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教案

时间:2023-07-22 08:04:25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语言教案汇总(7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语言教案汇总(7篇)

大班语言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利用情景画面引导幼儿阅读、理解故事情节。

  2、能够复述故事大概内容。

  3、学会一些生僻词句。

  (二)活动准备

  一本《生气汤》绘本

  生气汤封面图画若干

  舒缓音乐

  快节奏音乐一份

  (三)活动过程

  1、导入环节

  (1)首先放舒缓的音乐,让幼儿随意做好。出示一个快乐的表情娃娃,请小朋友们思考最开心的事并和大家分享。

  (2)再放快节奏的打击乐,让幼儿固定做好。出示一个愤怒的表情娃娃,请小朋友们思考最生气的事并和大家分享。

  2、讲故事

  (1)封面观察:给每个小朋友一本《生气汤》的绘本的封面图,先让孩子们观察封面,让大家猜猜看,这口大锅里煮着的是什么,你煮这锅汤用来干什么的呢?

  (2)人物介绍:打开绘本,看这个小男孩,他叫霍斯,是我们的新朋友,他今天会遇到很多糟糕的事情,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3)听故事:

  a、先引导幼儿将绘本前半部分(霍斯所有生气的事情)看一遍,

  b、让大家讲讲有没有和故事里霍斯的`烦恼一样的例子,请小朋友齐来分享。

  c、再与孩子一起把后半部分看完,询问他们生气时妈妈爸爸是怎么做的。

  (4)寻找不生气的好方法:讨论:生气好不好?哪些事不该生气?怎样做才能不生气呢?

  (四)活动结束

  教师总结幼儿发泄情绪的方法,帮助幼儿学会用正确的方式排遣坏心情。

  (五)课后延伸

  请幼儿们把绘本故事讲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让爸爸妈妈也学着来煮“生气汤”。

大班语言教案 篇2

  一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学会专注的倾听同伴谈话,迅速掌握别人的谈话内容,学习别人的谈话经验。

  2.培养幼儿围绕一定的话题谈话能力,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见解。

  3.幼儿能说出自己喜欢的动画片及人物角色,并说出原因。

  二 活动准备

  1动画片画面。

  2.准备各种动画片短小片段。

  三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动画城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现在呀,请大家闭上眼睛,老师要带你们去动画城看动画片了哦。(将很多的动画片画面呈现在幼儿面前)教师:请小朋友们说说,你看到了哪些动画片?这么多的动画片,哪一个是你现在就想看的呢?

  2、观看动画片

  (1)根据幼儿的`提议,播放幼儿想看的动画片(2)教师:小朋友们,刚刚你们看了你们喜欢的动画片,现在老师想知道你们最喜欢的动画片里的谁,为什么喜欢他?请你们告诉我好吗?假如你是他,你最想干嘛?

  (3)向伙伴分享自己还看过的其他动画片3、游戏 模仿自己喜欢的动画片里的角色教师:刚刚小朋友都说了自己喜欢的动画片里的人物,那你们想不想当小演员,来模仿自己喜欢的角色呢?(请小朋友们模仿自己喜欢的角色说话,走路等等)

  (4)教师:小朋友们刚刚模仿的都很棒,动画城的小伙伴们要奖励你们听听他们的歌,现在让我们听着歌曲,休息一下。

大班语言教案 篇3

  活动名称:毕业诗

  活动目标:

  1、感受诗歌中对幼儿园、对老师、对同伴的依依不舍的情感。

  2、把记忆最深刻的人或事编入诗歌中,并能有感情的朗诵。

  活动准备:一只挂钟。

  活动过程:

  一、倾听毕业诗。

  1、轻轻闭上眼睛,倾听挂钟“滴答滴答”走动的声音。

  2、时间时间像飞鸟,滴答滴答向前跑……即将毕业的时候,时间飞快地向前跑着,你想到了什么?

  3、有一首毕业诗就是在说小朋友心里的事。

  4、教师有感情的朗诵诗歌两遍。

  5、你最喜欢诗歌中的哪一句?为什么?

  6、集体跟念诗歌若干遍,感受诗歌中对幼儿园、老师、同伴那份依依不舍的情感。

  二、忘不了。

  1、回忆在幼儿园里最忘不了的事,并能用“忘不了……”的句式进行创编。

  2、集体朗诵前四句,从“忘不了”开始由教师帮助幼儿填入自己创编的人或事。如:忘不了滑梯上的欢笑,忘不了草地上的'奔跑,忘不了老师的拥抱,忘不了我们曾经有过的争吵……

  3、分小组讨论,把小组成员中最忘不了的两件事编入诗歌中,然后集体表演。第一遍完整朗诵诗歌,第二遍的“忘不了……”填入自己创编的作品内容。

  三、说句悄悄话。

  1、与自己的好朋友互相分享忘不了的人或事,可以是发生在好朋友身上的某一件事,也可以和好朋友分享别人的令人难忘的事。

  2、给好伙伴一个最热烈的拥抱。

大班语言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 理解故事情节,大胆地猜想故事发展和结果,并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

  2、 通过感受、学习故事中生动的词汇,感悟人物的心理活动。

  3、 懂得规则的重要性,知道应向有坚持性的小动物学习,提高自控能力。

  活动准备:

  1. 背景图和故事中的小动物立体图片

  2。幼儿使用的立体图片

  3。幼儿相关的经验。

  组织形式:

  小组活动

  活动过程:

  1. 以“报告小朋友好消息,小动物们要召开跑步比赛了,我们一起看看都有谁来参加比赛了?”出示小动物引导幼儿观察和激发听故事的兴趣。了解四个不同的项链,和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是特别的比赛?帮助幼儿理解这次跑步比赛的规则。

  2. 利用立体教具讲故事,在故事环节中引导幼儿思考并猜想“小动物们为什么在僻静的地方停下来,他们干什么?”、“他们想了什么办法?”、“小羊为什么不换项链?”、“小猴子说是第一,水牛裁判会把奖牌发给它吗?为什么?谁应该得奖牌?”……鼓励幼儿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包办理解故事情节和小动物的心理变化。

  3. 第二次完整、生动地讲故事,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熟悉故事的内容,之前并交代任务“仔细听听你喜欢故事中的谁、哪句话、哪个词为什么?”丰富幼儿的词汇,并对其进行思品教育“懂得规则的重要性,知道应向有坚持性的小动物学习,能克服困难”。

  4. 和幼儿一起讲故事。

  活动延伸:

  1. 引导幼儿拓展情节续编较复杂故事情节,如除了“换项链,小动物们还会想出什么方法?”;假如他们进行“第二次比赛,会是怎样的故事呢?等等,引导幼儿充分想象,大胆讲述。

  2. 在活动区中投放相关的材料,引导幼儿进行故事表演。

大班语言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看看、猜猜、说说中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游戏的快乐。

  2.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能用语言清楚连贯的表达。

  【活动准备】

  《粽子里的故事》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讲一个故事,故事里有好玩的,也有好吃的.,想听吗?

  PPT(指着粽子问)这是什么?(粽子)你吃过粽子吗?什么节日里吃的?你喜欢吃什么馅的粽子?现在就给你们讲一个《粽子里的故事》

  二、理解故事

  PPT(小动物听老奶奶在讲故事)至老奶奶会请谁吃粽子、讲故事呢?你想请谁吃粽子、讲故事呢?

  小鸟(小鸟还真的吃了粽子,肚子里也有了故事,可是小鸟扑棱扑棱地讲不出故事),你请谁吃粽子,讲故事

  小猴小兔、小狐狸、小松鼠等等

  那么请谁呢?——引出请小朋友吃粽子,讲故事。

  三、语言游戏

  1.你们会讲故事吗?你的故事哪里来的?

  2.你们想去老奶奶的家里吃粽子吗?想去老奶奶的家里吃粽子,必须先吃我的粽子,看看我的粽子里都包了些什么呢?

  3.“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边说边打开第一只粽子包。

  玩游戏:词语接龙

  4.我们来看看第二只粽子“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

  玩游戏:悄悄话

  悄悄话怎么说的,说说看

  5.第三只粽子“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

  游戏:故事接龙:小熊走在森林里----后面让小朋友随意接,把故事发展下去……

  四、欣赏故事结尾

  一个小女孩来到小屋前————结束

  五、结束部分

  孩子们,奶奶会讲故事吗,会包粽子吗?还有20多天,就是端午节了,小朋友在家里可以边吃粽子边听奶奶讲故事,也可以把自己的故事讲给奶奶听,好吗?

大班语言教案 篇6

  [教材简解]

  《小机灵鬼皮科的故事》是一本非常有教育意义的幼儿绘本,它讲述的是小不点兔子皮科用其聪明的头脑战胜高高大大的大象和河马的故事。作为幼儿文学的绘本,它构图精美,内涵丰富,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反映了幼儿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生活片段,并在潜移默化中告诉了孩子们一个非常宝贵道理:弱小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善于动脑,一切困难都会迎刃而解。

  [目标预设]

  1、感知故事的内容,想象并尝试讲述故事中的部分内容,在故事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2、了解智慧的力量,体会智慧力量的神奇魅力。懂得遇事不冲动、不蛮干,多动脑。

  3、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体验与同伴分享的快乐。

  [重点、难点]

  感知故事的内容,了解智慧的力量,体会智慧力量的神奇魅力。懂得遇事不冲动、不蛮干,多动脑。

  [设计理念]

  新《纲要》要求“引导幼儿接触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和感人事件,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教育的时机,提供适当的引导”,一本好的`绘本就完全符合新《纲要》的教育理念,好的绘本总能让孩子畅所欲言,就像一章生动的心理学,就像一课寓教于乐的教育学,通过绘本将孩子之间的“欺负”活灵活现地表达出来,并且隐隐告诉孩子懂得遇事不冲动、不蛮干,多动脑,更进一步地引导体验与同伴分享的快乐。

  [设计思路]

  1. 提问导入,激发兴趣。通过逐层深入的提问,激发幼儿参与的热情,增强幼儿的主体感受,调动学生情感参与。

  2. 讲述故事第一部分,整体感知。学通过倾听故事第一部分,幼儿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并将自己的想法、看法说出来或表演出来。

  3. 欣赏拔河片段,进一步集体讨论、交流,同时鼓励幼儿各抒己见、展开讨论,以便引发思维碰撞、达成共享经验。

  4、通过讨论,欣赏动物的优点,培养幼儿在交往过程中的良好品质。

  5、幼儿表达自己感想、体验,并给故事取名字。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小朋友,老师先问你们两个简单的问题,简单到小班的孩子都会。因为问题很简单,所以我请你们不要用嘴巴回答我的问题,用身体动作表示。

  1、一只兔子跟大象比谁的力气大?

  2、一只兔子跟河马比谁的力气大?

  3、如果我告诉你有一只兔子跟大象和河马的力气一样大,你们信吗?

  二、讲述故事

  1、这是一只怎样的小兔呢,他是怎样证明自己的呢?我们来听一听故事。

  (从故事开始:春天终于来啦!讲至皮科一溜烟地跑开了。)

  2、故事后提问:

  (1)哎呀,可怜的皮科一会儿被大象欺负,一会儿又被河马欺负。为什么两次都走开了呢?

  (2)你觉得皮科是胆小鬼吗?你是怎么知道的?那皮科走了之后会不会回来?

  (3)他回来干什么呢?皮科怎样才能战胜大象和河马?让他们不敢小瞧自己,不再受欺负了呢?如果你就是皮科,你有什么好办法?

  三、欣赏拔河片段

  小朋友们真聪明,想了这么多好办法,老师要好好表扬表扬你们这些“聪明蛋”、“机灵鬼”,那故事里的皮科到底用的什么方法呢!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

  1、猜测拔河取胜的方法。

  (1)皮科是一只机灵的小兔,看,皮科找来了一捆老长老长的绳子,干吗来了?

  (2)原来要跟大象和河马拔河比赛了。论力气,皮科肯定没有他们大,显然不能胜利,但是它既然来了,一定有取得胜利的好方法,你们觉得皮科怎样才能取得胜利呢?

  2、观看教具表演,尝试讲述拔河情节。

  (此处是一边表演老师连续发问,然后结束后讲述。)

  (1)皮科跟大象说:“你信不信,我的力气和你一样大?要不信,和我比一比拔河就知道了!”

  大象会怎样呢?(大象笑得在地上直打滚,四条粗腿在空中乱蹬,哦,和兔子拔河,这么有趣的事情可不能错过!说完,伸出长鼻子拽住了绳子的一头。)

  (2)皮科又飞快地跑啊跑啊,跑到老远的河岸边去找河马。怎么跟河马说的呢?河马又会有怎样的反应呢?

  (3)皮科有没有真正地参加拔河比赛呢?那怎样才不会被大象、河马发现?

  (皮科在一处草丛中躲好,大象和河马谁也看不到他。这时他高叫:“各就各位——预备——拔!”

  他口中的哨子也“躣躣“地吹响了。)

  3、比赛结果及赛后对话。

  大象和河马拔河,结果会是怎样的呢?

  在幼儿回答之后,教师引导幼儿边看图画检验自己的猜测,并讲述故事内容。将大象和河马的羞愧之情说出来。

  四、欣赏动物的优点。

  1、喜欢皮科吗?为什么喜欢他?

  2、老师也跟你们一样喜欢这个聪明机灵的皮科,皮科虽然没有很大的体力,但是却用智慧证明了自己跟大象河马一样大的力量!除了喜欢皮科,我还喜欢大象和河马,你知道我为什么喜欢它们两个呢?

  3、犯了错误不要紧,只要认识了并真正地改正,这样的人大家仍然会喜欢他。皮科后来再出来玩,大象和河马一定不会再欺负它了。

  五、给故事取名字

  1、这么好听的故事,你们发现它少了什么?小朋友来帮忙取个名字。

  2、你们取的名字真好听,其实这个故事原来也是有名字的,叫《小机灵鬼皮科的故事》,有机会你可以买这本书看看,相信你一定会跟我一样爱上它。

大班语言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诗歌直抒胸臆地表达了对身边的人和事物的感谢,很符合幼儿即将离开幼儿园,对身边熟悉的老师和亲密的小伙伴说一声感谢的情感需要。

  采用反复听赏的方式,在回想与讨论的过程中逐步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意义,传递诗歌中的暖暖爱意。手语是一种感人的肢体语言,跟随视频或图谱模仿做手语表现诗歌的内在含义,可以让幼儿体验到手语传递着无声声的爱的力量,丰富幼儿的肢体表达方式,也促进幼儿表达能力的提高。

  活动目标

  1.欣赏诗歌,理解诗歌中对父母、老师,大自然所表达的`感思之情。

  2.能看懂手语表达的意思,并愿意跟随模仿,体验感恩的表达。

  活动重难点

  1.重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内涵。

  2.难点:尝试运用手语表现诗歌,体验运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恩。

  活动准备

  1.诗歌中相关手语动作的视频、图谱。

  2.幼儿用书第6册第14~15页。

  3.音乐CD(《感谢》。民来切制川区话。

  活动过程

  (一)感恩的情怀。

  1.孩子们,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有许多默默关心我们的人;我们的成长还离不开大自然中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我们应该深深地感谢周围的人和物。

  2.今天我们来听一首诗歌,听一听诗歌里都感谢了谁。

  (二)、欣赏诗歌。

  1.完整欣赏第一遍。

  师:听了这首诗歌你有什么感觉?

  师;这是一首让人温暖感恩的诗歌。

  2.完整欣赏第二遍。

  师:你在诗歌里听到了什么?诗歌里要感谢谁?为什么要感谢他们? (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图谱,帮助幼儿理解内容。对幼儿的多种表达教师要积极回应,自然渗透感恩的情怀。)

  3.完整欣赏第三遍。

  师:再次倾听诗歌,帮助幼儿把图谱补充完整, 集体检验图谱排列顺序是否正确。欣赏视频。

  (三)、欣赏视频

  1.理解手语的表达

  师:这些动作叫什么?跟我们平时跳舞的动作有什么不同?

  师:你看懂了哪些动作?表示什么意思?

  2.尝试模仿做手语

  师:我们也跟着视频做做手语

  师:说说做过手语以后的感觉。

  手语是聋哑人交流的一种动作,是让人感动的肢体表达,很温暖人心,只有懂得感恩,生活才会美好。

【大班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语言教案02-18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07-24

神奇的语言大班教案12-13

大班语言教案02-18

大班语言《比尾巴》教案02-20

大班语言伞教案02-16

大班语言领域教案02-07

大班语言《春》的教案02-22

大班语言秘密教案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