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教案

时间:2023-07-10 09:48:55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幼儿园小班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实用]幼儿园小班教案

幼儿园小班教案1

  学习目标:

  喜欢朗诵儿歌,并根据儿歌创编动作。

  活动准备:

  幼儿制作的小船。一盆水。儿歌《小船摇》(《神奇的轮子》幼儿用书或电子书第24页)。

  形式:小组活动过程

  1.出示《神奇的轮子》幼儿用书或电子书,与幼儿一起朗诵儿歌《小船摇》。

  小船摇小动物,坐小船,小船水上摇呀摇,大风吹,呼呼呼,小船快到彩虹桥。

  2.与幼儿讨论儿歌并尝试根据儿歌内容创编动作。

  3.准备一大盆水,请幼儿把自己的'小船放在水盆里,观察自己的小船前进的情况。

  4.提议幼儿两人一组,进行赛船比赛,请他们用嘴巴吹,看谁的船最快到终点。

  5.请幼儿用扇子扇动小船进行赛船比赛。

  6.完成后,请幼儿说说用嘴巴吹和扇扇子产生的风力有什么不同,哪种风力能让船走得更快。

  活动评价:

  能朗诵儿歌《小船摇》。

  能用不同的方法让小船向前进。

  能分享发现及表达自己的想法,知道哪种风力让小船走得更快。

  活动建议:

  动适合在比较暖和的时间和地方进行。

幼儿园小班教案2

  活动目标:

  1、练习侧走的潜力及动作的协调性。

  2、探索用身体各部位夹球侧行的方法以及与同伴合作方式。

  活动准备:

  1、人手一只球

  2、箩筐四只

  3、螃蟹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1、教师提问:我是螃蟹妈妈,那你们是谁啊?此刻跟着螃蟹妈妈一齐去做运动(侧着慢行,双手平举、快行、踢腿等)。那螃蟹是怎样走路的?

  2、此刻我们沿着线慢慢的侧行,好,此刻加快速度侧行,回到原点,集合。请螃蟹宝宝们跟着妈妈坐下。

  二、探索练习

  1、教师:那儿有一堆瓜,请螃蟹宝宝们把它们运回家,但是运的时候不能用到我们的大钳子,你想怎样样来运?想好之后,请螃蟹宝宝每人去拿一个瓜(强调不能用手),然后沿着线把它们运回家。

  2、集合,请个别幼儿进行交流示范,请螃蟹宝宝们说说刚才是怎样样运瓜的.?

  3、教师:此刻请螃蟹宝宝们再运一次瓜,这次用的方法要和刚才的不一样。

  三、合作运瓜

  1、教师:刚才是一位小螃蟹运瓜,此刻请两位螃蟹宝宝合作运瓜,我们的钳子还是不能碰到瓜,想想看,能够怎样运?(运的时候注意两位宝宝的步子要整齐,大家要一齐走,不能让瓜掉下来)。

  2、个别幼儿进行交流示范。

  3、再次练习,请螃蟹宝宝用和刚才不一样的方法运瓜,看哪一队宝宝运的又快有稳。

  四、游戏运瓜比赛

  1、教师:刚才我们学会了合作运瓜,此刻请宝宝们分成四队,看哪一队的宝宝先把瓜运回家,在运的时候,恶魔的大钳子不能碰瓜,也不能让瓜掉下来,必须要沿着线侧行,明白了吗?

  2、再次比赛。

  活动结束:此刻请宝宝们把瓜搬回家吧。

幼儿园小班教案3

  活动目标:

  1.了解认识黄瓜的外形特征及用途。

  2.运用感官从外往里的观察。

  3.知道黄瓜有营养,多吃蔬菜身体好。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5.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活动准备:

  炒,拌黄瓜各一份,黄瓜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黄瓜,演示讲解

  1.这是什么?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

  2.请小朋友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小黄瓜上有许多毛毛的小颗粒。

  3.把黄瓜切开,,请孩子观察认识并表达:黄瓜里面是白白的的,中间有籽。

  4.请你想一想黄瓜可以怎么吃!

  二、教师操作,幼儿品尝

  1.现场做凉拌黄瓜,并边做边讲解,把预先预备好的成品拿上来:炒黄瓜,凉拌黄瓜。

  2.请孩子品尝,并说说是什么味道的?

  教师帮助幼儿说出脆脆的,酸酸的或者香香的等。

  三、师生共同小结

  黄瓜是绿绿的,长长的`,摸上去有许多毛毛的小颗粒,黄瓜的肉是白白的,中间有籽,黄瓜脆脆的,可以凉拌吃,可以炒着吃。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始终处于宽松、愉快的环境之中,他们兴趣高涨,积极主动地学习,真正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充分调动了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培养了幼儿不挑食、不浪费的好习惯。通过这次教学活动,使我有了更深的感悟,不管上什么课,老师一定要把课程和内容吃透,这样,幼儿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幼儿园小班教案4

  学习目标:

  利用美工材料设计安全带,发挥创造性。

  活动准备:

  玩具婴儿车、布娃娃。各种美工材料。

  活动形式:

  小组

  活动过程

  1.出示玩具婴儿车和布娃娃,教师或家长用很大力气推车,向幼儿提问,应该怎样保护车里的婴儿,让幼儿明白安全带的保护作用。

  2.向幼儿提问坐什么车需要系安全带。(小轿车、小面包车、出租车。)

  3.请幼儿利用各种美工材料设计安全带。

  4.协助幼儿把安全带贴在展览区的.宣传板上。

  活动评价

  能说出安全带的用途,知道乘车时要系安全带。

  会设计安全带。

幼儿园小班教案5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学习边演唱边有节奏的演奏碰铃、铃鼓等乐器。

  2、能根据教师的指挥手势演奏,初步注意合奏时音响的和谐。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幼儿事先已比较熟悉歌曲。

  物质准备:

  碰铃、铃鼓、圆舞板等、音乐《新年好》

  活动过程:

  1、感受歌曲欢快情绪。

  (1)幼儿听录音,感受歌曲的欢快,并用各种体态表达快乐的情绪。

  (2)教师伴奏,幼儿演唱,教师提示幼儿用饱满的精神、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2、感受歌曲的节奏,学习表现三拍的节奏特点。

  1、引导幼儿徒手练习节奏|×××|与|×0 0|,初步表现三拍子强弱弱的节奏特点。

  2、放慢苏速度演唱歌曲,指导幼儿随乐拍手为歌曲徒手伴奏。

  1、第一遍:用|×××|节奏型。

  2、第二遍:用|×0 0|节奏型。

  3、播放歌曲录音,指挥幼儿分两组边演唱边拍手为歌曲伴奏。

  3、幼儿持器演奏。

  (1)幼儿分两组练习演奏。幼儿持碰铃、铃鼓的一组演奏|×××|的节奏型。持圆舞板、木鱼的一组演奏|×0 0|节奏型。

  (2)引导幼儿持器完整的为歌曲伴奏。

  (3)提示:幼儿最初持器演奏时可用齐奏的方式,第一遍用|×××|的节奏型。第二遍用|×0 0|节奏型。之后还可以进行简单的合奏。教师注意引导幼儿倾听各种演奏的方案音响效果,尝试寻找最佳方案。

  4、幼儿按意愿分成两组,一组演唱,一组持器演奏。之后可进行交换。

  三、户外活动:

  1、体育游戏:投飞镖见领域活动指导P25。

  2、分组活动:(见周计划表)

  活动反思:

  《新年好》是12月底为迎接新年到来而准备的一节音乐活动课,为了配合新年的气氛,特别找来与之匹配的新年好flash,使气氛更为欢快与高兴。

  目标的反思:制订的两条目标还是能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第一条是音乐目标,在整个活动中,我始终是以节奏为主线,让孩子使用小乐器与音乐一同唱唱跳跳,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但在制定过程中应明确节奏的目标,不能又有唱的目标又有节奏的目标。第二条目标,情感的目标,孩子们都很乐意在音乐的气氛中欢快的唱唱跳跳感受新年到来的`气氛。

  流程的反思:流程还是较流畅的,一个环节紧扣一个环节,但在每个环节中的过渡中语言的把握还需要斟酌,如:在导入时的大鼓过度到新年时,可以更精练些,并能更承上启下些。在环境的提供与创设中,我提供了各种不同的乐器,(手铃,棒铃,铃鼓,沙铃,等)引导他们能与材料的互动,但由于过多种类的乐器投放使孩子并未能集中明白自己乐器的特点,如果,能够就投放一种或而种乐器让孩子们能学会或知道了手零或棒铃的使用方法我想这节课也就有了它存在的价值。在整个活动中,我觉得自己还是说的太多,尤其是在过新年时会做些什么,如果,当时老师变一个话题,说小朋友你们新年都会做什么来庆祝呢?这么一个开放的话题,孩子肯定很兴奋乐于来回答,当孩子们一个个回答完后,此时老师再将孩子的各自经验进行归纳、提升帮助,为他们在后面的操作中提供更大的帮助与自信。

  这节活动时间虽然不长,但孩子始终投入在活动中,他们能与材料积极的互动,这可以从他们的高兴地唱唱跳跳中反映出来,基本每个孩子都乐意欢快唱唱跳跳。

幼儿园小班教案6

  大和小

  (一)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在两个大小不一样的物体中区分大和小 。

  2.学习用大和小说一句话 。

  3.体验给猫喂鱼的乐趣 。

  (二)活动准备:

  1.大小猫图片、大小鱼、大小雪花片。

  2.大小篮子、大小盘子。

  (三)活动过程:

  1.图片导入,引出主题。

  (1)师:“今天我们班还来了两位动物客人,他们是谁呢?(师出示图片) “我们一起同动物客人打个招呼吧!”

  (2)师:“小朋友真有礼貌,这两只猫有什么不一样的呢?”它们哪只是大猫哪只是小猫呢 ?

  (3)幼儿回答,教师帮助幼儿完整说句子:“红色的是大猫、绿色的是小猫。”

  (4)师:“我们一起大声的说一遍吧!”再请幼儿大声的说。

  2.通过游戏,认识大和小。

  (1)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老师这儿还为两只猫客人准备好玩的玩具呢!”

  (2)师:“这是什么?这两个雪花片有什么不一样的呢?教师出示不同颜色的大小雪花片。引导幼儿完整说 :“大雪花片、小雪花片。”

  (3)师:大方形和小方形要来做游戏了,你们看他们是怎样玩游戏的?教师将两个方形藏于身后,说一句“变变变,什么出来了?”然后伸出一只手让幼儿说是什么形状出来了,游戏两次。

  (4)教师给每个幼儿分发大小雪花片,在发的过程中教师说“请你说一说、比一比,哪个是大雪花片,哪个是小雪花片。”

  (5)游戏“方形变变变”。幼儿学老师的'样子将两个方形藏于身后,当老师说变变变,小雪花片出来了,幼儿就把小雪花片举起来。当老师说变变变,大雪花片出来了,幼儿就将大雪花片举起来。游戏数遍后可以让幼儿将两个方形交换位置再玩几次。

  (6)师:这个游戏好玩吗?大猫和小猫也想来玩呢?你觉得大猫应该玩哪一个雪花片呢?快拿出来给老师举给老师看看,小猫玩哪一个呢?”

  (7)小结:大猫穿了红颜色的衣服,他喜欢玩大雪花片,小猫穿了绿颜色的衣服,他喜欢玩小雪花片。

  3.给猫客人喂鱼吃。

  (1)师扮哭“是谁在哭呀?为什么哭呢?哦,原来是我们动物客人肚子饿哭了,小朋友你知道猫最喜欢吃什么吗?”幼儿回答

  (2)师出示一大一小两条鱼。

  师:“这两条鱼一样吗?哪里不一样?,你觉得大猫应该吃那条鱼,小猫应该吃那条鱼?” “我们一起大声的说一遍吧!”

  (3)幼儿操作,教师观察。

  师:下面,我们就给猫客人喂鱼吧!一边喂鱼一边说“大猫请吃鱼,小猫请吃小鱼”

  (4)猫客人吃饱了可开心了,要和小朋友一起出去玩呢!

  4.迁移提升经验。

  (1)师:宝宝们在我们教室里还有哪些东西是大的那些东西是小的?赶快用亮亮的眼睛找一找吧!

  (2)教师作适当的暗示,大小手、大小脚,引导幼儿观察桌子上的东西发现大和小。

  打电话

  活动目标:

  1.通过情景表演,帮助幼儿熟悉歌词,学唱歌曲。

  2.使幼儿喜欢音乐活动,能用轻快的声音来演唱。

  活动准备:玩具电话机一部,小娃娃手偶两个。

  活动过程:

  (一).通过情景表演,引起幼儿兴趣

  1. 教师出示手偶,提问:你们看,今天谁来啦(小娃娃),对!她叫豆豆。教师再从身后取出一个,这个呢,叫点点。今天,豆豆和点点来到了我们班,看看他们今天发生了什么呢?

  2. 教师表演《打电话》情景,请幼儿欣赏。

  一天,豆豆在家里,觉得很没劲,于是他就想到了在上幼儿园的点点,然后她就给点点打了个电话。

  豆豆:喂喂喂,你是点点吗?

  点点:哎哎哎,我是点点啊。

  豆豆:点点,点点,你在干什么呢?

  点点:豆豆,豆豆,我在幼儿园呢!

  3.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有没有看到豆豆和点点在干什么呢?(打电话),那豆豆在哪里呢?点点在哪里呢?

  (二).教师教唱歌曲

  1. 教师有表情的范唱,请幼儿欣赏。

  2. 教师再唱一遍,请幼儿和着老师的节奏一起拍手。

  3. 教师带着小朋友一起有节奏的念歌词(拍手,拍脚…)让幼儿说说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唱,告诉他们应用轻快的声音唱歌。

  4. 利用手偶,一边唱歌,一边表演。

  5. 教师弹琴,请幼儿跟着钢琴唱歌。

  6. 请小朋友自愿上来唱歌给下面的小朋友听。

  (三)幼儿跟着音乐动一动。或者找一个好朋友,一起表演打电话的游戏。

  (四)活动延伸:

  将玩具放上活动角。例如:娃娃家等,使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里玩打电话的角色游戏,也可将学会的歌曲唱给爸爸妈妈听。

  社会:好吃的汤圆

  活动目标:

  1。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增进幼儿与家庭和教师的情感。

  2.愿意品尝各种各样的汤圆。

  活动准备:邀请家长。自带各种汤圆。

  活动过程:

  1. 教师以猜迷语的方式引导幼儿和家长进入活动。

  2. 师:这些汤圆长得什么样子?注意看看汤圆里面有什么?

  幼儿:这里面有黑色的东西。

  幼儿:我看见汤圆里面有花生米。

  幼儿:里面还有红色的豆子。

  3. 大家通过观察了解汤圆可以用芝麻、红豆、花生等东西做。教师进一步引导幼儿:你想用什么做汤圆?

  幼儿:我爱吃青菜,我想用白菜做汤圆。

  幼儿:我爱吃肯德基,我用肯德基做汤圆。

  4.师:今天,小朋友带来好多汤圆,请谁来帮助我们煮汤圆?

  孩子们说出今天来参加亲子活动的家人称呼,例:爸爸、妈妈、姥姥、爷爷、姑姑、小姨有些小朋友还知道他们是谁家的亲人。进一步丰富幼儿对家庭人员称呼的经验。

  5. 师:孩子们今天你家人谁没有来?他们没有吃到汤圆该怎么办?

  幼儿:我爸爸上班,我把花生汤圆送给爸爸吃,他最爱吃花生。

  幼儿:公公、婆婆在湖南,我要坐火车送给他们吃。

幼儿园小班教案7

  活动目标:

  1、乐意与同伴交谈,感受鞋子的美和多样性。

  2、尝试用“有……有……还有……”的句式进行完整表达。

  3、认识生活中常见的鞋子,知道穿鞋要合脚。

  4、大胆的表述对鞋子的理解。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难点:

  尝试用“有……有……还有……”的句式进行完整表达。

  活动重点:

  认识生活中常见的鞋子,知道穿鞋要合脚。

  活动准备:

  课件《各种各样的鞋子》、鞋架、各种各样大小、颜色、形状、用途不同的'鞋子、装有鞋子的神秘箱

  活动过程:

  一、出示神秘箱,引起幼儿谈话的兴趣。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秘箱,请你们猜猜会是什么呢?(稀奇古怪两只船,没有浆来没有帆,白天载人四处走,晚上躺在大床前。)

  二、引导幼儿观察鞋子并给鞋子配对,把它们整齐地摆在教师指定的地方。

  ——哇!这么多的鞋子,瞧瞧它们都没有找到自己的伴儿,你们能帮助它们吗?请你把找的一双鞋子放到鞋架上。

  三、幼儿参观鞋子展览会,通过看看、摸摸、比比、说说等方式,感受鞋子的美和多样性。

  ——现在我们一起参观我们的鞋架,我们一边看,一边说,你看到了什么颜色的鞋子?(引导幼儿用“有……有……还有……”的句式完整地说出来。)

  ——鞋架上的鞋子有很多种,你能说出这些鞋子的名字吗?(引导幼儿用“有……有……还有……”句式完整地说出来。)

  四、鼓励幼儿试穿鞋子,谈谈穿上不同鞋子的感受。

  ——你可以选一双你最喜欢的鞋子,穿一穿、走一走、跳一跳,然后告诉大家穿上这双鞋子后是什么样的感觉?

  教师小结:穿鞋要合脚。小朋友穿上合脚的鞋,走一走、跳一跳、跑一跑才会舒服。

  五、欣赏课件《各种各样的鞋子》,认识生活中常见的鞋子。

  小百科:鞋子,穿在脚上防止脚受到伤害的一种物品,在人类文明史前期多为草鞋、布鞋,如今以皮鞋、运动鞋、休闲鞋、高跟鞋较为多见。

幼儿园小班教案8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各种蛋,让学生知道除了鸡、鸭、鸟会生蛋外,蛇、乌龟、壁虎也会生蛋。

  2、知道蛋的大小、顔色不同。

  3、培养学生观察、探索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

  4、初步了解鸡蛋怎么来的小常识。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1、已有知识经验准备:回家练习打生鸡蛋.

  2、物质准备:每人一个熟鸡蛋,一个生鸡蛋,每桌一个生鸡蛋、鸭蛋、鹌鹑蛋;碟子若干;磁带、录音机;一个箱子;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引入部分

  以孙悟空到班上作客,给我们小朋友送来一件礼物,引起学生兴趣,并出示装有礼物的箱子。

  二、基本部分

  1、看孙悟空送给我们的第一件礼物是什么?(打开一扇小门拿出小红花)誰发现的问题最多,小红花就奖给誰。(调动学生积极性)

  2、第二件礼物是什么?从箱子里拿出一盒磁带,让小朋友闭上眼睛,听听里面说了些什么:(各种动物生蛋后洋洋自得唱歌的.声音,并说把它们生的蛋送给小朋友),让小朋友闭上眼睛,教师打开遮住蛋的纸条。

  3、学生观察

  (1)教师:“这些蛋都一样吗?哪些地方不一样?(让学生用手掂一掂,引导他们说出蛋的大小、重量不一样,顔色不一样。)

  小结:有的蛋大,份量重;有的蛋小,份量轻;有的蛋外壳是白色的,有的蛋的外壳有斑点。

  (2)教师:“蛋是什么形状的?两头一样大吗?”

  小结:蛋是椭圆形的,放在桌上会滚动,蛋的一头大,一头小。

  (3)教师:“小朋友用手摸摸,感觉怎么样?”

  小结:蛋的表面很光滑。

  4、猜猜第三件礼物是什么?老师从第三扇门中拿出三封信。拆开第一封,有一个大问号,提出一个问题:孙悟空问小朋友知道鸡蛋里面有什么?有什么办法可以看到里面的东西?(敲碎蛋壳)

  (1)请小朋友把盘中的鸡蛋打碎。教师讲打蛋的方法,指导学生动手打鸡蛋。教师:“鸡蛋里面有什么?蛋黄是什么顔色?旁边一些粘糊糊的透明的东西叫什么?蛋清煮熟后会变成白色。所以又叫蛋白。老师出示剥开的熟鸡蛋让学生观察蛋白。

  (2)教师:是不是每种蛋都有蛋黄和蛋清?我们把盘中的蛋全部敲开来看一看。

  小结:每种蛋外面都有很薄的蛋壳,里面都有蛋黄和蛋清。

  (3)教师:每种蛋的蛋黄和蛋清是不是一样的?

  小结:有的蛋黄大,有的蛋黄小,有的顔色深,有的顔色浅。

  5、拆开第二封信,是一个小月亮,月亮里面有一个问题:蛋有什么用途?让学生讨论,然后出示画片。教师趁机讲蛋的营养。

  6、拆开第三封信,是一颗小五星,后面也有一个问题:你知道还有哪些动物会生蛋:请学生讨论回答,放映各种会生蛋的动物图片,巩固学生印象。

  7、教师 “我们看看孙悟空送给我们最后一件礼物是什么?(教师拿出一大袋煮熟的鸡蛋)孙悟空送给我们每个小朋友两个鸡蛋。”每位学生发一个。

  (1)教师:“孙悟空说只有一个蛋能吃,另一个是生蛋,小朋友想一想你有什么办法能够找出那只熟鸡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教师讲几种小朋友没有想到的鉴别生熟鸡蛋的方法,并示范,再让学生动手操作,找出熟鸡蛋。

  (2)教师:“小朋友,孙悟空送给我们的鸡蛋一定很好吃,又有营养,我们把它吃了吧。小朋友吃的时候看看熟鸡蛋和我们碗里的生鸡蛋有什么不同。”(放音乐)学生吃鸡蛋。

  三、结束部分

  学生在音乐中吃鸡蛋,以把生鸡蛋送给鸡妈妈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1、美工:鸡蛋娃娃,让学生用蛋壳做不倒翁娃娃。

  2、回家鉴别生熟鸡蛋给爸爸妈妈看。

幼儿园小班教案9

  活动目标:

  1. 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图片的主要内容

  2. 乐意听同伴讲话,能大胆讲述自己的.想法

  3. 熟悉幼儿园,萌发幼儿热爱幼儿园的情感

  活动重点:能用自己简短的语言讲述图片中的主要内容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图片若干(幼儿在园内各处活动·游戏的图片)

  经验准备:参观过幼儿园,对幼儿园环境有一定了解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一张图片,引导讲述,引起幼儿兴趣。(这张图片上有什么?谁在做什么?这是哪里?)

  二.幼儿讲述

  1。教师继续出示图片,利用这三个问题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在图片里看见的内容,教师适时帮助,指导幼儿用简短的语言进行讲述

  2。将剩下的图片发给幼儿,请幼儿两两结伴,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图片上有什么,有谁在做神么,这是哪里

  3。 教师小结,激发幼儿对幼儿园的喜爱之情

  三.结束

  请幼儿将图片带回家和家长分享,用学到的语言技巧讲述图片内容给家长听

幼儿园小班教案10

  活动目标:

  1、观察认识大象,了解大象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

  2、透过拼图和模仿表演大象的长鼻子,进一步感知大家的主要特征。

  3、爱护动物,初步具有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公象、母象图片各一张,不同姿态的大象拼图若干幅。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可用谜语导入,老师说一个大象的谜语,请幼儿猜出出谜底。

  二、观察大象,认识其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出示大象图片,请幼儿观察:大象是什么样貌的

  大象看上去怎样样它的眼睛是什么样貌的耳朵呢它的尾巴看上去怎样样它的腿呢

  出示公象和母象的图片,提问:这两头大象长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小朋友都喜欢大象的长鼻子,这长鼻子有什么用呢

  大象喜欢吃什么

  三、智力游戏:拼图

  引导幼儿将画面剪成块状,进行拼大象的活动,比谁拼得快。

  四、游戏活动《碰一碰》

  提问:你拼出了什么你喜欢大象的什么地方我们一齐用双手合起来做大象的长鼻子,你想用长鼻子做什么呢

  让幼儿自主地做一做动作并带领小朋友学大象走路。

  下面我们一齐跟着音乐玩“碰一碰”好吗

  教师带领幼儿随着边唱边表演大象走路,并根据教师的评议指令,碰一碰身体的'相应部位。活动准备时除了准备了教学挂图,还从网上搜集了不同姿态的大象图片若干。为了让幼儿理解因为环境问题导致动物们生活困难的图片,让幼儿透过直观的感知来激发保护自然的情感。

  活动反思:

  用谜语导入活动一下就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另外因为教学挂图很清晰,很直观,便于幼儿观察、比较。加上幼儿对大象充满了好奇和喜欢,所以活动中幼儿始终很认真。很多孩子对大象已经有所了解(平时在电视里、动物园里和书上看见过,也听过大人讲过),因此在活动中能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对于不了解的地方也能专心听老师讲解。透过活动幼儿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了大象,明白原先公象长着长长的象牙而母象没有,明白象喜欢站着睡觉,象的鼻子会做很多事情等。幼儿都表示要爱护大象,要保护自然。

幼儿园小班教案11

  活动目标:

  1、知道生病了就要去就医。

  2、了解就医的心理准备和安全注意事项。

  3、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4、让孩子知道生病了,不怕打针吃药,做个勇敢的孩子。

  5、喜爱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爱运动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动画视频《不怕看医生》

  2、PPT课件(关于小朋友看病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教师请幼儿观看动画视频《不怕看医生》,引出活动主题。

  1、教师:小朋友们好,我是刘老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很好看的动画片,小朋友们想不想来看一下呀?那是什么动画片呢,我们赶紧来看看吧!

  2、教师播放动画视频《不怕看医生》,看完后请幼儿来说一说视频中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又是怎么做的。

  3、幼儿简单描述视频中的内容,教师继而引导幼儿知道生病了就要去就医,医院和医生并不可怕,我们要做个勇敢的孩子,不怕打针。

  二、观察图片,了解就医的心理准备和安全注意事项。

  1、教师:好了,刚刚我们都看过小猫不怕看医生的故事了,那小朋友们你们去看过医生吗?医院里又有哪些人呢?

  2、教师请幼儿说说自己的看病经历,并依次播放小朋友们看病的图片,让幼儿看看这些小朋友在医院的表现,并引导幼儿知道就医的安全事项。

  3、克服惧怕医务人员的心理。

  4、做个勇敢的孩子,配合医生做检查。

  5、不乱动诊疗室的物品。

  6、注意清洁卫生,不到处乱摸。

  7、耐心等待就医。

  活动反思:

  这次心理健康活动——《不怕看医生》,是想让幼儿通过活动了解一些就医的心理准备和安全注意事项,春季是传染病多发季节,幼儿由于年龄小,抵抗力差很容易感染,而他们又非常怕打针,只要家长说带他们去医院看病他们就很反抗,因而这次活动对幼儿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活动中幼儿观看了动画故事《不怕看医生》,并观看了很多小朋友们看病的图片,知道生病了就要去就医,也了解了一些关于就医的安全事项,从图片和动画故事中幼儿体会到医院和医生并不可怕,我们要克服惧怕医务人员的心理,做个勇敢的孩子,配合医生做检查,活动中孩子们都很积极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也都说要做个勇敢的孩子,不怕看医生。

  但活动中不足的是没有准备看病的用具,若能给幼儿看一些医用材料,如,棉签,纱布,口罩,听诊器等,幼儿会更感兴趣,我想在以后的活动中尽量提供一些实物给幼儿,让幼儿能更清楚直接地接触到,幼儿掌握起来也会更快更好。

  目标:

  1、认识几种常见水果,能分辨红、黄、绿、紫等颜色。

  2、喜欢听故事《河马肚子大》,学说“河马,我请你吃XX颜色的X X(水果名称)”。

  准备:

  1、展板一块,展示架四只。

  2、红、黄、绿、紫色的小房子图片各一,红、黄、绿、紫色水果大图片一份,小图片幼儿入手一份,河马操作玩偶(可用纸盒制作)6个,猴子头饰一个。

  3、动员家长带孩子去水果店、超市购买水果,让孩子认一认、尝一尝,积累有关水果的经验。

  过程:

  一、分辨各种颜色的'水果

  1、表达已有经验。

  师(出示各种水果大图片):果园里水果大丰收了,有红色的苹果、黄色的香蕉、绿色的西瓜,还有……(引导幼儿说出各种颜色的水果。)

  2、游戏:水果找家。

  教师先介绍水果的新家——红、黄、绿、紫色的小房子图片,然后请幼儿将各色水果按颜色分别送到相应的小房子中。

  二、欣赏故事《河马肚子大》

  1、引出故事。

  师:水果大丰收,你们想不想吃呀?有一位动物朋友很想吃。它有一张大大的嘴巴,还有一个大大的肚子,它是谁呢?

  师:对,它就是河马(出示玩偶)。下面老师就给你们讲《河马肚子大》的故事。

  2、边演示玩偶边有表情地讲述故事。

  3、用提问引导幼儿学习。

  师:小猴请河马吃了什么水果?它们是什么颜色的?

  (这两个问题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幼儿设计的。能力强的幼儿可以用一句连贯的话来讲述,如:“小猴请河马吃了红色的苹果和红色的草莓。”甚至还可将其他颜色的水果一起说出来。而能力弱的幼儿则可以这样说:“小猴请河马吃了苹果,是红色的苹果。”)

  三、分组游戏:喂河马吃水果

  1、出示另外几个河马玩偶,启发幼儿喂河马吃水果。

  师:河马肚子饿了,你们愿意学小猴喂河马吃水果吗?

  2、学说句子:“河马,我请你吃X X颜色的X X(水果名称)”。

  3、请一名幼儿演示。教师操纵的河马在听到幼儿说“河马,我请你吃X X颜色的X X(水果名称)”时才张开嘴吃。

  4、幼儿分散游戏。

  (一部分幼儿操纵河马玩偶,其余幼儿喂河马吃水果,游戏可交换进行。配班教师及保育员进行配合。)

  四、拓展经验

  师:河马还没有吃饱呢,你知道还有什么水果可以喂给河马吃吗?

  (幼儿可以根据已有经验充分表达,如果一时说不出,可以回家后继续找找、说说,自然地将活动延伸到家庭中。)

  延伸活动:

  带上红、黄、绿、紫色的小房子到户外进行“住房子”的游戏。方法是:幼儿先说出自己是某种水果,然后住进与这种水果颜色相同的小房子里,如先说出“我是黄色的芒果”,然后住进黄色的小屋里。游戏可反复进行。

幼儿园小班教案12

  重点领域:英语

  活动班级:小二班

  执教教师:

  活动设计思路

  《纲要》中明确提出:“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只有对事物产生兴趣,才能成为获得知识的前提。”小班幼儿对小动物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模仿它们,学它们的叫声,模仿它们走路的姿势,喜欢模仿动物做游戏,将自己融入角色中。在以往的教学中,我班幼儿已经学习了这些小动物的英语名称。在本次活动中,以前经验为铺垫,让幼儿在游戏中愉快地玩耍,同时也巩固了对单词的掌握,用形体动作来表现英语歌曲的形象,体验英语活动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巩固对动物类单词的认识,能清楚发音;

  2、能大胆演唱歌曲,乐于交往;

  3、大胆参与活动,体验英语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背景图1张,动物插卡,动物胸饰每人一个,录音机、磁带;

  2、场地布置:幼儿围坐成半圆形。

  活动过程:

  一、幼儿唱歌曲《Hello,Mummy!》进入教室,激发幼儿兴趣。

  复习问候语:Hello,Mummy!Hello,Daday!(和家长问好)

  二、游戏:捉迷藏,巩固对动物单词的认识。

  1、教师出示背景图,请幼儿看谁来了,并说出英语名称。(依次出示小鸡,小狗,小鸭,小猫插卡,鼓励幼儿大胆说)

  2、老师拿掉任一动物,幼儿用英语说出不见动物的英语名称。

  三、游戏《快快来》,教师说出动物的英语名称,戴相同胸饰的幼儿到老师处,比比谁最快!

  四、幼儿集体演唱歌曲:Chick,Duck,Puppy and Cat,鼓励幼儿大胆用形体动作表现。

  五、游戏:《找朋友》,听音乐,找朋友,相互问候:Hello,…!Bye—bye,…结束。

幼儿园小班教案1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用圈涂或画椭圆形涂色表现枇杷的方法,用两条斜线相交表现枇杷的柄。

  2、引导幼儿学习选用几种颜色进行作画,表现出枇杷一柄多果的特征。

  3、鼓励幼儿大胆作画,自由表现,培养幼儿作画的兴趣。

  4、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5、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1、请家长课前带孩子到市场观察枇杷,重点感知枇杷的颜色、形状、以及一柄多果的特征。

  2、实物枇杷;范画一张。

  3、幼儿用纸笔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枇杷,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兴趣。

  1、(出示枇杷)问:小朋友这是什么?你吃过枇杷吗?是什么味道的?(让幼儿结合已有经验自由说说)

  2、引导幼儿观察。

  问:枇杷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的?(引导幼儿根据观察大胆描述)

  小结:枇杷有的是圆圆的,有的`是椭圆形的;还没有成熟的枇杷是绿色的,成熟了的枇杷是黄黄的;有的是一个一个的,有的是一个柄下面有几颗枇杷。

  二、创设情境,激发幼儿作画兴趣。

  (出示娃娃)有一个娃娃,非常喜欢枇杷,我们画一些给她,好吗?

  三、教师示范画枇杷。

  先用橙色的蜡笔用圈涂的方法涂成一个一个椭圆形,用赭色的蜡笔在一个枇杷上画出粗粗的柄,然后在另一个枇杷上画出短一点的柄把它们连起来,最后在枇杷的下面画出一个小圆点,就是枇杷的蒂,枇杷就画好了。(用先画椭圆形的方法再示范一次)

  四、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交代作画要求。

  2、提醒幼儿选用几种颜色表现枇杷,同时注意两柄相交的方法。

  3、鼓励幼儿大胆作画,大胆表现不同颜色、形状的枇杷。

  4、引导个别能力弱的幼儿完成作品。

  五、展示、评价幼儿作品

  1、收拾作画工具。

  2、展示幼儿作品:展示一些画面整洁、布局比较好的作品和一些有进步的小朋友的作品让幼儿欣赏。

  六、枇杷送给娃娃。

  效果分析:

  小百科:枇杷蔷薇科、枇杷属植物,枇杷原产中国东南部,因叶子形状似琵琶乐器而名,其花可入药。

幼儿园小班教案14

  活动目标:

  1、能根据袜子的款式、颜色图案进行配对。

  2、学习穿袜子、折袜子。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袜子的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

  1、《小朋友的书.猜猜我有多爱你》

  2、教师准备各种款式的袜子

  活动过程:

  一、提问引出课题

  提问:小朋友,你的鞋子里面藏了什么呀?伸出来给我看看好吗?哇!你们的袜子好漂亮啊!

  二、游戏“袜子对对碰”

  1、出示各种袜子,请小朋友来观察袜子的款式、颜色、图案。

  2、小朋友你们看,老师今天带来了好多袜子,看看都有什么样的!看看你们家里有没有。

  3、创设“袜子对对碰”的游戏情景,引导幼儿根据袜子的`款式、颜色和图案进行配对。

  4、请你们来按照它们的款式、颜色、图案来进行搭配,看看谁找的最快!

  三、学习穿、脱袜子

  1、教师先边朗诵儿歌边示范穿、脱袜子。

  2、小朋友你们会穿、脱袜子吗?你们也来试试好吗?

  3、幼儿边朗诵儿歌边尝试穿、脱袜子。

  四、学习叠袜子

  1、请小朋友将自己的俩只袜子平铺在桌子上,然后将俩只袜子重叠在一起,并将俩只一起进行对折,把它们卷进袜套里。

  2、请小朋友从篮子里找出自己的俩只袜子,并学习叠袜子。

  五、 请小朋友将自己的袜子折叠整齐。

  活动反思:

  我以提问的形式进入了这节课,整节课的内容上下来幼儿的思路一直跟着我走,而内容中,很多环节我没有让幼儿自己去尝试,如:从开始游戏“袜子对对碰”的游戏中我没有让幼儿以款式、颜色图案尝试进行搭配,平时许多幼儿自己都会穿脱袜子,在于这个环节我就请幼儿自己来示范一次,接下来的环节就是叠袜子了,我教的折叠法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讲是比较难的,其实只要俩只袜子重叠在一起,并将俩只一起进行对折就可以了,我以小朋友把自己的袜子叠放整齐结束本次活动,在这次的活动中还存在这很多问题,没有考虑到很多问题就管自己上下来了,以后的教学中我会考虑独到。

幼儿园小班教案15

  活动目标

  1.通过尝试后,知道根据锁和钥匙的大小,进行一一对应匹配。

  2.在活动中培养幼儿做事要耐心、细心,要有坚持性。

  活动准备

  各种大、小不同的锁,另有一个小筐,内有配对的钥匙。

  指导要点

  1.认识各种锁,幼儿相互探讨不同的`锁的功能。

  2.问题:为什么有的钥匙伸不进去锁孔呢?

  讨论后知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3.尝试找到合适的钥匙把锁打开。

  在探索活动中,锻炼幼儿手部的力量的协调性,发展幼儿的配对能力。

  4.教育功能

  认识钥匙、锁,会区别大小,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力。

【幼儿园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小班教案[精选]07-04

幼儿园小班教案(精选)07-07

[精选]幼儿园小班教案07-06

(精选)幼儿园小班教案07-07

幼儿园小班教案03-11

幼儿园小班教案08-19

幼儿园小班教案精选07-27

【精选】幼儿园小班教案07-09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02-06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