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读后感

时间:2022-04-25 15:41:2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蝉》读后感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领悟呢?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蝉》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蝉》读后感

《蝉》读后感1

  又到了一年盛夏,又到了知了聒噪的季节。

  说实话,我本不爱知了,它太过吵闹,特别实在夏季安静的午后,我们不得不在它们的高歌中艰难入睡。忙碌了一天的我们,急需休息,而它却以以自己的奔放的歌喉、激情的腔调,还有不知疲惫的精神,硬生生地闯入我们的生活,扰乱了我们的生活。

  直到读了法国作家法布尔的《昆虫记》,我的观念才稍有改变。原来,知了的生活竟是如此不易,它的幼虫经历了那么多的磨难,才得以在阳光下放声歌唱。

  “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一生的真实写照。其实,它的生活又何止是四年的黑暗苦工,更多的时候,生存对他们来说已是困难重重。他们的天敌蚋如影随形,蝉刚把卵装满一个小孔,到稍高的地方另做新孔,蚋立刻来到这里,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在蝉卵上刺一个孔,把自己的卵放进去。蝉飞去了,多数孔内已混进异类的卵,把蝉的'卵毁坏。这种成熟的蚋的幼虫,每个小孔内有一个,以蝉卵为食,代替了蝉的家族。“鸠占鹊巢”的悲剧不知在鸟类中上演,昆虫中已是如此。所以对于蝉来说,能够在这三四百个卵中存活下来,已是非常地不易了。

  何况还有我们人类这个可怕的“侩子手”呢?每到盛夏傍晚,小树林中摸“爬叉”“神仙”(蝉的别称、方言)的人络绎不绝,此起彼伏。当然,我无意抨击这样的行为,就如猪肉,牛肉,羊肉一样,它也是人类的一种食物。而且蝉的营养价值很高,即便是蝉蜕,也是不可多得的一位药材。但是,我们的这种“捕杀”行为,却是在一定程度上对它们带来了很大的伤害。可能正是因为了解到了蝉一生的不易,以前挺爱吃蝉的我,如今却望而却步了。

  可能是身为母亲的原因,蝉蜕化成知了的过程,也让我怦然心动。为了寻求适合的地点,蝉要在邻近的地方徘徊很久,正如我们每一个母亲一样,谁不愿为自己的孩子提供最好的环境呢?谁不愿自己的孩子在最合适的时候、最理想的地方来到自己的身边呢?而且它的蜕化过程像极了人类的分娩过程。它外层的皮开始由背上裂开,里面露出淡绿色的蝉体。头先出来,接着是吸管和前腿,最后是后腿与折着的翅膀。这时候,除掉尾部,全体都出来了。接着,它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在空中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折皱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然后用一种几乎看不清的动作,尽力翻上来,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这个动作使尾端从壳中脱出。

  每一个经历过分娩的母亲,都不会忘记那种刻骨铭心的痛,更不会忘记听到孩子呱呱坠地时的那种轻松,看到孩子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上时的那种惊慌、局促的神情,和身为人母的那种幸福感。那段经历可谓是终身难忘——痛并快乐着。

  历经如此磨难的蝉,能在阳光下享乐一个月。怎能不让我们心生怜悯呢?

  “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嚣的歌声,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什么样的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得来不易的刹那欢愉呢?”

  所以,现在再听蝉鸣,似乎不再那么聒噪了。再听知了的鸣叫,似乎又有了别样的滋味。历经如此磨难,仍然积极、乐观地歌唱生活,享受生活,难道不值得我们为它们点赞吗?

《蝉》读后感2

  总是在盛夏时听见蝉的歌声,只是这络绎不绝的歌声在炎热的夏季难免令人感到聒噪不安。人们甚至厌倦了蝉带来的没完没了的“噪音”,但蝉又是怎么歌唱的呢?

  人们通常认为大教堂——雄蝉胸部左右盖片下合起来的两个大空腔、镜子——大空腔后的一层红色薄膜、音盖——紧靠大腿的后面两块宽的半圆形大盖片是蝉的发音器官,但当法布尔破坏了这三个器官,也只不过改变了歌声的音质和音量。在音室上开个缺口,便可发现一块干薄膜,呈白色,形状为椭圆形,往外凸,有三四根褐色的脉络分布在上面,使得它有较大的弹性这就是发音器官钹。这个音钹固定在框架上。当音钹被拉得凹下去一点,又在脉络的弹性作用下迅速回到凸起状态。原来一声声的蝉鸣就是从这来回的振荡中发出来的。法布尔甚至可以让死去的蝉唱歌。用镊子夹住一块肌肉柱,小心地拉动,每拉一下音钹就会发出声音。甚至可以让一只活蝉变成哑巴,到这我们也可以猜测,方法便是破坏音钹。当天气炎热时,我们不难发现,蝉会将它的歌声分成一段一段的,每一段持续几秒钟,中间有一个很短的间隔。每一段歌声都是突然开始的.,然后迅速达到响亮的顶点。持续几秒钟后,逐渐降低。在闷热的傍晚时分,蝉便会缩短休止符的时间,甚至会取消。歌声不断,但还是强弱交替进行。蝉的歌声从藏尚七八点钟开始,要到晚上八点才会停止。但如果是阴天或者下雨,蝉就不会歌唱了。

  了解了蝉的发音器官后,蝉唱歌的目的又是什么?人们普遍认为,这是雄蝉在召唤伴侣,是情人们的大合唱。但法布尔却对这个似乎合情合理的看法表示怀疑:雌雄蝉混杂地栖息在树皮上,近在咫尺,若歌声是爱情的呼唤,实在没有必要。暴风雨即将来临的时候,雨蛙、绿蛙在灌木丛中发了疯似的呼喊着,它们也是在召唤爱情吗?是在向伴侣表白吗?大多数的昆虫在两性之间的靠近会让彼此安静下来。因此,蝉的音钹、蟋蟀的扬琴、雨蛙的风笛都能看成它们表达生存乐趣的一种方式,每一种动物都有它们特殊的表达生存快乐的方式。

  鸟有着敏锐的听觉,当有过往行人的交谈、树叶的摆动,它们便会马上停止歌唱,甚至飞走。但在夏天,小伙伴们捕捉蝉简直是轻而易举,甚至不需要悄悄地走近蝉,用手轻轻一抠便可以活捉一只蝉。蝉是真的听力迟钝吗?法布尔为此做过许多实验,这个实验过程令人难忘。法布尔和炮手们在梧桐树下安置了炮,装上火药,在仔细地观察了蝉的数量,歌声的旋律和音量后,炮爆炸了。但蝉的数量依旧没有少,歌声旋律依旧没有变,声音还是如此向量。炮声对蝉的歌唱没有丝毫影响。这令我大吃一惊,仿佛看见了蝉忘我歌唱陶醉的表情。虽然不能推断说蝉是听不见声音,至少我们可以得出:蝉的听觉非常迟钝。就像俗话所说的那样,叫喊得像个聋的。

  了解了夏季的歌唱家——蝉,真心觉得蝉并不如人们所说的讨人厌,或许当我和它们一同唱起的时候,还能乐在其中。这个炎炎夏日没听见蝉的歌声,还真是有点遗憾呢……

【《蝉》读后感】相关文章:

《蝉》教学反思02-19

蝉教学反思02-10

《蝉》读后感05-01

《蝉》《贝壳》教学反思10-29

《蝉和狐狸》教学反思03-12

《螳螂捕蝉》教案07-22

秋色凄凉蝉早知美文06-22

蝉为谁鸣读后感04-28

《螳螂捕蝉》读后感05-01

《蝉为谁鸣》读后感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