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与安生》观后感

时间:2022-06-04 22:41:06 观后感 我要投稿

《七月与安生》观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需要写一篇观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七月与安生》观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七月与安生》观后感

《七月与安生》观后感1

  爱情或许是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与催化剂,能让一个人在恋爱的快乐与痛苦中慢慢地成长。这或许就是爱情的魔力,让人能明白活着的意义与使命,去寻找我们生命中的另一半,然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渡过这既短暂又漫长的一生。

  人总是在颠沛流离之后,才能明白生命的意义;人也总是在跌跌撞撞之后,才能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人也总是在分分合合之后,才能明白谁才是你最想要携手一生的人。

  人这一辈子,看似很长,其实很短;看似很短,其实很长,我们都在属于自己的这短短日子里,做自己,想要做好自己,却并没有那么简单,我们需要舍弃很多、考虑很多、拼搏很多、坚持很多,才能一点点去靠近,我们最想要的`理想人生。

  最近看了一部很棒的片子,叫做《七月与安生》,故事围绕两个性格迥异的女孩而展开,一个叛逆,一个乖巧,两个完全不同的人,却成了最好的朋友,他们彼此羡慕着、又彼此深爱着,当一个男孩,悄然出现在他们这对好姐妹的生命中后,他们的人生也渐渐开始了转变,一人为了成全另一人,悄悄离开,只为了闺蜜能和最爱的男孩在一起,可是事与愿违,乖巧的女孩在结婚的那天选择让男孩离开,最后乖巧的女孩选择了叛逆,叛逆的女孩选择了乖巧,他们仿佛互换了身份和生活,各自过上了对方曾经的生活,也明白了生活的意义,跟着心走,如此才不辜负此生。

  《七月和安生》如果单单地说是一部爱情片,感觉并不对,也不能说是一部闺蜜开撕的狗血戏码,应该是一段寻爱的旅程,在爱情中寻找生命的本质,我想这就是爱情之于生命的意义,让人捉摸不透。

  爱情或许是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与催化剂,能让一个人在恋爱的快乐与痛苦中慢慢地成长。这或许就是爱情的魔力,让人能明白活着的意义与使命,去寻找我们生命中的另一半,然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渡过这既短暂又漫长的一生。

  爱情到底是什么呢?爱情为何能让一个人变得不像他,又可以让一个人变得更像他,爱情就是一种魔药和毒药的混合体,让人的生活发生化学反应,这或许就是爱情的魔力,让人生变得更完整。

  我想世界上的饮食男女都需要爱情,只有爱情能够让人这一生变得完美,也让人更加理解生命的意义,不懂爱情的人就是一具行尸,不可能明白生命的美丽与珍贵,所以爱情来了之后,就好好地去体验,不管结果是对是错,对于人生都是一份宝贵的财富,就像一场大雨来了,我们就该像一片饥渴的土地,好好地吸收这些雨水,不管结果是花开满夏,还是泛滥成灾,都让它顺其自然吧。

《七月与安生》观后感2

  去看《七月与安生》,完全是冲着青年演员马思纯去的。

  然而,看完了整部电影,却又被周冬雨的表演惊艳到,为电影巧妙的构思、紧凑的剧情所折服。

  周冬雨扮演安生,一个向往自由的女孩,她在历经挫折和背叛后,决定换个活法,选择了最安稳的生活;

  马思纯饰演七月,她表面上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女孩,但是其后所展现的行为方式,却表现出她对自由生活更炽烈的向往。为了过上理想生活,她不断利用谎言和人性的弱点来伤害身边的人。

  可是,在剧情的铺垫里,你渐渐发现,已经没办法苛责马思纯的自私,就像看见周冬雨的哭泣和微笑、一本正经后,你也会放下对周冬雨的怒意一般。

  电影中,两个青年演员饰演一对相爱相杀的闺蜜,在学生时代爱上同一个男人。

  对七月来说,一次闺蜜催促而造成的勇敢,让她获得了向往已久的爱情。其后,她在平静的生活中,等待着爱情修成正果的那一刻。这一路走来并不容易,但即便遇到怀疑和转折,她还是选择相信朋友、相信恋人,又或者是干脆心如死灰般地自我催眠。

  七月的状态和我们的人生轨迹多有重合,那是优等生最标准的人生状态。骨子里明明渴望新鲜感觉,却在他人的注视下过着循规蹈矩的生活。我们在那个对爱情向往、青涩的年代里,不是不想要自由,只是更在意世人的.眼光。

  我们一度相信,只要按照前辈走过的路走下去,自己就可以在可以复制的人生中,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快乐和幸运。

  只是,爱情的保鲜度是固定的,人心也是最变幻莫测的,你也不会永远信任一个人,只有当伤害来袭,才有可能真正感觉到:生命从来没有什么标准答案,你眼中的别人的幸福,并不一定会在特定的时间来到你身边。

  近乎偏执的七月没有放弃对爱情的争取,她无底线的退让,让她脱离了对爱情最初的向往。她为了挽回爱情所作出的改变,她在闺蜜骂战中的花容失色、变形举动,只是她用尽力气后最无奈的一次释放。

  而真相有时候比任何伪装都可怕,所有那些因为爱情元素而包裹起来的美好情绪,在那一刻分崩离析,再无华彩。

  也只有这样一次痛彻心扉的伤害,才可以让人真正明白自己想要的。

  七月最终踏上了旅途,过上了自己一直想过的生活。

  即便短暂,也已然美好。

  最后,死去的七月,将生的希望留给了安生。

  在这对闺蜜诀别之时,安生早已过上了安稳的幸福生活,如她的名字一样,安全、没有波澜、惊喜和新鲜感。

  曾经生如夏花一般绚烂的奇女子,经历生活的种种磨砺后,似乎都会默契地选择秋叶般静美的生活。

  但是在电影的世界里,每个人注定相互联结。

  当初用“第三者插足”桥段伤害最好朋友的安生,也到了自己的末日审判。

  很难想象,安生在和这个孩子相处的过程中还要遭遇多少泪水的洗礼,但是就像这对闺蜜永远无法在平行世界里求得彼此原谅那样,她们互相纠缠,终难将爱恨情仇全部放下。

  一对闺蜜从意外的相识到后来的相濡以沫,像极了爱情世界里最常规的套路。只是这并不是一部同性恋题材的电影,和当时电影的宣传噱头完全不同。这两个经历爱情甜蜜和伤害的女子,最先放下的是爱情,最先想到的友情。

  即便生活有了差异,即便两个人看待事物的想法已经截然不同,她们仍然固执地向对方求援,期待对方的拥抱。

  伤害永远不可平复,死亡才是对一段感情最好的交代。

  监制陈可辛和直男导演曾国祥的作品令人惊叹,他们出人意料地构造出一个温暖的平行世界。

  这让观影的我们得以继续催眠,我们相信现实世界如电影一般,即便有惨痛情节,结局依然美好。

  只要我们愿意相信,便有继续前行的力量。

《七月与安生》观后感3

  飞大阪的飞机上,抱着睡着的弟弟,看完了一部电影《七月与安生》,没看过这本小说,但看过了对导演之一曾国祥(曾志伟的儿子,曾宝仪同父异母的弟弟)的采访,有讲到过这部影片,没有期望,但看完后,被惊艳了,这种触及内心深处的自我的东西,深度展示压抑过的自我从服从到叛逆到追逐真实自我的过程,这是女性潜意识部分的觉醒过程,以往这类涉及到心理而不是讲故事的电影,拍得好的代表只能是西方。(不媚外,只讲事实)。但《七月与安全》做到了。喜欢一个人或者喜欢一部电影,它一定有你身上有的或者是有你身上渴望得到的某类东西,这些才能让你有共鸣,有喜欢,有迷恋!内容,阐述方式,镜头以及两位女主(周冬雨,马思纯)的表演,都有可圈可点处。

  影片讲述2位从13岁开始相识,之后3年都在一起的好朋友女孩七月与安生的成长故事。七月是位父母宠爱的同时任何事情都由父母包办的”乖乖女”,家庭稳定而温馨,而安生的家庭情况是父亲早世,母亲若有若无的偶尔出现在她的生活中,导致安生性格判逆而早熟,这种早熟就是过早地能考虑别人的感受,你看在片中七月把她的家庭以及父母都跟安生分享,经常带安生来家里吃饭睡觉,安生体会到了家庭之爱,她会偶尔给七月的妈妈带小礼物,这种小惊喜七月从来未给过妈妈。破碎的家庭虽然给安生带来了童年无法得到爱的缺撼,没有安全感!以使她成长后混迹社会,在很多男人间寻找某种安全感。只要有一丝安全感,她都能跟各类前任男友计划着她俩的未来,只是生活一次又一次地把她打翻在地。她那蓬松张扬的头发,肆无忌惮地笑容,自由行走地不受父母传统限制的生活(酒吧侍应,从一个城市流浪到另一个城市,餐厅跟男人斗酒以赢取资金请七月吃饭等等),实话,当镜头切到她在北京胡同平房出租屋内,用煤炉生火取暖,清晨时分把轻微煤气中毒的男友从房间中拖出的画面,真实到我想哭!而她每回都能给轻描淡写地描述她这种刺激的生活,以明信片方式寄给留在家乡的七月。当七月来找她,眼见她跟男人斗酒以赢取资金来请她吃饭时,这种讨生活的方式一度让七月相当愤怒。可是这些生活的片断造就了一个立体,外表逞强内心脆弱的,精灵古怪的安生。

  反而七月的生活,一直平淡稳定,学生毕业后,进入了稳定的银行工作,朝九晚五的上着稳定的班,在双方父母的催促下,也与家明(被七月主动追求,但内心爱上安生)进入谈婚论嫁阶段,不出意料就是进入结婚生子养育孩子的生活。跟大多人一样。然而在七月的心里,每回起得涟漪,一定是安生寄得明信片内容,她与外部世界的联系都完全靠着这明信片,只有明信片才能在她沉闷按部就班的世界里打开一扇透气的窗。那外面的.世界的点滴一句句地刻画在被压抑的心里,或者说安生自由不羁,新鲜刺激,立体丰富又真实的生活在一点一滴地唤醒着被压抑着的真实的自已。很多时候觉醒需要洞察,需要勇气,也许是家明的偶尔的不回信息不接电话刺激了她的内心,也许正是这种沉闷的生活已让她承受到极点以至于无法呼吸想要逃离。七月生活的转折点是在与家明结婚前晚,她让家明逃婚,因为她知道家明爱的是安生,她告诉家明如果他不逃婚,她这一辈子父母也不会放她离开,正由此,她奔向了她向往的自由的世界。过着跟之前的安生一样的生活,浪迹天涯,拥抱世界。从此脸上的笑意发自内心......

  正待七月过上自已想过的生活时,安生也正由“杀马特”变成“乖学生”进入学校学习,精彩的世界,惊天动地的生活经历过了,安生姑娘完成了从外寻找安全感成长为从内找寻安全感的转变。所以不要抱怨生活待你不公,不要数你挣了多少数字的金钱,有一些经历带给你的内心成长转变是金钱所无法购买得来的。如果你生活在困境中,象安生那样笑着对待吧。走下去你必有收获!

《七月与安生》观后感4

  在我的观影史上,最好的电影都是西方的,后来韩国的一些电影不错,越来越好看,但自从我1988年从美国留学归来,对中国电影的印象却是:还没有到能够看的程度。

  回顾中国电影的历史,小时候看过些描写革命战争抗日战争的电影,比如《小兵张嘎》之类的(我们小学的一位长着娃娃脸的小女生还被选中在电影里出演一个群众演员——看小嘎子跟胖墩摔跤)。到了文化革命,所有的电影都被禁掉,只剩下八个样板戏,全世界电影史上没有见过的奇观是:为了一个电影的评价和能否上映,中央政治局要开会定夺(以大庆王进喜为原型的《创业》)。你能想象美国总统副总统开会定夺一部好莱坞电影能不能上映吗?那个时候大家完全没有电影可看难道不是必然的吗?

  改革开放之后我去了美国,回来后看到中国有电影了,也不完全像教育宣传片了,有的竟然能在国际电影节得奖了。我把近年来的获奖电影分成两类,一类是浪漫主义的,一类是现实主义的,前一类如张艺谋的电影;后一类如贾樟柯的电影。这些电影不仅是可以看的,而且已经达到了电影艺术的巅峰。然而,不客气地说,属于商业电影范畴的'各种类型片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像郭敬明韩寒的影片甚至都不是专业导演做的,只能说是蹒跚学步(有一次我碰到戴锦华,问她对《小时代》的评价,她老实不客气地对我说:你别跟我提这个,那根本就不是电影)。所以我一直觉得,中国的类型片还没到能看的程度。

  近年来最火爆的只有搞笑的喜剧片,票房动辄过亿的都是这类,中国观众对于宣传教育片的反弹以一种夸张的形式表现出来,就是除了喜剧片,严肃一点的全都无法接受,没人看。记得《万箭穿心》上映前,营销忽发奇想,想让文化人来帮助宣传下,找了崔健和我去看片,看后想句宣传词。我看后觉得非常好,想的宣传词是:这是曹禺《雷雨》之后最好的一个悲剧。没想到被他们一口否定,原因是:只要在宣传语中出现“悲剧”二字,票房就完全没指望了。难道中国的观众已经完全受不了任何严肃和沉重的话题了?

  在这样严酷的环境中,严肃主题的现实主义影片还是在艰难地发展着,我们看到比较成功的例子是《桃姐》,它只是描绘了一个普通的人际关系,一个男人跟他家保姆的故事,但是感人至深。看过《七月与安生》之后,我欣慰地感到:中国的写实主义电影也到了可以看的水准了,而且已经相当好看了。影片描写的是两个女孩的友情,她们爱上了同一个男人,以及后面发生的一系列冲突,悲欢离合。痛苦在折磨和考验着她们的友情,她们的友情命运如何?是中断还是延续?最终是个什么结局?影片从一开始就让人带着这个悬念,从头到尾,不能释怀。一个剧,怕就怕一切在意料之中,情理之外,而这部电影,一切都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所有的情节让人觉得合理、合适、合乎人物关系的逻辑。就像沈从文有一次所说的,写小说的秘诀就在于“合适”,这是最见功力的地方。

  我相信,中国的电影观众除了被宣传受教育和无厘头搞笑之外,也会慢慢成熟起来,而成熟起来的观众需要思考,需要感动,不仅需要被逗笑,还需要跟着剧情流泪,需要能够在自己的人生经验中引起共鸣的作品。就像那些得奖影片可以被分为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类一样,类型片中也有这样两类:在那些悬疑片、喜剧片中,其中的情节都是人一生也不会碰到的事,其中的人物也是人从来不会在现实中遇到的人,这就是浪漫主义的电影。而我相信,人们绝对需要现实主义的影片,需要看到那些自己可能经历到的事,自己在生活中能够遇到的人,看到他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故事,看到那些感人至深发人深省的爱情、亲情和友情。在我看来,《七月与安生》就是这样一部感人至深、发人深省的影片。

《七月与安生》观后感5

  《七月与安生》当我听到这个名字时,我对它很熟悉,就好像我在拜访一个老朋友一样。在我的记忆中,这是一部关于青春和爱情的电影。又看这部电影是一个细雨蒙蒙的早晨。电影里含泪的画面,再次触动了我心中最柔软的地方。随着雨滴,泪水悄悄地划过我的脸庞。

  13岁,我翻开了青春的第一页。七月和安生从上中学的那一刻起就成了致命的朋友。它们安静如水,艳丽夺目。他们性格迥异,但彼此吸引。18岁,翻开青春的第二页,7月,一个叫苏家明的优秀男孩无声无息地闯入了安生的生活。他把爱的种子种在女生心里,然后发芽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苏家明一直徘徊在七月和安生之间。他更喜欢安生,但又选择了七月。27岁,这是安生说要结束生命的年龄,却在七月变成了死亡。安生七月养大孩子,写小说《七月与安生》为七月。

  这两个生活在彼此阴影下的人,是友谊相遇的最好开始。七月留守,离开安生,七月流浪,安生归来,都是维系友谊的方式。他们就像影子依赖人类一样相互依存,每个人都在不经意间越走越近。直到苏家明的出现,他们被爱情冲昏了头脑,想要别人发现自己,却发现自己越来越深。当你回头看的时候,你所拥有的已经过去了。七月的'性格轻盈如水,也让他活得淡定如白纸,却因为安生的出现而变得快乐;安生的性格高傲如火,也让自己活得像太阳一样自在。她写,但因为七月的出现,她变得安静了。两个女孩13岁相遇,发誓要踩着影子发誓我会是你一生最好的朋友。他们形影不离,从一起吃饭到一起旅游,从13岁到27岁。他们吵架了,也生气了,下一秒就和好了。然而,爱情的软木塞堵住了友谊的简单。7月,她开始和安生无休止的竞争,安生也和7月闹过。如果他们能回头,他们会说对不起,然后再见面。我们的生活,其实是一样的。

  在这部电影中,我喜欢七月,但我更喜欢安生。7月份的死亡让人落泪,安生无条件帮助7月份抚养孩子。之前安生很喜欢一些朋友和敌人,也喜欢和他们喝酒打架。似乎七月的安稳生活让人如释重负。但安生也有一点值得学习:大度无私。虽然安生的一切都是七月给的,但是在爱情里,安生明显是在退出七月和苏家明。她似乎更看重友谊和朋友,而不是情感和婚姻。为什么苏家明喜欢安生而选择七月,是因为安生主动屈服了。在我们自己的生活中,如果你像安生一样学会戒掉,学会包容,你一定会得到更多的掌声和鲜花。但是生活中并没有那么多的安心,我们不能等着这个人白白出现,我们要做那个人,对别人做出包容。这样你们的友谊会更牢固。

  电影结束时,我隐约听到两个女孩在森林里散步,踩落叶的声音。那年七月,我坚定的告诉安生,我要踩你的影子,让你这辈子离我不远。

【《七月与安生》观后感】相关文章:

《七月与安生》观后感05-04

七月夏伤美文06-21

七月的祝福语07-27

七月的天山教学反思07-28

《七月的天山》教学反思07-28

七月经典语录11-08

《七月的天山》的教学反思03-25

七月早安问候语11-07

七月蝉鸣美文(精选20篇)07-30

七月,寂寞了谁的等待美文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