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教案

时间:2023-07-19 09:59:51 教案 我要投稿

【必备】大班美术教案范文集合10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美术教案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必备】大班美术教案范文集合10篇

大班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大胆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对小兔子的认识。

  2、能使用形与线、形与形的组合来画出小兔子的形态特点。

  重点:

  是画出小兔子的各种形态。

  难点:

  在于引导幼儿画出小兔子的细节特征。

  经验准备:

  幼儿有饲养小兔子的经验,对小兔子的形态、生活习惯等有所了解。

  物质准备:

  画纸、水彩画、油画棒、动态各异的小兔子的图片。

  活动过程:

  1、导入:看看猜猜小朋友们,大屏幕里藏了一个可爱的小动物,你们猜猜它是谁?--小兔子。

  你们从哪里看出它是小兔子的?

  2、基本部分

  (1)欣赏课件,观察小兔子的细节特征。

  小兔子的耳朵、眼睛、嘴、尾巴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回答。

  总结:小兔子的耳朵是尖尖的弧形,嘴巴像两个弧形组合在一起的钩子,眼睛是圆圆的,好像两颗闪闪发光的红宝石,引导幼儿感知小兔子的细节。

  (2)观看《动物世界之小兔子》,感知欣赏小兔子的各种形态。

  在茂密的大森林里生活着许多的兔宝宝,他们跟随兔妈妈快乐的'嬉戏玩耍。小朋友们要仔细看,兔宝宝们在做什么?它长什么样子?观看视频。提问:你看到了兔宝宝都做了什么事情。幼儿答。

  (3)欣赏课件。

  这个小兔子在做什么?

  他的身体在头的什么位置?

  总结:小兔子在做不同的动作时它的身体是绕着头儿转的。

  小兔子的身体不动时,头部也可以绕着身体动。

  进一步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小兔子在做不同的动作时,它的前肢后肢都在什么位置。

  (4)观察作品。

  (5)组织幼儿进行绘画。

  生活中,你与小兔子之间,都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情呢?(喂小兔子吃东西、与小兔子一起跑等),那请你们把跟小兔子一起玩耍的趣事画下来吧。

  (6)评价。

  请幼儿之间互相说一说,你认为谁画的好,好在哪里?

大班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培养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扩展孩子的思维能力。

  2、让孩子掌握装饰画的基本技能及培养孩子对装饰画的兴趣。

  3、激发孩子爱家乡之情及培养孩子关爱他人。

  【活动重点】

  重点让孩子掌握用各种材料装饰竹片的方法和技能。

  【活动难点】

  孩子通过已有的生活经验,用各种材料在竹片上创造性地装饰各种新颖的图案。

  【活动准备】

  课件1、课件2(崇义之歌《好山好水好依恋》)、课件3音乐《爱的奉献》、爱心车(放在多媒体屏幕下)、展台、竹片、橡皮泥、泥工板、彩纸、剪刀、浆糊、棉签、水彩笔、水粉、毛笔、小碟子、自制照相机人手一个、活动之前每个孩子洗好手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课前让孩子自由玩竹片,使孩子对竹片感兴趣,也可活动孩子的手指肌肉(出示课件1图片1)。

  2、孩子们,你们在玩什么啊?(幼:竹片)。老师发现,孩子们都很聪明,能用竹片做很多好玩的东西,如:房子、飞机、大树、台灯等等。我们崇义县是竹子之乡,种有很多竹子,竹子的用处很多,现在,我们大家玩的竹片是竹子加工厂不要的竹片。老师知道你们都很爱玩这些竹片。你们知道吗?前段时间,四川雅安地震了,很多小朋友的家没有了,玩具也没有了,他们可伤心了。你们愿意把好玩的竹片送给他们吗?(幼:愿意)。老师知道孩子们都很有爱心,愿意帮助雅安的小朋友们。但我们现在玩的竹片颜色很单一,送给雅安小朋友的竹片颜色要漂亮,你们有什么办法吗?(幼:我们把竹片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3、你们会用什么打扮竹片呢?(幼:水彩笔、水粉、橡皮泥、彩纸……)

  4、孩子们,我这里有许多打扮好了的竹片,你们想看看吗?(出示课件1图片2-7)。

  5、这些好看的竹片是怎么打扮出来的呢?

  二、基本过程。

  1、首先,我们来看看这些竹片是用什么材料打扮的。老师向孩子们依次介绍装饰竹片的材料,并讲解示范各种材料装饰竹片的步骤和方法(在展台上展示)。

  (1)向孩子介绍水彩笔、水粉装饰竹片的步骤与方法(出示课件1图片2-3)。提醒孩子注意作画卫生。

  (2)向孩子讲解示范彩纸装饰竹片的步奏与方法(出示课件1图片4-5)。教育孩子注意安全用剪。

  (3)向孩子讲解示范毛线装饰竹片的步奏与方法(出示课件1图片6)。

  (4)向孩子讲解示范橡皮泥装饰竹片的步奏与方法(出示课件1图片7)。提醒孩子活动后要洗手。

  2、孩子们,老师用了哪些方法装饰竹片呢?(幼:画、剪、粘帖等方法)

  3、我请一个能干的孩子上来当小小设计师,选一种自己喜欢的`材料装饰竹片,请问谁愿意上来试一试?(点一个能力强的孩子上来装饰竹片)。

  4、老师表扬该孩子会大胆表现自己,并点评孩子操作时表现好的地方和要注意的地方。

  5、孩子们,你们每个人都有机会当小小设计师,看谁把竹片打扮得更漂亮,待会儿你们可以把打扮漂亮的竹片送到“爱心车”里,并领取照相机一部,和伙伴一起说说自己及伙伴的竹片哪个地方打扮得更好看,并给漂亮竹片照相。(向孩子介绍完操作材料)。现在,我们可以开始了,孩子们加油!

  6、轻声播放崇义之歌《好山好水好依恋》课件2),以激起孩子的创作热情及爱家乡的情感,老师巡回指导孩子作活动,表扬能干的孩子,辅导和鼓励基础较差的孩子。

  7、孩子基本完成作业了,(停止播放课件2)老师组织孩子在“爱心车”处点评作品(个人作品放在展台进行点评)。

  三、结束部分。

  今天,我们当了小小设计师,大家表现特别好,不但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而且打扮竹片时很认真,开动了小脑筋,把竹片打扮得很漂亮,现在,你们说说你喜欢谁设计的竹片?为什么呢?(要求孩子用我喜欢XXX设计的竹片,因为……所以……的句式回答问题)。

  嗯,大家都看得很仔细,特别是XXX、XXX……小设计师,他们设计的竹片不但很漂亮,而且很有创意(把这些孩子的作品放在展台上作重点介绍),我们都要向他们学习!现在,我们去“爱心车”那参观你们打扮漂亮的竹片,看看别的设计师是怎么打扮竹片的。(播放课件2,组织孩子自由参观,自由介绍自己的作品和发表评论)。

  (播放课件3音乐《爱的奉献》)。孩子们,你们把竹片打扮漂亮了,你们的爱心梦想就要实现了。现在,叔叔马上就要把“爱心车”开往四川雅安了,让我们大家大声对雅安小朋友说一句祝福语吧:“祝雅安小朋友们天天幸福快乐!”孩子随着“爱心车”一起走出活动室。

大班美术教案 篇3

  目标:

  1.进一步熟悉和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内容,了接故事的主要情节。

  2.会区分故事中不同的情节内容,知道其先后顺序。

  准备:

  1.白纸裁成32k,数量6倍于幼儿人数。

  2.事先熟悉《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内容。

  3.水彩笔,油画棒

  过程:

  1.回忆故事《小蝌蚪找妈妈》的主要情节。

  (1)播放录音,师幼共同跟着录音讲述故事。

  (2)提问:小蝌蚪刚生下来是什么样子?

  小蝌蚪把哪些动物当成自己的妈妈了?

  小蝌蚪找妈妈,先碰到了谁?后来又碰到了谁?;最后它找到自己的妈妈了吗?

  2.讨论:怎样制作连环画?

  (1)师:我们能把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变成一本连环画吗?

  (2)怎样来做连环画呢?

  ①画故事。每张纸画一个故事情节,有几个情节就画几张纸。

  ②把画好的故事内容按照先后顺序排列并写上页码。

  ③装饰封面。选出故事中最有代表性的角色,画在封面上,让别人一看就知道这本连环画告诉我们的是什么故事,写上自己的名字。

  ④装订。

  3.幼儿绘画,制作连环画,老师巡回指导,给予及时的帮助。

  4.分享交流。幼儿拿着自己制作的连环画到小班给弟弟妹妹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活动反思:

  合作是当今社会人与人交往时的一项重要的技能,大班期间培养幼儿的合作行为是十分重要的.,在平时的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虽然有了合作的意识,但是在活动中还不能很好的进行合作,因此我设计了本节活动。活动中幼儿能积极的参与,通过回忆故事的主要情节---引导幼儿讨论怎样制作连环画书--引导幼儿讨论和同伴合作的具体方法----幼儿合作制作连环画书。整个过程幼儿都能积极的参与其中,体验了合作的重要和合作制作图书的喜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我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效果好。

大班美术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感知树木的远近关系,用近大远小及遮挡的画法表现。

  2、大胆运用多种方式表现树的各种不同造型。

  教学准备:挂图18号,幼儿用书;美工书。

  教学过程:

  1、回忆、欣赏与观察。

  ①我们看到过各种树,那你最喜欢的树是怎样的?

  ②欣赏挂图,观察各种树的树干、树冠、树叶的造型。

  2、直接示范与讲解。

  ①示范画各种图形和线条组成的树叶。

  ②示范画树干,引导幼儿观察树干的颜色和形状,鼓励幼儿画出各种各样的`树干。

  ③示范遮挡的画法。

  3、创作与指导。

  ①提出作画的要求:今天我们来画小树林,要画上各种不同的树。有大有小、有高有矮、有前有后,才是一片小树林。

  ②幼儿在《小朋友用书-美工》第18页“小树林”上作画。

  ③教师进行指导。对能力弱的幼儿一对一进行示范,尤其是遮挡如何表现;对能力强的幼儿鼓励变化各种线条和树干。

  4、欣赏与评价。

  评价幼儿作品,重点评价色彩、造型、远近关系、遮挡的画法、涂色方法、添画小动物及花草。

大班美术教案 篇5

  大班创意美术活动:会变魔术的画

  设计意图:

  在我们的日常教学活动中,幼儿的绘画都是在纸上平面的作画,有部分孩子就不是很感兴趣。如何能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和激情呢?我尝试以游戏为载体,借助“魔术”,让幼儿在视觉上产生好奇,激发他们探索发现的激情及自己想创作、想绘画的兴趣。结合孩子们的兴趣特点,我设计了这次神奇的有趣的美术活动-----《会变魔术的画》。

  活动目标:

  1.探索色彩和形象的变化,尝试借助画框作画。

  2.发展观察力以及大胆作画能力。

  3.提高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体验游戏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重点:乐意参与美术活动中,体验魔术画的无穷乐趣。

  难点:1.遇到画框遮挡时跳过去继续进行绘画。

  2.画第二幅画之前要将第一幅画藏起来。

  3.画到最后一条画框时注意小标记的提醒。

  活动准备:

  自制画框、记号笔、油画棒、素描纸

  活动过程

  1.魔术导入,引起兴趣

  这个周末,老师学了一样新本领,你们想知道是什么本领吗?好,那请你们看仔细咯!(出示第一幅画,体验色彩的变化)我带来了什么?(绿树林)我的绿树林会变的,相信吗?眼睛不要眨哦!变 !变!变!(绿树林变成了黄树林)你们发现了什么?(颜色变了)

  你是怎么发现的?你们的眼睛真灵,我的秘密都让你们发现了。如果你的眼睛一直这么灵,接下来还会发现更多秘密的。

  2. 出示范画,体验形象的变化。

  老师学到了变魔术的本领,神奇吗?那老师再给你们变几个。

  ⑴ 示第二幅画:太阳变成了雨滴

  刚才火辣辣的太阳,这天气说变就变,下雨了。

  太阳变成什么了呀?太阳说你们真棒,小眼睛真灵!

  ⑵ 示第三幅画:鱼被吃掉了

  ⑶ 示第四幅画:毛毛虫变成了花蝴蝶

  3.教师演示,解决难点。

  ⑴出示画框:引导思考

  请你们想一想:我的图画都会变,它们是怎么变出来的?(幼儿讨论) ⑵解决难点

  我刚才听到了很多的好办法,让我来试试你们的办法灵不灵。

  我要用笔画小蝌蚪(画小蝌蚪)

  碰到画框怎么办呢?对,跳过去,接着画;又碰到画框了,又跳过去接着画,到最后一格不能画了(注意看小标记)。小蝌蚪生活在哪里呢?我们用波浪线表示水。(重点引导幼儿碰到黑框跳过去接着画)

  然后要变成什么呢?(青蛙)

  画青蛙之前,先要把小蝌蚪藏起来。怎么藏?对,拉动画纸直到把第一幅画全挡住。

  我们可以画青蛙了。碰到画框跳过去接着画。瞧,可爱的青蛙画好了。 画好了,我们来变一下吧!(拉动画框小蝌蚪变成青蛙了)

  不错吧!我们给小蝌蚪和青蛙涂上漂亮的颜色。(再次拉动画框)小蝌蚪变成青蛙咯!

  (3)活动延伸:小青蛙在荷叶上跳来跳去

  4.幼儿创作

  孩子们,你们想画什么变成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创作会变魔术的画吧!

  ⑴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⑵幼儿展现自己的作品,分享成功的快乐。

大班美术教案 篇6

  设计理念:

  最近我在思考:美术是审美的艺术,这样的艺术表现需要怎样的技术支撑?创意美术要不要在保证幼儿创意的前提下,学习审美表现的技术?创意与技能之间的平衡度该如何把握?有美术专家曾说过:“联系创意与技能的桥梁是审美。”审美教育不在一朝一夕,而在于平时的渗透和积累,所以幼儿园美术教学必须从浮躁的形式创新转向审美的内涵挖掘。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的活动。为此,我们充分利用废旧材料、自然物开展活动,提高幼儿表现能力和创作审美兴趣,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设计思路:

  老师带孩子欣赏各种图案的'瓶子―感知瓶子的特征―选择操作的色彩和形式―画出自己心中的图案―相互欣赏美丽的作品这几个环节,这些彩绘后的瓶子不仅可以作装饰品,同时它还会成为幼儿爱不释手的体育玩具呢。

  活动目标:

  1、感知瓶子的外形特征,在瓶子上进行立体的彩绘的创作。

  2、感受色彩冷暖对比带来的美感,在活动中尝试自主解决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3、体验为瓶子变身后的成功感。

  准备操作颜料:水粉颜料,盆子,水粉笔,作画的衣服、桌布等。

  瓶子的准备是很重要的:要求表面光滑、色彩单一,形状奇特,蓝色的酒瓶,有的瓶身上面涂上统一的绿、紫等颜料,凉干后使用。

  我们是小天使幼儿成长俱乐部热线电话:15563803616

  教学过程:

  一、欣赏PPT课件

  1、各种图案的瓶子

  二、其次选择瓶子,感受其形状奇特,颜色的单一。

  1、感知瓶子特征。

  (1)教师拿起一个瓶子:“我们要把漂亮的图案画到瓶子上。

  “看看瓶子是什么样的?”(有瓶口(瓶盖)、瓶颈、瓶身、瓶底)“想想,在瓶子上画画和我们平时在纸上画画有什么不同?”

  (2)把画画在瓶身上(瓶盖瓶底可以不画),瓶子可以转着画。

  教学建议:教师转动的手势动作需夸张、放慢,暗示幼儿操作时也可这样转动瓶子画画,把画画在瓶身上,左手可以按住瓶口(瓶盖),瓶底可靠着自己身体或放在桌上,右手把瓶身画饱满。

  (3)你选择的瓶子是什么颜色,在上面画什么样的颜色才能让图案更加明显?(冷暖色举例说明)

  (4)操作出现的问题:

  用颜料画画。如果瓶子滚在桌上,或者手握着瓶身转,都会把颜料弄“花”,怎样让瓶子上的画保持干干净净呢?

  三、选择瓶子、创设图案。

  自己选择一个喜欢的瓶子设计图案。

  教学建议:巡回指导时留意幼儿设计图案的新思路,鼓励他把想法表现出来;提醒反复使用对比不明显颜色的幼儿,更换一种颜色试试。

  建议完成作品的幼儿在保持瓶子外表干净的前提下,自己把瓶子拿到展示台上。教师有意识地将展示台上的瓶子按高矮排列一下。

  四、集中欣赏。

  师:“今天我们展示台上这么多瓶子放在一起可真美啊。”

  介绍一下你的作品名字《美丽的瓶》、《彩色的秋天》等。

  “你最喜欢哪一个瓶子上的图案,为什么?”

  教学建议:作品集中,给幼儿一种整体的视觉冲击力;教师关注幼儿的欣赏角度,顺着幼儿的介绍,有意识地从画面干净、色彩对比明显、图案设计新颖、构图饱满等方面点评。

  五、你有了这个瓶子,你想用它来干什么?(插花、养金鱼、种花、当储蓄罐等)那我们就进行吧!(瓶子可以洗净重复使用)

  本课是利用各种纸材进行艺术造型的有趣活动。采用的材料是皱纹纸搓、捏成的纸团、纸绳,,并根据材料性能运用合适的工艺手段进行构思、设计和制作。所表现的形象装饰性较强,能够产生浅浮雕的效果。

大班美术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用白色油画棒在砂皮纸上画出金鱼的特征。

  2、对金鱼的生活习性产生兴趣,有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活动准备:

  1、画家虚谷的《落花金鱼》、马蒂斯的《金鱼》、凌虚的《黑珍珠》等作品。

  2、纱皮纸、油画棒。范例《荷花池中的金鱼》,饲养的金鱼等。

  活动要点:

  一、欣赏中外许多画家虚谷、马蒂斯、凌虚的作品

  1、了解虚谷是清代的一位杰出的画家。观察他的画有什么特色?(淡墨为主,颜色清淡。他画的金鱼,鼓着大肚子,瞪大眼睛,造型十分可爱。)

  2、赏马蒂斯、凌虚的画的金鱼。观察画面上金鱼的不同,感受金鱼在水中游时的动态美。

  二、观察与思考

  1、出示范例《荷花池中的金鱼》,观察这张画与平时的画有什么不一样?它是怎么画的?画在什么材料上?(用白油画棒将金鱼与水草画在细砂皮上。)

  2、让幼儿尝试在砂皮上画金鱼,用白色的油画棒画出金鱼的基本轮廓。

  3、运用同种色或相似色接色的方法表现金鱼发光的鳞片。

  三、幼儿画《快乐的金鱼》,教师指导

  1、选择自己喜欢的金鱼,观察其特征及它们在水中的不同动态。

  2、在砂皮纸上,用白色的油画棒勾出金鱼的轮廓,并添画水中的`水草。

  3、用颜色找朋友的方法涂色,表现金鱼发光的鳞片,交替运用白色与浅色表现河水。

  四、引导评价

  1、你饲养了几条金鱼?有哪些是新的品种?

  2、引导幼儿对金鱼的生活习性等产生兴趣,有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活动提示:

  1、先慢画,再用快画的方法一边观察,一边画金鱼。

  2、可以用不同手段来表现金鱼在水中的动态。如:写生、水墨画、撕贴等。

大班美术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尝试将半圆形联想相出各种动物形象,并进行简单的分割。

  2、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涂色,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过程】

  1、找找半圆形

  引导:图片上的半圆形在哪里?你们知道还有那些小动物看上去像半圆形的吗?

  评议:半圆形对孩子来说比较熟悉,能很快的联想自己知道各种半圆形特征的小动物,孩子发言活跃,兴趣也很高,乐乐还结合小班时的经验说:老师小班的时候,在活动区夹夹子游戏的很多小动物都是半圆形的,有小刺猬、乌龟、孔雀,星宇说:我们听过的故事中的章鱼身体也像半圆形......

  2、变变半圆形

  (1)你想用半圆形变成什么?

  (2)我们一起来变一变、画一画,看谁画的跟别人不一样?

  (3)欣赏一些优秀作品。

  (4)幼儿作画,教师在造型、画面设计等方面重点提示。

  评议:以抛出问题的方式引导孩用语言大胆表达自己的联想结果,为绘画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在欣赏优秀作品的前提下进行创作,给了孩子在构图造型方面的创作启示,使用颜色方面也有了模仿学习,但很多孩子都想把自己联想到的半圆形小动物画出来,画面的整体布局比较凌乱,绘画的主体都很小。

  3、说说半圆形

  (1)幼儿之间相互介绍自己的作品。

  (2)说说你最喜欢谁的画。

  评议:幼儿以小组的形式相互介绍自己的'作品后,巡视中很多孩子都能自圆其说地说出自己作品的内容;老师选择了一些比较优秀的作品进行集体分享,让孩子说说自己最喜欢的作品,为什么?这种方式让每一个孩子在体验自己成功喜悦的同时,学会欣赏别人的作品,这也是绘画经验的积累。

大班美术教案 篇9

  一、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刮画材料进行美术创作,感受刮画艺术的特殊效果。

  2、能大胆的想象,创造性地表现“七彩地球”。

  二、活动准备

  各种不规则的刮画纸若干、小棒、地球形状的底板(上面粘好双面胶)

  三、活动过程

  (一)讲述故事《七彩地球》,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

  1、教师讲述故事:一天,小鸟问鸟妈妈:“地球是什么颜色的?”鸟妈妈说:“只要你绕着地球飞一圈,就知道了。”听了妈妈的话小鸟就出发了。

  它飞呀飞,前面出现了一片蓝蓝的地方。小鸟高兴地喊起来:“找到了、找到了,地球是蓝色的。”说着,它拿出了一张小纸片做了个记号。(教师将一张蓝色纸任意粘贴在地球底板上)

  小鸟飞呀飞,它又看见了红色、橙色、黄色、绿色、青色、紫色的地方,每到一个地方,就做一个记号。一圈飞完了,小鸟一看,咦?地球是什么颜色的呢?

  2、结合故事教师提问:你觉得地球上蓝色的地方会是什么呢?那红色、橙色、黄色、绿色、青色、紫色的地方又会有什么呢?

  3、教师小结:地球是七彩的,小朋友们把地球上的七彩色都找出来了,那我们把它们画下来好吗?

  (二)学习刮画的方法,创造性地刮画出七彩地球。

  1、介绍刮画的材料和使用的方法。

  今天我们用一种特殊的方法来画画,我把材料带来了:这是一张刮画纸,是什么颜色的?这根是专门用来刮画的小棒。小棒的两头是不一样的,尖的一头是用来刻画的,扁的一头是用来刮画的。(教师示范刮画的方法)这种画画的方法叫刮画。

  2、幼儿自由选择刮画纸,运用小棒进行刻画、刮画。

  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很多刮画纸和小棒,把你们刚才说到的地球七彩景色用刮画的方法画出来,让我们的地球更美丽。

  3、注意安全,小棒不能对着自己或同伴。

  (三)欣赏七彩地球,师生共同讲评。

  1、教师:哇!原来小鸟看到的地球是这么的多姿多彩。你能告诉我们你画的是什么吗?(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2、教师进行想象、创造方面的讲评,肯定想象丰富、奇特的幼儿。

  3、教师小结:地球是七彩的,但是汽车尾气的排放、垃圾的随意乱丢,还有一部分人随意地开采石油、矿石,会让我们的.地球受到很多伤害,希望我们大家共同珍惜资源、爱护环境,保护好我们七彩的地球。

  例如,幼甲:我在黄色的地方看到了一片沙漠。沙漠里骆驼在行走。

  幼乙:我在棕色的地方看到了蚂蚁洞。有的蚂蚁在搬栖,有的蚂蚁在睡觉。

  幼丙:我在黑色的地方看到了一片被污染的海洋。海面上漂着垃圾、鱼儿,海水变脏了。

  活动评价:

  此次活动,是教师结合其自身的专题“如何在美术活动中渗透创造教育”所进行的一次尝试与探索。在活动过程中,我们可时时处处窥见教师的创造教育:

  1、命题富有创造性。围绕“彩色的地球”这个命题,能向幼儿提出许多开放性的问题,能给幼儿充分的想象空间。活动以故事《彩色的地球》贯穿始终,教学氛围宽松自由。

  2、示范灵活。示范抓重点,只做局部示范,变单纯的由教师示范讲解的填鸭模式为生动活泼教学相长的互动模式。

  3、材料新颖独特。浆糊、颜料、小棒这些新奇的作画工具和方法,充分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4、创造性的讲评。教师能提供给幼儿充分的阐述机会,并能随机挖掘幼儿创造性的火花。如一位幼儿由黑色联想到了被污染的海洋,教师就借此展开了环保教育,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九堡中心幼儿园 舒丽华)

大班美术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观察、欣赏小熊的各种动态,尝试用水粉表现小熊在草地上的各种有趣的动态。

  2.初步积累画四肢动物的经验。

  活动准备

  1.教师操作的大教具一套(内有小熊的头、身体、四肢、尾巴)小熊图片ppt。

  2.幼儿绘画工具。

  3.自编儿歌一首:“找到一边画眼睛,圆圆饼干,啊呜一口(鼻),中间一分二(嘴),围着饼干绕一圈(头),露出两只大耳朵,哈哈,原来是小熊。跳个圆圈舞(身),四面放上小圆圈(四肢),小熊小熊真可爱。

  活动过程

  一、观察导入。

  出示小熊图片。

  设问:你看到了什么?小熊是有那几个部分组成?幼儿自由的说。

  :小熊是由头、身体、四肢和尾巴四部分组成的。小熊的头上还有圆圆的耳朵、眼睛、鼻子、嘴巴。

  二、师生互动——感受设计小熊的各种动态。

  感受小熊的各种动态。

  1.提问:小熊在干什么呢?(在抬腿)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这个动作?

  小熊想抬腿必须把双腿抬高,双手抓住腿,头往后仰。

  幼儿看图逐一讲述。

  :原来小熊想做一些看天空、抬腿的动作,那它的四肢、身体、头、尾巴也在动。

  2.老师要变魔术了,你们把眼睛闭起来,师调整小熊的`动作。

  师:老师摆了一个抬腿的动作?看看对不对?那抬腿的动作怎么摆?谁愿意上来试一试?(幼儿尝试)

  师:趴好了睡觉的动作怎么摆?谁愿意上来试一试?

  :原来要想让小熊的头动起来,小熊脸上的眼睛首先画的位置要不同。“圆圆、圆圆两只眼,找到一边画眼睛,眼睛的上面是耳朵,眼睛的鼻子和嘴巴。”眼睛画到不同的地方,其他的五官也会变了,这样头就会朝不同的方向转动,那身体和四肢绕着头放不同的位置,小熊就会做各种动作。

  3.教师边说儿歌边示范画小熊。

  三、自由创作——表现草地上的小熊。

  1.今天这些小熊都要到草地上玩,画完小熊后在它的周围用点画的方式画出草地。

  幼儿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给小熊穿衣服时颜色要一笔一笔得涂上去。

  2.教师以儿歌反复提醒幼儿按步骤画熊。

  四、欣赏交流——说说小熊的各种有趣动态。

  教师和幼儿一起找一找自己画的小熊做了一个什么有趣的动作。

【大班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美术教案10-04

大班美术教案03-27

《苹果》大班美术教案12-05

大班报纸美术教案09-30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12-30

大班美术教案【荐】01-30

大班美术教案【推荐】01-30

【热门】大班美术教案02-06

【荐】大班美术教案02-06

大班美术教案【热】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