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4-20 16:41:13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范文五篇

  作为一名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科学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范文五篇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动物用保护色、断尾、喷“墨汁”等保护自己的本领。

  2、产生探究动物自我保护本领的兴趣。

  3、培养幼儿观察生活的好习惯,了解周围事物的动态。

  【活动准备】

  1、挂图二幅,图一:蝴蝶、蟋蟀、瓢虫、蜻蜓、枯叶蝶、花螳螂,竹节虫变色龙、树蛙、斑马等;图二:壁虎、海星、蚯蚓、乌龟、乌贼鱼等

  2、幼儿、家长收集的有关动物自我保护的图片、碟片、图书等资料。

  3、没尾巴的动物图若干。

  【活动过程】

  1、引导活动,讲述故事《谁丢了尾巴》

  (1)根据故事情节提问:故事里都有谁??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谁丢了尾巴?(让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去交流,发现)

  (2)根据上述内容让幼儿对动物自我保护方式有了大致了解。

  2、出示挂图1(枯叶蝶、蟋蟀、瓢虫、竹节虫等)讲解它们为什么不容易被敌人吃掉,引导幼儿说出它们自己有特殊的“保护色”。让幼儿了解这些小动物正是利用随着周围颜色变化面变化,从而把自己隐藏起来,这是它们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

  出示挂图2(壁虎、海星、蚯蚓、乌龟、乌贼鱼等)让幼儿先自己说一说这些动物有哪些自我保护的本领。例如:壁虎断尾保护自己,蚯蚓断掉身体、海星的再生等这些动物的'再生本领,也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让孩子自主表述乌龟、乌贼鱼这些动物的自我保护方式。

  3、出示家长幼儿收集的图书、碟片等资料,让幼儿观察。

  放碟片,自我保护的动物,让幼儿观赏更多的动物自我保护的方式。

  4、连线涂色游戏<找尾巴>,每人一张没尾巴的动物图片,每人一盒彩笔。

  5、分组欣赏,共同评价。

  【延伸活动】

  1、到院子里探索秘密,找一找,院子里哪些昆虫动物有自己的自卫能力。

  2、到图书区让幼儿观看关于动物的图书。

  【活动反思】

  自然界的一切都是神秘的,对孩子们来说有着致使的吸引力,吸引着他们去探索,去发现,本节课通过让幼儿了解动物通过保护色、再生等特殊的本领来保护自己,幼儿非常感兴趣,幼儿通过观察、表述、连线游戏、观看图书等方式,使幼儿更直观、生动地认识了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的生存方式,从而培养了幼儿热爱生命、珍惜生活的美好情感。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目标

  1.了解寻找、观察、捉蚂蚁的方法。知道蚂蚁的外形特征、食性和运动方式。

  2.产生探索蚂蚁等昆虫的运动方式的兴趣。

  准备

  1.幼儿每人准备一个昆虫盒(或废旧小瓶、小盒)。

  2.请幼儿为蚂蚁准备一些食物,并了解一些有关蚂蚁的知识。

  3.放大镜、白纸、彩色水。

  过程

  1.捉蚂蚁。

  ――启发幼儿选择墙角边、草地上、水泥地上、花园里等不同的地方投放食物,并耐心等。

  ――在等待的同时,设想蚂蚁喜欢吃什么,蚂蚁生活在哪里。

  ――发现蚂蚁出来觅食后,引导幼儿观察思考蚂蚁怎样找食物,怎样搬运食物,它们会把食物搬到哪里去。

  ――每人捉1―2只蚂蚁放在昆虫盒里带回活动室。

  2.观察蚂蚁。

  ――交流捕捉经验:在哪里发现蚂蚁的,蚂蚁喜欢吃什么?

  ――用放大镜观察蚂蚁,说说蚂蚁是什么颜色、什么样子的。

  ――向大家介绍自己了解的有关蚂蚁的知识,如:蚂蚁身体的结构,蚂蚁触角的用处,蚂蚁的`力气很大,蚂蚁会合作搬运东西等。

  3.留下蚂蚁行进图。

  ――在桌子上铺上大白纸,洒上一些蚂蚁爱吃的食物,将蚂蚁放在纸上,观察蚂蚁是怎样运动的。

  ――将彩色水滴在蚂蚁身上,蚂蚁爬行时便会留下彩色印迹。观察蚂蚁行走的路线。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目标:

  1、知道空气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身边到处是空气。

  2、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的。

  3、在科学活动中,用语言大胆地说出自己的发现。

  4、尝试用线条记录实验结果,并能用恰当的词汇进行描述。

  5、对科学探索感兴趣,体验积极探索带来成功的'心情。

  准备:

  1、塑料袋若干

  2、各种实物,如积木等

  3、水缸、充气塑料袋

  过程:

  1、教师让幼儿摸摸几个塑料袋(其中有积木、空气等)

  通过幼儿对固体、液体的感觉,引出对空气的性质的发现

  教师同时点一下三态的性质

  1、把有小洞的塑料袋放进水缸中,“发现了什么?”

  2、“哪里有空气?”教师记录

  3、幼儿找空气

  4、交流分享最后得出结论“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猜猜、想想、找找、说说的过程中知道动物尾巴的各种功能

  2.能够仔细观察并大胆想象。

  活动准备:

  1.请幼儿提前了解一两种常见的动物尾巴的功用

  2.动物图片

  3.视频:动物尾巴作用

  4.幼儿操作卡

  活动过程:

  一、回忆游戏,激发兴趣

  二、观察动物尾巴的特征

  1.师:动物身上都有一条尾巴,它们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来看一看。

  2.出示一些动物图片,观察尾巴特征

  3.教师

  师:动物的尾巴有的粗有的细,有的长有的短,还有的上面有不同的图案,这么神奇的尾巴有什么作用呢?

  4.个别幼儿猜猜

  三、了解动物尾巴的.特征

  1.播放录像,了解尾巴的作用

  2.提问

  你看到了什么动物?它的尾巴有什么作用?

  3.个别幼儿说说

  4.教师

  原来动物的尾巴有不同的作用,有的可以保持平衡,有的可以掌握方向,有的可以用逃跑,还有的可以用来报警、储存脂肪……它们的尾巴用处真大。

  5.拓展思维

  师:你还知道其他动物的尾巴有什么作用吗?

  四、游戏:找尾巴

  1.讲解游戏要求

  2.幼儿寻找动物朋友的尾巴

  3.个别幼儿上前介绍

  师:你给动物朋友找到尾巴了吗?它的尾巴是怎样的?有什么作用?

  4.师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对各种树木的观察、探索、发现和了解,使幼儿产生保护树的渴望。

  2、学会主动关心照顾小树或大树。

  3、学会做观察记录。

  【活动准备】

  1、图片:各种大树

  2、彩笔、图画纸、铅笔。

  3、幼儿卡(幼儿姓名、性别、年龄)。

  【活动过程】

  一、观察了不同树种

  1、开展自由讨论:你看到哪些树?它是什么样子的?叫什么名字?

  2、提问:用幼儿已有的经验描述不同树的外形特征,你喜欢什么树,它是什么样子?

  二、带幼儿去室外观察树木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从下到上,从树根到树冠、树叶及不同部位的'粗细高矮、大小、长短、形状、颜色等。

  2、提问:你喜欢哪些树?为什么喜欢?你如何对待它?

  三、领养大树活动

  1、让幼儿把自己的卡片挂到自己喜欢的树上。

  2、与大树拥抱感知粗细,与小树牵手,给小树浇水。

  四、观察记录

  1、用不同方式记录所观察到的树种。

  2、根据树叶的不同形状、高矮、粗细、是否开花

  3、记录小树家的路线图。

  五、区分树的种类

  1、让幼儿说出树的种类,老师用图表示出数量

  2、让幼儿学习点数。

  六、绘画:我喜欢的树

  1、把自己喜欢的树画下来,并画上它的邻居,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放在展区展览。

  2、总结分享。

  请幼儿谈谈对园区树木千姿百态的感受。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教案12-15

中班生活科学教案02-17

中班科学教案01-05

睡觉中班科学教案04-02

中班科学教案磁铁03-25

中班科学教案空气03-25

中班科学教案《动物睡觉》12-18

中班科学教案四篇01-21

《好玩的磁铁》中班科学教案11-01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四篇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