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就业工作总结

时间:2023-03-03 11:31:51 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校就业工作总结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因此十分有必须要写一份总结哦。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校就业工作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校就业工作总结

  高校就业工作总结 篇1

  2xxx 年,万州区遵照市人社局《关于做好2xxx 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渝人社发[2xxx ]106号)文件精神,本着“实名登记、精准服务”的工作理念,着力深化离校未就业大学生就业创业帮扶工作,积极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就业促进计划和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全区网上实名登记离校大学生1801人,比去年1085人增加了716人增长了166%,其中其中网上实名登记应届离校大学生1562人。全年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服务3000余人次,提供就业岗位信息6580条,直接提供就业岗位483个,现已助推就业1712人,比去年助推1024人就业增加了638人增长了162%,其中:应届生就业1486人,就业率95.1%(扣除升学、参军58人),比去年高0.7个百分点,创业引领538人,完成市级目标300人的179.3%。其主要工作措施是“十到位”:

  一、制定方案,工作布置到位

  出台了2xxx 年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计划实施方案,下发了做好离校未就业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等3个文件通知,明确了对街道、镇乡考核实施细则,提出了开好一次动员大会、搞好一场政策宣传、开展一次实名普查、实行一条龙就业服务、提供一批就业岗位、落实一批优惠政策、开展一次就业回访的“七个一”工作措施,并先后在三次全区就业工作会议上进行专项再布置再指导。

  二、强化宣传,就业引导到位

  全区确定8月为全区大学生就业创业专项宣传月,并印制了“大学生就业帮扶”政策宣传画报2万张、政策宣传资料8万份,实名登记广告3万张,悬挂标语52幅,广为宣传,同时借助各地社保所、各村社LED滚动播放相关政策和信息3000多条,借助当地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媒体开展宣传23次,并组织11个街道和8个中心镇在人口流量较大的文化广场、车站码头设立了26个宣传站开展专项宣传活动,畅通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知晓优惠政策的渠道,引导大学生理性就业。

  三、拓宽门路,渠道畅通到位

  针对高校毕业生擅长网上信息的特点,全区构建五条网上就业信息高速公路,以提高其就业帮扶的精准性。一是大学生就业创业微信公众服务。将大学生就业创业微信服务二维码印制在宣传画报和宣传资料单上,扩大其知晓面,快捷集成地提供就业创业政策与信息等资讯服务。二是大学生网上实名登记,以便于各地有针对性的逐一开展就业帮扶工作。三是大学生网上定制服务计划,便于高校毕业生“足不出户”网上登记,在七天内有针对性的对每名大学生量身定做个性化就业服务。四是开辟了“万州区国有企业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信息公开”专区,方便高校毕业生集中查阅应聘。五是网上发布适合大学生就业信息。与辖区企业建立动态协作机制,收集就业信息,在就业网上发布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3000多个,供离校高校毕生分享。

  四、设立窗口,就业服务到位

  全区52个社保所均设立“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窗口”,635个村居均通过宣传画报公布了“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热线电话”,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就业推荐、跟踪回访等“一条龙”的全程免费服务。放开户籍限制,加大就业困难的`大学生的帮扶力度,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定制就业援助服务,全区共为1595名大学生生提供了定制就业服务,据统计全区共提供就业服务3000多人次。对初步达成意向性的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各社保所通过电话回访或实地调查等方式跟踪其实际签约情况,并指导双方按规定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对已就业,特别是创办微型企业、灵活就业的服务对象,跟踪掌握其项目经营、政策享受等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实际困难,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到位。

  五、实名登记,定制服务到位

  “五渠道”做实大学生实名登记工作:一是广泛宣传鼓励大学生主动上门或电话实名登记;二是依托基层社保平台开展拉网式摸底调查予以实名登记;三是主动与区教委、区人交流中心联合办公对前来报名、递交档案人员予以实名登记;四是落实“定制服务计划”联系网上登录大学生予以实名登记;五是比对上级部门传回大学生名单开展补充调查予以实名登记。特别是对市里传回大学生名单,我们采取了依据其籍贯、家庭住址、电话查找、会同公安计生民政等部门比对、村居干部辨认、亲朋好友确认等“六查找”办法加大联系力度,力争登记率达100%。目前全区已实名登记1801人,其中网上实名登记应届离校大学生1562人,占市里返回应届人数1131的138%。在网上录入应届离校大学生中,贫困生204人,市里返回应届贫困大学生人数185人的110%。全区网上定制服务登记1682人,比去年1345增加了337人增长了25%,其中网上定制服务登记应届毕业生1654人,网上实名登记应届大学生1562人多92人。截止11月底,已开展定制服务1673人,七天内定制服务率达99.5%。

  六、提供信息,岗位储备到位

  (一)积极开展线上线下各类大学生招聘活动。全年共提供适合大学生就业的岗位6580个,20xx人名高校毕业生入场应聘,达成意向就业协议540人。其中: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1次,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周4次,网络招聘周线下活动专场招聘会4场, 309家单位进场招聘,提供招聘高校毕业生岗位2947个,1068名高校毕业生入场应聘,达成意向就业协议284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计划专场招聘活动1次,88家单位进场招聘,提供招聘高校毕业生岗位633个,237名高校毕业生入场应聘,达成意向就业协议106人;2次校企联合招聘会,96家单位到校招聘,提供岗位3000个,700多名高校生前来应聘,达成意向就业协议150人。

  (二)提供就业岗位直接安置大学生就业。全区预留了公益性岗位300个兜底安置大学生就业,今年新安置大学生生就业118人,目前全区用公益岗位结存安置大学生就业361人;用大学生服务基层服务项目安置了52名大学生就业;同时配合区委组织部选派了313名大学生(含毕业两年以上者)到行政村任支书或主任助理。

  (三)开辟见习基地安置大学生就业见习。开辟了三峡中心医院、重庆长安跨越车辆有限公司等13个单位为就业见习基地,并确定了大学生就业见习专业15个,落实就业见习岗位380个,安排大学生生380名参加就业见习。同时还组织300名大学生带薪实习。

  七、搭建平台,创业引导到位

  一是成立了由7名部门专家和11名企业专家组成的创业指导专家志愿服务团,定期会诊,指导创业;二是组织进校宣传创业政策、创业流程、市场动态,解决其创业信心问题。三是搭建创业平台,依托微企孵化园减免3年房租物业管理费和享受3万元财政补贴资金,解决创业场地问题。四是开辟“绿色通道”,实行注册登记“一站式”服务,简化登记程序,解决创业手续问题。五是提供融资支持,年内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100多万元,解决创业资金问题。全区共发放高校毕业生创业担保贷款177人1735元、创业引领538人,分别完成市级目标1500万元和300人的115.7%、179.3%。

  八、多管齐下,定向培训到位

  一是组织实施未就业毕业生定向培训报名、定向就业供需对接、定向就业培训等工作。二是创新定向培训模式,积极开展“四方联动”就业培训,选择具有创业培训资职的5家就业定点培训机构开展大学生SYB创业培训。三是加大对大学生开展SYB创业培训的检查督导力度,确保培训质量。

  全年在重庆信息职业学院、重庆三峡学院、三峡职业学院、三峡医药专科学校、安全技术职业学院、三峡服装艺术学校等高校开展GYB创业意识培训,共培训大学生3046人(含外地户籍生),占市里任务1000人的304%;同时组织具备资质的培训机构开展SYB创业培训,共培训大学生20xx人(含毕业两年以上者),占市里下达任务1500人的137%。

  九、定向帮扶,贫困帮扶到位

  一是全区结合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拉网式摸底普查,重点摸清贫困家庭(低保户家庭、零就业家庭、建卡贫困户、残疾人)高校毕业生基本情况。二是各地社保所均设立大学生就业服务窗口,各社区(村)设立服务咨询电话,重点向贫困大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就业推荐、跟踪回访等“一条龙”的全程免费服务。三是加大对零就业家庭、经济困难家庭、残疾等就业困难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帮扶力度,对其提供了“一对一”个性化就业帮扶,优先为其安排就业见习、定向就业培训和公益性岗位,确保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100%实现就业或参加到就业准备活动中。四是落实好贫困大学生扶持政策,全面落实安排就业见习、实行定向培训、提供就业岗位、创业税费减免、创业金融扶持、鼓励自主求职、优化就业服务等四大类15项优惠扶持政策。全区实名登记了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204人,除升学的9人,其余均100%实现就业。

  十、鼓励就业,政策落实到位

  编印现行促进就业创业主要政策宣传手册,广泛宣传并积极落实大学生创业就业各类优惠政策,对毕业两年内有创业需求的大学生试行发放《就业创业证》,确保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都能得到相应的政策支持。目前,全区发放大学生创业担保贷款177人1735万元(预计贴息127万元),发放大学生培训补贴5093人(含外地户籍和毕业两年以上者)336万元,发放大学生求职补贴13人,享受社保补贴26人,享受大学生服务基层补贴52人,享受公益岗位补贴185人,已受理审核定向培养“全科教师”和“全科医生”11人审定享受4人,配合相关部门从贫困大学生中招聘事业干部15人。

  但与此同时,大学生就业创业还存在以下两大主要问题:一是首次就业障碍大。部分大学生眼高手低。近二十年寒窗苦读,对就业期望值过高,而教学与实践存在非同步性和错位性,加之初出茅庐缺乏工作经验,给首次就业创业的大学生带来求职创业的极大障碍。二是首次创业难度大。表现在创业的吃苦心理、社交心理、遭遇挫折等心理准备普遍不足。再就是创业的启动资金筹措困难。刚出校门资信不足,而创业担保贷款又限定只有兴办了经济实体的大学生才有资格。还有创业的项目难以把握,时常缺乏把握商机的本领。

  2xxx年,我们将针对存在的问题,紧紧围绕全国“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加大帮扶力度,继续实施提供信息选择就业、联系企业推荐就业、公益岗位安置就业、落实政策帮扶就业、引导创业自主就业、组织见习过渡就业、推荐培训促进就业等一系列措施,力争本辖区应届大学生人人就业。

  高校就业工作总结 篇2

  今年以来,山东省残疾人就业指导中心在中国残联就业服务指导中心的大力指导和省残联党组的正确领导下,紧盯“走在前,开新局”的目标定位,按照“党建引领把方向、高效融合增动能、开拓创新谋发展,围绕就业和信息化工作加强全面建设”的工作思路,残疾人就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截至目前,全省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率96.58%,城镇残疾人新增就业6259人、农村残疾人新增就业39935人,安置公益性岗位4.8万余名,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4381人次,均提前完成年度任务目标,走在全国前列。

  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坚持突出党性教育和政治理论引导,以学促行,以行促践,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健全机制提升党建实效。建立周例会、月工作报告和思想形势分析制度,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推动整体工作走深走实、落地见效。

  强化作风激发队伍活力。对照党章制定党员先进性“七条”标准,从党支部书记到每名党员逐一上台对标检查并接受民主评议,评议结果与个人见面,党员先进性建设再上新台阶。成立中心“党员突击队”,形成以点带面、示范引领,支部带党员、党员带全员的良性循环格局。

  推进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深入开展“党史映照悟精神联系实际找差距”活动,激励全体党员干部在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中,坚守初心、校正方向、汲取力量、砥砺前行;常态化开展“三观”、“三看一悟”(看残疾人求职的'不易,看自强模范的非凡成就,看自己的工作状态,悟人生真谛)、“四学”(学创新理论、学上级精神、学业务技能、学制度规章)、“四个无愧于”(无愧于人性良知、无愧于生命时光、无愧于公职身份、无愧于党员称谓)等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筑牢理想信念,激发行动自觉,践行使命担当。

  整合资源服务基层

  整合资源解决基层急难愁盼。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下沉基层了解服务对象需求,解决急难愁盼,帮扶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准确掌握我省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基本情况和就业需求,提供“一人一策”精准服务;积极打造高校残疾人毕业生网络招聘品牌,举办专场招聘活动,累计开发岗位万余个。开展优秀高校残疾人毕业生推介服务,深入高校、机关、企事业单位送政策、送服务、送理念、送人才,提高用人单位安置积极性、主动性。及时跟进进入面试范围的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开展个性化辅导,帮助获得理想岗位。近三年我省高校应届残疾人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

  培树优秀残疾人就业创业典型。济宁市盲人按摩高级技师王俊返乡创办推拿中心,带领盲人脱贫致富,累计培训、安置盲人就业200余名,慈善公益捐助70余万元。省中心积极协调媒体宣传王俊先进事迹,并为其成功申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齐鲁首席技师”等称号,带动更多盲人学习先进、争当典型。

  打造残疾人培训就业直通车。平阴绿泽画院是国家级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中心大力推动该院成功申报陶瓷工艺师等三个类别企业自主评价职业鉴定资格,进一步释放企业活力,畅通人才发展通道,助力残疾人与企业共同成长。

  基础与创新结合

  多举措保障残疾人高质量就业。积极推进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及公益岗安置工作,主动对接省直部门,明确“十四五”期间招录残疾人计划,并指导各市同步开展。目前,已推动全省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报送招录残疾人计划近千人。持续发挥山东省助残就业联盟资源优势,鼓励开发适残就业岗位。联盟成立一年多来,成员单位发展到400余家,累计提供岗位1万余个。联合山东圆通速递有限公司开展“圆梦助残行动计划”,截至10月底,全省投入使用100余家“圆梦家园”,帮助112名残疾人实现就业。

  盲人按摩标准化建设蹄疾步稳。积极打造“齐鲁手创”盲人按摩品牌,在全国率先出台《盲人按摩服务规范》地方标准,提出统一编号、店招、标识、规章制度、工作服、按摩用品的“六统一”建设要求,提高从业人员整体就业竞争力,推动我省盲人按摩行业规范化发展。全省86家盲人按摩机构已完成升级改造。

  以竞赛促就业暖民心。山东省第七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暨第一届残疾人展能节是省级一类竞赛,省中心高度重视,高效有序完成了5大类32个比赛项目的裁判选手征集、规则制定、竞赛筹划、组织等任务。

  东西部协作搭建残疾人就业服务“新桥梁”。落实省委精神,开展鲁渝帮扶协作,为重庆市脊髓损伤残疾人量身打造“康培就”一体化闭环式服务。帮助其掌握职业技能、拓宽就业渠道,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新业态职业技能培训开辟残疾人就业新路径。积极融入“山东手造”新业态,推动残疾人参与黄河流域非遗项目传承,开展全省残疾人文化产业创意创业技能培训,残疾人培训后即能从事文创工作;开展全省残疾人电商直播职业技能培训,掌握带货技巧的学员通过电商直播实现就业增收,并带动更多残疾人加入到“互联网+创业”行动中。

  信息化建设助力就业服务提质增效。开发建设“共享阳光残疾人就创业工程”“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核实”“盲人按摩机构扶持”“如康家园管理”“智慧残联”等业务系统,工作效能得到显著提升。

  加强交流共促能力提升。充分发挥“爱岗敬业教育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励志教育、心理疏导等功能,组织开展座谈交流等活动,40余家单位近600人次前来调研,形成多部门、多层级互学互鉴、文明互促共建的生动局面。

  坚持问题导向和实践导向相结合

  近年来,山东省残疾人就业指导中心“坚持问题导向和实践导向”相结合,推动观念更新和实践创新。同时坚持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相统一,推动残疾人就业工作的改革创新。针对残疾人就业率不高、就业途径单一、就业政策效应不明显等问题,坚持从理论发力、从实践落脚,开展“政府购买残疾人就业服务研究”(20xx年度中国残联部级研究课题)“残疾人就业促进与社会保障政策衔接研究”(20xx年度中国残联部级研究课题)、“残疾人就业培训与就业实现研究”(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省残联优秀课题)、“残疾人高质量就业实现机制研究”、“山东省盲人按摩现状及高质量发展研究”等课题研究。

  积极探索形成具有山东特色的残疾人就业服务工作新方法,在20xx中国残障与发展论坛上,省中心作为全国残联系统唯一在主会场发言单位,分享我省残疾人就业培训工作理念、思路和做法,得到与会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认可。

  健全残疾人就业创业体制机制。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任务,大力实施残疾人就业创业工程,推动出台《山东省“十四五”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山东省贯彻落实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xx-2024)年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关于推进残疾人辅助性就业的实施意见》等,助力残疾人就业权益得到更好保障。

  多渠道凝聚社会合力。以“20xx就业宣传年”为契机,围绕“就业优先、平等共享”主题,在省人社厅、省残联及中心网站开设专栏,集中宣传残疾人就业创业法规政策、经验做法及先进典型。利用黄金路段显示屏、人流密集区域候车亭、市内出租车LED屏等,投放助残就业公益广告,让全社会关心关注残疾人就业。组织开展“齐鲁手创·盲人按摩”公益募捐,线上线下齐发力,仅3天时间参与人数达2150人(次)。

  高校就业工作总结 篇3

  参加招聘会、投简历、面试,不少残疾毕业生成功入职名企。记者7月13日从深圳市残疾人联合会获悉,深圳市高校残疾毕业生就业率接近85%,其中一些优秀代表还成功入职腾讯、创维等国内大型企业。

  这个毕业季,21岁的王龙(化名)开启了人生第一次求职之旅,不同的是,一份工作对普通人而言可能是家庭收入的一部分,可对身患四级肢体残疾的王龙来说却是安身立命的机会,是生活的色彩和希望。

  初中毕业后,王龙随父母举家搬迁来到深圳,顺利考上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毕业之后,王龙先后给十几家公司投递了简历,大多数石沉大海。就在一筹莫展之际,他想到了深圳市残联,希望市残联能帮他找找机会。

  “其实也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打了12385,希望能够得到残联的.帮助,没想到真的得到了回应。”王龙告诉记者。当时他还在广州,很多细节都是通过电话沟通,但整个求职过程给他最大的感受就是快,从前期投递简历到约定面试时间再到体检,不到一个月就完成了,收到了来自富士康的录取通知书。他从事的是富士康行政文员的岗位,运用学校所学的知识,他相信自己能在岗位上发光发热。

  20xx年是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的开启之年,也是“全国残疾人就业宣传年”,富士康科技集团等企业积极响应市残联号召,针对20xx年度残疾人高校毕业生,富士康充分调动集群企业和上下游供应链单位渠道资源,开发契合高校残疾人毕业生专业背景的高层次就业岗位(如设计、会计、文秘等),其中有4名残疾人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已通过面试和体检,王龙就是其中之一。

  7月13日,深圳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董秀一行来到福田区,走访慰问残疾人高校毕业生王龙,调研福田区残疾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董秀希望王龙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坚定信念,锻炼本领,勉励他要成为学习上的耕耘者、事业上的实干家、生活中的强者,更要学会感恩、自强自立,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和练就本领,为国家和社会多做贡献。

  据市残联康复就业部主任董飞介绍,今年以来,市残联认真研判高校残疾人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积极部署谋划高校残疾人毕业生的就业促进工作,通过建立“一人一档”服务台账,提前介入“一人一策”需求采集,与多部门合作举办“就业助残”招聘大会、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推荐专场招聘会等活动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截至目前,一些优秀残疾人毕业生成功入职腾讯、创维等国内大型企业。

  作为残疾人的“娘家人”,市残联通过开展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转衔培训班、设立专人专岗开展就业跟踪回访等举措,更好地为毕业生提供个性化、精细化的服务,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爱心企业帮助残疾人就业,给残疾人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

  高校就业工作总结 篇4

  根据省人社厅《关于开展20xx年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行动的通知》(X人社明电〔20xx〕76号)精神,为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进一步帮扶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8月10日到9月20日,我县组织开展了以“服务解忧促就业指导关爱助发展”为主题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其中8月10日、8月31日举办2场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活动期间,我县印发政策宣传资料800余份,高校生实名登记92人,提供职业指导人次92人,提供就业岗位321个,签订就业意向人数28人,现将20xx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

  接到省人社厅和市局通知后,我县认真组织实施,在制定实施方案的基础上,明确了活动职责和任务,对活动的整体安排做出了统一计划和部署,确保活动的整体推进和扎实开展。

  二、采集岗位信息,畅通发布渠道

  为满足高校毕业生对提供就业信息服务的`需求,我县着重做好信息的采集和跟踪服务工作,在采集信息方面,一是联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窗口,通过电话采集,毕业生报道登记等方法和途径,挖掘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信;二是主动与用人单位联系,适时掌握高校毕业生求职信息,以此充实和完善就业岗位和高校毕业生两类资源数据库。在发布信息方面,我们向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推广关注公众号,不定期发布就业岗位信息,供广大毕业生了解就业信息使用。

  三、多措并举,积极推进精准服务

  (一)组织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

  我县根据本地区企业用工需求和高校毕业生的特点,积极组织企业参加高校专场招聘会,在用人企业和高校毕业生之间搭起了相互交流的平台。对未就业毕业生组织了2场专场招聘会,并通过“安徽公共招聘网”全面、及时发布毕业生供需信息。

  (二)积极开展职业指导服务

  我县针对一些高校毕业生对就业政策的关注问题,帮助他们了解相关政策和市场就业形势,重新定位,及时调整就业观念。

  三、落实政策,加强就业权益保护

  我县及时梳理发布政策经办清单,精简政策凭证,着力抓好小微企业吸纳就业、灵活就业社保补贴扩面、一次性就业补贴等政策落地,确保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都能享受。同时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监管,严厉打击招聘过程中的欺诈行为并整理发布招聘欺诈典型案例和维权警示,畅通投诉维权渠道,提高毕业生风险防范和权益保护意识。

  高校就业工作总结 篇5

  近日,经过笔试、面试、政审、体检等环节层层选拔,一名重度残疾大学生被济南市某事业单位录用。

  十多年前,一次意外的高压电击致使小李严重烧伤,截除部分坏死的肢体后,被当地残联评定为肢体残疾二级。

  不幸发生后,坚强的'他并没有被灾难击垮,而是选择接受现实、乐观面对,并通过努力成功考取了一所重点本科院校。

  今年七月份,小李在济南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考考试中笔试合格进入面试范围。

  在得知这一消息后,为积极推动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工作,山东省残疾人就业指导中心对其进行了心理疏导、答题技巧、面试礼仪等个性化辅导,鼓励其消除焦虑、增强自信,帮助小李顺利通过面试,获得理想的工作岗位。

  据了解,今年以来,山东省残疾人就业指导中心多措并举,积极推动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工作。

  通过数据比对、信息共享,全面摸清每名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培训需求,建立“一人一策”档案,实施“一对一”帮扶,为未就业高校残疾人毕业生推荐不少于三个市场岗位和一个公益性岗位,提高帮扶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着力打造山东高校残疾人毕业生网络招聘品牌,先后联合省直相关部门开展“20xx年山东省高校残疾人毕业生特聘行动”“全国助残日山东省线上招聘活动”“山东省20xx年民营企业招聘月直播带岗活动”等,累计开发岗位1万余个。

  组织访企拓岗、走访调研10余次,宣传助残就业政策法规及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等内容;梳理形成就业创业政策包,利用网络平台等进行宣传推送,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关注残疾人就业的良好氛围。

  积极开发公益岗位,托底安置就业困难大学生;在《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等政策出台后,协助省残联权教部制定我省配套政策,主动对接省直相关部门,明确“十四五”期间各单位安置计划,努力做好政策出台的“后半篇”文章。截至目前,全省1698名应届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率100%,“一人一策”服务档案建档率100%,就业率84.04%,高于去年同期。

  下一步,山东省残疾人就业指导中心将进一步拓宽思路、创新方法,围绕“20xx残疾人就业宣传年”活动主题,大力宣传残疾人就业法规政策、残疾人就业先进典型、扶残就业先进事迹等,着力促进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多渠道、多形式就业,继续积极参与“特聘行动”、“暖心活动”等专项活动,因人施策提供就业岗位。鼓励引导人力资源机构参与离校未就业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服务,发挥专业化机构优势,助推我省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

  高校就业工作总结 篇6

  一、XX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

  截至XX年10月14日,我镇共有高校毕业生469人报到,其中研究生3人,本科206人,大专260人,已就业的有469人,就业率为100%。已报到毕业生信息已全部录入东莞市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圆满地完成了XX年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工作目标。

  二、高校毕业生岗前培训情况

  为进一步转变我镇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增强创业就业能力,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我镇于7月26日举办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培训班,参加培训班的毕业生有300多人,镇人才服务站站长陈树勋同志作了开班动员讲话,为广大毕业生分析了当前就业形势,介绍了市、镇关于鼓励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优惠政策,并要求毕业生切实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奋斗目标,提高就业竞争力,争取早日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培训班课程重点开设大学生成功求职技巧、演讲口才与职场必备商务礼仪课程,让学生端正就业心态,掌握演讲技巧及有效表达方法,懂得如何应对面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及商务礼仪的技巧,促进我镇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和提高就业能力,让其更深入了解社会,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掌握创业知识,提高求职技巧,利于更好地找到心仪的工作。

  三、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要做法

  为深入实施人才强镇战略,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我镇主要采取了“三个加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一)加强领导,执行到位。

  为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领导,我镇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面工作,完善领导小组职能分工,由镇人事办和人才服务站掌握并督导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各司其职,多管齐下,不断实现人才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同时,村劳动服务站负责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具体事务,营造全社会各有关部门关心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社会氛围,为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打好组织领导基础。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门会议认真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和毕业生就业需求,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关工作方法和宣传服务措施,形成各个相关部门普遍重视,统筹协调新机制,及时有效贯彻落实市、镇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相关要求。

  (二)加强宣传,多措并举。

  能否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同高校毕业生的择业观念和他们是否了解政府鼓励就业的政策密切相关。一方面引导他们树立正确就业观。于7月26日举办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培训班,300多名本地高校毕业生进行就业培训,为高校毕业生进行心理辅导及就业技能培训,帮助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进一步正视现实,摆正心态,客观定位,选好目标,力戒浮躁,扬长避短,合理调整就业期望,结合自身特点,立足现实寻找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为企业和人才“牵线搭桥”。于7月26日在镇影剧院广场举办“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设立了人才政策宣传咨询点,宣传我市人才政策和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免费为高校毕业生及待业人员提供求职服务、职业指导、培训登记等公共就业服务。我镇电子、五金、电器、印刷等30多家企业为求职者提供了1500多个就业岗位,涉及管理类、技术类、普通类等多方面,有效拓宽本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为应届大学毕业生参加就业指导培训班后提供了一次实战机会,进一步提高本镇生源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择业能力。

  (三)加强管理,整合资源。

  我镇根据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求职特点,积极开展了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服务,并活用市“人才东莞”专项资金积极筹建“人才驿站”,促使市镇联动、全方位人才服务体系早日形成,更好地为我镇创新就业创业人才提供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服务,充分发挥“人才驿站”政策宣传、政策咨询、服务项目对接等作用,实现一室多用,资源共享,完善柔性引才机制,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及时为各类人才提供日常咨询服务,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我镇创业就业,实施人才强镇战略,打造发展强力新引擎。

  高校就业工作总结 篇7

  12月27日下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和上海市人事局于上海交大包兆龙图书馆召开了xxxx年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20xx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并部署了xxxx年的工作。周慕尧副市长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府副秘书长王荣华出席了会议。

  周慕尧要求有关部门和高校坚定信心,振奋精神,积极进取,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做好xxxx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六大和市第八次党代会。周慕尧副市长在讲话中指出,“十五”期间,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发展,上海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会有较大的增加。在今后一个时期内,要主动适应大学生就业规模迅速增长的新形势,紧紧抓住入世后我国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的契机,充分利用国际资本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手段,并充分开发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使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能面向新世纪,面向世界,取得新发展。

  会议透露,20xx年社会对高校毕业生需求旺盛,高校毕业生就业明显形势好于往年。截至11月30日,上海高校毕业生20xx年总体就业率为86.70%,其中研究生就业率为97.13%,本科生就业率为92.58%,专科生就业率为81.59%。

  同时,根据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的预测,随着高校扩招和明年上海市总体就业压力的增大,xxxx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形势不容乐观。xxxx年上海共有高校毕业生63478人,其中毕业研究生8205人,占总人数的.12.9%;本科毕业生34534人,占54.4%;专科(含高职)毕业生20739人,占32.7%。其中,上海生源毕业生38129人,占总人数的54.8%。

  会议指出,要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管理和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研究、分析。xxxx上海年要继续按照“敞开城门,筑高门槛”的原则,做好引进非上海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同时要按照市里的统一部署,认真研究高校毕业生以柔性流动的方式来沪创业或去外省市工作的办法,推动人才柔性流动。

  高校就业工作总结 篇8

  一、我校就业工作的基本情况

  (一)、毕业生基本情况

  20xx年我校共有毕业生450xxxx人,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新疆等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其中研究生10xxxx人人,本科毕业生近300xxxx,专科毕业生150xxxx人。学校所设专业涵盖土木、建筑及其他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各大门科学类,各专业各具特色、各有优势。

  (二)毕业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 为了帮助毕业生更快、更好地适应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后的新形势,正确地认识和解决毕业生就业中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我们及时开展大量的就业指导教育工作。我们多次邀请到市有关领导及心理专家学者通过举办就业专题讲座,及其他就业指导课、网上就业指导、就业指导咨询等多种形式,在毕业生中进行就业形势、政策和程序的指导,同时加强了在需求信息、就业技巧和就业观念等方面的指导;我们通过印发《就业手册》、编制《成才指导》、建立就业专栏、不断更新就业网站等,帮助毕业生及时了解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降低就业期望值,积极做好就业前的思想准备和心理准备。

  (三)、需求信息收集工作,举办毕业生供需见面会

  一方面,为了提供更多的“双向选择”机会,我们重视各方面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及早开展毕业生市场调查,收集需求信息,积极拓宽就业市场。另一方面,我们经常性的有组织有保障的举办各种供需见面会,主动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提供全方位服务,做好桥梁工作。

  十二月十二日,在学校党政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毕业生就业工作人员共同努力之下,由我校主办的20xx年青岛三高校毕业生及华东地区研究生供需洽谈会在山东路人才市场和海尔路人才市场成功召开。本次招聘会创造了几个新的特点:

  1、形式创新

  这是我市第一次由高校联合地方举办的供需见面会,我校与青岛市人事局、中国海洋大学、青岛科技大学联手人才市场举办就业供需见面会,是完善就业工作运行机制的新探索,多方面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扩大了我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影响力,为进一步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内涵丰富,学历层次提高

  本次招聘会应聘人员专业覆盖面广、学历层次较高。华东地区六省一市研究生108xxxx人,我校和中国海洋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涉及理学、工学、农(水产)学、文学、医(药)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本专科毕业生1.xxxx余人。共有2800xxxx人入场参加此次招聘会,创下了近年来青岛市人才交流大会参会人数新高。

  3、招聘单位层次提高

  本次供需洽谈会共发放500xxxx份邀请函,其中参加的单位包括,海尔集团、澳柯玛集团、青岛建设集团、青岛钢铁集团、青岛热电集团、青岛特种汽车集团、青岛碱业股份公司、海信房地产公司、中建八局、戴尔等全国各地的许多大型企业参会。

  4、新闻、实际效应加大

  由于本次招聘会涉及面广,参会人员层次高,组织合理。山东电视台、青岛日报、青岛晚报、青岛早报等各大媒体都有相应的报道,给我校带来了较高的社会声誉,给毕业生带来了更多的就业宣传机会,为今年的就业工作奏响了号角。

  (四)、制度建设和创新工作

  我校就业指导中心在统筹安排就业中心整体工作、完善有关规章制度的同时,实行“三三工作制”,即:三分之一的时间、精力用于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和就业工作先进经验的学习调研;三分之一的时间、精力用于对毕业生跟踪调查、走访用人单位、邀请用人单位为人才培养献计献策;三分之一的时间、精力用于为毕业生和其他在校学生提供就业测评、就业指导、咨询服务和校内就业市场建设。三年来,就业指导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几乎走遍了省内、外各大用人单位,对近千名毕业生进行了走访调查、搜集了上万条用人需求信息,保持了我校连续几年的高就业率,同时为学校的学科建设、专业调整和招生事业计划的编制提出了几十条合理化的建议。

  (五)、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辅导工作

  我们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以科学的理论和人才测评技术作指导,以专业队伍作支撑,以系统的辅导为途径,分阶段、分层次帮助学生进行个性化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形成了“一个目标、四个阶段、四个体系”的“一四四”辅导系统。即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目标,按年级分别制定了适应与定位、学习与准备、行动与实践、评估与检验四个阶段的生涯规划与辅导方案,通过专业课程和理论教学体系、行为训练和实践活动体系、个体咨询和团体辅导体系、心理测评和就业测评体系,帮助学生从大一开始正确认识、了解自己,培养正确的成才意识,明确成才方向,在专业教师的辅导下,针对自己的个性特征和职业能力倾向,通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培养就业竞争力。同时,是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能够做到扬长避短,减少盲目性,是自己的就业选择更加符合个人和社会实际。

  (六),拓展就业基地,建立就业“绿色通道”

  早在几年前我校就实施了拓宽就业渠道的“105工程”,即每年与5xxxx较大规模的企事业单位建立稳固的教学科研、实习、就业基地,通过10年的努力与50xxxx用人单位保持长期密切合作的用人关系,最终每年为我校提供500xxxx稳定的就业岗位。通过“105工程”的实施,建立起一个以大型和特大型企业为示范,大中型企业为依托,小型企业为补充的就业基地网络。在这一网络中,人才的进入壁垒和流动性限制降到最低,为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和有效择业开辟了“绿色通道”。

  (七),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完善就业信息网络化主渠道建设

  我校充分利用网络这一现代化的信息手段,不断完善就业信息网络化的主渠道建设,搭建了“三大”特色信息平台,一是以职业能力、职业倾向、职业适应性和心理个性特征测量为主要内容的网上就业测评服务,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上网键入自己的身份证号进行测评,实现了就业测评的唯一性、安全性;二是网上就业短信群发服务功能,毕业生只要将其手机在我校信息管理中心登记入库,就业中心就会将最新的需求信息,通过就业信息网及时发送到毕业生的手机上;三是毕业生档案网上查询系统,毕业生离校后其档案转递情况全部录入上网。毕业生或用人单位只要输入所查毕业生在校期的年级、专业、姓名,即可以从网上查出其档案转寄地址及转出时间。

  二、明年我校就业工作思路安排

  (一)、加强我校就业工作与市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

  我校的就业工作,离不开市有关部门的指导教育。希望有关领导在对我校就业工作肯定的同时,给我们以指导,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完善就业体制,进一步突出服务职能,以树立品牌意识,提高就业层次,努力实现充分就业目标为方向,全面推进我校就业工作实现新的`突破!

  (二)、加强对学生服务意识的教育,让学生立足青岛,服务社会

  当前我市正处于全方位高速发展时期,更需要各方面的人才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够扎根青岛,立足青岛,服务社会,为当地的经济、文化等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鼓励学生到基层和艰苦的地方去工作

  目前尽管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但毕业生的就业期望仍然比较高。一方面是毕业生就业难,另一方面是又有不少单位要不到毕业生,“有业不就”现象比较普遍。转变毕业生的择业观念是当务之急。这就要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抓好毕业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教育,摆脱传统就业观念影响。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既是国家建设的需要,也是个人锻炼成长的需要。要采取多种形式,通过生动、扎实、细致的工作,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创业观念、灵活就业观念、竞争就业观念等,帮助学生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

  (四)、实施创业教育,加强创业指导,开辟就业新渠道

  大学生不仅是现有岗位的占有者,而且应该成为就业岗位的创造者。尽管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数量还不多、规模还不大,但其意义重大。因此,我们应该不断改革传统的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以填补现有的、显见的就业岗位为价值取向的就业教育,实施以创造性就业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为目的的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事业心、进取心,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使自主创业成为今后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之一,让更多的毕业生以自主创业的形式迈向社会。

  三、对我市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建议为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提供更加优惠的条件;

  2、多组织宣讲团到高校宣传青岛的发展和环境,从社会角度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礼仪培训等;

  3、对志愿服务西部的提供优惠政策。

  高校就业工作总结 篇9

  就业工作暂时告一段落了,现对工作做个总结。

  一、我校就业工作的基本情况

  (一)、毕业生基本情况

  20xx年我校共有毕业生x人,来自xx、xx等x个省、市、自治区,其中研究生x人,本科毕业生近x,专科毕业生x人。学校所设专业涵盖土木、建筑及其他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各大门科学类,各专业各具特色、各有优势。

  (二)毕业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

  为了帮助毕业生更快、更好地适应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后的新形势,正确地认识和解决毕业生就业中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我们及时开展大量的就业指导教育工作。我们多次邀请到市有关领导及心理专家学者通过举办就业专题讲座,及其他就业指导课、网上就业指导、就业指导咨询等多种形式,在毕业生中进行就业形势、政策和程序的指导,同时加强了在需求信息、就业技巧和就业观念等方面的指导;我们通过印发《就业手册》、编制《成才指导》、建立就业专栏、不断更新就业网站等,帮助毕业生及时了解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降低就业期望值,积极做好就业前的思想准备和心理准备。

  (三)、需求信息收集工作,举办毕业生供需见面会

  一方面,为了提供更多的“双向选择”机会,我们重视各方面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及早开展毕业生市场调查,收集需求信息,积极拓宽就业市场。另一方面,我们经常性的有组织有保障的举办各种供需见面会,主动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提供全方位服务,做好桥梁工作。

  x月x日,在学校党政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毕业生就业工作人员共同努力之下,由我校主办的20xx年xx高校毕业生及xx地区研究生供需洽谈会在xx路人才市场和xx路人才市场成功召开。本次招聘会创造了几个新的特点:

  1、形式创新

  这是我市第一次由高校联合地方举办的供需见面会,我校与xx市人事局、中xx大学联手人才市场举办就业供需见面会,是完善就业工作运行机制的新探索,多方面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扩大了我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影响力,为进一步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内涵丰富,学历层次提高

  本次招聘会应聘人员专业覆盖面广、学历层次较高。xx地区六省一市研究生x人,我校和xx大学、xx大学涉及理学、工学、农(水产)学、文学、医(药)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本专科毕业生x余人。共有x人入场参加此次招聘会,创下了近年来xx市人才交流大会参会人数新高。

  3、招聘单位层次提高

  本次供需洽谈会共发放x份邀请函,其中参加的单位包括,xx集团、xx等全国各地的许多大型企业参会。

  4、新闻、实际效应加大

  由于本次招聘会涉及面广,参会人员层次高,组织合理。xx电视台、xx早报等各大媒体都有相应的报道,给我校带来了较高的`社会声誉,给毕业生带来了更多的就业宣传机会,为今年的就业工作奏响了号角。

  (四)、制度建设和创新工作

  我校就业指导中心在统筹安排就业中心整体工作、完善有关规章制度的`同时,实行“三三工作制”,即:三分之一的时间、精力用于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和就业工作先进经验的学习调研;三分之一的时间、精力用于对毕业生跟踪调查、走访用人单位、邀请用人单位为人才培养献计献策;三分之一的时间、精力用于为毕业生和其他在校学生提供就业测评、就业指导、咨询服务和校内就业市场建设。三年来,就业指导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几乎走遍了省内、外各大用人单位,对近千名毕业生进行了走访调查、搜集了上万条用人需求信息,保持了我校连续几年的高就业率,同时为学校的学科建设、专业调整和招生事业计划的编制提出了几十条合理化的建议。

  (五)、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辅导工作

  我们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以科学的理论和人才测评技术作指导,以专业队伍作支撑,以系统的辅导为途径,分阶段、分层次帮助学生进行个性化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形成了“一个目标、四个阶段、四个体系”的“一四四”辅导系统。即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目标,按年级分别制定了适应与定位、学习与准备、行动与实践、评估与检验四个阶段的生涯规划与辅导方案,通过专业课程和理论教学体系、行为训练和实践活动体系、个体咨询和团体辅导体系、心理测评和就业测评体系,帮助学生从大一开始正确认识、了解自己,培养正确的成才意识,明确成才方向,在专业教师的辅导下,针对自己的个性特征和职业能力倾向,通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培养就业竞争力。同时,是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能够做到扬长避短,减少盲目性,是自己的就业选择更加符合个人和社会实际。

  (六),拓展就业基地,建立就业“绿色通道”

  早在几年前我校就实施了拓宽就业渠道的“xx工程”,即每年与xx较大规模的企事业单位建立稳固的教学科研、实习、就业基地,通过20xx年的努力与xx用人单位保持长期密切合作的用人关系,最终每年为我校提供xx稳定的就业岗位。通过“xx工程”的实施,建立起一个以大型和特大型企业为示范,大中型企业为依托,小型企业为补充的就业基地网络。在这一网络中,人才的进入壁垒和流动性限制降到最低,为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和有效择业开辟了“绿色通道”。

  (七),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完善就业信息网络化主渠道建设

  我校充分利用网络这一现代化的信息手段,不断完善就业信息网络化的主渠道建设,搭建了“三大”特色信息平台,一是以职业能力、职业倾向、职业适应性和心理个性特征测量为主要内容的网上就业测评服务,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上网键入自己的身份证号进行测评,实现了就业测评的唯一性、安全性;二是网上就业短信群发服务功能,毕业生只要将其手机在我校信息管理中心登记入库,就业中心就会将最新的需求信息,通过就业信息网及时发送到毕业生的手机上;三是毕业生档案网上查询系统,毕业生离校后其档案转递情况全部录入上网。毕业生或用人单位只要输入所查毕业生在校期的年级、专业、姓名,即可以从网上查出其档案转寄地址及转出时间。

  二、明年我校就业工作思路安排

  (一)、加强我校就业工作与市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

  我校的就业工作,离不开市有关部门的指导教育。希望有关领导在对我校就业工作肯定的同时,给我们以指导,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完善就业体制,进一步突出服务职能,以树立品牌意识,提高就业层次,努力实现充分就业目标为方向,全面推进我校就业工作实现新的突破!

  (二)、加强对学生服务意识的教育,让学生立足xx,服务社会

  当前我市正处于全方位高速发展时期,更需要各方面的人才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够扎根xx,立足xx,服务社会,为当地的经济、文化等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鼓励学生到基层和艰苦的地方去工作

  目前尽管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但毕业生的就业期望仍然比较高。一方面是毕业生就业难,另一方面是又有不少单位要不到毕业生,“有业不就”现象比较普遍。转变毕业生的择业观念是当务之急。这就要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抓好毕业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教育,摆脱传统就业观念影响。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既是国家建设的需要,也是个人锻炼成长的需要。要采取多种形式,通过生动、扎实、细致的工作,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创业观念、灵活就业观念、竞争就业观念等,帮助学生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

  (四)、实施创业教育,加强创业指导,开辟就业新渠道

  大学生不仅是现有岗位的占有者,而且应该成为就业岗位的创造者。尽管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数量还不多、规模还不大,但其意义重大。因此,我们应该不断改革传统的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以填补现有的、显见的就业岗位为价值取向的就业教育,实施以创造性就业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为目的的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事业心、进取心,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使自主创业成为今后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之一,让更多的毕业生以自主创业的形式迈向社会。

  三、对我市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建议为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提供更加优惠的条件;

  2、多组织宣讲团到高校宣传xx的发展和环境,从社会角度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礼仪培训等;

  3、对志愿服务xx的提供优惠政策。

  高校就业工作总结 篇10

  20xx年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作者: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12月27日下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和上海市人事局于上海交大包兆龙图书馆召开了20xx年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20xx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并部署了20xx年的工作。周慕尧副市长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府副秘书长王荣华出席了会议。

  周慕尧要求有关部门和高校坚定信心,振奋精神,积极进取,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做好20xx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六大和市第八次党代会。周慕尧副市长在讲话中指出,“十五”期间,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发展,上海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会有较大的'增加。在今后一个时期内,要主动适应大学生就业规模迅速增长的新形势,紧紧抓住入世后我国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的契机,充分利用国际资本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手段,并充分开发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使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能面向新世纪,面向世界,取得新发展。会议透露,20xx年社会对高校毕业生需求旺盛,高校毕业生就业明显形势好于往年。截至11月30日,上海高校毕业生20xx年总体就业率为86.70,其中研究生就业率为97.13,本科生就业率为92.58,专科生就业率为81.59。同时,根据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的预测,随着高校扩招和明年上海市总体就业压力的增大,20xx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形势不容乐观。

  20xx年上海共有高校毕业生63478人,其中毕业研究生8205人,占总人数的12.9;本科毕业生34534人,占54.4;专科(含高职)毕业生20739人,占32.7。其中,上海生源毕业生38129人,占总人数的54.8。会议指出,要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管理和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研究、分析。20xx上海年要继续按照“敞开城门,筑高门槛”的原则,做好引进非上海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同时要按照市里的统一部署,认真研究高校毕业生以柔性流动的方式来沪创业或去外省市工作的办法,推动人才柔性流动。

  高校就业工作总结 篇11

  为促进高校残疾人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吉林省残联以实际行动落实好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就业更加充分更有质量”要求,确保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充分就业。一是明确任务措施,强化工作指导。年初印发文件将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服务摆在残疾人就业工作重要位置,继续作为为群众办实事项目列入各级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年度重点工作,以全国残疾人就业与职业培训信息管理系统数据为依据,分解任务指标。通过提前部署,充分运用各类数据系统做好信息采集;完善档案,为高校残疾人毕业生提供全链条服务;精准施策,扎实开展精准有效就业帮扶等落实措施。省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通过全省残疾人就业与职业培训信息通报制度进行工作督导。适时对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随机督导,对因疫情等因素影响进度的地区帮助分析问题提供支持,加强工作指导。确保2022年全省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率不低于上年水平。二是举办应届残疾人毕业生招聘活动。由省残联、省教育厅主办,省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承办的2022年吉林省残疾人大学生专场招聘会于6月24日举办,全省共有103家企业参与线上招聘会,省本级招聘会当日就有百余名残疾人同用人单位达成初步就业意向。征集到的用人单位和岗位层次较高,包括省外国企业服务公司、中国电信吉林公司、吉林省杞参食品有限公司、吉林大药房等20余家国内、省内知名企业现场参会,还有大陆汽车电子、纬湃汽车电子、安波福电气等全球知名外企参与,提供了人事专员、财务助理、研发专员、办公文员等875个招聘岗位。结合我省推动着力发展“六新产业”,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实际,招聘会还为残疾人大学生开发了包括手游开发、数据标注员、网络知识答主、新媒体运营、航空测绘等200余个新职业、新就业形态岗位,最大限度满足残疾大学生多样性的就业需求。

  高校残疾人毕业生招聘活动持续1个月,各级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持续跟踪推介,紧密跟踪本地单位高层次用人信息,沟通衔接,积极开发残疾人就业岗位,组织当地专场招聘活动和就业帮扶行动,取得显著成效。

  三是积极开展助残就业行动。吉林省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与吉林省外国企业服务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打造创新、公益、可持续的残疾人就业平台,为我省残疾人高层次、高质量就业筑梦添翼。创新方式打开了残疾人毕业生向外企、国企流动的渠道,形成了人力资源机构支持残疾人就业帮扶机制,有效拓展了我省残疾人就业服务专业力量。四是强化宣传引领。结合《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充分利用省残联、省委宣传部、省人社厅印发《残疾人就业宣传年方案》,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和互联网新媒体等,大力宣传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和残疾人就业创业帮扶政策,为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和各类用人单位享受政策提供便利;通过“吉林残联”政务号、中国残疾人创业就业网络服务平台视频号开展直播带岗活动,推介用人单位招录信息,10万余网友在线观看;宣传和树立高校残疾人毕业生成功就业创业的典型,引导毕业生通过劳动实现自我价值,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积极支持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创业的良好环境。就业是民生之本,省残联积极整合资源,发挥各级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自身职能优势,与用人单位加强深度沟通,引导鼓励用人单位根据残疾人的身体状况“因人设岗”,吸引了省内外的'企业。针对不同残疾类别、不同学历专业层次的残疾人毕业生,实施“一人一策、一人一案”,开展动态跟踪帮扶,效果十分显著。全省各级残联将常态化开展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帮扶活动,残疾学生可就近在所在地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登记求职。作为贯彻落实《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落实“2022残疾人就业宣传年”任务,省残联通过向用人单位送政策、送理念、送优质残疾人人力资源等方式,结合残疾人按比例就业联网认证工作,努力提高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的主动性,形成积极示范效应,通过实施更多有温度的举措,用心用情用力畅通我省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之路。

  高校就业工作总结 篇12

  根据州委办、州政府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工作任务分解方案》(黔东南党办发[XX]15号文件和6月24日全州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精神,我县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现将工作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成立工作机构,迅速开展工作

  于XX年x月x日成立台江县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台党通〔XX〕27号),明确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杨昌彪同志任组长,副组长为:县委、县委组织部长游全香同志,县委、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杨伟,县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王刚,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杨胜刚,成员由有关部门一把手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人事局,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人事局局长李廷付同志任办公室主任。XX年6月26日抽调县人事局姜利辉、县教育局杨再英、县职中罗顺坤四位同志到县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县毕就办)工作。经县人民政府研究决定:落实“县毕就办”办公地点在县政协一楼,解决“县毕就办”办公经费2万元,相关办公设备器材也已经落实到位。

  二、印发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实施意见和任务分解方案

  XX年x月x日,印发了《中共台江县委台江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台党发〔XX〕7号文件)、《中共台江县委台江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实施意见工作任务分解方案的通知》(台党发〔XX〕8号文件),并召开台江县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就工作任务进行分解,明确各成员单位责任,各成员单位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

  三、多渠道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1、举办首次高校毕业生就业现场招聘会

  XX年6月28日,我县毕就办、县人事局、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县文广局利用周末时间(县城赶集天),联合举办首次“高校毕业生就业现场招聘会”(提供财政供养岗位87个、“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50个岗位,公益性和就业见习岗位60个进行宣传;企业招聘岗位200个,其中本县企业100个岗位,沿海地区企业100个岗位),达到了宣传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目的和效果。

  2、着力引导毕业生到企业就业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州毕办通【XX】1号《关于着力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国有企业及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工作的有关事项的通知》文件精神,发挥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做好求职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我县毕就办深入县内各企业走访,掌握企业今年的用人计划及岗位需求。7月2日下午,我县毕就办组织县人事局、县委宣传部、县工商局、县台盘工业园区、县经贸局、县工商联等部门在人事局会议室召开会议,对如何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国有企业及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工作作了深入细致的分析。

  确定了黔东南全成木屋制造有限公司、台江景琛电子厂、台江县金牛建材有限责任公司等三家企业参加XX年黔东南州“百企招千人”现场招聘。三家企业共提供了132个岗位。

  3、70个事业岗位招考工作有序进行

  从高校毕业生中公开招聘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70名工作于6月开始筹备,7月16日-20日报名资格审核,8月6日考试正在有序进行。本次招考共吸引了1026名高校毕业生。

  4、落实见习基地为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创造条件

  根据申报,县人事局审核,我县拟建立以县民族中学、县民族职业中学、台拱镇民族中学、县农业局、台拱镇中心医院、县医院等6个单位为我县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