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09-13 09:47:50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案集锦(10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语文教案集锦(10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一些难懂的句子。

  2、树立远大的志向。

  3、懂得只有持之以恒、专心致志地在实践努力奋斗,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难解的'句子。

  教学方法:

  读读——议议——读读

  教学过程:

  第11课 第一教时 总第39教时

  一、整体感知,指通

  同学们,我们学了不少名人格言、警句,今天我们将学习《古今贤文》(志向)。

  1、解题。

  2、初读课文。

  要求:①读准字音;②画出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③全文 分成几个部分,每部分分别写了些什么?

  3、检查。

  ①指名学生读课文;②画出句子鼓励学生质疑;③结合上下文理解各自所画的句子。

  二、抓住重点,指懂

  1、胸无理想,枉活一世

  2、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三、诵读感受

  1、放声诵读,感受句子的节奏、音韵美。

  2、背诵或选背有关句子。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文中介绍的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2.探寻这些奇怪现象产生的缘由,并学会从科学角度来作出正确的解释

  3.激发探索世间万物奥秘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具:

  多媒体

  教学流程:

  一、情境创设:

  借助多媒体演出沙漠的风沙地貌,你想了解这些光怪陆离的沙漠奇观吗?你想探索他们的缘由吗?那么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来体验

  学生观看、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二、整体感知:

  1、课文中描述了沙漠里的哪些奇怪现象,你有怎样的感受?

  2、教师巡视,参与讨论,并对学生回答作简评

  3、初读课文,划出有关语句交流、讨论

  4、作者是怎样把这些光怪陆离的现象说清楚(运用课文中和生活中的知识来说明)

  5、细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交流、讨论

  6、师生共同探究,引导学生把文中现象说清楚,教师适时点拨、简评。

  三、心智启发:(教师根据学生实情做激励性评价)

  1、什么道理?

  2、你能不能根据你身边所发生的事。举一个例子来说明科学一定能战胜迷信。

  3、假如你是一个导游,领着你的旅游团正走在青岛夏天的'海滩上,这时远处出现了难得一见的海市蜃楼的景象,你能用本课所学的知识和优美生动的语言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一神奇,壮观的幻景吗?

  四、阅读体验(谈收获引导学生自我小结)

  (1)假如你是一位旅行家,阅读本文时,你将关注哪些信息?

  (2)假如你是一位浪漫的文学家,阅读本文时,你将关注哪些信息?

  (3)假如你是一位科研人员,阅读本文时,你将关注哪些信息?

  (4)假如你想学习写说明文,阅读本文时,你将关注哪些信息?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埃及博物馆

  埃及博物馆是个世界级的重量博物馆,收藏多达十万件,其中的文物展品多有五千年以上的历史。博物馆一楼展示大件物品,按年代顺时针方向排列,重要作品有由吉萨运来的孟卡拉王三人组雕像,及亚历山大大帝时代的绘画雕塑。二楼的重点展品是图坦卡门、海特菲莉斯陵墓出土文物的东北艺廊。图坦卡蒙是最具传奇性的法老王,九岁即位、十八岁便驾崩,这里展示有他的黄金面具,还有四具镀金木质神龛,内层套着金质的棺木;楼上精品展示柜里有象牙、镀金或黑石制成的小型雕像。

  尼罗河

  全长6700公里,长度为世界第一,水量为世界第二。尼罗河谷和三角洲是埃及文化的摇篮,也是世界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埃及境内长度为1530公里,两岸形成3-16公里宽的河谷,到开罗后分成两条支流,流入地中海,这两条支流形成了尼罗河三角洲,面积24000平方公里,是埃及人口最稠密、最富饶的地区,人口占全国总数的99%,可耕地占全国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二。埃及水源几乎完全来自尼罗河。尼罗河上有许多游船,其中仿法老时期船只修造的又名法老船,夜晚法老船泛舟河上,可观看两岸旖旎风光,船上有著名的东方舞表演。

  吉萨金字塔区

  埃及境内共有八十多座金字塔,其中以吉萨地区最有名。这里有三座大型金字塔、人面狮身像及许多小金字塔组成。最大的一座是胡夫金字塔,是世界七大奇景之一。卡夫金字塔比胡夫金字塔小,但因地基较高、顶端保持得较完整,所以乍看之下好像较大。最小的'一座是孟卡拉金字塔;胡夫、卡夫尔及孟卡拉三位法老王是祖孙三代,孟卡拉体恤百姓的辛苦,金字塔建得特别小,但建筑较华丽。

  胡夫金字塔后有一座太阳船博物馆,太阳船可能是运送法老王木乃伊的交通工具,虽值一看但门票最贵。胡夫金字塔东边有三座高20公尺的小金字塔,是胡夫妻子及妹妹的墓地。

  孟卡拉金字塔东面山坡下500公尺处就是斯芬克斯人面狮身像,是过去王权的象征。吉萨区著名的夜晚声光秀就在人面狮身像正面举行,是欣赏金字塔的另一种方式。

  度假胜地——亚历山大

  亚历山大港是埃及最大的海港,也是地中海岸的度假胜地、历史古城。亚历山大于西元前332年建城,因为终年气候温和,是埃及的夏都;在托勒密王朝时人文荟萃,是孕育各类学者及文学家的摇篮。亚历山大港的古迹不少,但大多已不复旧观,所以不妨带着度假的心情前来:参观古迹外也可欣赏海景、品尝海鲜及逛街购物。

  亚历山大的灯塔是世界七大奇景之一,遗址在法罗斯岛东端。灯塔巧妙的设计原理至今都还是个谜,十一世纪时遭战争及地震破坏而荡然无存,只有碉堡西北角的石材中,还混杂些许当年灯塔的碎石。

  庞贝柱又称骑士之柱,是个高27公尺的粉红色亚斯文花岗岩石柱,建于西元297年。原是为纪念戴奥克雷轩皇帝,后来却成为航海者的指标。从庞贝柱后方步行约10分钟,就是空修卡发墓窖。自罗马时期起就是埃及最大的墓地,可溯至西元一至二世纪。墓分三层,有融合希腊及罗马美术风格的华丽浮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入门处四个紫色花岗岩的精美石棺。由王宫出口右转,便是通往犹太区的曲折小弄堂,吊挂在阳台上或铁窗上五颜六色的小花一路伴你随行,小酒馆、小饭馆和咖啡屋摆设的可爱优雅。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学会d、t、n、l四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d、t、n、l与单韵母拼读音节及带声调拼读音节。

  3、认识5个生字,会读儿歌。

  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今天,有四个声母要开个联欢会,为我们准备了精彩的节目,大家想不想看啊?

  生:想!

  师:第一个节目叫做:敲队鼓。小朋友知道队鼓是什么样子的吗?

  生:……

  师:我们可以看一看书本上的图。这就是小队鼓了。诶!在敲队鼓的时候啊,有一只小队鼓敲得特别带劲儿de、de、de、de,观众们啊就一定要认识它,它呢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声母d。

  生:……

  师:在读它的时候要轻一些,短一些。大家一起跟着老师来读。

  生:……

  师:d的'样子怎么来记呢,小朋友们又要动脑筋想办法了。

  生:……

  师:噢!小朋友们这么快就想出办法来了啊(左下半圆ddd,小鼓一敲ddd)

  师:老师怎么觉得这个声母这么面熟啊,好象前面学到过似的,请小朋友们帮老师来想一想。

  生:……

  师:噢!原来和b点像,可是它们不一样,右下半圆是bbb,左下半圆是ddd。那么请小朋友们来写一写d,它是在四线格的上格和中格,先写半圆再写小棒,写法和b也不一样,b是先写小天线,再写半圆的。小朋友们要记清楚。

  师:观众们认识了d之后呢,d就想找几个好朋友一起玩,大家看,声母d找到了哪些好朋友啊?(出示da、de、di、du)请小朋友们来拼读。(指名)

  生:……

  师:第二个节目开始了,叫做:小鱼跳舞。轮到它跳舞了,小鱼活蹦乱跳的,可高兴了。我们就来学一学,跳舞的小鱼t。我们一起来读。

  生:……

  师:读的时候要轻短。大家再来一遍。

  生:……

  师:在四线格里写的时候要先写竖弯,然后再写横。小朋友们练一练。

  生:……

  师: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们自己来拼读了,看看有没有学会拼读音节。ta、te、ti、tu

  生:……

  师:好,小朋友们很能干,方法也学会了,我们以后自己就能认识很多拼音了。

  师:现在呢,两个节目已经表演完了,这些字母演员们啊要休息一下,它们就自己去找朋友了,d和t跟带声调的a、e、i、u交上了朋友。(出示)

  师:有这么多,小朋友们会念吗?

  生:……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一 、读拼音,写词语。(24分)

  jué qǐ zhēng tú shén zhōu bù fá

  ( ) ( ) ( ) ( )

  chūn huī huá xià zì sī xiāo huǐ

  ( ) ( ) ( ) ( )

  zāi nàn jiāo yáng jiān dū zuì’è

  ( ) ( ) ( ) ( )

  二 、把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的序号写在括号里,并且把错误的拼音用“__”标出来,再在横线上改正过来。( )(8分)

  1.燕山(yān) 鸦雀无声(yǎ)_______

  2.露天(lù) 露马脚(lu) _______

  3.一幅画(fù) 兴奋(xīng) _______

  4.捋胡须(lǔ) 铿锵(kēng) _______

  三 、比一比,再组成词语。(18分)

  跌( ) 骄( ) 罪( )

  秩( ) 娇( ) 罢( )

  征( ) 忧( ) 崛( )

  证( ) 扰( ) 掘( )

  请你再写两组字并在横线上组词,要求其中一组既是形近字又是同音字,而另一组只是形

  近字不是同音字: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四、 积累与运用。(6分)

  1.老鼠钻进书箱里——( )。

  2.小葱拌豆腐——( )。

  3.人们把( )的'人称作是“吃了熊心豹子胆”。

  4. 这个家伙一辈子狡猾奸诈, 终于在临死之前( ),原来是这么一个小人。

  再写2条歇后语:__________________

  五、根据给出的意思写词语。(8分)

  1.形容百花齐放,颜色艳丽。( )

  2.形容景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 )

  3.形容诗文优美,声调铿锵。( )

  4.形容人或车马前后相接,连续不断。( )

  六、 把词语补充完整。(24分)

  ( )离( )散 ( )( )万千

  春潮( )( ) ( )( )更新

  万( )千( ) ( )( )如潮

  ( )( )如镜 ( )( )如神

  ( )( )似锦 ( )( )似火

  请仿照加点词(“( )离( )散”)的结构特点写2个这样的四字词语:

  七、 用“滋润”的不同意思造句(4分):

  ①含水分多;使不干燥:__________________②舒服:__________________

  八、默写______的《马诗》(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浏览梗概,了解小说内容。(知识能力目标)

  2.品析“精彩片段”,体会人物特点和语言特点。(知识能力目标)

  3.激发学生的阅读名著的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在快速阅读中培养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并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激发起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方法:

  1.通过拟小标题,获得阅读初期的真实体验。

  2.小组合作交流,感悟故事情节、语言的精彩;进而感悟主人公形象。

  教学流程:

  一、引入新课

  1、谈话导入课题。

  这节课老师请来几个小伙伴和我们一起学习好吗?(课件出示:人物图像)打个招呼吧。还有一个人物(课件出示:汤姆索亚图像),知道他的名字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这个男孩儿的'故事。(板书课题,齐读。)

  2、发现课题有什么不同了吗?(引导学生明确今天的学习内容是一本书)

  3、你觉得书名中的关键词是哪个?什么意思知道吗?

  4、故事写了汤姆索亚几次历险经历?我们可以从哪儿寻找答案?

  二、浏览梗概,了解小说内容。

  过度:许多名著前面都有梗概部分,如果先了解梗概,就可以一下子就把握住书中的主要内容。

  1、现在请大家浏览故事梗概,试用小标题来概括汤姆索亚的几次历险经历。 预设:学生如果说不全,教师引领:除了这4次冒险,还有1次冒险,最后汤姆和哈克又到山洞中去寻财宝,这个小标题,我们可以归纳为——挖金币。 试胆量,当“海盗”,寻财宝,陷绝境,挖金币这就是汤姆.索亚的整个历险图。

  2、(课件出示学习伙伴的话引出问题。)哪次次历险最吸引你?

  3、通过学习梗概,你对汤姆有哪些认识?(淘气顽皮、孩子头儿、无所不能、爱冒险、胆大、向往自由……)

  三、品尝精彩片段,体会人物特点和语言特点。

  1.读名著不仅要了解故事内容,还要品味其中的精彩,课文就给我们安排了一个精彩片段。(板书补充:了解,品味)

  2、请默读精彩片段部分,之后和同桌交流这个精彩片段大概在故事哪个位置?

  3、全班交流后再读精彩片段,小组讨论哪儿最吸引你?教师小组跟进指导。(从情节、语言、写法等方面予以引导、感悟。适时想象、朗读)

  预设情节1:洞中困难重重

  预设情节2:大悲大喜

  预设情节3:悬念迭出的结尾

  预设语言1:夸张的语言

  预设语言2:大喜大悲的人物动作、外貌等细节描写

  预设写法:反衬的手法

  4、(课件出示学习伙伴的话引出问题。)现在你对汤姆又有哪些认识?(乐观、关心同伴......)

  5、这样一个可爱的男孩形象,作者是怎样塑造出来的呢?看看作者怎么说。(课件出示作者的话。)

  四、激发学生读整本书的兴趣。

  1、一个片段就让我们有了这么多的收获,我们要感谢谁?

  2、说说作者。(课件出示:对作者、作品的评价、不同版本的书面)

  3、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梗概,品味了精彩,还有哪些地方让你产生了疑问?

  4、学生交流。这是你的疑问,还有吗?你说……

  如果想知道,我们课后可以去读一读《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到时候,我们再开个读书交流会好吗?下课。

  板书:

  《汤姆索亚历险记》

  了解梗概 内容:试胆量,当“海盗”,寻财宝,陷绝境,挖金币

  品味精彩 语言: 夸张 幽默 反衬

  人物: 正义、勇敢、善良、聪明、关心同伴……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1.学会i,u,ü三个单韵母和y,w两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掌握整体认读音节yi,wu,yu

  3.掌握i,u,ü,yi,wu,yu的四声,能直接读出它们带声调的音。

  二.教学时间:三课时

  三.新课教学:

  1.出示插图,这个阿姨在干ü绕口令,牙齿对齐iii。

  2.齐读,分小组读,开火车读,个别读,纠正学生发音。

  3.再出示卡片,i的四个声调,尤其要注意第二声的教学。

  插入绕口令:小汽车平走一声ī,小汽车上坡二声í,小汽车拐弯三声ǐ,小汽车下坡四声ì

  4.教师在黑板上示范写i,学生凌空跟着老师写,然后请学生自己在书本上写一个,教师巡视。

  5.u的教学,出示图片一只乌鸦在窝里,提问:这是什么鸟?在学生原有的认识基础说出了是乌鸦。那它的窝象什么呢,学生回答象字母u,出示卡片u。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开火车读,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

  6.学习u的四个声调,还是用“小汽车平走一声ū,小汽车上坡二声ú,小汽车拐弯三声ǔ,小汽车下坡四声ù”的儿歌。齐读,开火车读,指名读。

  7.在黑板上范写u,请同学们仔细看,再让学生在书本上写一个,教师巡视。

  8.ü的教学:出示图片,一只小鱼,提问,这是什么?学生回答,一只小鱼,插入口诀,一只金鱼ü。

  9.齐读,分小组读,开火车读,个别读,纠正学生发音。

  10.再出示卡片,ü的四个声调,尤其要注意第二声的教学。

  插入绕口令:小汽车平走一声ǖ,小汽车上坡二声ǘ,小汽车拐弯三声ǚ,小汽车下坡四声ǜ。

  11.在黑板上范写ü,请同学们仔细看,再让学生在书本上写一个,教师巡视。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认读卡片i、ü及四个声调。

  2.读i、ü的四声,齐读,个别读。

  3.复习小汽车的.儿歌。

  二.新课教学

  1.出示卡片y,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因为i和y的发音一样,所以可以花少量的时间,而且y没有四声的练习)

  2.教师在黑板上范写y,学生看,再让学生在课本上写一个y,教师巡视。

  3.出示整读音节yi,插入口令:整体认读yi。再请学生给yi找个朋友,学生自然说出衣服。出示yi的第一声,要求学生看清楚,标调是标在什么上面,告诉学生,我们称y为声母,声母是没有声调的。而我们把i叫单韵母,我们总共学过6个单韵母,分别是a、o、e、i、u、ü。

  4.出示yi的另外三个声调,齐读,开火车读。

  5.再出示另一张卡片,一只乌鸦,插入口诀,一只乌鸦w,告诉学生,w是我们学的另一个声母。

  6.在黑板上范写w,学生先看,再写,教师巡视。

  7.出示整体认读音节wu,插入口诀:整体认读wu,再给wu找个好朋友:乌鸦。出示第一声的wū,提问:这个整体认读音节的声母是什么,韵母是什么,标调标在哪里?学生回答。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认读卡片y、w和两个整体认读音节yi、wu以及四个声调。

  2.读yi、wu的四声,齐读,个别读,开火车读。

  3.复习儿歌整体认读yi,和整体认读wu和四个声调。

  二.新课教学

  1.出示卡片yu,插入儿歌:小ü见到声母y,擦掉两点还念ü。

  齐读,开火车读,指名读,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

  2.复习

  出示yi、wu、yu的四个声调,将这几个整体认读音节打乱,请学生齐读,个别读,开火车读。

  3.布置作业

  完成生字本,要求书写端正,姿势正确。教师巡视。

  iuü的教学反思

  在iuü的教学过程中,基本上比较顺利,但到了整体音节的时候发生了很多问题,学生始终记不住“yu”到底怎么读,即使他们的绕口令绕得非常顺利,但是独个放在黑板上,许多学生还是认不着,到最后只好一个一个学生地教。写的过程也发生了点问题,许多学生在写yu的时候ü总是忘了摘帽子。所以在教整体认读的时候花了不少的时间。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⒈读例文,了解这则新闻报道是怎样报道“我市第九届小学生男子篮球比赛”决赛情况的。

  ⒉通过讨论,领会习作要点,先交代比赛结果,再写比赛大体经过,最后补充了获得第三、四名的学校。

  ⒊举行一次跳绳比赛,组织学生观看,看后仿照例文写一篇报道。

  教学重难点:苏教版小学语文六上习作1教案教学设计精品

  通过讨论,领会习作要点,掌握板报稿的写法。

  教具准备:

  投影片

  作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都爱收看新闻联播,这样可以开拓我们的视野。今天我们来看一篇新闻报道。

  二、学习例文。

  投影片出示例文:

  ⒈自由读例文,想一想每一节的`意思(主要写什么?)

  ⒉指名分节读例文。

  ⒊思考并讨论:

  第一节写了什么?哪几节是写夺冠比赛的?

  ⒋小结:读了这则报道知道了什么?

  三、讨论明法。

  过渡:例文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读了例文,就能对这次比赛情况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为什么能产生这种效果呢?

  ⒈自由读“要点讨论”部分,对照例文让学生讨论:

  例文各部分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

  ⒉交流。

  四、借鉴迁移。

  ⒈回忆写字比赛的经过、结果。(构思)

  ⒉讨论:新闻报道开头怎么写,中间怎样,结尾怎么写?

  ⒊打草稿。

  五、评讲作文。

  (评讲重点:夺冠的情况)

  ⒈指名读作文。

  (生边读边妙语点评)

  ⒉小结:新闻报道写清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结果,重点要突出了夺冠的情况。

  六、誊写。

  要求:书写认真,内容简结明了,正确运用标点。

  板书设计:

  时间、地点、参赛队、结果

  新闻报道 双方夺冠的经过

小学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①朗读课文,把握主旨。

  ②积累词语。

  ③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三个事例的内容;

  2、深刻理解三个事例所引发出的侧重点不同的三点思考,以及三点思考分别提出的三个要求。

  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杏林子的材料,以了解香港女作家杏林子。

  教学设计

  一、整体感悟

  ①导人新课

  张海迪最新创作的长篇小说《绝顶》,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该书自1998年开始创作,耗时四年,共计35万字。

  责任编辑胡玉萍第一次与海迪面对面交谈时,心中就担忧——以她这样的身体状况,能完成这部长篇创作吗?后来,她了解到,张海迪只要身体稍微好一点,就继续艰难地创作。张海迪说:“每天我都想放弃生命,但每天我又小心翼翼地把它拾起来,精心地、像看护一小簇火焰一样,让它燃烧,生怕它熄灭……,”去年岁末,胡玉萍拿到书稿后,确确实实地感到了它的分量。她也小心翼冀地捧着,仿佛是捧着海迪那脆弱的生命,然而,确乎是沉甸甸的…… 无独有偶,香港女作家杏林子,12岁时染上了类风湿关节炎,后来病情恶化,她忍着极大的痛苦,高声呼喊着“生命生命”!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杏林子的散文《生命生命》,去感受她强烈的生命意识、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习她珍视生命、坚强勇敢的精神,让人生更有意义,更有光彩。

  ②配乐范读: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思考:

  a.题目中“生命”一词,为什么连续用两次?去掉一个行不行?为什么?

  b.作者列举了哪三个事例,试用一句话概括每个事例的内容。

  c.三个事例蕴含的意思分别侧重哪一方面?对人生的三点思考分别侧重哪一方面?

  ③听读之后,学生自由朗读,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a.是一种修辞方法——反复。去掉一个不可以。因为连用表示强调,表达了对生命的强烈的呼唤,表达了强烈的生命意识,去掉就没有这种表达作用了。

  b.小飞蛾在险境中,生命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下,极力挣扎着——强烈的求生欲望,生命都是自我珍视的。

  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长出小苗——从生命诞生这个角度说明,生命力之强大。

  “我”静心听心脏的跳动感受自己的生命——有了生命意识,就会严肃地思考人生。

  c.三点思考

  第一点思考:必须对自己负责,好好地使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

  第二点思考:回答怎样对待生命的短暂,怎样对待生老病死。

  第三点思考:将目标、信念付诸于行动。要珍惜生命、珍惜时间、不懈努力,为生命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教师小结]

  正是由于为生命而奋斗,所以才勇敢地活了下去。12岁就患了类风湿关节炎的香港女作家杏林子,虽然病情恶化了,仍然忍着病痛,强烈地呼喊着:“生命、生命”。

  二、研读与赏析

  文章之所以如此地震撼我们,是因为它的思想内容深刻,而深刻的`思想又是靠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表现的。下面我们再细细研读文章,看看三个事例分别抓住哪一个关键词,侧重哪一个方面,三点思考分别提出了哪三个要求。

  1、学生讨论明确:

  飞蛾 生之欲望 生命意义

  香瓜子 生命力 生命的价值

  心跳 生命 珍视 奋斗

  2、讨论加点词的作用:

  ①“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跃动”改为“跳动”行不行?为什么?明确:不行。跳动是一起一伏地动;跃动表达心情急切。用“跃动”更能表达“生之欲望”。

  ②“隔了几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竟然,为什么不能去掉?竟然表达了一种意想不到,表达出一种惊喜,若去掉就没有了这种表达效果。

  ③“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

  “擎天撼地”本来形容力量巨大,这里指小瓜苗在没有生存条件下,竟然冒出了一截,充分表现了小瓜苗的生命力。“肃然”,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肃然起敬”表达了对顽强的生命力的一种崇敬,在这里是不可随便调换的。

  ④“小瓜苗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地向上,茁壮生长,昂然挺立。”又说“它仅仅活了几天”……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

  小瓜苗在没有生长的条件下,靠瓜子本身的养分,确实能茁壮生长、昂然挺立,而瓜子的养分仅仅能供养它活几天。

  ⑤“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作者为什么要加“勇敢地”来修饰“活下去”?作者那种难以忍受的病痛,活着会比死了还要难受。张海迪也是如此,同样是生不如死。像她们这种情况,活着比死亡还更需要勇气,因此在“活下去”的前面加上“勇敢地”修饰成分。

  体验与反思

  3、朗读课文最后三段,说说你学习了此文的思考。(结合你的生活,从你的周围举出一两个例子,谈谈你的认识。启发学生将课文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精神感受。)

  三、作业

  ①将自己的认识记下来,作为小作文练笔。

  ②比较阅读:试比较《生命生命》与课文后的选文的异同。

小学语文教案 篇10

  一: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体会作者丰富生动的语言,感受乡村孩子的淳朴自然、欢快清新的童年生活。

  3:积累文中的优美语言。

  二:由图入题

  1:观察插图或教学挂图,你猜一猜,课文描写的是什么地方,什么季节的什么情景?(盛夏时节乡间田野孩子们无拘无束的`生活情景)

  2:乡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认真读一读课文吧!(板书课题)

  三:感知课文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课文几次写到“麦哨”?是怎样描写的?你从中能感受到什么?(首尾两次写到“麦哨”。你呼我应,此起彼伏,欢快柔美;乡村孩子在田野中无拘无束的快乐游戏)

  2:默读课文,画出重点词句,写出真实感受。

  3:组内交流。

  4:全班交流。

  四:品味语言

  1:画出你自己最喜欢的语言,试着读出喜欢的感情。

  2:教师巡视指导朗读。

  3:指名有感情的朗读自己最喜欢的部分。

  五:扩展阅读

  阅读选读课文中的《可爱的草塘》。

  课后反思:

  省略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04-03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01-04

小学语文《泉水》教案12-25

小学语文教案01-01

小学语文掌声教案12-28

小学语文北京教案02-27

小学语文教案03-28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8-13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8-15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