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川》观后感

时间:2022-11-19 16:54:37 观后感 我要投稿

《金刚川》观后感(15篇)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写一篇观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观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金刚川》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金刚川》观后感(15篇)

《金刚川》观后感1

  电影以抗美援朝时期真实案例为背景。讲述志愿军工兵连无惧美军炮火,在金刚川地区修建桥梁的英雄故事,是一部引人深思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电影。

  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进入最终阶段,志愿军在金城发动最后一场大型战役。为在指定的时间到达,向金城前线投放更多的战力,志愿军战士们在物资匮,武装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不断抵御敌机狂轰滥炸,以血肉之躯一次次修补战火中的桥。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在暗流涌动的金刚川上徐徐展开……

  无数先烈的鲜血,浸染了胜利的军旗,浩荡的铁流里,我们看见了先辈伟岸的'身躯,是他们在为民族争解放,为人民争自由的战斗里,创造了伟大的功勋,我们不能忘记那段历史,更不能忘记战争中牺牲的先烈,解放军的丰功伟绩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

  将士们即使灰头土脸也掩盖不住脸上的稚嫩,即使身体破残也要修补好大桥,即使血肉模糊也要用身体搭建成支撑大桥的桥梁。看到那一个个站起来的身影,不少观影者都止不住的泪流。因为我们所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座大桥的直立,而是中国魂的燃起,是雄赳赳气昂昂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我们更加能够深深体会到《义勇军进行曲》中的“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新的长城”的真正含义!

  让我们铭记那些曾经奋不顾身向前作战的志愿军吧!战争虽已结束,但历史将被印在我们的心中,英雄的事迹将千古流传,作为后辈,我们将永远致敬英雄烈士!

《金刚川》观后感2

  金刚川战役,是抗美援朝最后一场大型战役,主要讲述的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次不为人知的渡江战役。金刚川是本次战役中非常重要的军事通道,搭载着的岩里桥却被敌方反复损毁。我军为了抢占军事先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抢修战斗,但是却因为敌方的顽强抗击,桥梁一次又一次被炸毁。敌方的轰炸机在两个多小时内向桥梁扔下无数枚炸弹,而我方不惧牺牲,一次又一次的抢修战略通道,直至最后的胜利。

  《金刚川》片子里没有特别宏大的战争场面,只是通过几个人物,一个情节,多角度的反复演绎,让观众通过不同的场景,深入了解我国志愿军战士用血肉之躯,与美国鬼子的钢铁飞机、炸弹之间的浴血奋战。

  最感人的就是张译饰演的张飞角色,他失去了一只手和一条腿,用一根树枝做拐杖,凭借着强大的意志力,一步一步的走到了吴京饰演的班长之前坚守的阵地,把志愿军战士不怕死的顽强精神演绎得出神入化!

  抗美援朝是一场不对等的战争,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物资资源都远远落后于美国人的志愿军,但愣是用不怕死的精神,将美国为代表的联合国军打得坐到了谈判桌上。这不得不说是我国史上的'奇迹。

  这场战争,让中国人有了足够的底气面对强权,为国家和人民争取到了尊严和威严。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这句歌词,直抵人心,给了我心灵上无限的震撼,《金刚川》用还原真实场景的形式告诉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是千千万万的军人用生命的代价和血肉之躯换来的。所以我们要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惜和平,努力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发挥自己的一份光与热!

《金刚川》观后感3

  “那一年,俺们才十七八岁,唯一想的就是通过那座桥,没有一个怕死的。”在《金刚川》这部电影中,对中国人民志愿军而言“,战场杀敌,职责所在”,通过金刚桥,与大部队会合发起反击,就是向着胜利的方向进发,就是凯旋的希望。

  金城战役于1953年打响,也是抗美援朝的最后一战。《金刚川》则是以此为背景,讲述了志愿军战士捍卫交通要塞,不断抵御敌机狂轰滥炸,一次次修补着金刚桥,支持部队过河组织反击的故事。

  金刚桥立于金刚川上,金刚川则是金城前线附近的重要河流,是军事要塞,并且水流湍急、暗涌密布,人们只能靠桥渡河。桥,成了志愿军的生命线。为了阻断我军交通,美军不断地侵扰炸桥。志愿军奋起反击,将桥一次次修好。“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低估了中国人的毅力,他曾告诉士兵们,在1950年圣诞节前可以得胜回国。但他没有想到,三年后在敌机的一次次轰炸下,这座金刚桥一次次被毁,又一次次被修复,中国人民志愿军创造着“不可能”的奇迹。为何我们的军人“没有一个怕死的”?为什么他们会选择用血肉之躯筑成一座永不倒下的`金刚桥?这部电影告诉我们:在他们心中,怀有一个共同的信念——他们在前方一步也不退守,身后的国土就会少受几分风霜。血肉之躯架起的桥梁是后来者的生路,是让更多人回家的必由之路,是一座万难摧毁的生命之桥。

  看完电影,心生惭愧,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百姓的安宁,选择义无反顾地走上战火纷飞的战场,在死亡面前毅然选择坚守,选择抗争,而我作为一名学生,“坚持”二字时常挂在嘴边,但是是否真的做到言行一致了呢?遇到困难是否选择迎难而上了呢?行动起来吧,那座生命之桥已经给了我无穷力量。

《金刚川》观后感4

  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单位组织职工观看了爱国影片《金刚川》。也许因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嫂”,虽未曾入过伍,但与军人同命运共呼吸;虽然未穿过军装却与军营结下情缘,所以每当我观看这种军事体裁的影片都触动颇深,犹如心灵的一场洗礼,深深震撼。

  《金刚川》讲述了发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往事。此片与以往战争片不同之处在于并非以正面战场为主线,而是聚焦金刚川上的交通命脉工兵桥,以个体命运侧写残酷的战争,通过精巧新颖的叙事角度,讲述了志愿军战士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修补堪比生命线的木桥,以血肉之身无悔许国的故事。在观看影片中,令我记忆犹新的一个片段就是敌军飞行员,一边炸毁桥梁一边说,“中国连一辆自行车都造不出来,是怎样做到把炸毁的桥梁反复再造起来的,好像我的任务就永远没有完成一样。”敌人由最先对中国人的轻视到后来成了令他们费解的战争奇迹,这是敌军万万没有想到的。其实没有什么能够阻止我们战士的前进,最后的那座桥,是人民志愿军用打不垮的信念建起的一座生命之桥,他们的身体就是桥的最后一根木桩,他们的意志就是最后一颗子弹。这种意志战胜了一切不可能,前仆后继的烈士们扬起了了中国人的骨气,用血肉之躯撑起了最后的胜利!

  这是一场震惊世界的战争,此片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70年前的'艰苦岁月和战士们的浴血奋战,这场战争取得的胜利是艰难的,英雄儿女誓死不屈的精神铭记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我们要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生活,向捍卫祖国的英雄们致敬!

《金刚川》观后感5

  20xx年10月23日,电影《金刚川》正式上映,该片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讲述中国人民志愿军保卫和平、反抗侵略、英勇作战,共同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

  走进电影院,作为新时代青年中的一份子,我们不能忘记,现如今的幸福生活,离不开先辈的流血牺牲。影片中他们以血肉之躯,筑起精神长城,誓死做到人在桥在的誓言。故事分四个部分,用不同的视角对同一段事件进行展示,但最终的`结局是大部队成功过江,到达前线阵地。运用小视角,来展现宏大的历史事件,转变常规的叙事角度和顺序,使我感受到电影中那句台词的深切含义:"那一年我们才十七八岁,可我们都不怕死"。

  电影讲的是牺牲,层层递进和升华其核心主题——牺牲。在战场上,面对流血和牺牲,不畏生死只为心中的共同理想。志愿军战士因为不惧牺牲,才守护了那座关键的长木桥,用牺牲精神筑成坚固的长桥。其中《高炮班》的张排长和吴班长的呼哨,一方面是传递信息,另一方面是传递情感的方式。在敌机准备炸桥时,他们选择暴露自己,点燃明火,让敌人的凶猛炮火朝着自己攻击,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打赢这最后一战,这一战他们在心里早已做好准备了。

  最终这一切又回归了桥面,这一段历史中的每一个瞬间都是值得铭记的时刻。在炼狱般的战火下,湍急的河水中,扛起一座炸不垮、击不倒的生命之桥、英雄之桥!

  松柏长青,英雄常在,吾辈自强,笃定前行。

《金刚川》观后感6

  当新中国成立的声音响彻全球,华夏儿女欣喜若狂之际。那美帝心中躁动着的,对于中国这头雄狮的畏惧,化为魔鬼催促着发动战争。当友邻之国危亡旦夕,当人民幸福岌岌可危,我们知道,这场仗,我们不是观众,我们必须打。

  《金刚川》讲述了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们在胜利果实近在眼前之际的经历,在激流涌动的金刚川上,以血肉之躯敌飞机炸弹,用人力筑就志愿军的生命线。在国家的安全面前,在他们心中,一切都显得那么脆弱,那么廉价,甚至于自己的生命。整个影片共有四部分,第一部分从先遣部队的视角描绘战争的.残酷,当天空成为敌人的娱乐场,地上的战士们是那样无力,那血肉横飞的场景仍然深刻于脑海,触目惊心。第二部分从外国驾驶员的角度描写这场陆空战斗,当这个驾驶员可以凭着一己之力将我们志愿军两个对空平炮阵地毁灭,我们是不是应该感叹,落后就要挨打呢?我仍无法忘记,那两个班的战士们,这么多人换得的,竟然是一架战机,一个敌人。第三、四部分是整个电影的高潮与精华。耳边那熟悉的歌词回响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当炸弹将希望毁灭,当燃烧弹将生命线燃尽,是我们可爱的人,那些战士们用自己的身体筑成新的长城,正如国歌歌颂的那样,他们用血肉筑起钢铁的桥梁。

  我不会忘记那老大哥关磊,一腔热血;不会忘记那一声长呵,不惜此身的张飞,不会忘记他们的每一段深情,不会忘记他们的每一个故事,因为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是我们心中的战神。

《金刚川》观后感7

  那段岁月,他们用血肉书写了一段奇迹。

  怀着忐忑的心情走进浏阳市博物馆的影音室,我的内心激动不已,《金刚川》到底发生了什么?这部电影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电影开始,敌机的扫荡轰炸令我心中紧张难耐,眼看着一个个士兵牺牲,我仿佛箭刺胸膛,但却只能作为一个旁观者目睹他们惨烈的局面,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金刚川甚至是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而今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之所以有如此幸福的生活是因为他们的抛头颅,洒热血,尽管时间在流逝,岁月在变更,但抗美援朝精神仍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呈现在我们的眼前。疫情当前,无数逆行者秉承着“抛小家,为大国”的理念,舍身为国。有人坚守岗位,治疗感染病人;有人日夜奋斗,研制抗疫疫苗;有人驱车万里,捐赠医疗物资;有人自觉在家,防止疫苗扩散……全国14亿人民听党指挥跟党走,将疫情的影响最小化。

  河南洪水突然爆发,被困者在迎来被救希望时,仍能保持镇定的.喊出“让晕倒的人先走,让女士先走”。已经被困5个小时了,毫无疑问他们是害怕的,他们是想要尽快远离生死边缘的,但他们依旧做出了先保护弱小的决定。

  这就是中国,这就是中国人民,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平凡而又伟大。在危险来临的时候,不是自私的活着,而是想着身边的人。中国人的身上,无时无刻都体现着无私奉献,舍己为人,舍身忘死的爱国精神。感人的故事不计其数,但每一个故事都足矣让人潸然泪下。

《金刚川》观后感8

  今天也凑热闹去看了金刚川。自己对于电影的欣赏水平十分有限,要不就是像信条那样看不懂,要不就是像夺冠那样困意顿生,所以经常刚看过就不知道讲了什么。不过,今天这样的场面片,不用仔细想的片,倒是迎合了我的偏好,喊打喊杀,枪炮突突,两小时无尿点。

  电影的.制片,音效,情节如何,千人千言,也不用我这个水平不高的人瞎扯。这部排片很猛的电影要传达的讯息,也正因为全程只需跟着剧情来回反复,变得非常地通俗易懂。

  老美那边周四晚上辩论,双方打某张牌其实都挺弱的,篇幅很少(当然用词还是很难听)。当然这不是说变得很友善,而是都已经说得很狠了,再说也不会加什么分。你说我开账户交税,我说你和你儿子收钱,口水乱喷,标准动作而已。但是,对于这一话题的刺激减少恰恰代表了老美精英层经过这些年不间断的努力,已经在民众心中种下了种子,还发了芽,不用再强调了。那边最近的好感度民调也是一个佐证。

  以前咱们还是挺克制的,的确也经常反击,但是核心意思都是你霸道,你双标,你没道理,你简直无理取闹。不过后面还有一句,惹了我你就惨了。我看算是说出来了。

  制作电影需要时间,不过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的电影播出日子不似国庆那般一定得是正日子。什么时候放还是可以斟酌的。

  战场上,武器装备和意志决心都得有,也都得准备。

  还是得说,opinions are like assholes, everybody has one.

《金刚川》观后感9

  今天,我和朋友一起来到太平洋影院,观看了《金刚川》,它是一部爱国电影。

  本片讲了1953年,在抗美援朝的最后阶段,中国人民子弟兵要到金城去支援前线的战士。到金城的途中,有一条水流湍急的大河,这就是金刚川。要想度过这条河,唯一的一座桥,是战士们用木板临时搭起来的。美军为了不让志愿军通过这座桥,用轰炸机一次次的将炮弹投放于木板桥上。子弟兵们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最终工兵连的战士搭成人梯,将木板举过头顶,让其他战士顺利过了河。

  《金刚川》从三个角度介绍了当时的场景。中国当时的武器非常落后,只有两个炮台,一个是主攻的,另一个必须隐藏起来。主攻炮台被击中后,连长张飞身负重伤,失去了一条腿和一条胳膊,但是,他不顾自身的安危,将生死置之度外,拿起竹竿,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到炮台,艰难地操作着炮台,将一架美军飞机击落。他那种不怕牺牲的精神是来自于对祖国的热爱,因为他们向往光明,向往和平。

  看完《金刚川》,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位于金刚川的这座桥。每当桥被美军炸毁,工兵连的战士们就会在第一时间将桥修好,所以,这座桥被美军称之为“炸不坏的桥”。1953年11月12日凌晨,美军派出了八架大型轰炸机将木板桥完全摧毁。即便是这样,志愿军仍然没有屈服,他们最终靠着团结过了河。从中,我看到了中国人民的力量,看到了团结的.力量。

  当今,我们的生活如此幸福,可是,我们这样的幸福生活都是先辈牺牲了无数的汗水和鲜血,甚至是生命换来的。我们少先队员必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因为中国假如是一条大船,我们是即将身在甲板上的舵手,扬帆起航。

《金刚川》观后感10

  一部电影,语言朴实,却催人泪下、感人肺腑。这是中国志愿军用鲜血与生命谱写的一段悲壮、感人的历史,这就是《金刚川》。

  1953年,抗美援朝进入最终阶段,志愿军在金城发动的最后一场大型战役,为在指定时间内向金城前方战线投放更多战力。而通往前线的道路却被一条汹涌的大江挡住,唯一能渡过去的仅仅只是一座简单的工兵桥。然而在前进的过程中美军为了阻止志愿军大部队挺进,24小时全天候派飞机轮番炸桥,又一次次被我军奇迹般的修复,美军被我军逼得恼羞成怒派出八架大型轰炸机将桥完全摧毁。即便是这样,摧毁的仅仅只是一座木桥,却丝毫没有动摇志愿军的意志,最终工兵连的战士们舍身搭成坚不可摧的人桥胜利完成任务。

  那是怎样的一座人桥啊!是一张张灰头土脸,伤痕累累也掩盖不了的稚嫩脸庞,是一具具血肉模糊、身体残疾的身躯支撑起来筑成的坚如磐石的大桥。看到这一幕,我们不禁潸然泪下,这是一条通往胜利的红色通道,更是一股雄赳赳、气昂昂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不畏牺牲、义无反顾的革命英雄气概……今天我终于领会到国歌中“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深层含义。

  无数先烈的鲜血染红了胜利的旗帜。浩荡的历史洪流中,我们仍能看到先辈们伟岸的身躯。虽然还有许许多多的战士遗骸仍在异国他乡,带回来的只有一个冷冰冰的名字,但是先辈们伟大的红色精神却永垂不朽,为我们中华民族铸就了不屈的脊梁。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是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是英雄的生命开鲜花”。吾辈当自强,笃定前行之。

《金刚川》观后感11

  今天怀着浓厚的兴趣观看为了纪念抗美援朝纪念70周年而制作的电影《金刚川》,被里面的战争场面的大制作以及电影艺术独有的美感所震撼,电影结尾一度落泪。

  里面的一句台词“那一年,俺们都才十八岁,但是俺们没有一个怕死的,只是想着怎么尽快让大部队过桥”。朴素的语言令人感动。

  《金刚川》上映第二日票房就突破2亿,未来可以期待。该片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讲述了发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往事。据剧情梗概介绍,该片以三个视点讲述一个故事:工兵桥修好又被炸毁再度修好……一个屹立不倒、令敌人费解的战争奇迹。结尾处的人桥搭建,让美国王牌飞行员不可思议:为什么中国士兵这么不怕死?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们?殊不知,中国人民是最可爱的,中国士兵为了祖国安宁,人民幸福是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的!

  影片重点刻画了剧中人物的情感关系:一是高炮排排长张飞和高炮班长关磊的兄弟之情,细节刻画到位。但是就艺术质量来说,整部电影的故事情节稍显拖沓,四段分故事叙述有前后重复之疑问,却依然掩盖不了张译、吴京、邓超的出色表演,特别是开头和结尾十分钟的彩蛋-精彩表演令人惊叹不已!两个月时间能拍出来这样一部精彩的电影实属不易。

  中国战斗机护送中国人民志愿军阵亡将士的骨灰回到祖国,让英雄回家是他们的心愿,这一段情节令人泪目,“护送战友同在、必保山河皆安”,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呐喊!

  期待接下来《血战长津湖》,“最美冰雕战斗连”等更多优秀的抗美援朝电影的上映,激发出年轻一代爱国主义热情,愿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不再重复以前的受人欺负的历史,人民更加幸福!

《金刚川》观后感12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政府纠集“联合国军”进行武装干涉,并派遣海军第七舰队侵入中国台湾海峡。此后,侵朝美军越过三八线,直逼鸭绿江,并出动飞机轰炸中国东北边境,直接威胁到新中国的国家安全。虽然当时中国正面临着巩固政权恢复经济的紧急任务,但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中共中央多次召开会议,经过反复权衡,在10月上旬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奉命开赴朝鲜战场,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到1951年6月,历时7个多月,先后同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进行五次大的战役,共歼敌23万余人,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地区。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中涌现了无数英雄人物:罗盛教黄继光杨根思邱少云……为了朝鲜人民,为了履行国际主义义务,许许多多的英雄,长眠在了朝鲜的土地上。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同时,国内掀起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

  全国各阶层人民踊跃参军参战,捐献飞机大炮,慰问志愿军,订立爱国公约,开展增产节约运动,有力地支援了前方作战。1951年7月,朝鲜战争进入“边打边谈”阶段。经过两年的相持,交战双方于1953年7月签署停战协定,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伟大胜利。

  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是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举。这场战争的胜利,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创造了以弱胜强的范例,极大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心目中的威信,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金刚川》观后感13

  它是一部电影,它叫《金刚川》。

  它主要讲述了在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时期,志愿军部队要去金城参加最后一役,却被水流湍急,暗潮涌动的金刚川挡住了去路。为了保证大部队能按时渡江,工兵连的志愿军战士们在物资匮乏,武装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不怕牺牲,凭借顽强的意志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不断抵御美军战斗机的狂轰滥炸,一次又一次地用血肉之躯修补战火中的木桥。最后时刻,他们毅然决然地跳入水中,以自己的身躯搭起人桥,让作战部队按时顺利过江。

  令我最震撼的是战士们搭人桥这段。只见他们从水底到水面一层又一层,一边咬紧牙关,忍受伤痛扛起桥板,一边要面对敌机的狂轰滥炸,可为了战争的最终胜利,为了祖国的未来,他们没有退缩,面不改色,齐心协力筑起这世上最坚固的“桥”,坚持到最后一刻。看到这里,我热血沸腾,心中冒出一个声音:这才是世上最可爱的人!他们才应该是我心中最亮的'明星。

  片尾时,银幕上出现了一队队整齐的仪仗军庄严地捧着盖着国旗的骨灰盒,当影片中的志愿军幸存者肃立敬礼,屏幕下方打出“接志愿军遗骸回家”的字样时,我不禁鼻子一酸,眼睛湿润了。正是有了志愿军战士们在无情的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英勇牺牲,才有了现在的中国。我不由自主地起身,向他们行队礼致敬。

  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努力学习,用知识武装好自己,长大后为祖国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让中国成为世界强国!

《金刚川》观后感14

  金城战役,是我国在朝鲜战场上进行的最后一场大型战役。这场战役虽说基本没有美军派兵支援,但是美军的飞机和炮火仍然猛烈,而《金刚川》这部电影就是介绍了在金城战役正式开始的前段时间,主力部队要赶到既定位置的经过。

  在电影的开头,就是主力部队准备过江的画面。想要度过金刚川,必须要经过一条长长的大江,这一条大江水底全部是暗流,是不能游过去的。所以,大部队想要渡过这一条江河,必须要修桥。而美国人的飞机就在天上飞,修桥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我们虽然有高炮,但是炮弹很少,并且飞来的只有飞的很高的轰炸机和飞得很快的轰炸机,一般来讲是根本打不着的。后面渡河的后果也是可想而知,桥必然是修了炸,炸了俢,但是修桥的速度哪里有炸桥快,并且工兵连人数有限,被轰炸机炸死的也不少,修桥的速度渐渐跟不上了。这还不说,有一架装备了武器的侦察机被我们的高炮给激怒了,一直对我们的高炮加以攻击,导致高炮伤亡惨重。但这些都不是问题,最重要的是在最后一批次来的轰炸机中,装的'不是炸弹,而是大型燃烧弹,将周围的田地以及树林烧了个七零八落,当然桥和人都好不了。人还好说,但是桥是彻底废了。当一名美国飞行员带着十分不情愿的情绪来观察破坏状况的时候,他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志愿军战士用自己的身体搭起了一座人桥,从而让大部队过河。这可真是把美军飞行员惊呆了原本申请了飞机轰炸的这位飞行员却一反常态,对指挥部说大部队已经过河,再次轰炸是没有意义的。

  最终,大部队成功过河,顺利阻击敌军,成功顺利完成了任务,为打赢金城战役赢得了基础。

《金刚川》观后感15

  “非是金刚无铁骨,敢教血肉驾长城”,这或许就是金刚川的最真实写照。或许我不曾看见过那永不摧毁的桥横渡千里,但我相信,我已经看到了永不屈服的国家尊严屹立不倒。

  连长滚滚的热血在服从命令中的义无反顾,“修桥不是打仗?”,这就是军人的天职与血性方刚;那个四川士兵从万般不理解到身先士卒地走上山顶、扛着圆木怒吼独行,这就是每一个最可爱的中国军人的信仰:背后是千万小家,心中是泱泱华夏。当老兵诉说着自己的故事:“你也不知道他们是谁、他们叫个啥,只知道我们是战友,有些人再也见不到了。除了牺牲,还能有啥”,不禁泪湿眼底。每一个踏上抗美援朝的士兵的归宿不是回家,而是他乡破敌万里、马革裹尸、魂系中华。

  再到后来,我看到了一片最美的喀秋莎流星。流星划过天际,燃亮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希望与自信。当敌人阵地被精准打击,内心是不尽喜悦;但当的士兵们以十当一,前仆后继,内心又是难忍惋惜。“轰炸机飞得高打不着,侦察机飞的快打不着“一句话道出了几代革命先辈的可惜与期盼。现如今戈壁滩的龙吟震响天地,东风快递精准直达,我们才敢无所畏惧地挺直脊梁,我们才深切感受到:实力,永远是维护正义的基础,国防才是外交真正的后盾。

  回想如此,中东的枪鸣仍在耳畔。我们不曾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我们只是幸运地生在了一个和平的国家。很感谢前辈们只为中国的清澈的.爱,他们血染的诺言“后代人的幸福要靠我们每个人去拼的“,也的确实现了诺言。而今,你我终将接过这历史的接力棒。生命的安宁本是幸运,如此深知:剑锋之上,才有尊严;射程之内,皆是真理。

  晴天响雷敲金鼓,大海扬波作和声。致敬,每一个英雄儿女。

【《金刚川》观后感】相关文章:

《金刚川》心得体会03-23

《金刚川》观后感05-06

金刚川观后感11-07

观《金刚川》有感08-09

观金刚川有感11-03

金刚川观后感15篇11-24

2022《金刚川》电影观后感12-09

《金刚川》观后感15篇06-23

金刚川观后感10篇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