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时间:2022-01-16 22:34:09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实用的学习培训心得体会范文5篇

  我们从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马上将其记录下来,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习培训心得体会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实用的学习培训心得体会范文5篇

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篇1

  我于20xx年11月2日至11月3日,参加了区教育局组织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在这2天的学习培训中我聆听了教育局领导和在教学一线的体育教师的精彩讲座,给我以深刻的启发与思考。听完这些讲座不仅让我了解了前沿教育教学改革的动态,而且也理解了一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实际操作方法。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课程。新课程标准贯彻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个性培养,把学生的健康意识、交往合作意识作为重点,对于同一教学目标、教材内容,采用新颖独特的教法,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使一些单调枯燥的教材内容,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快乐、愉快、和谐的情感与气氛,充分照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满足学生的需要,既让学生喜欢学、乐于学,又让他们知道学习的目的和意义,自觉主动地发展体育能力和个性,增强体力和智力,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确保人人皆有所获,充分享受体育的乐趣。快乐体育简而言之就是愚教于乐,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着重围绕《新课程标准》进行改革,走进学生心灵,尊重学生的选择。我们的教学目标应定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上,应该让学生喜欢并且会进行体育锻炼,传统的体育教学,教师关注的是教学计划、内容是否完成,忽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出现了喜欢体育但却不喜欢上体育课的怪现象,体育新课标的实施,使广大体育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突出以学生为本,所有的教学内容须为教学目标服务,教师要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重新选择,建构教材来教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这才是增进健康的第一步。

  在新课程改革实施中,我深切地体会到,体育教师不再是消极地扮演教材执行者的角色,而是一个新课程的设计者;体育教师不应是一个只懂得教人如何运动的教练员,更应该是一个具备现代观念和教育素养,知道如何进行课程建设以及如何运用体育教学方法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专业人员。新课标的实施,改变了以往的那种师道尊严,新颖的师生关系正在形成。我在实践教学中,让学生自信地想,大胆地说,给他们一片自由的天空,经常进行师生互动,通过让学生做小老师,喊口令,做示范,教师可以到学生中间,充当他们的'一员,学生的主体地位正在凸现,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应采用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学生能接受具有有效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勇于突破以往教法的框框。如我在做准备活动时,轮流选择一学生带队,并组织全班做好带队同学自编的徒手操,让全班同学一起喊口令,既整齐,又使学生易于集中注意力,为学好下一环节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激发学生兴趣上可采用“兴趣导练法”“竞赛法”“自主练习法”“启发法”等,使学生爱上学习项目;在教学形式上应采用简化的宽松的、民主的教学组织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进行学习,如在学习广播操时,我在教完两遍后,给 5分钟的自由时间,让同学讨论,互相学习,并学会本节,然后再进行统一练习,这种形式让同学记忆较深刻,学会快且不易忘记,在进行游戏竞赛时,充许学生进行大声加油,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

  总之,通过这此培训学习,使我认识到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以新的角色和学生相处,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把选择权让给学生,授于鱼不如授于渔,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运用新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设想,促进学生自主性和独立性,突出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具备现代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教育的主体和获得知识的主动者,让我们走进学生的心灵,让课堂追求一份诗意,让孩子们享受到体育的快乐!

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篇2

  通过教科研培训,我对教科研有了更深的体会,现就以针对此次培训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当前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教育科研的作用亦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学校也纷纷打出了“科研兴校”、“科研强师”的口号,教育科研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令人欣喜的景象。但在这刚刚涌起的科研热潮中,却隐含着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

  一、教育科研被一些学校作为打造学校品牌的一条“谋略”。当前,一些中小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科研积极性,校校有课题、人人搞科研,确是一番令人可喜的景象,但也不否认,这其中也确有一些学校搞“教育科研”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更多的是把教育科研视为打造学校品牌,树立学校形象的一条谋略。他们把兴趣和精力主要用于课题申报,若课题申报获准立项,就忙着为应付课题的检查与验收精心包装所谓的显性成果。有的学校还邀请众多教育“名人”参加课题论证或课题鉴定,一次小小的课题研讨会往往会被策划成盛大的节日,一篇课题报告硬要挤进“教育大词典”或出版发行。其实这里面到底有多少真实、可值得推广的东西呢?“教育科研”就这样渐渐远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而正在变味。

  二、教育科研被一些教师当作换取功利的一种手段时下,做一名“科研型”的教师也正在成为众多教师的崇高追求,但也不否认,不少教师尽管在热情高涨地搞“教育科研”,然而其宗旨和兴趣并不在于使教育和教学获得一些实质性的改变、学生的素质获得一些实质性的提升,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一些功利性的需求。

  三、脱离实践成为当前教育科研的一大误区教师搞教育科研必须源于他们教育教学实践的需要。只有当他们面对实际教育问题,却无现成的,可以直接拿来享用的东西,而必须以研究的态度,审慎的对教育教学情境、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以及这种行为背后所依据的东西进行考察和反思时,才会投入到研究中去,以达到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目的。但从目前一些学校承担的课题看,不少学校承担的是高校或科研机构研究课题的子课题,还有有关管理机构确认的课题,确很少有自定或自为的课题。由于教师研究的课题并非自定自为,属于被动选题,因此就很难同实际的教育教学实践以及学校自身的利益相吻合起来,这种研究一旦脱离了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脱离了学校的利益,就失去了研究的原动力,就会出现偏差。

  四、缺乏创新性成为当前教育科研的一大致命症结教育科研的目的是创新,教育科学研究同样如此。但若我们冷静地审视一下中小学教育科研,就不难发现:假如从中小学的教育科研成果中抽掉了被“引述”、被“复述”、被“转述”的“西方”或“传统”剩下的即使不是虚无,也不会有多少实质性的东西存在,真正属于研究者自己的创新性的观点或见解少到近乎于零。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有教师急功近利的原因,有教育体制的原因,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现行的发表出版体制也直接拖滞、误导着中小学教师的创新性的实现。传统学术范围对考证、转述、解释的片面重视,注定了创新性研究成果较难发表。众多从事实践的中小学教师,具有原创性、创新性的成果,被斥为“低层次”的“实践经验总结“,或者由于其内容过于有探索性而无法得到发表出版机构的认可。这就迫使广大中小学教师在写论文时不得不注重“理论的包装”,牵强附会到罗列一些自己也不甚明白的理论,“使用精心考虑过的词汇来掩饰自己文章的空洞或论证的薄弱”,把简单问题复杂化。

  五、教育科研呼唤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教育科研本来是一件远离喧嚣,甘于寂寞的事情,真正的科学研究,其过程必然充满曲折与艰辛,教育科研也是如此。但惟独中国的教育课题实验,无论其过程如何,结题报告总免不了“取得了预期目的成果”、“达到了预期目的”之类的“专家鉴定”。人们常说“春华秋实”,可我们的好些教育科研课题却“华而不实”。由于评价的异化,导致了许多学校或教师不去倾心研究活生生的教育事实,只为“结题而研究”,这样的教育科研,其实用性、科学性何在?

  为了孩子和未来,为了教育科研真正美好的明天,让我们呼唤陶行知所倡导的“真教育”,让实事求是之风回归教育科研。这,当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心愿。

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篇3

  当年,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等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从这里组建起第一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革命武装,成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红色革命政权,建立了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成功之路,培育出了凝聚中华民族之魂的井冈山精神。这种精神,是激励全国人民奋勇前进的巨大力量。

  组工干部学习弘扬井冈山精神,就应结合辽源组织工作实际,真正把“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贯穿到各项工作之中去。

  一是坚定理想信念。

  组织部门是党委重要的工作部门,组工干部是“管干部的干部”,组织工作水平的高低、组工干部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因此,必须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实现这一目标,最根本的就是要不断地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以思想上的清醒保持政治上的成熟,以理论上的扎实保持信念上的坚定。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应对不良思潮的.冲击,正确认识党内的消极腐败现象,坚定对党的正确领导的信赖,确保组织工作和组工干部队伍建设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是坚持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是组织工作的活力源泉。缺乏“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精神的组织工作是没有生命力的。当前,组织部门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保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立足服务辽源转型发展大局,求真务实,敢为人先,在推进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基层党的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组织部门自身建设上破解难题;把握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特征,在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用新眼光看待新事物,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用新思路谋求新发展,用新理念促进新跨越。

  三是坚持艰苦奋斗。

  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靠艰苦奋斗发展壮大的。组织部门和组织工作学习和弘扬井冈山精神,就是要加快推进辽源经济转型中,着力巩固基础,建设班子,培养干部,延揽人才,营造环境,强化自身,为推进辽源“科学发展、加快转型、富民强市”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同时,要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始终牢记“两个务必”,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甘于奉献,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

  四是坚持服务群众。

  井冈山斗争的历史表明,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无私奉献,是我们党无尽的力量源泉,在任何条件下,只要我们真正做到密切联系群众,处处关心群众,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当前,组织部门和组织工作要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组织工作的唯一标准,深化拓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和“组织部长下基层”等活动为载体,转变观念、改进作风,始终做到心中想着群众、感情贴近群众、工作深入群众,全力服务党员、服务干部、服务人才、服务群众,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篇4

  8月22日至8月25日参加了教育部教师司和高等教育出版社为我们举办的 “国培计划 (20xx)”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培训者远程培训项目。高教社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提高的平台,培训按照远程研讨与课程资源等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在学科课程专家和指导教师引领下,积极展开展学科教学案例分析和问题研讨,实现了教师与课程专家的面对面交流,既利于课程专家的专业引领,更利于调动广大教师参与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其培训主体的作用,将理论指导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通过专家与教师的互动交流,解决了教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训中,讲座、课例、网络交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新颖、丰富的`形式,为参训教师打开了一扇学科理念、理论、实践活动的窗口,增强了培训的实效性。

  课程内容实在,培训档次高,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培训内容对教学第一线的教师特别有针对性,各位专家的讲解使我对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又有了新的感悟和提高,每位专家都以鲜活的实例、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打动了我们的心,使我们的思想重新焕发了激情,燃起了斗志,确实感到受益非浅。

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篇5

  非常荣幸参加这次培训班。几天来,通过专家的精彩授课,与先进市县领导的研讨交流,进一步拓宽了视野,更新了观念,提升了理论水平,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特别是对专家提出新农村建设必须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深刻见解,受益匪浅,感触颇深。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不仅解决了建设新农村为了谁的问题,而且解决了依靠谁的问题。之所以这么说,首先,农民是历史进步的推动者。自古以来,所有璀璨夺目的文明成果无不凝聚着万千农民的心血与智慧。翻开中国近现代史,正是有了农民这一反抗侵略、民主革命的主体力量,才铸就了民族抗争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建国以来,国家采取了以农补工、农村支持城市的发展方针,有力促进了工业和城市的进步,同时,经过几十年农民艰苦卓绝地建设,极大地改变了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有力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因为有了小岗村十几户农民分田到户的改革创举,就有了后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了农民的这种首创精神,才促成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新的.发展局面。其次,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者。

  建国五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事业得到全面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初步具备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发展能力。但是,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中国家的国情没有根本改变,公共财政特别是支农财力仍很薄弱,难以满足新农村建设的巨大需求,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仍主要依靠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决定了农民必须发挥主体作用。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已成为农村经济活动的自由主体,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将主要是引导和扶持,而不是大包大揽,否则,政府的主导作用将掩盖农民的主体地位,让新农村建设丧失其根本的基础的力量。第三,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受益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为亿万农民谋划福祉的治国方略。在实施和推进中,国家必定会采取一系列的扶持发展政策。由此必将会吸引、带动社会各方力量、各种生产要素投向新农村建设,其结果一定会有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政治、生态文明发展,极大地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作为农村社会构成的主体,长期在农村生产、生活的农民,自然会成为新农村建设最直接、最主要的受益者。

  从当前看,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存在三个问题:一是认识上的问题。对农民的认识上,忽视农民的主体地位,认为农民受教育程度低,技术水平不高,干不了事也干不成事,不相信依靠农民能够建设新农村。同时,从农民自身看,由于受封建思想的束缚较大,很容易形成对人的依赖和对物的依赖,权利意识、责任意识淡泊,自强、自主、自由的意识不强。二是行为问题。由于对农民主体地位的认识不清,有些基层政府不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注意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代替农民包办一切,违反农民的意愿,结果适得其反,有时还会损害农民的利益,加重农民的负担。三是体制问题。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制度性壁垒使农民的主体地位难以得到保障。这些制度包括了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制度、用工制度、财政制度、金融制度、土地征收制度等等。这些制度不符合国民待遇原则的要求,不符合社会公平原则,既损害了农民合法权益,也影响了农民的独立性、自主性,进而打击了农民的能动性、创造性。

  农民主体作用发挥得怎么样,将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成效。因此,作为新农村建设主导力量的各级政府,必须突出引导和扶持,充分发挥和实现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1、要通过宣传切实提高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在这方面要突出三个注重:一是注重宣传政策。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特别要充分发挥农村党支部、村委会的组织领导作用,对农民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发动,通过宣传新农村建设意义、任务、目标、内容和有关政策,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提高农民的认识水平,将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策转化为农民建设新农村的自觉行动。二是注重典型引带。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典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农民看到新农村建设的美景,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三是注重树立新风。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树立农村良好民风,营造农民自主建设新农村的浓厚氛围。

  2、要通过办实事激发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热情。要立足本地实际,找准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尽快解决与农民利益最现实、最需要、最直接的问题,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自觉投身于新农村建设。我们**县县委、县政府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推进新农村建设上,在面上,我们提出以解决农民增收难、行路难、饮水难、养老难、上学难、就医难为突破口,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在点上,我们建设**村等10个新农村示范村,使其在产业发展、社会事业进步等各个方面发挥好示范作用。

  3、要通过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民发挥主体作用的动力。建设新农村,生产发展是前提,生活宽裕是根本。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核心工作来抓,积极研究生产发展问题,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要加快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积极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推进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和特色种养业发展,以特取胜,以优取胜。要把劳务输出作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拓宽输出渠道,提高培训水平,增加劳务收入。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同时,积极支持乡村干部、农村经营管理能人、产业大户和具备一技之长的农民自主创业,开发农副产品资源,促进农村货畅其流。要加快小城镇建设,改造完善市场体系,为农民自主创业搭建平台。

  4、要通过完善机制保护农民发挥主体作用的积极性。重点要建立和完善三个机制:一是民主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村民代表大会、党员民主生活会、民主议事日等制度,加大村务公开、民主理财的力度,保证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知情权、商议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尊重和实现农民的合理意愿。二是农民培训教育机制。加大阳光工程工作力度,建好县职业技术学校和乡村农民培训机构,积极培育技能型、文明型农民,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加速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三是农民生活保障机制。健全村级卫生服务网络,完善农村公共卫生保障机制;采取土地保障和社会保障相结合的办法,构建新型农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不断提高完善农村低保制度,适度提高救助标准,健全救助体系。

【学习培训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学习培训的心得体会04-01

学习培训心得体会06-14

学习培训的心得体会11-09

学习培训心得体会06-15

客服学习培训的心得体会02-13

有关学习培训心得体会03-24

实用的学习培训心得体会03-27

公司学习培训心得体会03-28

学习培训心得体会范文04-14

学习培训心得体会模板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