范读)。

  8、孩子,最高境界的朗读是能与作者心心相通。这些文字出自我的口,外在表现是把对文章的理解写在脸上,写在眼睛里。

  9、学生齐读第一、二、三小节。

  10、这么美的一段话,让我们把它记在心中。(学生练习背诵第一、二小节,老师和学生一起背诵。)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四小节。

  1、朗读第四小节。

  2、说说你都读懂了些什么。

  3、孩子,让我们共同欢呼新年的到来。

  4、孩子,此时此刻,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让我们双手合十,默默地许下心中的愿望。(停半分钟)

  5、孩子,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新的一年,新的希望;新的一年,新的开始;新的一年里,一切都是新的。孩子,把你刚才在心里默默盘算的计划或者许下的愿望,写一写,画一画,在小组内交流交流。(学生分组交流)

  6、汇报

  二、学习最后一节。

  1、朗读第五小节。出示:

  三百六十五片叶子,叶叶青翠,

  请你把第一片珍贵的叶子捧在手上;

  三百六十五里路,路正漫长,

  请你用诚实的脚步去把它丈量。

  2、你从这段文字中体会到了什么?把你体会到的读出来。

  3、“三百六十五片叶子”指什么?(三百六十五天)“珍贵”是什么意思?谁能用“珍贵”说句话?你觉得“第一片珍贵的叶子”会是什么?

  4、“诚实”是什么意思?你能用它说句话吗?

  5、你是怎么理解“三百六十五里路,路正漫长,请你用诚实的脚步去把它丈量”这句话的?

  6、孩子,人,以诚为本,以信为天。诚实是我们做人的基本原则。请看,古今中外,有很多有关诚实的名言警句:

  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也。

  ——孟子

  我的座右铭是:第一是诚实,第二是勤勉,第三是专心工作。

  ——卡耐基

  没有一种遗产能像诚实那样丰富的了。

  ——莎士比亚

  始终不渝地忠实于自己和别人,就能具备最伟大才华的'最高贵品质。

  ——歌德

  诚实,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未来的教育学家赵苹

  7、孩子,你一定也能像老师一样,写上一两句。把它当做新年的礼物,送给你最想送的人,你也可以制作成新年卡片。

  8、学生汇报。

  四、小结

  孩子,今天,在新年到来的时候,我们用最虔诚的心在这里写下自己的心愿。请将这页纸夹在书中,等新的日历撕下第365页时,回头再瞧,一年里的努力是否让自己满意,自己双手捧着的是否与今天的期望相同。孩子,祝愿你们在新的一年里,学习进步,心想事成!

  板书设计

  1、你好!新年

  新年(蓝图) 新的希望

  新的起点 诚实\勇敢(现实)

  新的理

语文教案 篇10

  第一课时

  一、题揭导入

  1.读好课题。

  ①.课件呈现课题。

  ②教师: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写得非常优美、非常生动的课文,谁来读读课题?

  ③指多名学生朗读课题,再齐读课题。注意!“鹚”是第二声,不翘舌。

  2.简介鸬鹚。

  ①教师:鸬鹚是一种不鸟。它们爱吃鱼,也爱捕鱼,而且捕鱼的本领特别高。大家看!这就是鸬鹚。

  ②.课件呈现多幅鸬鹚的照片。

  ③教师:鸬鹚捕到鱼后,就会把鱼吞进自己的喉囊。要是让它继续吞,那鱼就吞到肚子里去了。所以,鸬鹚捕鱼前,渔人得用绳子扎住它的喉囊。捕完鱼后,再把绳子解开。大家看,这就是鸬鹚的喉囊。

  ④.课件呈现出鸬鹚喉囊的位置。

  ⑤教师范写“喉囊”两字,边写边说明书写要领。

  ⑥学生在书的插图旁找一个合适的地方练写“喉囊”。

  3.引入新课。

  教师:课文对鸬鹚的描写会带给我们一种怎样的感觉呢?请大家闭上眼睛,由老师美美地读给大家听。

  二、通读课文

  1.教师范读。

  ①教师配乐范读全文,学生闭目欣赏。

  ②读后促醒学生的语感:小湖的景色优美吧?渔人指挥鸬鹚捕鱼的场面生动吧?

  2.学生练读。

  ①教师:带着这些美好的感觉,像老师这样,自由轻声地读课文。读的时候,注意把字词读准,把句子读通。

  ②学生自读,教师巡视。读后检查学生的朗读。教师指名朗读课文。共抽5位学生,分别朗读→、↑、→↓、°、±”自然段。教师注意正音。例如:

  ▲这个地方没读好。不要紧,你可以请一位同学帮你读。

  ▲这个词语没念准,请再念一遍。

  ▲这个句子没念通,听老师读。

  ▲这个新词念得非常准,咱们听他再念一遍。

  ▲这个句子比较长,你能读得这样通顺,可见你平时对朗读是化了功夫的。咱们请他再念一遍。

  ▲整段话没念错一个字,真不简单。

  ▲这样长的一段话,能够念得这样通顺,这样连贯,可见你读书的基本功是非常扎实的。

  3.再读感悟。

  ①教师:刚才几位同学的朗读,对你们有些什么启发和帮助?(指名回答)

  ②教师:懂得了这些道理,咱们再读读课文,边读边体会,你觉得课文的哪些地方带给你特别优美、特别生动的感觉。

  ③学生自由读全文。

  ④读后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感受。

  4.选段朗读。

  ①教师:读了课文以后,同学们对课文的优美和生动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但是,同学们的感受又都是与众不同的。大家可以把自己感觉最优美、最生动的那段课文挑出来,美美地读给你的同桌听。听的同学要专心、要投入,边听边想,你最欣赏同桌在哪些地方的朗读。

  ②同桌互读。

  ③教师:哪些同学想情不自禁、真心诚意地夸夸自己的同桌?(抽几对同桌,一人读,一人夸)

  读后教师小结:能受到别人的夸奖,当然是一件快乐的事儿。但是,你们往往不太清楚,真诚地夸奖别人,其实更能让自己快乐。只要你留心体会,语文课上这样的快乐是很多的。

  三、揣摩思路

  1.教师朗读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课文(最后一段)

  2.鼓励学生多元解读:请大家再读读这段课文,看看你能从这短短的17个字当中读出多少东西来。学生解读的结果可作如下推想:

  (1)从“恢复”这个词上可以看出,湖面原来是平静的,后来不平静了,现在又变得平静了。

  (2)从“渐渐”这个词上可以看出,鸬鹚捕鱼的时间是比较长的。

  (3)联系课文前面的内容,不难发现,湖面的平静与否跟鸬鹚捕鱼是有关系的。

  3.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随机板书如下:

  捕鱼前 捕鱼时 捕鱼后

  平 静 不平静 恢复平静

  4.齐读最后一段。(“又”字要念重音。因为只有这样读,才能让人感觉到,湖面开始是平静的,后来不平静了,现在又变得平静了。)

  四、课堂作业

  认真抄写下列词语。抄几遍由自己决定,难写的可以多抄几遍,(学生抄写时,可以播放背景音乐。)

  夕阳 柔光 悠然 喉囊

  一望无垠 波光粼粼 炊烟袅袅

  第二课时

  一、默写新词

  1.看图片默写新词。

  用.课件呈现3幅图片,每呈现一幅,学生写出相应的新词。

  ①根据第1幅的内容,可默写“一望无垠”。默后反馈,了解学生默了哪个词。

  ②根据第2幅的内容,可默写“夕阳”、“柔光”、“波光粼粼”等词语。默后反馈。

  ③根据第3幅的内容,可默写“炊烟袅袅”。默后反馈。

  2.引入新课。

  教师:上节课,咱们通过一次又一次地读,对小糊的优美、渔人指挥鸬鹚捕鱼的生动有了一个初步的感受。这节果,咱们继续通过读,深入到课文的字里行间,来细细地品味这些美好的感觉。

  二、读悟写捕鱼前的段落

  1.自读感悟。

  ①教师:自由轻声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划一划、圈一圈,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品味到了小湖的平静和优美。

  ②学生自读品味,教师巡视。

  ③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教师作随机点评,引导学生重点对下列词句有所感悟:

  ▲第1句:湖面和镜子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平、亮、清)

  ▲第2句:再读读这个“浮”字,看看还能品味出什么感觉来?(轻、稳、平)

  ▲第3句:为“悠然”换上一个意思相近的词,再来读读这句话。(悠闲、自由自在、舒服、无忧无虑、从容、轻松自如)大家看,轻松自如地坐在船尾,自由自在地望望风景,无忧无虑地吸着土烟,这种感觉、这种情景,就是“悠然”呀。

  ④在有所感悟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反复读好有关词句。对学生的朗读,可作如下调控:

  ▲你们听老师读。

  ▲这句话,谁能比他读得更平静、更优美?

  ▲读开头这句话,声音要低一点,速度要慢一点,要给人以一种静静的、悠悠的、美美的感觉。你再试一试。

  ▲“悠然”这句话,你可以摇头晃脑、慢条斯理地读,这样读起来才有味儿。

  ⑤教师小节:其实,这段话中的每个句子、每个词语、甚至每一个字,都飘散着小湖的这份悠悠的平静和淡淡的优美。你们再读读课文,体会这种感觉。

  2.积累语言。

  ①教师:你们能不能不看书,把这段优美的文字读出来。(学生试背)

  ②教师:我想了解一下,你们现在是怎么背诵这段课文的。(学生可能会有如下办法:一句一句地背;找出重点词背;看着画面背;由同桌提醒背;闭眼想象画面背。)

  ③鼓励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背诵课文。

  ④指名配乐背诵第1自然段。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语文教案07-26

语文教案(经典)08-10

(精选)语文教案08-17

语文乐园教案06-08

语文教案【精选】07-25

(精选)语文教案08-06

语文教案(精选)07-30

[经典]语文教案08-03

语文教案07-20

《语文园地》教案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