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教案

时间:2023-07-20 08:33:49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科学活动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学活动教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实用)科学活动教案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对枯燥的石头或海绵等物体的浮沉,不是很感兴趣。于是通过幼儿喜爱和熟识的蔬果,开展了此次活动《果蔬沉浮》。让幼儿学习和获得沉浮概念。让孩子们感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

  活动目标:

  1.表达蔬菜水果在水中的浮沉现象。

  2.获得物体沉浮的概念。

  3.学习简单的记录及统计。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自制蔬菜水果浮沉实验前后对照图,各种各样的水果、蔬菜的实物和图片,水箱。

  活动重难点:

  获得物体沉浮的概念。

  活动过程:

  ●引出主题激发兴趣。

  它们是谁?说出蔬菜、水果的名称。

  ●观察实验,理解浮沉概念。

  你们见过蔬菜水果游泳吗?

  自选一种蔬菜和水果,把它放到水里,观察在水中的状态。用语言表达浮沉现象。

  ●猜测蔬果浮沉现象,用蔬果图片粘贴方式表现蔬果浮沉实验前的'对照图上。

  再把浮在水面和沉在水底的蔬果数量作简单的统计。

  ●请幼儿将蔬果放到水里做实验,观察它们在水里的现象,也用蔬果图片粘贴的方式表现在蔬果浮沉实验后的对照图上。

  再把浮沉的蔬果数量作简单统计。

  ●将实验前后结果对照,增加活动趣味性。

  活动反思:

  针对小班幼儿来说,这个活动总体上比较满意。在玩水的过程中无意识地发现和获得初浅的“沉”“浮”经验,帮助幼儿归纳和形成有关物体沉浮的经验,让孩子们做简单的记录,目的是让他们通过记录水果在水里的沉浮状态,并且根据水果在水里实际的沉浮状态来验证原有的猜想,调整自己的认识,使幼儿感知到:事物要通过实验、探究来认识,一切结论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激发了幼儿极大的探索和研究的兴趣。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感知各种材料的强度不同,从而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2.让幼儿感知材料的强度与外在因素(长短、大小、宽度)的关系,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观察、讨论、实验,培养幼儿良好的科学态度及合作意识。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普通餐巾纸或皱纹纸、牛皮纸条、塑料纸、玻璃弹子、木棍、绳子、挂钩、宽胶带、容器(可用塑料饮料瓶瓶底或冰琪淋杯子代替)、弹簧秤。

  活动过程

  探究活动一

  玩一玩,感知材料的强度。

  宽、窄、长、短不同的塑料带、皱纹纸及牛皮纸,让幼儿想办法动手试一试,看一看哪种纸最牢。

  探究的问题:用三种材料不同、大小相同的纸提重物,哪种纸的力量最大?

  试一试。

  把相同长短、宽窄的皱纹纸、塑料纸、牛皮纸固定在木棍上,再在纸的下端系上一个小容器。一名幼儿向容器中放玻璃弹子,另一名幼儿记录, 看一看一共放了多少玻璃弹子后纸才被拉断,记录下玻璃弹子总数。比较三种不同纸被拉断后玻璃弹子的'总数。

  说一说我的发现。

  (1)塑料纸力量最大,牛皮纸的力量也不小。

  (2)皱纹纸力量最小。

  探究活动二

  探究的问题:用同一材料,相同长度、宽窄不同的纸挂重物,谁的力量最大?幼儿实验。

  说一说我的发现。

  (1)同一材料中,当长短相同、宽度不同时,纸条越宽,它的力量越大,挂的重物越多。

  (2)细纸条的力量最小。

  注意事项

  活动反思

  新《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尽量为幼儿创设条件,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发现的乐趣。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 认识一些常见工具,培养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2 通过目测区分物体间明显的大小差异,尝试使用一些工具改变各种食物的大小,并愿意表达操作过程。

  活动准备:

  1、各种食物:黄瓜、茄子、蘑菇、白菜、豆腐干、西瓜、苹果、梨。

  2、各种工具:勺子、剪刀、小刀。

  活动过程:

  1、认识各种食物。

  师:老师的百宝箱里藏着许多东西,你们相知道他们是什么吗?老师请小朋友把他们找出来告诉大家,好吗?

  2、预测“大变小”的可能性

  (1)我们能把这些食物装进瓶子里去吗?

  引导说出“瓶子太小,食物太大。”

  (2)怎样才能把这些食物放进去呢?

  根据幼儿的反应适当的运用一些动作提示,以引导幼儿尝试运用工具。

  3、 进行“大变小”的实验

  幼儿尝试运用各种工具使食物变小,并把食物放进瓶里。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边操作边表达实验过程。

  有意识的提问“你用什么把什么变小了?”

  有的幼儿在工具选择上存在问题,引导幼儿尝试使用其他工具,看看用什么比较容易“变”

  有的幼儿一直使用一种工具,有意识的.引导他们大胆试用其他工具。

  强调行为习惯的养成,用完的工具放回原处,用抹布擦手,并进行安全教育。

  4、师幼共同探讨

  你是怎么把食物放进瓶里的?

  引导幼儿说出“我把它变小了。”进一步提问“你是怎么把它变小的呢”引导幼儿回忆操作过程,帮助幼儿说出工具名称,并用标记图表示。

  活动结束:

  回忆“刀”是什么样子的,强调刀有“很锋利的一面”,提醒幼儿要用刀的这一面来切东西,但不能去碰。引导幼儿观察幼儿园里的刀和家里的刀有什么不同,并告诉幼儿老师提供的刀是安全的,而家里切菜的刀有危险,不能玩。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观察并讲述消防车的外形及其用途。

  重点难点:

  讲述消防车的外形及其用途。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车子开来了》

  2.教学电子资源:《消防车来救火》。

  3.消防车玩具。

  4.消防车的基本知识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教师播放教学电子资源中消防车的图片,请幼儿观看。

  1.你在什么地方见过消防车?

  2.你知道消防车是做什么用的吗?

  3.消防车是专门用来救火或用作其他紧急抢救用途的`车辆,消防车又叫救护车。

  三、请幼儿阅读幼儿用书上的画面,了解不同消防车的外观和用途。

  1.房子失火了,怎么办呢?

  2.这个白色的管子有什么用?

  3.水罐车的水罐里装着什么?

  4.云梯车上长长的梯子有什么作用?

  四、将幼儿分成若干组,给每组幼儿发放消防车玩具,请幼儿观察并讨论消防车的作用。

  你知道消防车是怎么救火的吗?

  五、请每组幼儿用消防车玩具玩救火的游戏。

  活动反思:

  消防车对于孩子们来讲是很神秘的,在图片的吸引下,孩子们对消防车有了初步的认识,认知经验上的丰富,为他们在本次活动中的言行提供的丰富的“话题”,于是参与性与主动性就自然而然的得到了提高。玩救火的游戏让孩子更深入的了解、巩固对消防的认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游戏中孩子们乐此不疲。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做小试验,感知空气的压力。

  2、对实验中发生的现象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无色透明玻璃杯若干,报纸、气球、扇子,用纸箱和油桶自制的通气玩具一个,水、垫板、脸盆若干。

  【活动重点感知空气的压力。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遇到了一个难题,(出示玻璃杯、水和垫板),老师在玻璃杯中装上水,倒过来的时候,水总是掉出来,(边说边操作),谁能想个好办法,使水不掉出来(大家积极动脑发言)。

  二、基本部分:

  1、探索不使杯子里的水倒出来的方法(请大家进行小实验操作)。

  2、请成功和失败的小组各派一名代表进行演示,(如果孩子们实验都失败的话,老师演示成功的方法)

  3、对比成功和失败的实验区别(说明成功的杯内装满水无气泡)

  4、幼儿再次试验,直到获得成功。

  5、为什么杯子里没有空气,水才不会倒出来?是谁在帮忙?谁那么有力量?

  6、引导幼儿交流:杯子里没有空气,外面的空气就会把水压入杯中或将水托住,水就不会流出来。

  三、利用空气的力量使气球向上走

  小朋友们,空气的`力量大不大,现在我就要考一考大家了,这里面的气球我不用手向上托,气球怎样才会向上走?(用扇子扇气)

  四、空气的力量有多大

  空气的力量到底有多大呢?科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出两个铜制的半圆,而后将它们合起来成为一个空心的铜球,再把球内的空气抽掉,球壳受到外面空气的巨大压力,两个半球牢固的贴在一起。这时用4匹骏马,让它们分开站在球的两侧,一侧各2匹马,用绳子将它们系在铜球把手上,两边的马向相反的方向拉动,铜球没有分开。以后,逐渐均等地向两边加马,直至每一边加到8匹马时,才勉强将铜球拉开。

  五、做游戏

  1、小朋友们现在想一想咱们能不能做到不用手帮忙把报纸贴在胸前走,而报纸不掉下来。

  2、请一个小朋友试一试。

  3、两个小朋友把报纸分别贴在胸前,进行跑步比赛,胜利者得到一个小红花。

科学活动教案 篇6

  设计想法:

  1、利用身边经常看到的事物作为科学活动的内容是《新纲要》科学活动的要求之一,纸是非常普遍的东西,容易收集和准备。

  2、活动与环保、动手能力、语言表达有机结合。

  3、撇开平常人们对纸的了解,从纸的另一面出发,让幼儿尝试探索学习,感觉到科学的神奇。

  活动目标:

  1、在实践和操作过程中,发散幼儿的思维能力,激发探索的欲望。

  2、尝试中愿意接受新方法,体验成功的快乐。

  3、初步尝试让洞越来越大的方法。

  4、喜欢活动,愿意参与。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纸若干、剪刀、垃圾筒、小熊和幼儿人数相同、大的小动物若干、泡沫垫子和幼儿人数相同

  活动过程:

  一、尝试

  1、老师出示一张纸提出任务:今天我们要来和纸做游戏,用剪刀在纸的中间开一扇门,让小熊从你的门中走过去。

  2、想想看,你会怎么剪?请幼儿交流自己的想法。

  3、幼儿尝试,教师巡回观察了解幼儿操作情况

  二、探索

  1、其他大个子的`小动物也想进门,你动动脑筋试试看让它也能从你开的门里走过。

  2、幼儿可以在原来的纸上进行修改,也可以再取一张纸。

  3、巡回指导,在指导过程中,把交叉剪的方法和幼儿共同分享,帮助幼儿解决困难。

  三、再次探索体验

  1、我也想进门,请你们用刚才学会的方法继续开动一休的小脑袋,让门开的更大一点,让我也走过去。

  2、和幼儿共同尝试,分享交流,探索让洞变大的方法。

科学活动教案 篇7

  设计背景:

  走迷宫能有效地提高幼儿的有意注意和空间智能,帮助幼儿学会整体观察、全方位思考,培养幼儿逆向思维能力及沉着冷静、敢于挑战的品质等。

  我班幼儿对走迷宫有一定经验,但能力参差不齐。有的幼儿能迅速判断并选择通畅的路径走出迷宫;有的幼儿很容易迷失方向,多次"碰壁"后才能走出迷宫;有的幼儿急于求成,缺乏一定的耐心,等等。基于此,我们设计了这个活动,将科学学习融入走迷宫游戏中感知迷宫,了解迷宫所含的基本秘密,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幼儿在轻松愉快又富有挑战的情境中,提升经验,形成策略,巩固走迷宫的方法。

  活动目标:

  1.感知迷宫,了解迷宫所含的基本秘密。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体验迷宫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自制迷宫图3副。

  2.幼儿操作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

  1.小朋友,你们玩过"走迷宫"的`游戏吗?

  2.迷宫图上会有哪些标志呢?

  二、分析迷宫图:

  (一)出示迷宫图一,初步感知迷宫。

  1.从这张迷宫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代表什么? ×代表什么?

  2.谁愿意上来走一走?

  (二)出示迷宫图二,剖析迷宫图的秘密。

  1.从这张迷宫图上你看到了?知道了什么?

  2.这两张迷宫图藏着一个共同的秘密,都有什么?

  3.谁愿意大胆尝试帮小猪来搭桥?

  (三)出示自制迷宫半成品图,学习摆迷宫阵。

  1.走迷宫看来难不到你们,那你们玩过摆迷宫阵的游戏吗?

  2.今天我们来一起布迷宫阵,怎么摆放才能使迷宫阵觉得有难度、更好玩?

  3.师生共同摆迷宫阵:第一步:放石头 第二步:鳄鱼 第三步……三、幼儿操作1.幼儿第一次布迷宫阵,教师巡回指导,并用相机拍下幼儿摆的迷宫阵。

  2.教师有针对性的多媒体展用示幼儿摆的迷宫阵,请幼儿说一说这幅迷宫图摆的好吗?好在哪里?不好,不好在哪里?

  3.幼儿再次布迷宫阵,请旁边的小朋友来走迷宫阵。

  四、展示幼儿设计的迷宫图教师对幼儿设计的迷宫阵进行设当点评。

  五、延伸活动:

  出示图四: 这张迷宫图和之前我们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样?如果让你来走一走,你会吗?回去之后我们可以继续布迷宫阵,走迷宫图,比一比谁的办法多,谁的办法好。

科学活动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理解“0”在不同地方的不同名称和用途。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在圆形上添画,成为各种事物。

  活动准备:

  1、环境创设:数学王国、音乐王国、体育王国;字母王国

  2、圆形的体育器械;

  3、节奏卡片;数字卡片;字母卡;

  4、白纸、蜡笔。

  活动过程

  一、黑板上画出圈,引导幼儿复习形状及给“圈”取名;

  师:它的名字叫什么?你们能给它取个名字吗?你们觉得它像什么?

  二、带领幼儿分别到数字王国、音乐王国、体育王国、字母王国寻找“0”,用多种形式帮助幼儿理解“0”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名称和用途。

  1、教师说明要求及介绍四大王国(用音乐带领幼儿进入各王国);

  2、数字王国:

  (1)引导幼儿寻找“0”:

  2)每位幼儿戴上一张数字卡片,找朋友,后听老师的要求:“0”和其他的'数字宝宝组成了数字几。

  (3)听到音乐时,跟着老师一起进入下一个王国;

  3、音乐王国:

  (1)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跟音乐跳舞;

  (2)请幼儿到音乐王国去挑一张自己喜欢的卡片,然后根据卡片上的节奏型打节奏,教师对个别幼儿进行引导;

  (3)集体活动,根据教师的出示的卡片进行节奏练习;

  (4)听到音乐时,跟着老师一起进入下一个王国;

  4、体育王国:

  (1)老师带领幼儿跳舞;

  (2)幼儿自由地取器材玩耍;

  (3)听到音乐时,跟着老师一起进入下一个王国;

  5、字母王国:

  (1)在字母宝宝中寻找“0”,引导幼儿说出在字母中它叫什么。(2)一起唱《字母歌》

  三、幼儿创作:

  1、发挥幼儿想象力,说说“0”还可以变成什么东西?

  2、启发幼儿在“0”上添画,变成一样新的东西;

  四、展示幼儿作品,互相交流。

【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活动教案02-16

科学的活动教案11-25

科学活动教案06-14

(推荐)科学活动教案07-20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四篇07-16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4篇02-21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3篇01-15

科学活动教案三篇03-11

科学活动教案4篇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