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读后感

时间:2023-11-09 10:27:39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昆虫记》读后感【共5篇】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昆虫记》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昆虫记》读后感【共5篇】

《昆虫记》读后感1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书,是美味的精神食粮。有这样一本书,它描写着大自然最寻常,最不引人注意的可爱精灵,它是谱写昆虫生命的诗篇,他是一位伟大的昆虫学家的伟大著作,它就是《昆虫记》。

  《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用毕生精力所创造出的奇迹,书中用生动活泼的语言,轻松诙谐的语调生动形象地、细致地描写了昆虫的习性与生活,让我们不禁感叹,作者该是多仔细认真呐!连那么微不足道,还没指甲盖大的昆虫都描写的那么全方位!I服了him.我们也要感谢他,要不是他,我们怎么会了解到昆虫的真实生活情况呢?向这位伟大的昆虫家致敬!

  大家还记得《伊索寓言》中“蚂蚁与蝉”的故事吗?故事中,蝉在夏天只顾着唱歌,冬天来了,什么食粮也没准备,就去向蚂蚁讨要。可蚂蚁却说:“你夏天忙着唱歌,那冬天就去跳舞吧!”故事中蝉被化身成了不劳动就想获得“食粮”的懒者,可事实恰恰相反,蝉才是真正勤劳的一方,而蚂蚁则是可恶的讨要者!七月,当其他昆虫都在为口渴苦恼,失望的在已经枯萎的花上想找点喝的东西的时候,蝉则舒服地坐在树枝上唱歌。当蝉唱到口干的时候,就会伸出他那好像锥子一样的嘴巴,刺入柔软的树皮吸食里面的汁液,这个时候,偷偷躲在一旁的蚂蚁就会跑出来,想要趁机舔、吸。而蝉则会很大方的抬起身子,让他们享用。但没想到,蚂蚁得寸进尺,咬住蝉的腿尖,拖住蝉的翅膀。爬上它的后背,甚至抓住它的吸管,想把吸管拔掉。最后,蝉则没有办法,不得已抛弃自己所凿的井,悄无声息的离开了。于是,蚂蚁的目的达到了,霸占了蝉的井,喝光里面的汁液。

  静谧的夏夜,纱窗上点起了一盏又一盏绿色的灯笼,给整个夏夜带来了无尽的美好与幻想。相信大家对萤火虫都不陌生吧!我以前特别喜欢萤火虫,认为他们就是夏夜的美丽精灵,他们是那样的美好。可看了《昆虫记》之后,我才知道原来它是“披着羊皮的狼”!我以为萤火虫是吃植物的,可事实上,它们吃的是蜗牛。吃蜗牛就算了吧,还要把蜗牛变成液体,不就是把蜗牛化成汁吗?想想都觉得恶心……

  常听大家说螳螂杀虫不眨眼,会吃同类,原来我一直不信,后来从这本书中了解到,螳螂之间确实存在自相残杀的局面,而且,在它吃同类的'时候,面不改色心不跳,十分泰然自若,那副神情简直和他吃蝗虫、吃蚱蜢的时候一摸一样,仿佛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而且螳螂还具有食用自己丈夫的习性,这可真让人吃惊!再吃自己丈夫的时候,雌性的螳螂会咬住她丈夫的头颈,然后一口一口地吃下去。最后,剩下来的只是它丈夫的两片薄薄的翅膀而已。螳螂真的比狼还要狠毒十倍啊!听说,即便是狼,也不吃他们的同类。这样看来螳螂真的是很可怕的动物了!

  怎么样?这本书不错吧!还在等什么?心动不如行动,快拿起《昆虫记》,在昆虫的世界里遨游吧!

《昆虫记》读后感2

  法布尔是一位法国著名的科学家,科普作家。

  今天,我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来读法布尔所写的一部著作------《昆虫记》。

  法布尔是第一位在自然界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穷其毕生精力深入到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写成了《昆虫记》这部昆虫学巨著。

  他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尊敬和爱法布尔刻苦钻研,牺牲了自己私有的时间去观察昆虫。《昆虫记》详细地描绘了昆虫的生活:如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等等。这给后世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使人类社会迅速走了现代文明。

  法布尔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并不是容易。他出生于农民家庭,从小生活贫困,靠自学先后取得多个学位。他前半生一贫如洗,后半生勉强温饱,但法布尔没有向各种困难屈服,他勤于自修,精心选择研究方向,坚持不懈地进行观察研究昆虫及植物,不断获得新成果。

  法布尔一生最大兴趣,尽在于探索生命世界的真面目,发现自然界蕴含着的科学真理。他正因为热爱真理所以撰写《昆虫记》。

  我多么渴望像法布尔那样,到知识的海洋中去遨游,到科学的世界去探索,去揭开自然界中的一个又一个奥秘,为人类造福啊!然而同法布尔相比,我真感到羞愧万分。

  法布尔能在困苦的环境下研究昆虫,平时我连做数学题都不认真,不刻苦,一遍做不出来,就不想动脑筋,有时还乱发脾气。

  读过《昆虫记》作者的生平和《昆虫记》,我感受很深,《昆虫记》不仅仅充满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蕴涵着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求真精神,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生活中和学习中,我们要学习法布尔勇于探索世界、勇于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毅力,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像法布尔那样,要有一种严谨的科学精神,坚持“准确记述观察得到的事实,既不添加什么,也不忽略什么”。

  当我读到“但到了相当的高度,仍然难免后退。只要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不但球滚落下去,连自己也被拽下来……有时经过一二十次锲而不舍的努力,才能获得最后成功”的时候,我的心就像被刺了一下。一二十次,虽然不是大数目,但对于一只背着一个沉重的大圆球,经过险陡的斜坡,攀登简直无法上去的地方的小小的甲虫来说,却是多么大的挑战啊!有时,甚至可能将性命都搭上去。

  多么值得我学习的小甲虫呀!想起我以前玩电脑游戏,总是选“简单”这一级别,跟那只小甲虫相比,我真是无地自容了。一只小甲虫,都知“勤奋+努力成功”的道理。而我们呢?五年级的学生,当老师布置几道难题时,同学们刚开始是蛮起劲的,没过几分钟,就没耐心了。这些题虽然有点难度,但是也不是困难到极点。况且,也总有做出来的人,为什么别人能做出来,而我们却做不出来呢?那是因为我们太懒惰了,没有上进心,只会向简单的题目挑战,不敢向困难的题目挑战。

  写到这里,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一个人如果只向容易攻克的题目,比自己弱小的人挑战,那么,也就是永远的弱者。

《昆虫记》读后感3

  文学的小船可以载起一切科学,而一切科学都可以用文学来表达。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便用他的《昆虫记》搭建起了一个科学与文学交相辉映的殿堂。

  法布尔用生动活泼的语言记录了各种昆虫的生活习性,揭开了昆虫世界一个又一个奥秘,为读者展开了一幅丰富多彩、诗情画意的昆虫画卷,其科学与文学价值不可估量。

  科学首先离不开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崇敬。法布尔在将剪掉触须的石蜂送回自己的巢穴里时,曾不无可怜地想:“触须可是他们建房的精密仪器啊。这可怜永远也不会竣工的小窝房啊!”正是这种对生命都有的热爱,支撑着法布尔完成他对昆虫的科学研究。

  巴普洛夫曾经说过:“观察、观察、再观察。”科学也离不开细心的观察。在研究蟋蟀的卵时,作家法布尔便耐心地蹲在泥土旁,观察蟋蟀怎样用产卵管在泥土中产下一颗卵,并抹去泥土的痕迹,以及卵的颜色、模样和数量。两个星期后,法布尔又观察起他们的.孵化过程,卵的上部颜色变暗,出现两个黑红色的大圆点,在两点上方又出现了一条环形的裂缝。接着,卵变得透明,小蟋蟀掀开裂缝,钻出来了!这一切需要多么细致的观察才能捕获到啊!

  “实践出真知。”科学更离不开认真严谨与永不言弃的探究精神。为更好探究昆虫的特性,法布尔曾多次不厌其烦地进行实验。在昆虫们怎样找到回家之路的问题上,法布尔首先剪掉了几只高墙石蜂的触须,带他们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结果他们轻松地回到了巢穴。接着,他又对高墙石蜂中的雄蜂、三叉壁蜂和拉特雷壁蜂进行了实验,发现他们都一个不落地回巢了。然后,法布尔又对红蚂蚁进行了实验,发现他们回来时执意走来时的路。最终,通过用水、薄荷等实验得出结论:红蚂蚁并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为他们认路的是眼睛和强大的记忆力。

  为了让科普作品更有可读性,作为文学家的法布尔在作品的文学性方面也动了不少心思。

  首先,本文的文学性体现在了比喻、拟人、对比等多种手法的运用。在蝉刚刚脱壳后,这样写道:现在它像获得新一样,张开饱满湿润的蝉翼。不过它仍然很虚弱,像个刚出生的宝宝,需要一个大大的日光浴,好好泡一个澡,让自己变得强壮起来。在观察蝗虫的“乐器”时,描写了四种蝗虫的发声状况,通过比较让我们全面了解了蝗虫。

  其次,本文的文学性还来源于诙谐幽默、充满情趣的语言。在作者的笔下,红蚂蚁变成了“大强盗”,误发现了蚁巢便是“谎报军情”,蟋蟀的唾液被当成了“化妆品”,蝉在外吵吵嚷嚷便是“趾高气扬”,蝈蝈吃完绒毛金龟后吃水果,被说成“来点素食平衡一下营养”……看到这些,我忍俊不禁,原来科学的世界也可以这么有趣!

  走进《昆虫世界》便走进了一个科学与文学的殿堂。在这里,我们既可以感受神奇多姿的科学世界,也可以徜徉于香气逼人的文学花园。

《昆虫记》读后感4

  《昆虫记》这本书我已经读了很长时间,它的内容让我受益匪浅。《法布尔昆虫记》是由法布尔大作家写的。这本书主要讲了节腹泥蜂捕捉猎物的事情。我看完这本书,很喜欢它,因为它给我带来了知识,书上又有图案,图案很精彩,文字说得很详细,一点也不漏。

  我从小就喜欢看法布尔—昆虫记,那本书很好看!里面写了一些小动物比如:蝉、蟋蟀、狼蛛……我今天给你介绍一个小动物,它像灯笼,你们知道是谁了吗?对了,是萤火虫。

  很少有昆虫像萤火虫这样出名,因为它会发光,所以它家喻户晓。它的尾巴上点亮了一盏灯,庆祝生活的点点欢乐。在夏天的夜晚,萤火虫在草丛中飞舞。萤火虫有两个特点:奇特的捕捉方法和有一盏美丽的灯。萤火虫 是食肉动物,喜欢吃小蜗牛。萤火虫麻醉蜗牛,再把它吃掉。就是因为萤火虫有捕食的方法,才会有名。这才是一点,但是,如果没有尾巴上的一盏漂亮的灯,就没有那么有名了。

  萤火虫在夜空中,翩翩起舞,非常引人注意!萤火虫的灯在发光器上,发光器发出的`是一种漂亮美丽的光,白种透着微蓝,在夏木中闪烁!

  法布尔在文章的开头说:“你们把昆虫杀死做各种试验,而我研究的是活的生命体;你们把它们变做苍白可怖的标本,而我却要让人们感到他们的鲜活可爱;你们在解剖室和碎尸间研究,我却在蓝天下边听蝉鸣边观察; 你们研究死亡,而我探索生命。”的确,在他的书中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他将蜜蜂、蜘蛛、螳螂……种种为人们熟知的昆虫,栩栩如生的展现在我们面前,书中昆虫的习性、工作、繁衍、死亡,充满了灵性和智慧,仿佛带我们走进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昆虫世界。有些平时不为人知的昆虫,我们 乍一看,也颇觉新奇有趣。现在,有不少人都会“谈虫色变”,更不想去探究有关昆虫的天性与本能。但是,在法布尔的书里,这些看起来令人发指的昆虫,却在优美的文字中变得如此美好。此外,法布尔对昆虫耐心、细致 的观察也牵动着我们读书的热情:在书中,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昆虫也不会被忽视,例如金步甲、红蚂蚁等等,它们生活中每一个最微小的细节都会被记录下来,真是令人叹服。

  法布尔将他的一生献给了他的事业,一个人耗费了一生的光阴去研究、观察虫子,已经算是奇迹了;一个人一生专为虫子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更不能不说是奇迹;而这些写虫子的书,居然一版再版,并被先后翻译成50 种文字,直到百年以后还会在读书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轰动,更是奇迹中的奇迹。大文豪雨果曾称赞作者是“昆虫世界的维吉尔”,被人们认为是一部跨越领域、超越年龄的不朽传世之作。法布尔用他契而不舍的文学精神,赢 得了人们对他的敬慕。

  《昆虫记》这部不朽的经典,令人不忍释卷,堪称一部科学界的史诗。

《昆虫记》读后感5

  只要看名字就可以知道,这是一本记录昆虫的书,也可以从侧面看出,此书的作者热爱昆虫,热爱大自然。与作者相同的是,我也喜欢昆虫,于是,我翻开了书的扉页。

  映入眼帘的是关于作者法布尔的介绍,他那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精神使我萧然起敬。一个人,可以这么有毅力,真的很不容易。看着如此厚的书,我不禁感叹道。

  法布尔将自己一生的心血奉献给了研究昆虫,留下了这本旷世巨作。书中运用大量笔墨介绍了昆虫的生活习性,描写十分细腻,语言生动形象,充满了诗意和情趣。其中我特别喜欢描写蝉的那几章。法布尔先用寓言引出下文,再写蝉的地洞以及蝉是如何挖地洞的,后来又写蝉如何蜕变,再后来写了蝉的歌唱,我最喜欢这节,因为法布尔开始研究实验了,他先找来五中蝉,再逐一分析、实验,语言充满了科学性,段与段之间十分鲜明,没有一点断开,连接十分紧密,令人回味无穷。

  还有其他的昆虫,如螳螂、蚂蚁、蝴蝶……法布尔对它们一视同仁,都很喜欢,并没有一丝厌恶的感觉,由此可见,他真的十分爱昆虫,也特别爱大自然,如果一个特别讨厌昆虫的人,还会写下这么富有哲理的书吗?还能有这么坚持不懈的精神吗?不会了,所以法布尔是我们的榜样!是我们热爱生灵、热爱大自然的`榜样!

  看完这本书,我感悟万千:天呐,法布尔坚持了那么多年,写出这么一本著作,真的很不容易!他是如何坚持下来的呢?

  这时,妈妈走过来对我说:“宝贝,你在惊叹他的毅力对不对?其实呀,一个人的潜力是无穷的,只要你有志趣,再多、再大的困难你都可以克服,就像法布尔,他爱昆虫,有爱昆虫的志趣,所以他就有了毅力写下,可见,他的勇气与决心相当大!”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妈妈看着我,笑了:“那你有没有志趣?”我说:“当然,我的志趣是看书,看好书!”

  语言十分幽默,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昆虫形象表现得活灵活现。法布尔所叙述的昆虫习性来源于他的仔细观察,他用心去观察,用他那细腻的心去观察,将昆虫的习性完完本本地描写了下来,让人们知道昆虫。

  哦,我懂了,法布尔的之所以那么精彩,语言那么诙谐、生动,形象那么鲜明,是因为他有一颗平易近人的心以及爱昆虫的志趣。

  人们都说:“多读书,读好书。”像这样的书就是好书,所以,我们大家都应该看看。把读书的精神发扬光大,使人们爱上读书,就可以为国家献上自己小小的一份力量!

  不知不觉,已经翻到了书的末页,我不由得感慨:这本书实在太好了!我们大家都应该多读书,读好书!

【《昆虫记》读后感】相关文章:

《昆虫记》读后感07-05

《昆虫记》读后感【精选】07-15

《昆虫记》读后感05-23

《昆虫记》读后感05-23

《昆虫记》读后感05-23

《昆虫记》读后感05-25

《昆虫记》的读后感05-01

《昆虫记》读后感06-05

《昆虫记》读后感06-30

昆虫记读后感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