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打扫社会实践心得体会及感悟 社区打扫服务实践的心得体会

时间:2024-02-07 07:23:00 导游词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古镇打扫社会实践心得体会及感悟 社区打扫服务实践的心得体会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由于外界事物接触而引发思想的火花,这个时候,就可以把这些感悟都写下来。为了帮助大家学会写感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镇打扫社会实践心得体会及感悟 社区打扫服务实践的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镇打扫社会实践心得体会及感悟 社区打扫服务实践的心得体会

  黄姚古镇素有“梦境家园”之称。全镇方圆3.6平方公里,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镇内的建筑按九宫八卦阵势布局,属明清岭南风格,整体建筑风貌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是一个古朴别致的山水园林古镇。镇中的古榕,奇石和小桥流水交相辉映,营造出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自然田园风景。

  下面我们开始古镇的游览,大家注意到脚下的石板路了吗?黄姚所有古街道全部用青色石板镶嵌而成,路面平滑如镜。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座房屋名叫“司马第”。大家可能会误认为“司马”是指主人的姓氏,其实这里的“司马”指的是官职,也就是明清时的府州通判。这个宅院是黄姚古镇阶梯式宅院的典型代表,整座建筑高出地面约一米,阶梯式的步级寓意着步步高升。

  眼前这一汪碧绿的湖水中的就是石跳桥,建筑学把这种桥称作锭步桥。黄姚的石跳桥始建于清朝嘉靖年间,距今已200多年。整座桥由31个石墩排列而成,高的石墩露出水面,矮的石墩埋在水底起到支撑固定作用。31个石墩间距按人的行走步伐排列,既方便通行,又不影响泄洪。现在很多公园里的水景都仿照的锭步桥,黄姚是《茶是故乡浓》、《酒是故乡醇》等电视剧的外景拍摄基地。现在我们来到了古镇的茶叶作坊,《茶是故乡浓》的制茶、炒茶就是在此拍摄完成。这是间传统的茶叶作坊,保留了唐宋时期的蒸青制茶工艺,大家现在可以免费品尝按传统手工制作,用古镇仙人古井活泉泡的秋歌三茶。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迎秀街正西直街,正前方的这座门楼叫做太平门,也有人把它叫做升平门。太平门坐东向西,穿过太平门的就到了天然街。大家可以看到,天然街西端的接龙门外有两座小型别致的天然石拱桥,天然街由此得名。“天然石拱”是黄姚古八景之一。

  眼前的这座建筑是郭家大院。这座大院坐西向东,是古镇颇具特色的典型民宅。郭家大院是有唐宋遗风的明清建筑。院中有太阳门,月亮门两个大型的圆拱门。院内房间单独排列,通风好,光线充足。房间前是小天井,整体建筑讲究对称。大院的防匪工事固若金汤,很有贵族气派。郭家主人曾经是清朝道光年间,在朝廷任职翰林院的编修。

  我再补充给大家讲讲咱们黄姚的特产吧。到黄姚旅游一定要买点土特产回去馈赠亲友才叫不虚此行,黄姚比较著名的土特产有调味佳品黄姚豆豉。黄姚豆豉在清朝被列为宫廷贡品,黄姚也被称为“豆豉之乡”。豆豉宴是黄姚的一大特色菜系。我期盼着在不久的将来大家还能聚在一起畅游黄姚!衷心祝愿我们能够重逢在阳光灿烂的季节!

【古镇打扫社会实践心得体会及感悟 社区打扫服务实践的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社区打扫卫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12-04

打扫社会实践心得体会09-18

打扫社区心得体会02-26

打扫街道社会实践心得体会03-03

社区服务打扫卫生心得体会11-25

打扫卫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06-05

社会实践打扫卫生心得体会11-13

帮助社区打扫卫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通用5篇)03-30

打扫街道社会实践心得体会7篇03-03

打扫街道社会实践心得体会5篇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