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教案

时间:2023-07-19 09:25:50 教案 我要投稿

【必备】科学活动教案模板汇编九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必备】科学活动教案模板汇编九篇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比较光影的相关作品,体验自然界中的光影现象,感受并发现生活中光影的关系。

  2、对剪影艺术和摄影艺术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活动准备】

  1、不同形态的动物或人物的剪影。

  2、自制幻灯箱一个,即手电筒,卡通外形的硬纸箱,透光纸组成的"小精灵"。

  3、自制幻灯片两张,美术书一本。

  4、小橡皮,黑布一块。

  【活动过程】

  导入:老师今天带来一位新朋友,它的名字叫"小精灵",我们来认识一下他好吗?(出示灯箱)谁来说一说"小精灵"都有哪些特点?

  一:光影揭秘

  1、在"小精灵"的'肚子里有你们想吃的、想看的和想玩的,你们相信吗?不过里面还有一个非常可怕的怪物,谁能勇敢的走上来看一看?(请一名幼儿参与)请你把小手放在"小精灵"的身上说:"我会遵守诺言,不会把所看到的东西告诉小朋友们"(请这名幼儿观看)。

  2、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动物?你看到了什么物体?(边提问边看)你看到了哪些人物?

  3、请一名小朋友揭示"小精灵"的奥秘。

  4、出示儿歌你我的好兄弟 有你就有我 你来我就来 你走我就走提问:影子的兄弟是谁?(会出现多种答案)我们做完下面的小实验就可以很容易的找到答案。

  二:光影实验

  1、拿一块小橡皮放在手心里,然后把所有的光全部遮盖住,用眼睛看一看你会发现什么?

  2、把橡皮放在桌子上,你会发现桌子上除了小橡皮还多了什么?

  提问:(1)为什么会出现影子 (2)影子的兄弟是谁?

  科学家利用光影测量了金字塔的高度,而光影又为我们的射影家和画家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和想像空间。现在我们就来欣赏这些名家作品,看看他们是如何。

  三:作品欣赏打开书本找一幅你最喜欢的作品进行欣赏。

  要求:1、观察作品的表现手法?2、作品的特点?3、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

  剪影是剪纸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以形态的外轮和黑影揭示形象特征和表情的?虽然只是一个影子的轮廓,不见五官,却能够让人意发联想(出示图片)《影子》

  提问:1、你看到了什么? 2、你想到了什么?就让我们乘坐想象的小船到影子王国中敖游吧!

  四:做一做尝试把上节课收集到的影子用剪或撕的方法进行创作。

  撕纸方法:1、先把轮廓画好。2、把大体轮廓撕下来。3、用指甲卡住把边圆线细致的撕开。

  注意事项:1、左右手配合2、剪或撕两种方法尝试完成作品:(出示背景图)1、填画2、组合。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讨论等活动,让幼儿感知各种各样的瓶子及其功用。

  2、了解各种瓶子与人类的关系,进一步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环境创设:在科学区内为幼儿收集各种各样的瓶子,办一个瓶子展览。

  2、操作材料:油、盐、酱、水、小鱼、鲜花、药片模型

  3、知识准备:活动前与家长取得联系,请家长向孩子介绍家中所用的瓶子。

  4、瓶子乐器表演:在不同的七个瓶子之中分别放入不同量的水,用筷子敲出一定的节奏。

  活动过程

  一、参观活动:引导幼儿在科学区内自由参观,交流自己的感受,对瓶子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小朋友们看在咱们的科学区里有各种各样的瓶子,今天我们举行一次瓶子展览,你们想参观吗?老师请小朋友看一看这里都有哪些瓶子?摸一摸这些瓶子都是有什么材料做成的?说一说你最喜欢什么样的瓶子?(幼儿自由观看、交流)

  二、认识活动:了解瓶子有各种各样的材料做成

  小朋友们都看得很仔细,谁能告诉老师这里有些什么样的瓶子?有哪些颜色?都是什么形状的?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你最喜欢哪只瓶子?为什么?

  三、分类活动:分小组用篮子对瓶子进行分类

  这些瓶子该回家了,请小朋友们根据材料的不同、颜色、形状的不同把它们送到各自的家中,如:塑料做成的瓶子和玻璃做成的瓶子要放在不同的篮子之中……小朋友们现在赶快开始送吧,比一比谁送的又快又对!

  哎!这是什么瓶子?(陶罐)请小朋友们过来看一看、摸一摸、讲一讲,它与其它的瓶子有什么不同。

  四、交流活动:总结瓶子的作用,了解一些特殊的瓶子

  这些各种各样的瓶子有什么用呢?请小朋友们互相交流交流。瓶子除了盛东西还有什么作用?

  生活中,除了这些瓶子,还有什么特殊的瓶子?(氧气瓶、热水瓶、景泰蓝等)它们都有哪些用处?

  五、操作活动:教师根据提供的各种调料、水、小鱼、鲜花、药片模型等,让幼儿自由选择最合适的瓶子。

  老师还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各种调味品、水、金鱼、鲜花、药片模型等,请小朋友们为它们找到最合适的瓶子,尽量用各种瓶子去试一试。

  六、讨论活动:互相交流自己的操作情况,并谈论各种各样的.药瓶给环境带来的危害。

  刚才小朋友们帮许多东西找到了最合适的瓶子,能不能告诉大家你用什么瓶子装什么东西?请小朋友们想一想:自由交流。例如:农民伯伯用过的农药瓶、医院里用过的药瓶随地乱扔,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危害?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环境污染?

  七、欣赏活动:观赏用饮料瓶、啤酒瓶、酸奶瓶等制作的乐器进行表演。

  今天老师将小朋友们收集的各种瓶子,制成了乐器,请小朋友们欣赏乐器表演。(若干名小朋友用筷子敲打不同的瓶子进行器乐合奏)

  活动延伸

  制作活动:收集更多的瓶子,制作各种有用的物品创作活动。

  表演活动:瓶子乐器表演。

  宣传活动:向身边的人宣传有害的瓶子不要乱扔。

  活动反思

  从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来看,虽然他们的无意记忆占优势、逻辑思维能力缺乏,但他们的求知欲、想像力和创造力却非常强。所以,小班孩子提出的问题以及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科学现象,教师都应给予正确的回答和引导。但是,给小班孩子讲解应注意措辞,教师要将规范、抽象的概念通俗化,并以小班幼儿能理解的词语来解答分析。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一、设计思路:

  今年春天,在我园的科技节活动中,幼儿对一种会发光、发声的陀螺很感兴趣,孩子们讨论的是陀螺、玩的是陀螺,我感觉到可以抓住幼儿的兴趣点来进行一次“转动”的活动。

  二、活动目标:

  1、在操作、探索活动中,积累有关转动的经验,了解转动是运动的一种方式。

  2、发现转动的很多有趣现象,感受现代科技给人们带来的方便,有发明创造的欲望。

  3、为自己和同伴的成功而高兴。

  三、活动准备:

  1、每组一份操作材料:塑料玩具、筷子、轮子、绳子、风车、火柴棒、盖子、纸片等。

  2、学具:手巾花、陀螺、发条玩具、录音机、转椅、钟表等。

  四、活动过程:

  1、通过操作,让幼儿初步获得有关转动的经验。

  (1)幼儿操作教师提供的各种能够转动的玩具,鼓励幼儿发现转动的各种有趣现象和同伴交流,并能够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述。

  (2)教师投放半成品,幼儿再次探索操作。鼓励幼儿想办法,做个会转动的小玩具:使不能够转动的物品转动起来。玩的时候边玩边看,看看你能发现什么有趣的.现象?”

  (3)交流,鼓励幼儿将自己的发现大胆地告诉同伴,并请想法奇特的幼儿演示,鼓励幼儿为同伴的成功而高兴。

  2、游戏“找一找”:感受转动给生活带来的方便,进一步激发幼儿对转动的兴趣及创新的欲望。

  (1)幼儿自由讨论:聪明的人,让许多东西都转动起来,来方便我们的生活,请小朋友互相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能转动的物体,以及转动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好处?

  (2)集体交流,

  你发现了什么能转动?××转动了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

  (3)、幼儿观看幻灯:转动在现代科技中应用。

  3、发散思维:

  如果你是小小发明家,你想让什么转动起来?转动以后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呢?”

  4、通过游戏,让幼儿发现转动是运动的一种方式。

  (1)师:“你能让自己的身体也转动起来吗?”

  (2)试一试,看看自己的身体有那些部位也能转动起来,玩的时候要注意安全,不要弄伤自己和小朋友。

  (3)交流:你让身体的那个部分转动起来了?请你来试一试。

  (4)“如果我们身体的一些部位(如头不能转了)不能转动了,行不行?”

  (5)“我们的身体真了不起,有那么多的部位都能转动起来,让我们做事、运动更灵活!”

  五、活动延伸:

  1、老师和幼儿一同到室外寻找可以转动的物体。

  2、利用谈话鼓励幼儿继续寻找、探索、发现日常生活中有关转动的物体。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按大小特征给三个物体排序并进行相应的匹配。

  2、尝试解决简单的问题。

  活动准备

  大中小的狗、帽子、围巾、棉衣图片

  活动过程

  导入

  师出示大中小的狗图片

  师:小朋友们,看看,又有什么小动物来到我们小三班了?(狗)

  内容

  1、狗狗排排队

  师:狗狗有什么不一样呢?(大狗、中狗、小狗)

  师:那它们应该怎样排队呢?

  请幼儿到黑板上来进行操作。

  2、狗狗买帽子

  师:这三只狗说,天太冷了,去超市买帽子吧。

  师:到了超市,三只狗就开始抢着戴帽子,最小的狗戴上大帽子,像钻进了黑洞洞,最大的.狗一戴上小帽子,才遮住了一只耳朵。三只狗都急坏了。

  师:谁可以给狗狗戴帽子呢?

  引导幼儿说出:最大的帽子卖给大狗,最小的帽子卖给小狗。

  3为狗狗买东西

  师:超市里还有些什么呢?(围巾、棉衣)

  师:我请小朋友来帮忙给狗狗们买围巾和棉衣吧。

  请幼儿进行操作

  活动延伸

  1、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说一说大中小特征。

  2、将图片投放到益智区。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准备:

  昆虫挂图一张(昆虫的保护色:蝗虫、螳螂、枯叶蝶、竹节虫、瓢虫)

  活动目标:

  1、认识几种常见的昆虫,加深对昆虫特征的了解,知道昆虫保护色的作用。

  2、通过相互交流和教师介绍,丰富昆虫的知识,理解昆虫的保护色。

  3、对昆虫产生探究的兴趣。

  活动过程:

  一、出示昆虫挂图,寻找昆虫。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张昆虫图,这些小昆虫爱与我们捉迷藏,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它们藏在哪里?

  2、幼儿开始寻找图里的.昆虫。

  二、教师设疑,引导幼儿寻找答案。

  1、师:小朋友,你们找到了哪些昆虫?为什么有的昆虫你没有发现?

  2、师:你发现这些昆虫中哪些颜色最多?为什么?

  3、师:你认识这些昆虫吗?它们叫什么名字?它们身上的颜色与周围的环境有什么奇特的地方?

  三、倾听故事《捉迷藏的昆虫》,认识保护色。

  1、师:昆虫有自己的敌人,许多小鸟都喜欢吃昆虫。小鸟飞得快,一下子就会捉住昆虫。昆虫常常会想办法躲起来,让小鸟找不到自己。

  2、师:花螳螂刚生下来的时候,还是幼虫。它躲在花朵的中间,就像花蕊,小鸟怎么也找不到它。枯叶虫就像一片破叶子,它爬到树枝上,停在那里,就像小枝干。要是不仔细看,谁也找不着它。如果没有这样的本领,昆虫就很容易被它的敌人吃掉。

  3、师:小朋友,想一想,昆虫的这种保护户自己变色的方法叫什么呢?

  四、师幼交流,认识几种常见昆虫的保护色。

  1、师:小朋友,你知道昆虫保护色的方式有哪几种?

  2、师:请小朋友互相讨论一下,也可以向同伴介绍一下。

  3、师归纳:有身体颜色与周围环境相同相似的昆虫。如:螳螂、枯叶蝶。有身体颜色会随着环境而变化的昆虫。如:蝗虫。有身体颜色鲜艳,警告对方自己是有毒的,不要伤害自己的昆虫。如:瓢虫。

  4、师:小朋友,你们还知道哪些昆虫会利用保护色来保护自己的?

  活动延伸:

  师:小朋友,请你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观察昆虫,继续探讨昆虫的秘密。

科学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亲自动手摸摸、开开、玩玩,初步了解锁的结构、特性和用途。

  2.知道锁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懂得要爱护锁、保管好钥匙。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收集各种常见锁(与幼儿人数相等:钥匙和锁分开)。

  活动过程:

  一、介绍小客人锁宝宝,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1.师:今天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看是谁?(师以锁的口吻说话)大家好,我是锁宝宝,今天我带来了许多小伙伴到这里来和大家做游戏,你们欢迎吗?锁宝宝的朋友在哪里呢?我们一起去找一找。

  2.师带幼儿进入活动区域。

  二、探索活动一:了解各种锁的用途。

  1.师:请小朋友找一个你认识的锁宝宝做游戏,然后请你告诉大家你玩的是什么样子的锁,在哪里见过。

  2.幼儿分散活动后集中讨论。

  3.师:锁的用处可真多,可以用来锁门、锁车、丝哦钥匙那人们为什么要用锁呢?

  4.师:现在我们知道了,门上装了锁小偷就不能进去偷东西了,装了锁的抽屉没有钥匙的人是大不开的,装了锁的自行车、汽车就安全了。

  三、探索活动二:初步了解锁的基本构造。

  1.师:锁宝宝的本领真大,你们知道吗?它身上还藏着许多秘密呢?想知道吗?那就请大家再和锁宝宝玩玩,仔细地看看、摸摸、开开、关关,把你的'新发现告诉大家。

  2.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锁进行探索、讨论。

  3.集中讨论后,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结合锁的示意图。引导幼儿认识锁身、锁舌、钥匙孔。

  4.师:你们谁会打开这把锁的?

  5.师示范讲解几种锁的打开方法,让幼儿懂得开锁时需要转动钥匙,关锁时有的需要钥匙,有的不需要。

  四、探索活动三: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1、师:请小朋友想一想,换一把钥匙能打开同一把锁吗?

  2、师:有的小朋友说能打开,有的小朋友说不能打开,这样吧,我们现在来玩一个换钥匙的游戏,请你用自己的钥匙去打开旁边小朋友的锁,看看能不能打开。

  2、幼儿动手操作。

  3、师:现在我们知道了每把锁里的秘密不一样,所以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

  4、师: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看来我们的钥匙千万不能弄丢。大家想一想,如果你把钥匙弄丢了会怎样?

  五、探索活动三:怎样迅速的给锁找上相匹配的钥匙

  1.游戏:比比谁最快。

  2.引导从钥匙的颜色、大小、标志上识别。

  六、游戏:开启百宝箱

科学活动教案 篇7

  活动名称:《顽皮的影子》

  活动目标

  1、萌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及求知欲望。

  2、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实践操作活动,并获得有关“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即:光线照射在物体上,物体挡住光线就产生了影子。

  3、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合作、判断能力。

  准备活动:知识准备:

  1、知道镜子会反光,了解平面镜的特征。

  2、知道产生影子所需要的条件。

  物质部分:

  1、白志、手电筒、固体胶若干。

  2、乌龟、小鸟、牙孜、风车,电扇、蝴蝶等各种形象若干。

  3、教师范例一份。

  组织形式:集体教学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打开应集灯,照在墙上同幼儿一起玩手影,并教幼儿几种手影,如:孔雀、小鸟、小狗等手影,以故事《小孔雀的一天》使幼儿知道在不同方位的光性照射出不同长短的影子。

  教师关掉灯,提问:“为什么会产生影子呢?”

  二、 了解影子是怎样产生的

  出示小兔并对幼儿说:“今天优质调皮的小兔子想和自己的影子做游戏,可他找不到自己的影子,小朋友帮小兔找到他的影子,并看看有什么变化。”

  让幼儿用手电照在小兔身上,观察光线角度不同,影子有什么变化,幼儿自由发表意见,师选一幼儿代表进一步强化“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只有光线照射在物体上,物体挡住了光线才能产生影子。

  三、 跳舞的影子

  1、 游戏:蝴蝶跳舞

  教师操作游戏材料表演,幼儿观察蝴蝶飞起来跳舞,但不结实操作过程。

  2、 为幼儿提供材料:手电、纸、蝴蝶、固体胶等材料,通过实验操作启发幼儿想办法

  让蝴蝶跳舞。

  3、请个别幼儿把自己探索结果告诉大家,并掩饰过程。

  4、讨论:为什么有的蝴蝶会跳舞?而有的`蝴蝶不会跳舞?

  5、小结:要升蝴蝶跳舞,他的翅膀与纸之间必须有距离,也就是只把蝴蝶的身上粘住即可,翅膀不必粘上。

  四、

  进一步探索“影子”跳舞的奥秘

  1、提供各种形象,请幼儿任选一种或几种材料,想想这些物体的那些部分适于活动,然后设法让他们动起来。

  2、幼儿探索根据情况指导,如当幼儿未能让风车转起来,可以启发幼儿思考,“风车”的角度折叠得是否合适?手电移动的角度方向是否与“风车”的活动有关。

  3、

  幼儿讲述方法并交流,引导幼儿观察和体验,物体是怎样活动的?

  4、你们发现什么秘密?(手电上下移动时,影子也上下移动,手电左右移动时,影子也左右移动)

  5、教师小结:当手电移动时,光线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这是影子的位置也会发生变化,这样它们就跳起舞来了。

  五、活动延伸

  1、到户外去寻找各种物体和自己的影子,并玩踩影子游戏,在欢快的气氛中结束本次活动。

  2、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察“光和影子”的有趣现象。

  3、组织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探索有关内容,以保持幼儿浓厚的探索兴趣。

科学活动教案 篇8

  设计思路:根据大班幼儿好奇好探索的特点,所以我选择生活中孩子们常见而又感兴趣的大树作为活动题材。让幼儿通过一些自然物来测量大树的粗细,通过教师准备的材料如卷尺、纸条、绳子,进行操作和探索发现结果,让幼儿在操作探索中思考。

  活动目标:

  一、 初步掌握用自然物测量树的粗细的方法,并能够根据测量的结果进行排序。

  二、 在测量活动中鼓励幼儿互相帮助合作完成任务,让幼儿体验到伙伴间合作学习的乐趣。

  活动重点:

  重点是正确掌握用自然物测量树木粗细的方法,以及对树木进行排序。

  活动难点:

  掌握用绳子测量的方法。

  活动准备:

  提前创设了适合本次活动主题的环境:自制四棵粗细差异不太明显的树并标有1—4的序号;测量用的工具:卷尺、长纸条、绳子;每组一张测量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 播放音乐《郊游》,全体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扮演小司机做开车的动作进入活动室。

  二、 课程主体:

  (一)幼儿用目测的方法说出这四棵大树有哪些地方不同

  教师:小朋友们看我们这里有几棵大树?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幼儿回答(有四棵大树,它们有的粗有的细,它们身上的数字不同……)

  教师:你们说这四棵大树哪棵最粗哪课最细呢?

  幼儿回答(三号大树最粗,一号大树最细。)

  教师:你们是怎么发现的?

  幼儿回答(用眼睛看出来的)

  教师:有的小朋友说是用眼睛看出来的',老师告诉你们这种方法叫目测,可是在两棵大树粗细差距不明显的时候这种方法就不实用了,那谁知道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测量大树的粗细呢?

  (二)鼓励幼儿大胆想像说出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去测量。

  教师讲解每位幼儿想出的好办法。引导幼儿说出用各种自然物去测量树木。

  (三)教师为幼儿准备几种测量工具(卷尺、长纸条、绳子)还有记录结果的笔和记录表。

  1.幼儿自主的去选择测量工具,让幼儿在活动中自己去探索和研究如何去使用自己手中的测量工具,并会把测量结果正确的记录下来。

  教师: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几种测量大树的工具,现在你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测量工具,我们分组去进行测量,测量以后你们小组的几名成员一起把测量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上,比一比几号大树最粗,几号大树第二粗,几号大树第三粗,几号大树最细。

  2.注意让幼儿在测量的同时应该互相帮助互相合作,体验到伙伴间合作的乐趣。

  (四)教师总结幼儿的测量结果。

  教师:现在我来检查一下看哪组小朋友测量后得出的结果是正确的。

  三、 活动延伸:

  教育幼儿要学会保护树木。教师为幼儿提供测量工具,带幼儿到户外用学到的测量方法进行测量练习。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测量大树的粗细,现在我们拿着自己的测量工具到外面去给我们幼儿园的每一棵大树量一量,比一比哪棵大树最粗,哪棵最细,好不好?(带领幼儿去户外进行测量)

  活动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根据大班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设计安排。按照《纲要》的指导精神,使活动环节紧紧围绕教学活动目标,注重在活动过程中每个幼儿的发展与提高。

  整个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教师精心设计的自然环境使幼儿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让目测观察法有的放矢,在引导幼儿动手操作、自由探究环节,教师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材料供幼儿自主选择。幼儿在自己动手、动脑、观察或帮助同伴操作过程中有不同的体验。师生互动自然而默契。自由宽松的探究环境使幼儿身心放松,在参与合作互助的气氛中逐步实现了教学活动目标。

  在每一小结中教师能够针对幼儿的不同表现进行适时适当的讲解或指导,使幼儿的态度、情感、技能上有所发展。幼儿之间形成了和谐、友好、互帮的关系,营造了一种互相讨论、互相补充、互相启发、互相合作的学习气氛。

  本次活动存在许多不足。教师语言语调有时把握不当,语言组织的不够灵活;在幼儿选择测量工具尺子时对尺子的刻度使用方法上欠缺讲解,这些都是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改进的。

科学活动教案 篇9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1个气球,每组1个装有小口瓶子的木板自制船。

  2、火箭发射升空的图片1张。

  3、已学会画简单的火箭。

  活动过程

  1、教师指导幼儿实验,通过实验引出活动内容。

  操作方法:小朋友将装满气的气球松开口,气球向前飞去。

  引导发现:鼓励幼儿反复操作、观察,找出气球向前飞行的原理。

  幼儿讨论:什么力量使气球飞动起来了?

  教师指导幼儿小结:往后流动的气体形成气流,气体的反冲作用推动着气球往前飞。

  2、实验:小船是怎样前进的?

  操作方法:将小口瓶子装满水,盖好,然后把它装入木板船上的固定位置,要求瓶口朝后。把自制船放入水盆中后,拔掉瓶盖,船就前进了。 引导发现:鼓励幼儿反复实验,重点观察船运动的方向和水流方向,找出船是靠什么力量前进的。

  幼儿讨论:船是靠什么力量前进的?生活中还能见到哪些物体是靠反作用运动的。

  3、通过实验,引出活动内容:

  出示火箭发射升空的图片,提问:小朋友,这是什么?通过刚才的实验你能说出什么办量推动这么大的火箭上天,而且使火箭的速度这么快?

  4、观察火箭结构与火箭发射升空的实况,运用实验发现进行合理判断。

  (1)教师指点火箭部分,逐一指导幼儿观察认识火箭顶舱,燃料箱,发动机和助推火箭。

  小结:火箭分上下两个部分,上半部顶舱装载人造卫星和各种空间探测器,下半部分由巨大的燃料箱和强大的发动机组成,旁边还有两个助推火箭。

  (2)引导幼儿观察火箭发射升空时的工作状况,并进行合理推断。 提问:火箭的尾部有什么在燃烧?整个火箭是怎样啦?火焰是向什么方向喷射的?猜一猜,火箭是靠什么力量升入太空的? 小结:火箭的燃料燃烧时有了巨大的.火焰,巨大的火焰向后高速喷射,形成了强大气流,气流的反冲作用加上发动机的巨大力量就推动着火箭飞速前进,升入太空。

  延伸活动:组织幼儿参观少儿科技馆,通过参观和工作人员的讲解肯定幼儿的探索热情,激励幼儿继续再学习、再探索的欲望。

  活动目标

  1、指导幼儿在探索活动中发现有些物体是靠反冲作用在运动的。

  2、启发幼儿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推出火箭上天的基本原理。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分析类推及判断能力。

  活动重点

  在探索活动中发现有些物体是靠反冲作用在运动的。

  活动难点

  启发幼儿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推断火箭上天的基本原理。

【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的活动教案11-25

科学活动教案06-14

科学活动教案02-16

科学活动教案15篇11-14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4篇02-21

科学活动教案(15篇)12-22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03-23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02-22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03-21

科学活动教案三篇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