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时间:2023-06-05 10:01:18 教案 我要投稿

有关中班语言活动教案范文七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语言活动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有关中班语言活动教案范文七篇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乐于将自己的春节见闻或经历的事说给他人听。

  2、能用较连贯的语言完整地讲述事件的主要情节和内容。

  3、体验传统节日的欢乐气氛。

  活动准备:

  1、寒假前布置任务,请家长配合,引导幼儿留意春节时的快乐事情。

  2、《语言》下p1.

  活动过程:

  一、讨论春节里的活动

  引导幼儿讨论:人们在春节的时候都喜欢做哪些事情?

  幼儿回忆:家人或亲戚朋友在做这些事的时候,其表情是什么样的?想想他们的心情又会是怎样的?

  想一想:春节里自己最快乐的事是什么?

  二、说说你喜欢的快乐事

  在幼儿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准备讲一件自己在春节里最快乐的事给大家听。鼓励幼儿把有意思的事情告诉给老师和小朋友。

  教师讲一讲自己春节里的快乐事内容。

  请幼儿独立发言,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快乐事,注意引导幼儿讲述要有头有尾,是其他小朋友听明白,共同体验春节活动的快乐。

  三、听听他们的快乐事

  组织幼儿阅读画册,请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看图猜想他们的快乐事是什么,然后说说他们的`快乐事和自己的快乐事有什么不同。

  四、谁的快乐事最有趣

  引导幼儿讨论,说说谁的讲述最有趣。

  请幼儿说说理由,如:他的快乐事很有趣,他讲的很好等。

  日常生活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激发幼儿谈话的兴趣,引导幼儿开展小组自由谈话活动。

  家园共育:请家长配合,鼓励孩子将自己喜欢的事主动讲给家长听。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有顺序阅读话面,根据物体外形特征、作用、动作、姿态等,学会用"又….又….的句型清楚地表达一个意思。

  2、学习找自己的优点和能干之处。

  活动准备:

  西瓜、苹果图片各一张,幼儿用书《语言》人手一本。

  活动过程:

  1、看图片学习句型。

  (1)出示西瓜,引导幼儿观察西瓜特征,学习用"又….又…"的句型说出西瓜的两种特征:如(西瓜又大又甜),重点强调"又….又…."。

  (2)出示苹果,引导幼儿用"又…又…."句型仿编苹果特征。

  2、翻开《语言》第16页,引导幼儿姿势正确地并有顺序地阅读画面,说出画面上人与物的`名称。用"又…又…"的句型说出人与物的两种特征或作用及可爱之处。老师鼓励幼儿大胆发言。

  3、引导幼儿寻找自己的优点或能干之处及性格特征,用"又….又…"的句式说话,可以请幼儿当场表现自己特长。例如:我又会唱歌又会跳舞。我又活泼又机灵。

  4、师生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用"又….又…."的句型说以句完整的话。希望每个小朋友找一找自己的优点和能干的地方,做一个有自信的好孩子。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3

  中班语言活动《要你赔》

  活动目标:

  1、能认真听故事,了解故事内容,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学说故事中的对话。

  2、通过故事让幼儿明白同伴相处要懂得互相体谅和理解。

  活动准备:

  白马、大象、黑驴、黄牛、蜗牛头饰一套,故事图片二幅,移动小蜗牛图片一幅

  课前请大班幼儿表演故事片段,幼儿有拔河的经历

  故事录音、录音

  活动流程:

  一、请角色表演的幼儿坐在幼儿中间(大象、白马、黄牛、黑驴),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1、它们是谁?

  2、(出示图1)你们看,它们在干什么?(拔河)在拔河时,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二、结合图片和情境表演,分段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结合图片,听故事至“大家都跌倒了”。

  提问:a、发生了什么事?

  b、小动物身上怎么了?(教师小结用故事中的话说说)它们会怎么做?怎么说呢?

  2、看情境表演,听故事至“怎么赔呢?”

  提问:a、它们怎么说的?

  b、该怎么赔呢?(请幼儿说说)

  3、看情境表演至“一看,是个蜗牛,它的壳被碰破了一块。”

  提问:a、它们怎么解决的?

  b、这时候又多出来另一个受伤的`,是谁?(小蜗牛)小动物又会说什么呢?它们会怎么解决呢?

  4、看情境表演至结束。

  提问:a、小动物看到破掉壳了的小蜗牛怎么说的?

  b、小蜗牛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c、大象、白马、黄牛、黑驴为什么站着说不出话了?

  三、完整欣赏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1、为什么大象、白马、黄牛、黑驴说不出话了?你觉得要不要赔?

  2、你最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

  四、续编故事――小动物怎么帮助小蜗牛

  师:看到蜗牛这样子,你心里有什么感觉,动物们现在什么感觉?你会怎么做?小动物又会怎么做呢?(请幼儿说说)

  师:我们一起到外面边表演边把故事编下去好吗?(出活动室)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懂得根据自己的特长去做事情。

  2、学习一些简单的反义词。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故事内容,能根据自己的特长去做事情,并学习一些简单的反义词。

  活动准备 各种具有相反特征的物品(如:、海棉和木块、棉花和沙子、新的毛巾和旧的毛巾、厚的书和薄的书等等);铃鼓故事录音。

  活动过程

  1、引入活动。

  看工作,猜职业。

  2、欣赏故事《两个邮递员》,理解故事内容。

  (1)听完故事后,提出问题。

  (2)引导幼儿分析、交流看法,懂得要根据处的特长去事情。

  (3)说一说故事中出现了哪些相反的词语,并让幼儿学一学“低着头”和“仰着脸”的动作。

  3、学习一些简单的反义词。

  (1)集体游戏,(拍手歌,做出相应的动作)并找出游戏中相反的动作。

  (2)出示儿歌:森林里,真热闹,动物们,起得早;

  狐狸瘦,猪儿肥,骆驼高,羊儿矮;

  猴子多,老虎少,大象大,松鼠小,

  你来我去,真热闹,到发晚上就安静。

  (3)请小朋友把儿歌中的反义词找出来,读一读。

  4、玩“找相反”的游戏。

  (1)通过用耳朵听一听,用手捏一捏、拎一拎,用眼睛仔细观察说出相对应的.一对反义词。

  (2)请小朋友说一说自已在日常生活中所知道的反义词。

  5、互动游戏“说相反”,并做出相应的动作。如:“我说左,我说右……”

  教学反思

  故事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通过故事教学,不但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还能帮助幼儿更好的学习语言。以游戏的方式来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结合故事内容通过学会一些简单的反义词

  活动设计背景

  由于本班的幼儿特别喜欢听故事,而《两个邮递员》这个故事里存在着一些反义词。通过本活动的设计,可以让幼儿在理解故事的同时并会一些简单的反义词。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5

  幼儿行为基础

  在大自然中、我们的生活中无不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声音,有的声音清脆响亮,有的声音低深沙哑,有的……。那些乒乒乓乓的声音在大人听来也许很平常,可在孩子的脑海中,也许就会描绘出一个个生动的形象,构思出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在声音的世界里,孩子们的想象创造会比从视觉上感知的更为广阔、丰富。

  《咚咚咚》这首诗通过摹声和动作的描绘,塑造了一些小动物的形象:“笃笃笃”“飞”的可能是啄木鸟……;“叮叮叮”“蹦”的可能是小兔子……,这些有趣的摹声能唤起孩子对有关声音经验的想象,在积极思维的同时进入诗歌的独特的想象和意境之中,并配以动作来表现诗歌。体验用不同方法表现诗歌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借助摹声,运用不同的动词和方位词理解、想象诗歌的内容。

  2、在理解诗歌内容和意境的基础上,尝试利用物件来发出摹声,并配以动作来表现诗歌。

  3、体验用不同方法表现诗歌的乐趣。

  活动准备

  森林背景图,带有问号的图片。

  圆舞板、沙球、碰铃、木鱼等打击乐器。

  大鼓一面、音乐。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播放音乐,幼儿扮演各种动物角色,进入活动场地,初步接触常见动词。

  今天的森林多美呀!我们一起去玩一玩。

  2、创设情景,引起幼儿倾听、感受各种摹声

  听到这么好听的音乐,树枝上、草丛中、小河里、黑洞里会有谁,好我们小朋友们仔细地听一听

  二、借助摹声,想象表达

  1、倾听各种声音,学习用指代的方法想象、表达。

  (教师在树叉间敲击木鱼)

  提问:(1)听,什么声音,你能学一学吗?

  (教师在树叉间出示小问号)

  在树叉间发出“笃笃笃”的声音,可能是谁呢?(从树叉间出示小问号)

  (2)草丛中又会发出什么声音呢?(教师在草丛中敲击小铃)

  “叮叮叮”又可能是谁呢?

  (3)小河里又发出声音来了,听一听是什么声音?(老师敲击圆舞板)可能会是谁呢?

  (4)呀!黑洞里还有一个小脑袋,它又发出什么声音?(师敲击沙球)它可能是谁呢?

  (5)这时森林里传来了什么声音(教师敲击大鼓,做到有轻而重)

  这“咚咚咚”的'声音听起来感觉怎样?

  这“咚咚咚”的声音会是谁呢?

  2、创设情景,感知、理解、体验“笃笃笃”等躲藏时的速度,尝试用丰富的动词进行表达

  听到“咚咚咚”的声音,“笃笃笃”、“叮叮叮”“呱呱呱”“沙沙沙”一下子都不见了,什么叫“一下子”?

  (1)一下子“沙沙沙”不见了,到哪里去了?

  原来这嘿嘿的洞就是“沙沙沙”的家

  (2)我们一起来说说“呱呱呱”“叮叮叮”“笃笃笃”一下子去哪儿了?

  3、渲染气氛,体验经过时的紧张气氛

  大伙儿都蹲在看不见的地方,静悄悄的,目不转睛地看着,“咚咚咚”(教师敲鼓)越走越远。

  这一次的“咚咚咚”(演示)有什么变化?

  三、感受气氛,表现诗歌

  1、领会意境,学习合适的情绪和语言完整表达诗歌内容。

  呀好紧张呕,我们把森林里传来的声音一起来说一说。

  2、借助打击乐器,用语言与打击乐器相结合的方式表现诗歌的内容和意境。

  小乐器也想来说一说,拿着你们的的小乐器我们一起来说说《森林里的声音》

  (

  教师敲打鼓,幼儿敲小乐器)

  (小乐器想休息了,我们让它休息一下吧)

  “咚咚咚”越走越远了,森林里的声音可好听,可多了,我们快去告诉其它小动物们吧,让它们也出来尽情地玩一玩。

  

  幼儿听着音乐、扮演各种动物角色,进入活动场地。

  幼儿坐好,准备听乐器发出的声音

  幼儿模仿“笃笃笃”的声音

  幼儿想象、表述:

  可能是小鸟、猫头鹰……

  “叮叮叮”

  可能是小兔、小鸭、小熊……

  “呱呱呱”可能是青蛙

  “沙沙沙”可能是老鼠……

  “咚咚咚”

  越来越响、越来越近

  森林里的声音(常州地区)

  会是大灰狼、大老虎……

  “一下子”就是速度很快

  钻进黑洞里、滚、跑……

  幼儿用不同的动词进行表达

  越走越远、越来越轻

  幼儿学说诗歌

  幼儿边敲乐器边学说诗歌

  

  活动小结:

  诗歌参考文本:

  森林里传来了“咚—咚—咚”的声音,

  听见这声音,

  “笃笃笃”一下子□进了树枝间

  “叮叮叮”一下子□进了草丛里

  “呱呱呱”一下子□进了小河里

  “沙沙沙”一下子□进了黑洞中

  大伙儿都蹲在看不见的地方,

  静悄悄地,目不转睛地看着,

  “咚—咚—咚”越走越远。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欣赏散文诗,感受散文诗的意境美。

  2、理解散文诗的内容,学习"躺、钻、睁、站、停"等词。

  活动准备:

  1、配乐散文诗《睡了》。

  2、课件(夜晚背景图,小花猫、小白兔、小金鱼、小红鸟、小黄鹂的睡觉的图片)。

  活动过程:

  1、师幼互动。

  2、教师出示夜晚背景图,引出活动。

  3、欣赏散文诗。

  (1)完整欣赏散文诗,感受诗中的意境美;

  提问:听了这首散文诗你有什么感觉?你喜欢这首散文诗吗?

  (2)再次欣赏散文诗,理解诗中的.主要内容,学习动词"躺、钻、睁、站、停";

  4、学习散文诗,巩固幼儿对诗歌的理解和动词的掌握。

  活动延伸:

  师: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这首散文诗,知道了很多小动物是怎样睡觉的,那么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它们又是怎样睡觉的呢?

  小朋友们知道得真多,让我们回教室把这些小动物也编到散文诗里好吗?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欣赏散文,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2、尝试用动作和表情来表达对作品的理解。

  内容:《好消息》

  准备:春天的背景图一幅,和内容相关的小图片若干;音乐光盘,U盘一个(内装幻灯图片),DVD一台。

  重点: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难点:能用动作和表情来表达对作品的理解。

  过程:

  1、引出主题,引导入趣

  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来欣赏一篇很美很美的散文,欣赏以前咱们先一起来看看这篇散文的题目(逐一出示“好消息”这三个字),瞧瞧,它们都是哪些字宝宝?(幼儿说出题目)。我猜,大家一定想知道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好消息,现在,咱们快来一起听听这是个什么样的好消息?

  2、欣赏散文,感知理解。

  1)、播放录音散文,让幼儿在完整欣赏的基础上,通过提问试着初步了解散文内容。

  提问:“你们听到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好消息”?(幼儿回答,教师出示背景图),那你还听到都是谁在传递这个好消息吗?(将幼儿听到的名称一一展现在背景图上)。

  2)、再一次通过看幻灯图片和调整图片的顺序来帮助幼儿欣赏并理解散文的内容。

  提问:“到底还有谁在传递好消息呢?还有,它们是怎样传递这个好消息的呢?咱们一起在看看这里(电视)来听一次吧!”

  3)、教师边演示幻灯图片边有表情的朗诵散文。然后让幼儿找一找,是谁先知道的这个好消息它又告诉了谁?它是怎样告诉的呢?(鼓励幼儿用动作表现出来)。教师边调整图片顺序边出示相应的文字。让幼儿初步学习在画面和文字之间建立一定的'联系,萌发对文字兴趣。

  3、讲一讲,演一演,让幼儿尝试用动作和表情来表达对作品的理解。

  1)、请幼儿看着排好的图片顺序,跟着老师一起用好听的声音,好看的动作一起来念一念。

  2)、教师让幼儿说一说,小朋友春天可以干些什么事情?做这些事情你们是什么样的心情?鼓励幼儿用快乐的心情,高兴的表情来向老师传递这个好消息。同时配上背景音乐。

  3)、鼓励幼儿向同伴互相传递好消息。

  4、结束活动

  “春天来了,你还想把好消息传递给谁?还有,小雨点落下去后,他还会落在哪里?请小朋友好好想想,下节活动来告诉老师。”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03-20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15篇04-08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精选15篇01-22

【精选】中班语言活动教案三篇08-12

《秋天的颜色》中班语言活动教案05-07

中班语言活动《捉迷藏》教案12-01

中班语言活动好朋友教案12-07

【精选】中班语言活动教案3篇04-10

【精选】中班语言活动教案10篇04-21

【精选】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四篇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