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3-08-16 08:49:00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教案锦集[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学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科学教案锦集[5篇]

科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说出大致的探究思路。能在前两课用多种方法观察花的基础上,进一步经历按一定顺序观察,对雄蕊和雌蕊这样更细小的物体进行专题观察的过程。

  2、有探究花的奥秘的欲望。乐于尝试着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花的授粉条件。

  3、知道植物的花承担着生产种子、繁殖生命的任务,能用自己擅长的方法表达雄蕊和雌蕊的特征。能用图片或其他形式表述植物的花——果实的成长过程。 教学重点:观察花的雄蕊和雌蕊。 教学难点:了解花的果实和种子。

  教学准备:

  1、放大镜、镊子、白纸、油菜果实、油菜花和其他植物的花等供分组探究用(无油菜花的也可用白菜花、萝卜花等)。

  2、显微镜2台。

  3、有关植物传粉、受精的或挂图。

  4、初春有条件的学校在校园里种上几株南瓜(或丝瓜等),让科技小组或有兴趣的同学做做人工授粉的`对比实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已经观察了油菜花,还认识了大自然各种各样的花,知道许多植物会开花、结果。可是学校科技组的同学在南瓜棚里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同样是南瓜的雌花,有的结了瓜,有的却结不成瓜。苹果、桃子、玉米、油菜等植物也有开了花不结果或少结果的现象。这是怎么回事呢?学生根据原有经验提出自己的解释。 这许多解释哪些是正确的呢?我们还是仔细地观察一下油菜花的雄蕊和雌蕊吧!

  二、探究过程

  1、观察花的雄蕊和雌蕊。

  (1)油菜花很小,雄蕊和雌蕊更难观察,我们用什么方法才能看清楚呢?用什么方法才能通过观察雄蕊和雌蕊作出正确的解释呢?

  (2)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师生共同归纳研究方法。 用放大镜观察雄蕊的各部分——花丝和花药。 把花药上的花粉抖落在白纸上进行观察。需要使用显微镜观察的小组可以自行到讲台左侧的实验台观察。 再用放大镜观察雌蕊的各部分——子房、花柱和柱头。 用手轻触柱头,观察柱头是否有粘性。再将白纸上的花粉抖落在柱头上,看看柱头是否很容易将花粉粘住。 其他还有什么要研究的吗? 思考:雄蕊和雌蕊的这些构造特点与它繁殖后代的功能有什么联系?为什么有的花会结果,有的花不会结果?

  (3)学生分组观察、轻声讨论。

  (4)全班研讨。

  (5)教师根据学生发言,适时展示蜜蜂传播花粉图和花的受精示意图或有关。

  (6)浏览课文:雄蕊产生的花粉传播到雌蕊柱头上,会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胚珠受精以后,果实和种子开始成长,油菜的花朵开始凋谢。提问:你还看到过其他昆虫传播花粉的现象吗?植物还依靠哪些力量传播花粉?

  2、观察油菜的果实和种子

  (1)观察油菜的果实。做一个游戏:分组按成长的顺序把实物排列在纸上,并指出哪一部分是刚刚受精后的果实雏型。 (2)小心剥开油菜的果实,观察油菜种子是怎样排列的?数数角果荚里有多少粒种子,再数数一株油菜可能长多少个角果荚,算一算一株油菜的种子有多少?(3)说说为什么豌豆荚里有的豌豆很饱满,有的却只有很小的一粒?

  3、思考:

  (1)果农为了防止果树不结果,往往采用什么措施?为什么?(2)科技组的同学课外要做一个南瓜雌花授粉和不授粉的对比实验,怎样才能成功?(选未开花的雌南瓜花两朵,分别用纸袋包扎好,不给于授粉的机会。待花开时,给其中一朵进行人工授粉,另一朵不进行人工授粉,两朵花继续分别用纸袋包扎好,看哪一朵花能结果?)

  三、作业:

  我来做一朵“油菜花”,玩玩“蜜蜂授粉”的游戏。

  板书设计:

  2.3 花、果实和种子

  1、观察花的雄蕊和雌蕊

  2、观察油菜的果实和种子

科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交流收集到的植物资料按问题进行讨论。

  2.引导学生观察叶的蒸腾实验。

  3.能概括植物的共同特点。

  教学重点:做植物蒸腾实验,能解释实验中的现象,了解叶的蒸腾作用。

  教学难点:概括植物的共同特点。

  教学准备:

  一盆植物。

  一个透明的大塑料袋。

  教师为学生准备一些如少儿植物图册一类的书,课前通知学生带这类书。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上节课前大家收集了我们身边各种各样的植物,以及植物的有关资料,让我们这节课继续研究植物。”

  二、探究内容:

  1. 交流。

  (1) 汇集学生带来的各种植物、植物书、有关植物的资料,把学生所说的各种植物的名称一一列在黑板上。

  (2) 把有关书籍分配到各小组供学生研究和查阅。

  2. 分组活动。

  (1) 阅读教材中所列的凤仙花的五个特征。

  (2) 分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方面观察植物和查阅资料,回答:

  生长发育过程(注意引导学生要涉及植物的变化,植物有生长的阶段,也有死亡的阶段)。

  繁殖后代。

  身体构造。

  生长环境。

  运动与反应。

  (注意要求学生列举与凤仙花相同和不同的植物,达到了解植物多样性和具有共同特点目的。)

  3. 了解叶的.蒸腾作用。

  (1) 做实验,解释实验中的现象。

  (2) “别的植物也是这样吗?”——推广到所有的植物。

  (3) 说说植物的蒸腾作用对气候、对其他生物和对人有什么作用。

  4. 讨论逼供内写出植物的共同特点。

  (1) 师:“你能说说形形色色的植物有哪些共同特点吗?”

  (2) 师:“在观察和了解了许多植物之后,我们知道植物的共同特点了吗?请你写写植物的共同特点。”

  三、全课总结。

  四、课外拓展:

  你能寻找出动物和植物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吗?

科学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我们班幼儿都很喜欢玩区角活动,特别是对玩具展览区情有独钟。因此我们把每个星期星期五定为玩具分享日,让幼儿交换着玩玩具。在活动中我发现他们对各种会动起来的玩具特别感兴趣。但是,当我问他们:“你们知道他们为什么会动起来?他们是靠什么动起来的吗?”他们都很迷惘,无法回答我的问题。所以,我就想让他们在原有玩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幼儿在实践中探索各种不同的玩具是靠什么动起来的。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探索,观察利用惯性、发条、电等能使玩具动起来的现象,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究学习的欲望。

  2、对探索活动感兴趣,并能大胆地讲述探索过程与结果。

  活动准备:

  1、汽车、飞机等惯性玩具、发条玩具、电动玩具若干。

  2、三个筐、纽扣、绳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设环境、直接导入。

  金老师知道小朋友最喜欢玩玩具了,我们每个星期都有一次玩具分享日。今天小朋友又带来了很多玩具,但是今天小朋友玩的时候要想一想怎样让你的玩具动起来?玩好以后告诉大家你玩的是什么玩具?你是怎样让它动起来的?

  二、分享发现现象。

  1、我发现刚才小朋友都玩得很开心,现在请小朋友说说你刚才玩了什么玩具?你是怎么让它们动起来的?(请小朋友分类摆放)

  2、××玩具、××玩具、××玩具我们用手推着动的,手放了以后它们还会动,它们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惯性玩具。小朋友一起叫一下它们的名字叫惯性玩具。

  3、××玩具、××玩具、××玩具都需要上了发条才会动的,我们也给它们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发条玩具。

  4、我们再来看一下××玩具、××玩具、××玩具它们都是靠什么动起来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们的肚子里都藏了什么东西?(电池)原来它们是靠电池才动起来的,打开开关按纽电源接通了它们才会动起来。所以它们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电动玩具。

  三、幼儿再次探索进一步感知外力作用对玩具动起来的影响。

  1、刚才小朋友都把玩具宝宝分类了,那小朋友再想想如果我玩发条玩具的时候,发条拉的短一点和拉的长一点会有什么不一样呢?

  2、我们再看一看惯性玩具,如果我推的重一点和轻一点,它们开的又有什么不一样呢?

  3、幼儿带着老师的问题进一步探索。

  4、教师小结:原来发条玩具的绳子拉的越长,它就跑的越快,而且跑的很远;拉的短一点它就跑的慢一点,近一点。惯性玩具推的重一点,它就开的快一点,远一点;推的轻一点,它就开的慢一点,近一点。

  四、幼儿自制玩具。

  1、刚才这么多有趣的玩具都是工人叔叔和阿姨为了小朋友玩得更开心才设计出来的,所以小朋友要爱护它们。现在郑老师也要请小朋友用你们能干的小手来做一件玩具?是什么呢?(教师出示纽扣和绳子)

  2、小朋友想一想怎么样才能让纽扣动起来的?

  3、教师示范做纽扣玩具。

  4、幼儿自由制作玩具(打结的时候可以请其他老师帮忙,但是要注意礼貌)。

  5、今天小朋友做了一件惯性玩具,以后我们到区角里去做电动玩具、发条玩具,好吗?现在我们一起到外面去玩我们做的玩具吧!(教师带幼儿走出活动室)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愿意积极观察并表述糖果的,感受糖果的多样性;

  2、知道吃糖果要适量,要保护自己的牙齿。

  活动准备:各种各样形状、颜色、口味不同的糖果

  活动过程:

  一、出示糖果,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1、教师将糖果装在一个瓶子里面出示在幼儿面前并摇一摇。

  教师:小朋友,听一听瓶子里面是什么声音,猜一猜里面装着什么宝贝呢?(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小朋友,你们想知道瓶子里面装的是什么吗?那我就请小朋友来摸一摸,看一看里面到底装了些什么呢?

  2、教师请每一位幼儿摸出一个糖果。

  教师:小朋友,现我们一起排好队,到这里来摸一摸瓶子里的东西,然后请每一位小朋友一人拿出一个。

  二、引导幼儿观察、品尝糖果

  1、教师:小朋友,现在你们都拿到了一颗糖果了吧?那请你们说说你们拿的糖果是什么样子的呢?是什么颜色呢?我们用小手捏一捏它之后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引导幼儿观察糖果的包装、形状、软硬等特点。

  2、教师:小朋友,你们想吃手上的`这颗糖果吗?那你们会自己把它剥开来吗?怎么剥呢?

  教师先请几名幼儿示范剥糖果的方法。然后再请其他幼儿一起将自己的糖果剥开。

  3、请幼儿品尝糖果

  教师:小朋友,现在我们一起来尝一尝这些好吃的糖果吧!但是尝的时候要请小朋友告诉我你们吃的糖果都是什么样味道的?好吃吗?你们喜欢吃糖果吗?

  4、迁移幼儿经验,说说自己见过的其它糖果。

  教师:小朋友,请你们说说你们还吃过其它味道的糖果吗?都有什么味道的呢?它是什么样子的?是硬硬的还是软软的?

  三、教育幼儿糖果好吃但是要适量,注意保护牙齿。

  1、教师:小朋友,糖果这么好吃,我们都喜欢吃,可是能不能多吃呢?吃得太多会怎么样呢?

  2、教育幼儿适当吃糖果,并学习保护自己的牙齿。

  四、结束活动

科学教案 篇5

  目标

  1.能观察、了解糖果的形状,知道糖果的种类很丰富。

  2.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觉。

  3.知道不乱扔糖纸。

  准备

  1.幼儿选择2―3种不同的糖,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如盒子装、布袋装、纸包等)带到幼儿园。

  2.每张桌面贴上不同颜色的糖果图形(建议用吹塑纸)剪成糖果小屋的轮廓。

  3.墙面上布置大糖果的.轮廓作为超级糖果屋(用绉纸围成,简单且效果好)。

  4.双面胶撕成段,事先贴在“糖果屋”内,以便幼儿粘贴糖纸。

  过程

  1.认识各种各样的糖果。

  ――糖果宝宝有个家,请你们剥开自己带来的糖果的糖纸,为糖果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家,放入糖果小屋。

  ――糖果家的宝宝可真多呀!看看有哪些不一样的糖宝宝?

  ――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与感受:有各种各样的糖,如棒棒糖、棉花糖、巧克力、椰子糖……有硬的有软的,有大的有小的,有不同颜色的,有不同图案的糖纸的,等等。

  2.尝尝甜甜的糖果。

  ――大家一起来吃糖。尝一尝甜不甜,闻一闻香不香。

  ――嘴巴里的糖果有什么变化吗? (变小了)

  ――教师和幼儿一起念儿歌:花纸包里,有个宝宝,剥开尝尝,宝宝变小。

  3.给糖果穿花衣裳。

  ――请幼儿将吃完的糖纸贴在桌上的“糖果小屋”内。

  ――幼儿与教师一同把糖果小屋“搬”进墙上大屋。

  建议

  1.儿歌并不是学习的重点,可以把它作为幼儿发现和感受糖果变化的经验总结。关键是让幼儿关注事物的变化,发现其中的联系:糖果放在嘴里会溶化变小。

  2.超级糖果屋的制作可尽量夸张些,贴的位置要稍低,以利于幼儿观察。

  3.可将活动延伸到日常生活,引导幼儿利用墙面超级糖果屋互相交流,获得有关糖果的经验。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04-06

科学教案07-20

(精选)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精选】07-26

科学教案[经典]08-03

[经典]科学教案08-02

【经典】科学教案07-25

(经典)科学教案07-25

[精选]科学教案08-06

科学教案(经典)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