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教案

时间:2023-07-25 09:30:29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音乐教案(通用)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班音乐教案(通用)

中班音乐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愿意大胆表达自己的意愿,进一步体验成就感。

  2、培养幼儿初步创编歌词及表现歌曲的能力。

  3、教幼儿用优美的声音唱歌,鼓励幼儿创编第二段歌词。

  二、活动准备:

  课件、磁带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做律动入教室。(放音乐,根据音乐教师带领幼儿做动作)

  (二)、发展:1、发声练习

  3“磅磅,沙沙沙”小朋友听什么声音?是谁啊?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出示课件。

  (1)小朋友咱们一起问一问:“是谁敲着窗户沙沙沙沙?”

  小雪花回答:“是我,是我,我是小雪花。”

  (2)小朋友知道小雪花是从哪来的?(幼儿自由的.说)让我们听一听小雪花是怎样回答的?(点击课件)

  (3)那小雪花为什么要来?它要告诉我们些什么?(幼儿自由的说)让我们听一听小雪花是怎样回答的?(点击课件)

  4教师配乐完整朗诵,幼儿看课件跟诵

  5学唱歌曲:今年小雪花还是唱着歌飘来的呢,你听”!

  6看课件欣赏歌曲,“你听到了什么?”

  7听教师演唱,幼儿拍手

  8幼儿完整唱三遍

  9启发幼儿进行创遍第二段歌词

  (1)“冬天过去了,什么季节来了?你听滴答滴答,谁来了?”(小雨滴)

  (2)“小雨滴为什么要来,来告诉我们些什么?”

  (3)小雨滴是特意来告诉我们春天来到,它可真好,为了感谢小雨滴我我们为它编首儿歌,好不好?

  10编完后完整的说,小朋友你们都非常的棒,为小学化编了这么好听的儿歌,他一定会很高兴的。

  11老师把小朋友的儿歌陪上了旋律,小朋友听一听好听吗?

  12幼儿和教师一起唱

  分组唱分组、个别进行演唱

  13“雪花和雨滴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一起完整地唱一遍好么”?

  完整的唱两编

  14“这首歌好不好听?我们给它起个名字?”(《雪花和雨滴》)

  15加动作进行演唱

  四、结束:

  好了,小朋友我们今天学会了这首好听的歌,你们能告诉我现在的心情吗?

  那我们一起把这种快乐画下来,告诉我们的爸爸妈妈,其他的小朋友好不好,表演歌曲出教室

  五、活动延伸:

  美术:画冬天景色或是绘画歌曲的内容

中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3/8拍子乐曲旋律舒缓的情绪。

  2学、会用乐器为歌曲打节奏。

  3、能较为准确地把握歌曲节奏特点。

  活动准备:

  (一)幼儿准备:

  1、知道小蜻蜓是益虫。

  2、在日常生活中已听熟了歌曲的.旋律。

  (二)教师准备:

  1、图片《小蜻蜓》。

  2、幼儿乐器;铃鼓、碰铃、沙锤节奏图谱卡片,音乐《小蜻蜓》。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

  1、导入活动:

  小飞机,大眼睛,两只翅膀大又明。飞东飞西忙不停,消灭害虫有本领。

  2、交流蜻蜓的生活习性,知道它是益虫。

  二、教师播放歌曲给幼儿欣赏,让幼儿感受到歌曲抒情、流畅的特点。

  三、教师带领幼儿一起练习打击三拍子的节奏。、

  四、幼儿学唱歌曲。

  五、幼儿练习边唱歌曲边用乐器伴奏。

  活动延伸:

  1、在表演区投放蜻蜓和位子的头饰,幼儿可以尝试演奏、表演游戏。

  2、幼儿翻开幼儿用书《虫虫乐园》第14页。欣赏画面,自编故事。

中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用动作表现歌曲中3/4、2/4拍的节奏。

  2.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3.积极投入活动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鱼网一个。

  活动过程:

  一、在《郊游》乐曲伴奏下进教室。

  二、复习歌曲《在农场里》。

  三、感受歌曲《小蝌蚪》的乐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并做动作。

  1.倾听教师范唱。"青蛙妈妈的孩子小蝌蚪在唱歌,大家注意听,它唱了些什么?"

  2.根据歌词内容,师生共同创编动作。

  3.在教师带领下,边念儿歌边做动作,表现歌曲中3/4、2/4拍的节奏变化。

  4.在歌曲旋律伴奏下,尝试配歌词,学唱歌曲。

  5.在歌曲录音的帮助下,边唱歌曲边做动作。

  四、边唱歌,边玩游戏。

  1.教师讲解游戏玩法及规则。

  "小蝌蚪边唱歌边在水里游,玩得很开心,调皮的孩子拿来鱼网捉小蝌蚪,灵活的.小蝌蚪快快地游回去了。""鱼网出现时,小蝌蚪才能游回家去!"完整游戏,幼儿边唱歌边按歌词内容和歌曲节拍做动作,歌曲结束,鱼网出现,小蝌蚪逃回家去。

  2 . 在自然角中投放小蝌蚪并向幼儿介绍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在《郊游》乐曲伴奏下进教室。复习歌曲《在农场里》然后学唱歌曲。

  最后边唱歌边玩游戏。

中班音乐教案 篇4

  仿编歌曲:在农场里

  要求:

  1、能用自然的声音、节拍准确地歌唱,并激发幼儿的欢快情绪。

  2、能按歌中的句子形式缤纷对自己所熟悉的小动物编出新的'歌词,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3、复习游戏《开火车》,能按音乐的节奏做动作,遵守游戏规则。

  准备:

  农场背景图一张、各种小动物图片

  过程:

  一、幼儿听音乐做各种小动物的动作进活动室,要求动作合拍。

  二、发音及节奏练习《加油干》,要求做动作有精神、有力度。

  三、仿编歌曲《在农场里》

  1、出示图片(背景图)

  聪明的叔叔阿姨门造了一个现代化的科技农场,农场里面住着许多小动物,先请小朋友听一听,小动物们都在干什么?

  教师范唱一遍。

  2、在幼儿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再范唱一遍。

  3、仿编歌曲。

  (1)农场好大,好绿呀,小猪、小鸭想要请我们小朋友动动脑筋,猜一猜,农场里还住着那些小动物,他们是怎样叫的,并把它编到歌里去,唱给大家听。

  (2)幼儿自由发挥讲清楚动物,并把编好的歌唱给大家,其余幼儿可做动物的动作,教师给予肯定、鼓励。

  (3)集体个别练习,让幼儿学着唱,教师加以肯定。

  四、复习游戏《开火车》

  农场里的小动物看到小朋友这么爱动脑筋,心里真

  高兴,它们就请叔叔、阿姨们准备了一辆火车,让我们一起到农场里去做客,喜欢吗?集体做游戏一遍。

  五、教师请火车头带着全体火车车厢听开火车音乐出活动室。

中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树叶》。

  2.尝试用动作表演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活动准备

  1.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叶子从树上飘落的情景。

  2.红、黄、绿三种树叶和相应的筐子,树叶头饰。

  活动过程

  一、欣赏歌曲,模仿树叶飘动

  1.幼儿戴上树叶头饰,在《树叶》的乐曲声中,模仿随风飘散的`叶子“飘”进教室。

  2.教师引导幼儿在欣赏歌曲的基础上表现出树叶飘来飘去的感觉。

  重点:教师注意鼓励幼儿做出与其他小朋友不一样的动作。

  二、学习歌词,体会歌词中树叶飘落的优美情景

  1.在歌曲的背景音乐中,欣赏散文诗《我是一片树叶》,熟悉歌词。

  2.请幼儿与教师一起朗诵歌词。

  三、学习歌曲《树叶》

  1.教师带领幼儿分段学习歌曲。

  重点:引导幼儿学习在句与句之间提气、换气。

  2.教师请幼儿分组进行歌表演,巩固所学歌曲。提问:“你唱这首歌时有什么感觉?”

  重点:启发幼儿思考用怎样的声音演唱“秋风吹落我呀,飘呀飘呀飘”。

  四、游戏:送小树叶回家

  请幼儿一人选一片树叶,边唱边模仿树叶飘落的姿态飞来飞去,当歌曲结束时,将手中的树叶按颜色送到对应的筐中。

  活动建议

  利用学习的歌曲在表演区进行歌表演或玩律动游戏。

  附歌曲:《树叶》

  1=C 2/4

  1 2 3 4 ︱3 2 1 ︱5 6 5 6 ︱ 5 — ︱5 6 5 4 ︱

  我 是 一 片 树 叶,一 片 树 叶。 秋风 吹 落

  3 1 ︱2 3 2 3 ︱ 2 — ︱1 2 3 4︱3 2 1 ︱

  我 呀, 飘呀 飘呀 飘。 一 片 一片 树 叶,

  5 6 6 ︱6 —︱5 6 5 4 ︱3 1 ︱2 4 3 2 ︱ 1 — ‖

  吹在 一 起, 变成 许多 树 叶,许 多 树 叶。

中班音乐教案 篇6

  目的:

  1、感觉音乐欢快活泼的旋律,分辩乐曲中的乐段、乐句。

  2、结合故事情节,根据乐曲中所表现的音乐性质,想像小木偶的.形象,并创编动作。

  3、在游戏过程中,继续发展幼儿随音乐变化的能。

  准备:两个娃娃、一个小木偶、一个小喇叭玩具、一个公鸡玩具。

  过程:

  一、师配音乐讲述故事《白雪公主的梦》。

  一天晚上,白雪公主睡着了,她做了一个梦,梦到自己来到的玩具王国。她走走走走看一看,看见了许多小木偶在走路,她又走走走走看一看,看见了许多小喇叭在吹号,白雪公主又走走走走看一看,还是看见了许多小木偶,她觉得好玩极了,又继续往前走,又看见了许多小喇叭在吹号。突然大公鸡叫了,原来天亮了,小木偶和小喇叭都不见了,白雪公主也从梦中醒了过来。

  二、根据故事情节提问幼儿各个物体出来的前后次序,并依次摆出去图片。

  三、请幼儿创编小木偶的动作。

  小朋友,你们知道小木偶是怎么走路的吗?谁来学学看。

  四、幼儿与教师一起听音乐做动作。

  五、讲解幼儿配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再次合音乐。

  六、游戏:白雪公主的梦

  1、师当白雪公主,部分幼儿当小木偶与小喇叭,游戏一次。

  2、请几个幼儿当白雪公主,另一部分幼儿小木偶,游戏一次。

  3、多请几位幼儿当白雪公主,全体幼儿一起游戏。

  七、学白雪公主听音乐出教室

  天亮了,白雪公主从梦中醒了过来,她想与小朋友一起到外面去玩,那我们一起学着白雪公主到外面去吧!

中班音乐教案 篇7

  教学提示:小朋友在唱歌时,可以模仿小鸟的动作,双手张开手臂上下摆动。表演时不宜过快,要有感情地去唱。

  课堂游戏:学习伴奏

  活动目的:

  发展小朋友感受音乐的能力,提高其对音乐欣赏的兴趣。

  活动准备:

  音乐《两只小鸟》、打击乐器等。

  活动过程:

  1.创设情景,激发小朋友学习兴趣。

  幼儿在欢快的音乐声中进入活动室,根据不同音乐,尝试创编短小的问候曲,激发小朋友的兴趣。例:出示小鸟头饰,放鸟叫录音,幼儿唱歌。

  2.欣赏音乐《两只小鸟》

  a.让小朋友听乐曲,鼓励小朋友大胆想象,引导小朋友尝试用语言或动作,描述听了音乐后的`初步感受。

  b.结合观看幻灯,再一次欣赏乐曲。逐段分析乐曲的结构以及所表达的美好情感.

  c.尝试用动作,巩固对乐曲的乐段、乐句的认识,尝试用乐器演奏。

  老师:请大家为乐曲编几个动作,每段音乐编一个动作。然后尝试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第十三课:两只小鸟)

中班音乐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内容,初步学唱歌曲。

  2、感受3/4节拍的特点,用流畅、欢快的声音唱出小蜗牛逍遥、自在的心情。

  3、进一步了解蜗牛背壳的神奇作用。

  【活动准备】

  1、歌曲CD

  2、蜗牛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蜗牛图片,引出歌名。

  师:快乐的小蜗牛,背着房子去旅游,你想做这只快乐的小蜗牛吗?

  师:我们一起来学一首歌唱小蜗牛的歌,名字就叫《快乐的`小蜗牛》,仔细听听歌里是怎样唱小蜗牛的。

  二、欣赏歌曲。

  1、教师清唱歌曲。

  师:歌里唱的是怎样的一只小蜗牛?小蜗牛想去干什么?

  2、欣赏歌曲第二遍。

  师:小蜗牛的房子有什么好处?

  3、欣赏歌曲第三遍。

  小蜗牛有很神奇的背壳,就像一座房子,风雨都不怕,它可以到处旅行,多么逍遥自在。

  三、幼儿学唱歌曲。

  1、幼儿按歌曲节拍拍手,感受歌曲。

  2、幼儿跟唱,重点唱出轻松的情绪。

  四、分组演唱表演歌曲。

中班音乐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 学唱歌曲,运用肢体动作表现飞机的飞行。

  2、 初步了解音乐结构中的重复现象。

  3、 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歌曲:《造飞机》

  2、飞机模型、音乐《造飞机》。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 老师请小朋友猜个谜语:天上飞,不是鸟,前边翅膀大,后边翅膀小,喝饱汽油飞得高。原来是飞机呀。

  2、 出示飞机模型,观察飞机的结构:飞机是什么样子的?(飞机有机身、机翼、推进器、起飞着落装置)

  (二)学做飞行动作,用身体动作来表现飞机的形态。

  1、尝试用身体表现飞机的各个部位:你能用自己的身体造飞机吗?小手可以做飞机的什么?。(身体、脚)推进器可以怎么做?(教师和幼儿一起造出机身、机翼、推进器等)飞机造好了,我们一起来飞一飞。

  2、听音乐飞行:飞到天空,飞向海面,再飞到天空,飞过白云。(随音乐教师和幼儿一起学开飞机的各种动作。)

  (三)学唱歌曲《造飞机》,学做造飞机动作。

  1、 教师站起来表演《造飞机》:老师也来造飞机,请你们仔细听一听,看一看。

  (1)歌里唱了些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做相应的动作)

  (2)跟老师学一学造飞机(坐在位子上,念歌词,念到“推进器”“造得奇”时进行解释。)

  (3)念完第二遍歌词,理解歌曲中重复的现象:这首歌曲中,每句歌词的开头是重复的,造飞机,造飞机……,一共说了两次,蹲下来,蹲下来……;蹲下去蹲下去……,飞上去,飞上去……,都是重复说两次。

  (4)再次念歌词。

  (5)小朋友表演的真棒,一起轻轻地跟老师唱这首歌。(在座位上唱两遍)

  (6) 我们排着队来做飞行表演,请小飞机们找个空位置站好,做动作的时候要整齐,神气一点。

  (四)合作游戏,练习唱歌。

  1、 造飞机,造飞机,飞机造得奇。刚才我们是一个人可以造飞机,那两个人能不能造一架飞机呢?

  (1)幼儿自由讨论。

  (2)两位老师示范合作表演。

  (3)幼儿分配角色。(男生做机翼,女生做推进器)

  (4)表演完一遍后,提出新的要求:比比哪架小飞机唱的歌好听。然后再唱一遍。

  (5)交换角色表演。

  2、我们来造一架大飞机,老师来做飞机的'头部,小朋友做机身。

  (1)两位老师带领小朋友游戏。(两位老师分别做两架飞机的机翼,其他小朋友做推进器,一个跟着一个,唱两遍)老师来做飞机翼,男小朋友跟着我,女小朋友跟着·老师,我们变成两架大飞机,飞机要开得稳,歌要唱的好。

  (五)结束活动。

  到外面去继续造飞机。

  活动反思:

  今天我们开展了音乐活动《造飞机》。活动前我对歌曲进行了熟悉,发现这首歌曲的比较有节奏感,歌词也很有趣,同时还找到了相应的歌曲动画来帮助教学。

  整个活动下来,大部分孩子已能将歌曲完整演唱,在最后,模仿飞机边唱边跳的环节,大家全部积极、愉快的参与了进来,气氛很活跃。我想音乐活动就是要让幼儿身临其境,这样才可以更有效地增强幼儿的主动参与意识,自然地将自己角色化,与角色贴近产生情感共鸣。因此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也会遵循幼儿的兴趣、发展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幼儿的情感,进而培养幼儿对唱歌活动的兴趣,并通过具体的音乐形象和歌曲内容,创设生动具体的情景,使幼儿通过想像、联想来理解歌曲,使教学活动情趣盎然,生动活泼

中班音乐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幼儿欣赏幼儿用书《拍花箩》,并学念儿歌《拍花箩》。

  2、幼儿感受儿歌的生动、幽默的情感。

  3、在说说、玩玩中体验阅读的乐趣。

  活动准备:

  录音《拍花萝》、大写数字和小写数字各一套。

  活动过程:

  一、引题

  1、数字1、2、3、4、5、6、7、8、9、10导入活动内容。

  教师:小朋友,这些数字你们认识吗?

  幼儿:1、2、3、4、5、6、7、8、9、10。

  教师:这些数字还有另外一种写法呢?

  教师出示大写数字一、二、三……幼儿一起认一认。

  2、数字儿歌。

  教师:你们知道关于数字的儿歌吗?

  幼儿回忆,一起念《一二三四五》。

  二、阅读幼儿用书《拍花萝》

  1、出示《拍花箩》,和幼儿一起欣赏。

  教师:今天许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儿歌,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幼儿:鱼、青蛙……

  你们从书上看看,猜想一下这首儿歌大概讲的是什么内容(跟动物有关)。

  2、教师和幼儿一起欣赏,学习儿歌《拍花箩》。

  教师:你拍几呀?

  幼儿:我拍一呀。

  教师:来看看画面上有谁?

  幼儿:蜗牛。

  教师:几只蜗牛?

  幼儿:一只。

  教师:在干什么?

  幼儿:爬楼梯。

  教师:一只蜗牛爬楼梯呀。

  将讲述的'内容连贯起来念一遍。

  3、、用同样的方法和幼儿玩下面的游戏。

  4、让幼儿回忆刚才我们拍了哪些?根据幼儿说的,出示相应的图片。

  5、一起按照数字的顺序给图片排排队。

  6、一起看图片来念一遍儿歌。

  7、师幼倾听录音机里的《拍花箩》,并有节奏地配上相应的动作。 形式依然用游戏的方法进行。

  延伸活动:

  幼儿之间一起玩拍花箩游戏。

【中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中班音乐教案07-22

(精选)中班音乐教案07-10

中班音乐教案01-06

中班音乐教案12-19

中班音乐教案【经典】07-23

【荐】中班音乐教案06-13

中班音乐教案【精】06-13

【热门】中班音乐教案06-13

中班音乐教案【推荐】06-13

【精】中班音乐教案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