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3-06-04 12:57:08 教案 我要投稿

有关科学教案模板锦集九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教案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有关科学教案模板锦集九篇

科学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物体可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都没有固定的形状。

  过程与方法:用网状图展现对事物的认识;熟练运用各种感官对物质进行观察对比,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物质的相同点确立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参与有关水的`已有认识的研讨,发表有根据的见解;意识到水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在识别水的活动中,学会小组合作。

  二、教学重点:

  认识水的性质及特点。

  三、教学难点

  根据物质的相同点确立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四、教学准备

  给每组准备:7个黑色塑料袋或其他不透明的袋子、4个透明塑料袋(应是可封口的密封袋,用来装四种液体)1块石头、1块木头、1片树叶、水、白醋、牛奶、空气;袋外贴上1到7号标签。

  给每个学生准备:网状图记录纸1张。

  给全班准备的材料:有关水的课件资料。

科学教案 篇2

  认识矿物的性质 课型 课时 时间

  学习目标

  过程与方法:

  1.会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常见的矿物,并能在观察实验中发现矿物的一些性质。

  2.能够按一定的分类标准对矿物分类。

  3.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述矿物的性质。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岩石和矿物的关系。

  2. 知道矿物在颜色、结构、透明度、光泽、形状、硬度等方面的特征。了解常见矿物的各种用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欣赏自然界各种矿物。

  2. 意识到科学技术给人类和社会带来的好处。

  重点难点 1.知道岩石和矿物的关系。

  2.知道矿物在颜色、结构、透明度、光泽、形状、硬度等方面的特征。

  3.了解常见矿物的各种用途。

  学法指导

  课前准备 矿物标本、放大镜。

  学习过程 二次备课

  1、分发几个矿物给学生,让他们观察,这几个石头跟前面所研究的岩石有什么不一样的?

  2、教师讲解矿物的定义。

  探索和调查

  1、用放大镜观察矿物,然后在记录本上画下所观察到的矿物。

  2、要想对矿物有进一步的了解,我们可以从许多方面来认识他们的特征。

  3、请同学分小组阅读课文,将从课文阅读中所获得的信息写在记录本上。

  4、交流信息,通过阅读你知道了什么,获得了哪些信息?

  5、分发矿物标本,让学生参照通过阅读所获得的信息,再观察这些矿物标本。

  1、 画下来,可以促使学生非常仔细的观察物体。

  2、也是验证。

  回顾和解释

  1、关于矿物,你还有哪些疑问?还想进行哪些后续研究?

  当堂检测

  课题

  第四单元、3日益减少的.矿物资源

  课型 课时 时间

  学习目标 过程与方法:

  1. 能够参与讨论小学生能为保护矿产资源做些什么。

  2. 能够调查家庭、学校、班级消耗资源的情况。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可利用的矿物资源随着人类的开采和利用正在逐渐减少。

  2. 知道矿物资源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意识到人类在发展的同时,也破坏了环境,消耗了资源。

  2. 愿意为减少资源浪费做出贡献。

  重点难点 知道可利用的矿物资源随着人类的开采和利用正在逐渐减少。

  知道矿物资源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

  学法指导

  课前准备

  学习过程 二次备课

  1、回忆前面几课中接触过哪些矿物。

  2、这些矿物有什么用?

  从生活入手、复习。

  探索和调查

  1、然而人们很久以前就已经知道了利用矿物资源,而经历了这么长时间之后,矿物资源逐渐减少。

  2、出示中国现在矿物资源的情况。

  3、当这些矿物资源被开采完之后,人们的生活、工作将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呢?

  4、讲解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5、为了保护资源,我们作为小学生可以做到什么呢?

  6、讨论、交流。

  7、如果你是家长,你可以为保护资源做什么呢?

  8、讨论、交流。

  9、如果你是南京市的市长,你可以为保护资源做什么呢?

  10、讨论、交流。

  11、如果你是中国的中央领导人,你可以为保护资源做什么呢?

  12、讨论、交流。

  1、让学生感到危机。

  2、让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也是问今后他们的发展在小学阶段奠定这方面的基础。

  回顾和解释

  1、调查家庭一次性用品,如铝箔、奶瓶盖等,估算一下你家、你们班级、你们学校以及你所在的城市一年大约需要用掉多少这些资源。

科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锻炼孩子使用味觉来对食品开展识别的能力。

  2、充实孩子相关食品味道的了解及修饰词,充实词:酸的、甜的、香的。

  教学预备:

  毛绒玩具一個,录音机、Music磁带,关于甜味、酸味、香气的食品数个。

  教学过程:

  1、展示种种味道的食品,通过给学习孩子过生日,来导出教学课题:尝一尝味道。

  今日是我们班xx孩子的生日,我们一块儿给他庆贺生日行不行?他今日带给我们很多好吃的物品。孩子吃时,瞅瞅你吃的是啥物品?它是啥味道的?孩子一边吃边告知周围的孩子。

  2、探讨食品的味道:

  (1)请孩子说一说,你刚刚吃的是啥?它是啥味道的?你还吃过哪一些物品像糖果味一样是甜的?你还吃过哪一些物品像杨梅味一样是酸的?你还吃过哪一些物品像花生(又名金果)味一样是香的?

  (2)充实修饰词:酸的、甜的、香的。

  (3)孩子你喜爱吃啥味道的'物品哩?

  (4)不可以吃过于多甜甜的物品,這樣,牙会吃坏的。

  3、按酸、甜、香的味道来归类:(展示酸、甜、香的食品请孩子归类)

  (1)xx请我们进食,我们也送好吃的物品给xx吃好不好?xx要我们把礼品放于三个篮内。把味道是甜甜的放于一個装糖果的标识的篮内;把味道是酸酸的放于一個装杨梅标识的篮内;把味道是香香的放于一個装花生(又名金果)标识的篮内。

  (2)xx讲你们分得好好!这就是甜甜的味儿;这就是酸酸的味儿;这就是香香的味儿。感谢孩子送来如此多好吃的礼品。

  4、教学完结:今日xx带给我们许多味道的食品,有甜的、酸的与香的,感谢xx嘛,那让我们唱K跳舞来祝xx的生日吧!

科学教案 篇4

  《洞洞里的动物》本着激发孩子探索、观察的兴趣,旨在借助多种幼儿感兴趣的形式来帮助他们了解、认识住在树洞、地洞、山洞里的动物,引领幼儿一起走进神秘的“洞洞”世界。再通过创设游戏情境,来拓展幼儿的生活经验,让他们从中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和学习带来的愉悦。

  活动目标:

  1、知道一些住在洞洞里的动物;

  2、初步了解洞中动物的生活习性及特征;

  3、培养幼儿观察力和想象力。

  活动准备: 1、自制生活在洞里的动物PPT课件;

  2、地洞、树洞、山洞等背景,相关动物贴绒;

  3、音乐:舞曲一段;

  活动过程: 一、儿歌《神秘洞》导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师:我们念的儿歌里说到了一只什么动物?它喜欢住在什么样的洞里?除了毛毛虫,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也喜欢住在洞里的?(请幼儿与同伴相互交流)

  (评析: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引导幼儿与老师、与同伴相互交流,有助于激发孩子探索、观察的兴趣)

  二、创设游戏情境,引导幼儿积极参与。 1、教师简要小结后以森林里举行“洞洞舞会”,邀请住在洞洞里的.动物前来参加,到底谁会得到邀请呢?小朋友想不想知道啊?

  (评析:“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此环节教师注重创设游戏情境,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幼儿积极性较高)

  (1)以猜谜语的形式引出生活在地洞里的蚂蚁:“排队地上跑,身体细又小,做事最勤劳,纪律第一好”。

  (评析:采用幼儿最感兴趣的谜语形式,在轻松和谐的互动氛围中获得愉悦感与成就感,效果较好)

  猜出后引导幼儿观看课件,看一看,想一想。可引导幼儿交流:你们在哪里也发现过蚂蚁?它长得什么样子?生活在什么地方?平时喜欢吃什么?

  (评析:课件的展示让幼儿在视听觉相互协调的欣赏过程中感受到了“洞洞”的神奇与多姿多彩,以此帮助幼儿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可模仿蚂蚁爬的动作。

  同法引导幼儿观察住在地洞里的田鼠。

  发散性思维:还有哪些住在地洞里的动物?(交流)

  (评析: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观察、探究,并模仿动物的动作,进一步萌发了幼儿参与活动、自主探索的愿望,幼儿参与性强)

  (2)依次类推出示住在树洞里的小鸟、松鼠等;发散性提问后幼儿交流,教师小结。

  (3)同法引出住在山洞里的蝙蝠、熊等动物,发散性提问后幼儿交流,教师小结。

  (评析: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法,帮助幼儿回忆已有的知识经验,大胆自信地向同伴讲述自己的观察结果,以此创设互动的学习氛围,体验分享与交流的乐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创设舞会情境。

  师:原来啊,是这些住在地洞、树洞、山洞里的动物得到了邀请。瞧,小动物们都来参加洞洞舞会了(点击出示最后一张课件)我们和它们一起来跳个舞吧!(放舞曲音乐)

  全体幼儿随音乐舞动。

  (评析:通过创设舞会情境,引导幼儿玩一玩,跳一跳,让他们从中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和学习带来的愉悦。)

  3、游戏:送动物回家。

  出示地洞、树洞、山洞背景图及相关动物贴绒,“舞会结束了,小动物们也累了,我们来送它们回家吧!”

  请个别幼儿来把动物送回相应的“洞”中。

  (评析:大部分幼儿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充分体验到了亲身操作带来的乐趣,分享到了成功的喜悦。)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借助多种有趣的活动,引导幼儿猜一猜、看一看、说一说、贴一贴,来帮助幼儿了解、认识住在树洞、地洞、山洞里的动物,引领幼儿一起走进神秘的“洞洞”世界。活动中注重创设游戏情境,来拓展幼儿的生活经验,让他们从中体验到了探究的乐趣和学习带来的愉悦。孩子们探索、观察的兴趣较为浓厚。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让幼儿初步了解“纸球反弹”是由于空气的流动产生的。

  2、培养幼儿关注周围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并有积极探索的欲望。

  活动准备:

  1、长颈瓶若干只、纸球若干

  2、使用大型积木和图书搭建“资料室”一间。

  活动过程:

  一、玩游戏“吹纸团”引出课题。

  指导语:小朋友,老师手上有许多的小纸团,想与小朋友来玩“吹纸团”的游戏,想玩吗?让我们每个人拿一个纸团吹吹试试看,有什么发现?

  (幼儿操作吹纸团,得出结论:被吹的纸团是向前跑的。)

  二、教师提出进一步的疑问,出示细颈瓶,幼儿再次操作。

  1、讨论:纸团会永远向前跑吗?结论:如果前方有障碍,纸团会停留在原位

  2、幼儿用细颈瓶和小纸团进行第二次操作。

  指导语:如果把小纸团放在瓶口用力吹,你猜它会怎样?请你们再来试一试。

  三、 确立纸球反弹的现象

  指导语:有答案了吗?小纸团会向前跑吗?会跑进瓶子里去吗?

  (结论:如果不倾斜瓶子,小纸团怎么也吹不进瓶子里)

  四、查询资料,寻找纸球反弹的.秘密

  指导语: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一起去资料室找资料好吗?(查询资料,寻找答案)

  五、活动结束:

  绘制小实验

  指导语:这个小实验好玩吗?我们一起把它用图示的方法画下来,告诉所有的小朋友好吗?

科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会使用镊子解剖种子;能设计对比实验进行研究并作记录。

  2、喜欢探究种子的奥秘,养成认真细致、坚持观察的科学态度。

  3、知道蚕豆种子的构造:由种皮、胚根、胚芽、子叶等部分组成。

  教学重点:观察发芽的蚕豆,知道蚕豆种子的构造与各部分的作用。

  教学难点:观察子叶在蚕豆发芽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

  在课前10天左右提供蚕豆种子、发放记录表,用于观察蚕豆发芽时的吸水量和蚕豆发芽情况。

  课堂上准备:

  分组观察材料──培养皿、镊子、小刀、放大镜、不同发芽阶段的蚕豆种子;

  学生准备好观察记录表以便汇报;

  刚发芽的蚕豆、棉花,为第三部分实验做准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植物妈妈利用各种方法将种子散播到了远处,种子经过一段旅途之后,如果找到合适的环境它就开始萌发了。

  二、探究过程

  1、观察蚕豆发芽时的吸水量

  讨论:种子萌发需要哪些条件?

  出示一些蚕豆种子:这些蚕豆种子有没有具备发芽的条件?缺少哪些条件?

  汇报蚕豆发芽时吸水量的观察记录。

  计算:10粒蚕豆种子的吸水量大约为 毫升,平均每粒吸水 毫升。

  2、观察发芽的蚕豆

  激发研究兴趣

  讨论研究方法及解剖方法。

  示范用镊子剥蚕豆皮的方法,强调要领:a.不要着急;b.把剥了皮的蚕豆从开口的那边小心掰开,放在培养皿中。

  分组研究:蚕豆种子可以分成几部分?

  认识种子的'各部分。

  推测:种皮、胚根、胚芽和子叶在蚕豆种子生长过程中分别起了什么作用?

  寻找证据证明各部分的作用。

  观察发芽天数不同的蚕豆,归纳种子各部分作用。

  3、子叶在蚕豆发芽过程中的作用

  子叶有什么作用?找到证据了吗?你有什么疑问产生吗?

  讨论研究操作步骤。

  分组将蚕豆如33页插图所示做好实验装置

  设计蚕豆发芽情况记录表。

  你们能完成这项研究吗?

  各研究小组讨论各自的研究计划。

  汇报交流研究计划。

  4、若干天后,各组归纳实验结论并汇报。

  三、小结

  板书设计:

  2.6 萌发的种子

  1、观察蚕豆发芽时的吸水量

  2、观察发芽的蚕豆

  3、子叶在蚕豆发芽过程中的作用

科学教案 篇7

  一、活动名称:鱼儿游呀游

  二、活动目的:

  1、认识鱼的外形和生活习性。

  2、 学习部分和整体的配对。

  3、认读鱼字。

  4、幼儿喜欢集体游戏,体验其中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节奏卡、各种各样的'鱼、鱼儿歌、大整块的鱼儿图板和部分图板。

  四、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

  师生互相问候,可采用视唱的形式。出示节奏卡,先与幼儿一起复习卡上生字并引出“鱼”字。按节奏卡打出节奏。

  (二 )中间部分

  (1)和幼儿一起到自然角观察鱼,请幼儿一边欣赏鱼儿游泳的姿态,一边描述鱼儿的外形特征,观察鱼儿是怎样睡觉、怎样吃东西,吃啥东西,并模仿鱼儿的游泳动作。

  (2)出示大的鱼儿图板,和部分鱼儿图板,并学习配对。

  (3)自编故事(边讲述边操作)—有一条美丽的小河,蓝蓝的河水清澈见底,能看到水底有光滑的鹅卵石、柔柔的水草,看,游来了一条漂亮的黄色鱼儿,一条鱼儿多孤单,它很寂寞。没关系,这时又游来了一条红色的鱼儿,“你好!美丽的朋友。”“你好,咱们一起玩吧!”不多久,又有来了各种各样五彩斑斓的鱼儿,河水里顿时热闹起来,大家开开心心的做了朋友。

  (三)结束部分

  “大家在一起是多开心快乐的一件事情,让我们一起听一段音乐吧!幼儿可以分组,按音乐做动作,做游戏。从而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老师,我爱您(幼儿园中班活动)

科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热爱小动物,乐于去研究它们的生活习性。

  2、能用比较的方法,找出猫和兔的相同点,归纳出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

  3、知道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五部分,身上长毛,胎生,吃奶长大。

  4、能认识多种常见的哺乳动物。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兔的生活习性的图片,活兔或兔的剥制标本。

  2、学生准备:课前有目的的观察兔的生活习性,收集有关兔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观察兔的身体特点。

  教师出示观察材料,兔或兔的挂图。

  二、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教师将学生的汇报板书到黑板上。

  三、比较猫和兔的异同,揭示哺乳动物的概念。

  1、将兔的特点和前面一课观察过的猫比较,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学生分小组讨论,并记录到课本上。

  2、研讨、汇报。

  3、教师小结。

  像兔和猫这样的动物,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五部分,身上长毛,胎生,小动物吃它妈妈的.奶长大,叫做哺乳动物。

  四、运用概念判断,认识更多的哺乳动物。

  1、学生阅读课本中的图,指出课本中的这些小动物是不是哺乳动物?

  2、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属于哺乳动物?

  五、单元小结。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鸟类和哺乳动物,你能说说这两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有什么不同吗?在学生比较回答后,教师小结:我们研究鸟和哺乳动物,主要是从它们的身体特点、生活习性、繁殖方式等方面去研究的。在以后研究别的动物时,也应该从这些方面去研究,并且可以将这些方面特点相似的动物归为一类。

  六、课外拓展。

  同学们课后可以选定一种动物,继续研究它的生活习必性,并写一篇研究报告。

  教学后记

  自由研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家养小动物的认识。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精神。

  3、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能解开一些迷惑,收获一些知识,发现一些现象。

  教学过程

  一、提问引入。

  同学们,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们初步的了解了鸟类和哺乳动物的特征,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其它的动物,你们觉得他们有哪些比较有趣的地方没有?有哪些你们还弄不明白的地方没有?

  二、收集问题,整理问题。

  1、学生发言,教师将学生的问题全记在黑板上。

  2、整理问题:当堂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将剩下的问题中值得探究的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自由选择。

  三、确定研究方法。

  学生选中问题后,让他们分小组进行讨论,怎样对这个问题进行探究,确定好他们的探究方法。

  四、课后探究。

  五、记录探究结果。

  六、汇报探究结果。

  教学后记

科学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一个关于生活垃圾的产生、数量、种类的调查统计活动。了解自己和自己的家庭产生垃圾的数量。了解人们在生产生活中要产生大量的垃圾。

  2. 知道生活垃圾里有什么,尝试对生活垃圾分类。

  3. 关注垃圾的去向、人们对垃圾的处理,逐渐养成主动保护环境的习惯。

  【课前准备】

  1.对家庭产生的垃圾及其数量、种类等进行调查。

  2.收集一些废弃的物品,如空塑料饮料瓶、玻璃瓶、纸盒等。

  3.收集有关垃圾堆、垃圾场的录像或照片。

  【 教学过程 】

  一、提前一个星期布置对家庭垃圾的调查

  1.观看人们丢弃生活垃圾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请大家说说感受。

  2.提问:你们知道家里一天扔掉多少垃圾吗?这些垃圾分别又是怎么来的呢?引出对家庭垃圾的调查活动。

  3.讨论可以调查的内容:家里一天要丢掉多少垃圾? 试着给垃圾分类,看看丢掉的垃圾中有哪些东西,分别占有多少比例。

  4.讨论活动注意事项,教师需要给予适当的提示。

  向家长说明要做的事情,得到他们的`理解与帮助是很重要的,暂时保管垃圾,帮助测量垃圾的重量,确定分类方法等。

  考虑并解决以下问题:如果家长不愿意帮助怎么办?如果某些垃圾非常容易腐烂怎么办?如果一些垃圾很难测重量怎么办……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在实际观测中容易碰到的,需要提前进行交流、解决。

  家庭在不同日子里产生的垃圾量可能不一样,怎么办?为了获取更真实的数据,可以记录 2~3天的情况再算出一天的平均值。要科学地进行调查活动。

  如实填写统计表。可以对相关情况做补充记录,便于最后统计。

  (以上内容,可以单独作为一个课时安排,要求学生们做好科学观测的准备)

  二、汇报讨论垃圾调查的情况

  1.播放相关视频资料,问:在经历调查活动之后,你们又有什么新的感受?

  2.(出示空塑料瓶、玻璃瓶、纸盒等)你们认为这些是垃圾吗?它们还有用吗?能从垃圾堆里找到这些物体吗?

  3.学生对调查的垃圾情况进行汇报交流。(关注学生汇报的方式、其他学生相互倾听的态度以及调查的真实性等问题)对调查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如是否碰到困难,又是如何解决问题的等。

  4.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A.垃圾的数量。如人口数量和垃圾数量有何关系;有几天垃圾数量特别多的原因是什么;数量上能否进行适当的控制;哪些垃圾是每天肯定会产生的等。

  B.垃圾中都有些什么?

  C.如何分类?

  学生可以按照多种途径对家庭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如:

  按照材料分:塑料、金属、纸、玻璃等。

  按照原来的用途分:食物、包装、一次用品、衣物、家具和电器等。

  按照危害状况分:有害垃圾和一般垃圾。

  还可以按照来源和处理方法来区分。

  5.全班统计的基础上,对垃圾的总量、人均每天产生多少垃圾进行计算。并算一算垃圾中纸品、塑料大致占的比例。

  6.可以推算一下全市、全省、全国一天产生的垃圾量。

  7.学生谈自己的想法。可以讨论相关问题:垃圾增加的原因;人们是如何简单处理垃圾的;我们周围环境中存在的关于垃圾的问题有哪些?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04-06

关于科学教案03-24

科学教案范文05-12

科学教案模板05-09

科学教案范文04-06

有关科学教案02-06

昆虫科学教案12-15

冬天科学教案02-14

中班科学教案12-15

科学教案4篇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