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3-05-20 09:05:21 教案 我要投稿

【推荐】中班教案模板集合十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中班教案模板集合十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比较目测法和点数法在计数速度和准确性方面的差异。

  2、感知数字8的数量守恒。

  3、运用已学过的群数法进行快速计数。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1、画有7只小鸟的图卡一张。

  2、画有8只大象和8只老鼠的图卡一张。

  3、画有8只小兔排成一横排的图卡和8只灰兔围成一个圆形的图卡各一张。

  4、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比较目测法和点数法在计数速度和准确性方面的差异,复习群数法。

  教师出示画有7只小鸟在天空飞翔的图卡,5秒钟后将图卡翻转过来,呈现图卡的空白背面,请幼儿说一说,这张图卡上有几只小鸟。

  教师将图卡翻转回来,请幼儿一一点数,最后确定小鸟的正确数量。

  教师介绍两种方法的名称:第一种,老师用很快的速度呈现图卡,你们估计小鸟数量的方法叫目测法;第二种,请你们一个一个来数的方法叫点数法。

  幼儿想一想,比较一下两种方法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教师小结:目测法的速度很快,但是不准确;点数法比较准确,但是比目测法的速度要慢一点。

  想一想,有没有熟的比较快又比较准确地方法。

  教师和幼儿一起运用群数家接数的方法点数小鸟的数量。

  2、排除物体大小的干扰,感知8的数量守恒。

  出示簇拥在一起的8个吹起来的气球和8个干瘪的气球,请幼儿分别点数两堆气球的数量,比较两堆气球的多少。

  小结:吹起来的一堆气球感觉比较多,没有吹的一堆气球感觉比较少。实际上两堆气球一样多,都是8个。

  3、排除物体排列位置的`干扰,感知8的数量守恒。

  教师出示画有8只白兔排成一排得图卡和画有8只小灰兔围成一个圆形的图卡。请幼儿目测两种兔子的数量,猜猜谁多谁少,还是一样多。

  教师小结。

  4、打开幼儿用书,完成上面的练习。

  幼儿先运用目测的方法,猜猜哪朵花上的蜜蜂多,哪朵花上的蜜蜂少。

  在蜜蜂数量一样多的几个花朵下面的方框里打勾。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了解海豚是动物中最聪明的一类,并学习儿歌《小海豚》

  2、能用肢体语言来表现海豚的动作。

  活动准备:

  海豚玩具,海豚图片,海豚表演影片。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

  1、指导语: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动物宝宝来到我们班级,你们猜猜它是谁。请小朋友依次回答,并且要求用:我猜是xx宝宝来到我们班级"这样完整的句子回答,并且总结。

  2、拿出海豚玩具说:"你们看,原来是海豚宝宝来到我们班级,你们都来看看海豚宝宝是什么样子的呀?我请举手的小朋友上来说说看"请小朋友依次上来并总结。

  二、基本部分。

  1、师:"小朋友有没有看过海豚表演啊?海豚都会点什么本领啊?"请小朋友回答并总结

  2、师:"小朋友,老师今天带来了一段海豚表演的录象,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好不好" 播放影片,提高孩子的兴趣。

  三、结束部分。

  1、"好,我们看了影片之后,你们发现小海豚是不是很聪明啊?不错,老师告诉你们,海豚呢是动物里面最最聪明的`一类。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小海豚的儿歌好不好?"

  2、先把整首儿歌念一遍。

  3、让幼儿跟念一遍然后提问:"小朋友刚刚的儿歌里小海豚都会点什么本领啊?"请小朋友回答并拿出图片加深印象。

  4、请部分小朋友念儿歌,最后集体念儿歌结束活动。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准备

  幼儿没人一张记录表。

  若干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和小长方形。

  幼儿认识正方形,对知道正方形的四条边一样长。

  重难点

  学会用自然物测量物体的边长。

  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活动目标

  知道记录测量结果。

  学习用自然物测量图形的边长

  乐于参加测量活动,感受动手操作的快乐。

  活动过程

  1、出示正方形卡片导入。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图形宝宝,你们看看它是谁?(正方形)

  正方形有几条边?(四条)

  四条边一样长吗?你怎么知道的?(看的)

  (2)用眼睛看也可以,但是不够准确。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边的准确一点的长度呢?(尺子量)

  2、教师示范操作方法,提出操作要求。

  (1)师:是的,我们可以有很多方法进行测量,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个小帮手,你们看看是谁?(长方形)它也可以量正方形的边长。

  (2)师:如果我们要测量这条边的长度应该从哪里开始测量呢?到哪里结束呢?(幼儿举手回答)

  师:用小长方形量时应该注意什么呢?(对齐)嗯,第二个小长方形的头要和第一个小长方形的尾巴接在一起,一个接着一个,一直到正方形边的另一头。

  (3)师:每个边量的结果应记录在对应的格子里,用了几个小长方形就画几个圈。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将一条边完整的.量出来。

  (2)把长方形一个接着以首尾相接,再数数用了几个长方形,然后记录下结果(画圈)。

  4、交流、评价幼儿的记录结果。

  师:有哪位小朋友愿意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请幼儿上台发言)师:你们的发现都是这样吗?

  5、教师及时小结及延伸。

  师:原来正方形的边是一样长的。小朋友知道刚才的测量方法还可以用来测量什么呢?(幼儿举手回到)好,小朋友回家后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去量一量物体。

中班教案 篇4

  设计思路:

  目前,我们中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正在开展"和朋友在一起"的阶段活动,在活动中,老师经常鼓励幼儿多交朋友,学会交朋友的方法,体验交朋友的乐趣。但在幼儿实际的交往过程中,有许多"被拒绝"的情况出现。一次非常友好的邀请,一种想和朋友一起玩的心情,经常会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而受到挫折,孩子们遇到这样的交往结果之后表现各不相同,也有很多孩子不知道该如何正确处理这种情况,因而在交往中产生矛盾,出现负面行为。

  本次活动围绕"被拒绝"之后的该怎么做的话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帮助幼儿了解被拒绝之后正确的想法和做法,增强对交往技能的掌握。活动设计了选择投票和故事欣赏等活动形式,通过小鸡的经历告诉幼儿被拒绝之后不灰心不沮丧,找到合适的`方法开解自己的情绪。

  内容与要求:

  1、在游戏和讨论中了解被拒绝之后积极的处理方法。

  2、理解故事内容,懂得和好朋友一起分享是快乐的。

  3、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和表现力。

  4、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场地准备:将小椅子分成三组摆放,在地上用三角形、圆形、和方形进行标记。

  2、教学具准备:课件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你想和好朋友一起做一件事情,可是朋友不同意,拒绝了你,你会怎么做?

  (请幼儿选择自己认为正确的选项,并找到相应的座位。)选项一(三角形):我会很不高兴,心里想以后不和他做好朋友了。

  选项二(圆形):我会再去找个朋友一起做这件事。

  选项三(方形):我自己做这件事情。

  教师小结:有的小朋友是这样做的,有的小朋友是那样做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我们一起来听听,请你说说自己的想法。

  二、故事欣赏

  1、教师讲述故事第一段:

  ——小鸡想要做一件什么事?它得到朋友的帮忙了吗?被拒绝之后,你觉得小鸡的心情怎么样?你认为小鸡接下来会怎么做?(请幼儿猜猜小鸡的做法。)——我们一起来看看小鸡是怎么做的。

  2、教师继续讲故事"哦,那我只好自己种麦子了——没办法,小鸡只好自己磨面。"——小鸡得到朋友的帮忙了吗?对于这件事你有什么想法?你觉得小鸡怎么样?

  教师小结:小鸡很想和朋友们一起去种麦子,浇水,收麦子,磨面,可是朋友们都很忙,没有帮助他,小鸡很勇敢,没有放弃,自己做自己的事情,真是勤劳的小鸡。后来小鸡吃到面包了吗?有没有朋友来帮助它呢?

  (教师讲述故事后面一段"看着雪白的面粉——香喷喷的气味飘满整个农场。")——谁来帮助小鸡了?面包做好了,后来又有什么事情发生呢?

  3、教师讲述故事"闻到——小鸡会跟朋友们一起分享面包吗?"——你认为小鸡会跟朋友们一起分享面包吗?(幼儿发表自己的意见)幼儿选择:认为分享的站起来,不分享的坐下来。

  揭晓答案:大家一起分享面包。

  ——讨论:为什么小鸡要和朋友们一起分享面包呢?

  教师小结:因为和大家分享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三、再次游戏选择

  ——听了这个故事之后,请你再来做一做刚才我们做过的那个游戏,你的想法有变化了吗?

  ——出示题目:你想和好朋友一起做一件事情,可是朋友不同意,拒绝了你,你会怎么做?

  教师小结:和朋友在一起是快乐的,开心的,有时候会和朋友发生一些矛盾,有时候我们也会生气,老师相信我的孩子们一定能正确对待,让交朋友这件事变得很简单,很顺利。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思路比较清晰,教态自然,能够根据教案的流程来上课。但是整个活动过程的气氛有点沉,不能够体现幼儿对活动的乐趣。

中班教案 篇5

  设计思路:

  小猴子活泼又聪明,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动物之一,特别是孙悟空的动画形象,每个孩子都再熟悉不过了。故事“猴子学样”故事情节风趣幽默,故事围绕着小猴子学老爷爷戴草帽—讨草帽—丢草帽,让幼儿在妙趣横生的故事情景中,了解猴子调皮爱模仿的特点。

  本次活动分三个环节,第一环节通过回忆交流,使幼儿初步了解小猴子的一些特点;第二环节在仔细观察图片的基础上,鼓励幼儿乐意用连贯的语言讲述故事情节;第三环节通过看样学样,使幼儿在游戏情景中进一步体验猴子爱学样的特点。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图片,理解图意,乐意用连贯的语言讲述故事情节。

  2.在故事的情景中感受猴子爱模仿的特点。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一、回忆交流——了解小猴子的`一些特点

  1.出示图一,这是谁?(小猴子)你们喜欢猴子吗?为什么?请幼儿模仿一下小猴子。

  2.小猴子真有趣!今天故事里的小猴子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二、观察图片——乐意用连贯的语言讲述故事情节

  1.出示图二,幼儿观察

  老爷爷的篮子里放着些什么?猜一猜老爷爷要去干什么?

  2.出示图三,幼儿观察

  老爷爷怎么了?他睡觉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

  老师把图二和图三的内容连起来讲一遍。

  3.出示图四,幼儿观察

  老爷爷醒来发现什么?小猴子是怎么会戴上老爷爷的帽子的?

  老爷爷会怎么样?猴子又会怎么样呢?

  4.出示图五,幼儿观察

  老爷爷在干什么?小猴又在干什么?(学习词语:抓耳挠腮)

  在这幅图上你能不能发现什么秘密?(猴子喜欢模仿人的动作)请一幼儿扮演老爷爷,其余幼儿扮演小猴,进行表演。

  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帮助老爷爷把帽子拿回来吗?(幼儿自由想办法)

  5.出示图六,幼儿观察

  老爷爷想了什么办法拿还帽子的?你想的办法和老爷爷一样吗?

  6.完整欣赏故事

  这个有趣的故事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猴子学样”,我们一起来听一遍吧!

  7.你们喜欢故事里的谁?为什么?(引导幼儿学习老爷爷,碰到困难想办法解决问题)

  三、看样学样——在游戏情景中体验猴子爱学样的特点

  1.教师扮演老爷爷,幼儿扮演猴子,随着“老爷爷”做动作。玩玩猴子学样的游戏。(教师可变化不同的动作让幼儿模仿,如果幼儿在第二环节中有出现不同的动作,也可请能力强的幼儿扮演老爷爷)

  2.“老爷爷”改变动作时,“猴子”必须迅速跟着改变动作。

中班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排除外部因素(颜色、大小、空间排列形式、空间距离)的干扰,理解体验5以内数的守恒。

  2、培养幼儿对数的兴趣,从而发展幼儿的思维想象能力。

  二、活动准备:

  1、情景表演(数量相同,大小不同,引起2个小动物发生争吵),请中班幼儿来表演。

  2、课件(制作大小不一,颜色不一,排列不一的花)3、操作材料:卡纸做的三角形(2种颜色,大小)

  三、活动过程:

  (一)情景表演、导入课题

  请两个中班的小朋友来表演:两个小动物背两个箩筐,一个大一个小,里面装有积木,数量一样,争吵说自己的东西多。提问:小朋友你看他们怎么吵起来呢,让我们去看看,有什么要帮忙的?(从中引入数的守恒,教师小结虽然箩筐的大小不一,但里面装的东西的数量是不变的,是一样多的)

  (二)学习数的守恒

  1、看课件:画有大小不同的花的图片,先让幼儿观察,提问:大的有几朵?小的有几朵?除了颜色一样以外还有哪里是一样的?小结:这些花大小不同,但是它的数量是相等的,都是5。所以看东西的数量是不是一样多的,和大小没有关系。

  2、出示四幅排列不同队行的图,让幼儿观察,它们哪里不同?哪里是一样的'?

  小结:虽然他们排队的方式是不同的,但是他们的数量还是一样的,都是5。

  (三)幼儿操作

  (1)请每个小朋友拿5个图形,组成不同形状的图形。

  (2)请每组推选一个幼儿,上来到投影前演示给小朋友看,让他自己说说自己的方案)

  老师总结:刚才有4个小朋友选上来用不同的方法演示了自己排列的图形,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像颜色不同,大小不同,但数量是相同的东西,下面老师就带你们去一起找找吧。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复习图形:圆形、正方形、三角形、认识半圆形,知道半圆形和圆形的转换关系。

  2、在轰动中,让幼儿能按教师的要求进行数学操作活动。

  3、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小兔头饰若干、用各种图形拼成的路、布置好的半圆形拼图环境、蘑菇卡片、小筐、大型积木块。

  2、录象带、磁带、录音机等。

  活动重点

  在活动中,幼儿能巩固掌握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活动难点

  让幼儿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能自己发现两个半圆形合起来是一个圆形。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外面下雨了,通过兔妈妈和兔宝宝在屋里玩《找朋友》的游戏来复习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特征,从而引出新课。

  二、基本部分

  (一)巩固幼儿对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1、 观察小路中土坑的形状

  雨停了,兔妈妈带兔宝宝去外面采蘑菇,它们走在小路上,刚走出不远,兔妈妈不小心摔倒了。这路上的坑太多,而且这些坑的形状很奇怪。引出让幼儿观察这些奇怪的坑,然后让幼儿分别说出这些坑的形状。

  2、 铺小路

  教师示范讲解怎样铺路。告诉幼儿要把石头放进和它形状、大小相同的坑里边,然后还要检查铺平了没有。

  (二)认识半圆形,理解半圆形和圆形的转换

  1、出示半圆形的石头,让幼儿讨论该放在什么地方。

  2、归纳出:半圆形有两个角,一条边是直线,另一条边是弧线。两个一样的半圆形合起来就是一个圆形,同时一个圆形可以分成两个一样的半圆形。

  3、 让幼儿寻找半圆形,说一说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半圆形的物品有哪些。

  (三)利用游戏让幼儿加深对图形的掌握

  游戏:《摸石头》

  幼儿蹲在小路的两旁,教师出示一个图形,请幼儿迅速用小手摸到这个形状的石头,看谁又对又快。

  三、结束部分

  游戏:《采蘑菇》

  幼儿拿着一起采到的蘑菇同教师随音乐走出教室。

  设计思路

  一次在户外活动时,几个孩子围在操场的一个角落里,远远的看去就象发现了什么宝贝似的。我走到他们身边才发现是在玩一块小石头。小朋友急忙告诉我:“刘老师你看,这是圆形的石头。”另一个小朋友又说:“可光滑了,真好玩。”从孩子们的眼里看得出他们很喜欢这些天然的“玩具”,要胜过玩那些洋娃娃、电动车、积木等等。每一次户外活动时,小朋友们都动寻西找的玩土、玩沙、玩石子,总也玩不够,而在我们计算课上,已经认识过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但掌握的还不扎实。于是,我便构思出这节活动,让幼儿即能复习学过的几何图形,又能体验到游戏的快乐。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知道乱扔垃圾会污染环境,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

  2、喜欢参加游戏,体验游戏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积木围成的“污水池塘”1个、有小鱼的.“干净池塘” 4个、平衡木4条、钓鱼钩人手一根、猫妈妈头饰一个、小鱼若干条、装小鱼的篮子四个。

  活动过程:

  一、幼儿跟随音乐做动作进入操场,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师:

  1、今天天气真好,猫妈妈带你们一起去郊游喽。

  2、嘿,你们瞧,那边有个池塘,里面肯定有好多好多的小鱼,猫宝宝们我们一起去钓鱼,好吗?

  二、 学习走独木桥,培养大胆勇敢的精神。

  1、师:哎呀,前面有两座独木桥挡住了我们的路,要想钓鱼必须走过独木桥,你们敢吗?

  2、师示范走独木桥,提醒幼儿注意要张开双臂保持平衡。

  3、请幼儿走独木桥,提醒幼儿要相互谦让。

  三、知道乱扔垃圾的害处,教育幼儿不乱扔垃圾。

  1、师:我们终于走过了独木桥,真勇敢,现在我们一起来钓鱼吧!咦?池塘里怎么没有鱼呢?池塘里都有什么?

  2、鱼到哪儿去了呢?

  3、这些垃圾都是从哪儿来的?垃圾应该扔在哪儿?

  4、这些人做得对吗?为什么?

  四、带领幼儿钓鱼,体会美好环境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1、幼儿再次走过独木桥,提醒幼儿要相互谦让。

  2、以“小组”为单位,看看哪一组的猫宝宝先将池塘里的鱼钓完。

  五、师:今天我们游戏时看到一个池塘里有很多垃圾,水也很脏,结果小鱼都跑掉了,记住了平时在生活中我们看到河里有垃圾可千万不能捡,我们还小,会掉到河里去的,太危险了。我们要做的就是不随地乱扔垃圾,一起保护我们身边的环境,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好不好。

  六、幼儿表演歌曲《捉鱼》,体会劳动后的喜悦。

中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发展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和奔跑能力。

  2、练习单足战立。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环境材料:

  胶圈20个线芯16个小动物头饰20个老虎头饰1个。

  活动规则:

  1、音乐响时,"小动物"可在"树林"里自由玩(跳胶圈、绕过线芯跑),音乐一停,所有"小动物"必须跳进胶圈里,单足站立,如果掉下来就会给老虎捉去。

  2、老虎不能捉单足站在胶圈里的"小动物"。

  活动指导:

  1、跳胶圈时必须两脚并立起跳。

  2、单足站立时双手可侧平举以延长站立时间。

  教学反思:

  课堂环节紧凑,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下享受,由于在游戏过程中,我讲游戏规则不到位,导致幼儿在游戏过程有的捣乱,气氛太过度的活跃,导致我控制不住场面。今后我要加强本班的'游戏规则的培养,是幼儿愉快、友好的分享游戏乐趣。

中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懂得故事中有趣的情节,能了解故事的大概内容。

  2、知道不同的小动物的家也是不一样的,能帮助动物找到合适的家。

  活动准备:

  课件、小动物的图片,天空、森林、水的背景图片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1、 欣赏小鸡出壳的图片,教师:“这是什么?”(一个鸡蛋)2、 “咦?它怎么了?”(哭了)3、 “猜一猜,小蛋壳是发生什么事了呢?”(碎了……)4、原来是小鸡到鸡妈妈的身边去了,鸡妈妈的翅膀就是小鸡的家!小蛋壳觉得很孤单,要去找一个小宝宝做它的家。那他会碰到哪些小动物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看一看!”

  二、欣赏课件《小蛋壳》

  1.听故事第一部分(演示ppt)、2.分段学习故事,并提问(1)小蛋壳首先遇到了谁,它是怎么说的?小蜜蜂是怎么回答的`?小蜜蜂的家在什么地方?

  (2)先出示ppt图片提问:(提示举手回答)你们看小蛋壳又遇到了谁?谁知道小蚂蚁的家在哪里?小朋友们想一想小蛋壳会怎么问小蚂蚁?

  (3)他会怎么问青蛙?它又会怎么回答?他的家在哪里?

  (4)他会怎么问蜗牛呢?他又会怎么回答?他的家又在哪里?小蛋壳遇到了小蜜蜂、小蚂蚁、小青蛙、小蜗牛,他们都不要小蛋壳,小蛋壳更加的伤心了,你愿意帮助小蛋壳吗?(愿意)好吧!我们一起来帮小蛋壳吧!

  (5)你们看谁来了?瓢虫对小蛋壳说了什么呢?瓢虫把小蛋壳做了什么?

  (6)最后小蛋壳怎么样了?(笑了)(7它为什么笑了?(因为它又可以做别人的家了,不孤单了)4、小结:小蛋壳、小蜜蜂、小蚂蚁、小青蛙、小蜗牛、瓢虫都有自己的家,他们的家一样吗?(不一样)是的,不同的小动物的家是不一样的。

  三、帮动物找家

  出示动物的家,教师:“小动物迷路了,他们的家在哪里呢?你能帮它们找到它们的家吗?”,“这里有天空、森林和水里,我们看看自己手里的动物卡片,看看它回哪个家最合适!就请你把小动物送回家吧!”

  四、延伸活动

  现在小动物都回到自己的家了,你们回到自己的家了吗?快点找到自己的家哦。不过杨老师这里还有一只小动物迷路了,看看是谁?(蝴蝶)我们一起来帮助它找到它的家好吗?(好)现在我们一起出发吧,去找蝴蝶的家喽。(离开活动室)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07-12

中班的教案03-30

教案幼儿中班教案02-15

中班体育《搭桥》_中班教案06-21

中班舞蹈教案05-11

中班健康教案12-22

《郊游》中班教案11-08

中班音乐教案12-19

《鱼》中班教案12-15

中班美术教案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