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智能学堂观后感

时间:2023-09-08 11:25:02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观看智能学堂观后感

  观看一部优秀作品之后,我们会受益匪浅,你有什么总结呢?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观后感。千万不能认为观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观看智能学堂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观看智能学堂观后感

观看智能学堂观后感1

  第一,合理的安排学习课程及内容。

  学习并不是学得时间越多越好,量越大越好,有时反而会适得其反。每个学生的个人学习吸收和理解能力不同,所需要的时间也不同,学习的记忆是因人而异,有自己的一套记忆规律的。在记忆力最高的时间段里学习新的知识内容,在快要遗忘的时间段中进行强化复习才是科学合理的辅导安排。抓准黄金记忆规律针对学生个人的记忆规律制定相应的辅导课程,才是有效的学习过程。

  教你如何为小学生选择好辅导形式

  学习内容也是有它的独特性的,每个学生在他的学习过程中都有不同的理解,学习能力也不完全一样,那么每一个孩子所掌握的知识架构都会存在不一样的问题点。“对症下药”才能真正的解决学习中的具体问题,就好比“缺锌补锌,缺钙补钙”,但如果盲目的给孩子服下“十全大补丸”可能不单原有的问题没治好,还把其他完好的部分给击垮了!

  教你如何为小学生选择好辅导形式

  综上所述,合理的给孩子安排学习课程和学习内容的关键所在就是要针对性的个性化辅导,所有的课程和内容都应该是孩子所需的,针对孩子本身的'知识架构和学习能力,记忆规律做一个全面的评估,再以此为根据来设计该学生的辅导方案,培优补差,有条理的规划好辅导模式,真正科学的做到个性化智能辅导,而非“盲目治疗”。

  第二,辅导形式不拘一格,全面拓展学习思维。

  黑板,粉笔,书本,笔记,试卷,老师在讲台上稀里哗啦的不停讲,学生在课桌上沙沙沙的不停记,死板呆滞,毫无拓展毫无创意,这样的教学辅导方式又怎么会培育出一个富有创新思维的新时代英才呢?!

  孩子需要或许更应该是把文字化的课程丰富起来,不仅拘于白纸黑字,它可以是带色彩带画面带声音的视觉化精彩课程,平面性的学习内容可以变化成二维甚至三维化的图像影音。这样的课程学习是不是顿时生动了起来,孩子也更容易理解与记忆了,思维也不在囚禁在”平面文字“的囚牢里。

  教你如何为小学生选择好辅导形式

  学习圈子从个人的小圈子发展至人与人互动式的学习交流大圈子,一个人的学习空间就像是坐井观天,能看到的那片”天空“永远只有那么一圈,学习的圈子应该是无限的,交流和互动是拓展的手段。除了向老师单向的学习知识,学友间也建立以学习知识为基础的交流互动,以游戏竞赛作为交流的形式,游戏作为辅导练习,既可打破学习的沉闷感,也能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只有把学习形式变得轻松有趣的情况人才能从根本上让孩子爱上学习。

  第三,真正做到对学生个人学习的全方面管理。

  家长爱在假期课后给孩子安排辅导班的原因也有其中一项是因为没有时间去管理孩子,担心脱离了大人管理的孩子会放任自如而荒废了学习,那有多少辅导班能做到真正的全面管理到每个学生呢?家长除了通过孩子的学习成绩去看到辅导的效果,还能从哪些方面知道更详细的辅导情况呢?

  如果你觉得把孩子接送孩子上辅导班上下课就算是作为家长完成了对孩子辅导过程的任务,那你就错了。虽说在辅导班中有老师在场,孩子多少都能学习到些内容,可孩子到底学了些什么,哪里学会了,哪里还不会,哪些地方提升了,哪些地方需要提升,这些通通需要了解。辅导教师的角色任务就是管理好没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除了为学生制定适合个人学习的个性化辅导方案,还应该做到对每个学生的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在学生出现学习问题时第一时间内给予解决方案,全面细致的照顾好各方面学习问题,还要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并将整个辅导过程详细的分析后报告于家长,让家长也参与到辅导的过程当中,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更好的掌控辅导过程。

  教你如何为小学生选择好辅导形式

  只有在满足上述条件下的辅导模式才能为之真正有质量保证的学习辅导,以此家长在选择过程中也应该更全面的去了解辅导模式,如果到现在你还对选择小学辅导方法有所疑惑的话不妨到本网站的首页中去了解更多的辅导内容吧!

观看智能学堂观后感2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是促使学生主动发展的必要条件。在这种氛围中,能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使自己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积极产主动的参与学习。因此,在学习新知识之前要精心的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机,使学生学习情绪达到最佳境界。例如,在教学“10的认识时”我用一个有趣的故事调动学生的兴趣:有一天,0--9几个数字娃娃做起了排队游戏。9最大当上了队长,就骄傲起来,看不起别的数字娃娃。他神气的对0说:“你呀,表示一个物体没有和我比起来真是太小了。”0听了圆圆的眼睛里流出了眼泪,悄悄的走掉了。看到9这样欺负0,1很不高兴。他牵着1的手走过来对0说:“你看,如果我和0站在一起比你还要大。”9听了非常吃惊。那么1说的话到底对不对呢?这样创设出学习情境课堂显得生动有趣,学生的积极性大大的调动起来,老师也不用担心学生一上课就走神。学习效果自然很好。:

  二、精心设计新知教学调动学习的主动性。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激活学生的思维。“爱动”是孩子的`天性,在教学中,我抓住这一特点引导学生主动操作,使其在操作中,理解新知的来源与发展,体验到参与的快乐,思考的乐趣。例如,在教学分与合时,我让学生自己用小棒分,请他把4根小棒分成两堆,看谁的分法多。学生们十分开心,马上动手分摆,有的还边摆别念叨:一边分3根,一边分1根,两边各分2根。欢快有趣的动手活动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了学习。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建立起了有关分与合的表象,通过仔细的观察,积极的思考,得出每个数字的分成与组合。这样,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促进了学生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主动发展。

  其次,还要鼓励学生主动多进行自我尝试。数学知识的联系非常紧密,新知往往是旧知识的引伸和扩展。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思维方法,尝试解决新问题,通过自己正确的推理、判断、概括,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例如,在学习“9加几”时,我就开门见山地揭示课题,直接出示例题“93=”,让学生独立尝试计算,然后相互交流,展示过程。最后进行评价归纳,在评哗丁糕股蕹噶革拴宫茎价中对于能够直接口算出答案的学生给予充分肯定。知道把3分成1和2,先用9加1等于10,再用10加2等于12。并在进一步的评价中使学生知道可以把3分成1和2,先用9加1等于10,再用10加2等于12。主动参与学习“凑十”的计算方法。这样设计教学,能使学生在尝试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巧设练习使学生能活用知识。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形成技能的一种基本的活动方式,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在教学中要对课堂练习进行精心设计,做到目的性强,层次分明,突出重点,形式新颖,有利于学生在练习中轻轻松松地学习,使学生养成主动运用知识的好习惯。

  在练习中,教师除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外,还可设计一题多解的练习,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在课堂练习的设计中,还要注意练习题组的多样形式,如改错、竞赛、抢答、填写必答卡等等,通过这些形式新颖趣味性较强的练习题,变学生被动做题为主动参与。既能增大练习面,又能使全体学生主动参与。

  总之,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创设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必要且有效的手段,对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观看智能学堂观后感】相关文章:

智能学堂观后感02-18

观《德育学堂》有感02-02

学堂工作总结04-30

《人工智能》观后感11-09

人工智能观后感11-23

人工智能观后感9篇11-27

《人工智能》观后感(通用10篇)08-23

神奇的智能狗05-15

人工智能心得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