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3-09-05 09:14:02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通用【8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通用【8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利用日常生活废旧物品做手工,从而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的能力。

  2、树立幼儿的合作意识,体验到大家合作的力量和快乐。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橙皮(若干)竹签大小不同的三角形彩纸浆糊细线

  活动过程:

  1、出示范例,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有没有见过帆船啊?今天,老师想请小朋友自己来组一队帆船队,好吗?(好)

  老师出示帆船的范例,让幼儿观察帆船的外形与构造。

  2、教师边示范边讲解

  用浆糊将大三角形的彩纸贴在竹签上,做成一张船帆,把船帆挂在橙皮上制成帆船

  3、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幼儿根据老师的方法动手制作一艘或者更多的帆船,老师作巡回指导,过程中老师要提醒幼儿小心操作,不要把橙皮搞拦了,还要注意桌面的清洁。

  完成后,全体幼儿一起动手,把小三角形彩纸仔细粘在细线上,做成彩色的三角形挂带。

  4、让幼儿互相把自己做的帆船用挂带连起来,组成一支船队。

  5、小结讲评

  老师请做得好的幼儿把自己的作品拿起让全体幼儿欣赏。

  活动延伸:

  试航:老师帮助幼儿把船队送到水中试航,让幼儿感受自己的船队并为自己的作品感到骄傲和快乐!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教师从孩子的生活经验出发,充分调动了孩子的兴趣和积极性,通过操作,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孩子在活动中得到了乐趣和自信。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火的特性及用途。

  2、认识常见的易燃物。

  3、学习处理火灾的基本方法

  活动内容:小火、大火都不怕

  活动准备:火柴、蜡烛、抹布、水盆、纸条、布条、木条、火的头饰、红色皱纹纸、湿毛巾;火的用途课件;火灾现场课件;

  活动课程实录:一、认识火

  1、(师用火柴点燃蜡烛)引导幼儿观察火的颜色,大小等。并请个别幼儿上台将手靠近火苗,引导幼儿了解火是热的。

  评析:认识火这一环节,直观形象,幼儿特别感兴趣,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观察上,能真实地去感受火,每个幼儿都有了切身真实的感受,在活动中了解了火是热的,目标达成得很好。

  2、请幼儿讨论火的作用。

  师小结:火是人类的朋友,火可以用来取暖、做饭、烧水,炼钢、发电离不开火,热气球升天,火箭发射都需要火的帮助。

  评析:幼儿对火的经验比较丰富,没有电时,可以点蜡烛;过生日时会用到蜡烛;煮饭的时候需要火……幼儿的经验被充分调动起来。通过课件,总结幼儿对火的经验,让幼儿对火的作用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幼儿都表现得非常兴奋,原来火还可以做这么多事情。

  3、师幼操作活动

  ①请幼儿观察纸条、布条、木条哪种易燃?

  ②请幼儿想办法把蜡烛熄灭。(用嘴吹,用水浇,用湿抹布盖灭火苗)

  评析:如何灭火这一环节,老师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引发了幼儿思考,想出了和别人不一样的方法,并且让每个幼儿都试一试,调动了幼儿参与的积极性。

  二、认识火的'危害

  1、(师戴火头饰):我是大火,我能烧伤人和动物,烧毁房屋、森林,害怕了吧!

  2、提问:大火这么厉害,你们害怕了吗?你们怎样才能预防起火呢?

  小结:小朋友要勇敢,不要害怕火,在生活中不要随便玩火柴、打火机,看到地上有未熄灭的烟头要踩灭。

  评析:这一环节,幼儿对预防起火的经验不是很丰富,老师适时地引导幼儿,逐渐地引发了幼儿的思考,幼儿能说出不玩火机等东西,对于电引起火灾如果能再丰富一些会更丰富。

  [page_break] 三、了解灭火的方法

  1、小火

  ①(将撕碎的红色皱纹纸扔在地上当小火)提问:在日常生活中大火并不常见,小火是比较多见的,若小火不及时扑灭,就会变成大火,其实小火的危害也不小,如果地上有小火苗,我们该怎么做呢?(请幼儿上来尝试)

  评析:幼儿普遍想到了刚刚用吹的方式灭蜡烛,这也缘于幼儿真实的生活经验,用水或湿毛巾,幼儿不易想到,在老师的演示之后,也理解得很好。

  ②如果小火苗烧到了衣服上怎么办呢?

  小结:地上有火苗,我们可以用脚踩灭它,还可以往火苗上泼水,用毛巾捂,如果小火苗烧着了衣服,不要害怕,可以躺下打滚,火苗就可以灭掉。

  2、大火

  ①如果你发现房屋、森林着了大火,怎么办呢?

  小结:不要自己去救火,那样太危险。可以快点通知大人,还可以拨打火警号码119,请消防员叔叔救火。

  评析:幼儿对火警电话119印象比较深,这一常识都能掌握。

  ②如果我们的幼儿园着了大火怎么办?

  小结:小朋友可以在老师的带领下快速到洗手间拿起毛巾,把毛巾用水打湿,捂住鼻子和嘴,防止被烟呛着,跟着老师往外面跑,要记住不要害怕,不要拥挤,有秩序地到达安全地方。

  评析:准备了一系列物品,幼儿真实地演示,掌握了逃生的技巧。

  四、演习

  1、教师发出指令:地上有小火;小火烧到了衣服上(幼儿做相应的动作)

  2、小四班着火了(幼儿跟随老师进行消防演习)

  评析:在前面讨论的基础上,幼儿都能紧张有序地跟老师进行火灾逃生,在老师的引导,幼儿也做到了从容镇定,不慌不忙。

  五、品德教育

  教育幼儿要勇敢,遇到任何事,比如发生火灾不要害怕,要想办法保护自己。

  区角活动:

  教师自评:在这节课中,体验给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幼儿对火有了新的认识,在活动中,能积极主动地探索,掌握了自救的基本方法,相信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会有所帮助。

  园长点评:在本次活动中,幼儿充分调动了已有的经验,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幼儿的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而老师在活动中充当着引导者和支持者的角色,通过直观形象的课件展示和实物演示,充分放手让幼儿探求体验,使幼儿对火的认识在原有基础上,有了更深的了解,而自救常识的渗透,真实场景的演练,使幼儿学会了火灾逃生的基本自救方法,达成了教育目标。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按物体的两类特征进行二次分类的方法。

  2.通过观察,能分析出一组物品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并选择合适的标记进行分类。

  3.发展动手操作及积极思维的能力。

  活动准备:

  1.二次分类板,大小、颜色标记,大小、颜色(红、蓝)不同的衣服、裤子、帽子若干

  2.场景布置、各种毛绒玩具和颜色不同的塑料圈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的形式导入,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师:乐乐超市快要开业了,你们来做小小营业员好吗?老板给你们分配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整理玩具部,请你将手中的玩具分类放到玩具柜上。(幼儿每人手中拿一个玩具)

  1.介绍玩具部的`标记。

  2.引导幼儿根据标记的提示将手中的玩具分类摆放。

  3.幼儿交流、介绍自己的分类方法。

  二、利用二次分类板,学习按物体的两类特征进行分类的方法

  师:玩具部整理好了,老板给我们又分配了一个任务——到服装部整理商品。1.学习按物体的一类特征分类。(出示二次分类板)

  先看看这些衣服或裤子、帽子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幼儿从颜色、大小方面来观察)请小营业员先选择标记贴好,再将这些商品分成两类。

  2.幼儿学习一次分类并交流自己的操作结果。

  3.讨论二次分类的方法,先对已经分出来的左边的图形找出还有什么不同,选择不同的标记贴好,并将左边的商品分到下面的两个格子里,再对分出来的右边的图形找出还有什么不同,选择不同的标记贴好,并将右边的商品分到下面的两个格子里

  4.幼儿集体操作,将衣服、裤子、帽子进行二次分类。

  5.交流并小结。

  三、延伸活动

  师:老板对你们今天的表现非常满意,还想请你们到鞋子专柜来整理,今天回家后,你们就先将家里的鞋子整理一下,想想你会整理分类整理?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学会儿歌,理解儿歌的内容。

  2、鼓励幼儿大胆参与活动,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3、引导幼儿正确地发清“蜻蜓”、“睛”、”“薄”的音。

  4、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的兴趣。

  5、能简单复述儿歌。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儿歌的内容,幼儿大胆参与活动

  活动准备

  蜻蜓翅膀若干,蜻蜓动作图三张

  活动过程

  1,开始环节:给幼儿创设一个情景,让孩子在教师的带领下在不同的情境中看看说说,初步体验儿歌内容所表达的内容。

  2 基本环节:首先教师出示不同的.画面,让孩子再一次看看说说,起到理解儿歌内容的作用。然后让孩子整体学习儿歌,让孩子在说说做做的氛围中不止不觉地学会儿歌,教师采取蜻蜓做好朋友的方式给孩子适当的鼓励,提高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3、结束环节:教师采用儿歌与舞蹈动作相结合的方式结束,让孩子进一步理解儿歌的内容,体验小蜻蜓的快乐生活。

  4延伸环节:儿歌《蜻蜓飞飞》朗诵表演。

  附 蜻蜓飞飞

  蜻蜓蜻蜓真美丽,

  大大的眼睛薄薄的翼,

  飞到东,飞到西,

  飞到花园捉虫子,

  飞到空中跳个舞,

  飞到草地歇歇气,

  我们都喜欢大蜻蜓。

  教学反思

  儿歌《蜻蜓飞飞》语言朗朗上口,易于中班幼儿接受,教学中教师与幼儿的语言交流,情感交流互动效果较好,多数幼儿能在本节课中达到本次活动目标1.情感方面,大多数小朋友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

  如果从上,我会在延伸环节中加入创编儿歌。如蜜蜂。蝴蝶等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小百科:蜻蜓,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有翅亚纲,蜻蜓目,差翅亚目,分蜻科和蜓科。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幼儿理解小袋鼠帮妈妈的画面内容,让幼儿体验能够帮妈妈做事了的长大的快乐。

  2:加强幼儿对常见蔬菜名称及对蔬菜基本特征的认识。

  3:鼓励幼儿开动脑筋,能用各种方式来表达故事内容。

  4: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

  5: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幼儿是否真的理解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让幼儿用各种方式表达好故事内容。

  活动准备

  1:袋鼠布偶娃娃两只。

  2:幼儿用书 小袋鼠帮妈妈

  3:教学挂图 小袋鼠帮妈妈

  活动过程:

  1, 故事引入:

  (将袋鼠布偶藏到身后,,让小朋友猜一猜是什么动物。)

  将故事生动形象的讲给幼儿听。

  2,复述一遍:

  有很多小朋友听懂故事勒,但还有一些小朋友内有完全听懂,老师再讲一遍。

  故事讲完毕,出示挂图:

  提出问题:这是谁?发生了什么事?

  3,引导幼儿看图理解。

  我们边看边想:故事里说了什么事情?

  请幼儿互相讨论:

  这个故事主要说了些什么?小袋鼠是怎样帮助辛苦的妈妈的?

  利用教学挂图,帮助幼儿理解重要情节:

  “小袋鼠为什么要跳出妈妈的大口袋?”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袋鼠妈妈很累的?”

  “小袋鼠又是怎么做的呢?

  4,角色扮演。

  请小朋友表演故事情节,应道小袋鼠体验袋鼠妈妈的内心感受。

  “小袋鼠帮助妈妈做了那么多的.事,它心里是怎么想的?”

  5,讨论思考。

  “看完故事,你有什么问题吗?”

  6课题延伸。

  教师扮演袋鼠妈妈,今天袋鼠妈妈在菜场里买了很多菜,(白菜、萝卜、冬瓜等)我想请孩子们帮妈妈把蔬菜搬到一定的地方,分类放好。(让幼儿认识各种蔬菜的正确名称及基本特征)

  教学反思

  这是幼儿中班的一节语言课。在活动中,幼儿充分感受、体验了妈妈买菜的辛劳,他们通过对角色的扮演,既锻炼了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角色扮演的活动中,他们充分体验到了妈妈的一天之中买菜这个环节的辛劳,让幼儿在家里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以减轻妈妈的负担。做个懂事乖孩子。

  在现代社会中,不少幼儿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在家里父母长辈一定宠爱有加,因此不少家庭给予孩子的是一味的溺爱而不是正确的教导方法。在家里不让孩子做一点家务活,觉得是对孩子好,其实不然:培养了孩子的惰性、不父母辛劳而顶撞父母的比比皆是。及时让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不仅培养了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大大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

  上完这堂课,不少幼儿回到家已帮助大人做了自己能做的小事,虽然事情微小,但家长感到很欣慰:自己的孩子长大了懂事了.

  如果重上这节课,我会让幼儿在活动结束回家后跟自己的妈妈说声:“妈妈,您辛苦了!”

  小百科:袋鼠是任一种属于袋鼠目的有袋动物 ,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大陆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部分地区。其中,有些种类为澳大利亚独有。不同种类的袋鼠在澳大利亚各种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从凉性气候的雨林和沙漠平原到热带地区。袋鼠是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2、具备保护动物,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3、体会集体合作游戏的快乐。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学课件

  2、动物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导入:小朋友快看一看它们是谁?

  2、师幼互动:对,这是大象一家,它们在森林里已经很久没有和其他动物们一起游戏了,今天要找一些朋友来玩,便走出家门。

  二、进行部分

  (一)介绍不同生活环境中的动物。

  1、介绍森林里的动物:

  它们走着走着看见了谁?(松鼠)接着看见了谁?(猴子)又看见了谁?(长颈鹿)还看见了谁?(狮子)他们都生活在哪里?(森林里)他们便一起玩了起来,森林里热闹了起来。

  2、介绍草地上的动物:

  它们欢乐的声音引来了大象不认识的新朋友,小朋友们赶快介绍给大象一家吧!(牛和绵羊也加入到了游戏当中)

  3、介绍天空中的动物

  师:他们欢乐的笑声响彻了天空,咦?怎么又飞来了这么多?他们是谁?

  幼儿介绍天空中的动物。

  4、介绍水中的动物

  师:他们又是谁?生活在哪里?

  5、师小结:这些动物们生活在不同的环境里,有的`生活在森林里,有的在草地上,有的在天空中,还有的在水里。这些动物都和大象一家一起游戏了。

  (二)讨论其它动物的生活环境。

  1、看一看我们手中图片上的动物都生活在哪里吧?(幼儿互相说)

  2、找幼儿到前面说给大家听。

  (三)游戏(送动物回家)

  1、师导:时间过得真快呀!一转眼天黑了,小动物们要告别回家了,可是由于天黑他们找不到回家的路了,我们小朋友能不能帮助他们呀?噢!我们小朋友真有爱心呀,知道要保护这些动物了,好,赶快行动起来,送他们回家吧!

  2、幼儿活动(分别粘贴不同生活环境中的动物图片)

  三、结束部分

  师总结:小朋友们,我们把这些动物安全送回了家,所以我们也做到了爱护小动物,在这同时也要保护动物们生活的家园!

  小百科:动物是生物的一个种类。它们一般以有机物为食,能感觉,可运动,能够自主运动。活动或能够活动之物。包括人。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认识6以内的数字,理解数字能表示物体的数量。

  2、乐意通过画面大胆想象与表达,发展幼儿思维的逻辑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

  ppt;数字4、5、6、卡片,实物卡人手6张,动物纸盘人手1只;点心卡若干张、水彩笔、实物印章若干;教室内摆放数量6的物品。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师:你们看,它是谁(播放ppt图1小猪靠树下)小猪怎么了?(很无聊,小猪决定去森林郊游)我们也一块去吧。(播放ppt图2)

  2、看,树林里有什么?房子(5间)我们来数一数。 5间房子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数字5)

  3、师:又看见了什么?花(4朵)我们来数一数。4朵花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数字4)

  4、师:还看见了什么?树(6棵)我们来数一数。6棵树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数字6)

  二、小猪游戏闯关(配合ppt)

  1、师:小朋友们,我们跟着小猪一起去动物园玩玩吧。看,它是谁呀?(斑马6只)请幼儿点数,6只斑马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数字6)出示数卡6,数字6像什么?(请幼儿说说)小猪也来点数了,它要选哪一个数字呢,请小朋友上来帮忙指一指哪一个是数字6呢。(点对即小猪得到的奖励是变成斑马)

  2、这是长颈鹿,有几只呢?(6只)小猪要选数字几才正确呢。请小朋友上来帮忙指一指(点对即小猪得到的奖励是变成长颈鹿。)

  3、啊,小猪变得和长颈鹿一样高了。太好了,我们再来看看动物园还有些什么动物出示大象(6只)6只大象是用数字几来表示?小猪又要选择了,请小朋友上来帮忙指一指(点对即小猪得到的.奖励是变成大象。)

  4、出示袋鼠(6只)6只袋鼠是用数字几来表示?小猪又要选择了,请小朋友上来帮忙指一指(点对即小猪得到的奖励是变成袋鼠。)小猪现在可以和袋鼠一样跳得高了。

  5、出示鹦鹉(6只)6只鹦鹉用数字几来表示?小猪又要选择了,请小朋友上来帮忙指一指(点对即小猪得到的奖励是变成鹦鹉。)教师:小朋友看一看,找一找教室里有哪些东西可以用6来表示呢?让我们再来数一数。

  6、啊呀,小猪从树上掉到泥潭里了,快活得打起滚来,小猪玩得肚子饿了。动物们都该饿了吧,我们来给它们喂食物吧。

  三、午餐会

  1、配合课件,给小动物喂数字6相等数量的食物。

  分别请小动物品尝与数字6相等量的食物,三个盘子中选择一份,如果答对了,就有鲜花掌声;否则是炸弹。

  2、数操作:给动物喂食。

  (1)师示范喂小猪吃饼干。出示纸盘小猪(盘内数字贴卡是6),"小猪要吃几块饼干,请小朋友把一样多的饼干放在盘子里,你想应该怎么放?"请一名幼儿操作。"他把哪张卡片送给小猪了,放得对不对?为什么?(它们都是6个)喂袋鼠吃点心,(盘内数字贴卡是6),"袋鼠要吃几样点心,你要怎么放?"请一名幼儿操作。"他把哪张卡片送给袋鼠了,放得对不对?为什么?(它们都是6个)

  (2)小组活动第一、二组,给动物送饼干、饮料。动物盘上的数字是几,你就从操作卡中选一样数量的给它。

  第三、四组,给动物送点心。动物盘上的数字是几,你就从操作卡中选一样数量的给它。

  第五组,给动物送花片。第六组,给动物送点卡。

  (3)点心加工厂。区域游戏时可以到点心加工厂,加工点心。用彩笔和印章按数印点。

  饼干上的数字是6,即点画6个点子;蛋糕上的数这是5,即印5朵花;四、动物回家天黑了,动物们要休息了,小猪和我们要回家了。

  我们想一想今天小猪在动物园里遇到了哪几种动物,看图点数。

  回到家小朋友可以和爸爸妈妈讲一讲这5种动物小猪是怎么变出来的。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以及昆虫与植物、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运用各种美工材料制作昆虫、体验创作的乐趣。

  3、尝试用不同方式表现对昆虫的认知。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过程:

  1、提供笔、纱布、剪刀、胶水、枯树叶、竹枝、布等材料,鼓励幼儿自己动手运用画、折、剪、泥塑、小制作等多种方式制作各种昆虫作品,如制作昆虫头饰、昆虫玩具、昆虫吊饰、昆虫模型等作品,并进行展示。

  2、启发幼儿通过各种形式了解昆虫的家,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在活动室里为昆虫建一个家,并把自制的昆虫模型、玩具或昆虫标本放入昆虫的家。

  3、学习欣赏有关昆虫的儿歌、故事、歌舞等文艺作品,让幼儿进一步了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4、举办“昆虫乐园”展示会。组织幼儿讨论;怎能样把探究昆虫的结果展示出来,与他人分享?激发幼儿举办“昆虫乐园”展示会的愿望。

  5、请家长和别班的老师、小朋友们来参观,鼓励幼儿主动向老师小朋友们介绍自己的'昆虫作品,大胆为他们表演节目。

  活动反馈:

  1、通过主题活动《昆虫》的开展,幼儿感受到了大自然中昆虫的美,认识了常见的昆虫,知道了昆虫的本领,了解了昆虫的生长环境,体验到了制作昆虫标本的乐趣,他们具有保护益虫、消灭害虫的意识,在活动中不仅体验到了活动的乐趣,而且增长了知识,各个领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2、活动开展以来,我们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家长帮我们收集了大量昆虫的资料、图片。他们利用节假日带幼儿捕捉昆虫,探索昆虫的秘密,促使我们主题活动得以顺利的开展。

  活动感想:

  如何选择贴近幼儿生活、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作为教育活动内容一直是老师的困惑,通过此次主题活动的生成过程让我深深感到:教师一定要善于观察幼儿,发现幼儿平常生活中的真实需要与兴奋点,在追随幼儿的兴奋点,生成教育活动内容时,教师一定要对幼儿的问题、需要、给以及时的应答与支持,这样,才能为幼儿创造一个有利于幼儿主动探索,积极成长的环境,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的教案03-30

中班教案[精选]08-09

【精选】中班教案08-16

中班教案【经典】08-24

中班教案(精选)08-23

【经典】中班教案08-21

中班教案(精选)07-20

中班教案(经典)07-20

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精选】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