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8-10 11:02:05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小班数学教案优秀7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数学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实用的小班数学教案优秀7篇

小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1、初步感知物体的重量,知道物体有轻重之分。

  2、通过观察、动手操作感知并分辨物体轻重。

  活动准备1、ppt课件:天平的介绍

  2、一筐实物(纸球、积木、铁片、雪花片棉花、积木、玻璃球等)。

  活动过程

  一、感知轻重1、出示两个沙袋

  大小相同,一个轻(棉花),一个重(豆子)

  引导幼儿观察并猜一猜,哪个重?哪个轻?

  2、请个别幼儿上来掂一掂,再说说,哪个沙袋重?哪个沙袋轻?

  让幼儿摸一摸,掂一掂,正确感知棉花和豆子的轻重。

  二、初步认识天平

  1.课件演示

  告诉幼儿天平器是衡量两个物体轻重的一种工具。

  2.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说说:图上有什么?想一想:哪个重?哪个轻?你是怎么知道的'?

  三、观察天平的变化1、让幼儿观察天平的变化,并说说:天平有什么变化?

  天平翘起的一边表示什么?天平沉下的一边双表示什么?

  帮助幼儿正确地认识物体的轻重。

  2、看图分辨轻重

  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说说:图上有什么?想一想:哪个重?哪个轻?

  你是怎么知道的?

  四、比较体轻重请幼儿每次拿两上筐中的实物玩一玩,掂一掂,感知两物体的重量,说一说:××轻,××重。

  五、评价鼓励幼儿大胆地说说自己同时玩了哪两样东西,哪个重?哪个轻?

  提高幼儿对操作活动的兴趣。

小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2的形成,知道1添1是2。

  2、理解2的实际意义,能按物取数和按数取物。

  3、培养幼儿学习数的兴趣。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内容】

  学习2的形成,知道1添1是2,理解2的实际意义,2代表任何数量是2的物体,如2可以代表2个娃娃,2个皮球等。

  【活动建议】

  1、准备每人一套1和2的`数字卡片;2个娃娃,2个皮球,2盒积木;画有数量为1、2的不同物体的图片一幅。

  2、重点是学习2的形成,理解2的实际意义。

  3、组织形式

  (1)教师演示玩具,幼儿点数,知道1添1是2,如教师先出示1个娃娃,幼儿点数后再出示1个娃娃,问幼儿现在是几个娃娃。处幼儿点数后说出是2个娃娃,教师告诉幼儿1个娃娃添上1个娃娃是2个娃娃。1添1是2,并用数字2来表示。出示皮球、积木等以同样方法进行。

  (2)寻找游戏,理解1、2的实际意义。出示图片,引导幼儿寻找相应数量的物体,如让幼儿说说画面上是什么,并找出画面上什么是1个,什么是2个,并用数字卡片表示出来。还可以寻找自己身上什么是2个的,如2只眼睛,2只耳朵,2只手等。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小班数学教案 篇3

  《粗心的小画家》教学反思

  《粗心的小画家》是二年级上册第三板块第二篇课文,学生对课文中蕴含的道理已经有了一定了解,因此,在教学本节课时,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容易。

  纵观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有以下几点成功之处:

  1、多种方法识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粗心的小画家》这节课只有3个生字,我想这对朗读课文和理解课文不会有障碍。针对这一特点,我采取了随文识字的方法。

  (1) 换词识字。

  在让学生分行读时,我让学生在换词、组词的过程中认识生字,理解字义。例如:当学生读到:“他对别人把口夸,什么东西都会画。”时,我让学生把“把口夸”换一个词,学生有了前一课《一对蝈蝈吹牛皮》打基础,很快就找到了适合的词语:说大话、吹牛皮。这时我把“夸”字很自然地揭示出来,让大家认读并组词、造句。学生组起词来、说起话来滔滔不绝,表现出很兴奋的样子,识字效果良好。

  (2)生活中识字。

  在教学“哈”时,我说:“在生活中你见过这个字吗?”我的话音刚落,学生的眼睛就盯在了这个字上,真可谓是“目不转睛”,很快学生就举出了生活中的实例:“娃哈哈矿泉水”、《夜幕下的哈尔滨》(电视剧名)……听到同学的回答其他学生都不住的点头,表示赞同,对“哈”有了更多地了解。

  (3)比较识字。

  学习“匹”时与“四”进行比较,让学生用火眼金睛分辨异同,学生一听孙悟空就已迫不及待了。

  看到学生在识字中表现出来的兴趣,以及对生字的.掌握情况,我对多种方法识字有了更深的认识。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把识字分两步完成,一是集中识字,在学习课文前对生字的字形、字音有一个初步认识。二是在学习课文时针对难记难理解的字进行巩固识字,这样既分散了教学的难点,又有益于理解、记忆生字。

  2、读中感悟,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培养学生朗读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运用多种形式朗读,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指导朗读,培养学生朗读能力。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体会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例如:在初读课文时,让学生自己提要求后自由读,在指名读的过程中进行指导朗读,采取模仿读、师生合作读、拍手读等形式,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在指导朗读时我问:“你和同学吹过牛吗?”学生一听到这样的问题都觉得不好意思,不愿意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在设计这个问题时我只想到了学生会把吹牛时的情景表达出来,以此来进行朗读指导。此时看到同学们的表现我一下子明白了,学生认为吹牛是件丢脸的事,不愿意说。我灵机一动,你不说我说,我就把课间看到两个同学吹牛的情景描述了一下,问:谁看到了?说说他们当时的语气和表情。这时,学生便打开了话匣子。然后我再进行指导朗读,学生读起来绘声绘色,冷清的课堂又重新活跃起来。

  课后我想:这不就是素质教育提倡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引领作用吗?这让我真正体会到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性。课堂上缺少教师的主导和正确引领,学生就会迷失学习的方向;就会在课堂上放任自流、肆无忌惮;学生的朗读分析能力就会难以提高。所以说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必不可少的。

小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学习、体验学习给孩子带来的快乐,培养学习兴趣。

  2、在有趣的画面及身临其境的体育活动中认识5以内的序数,能手口一致的从左到右点5以内的数。

  3、发展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跑道、1―5数字牌。

  活动过程:

  1、演示多媒体:

  ①――今天我们要去森林里去看一场运动会,你们知道会有哪些动物参加吗?

  幼儿观看,并说出自己的发现,教师提问:

  ――这儿有几个动物参加运动会,一起来数一数!

  老师逐个动物提问其所在第几名。

  ②教师提出问题。

  ――这儿有几条跑道?我们来数一数。

  幼儿观看动物赛跑并做小裁判说出比赛结果。

  ③幼幼互动(与旁边的朋友讨论比赛结果)

  请幼儿当裁判完整地说出比赛结果。

  2、体育游戏:赛跑

  教师以提问的'形式,间接地导出游戏规则。

  ①这儿有几条跑道?

  ②能不能所有的小朋友一起赛跑?

  ③那没有当上运动员的朋友,做什么?

  教师选出5位运动员,随意发张号码牌,让其找到与号码牌相对应地跑道上,让其余的孩子检查是否站对了。检查完毕后,开始准备比赛了,裁判员站在终点后面观看运动员比赛过程,并检查他们站对与否,对个别站错的孩子,给予指导。

  3、教师总结,结束活动。

  活动观察:

  整个活动看来,幼儿的积极性还是蛮高的,在观看多媒体时,都非常感兴趣非常仔细,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都能积极回答,而且回答得非常准确,在游戏过程中,起初幼儿还停留在以有的一一对应的经验基础上,例如比赛下来开始的结果是1号得第一名,2号第二名依次类推,身上的号码牌与名次相对应,这时我便与幼儿一起讨论,刚才是 跑得最快,第1名,可是拿到的名次却是2名,乐乐比 跑得慢一些应该是2名,可她是拿的1名,你们觉得对吗?他们名次和号码牌是相同的还是不同呢?经过讨论,孩子明白了并不是1号运动员就会得第1名,而是看谁先到终点,谁就是第一名,于是在重复比赛时,虽然个别孩子还是停留在已有经验,但大部分孩子,已经能够准确的指出谁是第1名、第2名,尤其是罗逸豪他能够说出完整,我是2号运动员但是我是第1名。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下来,孩子的学习兴趣始终十分浓厚,玩中学、学中玩,幼儿也都达到了目标制定的内容,活动过程中,突出重点,游戏中经过教师提示与指导幼儿能更进一步地了解,正确运用5以内地序数进行游戏,是本活动的亮点。孩子在玩中学会了通过思考、讨论来学会排序,达到了我设计这个活动的目的。

小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名称:“1”和“许多”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感知“1”和“许多”,并初步区别“1”和“许多”两个不同的量。

  2、培养幼儿对数活动的兴趣,并学习用语言来进行表达。

  活动准备:

  自备教具:

  1、和幼儿人数相等的小鸡头饰若干,和幼儿人数相等的小虫若干,

  2、母鸡头饰一个,小筐一个

  活动过程:

  一、老师扮演母鸡妈、幼儿扮演小鸡,以游戏的形式出场。

  教师:“我是鸡妈妈,你们是小鸡宝宝”(老师带幼儿出场)。

  教师:“你们看,鸡妈妈有多少小鸡宝宝?(许多小鸡)

  有多少鸡妈妈呀?(一只鸡妈妈)咱们一起去捉小虫吧?

  二、游戏:小鸡捉虫

  首先要求每只鸡宝宝只能捉一只小虫。一只一只的`送到鸡妈妈的小筐里。一边放一边说(我捉到了一只小虫)

  讲评:刚才筐里没有小虫,你们每人捉一只,小筐里变成多少小虫?(许多小虫)

  然后,每只小鸡再从小筐中那一只小虫。一边拿一边说(我拿走了一只小虫)讲评:刚才筐里有许多小虫,你们每人拿走一只,小筐里的小虫还有么?(没有)

  三、请幼儿完成书上的评价练习

  请幼儿翻开书第26页,观察方框里有什么?

  哪个方框里是一个东西,哪个方框里是许多个东西?请幼儿用手指一指。

  请小朋友给在有许多东西的方框旁涂上黑色。

小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引起数数的兴趣。

  2。培养按数取物的能力。

  3。理解“2”的实际意义,在操作的基础上尝试用语言来表达“2”的形成。

  活动准备

  1。课件:大树、小鸟;

  2。在教室里摆放许多小兔(与幼儿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以小兔来做客的口吻,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今天有一种小动物到我们班里来做客,它是谁?在哪呢?请小朋友快快找找吧!”

  二、展开

  1。体验2的形成

  (1)请幼儿从椅子下面找到1只小兔

  教师:小兔藏在小朋友的椅子下面,每个小朋友找一只小兔来。

  ——你找到了几只小兔?

  (我找到了一只小兔)。

  (2)请幼儿再找一只小兔

  教师:这一只小兔有些孤单,请小朋友再给它找一个伙伴好吗?

  小兔的伙伴就藏在我们的教室里,请小朋友去找找吧!

  幼儿找到另一只小兔。

  (3)现在你有几只小兔?

  (现在我有2只小兔)

  教师:先从椅子下面找到1只小兔,后来又在草丛中找到1只小兔,变成了2只小兔,1添1是几?

  (1添1是2)

  (4)请幼儿复述:1添1是2。

  2。课件感知2的形成

  小兔来我们班做客,我们应该为小兔准备爱吃的萝卜和青菜

  (1)课件播放:

  先请1一只小兔吃1个萝卜,再请另一只小兔吃1个萝卜,

  1个萝卜添上1个萝卜是几个萝卜?1添1是几?(1添1是2)

  ()

  (2)教师用贴绒教具演示2的形成过程:

  先请1只小兔吃1棵青菜,再请另1只小兔吃1棵青菜,

  1棵青菜添上1棵青菜是几棵青菜?1添1是几?(1添1是2)

  3。认读数字2

  2只小兔、2个萝卜、2棵青菜用数字几来表示?(用数字2来表示)

  幼儿认读数字2,2像什么?(2像小鸭水中游)

  4。理解2的实际意义。

  (1)问2能表示2只小兔、2个萝卜、2棵青草,还能表示2个什么?

  小结:2能表示所有数量是2的物体。

  (2)课件播放若干数量是的画面,帮助幼儿理解2的实际意义。

  三、结束

  播放音乐,请幼儿在教室里寻找能够用2来表示的物体。

  教师:在我们的'教室里有许多物体能够用2来表示,请小朋友听着音乐去找找吧,

  音乐停止,到老师身边来说给小伙伴听,自然结束!

  小班数学活动:树叶分类

  有幸参加了平湖市地十一届双高课的教学比武活动,在去之前准备了一些零散的经验,除了业务上的一些外,更重要的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去的。力争在比赛的24个小时里,调整好自己的状态,与那里的孩子共享快乐课堂。设计的教案如下:

小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数,并说出总数。

  2.积极参与点数活动,大胆回应教师的提问。

  3.积极参与活动,感受在操作中学习数学的快乐。

  活动准备:

  蛋宝宝每人5个,蛋盘每人1个,课件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律动引入

  1.师:老师知道小朋友最喜欢小动物了,那今天我们一起来来学学小鸡,好吗?律动《小鸡出壳》。

  2.今天,老师带小朋友好玩的地方,模拟小鸡的声音,引导幼儿自由交流:这是谁在叫?它在找谁呀?

  二、欣赏故事《小鸡找妈妈》.

  1.听故事,想一想小鸡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了谁?

  2.指导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出小猫、鸭子有几只? 鸡妈妈下了几个蛋?学习在点数的基础上说出总数.

  三、"数蛋"--学习有序点数5的`数量物。

  1.小朋友们瞧,这是什么?原来鸡妈妈给老师送礼物了,那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2.那送给我们小朋友的礼物呢?啊,原来在这。那大家数一数鸡妈妈送给我们几个蛋宝宝呢。

  3.出示课件,数一数苹果有几个,汉堡包有几个,西瓜、冰激凌各有几个?

  四、"补蛋"--根据点数配相应的数字。

  请幼儿根据"破蛋"上面的点数把蛋补完整。(补上相应的数字)六、小结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家妈妈家的花园里哪些东西是5个数以内的。

【小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数学教案03-20

[经典]小班数学教案07-21

【经典】小班数学教案08-04

小班数学教案06-15

小班数学教案(精选)07-30

小班数学教案【经典】07-25

(精选)小班数学教案07-26

(经典)小班数学教案08-07

《形状》小班数学教案02-23

小班数学教案:比长短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