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氧水制作氧气教学反思

时间:2024-03-07 06:58:43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集合)双氧水制作氧气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双氧水制作氧气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集合)双氧水制作氧气教学反思

  在过去的人教版《全一册》初中化学教科书里,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只提供两种:

  ①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共热;

  ②单独加热高锰酸钾。而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20xx版)第二单元课题《制取氧气》中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提供了3种:①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②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共热;

  ③单独加热高锰酸钾。

  在学生分组实验中,多数学校都采用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虽然高锰酸钾稍热就能产生氧气,但由于其受热,高锰酸钾粉末易随氧气流喷出而污染器材、或导气管被堵塞、或水槽中的水被污染,且其中氧元素转化为氧气的比率只有1/4,其价格较高,所以并不是实验室制氧气的最佳选择。而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微热,可迅速产生大量氧气,且氯酸钾中的氧元素转化为氧气的比率可达到100%,故二者混合共热一直是实验室制氧气的重要方法,是许多化学老师认同的方法。

  近年来偶见媒体报道氯酸钾制氧气发生爆炸事故,造成一些人员伤害,主要原因是误把木炭粉等可燃性物质当作二氧化锰与氯酸钾共热引发爆炸,可能是为了保障师生的人身安全,20xx年版前教科书都删除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共热制氧气的方法介绍,取二代之是用稀的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混合,常温制取氧气。

  回顾新教材20xx年版前的教科书,我们看到的是用5%的双氧水制氧气。书上设计了三个实验,要求学生观察现象记录本,并分析原因。然而,其实验现象的可靠性和理论分析的准确性却值得商榷和反思。

【双氧水制作氧气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双氧水制作氧气教学反思01-09

制作课程表教学反思11-25

“氧气球”04-18

初三化学氧气教学教案12-12

医院氧气制度09-08

中班美术教案:扇子创意制作坊教案及教学反思03-06

初中化学氧气教案02-22

氧气安全管理制度08-08

氧气瓶管理制度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