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3-06-09 08:28:16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科学教案集锦八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科学教案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科学教案集锦八篇

科学教案 篇1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句子体会“也”字的用法。

  3.体会课文通过几个事例来写人的方法。

  4.了解英国化学家开文迪许专心从事科学研究,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科学的事迹,懂得“科学怪人”其实并不怪。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科学怪人)。文中的科学怪人是指谁呀?(开文迪许)

  2、那么科学怪人开文迪许到底怪不怪呢?请同学们打开书本,快速自由朗读课文,看能否找到答案。

  3、指名回答:你认为开文迪许怪吗?

  相机板书:

  怪

  不怪

  看来同学们都很有主见,课文确实写到了开文迪许的怪与不怪。

  那么开文迪许的怪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呢?

  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我们来听一下录音,请同学们拿出铅笔画出有关的句子。

  2、指名回答:开文迪许的怪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相机板书:衣着不考究

  布置很特别

  珍爱图书

  珍惜时间

  第一方面相机出示卡片:考究——讲究,引导板书

  3、课文写了开文迪许四怪,第一是开文迪许(衣着不讲究),第二是开文迪许家里的(布置很特别),第三怪是开文迪许十分(珍爱图书),第四怪是开文迪许非常(珍惜时间)。

  4、四怪中,你认为哪一怪最怪了?请你把这一节认真读一读。

  5、指名回答:你认为哪一怪最怪了?我们就来看***说的这一怪:开文迪许十分……

  生:我认为“开文迪许十分珍爱图书”这一怪最怪了。

  师:好的,请大家看幻灯:出示第四小节。

  “珍爱”是什么意思?读好这个词。“十分珍爱”呢?读好这一句,看一下,这一节都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

  那么这一句就是这一节的(中心句),再读。

  开文迪许是怎么珍爱图书的`,下面部分具体地写了出来。请每一个同学轻声读读圈圈画画,看哪几个词语最能体现开文迪许珍爱图书这一特点了。

  师:指名说、读,谁再来读,齐读。从这里你可以看出开文迪许是怎样一个人?

  师:出示句子对比,请同学们读一读,你觉得去掉“也”字后听起来怎样?

  师:看来这“也”字的作用还真大。开文迪许这样的珍爱图书,使人感到奇怪,其实呀,这正是作为一个科学家必须具备的可贵品质,让我们再来齐读一遍体会一下,千万要注意“也”字不能漏掉。

  6、你还认为开文迪许的哪一怪也怪极了?

  生:我认为“开文迪许家里的布置也很特别”这一怪怪极了。

  师:出示幻灯:第三小节

  看一下,这一节的中心句是(开文迪许家里的布置也很特别),特别在什么地方?(客厅、卧室、家当)

  师:你能把这一节读好吗?试试看。谁能比他读得更好?

  师:开文迪许家里的布置确实很特别,我们普通人家的客厅里一般放有(沙发、电视机……)而开文迪许家里的客厅被他(改作了实验室),楼上卧室的床边更是不得了,(堆满了仪器)开文迪许的主要家当(就是图书和仪器)。

  这一怪确实怪极了,请第一、二组的同学读一下。

  出示比较句子:开文迪许家里的布置很特别。

  开文迪许家里的布置也很特别。

  A.第三、四组同学来读一读。

  B.哪句话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C.这句话多了一个“也”字,联系课文想一想:为什么这里要用上“也”字?

  (开文迪许家里的布置太与众不同了,开文迪许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家里很有钱,他穿着不讲究已经很奇怪了,现在家里布置的这样就更怪了。)(引到第二小节:你知道开文迪许的衣着怎么不考究的吗?)

  D.用上“也”字,更能体现开文迪许的(怪)了,齐读这一句,再引读下去,读完整个小节。

  7.我们刚才学习了课文的三、四两小节,看一下这两节在构段方式上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A.先总后分,围绕中心句展开分述。

  B.中心句分别是(……)看看课文中有没有这种构方式的小节了?是哪一节?

  8.学习第五节

  A.是珍惜时间这一节,自由读,看看是怎么写的。

  B.先提出中心句(……)然后围绕中心句具体写开文迪许是怎样珍惜时间的

  C.男女生分读,你认为男(女)同学读的怎么样?关键词有没有读出来?

  D.从这里可以看出开文迪许怎样?齐读,读出开文迪许的特点。

  9.我们回过头看讲“开文迪许衣着不讲究”这一怪。

  A.看这一节的构段方式和刚才讲的几节一样吗?有没有中心句呢?

  B.请你给它加一句中心句,行不行?

  C.怎样写?同桌讨论一下。

  D.指名说,齐说。

  10.小结:

  A.开文迪许(指板书说),诸如此类关于开文迪许的怪事就这些吗?不(多的说也说不完),所以开文迪许常常被人们称为“科学怪人”。

  B.让我们齐读1——6小节,再次体会一下开文迪许的怪。

  三、学习第二部分

  1、那么开文迪许怎么会这么怪的呢?你知道吗?看下文。

  2、透过他表面上的怪,你有没有发现什么?(其实并不怪)

  3、对,现在我们应该明白了,开文迪许表面上是怪的,而实质上并不怪。因为他把——

  板书: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科学

  4.齐读体会。

  四、总结

  1、课文围绕课题写了开文迪许的“四怪”,每一“怪”都与科学紧密相连,通过典型的事例成功地突出了开文迪许专心从事科学研究,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科学的精神。学习课文不是要我们学习他的怪,而是要学习他的这种精神。

  2、读全文,体会作者写人的方法。

  五、作业

  课后搜集一个科学家专心研究的小故事。

科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

  2、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过程与方法:

  1、持续地观察月相的变化过程。

  2、根据已有的现象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而做出假设,同时能在小组学习中收集整理别人的观点,并且根据一定的事实对自己的假设进行调整。

  3、初步学习利用模型来解释自然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初步意识到宇宙是一个变化的系统。

  2、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月相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教学难点】要求学生持续一个月进行观察,在观察过程中详细记录月相的形状、月相所在天空的位置、月相的农历时间、太阳在天空的位置。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用于贴月相的挂图、月相成因示意图、月相变化的课件、皮球、电灯(瓦数大的)。

  学生准备:圆纸片、剪刀、活动记录等。

  【教学过程】

  一、画月相

  1、创设情境,引出月相话题:

  同学们,苏轼的《水调歌头》里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月有阴晴圆缺”的词句,看来人们很早就发现了月球有圆缺变化的情况,说说你曾经见到过的月亮是什么样的?

  (当学生说到满月时,请他说出阴历时间)

  2、讲解:月亮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3、你能把看到过的月相画下来吗?

  (教师给每个学生几张相同大小的圆纸片,请学生在纸上画月相,然后把它们剪下来。)

  4、让几位学生把画月相的纸片贴在黑板上,全班观察分析。这些月相相同吗?有哪些不同?生活中能否见到这样的月相,为什么?

  5、学生提出自己的假设,并且判断黑板上所画月相的正误。

  6、说说这些月相分别是什么时候能看到的?

  二、给月相排序

  1、请每位学生再画一个月相,并剪下来。

  2、在小组中讨论,自己剪出的月相大致是农历什么时候的?

  3、(出示一组标有时间的圆圈的挂图)你能把剪下来的月相准确地贴在上面的圆圈里吗?

  (学生根据自己的月相和大致的推测时间,在黑板上的相应位置贴上月相。)

  4、观察黑板上的挂图上贴出的许多月相,小组讨论并交流:有什么发现?有什么问题?

  5、教师出示农历上半月的月相变化过程图,让学生们讨论:你们认为月相的变化是否有规律?有什么规律?你们认为下半月的月相将如何变化?

  6、小结:月相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性的。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再由圆到缺。

  (其他的说法也正确:1、一个月中月相的变化规律是:初二向左弯,初八右半边明亮,十五月圆,二十二左半边明亮,二十八向右弯(记忆诀窍:“残”字拼音第一个字母“C”的形状)。2、月相的变化经历新月——上弦月——圆月——下弦月——残月的过程。3、上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大,直到满月,亮面在右侧;下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小,直到朔月,亮面在左侧。)

  三、模拟月相变化

  1、设疑:月相的变化是月球的形状在变化吗?是伴随着月球的什么运动发生变化的?

  2、小组内讨论交流:能否用做模拟实验的方法来研究月相变化?用什么来模拟,怎样模拟?

  3、可参照课本第49页进行模拟实验,观察“月球”的亮面大小一样吗?亮面朝向一样吗?

  (或者在教室里准备一盏瓦数大的电灯,用这盏灯当作太阳,学生自己当作地球,用皮球当作月球;把“月球”举在空中,使“阳光”照到“月球”上,观察此时月球的明亮部分是什么形状;然后使“月球”围绕“地球”公转一周,观察月球的明亮部分有什么变化?)

  (模拟实验成功的关键在于:用来模拟月球的.半明半暗的球体,它的明亮一面始终向着“太阳”。即“月球”围绕“地球”转动一周时,它只自转了一周。)

  4、提问:通过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你有什么发现?

  5、学生思考回答。

  (预设:月相的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跟月球不发光、太阳只能照亮它的一半有关,不是因为月球的形状在发生变化。)

  6、播放月相变化的课件,巩固并小结:月相变化跟月球不发光有关,跟太阳照射有关,跟月球在围绕地球公转有关。

  (解释: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不同。)

  7、对比一下,我们前面排序时所贴的月相,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四、观察白天的月相

  1、谈话:在给月相排序和模拟月相变化的过程中,我们推测出了月相变化的规律,同时还产生了许多问题。要知道规律是不是存在,以及问题能否得到圆满解决,需要我们进行实地的观察。

  2、你们认为什么时间观察月相比较合适?

  3、引导学生确定观察月相的时间,清晨或傍晚观察月相。

  (教师教学时应确认一点:如果自己的教学时间在农历的上半月,请引导学生在傍晚观察;反之,则应在清晨观察。从农历十六—二十七八月亮升起得越来越晚,因此在清晨观察比较合适。)

  4、思考讨论:观察月相,主要观察记录月相的哪些内容?

  5、引导学生了解月相的记录内容:月相的形状、亮面的朝向、月相的位置、月相的农历时间、以及观察时的具体时刻等。

  6、讨论:如果我们观察不到天空中的月相,该怎么办?

  7、说说你们认为在观察过程中,还会有什么问题或困难存在?

  五、课外拓展:

  1、动脑筋:今年春节晚上,某商店被盗。第二天,公安人员审询了最有嫌疑的两个嫌疑犯张三和李四。张三说:“昨晚十点钟,借着月光我看到李四进商店偷东西。”李四说:“十点的时候,我正在家里睡觉。”请你帮助公安人员判断,谁最有可能是罪犯,为什么?

  (答案:张三最有可能是罪犯。因为春节是正月初一,根本没有月亮,可李四说他借着月光看到李四进商店偷东西,是在撒谎,因此,他最有可能是罪犯。)

  2、每天下午放学后的傍晚时分和上午上学前的清晨时分进行观察,并记录天空中的月相。

  (月相跟着农历变,初一初二看不见,初三初四象娥眉,初七初八月半边,到了十五满月圆,以后月相逐渐缺,二十二三月似弓,到了月底又不见。)

  板书设计:

  2、月相变化

  一、规律:新月——上弦月——圆月——下弦月——残月

  二、成因:月球围绕地球公转

科学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一)认清科学与艺术的相同之处

  (二)理解文中的一些句子的含义。

  (三)理解文中例证法及其作用

  二、教时安排2课时

  三、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1.情境导入

  运用多媒体播放李可染的水墨画“晓阳辐射新学光”和“超弦生万象”。

  2.课前热身

  (1)介绍李政道其人及文章背景

  李政道教授1926年出生于上海。曾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57)、爱因斯坦科学奖(1957)、法国国立学院布德埃奖章(1969,1977)、伽利略伽利莱奖章(1979)、意大利共和国最高骑士勋章(1986)、埃.马诺瑞那爱瑞奇科学和平奖(1994)等。20xx上海科学与艺术展上,李政道做了《科学与艺术》的演讲。他旁征博引,从李白的《把酒向月》、苏轼的《水调歌头》,到迈克尔逊和莫雷1887年的光速试验,普朗克1900年发现的黑体辐射公式;从科学与艺术对称和不对称的表现方式到欧几里德和非欧空间、超弦理论等方面,对科学和艺术的关系作了精彩的阐述。

  (2)借助课文注释理解部分词语

  潜意识婵娟共鸣依赖奠定

  3.合作探究

  (1)整体感知

  李政道先生多年致力于倡导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他认为两者的融合必将促进、加速文化的进展,而且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规律。科学家站在科学的立场看艺术,充分思考和研究后,李政道提出了“艺术与科学”结合的构想。他告诉人们,无论是正在从事科学或艺术事业的人,都要具备创造精神和提高创造力,都要以追求真理的普遍性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这样我们科学和艺术才会有大的发展。

  (2)四边互动

  互动1

  逐字逐句地读懂课文,最好能把一些概括抽象地话,通过理解,在头脑里形成具体的事物。

  互动2

  议论文的三要素是什么?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明确:议论文包含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

  论点就是文章所要议论、阐述的观点,是作者要表达的看法和主张。阅读议论文,首要的就是寻找、提取和理解文章的论点。

  本文的论点是: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互动3

  为什么说“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如何理解“真理的普遍性”

  明确:科学的自然定律,由人的创造性的概括和抽象而成,各种艺术品更是人的创造力的体现,没有人的创造力就谈不上科学和艺术。

  互动4

  再次速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文章的结构。

  明确:第一部分(1)开门见山,提出论点。

  第二部分(2-10)具体论证论点。

  第三部分(11-12)综合论述科学与艺术在“普遍性”和情感智慧方面的异同。

  4.达标反馈

  (1)简要说说科学与艺术在哪些方面本质是一致的?

  (2)细读下面的句子,并结合实例谈谈你的理解。

  ①情感越珍贵,反响越普遍,跨越时空、社会的范围越广泛,艺术就越优秀。

  ②定律的阐述越简单、应用越广泛,科学就越深刻。

  5.延伸拓展

  1)链接生活

  仔细观察生活,从中找出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事例。(例如:“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杂技、魔术、戏法里有许许多多物理、化学、心理学的学问。)

  2)实践探索

  查找各种资料,收集古今中外的涉及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神话故事,准备在班上交流。

  6.板书设计

  科学与艺术

  李政道

  共同基础:人类的创造力

  科学与艺术

  共同目标:追求真理的普遍性

  7.资料下载

  自1987年以来,中科院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每年的国际会议都邀请画家按照会议的主题作画。作者中有李可染、吴作人、黄胄、华君武、常莎娜等艺术大师,也有鲁晓波这样的后起之秀。这些作品既给予科学家艺术欣赏,又触发他们的思想火花,受到了国内外科学界的广泛赞扬。

  我想,现在大家可以相信科学和艺术是不能分割的。他们的关系是与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关联的。伟大艺术的美学鉴赏和伟大科学观念的理解都需要智慧。但是,随后的感受升华和情感又是分不开的。没有情感的因素,我们的智慧能够开创新的道路码?他们很可能是确实不可分的。如果是这样,艺术和科学事实上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他们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

  第二课时

  1.情境导入

  讲讲我国古代的人们面对冰清玉洁的月亮表面的蒙蒙黑影编出的嫦娥奔月的故事。这个故事就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实例。

  2.课前热身

  (1)请一个同学说出::《科学与艺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

  3.合作探究

  四边互动

  互动1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每组自选文中一部分,围绕一个问题进行讨论分析。

  问题1:找出点明艺术的“创造力”和“真理的普遍性”的句子,并谈谈如何来理解它们。

  问题2:说说什么是科学的“创造力”和“普遍性”?如何来理解它们。

  问题3:找出科学与艺术在“普遍性”方面的“异”,它们的关系。

  问题4:“科学和艺术的关系是同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相联的”表现

  互动2

  班级交流

  明确1:强调艺术的创造力句子:艺术,例如诗歌、绘画、音乐等等,用创新的手法去唤起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已经存在地情感。

  理解:就是说,只有用创新的手法,才能创造出真正的艺术珍品,也才能唤起深藏在内心的情感。

  强调艺术“真理的普遍性”的句子:情感越珍贵,反响越普遍,跨越时空、社会的范围越广泛,艺术就越优秀。

  理解:“情感”指的是: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反响”是指艺术接受者欣赏者的共鸣反映。

  明确2:科学的创造力的.句子:尽管自然现象不依赖于科学家而存在,但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实一种人为的,并属于人类智慧的结晶,这和艺术家的创造是一样的。

  理解:这句话强调了人对于科学的“创造力”

  科学的普遍性:科学技术的应用形式会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但其科学原理并不随这些应用而改变,

  理解:这就是说原理定律一旦抽象概括出来,它的覆盖面是极广的,它的应用形式再多再发展,也只是它的应用形式,它本身是不会变的。

  明确3:科学与艺术在“普遍性”方面的“异”:科学的真理性植根于科学家以外的外部世界;艺术家追求的普遍真理性,植根于整个人类。

  理解:科学家和整个人类只是外部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科学的普遍性根植的范围要大于艺术家所追求的。

  明确4:科学和艺术的关系是同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相联的”表现:艺术和科学都需要智慧,而要发挥发展智慧又需要情感因素。

  互动3

  议一议本文运用的例证法及其作用。

  明确:例证法就是一种用个别、典型的具体事例实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

  本文2至4段中举了李白的《把酒问天》和宋苏轼的《水调歌头》,说明不同朝代的不同作者写同一题材——咏月,虽然有相似和不同,却同样感动着不同时代的人们。

  本文第5段举了莎士比亚的例子,说明中外一理。

  本文第10段举了“迈克耳孙和莫雷在1887年做的光速实验”和“普朗克在1900年发现的黑体辐射公式。”的事例来论证科学技术的应用形式会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但其科学原理并不随这些应用而改变。

  互动4

  播放歌曲《水调歌头》

  4.达标反馈:

  科学与艺术

  王禹民

  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曾邀请李可染、吴作人等画家为物理的前沿学科当题作画。绘画的主题是“量子引力”、“粒子物理”和“表面物理”等。

  李可染先生为表述“相对论性重离子碰撞”这个当代物理学的主题,画了两头公牛角斗的场面,题为《对撞生新态》,既生动形象,又幽默风趣。吴作人先生为“二维强关电子联系统”而作的《无尽无极》的画,即像阴阳鱼,又像两颗彗星,且只有两笔,简洁而对称。我们的老艺术家懂得了当代尖端科学的基本思想,为古老的中国画开拓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前景。

  这也说明科学和艺术是相通的。自然科学研究本质及其最高使命,是从纷纭杂陈的一团混乱中整理出贯穿于其中的不变规律和井然秩序。与此相仿佛,艺术创作活动的本质和最高使命也是从万千现象的零乱中整理出秩序和规律。法国作家福楼拜曾说:科学和艺术“在山麓分手,回头又在顶峰汇聚”。

  两三百年来,英国水彩画家所关注的是光与暗的关系,是河流、山脉、树丛和海浪的运动,以及云彩的形成和变幻。康斯太布尔的组画《英格兰风景画》就真实生动地展现出瞬息万变的大自然的景色。而在透纳和法国画家柯特曼的笔下,海洋呈现出一种永远在作不停的颠簸的运动。

  无独有偶。透纳的同乡和同时代人、植物学家布朗,于1827年用显微镜观察到浮在水里的菌类孢子在作不停的运动。孢子越小,运动越剧烈。后来人们把这种骚动称为布朗运动。爱因斯坦等科学家参与了相关研究,并进而揭示了分子运动的奥秘。

  那么,“布朗运动”和“透纳运动”有什么区别呢?又有什么相通之处呢?

  可以说布朗所描绘的运动是一幅数理科学的风景画;他们所使用的语言是数学和物理概念。透纳所描绘的运动则是一幅艺术的风景画;使用的语言是色彩和线条。本质上布朗和透纳都是究天地之貌而形之于画笔的画家。

  布朗运动是大自然深层结构的微观运动;欣赏它的壮丽既要用到心眼,也要用到肉眼。透纳运动是大自然表层结构的宏观运动;惊叹它的雄伟同样要肉眼心眼并用。

  科学风景画是抽象思维的结晶;艺术风景画是形象思维的结晶。两者各司其职,但又通过神经进行交流、合作和互补。一个完整和谐、全面的人,应该同时能欣赏、赞叹并创作出这两种类型的风景画。热爱科学,同时也热爱艺术,才是完美人性的表现。

科学教案 篇4

  教学重点

  日食时三天体的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

  日食的成因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收集日食、月食图片

  教学器材:大球、小球、日食挂图或幻灯片

  教学课件:无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导入)

  前面的课我们研究了月相,由于日、月、地三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不同,地球上的观察者看到的月球的明亮部分发生变化,就产生了月相。今天,我们来研究另一种情况,如果日、月、地三天体在空间中运动到了一条线上,彼此发生遮掩,就出现了日食和月食。我们先日食的有关知识。

  (学生活动)请每组同学准备一个大球和一个小球,按照教材的“观察两球的'遮掩现象”图的要求,观察看到的现象,将空白图补全。

  (讲解)日食是月亮转到了地球和太阳的中间,将太阳全部或部分遮挡住,使地球上的观察者看到的现象。教师讲解日食形成时三天体的位置关系,日食的原理。

  (讲解)日食可以分成三种:全食、偏食和环食。请同学们观察教材的“日食的类型”图,找出本页两张图的对应关系。找几位同学描述日食的三种类型发生时,星体的位置关系有什么不同?教师:当大小两星体体积不变时,环食比全食时,两星体的距离要远一些;偏食是小星体在大星体的中部上方或下方穿过时发生的。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调整好大球和小球的位置,按照教材的“模拟日食的实验”图中的演示,绘制出日全食的全过程。

  (学生活动)同学们阅读教材的的“讨论”和“思考”,进行讨论。

  (教师)

  (教师提问)日食常见吗?

  (学生回答)

  (教师讲解)由于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平面有一个夹角,因此更多的时候,月亮从地球绕太阳运动轨道的上方或下方通过,不会遮掩太阳;此外,由于月亮比太阳和地球小很多,因此它的影子投射到地球上,笼罩的地区很有限,这也使得地球上各地的人们很难观察到日食。

  (新课结束)当堂练习教材的练习1、2、3。教师重点讲解练习3。

  教案点评:

  日食和月食是三天体空间位置变化形成的,为了让学生完全了解这样的位置关系,本段落设计了多个活动;因此,将这些活动组织好是本课成功的关键。从前面的月相知识引出三天体彼此掩映的知识,然后通过实验和绘图,是学生对日食、月食有直观的体会。最后,教师通过几何图形,将学生的直观体会升华到理论高度。

科学教案 篇5

  1、观察植物,并能描述出它的形状与特征。

  2、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去比较,掌握对比的方法。

  3、体会到对有生命的物体进行探索的兴趣。意识到植物之间也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教学准备:

  1、教师在校园内选择一个观察地点,供学生观察。2、观察记录纸。

  教学活动建议:本课是在上节课了解了有生命物体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生命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展开研究。本课的编排始终围绕植物的形态进行。通过对植物由整体到局部的观察,获取有关植物的.多样性、植物的外部形状等方面的信息,渗透了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知识。教学活动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入手,利用“说说认识的校园里的植物”的活动,让学生的思维聚焦在“植物”上,同时也为认识植物的多样性寻找一个“增长点”。本课的主体活动是对植物进行观察。在观察的基础上概括出植物有哪些共同特征。

  教学过程:

  一、从整体认识植物

  1、了解学生事先观察到的校园植物:说说你认识的校园里的植物有哪些。(可说名称,也可描述外形。)

  师生交流。

  2、指导如何观察,提出观察要求:下面我们要到校园里去观察这些植物。出示表格,讲解要求。

  我认识的校园

  里的植物名称 生长环境 生长特点

  (可以写也可以画) 高矮排队

  (按由矮到高顺序排出)

  ……

  3、学生实地观察,教师随时指导。

  4、汇报交流。

  5、小结:植物的外部形状是各种各样的。

  二、从局部认识植物

  1、提出观察任务:我们要去观察不同植物的相同部位,有树皮、树叶和花。

  2、讲解如何观察树皮:先摸,有什么感觉?再拓树皮,看拓下来的图案有什么不同?

  3、讲解如何观察树叶:在树枝的一个节上看叶子是怎样长的?把它画下来。

  4、讲解如何观察花:比较两种花形状的不同,也把它画下来。

  5、师生观察后交流。

  6、提出问题,进行思考:我们观察到的植物有哪些相同点?

  (集中在都有根、茎、叶、花、种子等结构特点上,都需要水分、空气、阳光等生命需求上,都能长大,都要呼吸……)

  三、认识植物多样性,给植物分类

  1、看教科书第17页,提问:你认识这些植物吗?还认识哪些植物?

  2、谈话:我们来给它们分类,说说你想怎样分类。

科学教案 篇6

  目标:

  1、学习用3—4个短句说说冬季应该穿什么服装。

  2、学习用“厚厚的”、“毛绒绒的”、“暖和的”等词形容冬季的服装。

  3、知道人们的穿戴要适应气候的变化。

  准备:

  1、布置服装商店:教室内挂一些羽绒衣、厚毛衣、呢外套、毛裤等冬衣和夏季穿的裙子、短裤、单衣、单裤等。

  2、着夏装的娃娃一个。

  3、《幼儿用书》、油画棒人手一份。

  过程:

  1、导入:

  教师出示着夏装的娃娃引出课题。

  师:冬天的天气真冷呀,可是娃娃还穿着夏天的衣服,快要冻出病了,你们能不能帮娃娃买一些冬天穿的衣服呢?

  2、展出“服装商店”,为娃娃挑选冬衣。

  师:我们班的王老师新开了一家娃娃服装店,请小朋友们一起来看一看。

  1)由班主任王老师展出服装店展板,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冬季和夏季服装,比较冬、夏季服装的主要特点。

  提问:你们看这些衣服,哪些是冬天穿的',哪些是夏天穿的?冬天的衣服和夏天的衣服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引导幼儿用“厚厚的”、“毛绒绒的”、“暖和的”等词来形容冬季的服装。

  2)请幼儿在所有服装中挑选出适合冬季穿的衣服,并分类摆放。

  师:哎呀呀,这么多衣服混在一起,娃娃不知道应该买哪一件了。请小朋友们来帮帮忙,把冬天穿的衣服摆在一起,这样娃娃就不会买错了。

  3)启发幼儿说说夏天的衣服为什么冬天不能穿。

  提问:夏天穿的衣服冬天为什么不能穿呢?如果冬天穿夏天的衣服娃娃会怎么样?

  教师帮助幼儿了解人们的穿戴要适应气候的变化。

  3、迁移经验,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在冬天的穿戴。

  提问:

  1)小朋友们,大家一起来看一看,现在我们自己身上穿上了哪些衣服?

  2)除了厚厚的棉衣棉裤以外,我们还用哪些东西保护自己的小手、小脸、脖子不被冷风吹呀?

  引导幼儿说说冬天保暖用的手套、口罩、围巾、帽子等用品。

  4、完成相关练习。

  师:现在,老师要考考小朋友,在我们的幼儿用书上,有各种各样的衣服,请小朋友们把冬天穿的衣服用笔圈出来,看谁圈得又对又快!

  幼儿完成相关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展示幼儿的操作结果。

  请1——2名幼儿展示自己的操作结果,其它幼儿自己检查自己的操作结果,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6、教师小结。

  师:今天娃娃要谢谢我们小(2)班的小朋友,他现在知道了冬天要穿厚厚的棉衣、棉裤,还要戴上手套、围巾、帽子、口罩,这样才能让自己变暖和,不生病。小朋友们也要多穿点衣服,注意保暖,这样才能身体健康,天天来上幼儿园。

科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自然界中的风提出问题,并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能对提出的有关风的问题进行比较和评价;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风的成因作假设性解释;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并能用简单的器材作简单的模拟实验。

  2.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愿意合作交流;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3.知道自然界中风的成因。

  教学准备:教师要布置学生课前搜集有关风的图片及文字资料,并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初步的整理和分类,以备课堂上进行交流。另外,还应让学生课前观察身边哪里有风,什么地方可以产生风,并做好记录。也可以让学生注意观察取暖锅炉或工厂的烟囱、车间或煤矿鼓风机、早点摊用的风葫芦等等,从而获得第一手生活实例,为课堂上的交流作好铺垫,也为探究风的成因模拟实验准备尽可能多的原型。在模拟实验材料的准备上,要体现开放性的特点,如可以准备教科书提示的模拟实验用的主体材料——可乐瓶,也可以用易拉罐、牙膏盒、纸筒等,只要学生能想到的、能找到的都可以。教师课前也应准备一些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有条件的可以准备有关自然界风的音像资料。

  教学过程:

  1、提出问题:“生活中哪里有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交流,说一说生活中的.与风有关的现象及自己对风的感受和体验,从而使学生意识到风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风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提出问题“自然界中的风是怎样形成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问题展开猜想,提出自己的假设。学生的猜想与假设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知识和科学基础上,不能是空想。要让学生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风的成因作假设性解释我们的猜想与假设

  2、猜想与假设:我的证据(根据)

  3、制定方案: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

  4、实施探究:

  自然界的风是怎样形成的?

  师提出问题:“以上是我们对风的成因进行的猜想与假设,怎样验证我们的猜想呢”,让学生思考、设计验证实验方案。在这之前,教师要启发学生再现生活原型,可以展示几张有关火炉、锅炉等的图片,也可以语言提示学生回忆火炉等的生活体验或经验,给学生以原型启发。然后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实验方案,相互补充和完善,进而形成1—2个模拟实验方案,并将小组的方案在全班进行交流和评价,以实现相互启发、方案共享的目的。在充分交流和完善验证方案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按照既定方案展开验证活动,教师要提示学生使用剪刀或小刀时注意安全,并要求学生将实验现象做好记录。最后,引导学生根据模拟实验的现象推测自然界中风的成因。可以让学生用语言文字的形式描述风的形成过程。

  5、展示交流

  让学生用绘图的方式绘制风的成因图,并在全班进行展示和交流。活动结束,教师要组织学生总结评价活动的开展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合作精神进行鼓励性评价,并对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肯定和表扬。

  6、拓展创新:

  本课的拓展活动主要是对课堂研究风的活动的一个延伸,主要是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完成,因此,教师应安排一定的时间对学生搜集的资料进行交流和汇总,并以此为基点,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究与大气层有关的问题,培养学生独立研究的能力。

  本拓展活动只是一个指向,教师完全可以自己设计适合学生课后探究的题目或活动,如“月球上有没有风”、“太阳风是怎么回事”、“风与我们的生活”、“风的利弊”等等,以此引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

  先由小组交流资料,再在全班发布新闻。

  小组合作,探索研究,对于合作中表现出色的小组奖励“合作小伙伴”

  学生按照不同的问题进行回答,同时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进行及时的表扬与肯定。

  有疑问的问题,通过交流进行解答。对于课堂上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放到课下或以后解决。

  作业设计:

  思考题:浴室里的凉风是怎么来的?

  小实验:跳来跳去的小球。

  将两个玻璃杯口对口的平房在桌上,两个杯口的距离不要太远。在一个玻璃被里放一个乒乓球,双手扶稳杯子,往两个杯子口中间吹气。

  板书设计:

  风从哪里来

  生活中哪里有风?

  自然界中的风是怎样形成的?

  验证猜想

  风的种类:

  1、海陆风2、季风

  3、信风4、台风

  5、山谷风6、龙卷风

  7、飓风8、火风

  课后反思:

  风的形成是非常抽象不好理解的,本课通过做实验使学识进一步了解了风的形成原因和过程,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们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假设进行思考,如:有一个学生问:把一台电冰箱放到一个很热的屋子里,打开电冰箱门的时候,会感到有风吹吗?达到了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对风的成因作假设性解释,从而真正理解了自然界中风的成因。

科学教案 篇8

  一、教材:小学科学三年级上第2单元----动物之二《蜗牛》

  二、教学要求

  1、培养同学观察小动物的兴趣,培养同学对小动物的亲近感。

  2、组织和指导学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经历一些基本的观察活动过程。

  3、组织和指导同学在有结构的观察活动中,获得蜗牛的身体结构、外形特征,食物等方面的直接认识。鼓励同学在此基础上,联系来自其他渠道的信息,发展自身的认识。

  4、学会表达交流自身观察的情况,学习如何整理事实。

  三、胜利之处:

  1、注意同学年龄特点,营造既适合同学年龄特点,又直观、简洁的探究学习的情景。充沛调动同学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课堂一开始,在每组同学小组桌上,放一只活的蜗牛,使同学一进教室,马上被这活生生的蜗牛吸引了,马上投入到观察探究中去了。教师只是在小组间巡回指导,鼓励肯定。

  2、把经历活动的过程充沛地还给同学,让同学在个体和集体的观察、探究、交流等过程中,体验一系列的直接经验,体验观察过程的基本方法。使同学的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有充沛的时间和空间。

  在一节课的课堂中,如何使同学得到完整的观察和体验过程呢?在本堂课的活动设计中,我设计了三个活动环节。

  第一步:让同学一进课堂,马上投入到自由的观察活动中,这一步,主要是激发兴趣,使同学得到一些零碎的直观认识,观察还处于自由,零碎和没有目的、没有条理状态下。为下一步的活动作铺垫和准备。

  第二步:观察蜗牛的外形。在同学对探究目标的自由提出和合理选择后,确定了本次活动的第一个目标:蜗牛的饿外形。活动的形式是让同学用自身的方法,自由观察,在观察现象的交流中,整理信息,体验方法。在合作交流中得到相互补充和提高。

  第三步:对蜗牛食物的探究。先由同学学习小组讨论制定研究方案。后用小组的方案进行观察和探究,在交流中,比较方法的优劣,使同学发生更深的体验。

  3、教师真正成为同学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参与者、合作者、引导者。

  在本课活动中,教师没有大量的提问和叙述,没有“精彩”的扮演和讲解。教师的'责任在于为同学的探究活动创设一定的情景,引导同学提出研究的目标,和同学一起根据课堂的实际条件选择合理的饿研究目标,和同学一起进行探究活动,在活动中个别指导,引导同学进行观察信息的交流和共享,促进同学直接经验的获得和方法的体验,并引导同学在探究过程中发现更多的新的问题。

  四、值得商榷的地方。

  1、教师的说课稿和同学原有的接受习惯、思维方式、合作形式之间的有效磨合。

  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教师的课堂中的行为,必需从同学学习活动的目标动身,以同学的发展为本。设计的活动与同学原来长期接受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出入,同学一下子很难接受,或者活动不能到位,探究活动的有效性、深入性、广泛性不够,直接制约着同学学习活动的效果和长期发展目标的实现。

  2、教师在同学活动过程中的指导如何高效、合理、有节又生动活泼地开展。

  我们长期以来养成了一种思维定势,认为教师的指导,一定是手把手的指点,既要指点活动的目标,又要指点活动的具体方法;既要指点活动的环节要求,又要指点资料的处置方法,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如何处置教师的指导和同学自我探究过程中生成的对活动的过程、方法的体验之间的关系,还值得我们深入事件和研究。

  3、教学目标的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研讨,知识目标和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在活动中如何落实,落实的途径和达成度如何掌握,还有待于探索。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04-06

科学教案范文04-06

昆虫科学教案12-15

关于科学教案03-24

科学教案范文05-12

科学教案模板05-09

冬天科学教案02-14

有关科学教案02-06

中班生活科学教案02-17

【精选】科学教案3篇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