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打白骨精》的观后感

时间:2023-05-12 10:59:47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三打白骨精》的观后感

  细细品味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不能光会看哦,写一篇观后感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打白骨精》的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打白骨精》的观后感

《三打白骨精》的观后感1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由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它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的小说。在《西游记》中我最喜欢看的是第二十七回〝三打白骨精〞,原名叫〝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其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孙悟空,他机智,聪明,活泼,目标坚定,勇往直前,自从孙悟空被唐僧从五行山下救出,他就毫无怨言地随唐僧踏上了取经之路,尽管这是按照观音菩萨的嘱托来做的.,但在此后的九九八十一难中,孙悟空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也从未动摇过保护师傅西天取经的信念。在这章主要讲了:唐僧师徒四人在宛子山波月洞内,一个千年尸魔白骨精,一心想吃唐僧肉,它利用孙悟空外出巡山的机会,先后变成上山送斋的村姑与朝山进香的老妪,花言巧语使唐僧和八戒上了当,可两次均被孙悟空识破并打死它的化身。而唐僧却不辨人妖,反而责怪孙悟空恣意行凶,连伤母女两命,违反戒律。白骨精第三次化为一个老丈,利用唐僧面慈心软。善恶不分的弱点,三施攻心计,孙悟空一再揭露其妖怪面目,而唐僧执迷不悟,即使老丈为妖怪所化也不准孙悟空去打,还念紧箍咒来惩戒孙悟空。孙悟空为了取经,忍住痛苦,终将老丈打下深涧。白骨精又假冒佛祖名义从天上飘下素绢,责备唐僧姑息孙悟空。唐僧盛怒之下写下贬书,孙悟空恳求师父收回成命,唐僧不允,孙悟空只得返回花果山。孙悟空走后,白骨精将波月洞化成天王庙,唐僧。沙僧中计就擒,八戒乘隙逃走,去花果山请孙悟空来救师父。孙悟空虽被贬回山,仍不忘取经大业和师父的安危,准备下山。见八戒来求援,立即赶往波月洞。途中,孙悟空打死前去赴宴的白骨精之母金蟾大仙,自己变成老妖模样来到洞内,伺机搭救师父。在筵前,孙悟空为用事实教育唐僧,设计诱使白骨精重又变化成村姑。老妪和老丈的模样,使唐僧目睹妖怪的本来面目,痛悔自己不该乱发善心,不分人妖,逐走孙悟空。这时,孙悟空现出本相,经过激战,消灭了白骨精及众妖魔。这篇文章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真理不会因为表面现象的不同而改变,只要自己的判断符合真理的标准是对的,就要坚持自己的想法,不能人云亦云。

《三打白骨精》的观后感2

  周末,利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在电视上看完了贺岁大片《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片子早在春节就上映了,但自从去年春节期间晚上在电影院看完《狼图腾》之后,因为惊险刺激回家后激动得一晚没睡着。所以几乎就没有在晚上去电影院看过电影。电脑上下载了一些下线的片子,但很少能坚持看完,往往快进几次,粗枝大叶的看看,效果自然不会好。这次在电视上看完,坚决不快进,终于完完整整得从头到脚看完了。

  感觉很刺激,也很有新体会。

  一、场景太刺激、暴力血腥。

  比如开始出现的龙的形象,太具象,后面的蛇精、白骨等等镜头,也很容易让观众受到惊吓,对孩子更是不宜。所以也特庆幸没有带孩子去电影院,否则在昏暗的环境下看,可能很恐怖。即使是白天,我在看这些镜头的时候,明明知道是假的,还是浑身起鸡皮疙瘩。

  二、故事创新多。

  布局是新疆风味的西域,国王是中西混血的费翔饰演。片子里孙悟空对唐僧不称呼师父,只是叫做“小和尚”,可能内心里并没有认同他做师父,只是把取经看作解除劳改、恢复自由的被动行为。但片中一段师徒2人在山顶谈心的情节,很暖心。郭富城演绎的孙悟空,形神兼备,对人物内心把握到位,让人出乎意料。

  三、结尾有新突破。

  唐僧为超度白骨精走出轮回,愿意舍身求法,这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大愿力。地藏菩萨的形象与唐僧类似。本剧唐僧也展现了地藏菩萨的这一宏图大愿。这是全剧的制高点,使人物得到升华。如果一个电影看完之后,嘻哈一笑,没有让人回味的.东西,那么是不深刻的,至少我认为是不深刻的。但本片让人能够回味无穷,这是不容易的。

  总体而言,如果没有那些血腥暴力场面,该片还是很不错的,但是那些场面是票房的一部分,对此真是无可奈何,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三打白骨精》的观后感3

  大年初二(跟朋友)和初五(跟老妈),我去看了这个电影。总体来说,这个电影还是不错的。

  首先,必须说的是,这是一个“戏保人”的故事。因为《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是《西游记》里很精彩的一段。观众对《西游记》和这个故事亦都很熟悉喜爱。电影选择了这则故事,占了先天的优势。

  这个电影,严格的说是《三打白骨精》的一个“改编版”。观看时,不必把它当作《西游记》的著作来看。我个人更愿意把它看成是依托于《西游记》一则故事而讲佛理的神话电影。

  可以看出,电影的编剧和导演,对于佛学是有一定知识的。这体现在很多细节上。比如,白骨精出场时是一股白烟,聚之成形,散之成气。白骨精第一次被孙悟空从老太婆身体里打出的时候,是从老太婆脚底化白烟跳走的。佛书上说,死后下地狱的众生,是从脚底离开肉身的。而白骨精自己也说,自己就是地狱。白骨精嗔恨深重,千年不得轮回。白骨精吃人时,是吸食人的.阳气,而不是像野兽一样生吃活吞。第三打桥段里,白骨精施法将所有的散落的骷髅碎骨聚之成形,成为一个庞大的骷髅作为她的原形——也就是说——编剧理解的白骨精不是具体某具骷髅成精,而是一个抽象的、由冤魂、白骨、贪嗔痴怨感召而成的妖魔。

  费翔饰演的那个国王,为了解救自己不惜伤害众多儿童,他的行为与妖魔不相上下。这也说明,人虽为人,但若内心凶恶,实与妖魔无二。也就是,今生虽托生为人,但若不注意自己的修为,很有可能会堕落为妖。修行既修心。

  唐僧在度化白骨精时,讲的道理都是佛理。最后他为度化白骨精让孙悟空打死自己,表现出的正是地藏王菩萨的“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决心与慈悲。不过,这个情节是与原著不符的、完全杜撰的。

  陈慧琳饰演的观音菩萨在云端现身时是赤足。这是符合佛学里菩萨形象的。后面菩萨劝孙悟空救唐僧所说的那些话,很有佛理,道明了真相与心相的层次。只是,在个片段里,陈慧琳头上和身上佩戴的金饰,我个人以为,与菩萨身份不太搭,有点沾俗了。

  总而言之,这个电影渗透了很多佛学的观点与理论,让观众看后,能思考一些道理。这一点已经弥补上了电影是“改编版”的不足。

《三打白骨精》的观后感4

  《三打白骨精》是西游记里面较早的一场妖魔打斗,原著里面包括教科书内容突出的寓意是人不要为世相所蒙骗。此郭富城版由郑保瑞执导,看后正所谓百味杂陈,不一概而足。借用澎湃新闻里面的一句话:是部神奇的电影,就看你怎么看了……

  电影里面隐含了很多段子,一时半刻不容易弄懂,节选一点吧。

  猪八戒,原是天蓬元帅,掌管天河水师,因为犯了色戒调戏霓裳仙子被逐出天界,却又错投猪胎。之所以说是跟圈养的不一样,大概就是说明一下自己是错投胎的。

  这个有点像唐僧他们刚到流沙河的情景,后来靠沙僧脖子上的九个骷髅成船渡过了河,也印证了上面这段对话。

  眼镜不舒服是需要洗洗的,但是洗了也不一定有效。每个人都只会相信自己看到的,不愿意相信别人看到的`。孙悟空就算有火眼金睛看得到真相,唐僧是凡人但同时是高僧看得到的是心相,哪一个更值得相信呢?套用到法学里面,就是一个是法律事实,一个是社会事实。

  朋友圈是个大染缸,里面总会有说三道四的小人,例如二师兄。当然,还有不明真相的群众,例如老沙。

  这里,唐僧说出了孙悟空的心里话,并且下了炒鱿鱼的命令。当然,个人感觉是因为那个国王问的话让唐僧无法回答,唐僧决定靠自己去印证。

  只要是人,什么年代都存在私心,那种舍身饲虎,割肉喂鹰是多么的忘我境界!

  同样是妖,老沙多了一份说真话的勇气。老猪就是个官场老手。

  白骨精的前世是被世人称作妖孽送上山喂鸟的,因此,对人很怨恨,甚至千年大限将至也不愿投胎做人,宁愿灰飞烟灭,这一段,也间接引出了唐僧必须出现在西行的队伍,回答了广大群众的问题,不能单靠孙悟空一蹴而就取得真经。

  信,源于念,念,就是想法。一个人相信除自己以外的另外一个,那么,代表大家的想法是一样的。最后一句话,表明唐僧已经进入了孙悟空的地狱,那么,反过来老孙也要进入对方的地狱,那样才是信!

  编剧,还有导演,将原著加入了那么一点禅意、一点美学、一点推理、一点饭后谈资,总体来说,还是值得票价。

【《三打白骨精》的观后感】相关文章:

三打白骨精教案02-19

《三打白骨精》教案03-05

三打白骨精观后感09-01

观《三打白骨精》有感02-20

《三打白骨精》读书笔记300字(精选3篇)03-09

三打白骨精读书笔记300字(精选4篇)03-17

《三打白骨精》读书笔记300字(精选5篇)03-17

三打白骨精读书笔记范文300字(精选4篇)02-27

《三打白骨精》读书笔记300字(通用3篇)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