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算乘法》教学反思

时间:2023-03-28 12:07:12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口算乘法》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学反思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口算乘法》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口算乘法》教学反思

《口算乘法》教学反思1

  口算是数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它为个性化、多样化比较快速地解决问题提供了十分有效的方法。但很多学生对口算提不起兴趣,觉得枯燥、重复、乏味,究其原因之一恐怕是学习中缺少计算情景,学生不明白为什么而计算,怎样去计算。将计算与实际相联系是新课程改革的亮点,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口算乘法的数学价值。

  本课设想在细化的教学目标的指导下,以“数学知识为载体,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努力实现三个维度目标的有机整合”的思想来安排教学的流程,尽力体现“算用结合”的教研主题。不过基本的落脚点依然放在口算乘法的算理和算法上,努力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口算乘法的算理。在课堂中突出“算”,要求学生达到一定的计算技能。算是基础,算都不会,用就无从谈起;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学会用口算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乘法问题。体现算用结合,以用促算,算用相长。具体地说主要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情景中明算理

  提供给学生生动有趣的素材,创设计算情景,让学生感受到口算乘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觉得数学好玩,乐于参与,积极地投入到问题的解决中,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意识。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算理,激发学生计算兴趣。在此以前,学生所学的乘法都是一位数乘一位数的,这是第一次突破表内乘法。学生凭借生动的现实背景,从各个不同的侧面清晰思考4×9与4×10的联系与区别,特别是4×10的思考,充分反映出学生个性化的想法,这得益于创设的问题情景给学生的思维起到了十分有效的支架作用。

  二、思辨中求深化

  本节课的内容是十分简单的乘法口算。设想在算理的理解中,经历规律性的探索过程:“看着这一排的算式,猜猜接下来是什么算式?”“口算这样的乘法有什么规律?”“什么情况下两个一位数相乘的积会多出1个0?”……拓宽学生思考广度,提升学生的思维含量。在规律的探索、口算练习比赛、互相评价中,使学生感受到计算的美。与此同时,积极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本课所学的知识解决新问题,努力体现深则浅之,浅则深之。

  三、体验中有拓展

  把教材中静止的、平面叙述的画面,进行动态的开放处理。以统计表的形式呈现学习材料,提供信息,让学生根据表格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模拟的游乐场景中体验问题解决的.成功感。明白数学来自生活,又用之生活的道理。不仅如此,还适当延伸到整十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培养学生会举一反三地运用知识解决新的问题,努力达到“教是为了不教”之目的。

  四、保底中不封顶

  当学生亲身参与活动素材的提供,解决问题的欲望就会更加迫切。但是生活中碰到的一些数据不可能刚刚是整十或整千,面对真实的数据,让学生学会寻找解决多样化的实际问题的解题策略,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口算乘法》教学反思2

  为教好口算乘法这一节,我做了深入的调查了解学生的工作,课前我通过了解得知:有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了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的口算题,已经会用“先用乘法口诀计算再在积的`末尾添0的方法”来进行计算了,但是却并不明白算理。那么,如何能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如何能在课堂上帮助学生沟通已有知识和数学结论之间的联系呢?

  课上我采取“先各种方法计算,到从算出的结果中总结方法,最后优化方法”的思路进行教学。课堂上围绕学生探索展开丰富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自主探究整百数乘整十数、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在探索、尝试、交流中扩展和提升对口算乘法的认识,在获取数学知识中提高学习能力。使学生体验成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探索算法时,我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出两种方法,再在组内交流,让学生的思维更开阔,想出的方法更多!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语言欠感染力,对学生的表扬不够热情,一问一答式,没有关注到全员,导致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口算乘法》教学反思3

  “数学源于生活”,而生活又促使数学不断发展,让学生接触生活中的数学,才能让他们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如本课教学以富饶的大海这一题材引入,唤起了学生的注意,激发了他们的参与热情;又如针对低年级的学生对大量枯燥的口算、笔算不感兴趣,容易产生厌倦心理,设计了一些场景,有骨有肉地把练习的内容寓于其中,帮助学生从厌倦的情绪中解放出来,唤起他们主动参与练习的热情,也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遵循“创设情境,发现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展示交流,内化提升”——“回顾整理,拓展应用”的教学模式,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重视学生的思维发展,给他们提供充分的思维空间。教学中,我尽量把学生的思维火花都引发出来,让他们大胆地想、尽量地说,让学生主动用不同的方法去求计算的`结果,使思维的火花开得灿烂夺目。如计算20乘4的计算方法,学生讨论后得出了多种不同的方法。

  运用迁移类推,发现解题规律。教学中我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放手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这一数学学习方法探索学习,由学生在主题图中发现问题,通过独立思考与小组交流解决问题。如学会20乘4的方法后,就让学生同桌讨论出200乘4的计算方法。

  计算教学要和解决问题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使学生在练习中巩固知识;在巩固知识中建立情感;在建立情感中体验成功之乐,以此达到课虽尽而趣无穷的效果。

  课堂预设不够,本以为学生可以马上想到把29看做30再与6相乘,但是学生的回答出乎我的预料,此时表现有些慌乱,没处理好,影响后续教学。以后应该充分预设,熟悉学生不只是认识他们,还要了解他们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另外板出算式后,师应明确的引导学生进行估算,如:同学们能很快地估计出29×6大约是多少吗?比200多,还是比200少?

《口算乘法》教学反思4

  一、首先进行口诀的复习。

  再利用口算抢答的游戏方式引入新课,及时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以便新课的开展。然后运用课题的问题情境展开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养成自主探究生活中的数学,积极思考问题的习惯,通过层层深入的学习,引导学生探索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方法,并及时进行归纳整理,通过相应的练习训练,以提高他们的口算能力。

  二、利用问题情境。

  进行了逐层深入的教学设计,便学生体验由清浅入深的学习过程,运用类推的方法进行教学,在学生在归纳算法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注重让学生挖掘问题,探讨问题,说出算法算理等,并利用不同开形式的练习来调节学习气氛,从本节课学生学习情况来看,学生对本课的知识掌握程度还可以。学习的学习兴趣都比较浓厚。

  不足之处:

  本节课的教学,我在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及评价等方式来组织教学活动时,做得还不够,收放得不够自如。同时,注意适时、恰当的'鼓励和评价。比如:请大声的说出你的想法,你的问题真有价值,学得真棒,真聪明等等。在以后的教学中,不仅要抓住学生们的心理特点,关注他们的学习成果,更要尊重他们在学习中所表现的情感和态度,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必须改变传统教学中“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思想。因为知识的内化,必须是学生个体针对问题对现有材料和已有知识加以分析,展开思维,才产生迁移的过程。即使是同一教学内容,由于不同的个体知识背景和思维方法等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思维过程。本环节在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讨论如何解答一个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式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勇于说说自己探索的过程和得出的结论,共同分析讨论思维的正误。

  同时鼓励和尊重学生多样性的独立思维方式,提倡多样化的数学学习方式。在计算一个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时,允许学生既可从高位乘起,也可从低位乘起,让学生在遇到实际问题(即进位)时,自己领悟哪一种计算顺序更简便。教师努力做到尊重学生,民主教学,认真倾听他们之间不同的意见,给他们发表自己想法的权利和机会,使他们在无恐惧的情景下自我检查、反省、逐步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作有效的迁移,获得了解决新问题的多种方法。并引导学生对多种方法进行优化,让学生选择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

《口算乘法》教学反思5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由于本节课教材利用学生喜欢的游乐园场景引入新课,所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很多学生都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游乐项目价格表”中的数学信息提出了许多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其中有一位数乘一位数的问题,还有整十数乘一位数的问题。我顺势改变了教材例1中的问题,利用这一课堂生成的资源对学生进行教学。

  教学时,我首先请学生解决一位数乘一位数的解决问题,如:我玩3次激流勇进需要多少钱?9人玩登月火箭需要多少钱?在此基础上,再进入新课的教学——10个人玩激流勇进需要多少钱?

  由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比较简单,所以在新课的教学时,我采取让学生上台当老师来进行讲解。这一教学方式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10×6=?时,第一个学生讲解的.是“添0法”,很显然,他并不理解这种算法的算理,只知道这种计算方法可以计算。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我启发学生:“还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吗?”很快就有学生想到:“10×6就表示有6个10相加,所以就等于60。”还有学生利用上面一道算式6×9=54的结果,想到再添1个6也是60。

  总之,本节课我充分体现新课标提出的“算法多样化”,在多样化的基础上再帮助学生进行算法的优化。

《口算乘法》教学反思6

  一、目标定位决定内容取舍

  初稿时在教学目标达成中设定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所以在新授前以提问激趣,引出课题。旨在让学生通过主题图提出一些用乘法计算的问题,根据学生随机生成的算式,引入到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中,然后提示课题共同探讨明算理。学生随机生成的算式,既可以用以复习巩固表内乘法,又能引出本课课题,更难的题目则可以引导学生带着这些暂时还不能解决的算式进入以后的学习。等到教案写完思路过一遍后,发现整个教学内容太多,量太大,特别是提问激趣那里,生成学习资源的时间最起码要10分钟,加上后面的练习,一节课可能完不成,再则没有机会进行试教了,在教学任务完成方面没有把握,所以放弃这个设计,由教师直接提问列式探讨算理。将目标重心回归到通过观察能熟练用乘法解决问题。

  二、教学思路的透彻决定隐性目标的达成。

  显性目标一般是针对学生和课堂有效性来说,而隐性目标是我的自我定位。由于一直在低段进行教学,总感觉教学语言中无效语言太多,总担心学生们听不明白,自己老是重复说,尤其是算理的阐述。所以这次给自己定的`隐性目标是教学层次分明,教学语言简炼,体现教学有效性。然而功夫有欠,细节的不打磨注定了教学底气的不足,所以在整个过程中,即便是开头能达成目标,在过程还是不知不觉地偏离隐性目标,可见磨课之重要。通过磨的过程可以让你抓实一个点,该小结时小结,该提炼时提炼,层次分明,语言简明。

  三、学生表现定位教师教学思路。

  这节课小朋友的表现非常活跃,课堂参与度高,而且从练习来讲,对能熟练用乘法解决问题的目标达成也非常好。但是学生在回答算理时,往往是有话说却不知如何表达出来,也有同学在回答问题时,说着自己想说的话而没有理会教师的问题。这固然有教师提问设计的原因,也有学生不善于倾听的结果。虽然最近在课堂中设计了一些环节让学生明白倾听和认真听讲的内涵,看来还是远远不够。要在今天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也要求自已对提出的问题有效性方面进一步去锤炼。

《口算乘法》教学反思7

  口算乘法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法和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根据《标准》精神,小学数学教学应该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发挥他们在学习上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这节课我认为以下几方面做的较好: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属于计算教学范畴,以往计算教学机械枯燥乏味,而机械的训练更使学生厌烦,导致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教材呈现的主题图是和儿童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生的学习素材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学生感受到生活中蕴藏着许多数学知识,激发了学生良好的学习愿望。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所以解决同一问题的策略也各不相同。因此,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给他们充分的时间空间思考、交流,在交流中探索10乘几的口算方法,肯定鼓励学生的独特想法,保护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在这个环节中我开放了课堂,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把课堂中的决定权还给了学生,从课的开始学生自愿选择活动项目,尊重他们的每一个意见,力求课堂的`生成反映学生的真实性。

  3、迁移类推,发现规律。

  学生在掌握10乘几的口算基础上,运用知识迁移模仿类推出几十乘几的口算方法。然后我呈现了两组有规律的乘法算式,通过观察、比较、类推出整十、整百乘一位数的简便算法。

  4、课堂反馈,检查效果。

  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我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了有层次的练习:其中有两题应用题看似差不多的两题,但它们也是有层次的。第一题题中的两个条件都告诉了我们,但第二题只告诉了我们一个已知条件,还有一个隐性的条件,需要靠同学去仔细观察才能找到。这些练习既重视基本训练,又注意了综合性训练,层次比较鲜明,这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练习设计,体现了练习的坡度,把握了练习的难度,使得绝大部分学生能当堂达成目标。

《口算乘法》教学反思8

  本节课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个起始内容,从教材的编排来看,属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它既是对以前知识的梳理回顾,也是对笔算这个新知识的铺垫。

  口算乘法是“多位数乘一位数”这一单元的第一部分,也是最基础、最关键的部分。教材从儿童游乐园的情境图入手,引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目的是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乘法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

  成功之处:

  依据教学目标,我将教学过程分为: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复习旧知,探讨算法→迁移类推,发现规律→巩固练习,总结得失。

  首先我创设了带学生去游乐场交流图中给我们呈现的数学信息,学生感受到生活中蕴藏着许多数学知识,激发了学生良好的学习愿望。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并说说怎样列式解决你提出的问题。观察不会计算的算式,进而引入新课。让学生计算买票一共需要多少钱?

  接着,我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教学资源,学生根据画的内容提出教学问题,让学生亲自参与,主动探索,以合作的方式总结出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乘法的方法,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因此,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给他们充分的时间空间思考、交流,肯定鼓励学生的独特想法,保护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在掌握10乘几的口算基础上,运用知识迁移模仿类推出几十乘几的'口算方法。然后我呈现了两组有规律的乘法算式,通过观察、比较、类推出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简便算法。第二组发现规律主要是要学生在计算时养成认真仔细的好习惯,搞清楚积的末尾到底有几个0。

  最后,我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了有层次的练习,先再次回到游乐场去边玩边算,后再拓展延伸这些练习既重视基本训练,又注意了综合性训练,层次比较鲜明,这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练习设计,体现了练习的坡度,把握了练习的难度,使得绝大部分学生能当堂达成目标。

  不足之处:

  在合作学习、探讨算法和迁移类推、发现规律的教学环节中,要真正让学生经历口算算理探究的过程,要开放学生的脑子和嘴巴,让学生多想多说。

《口算乘法》教学反思9

  前后经历了两次试教,呈现的这节教研课让我很有收获。

  成功之处:

  一、注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数学知识之间联系是很紧密的,计算教学更是如此。

  1.运用转化的方法:解决210=20这个算式,10+10=20;

  2.验证口算方法的过程

  3.知识的迁移:例如:29=18,18+2=20,想到9个2是18,10个2就是20.再如:从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运用到到整百、整千的数乘一位数。 以上的设计使学生自主的借助旧知,解决新知。

  二、关注学生,尊重学生不同的策略。

  二班的学生聪明、思维活跃,很善于提问。在本节课,学生出现了五种解题策略。

  1.用加法算;

  2.竖式计算;

  3.根据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4.分解法;

  5.运用口算方法 我能够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尤其在解决210=20这个算式时,前两次试教中,在这个环节没有出现用口算方法解题的策略,而这次学生直接提出了用21=2,再在2后面添一个0的口算方法。我大胆的改变了教学环节,设计在例1中的问题二才出现的,引导学生经历并发现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就学生思想的提前而提前处理了。我觉得尽管变动了教材,但是更大限度的尊重了学生的认知过程。

  三、教学扎实,学生掌握较好

  尽管本节课的习题量很少,还有两道准备的习题没有时间处理,但是,学生对口算方法掌握的很好,所以在练习中以及课后作业的反馈中,都有很好的表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得以体现。

  四、三维目标的达成,使知识呈现有了深度和广度

  不足之处:

  1.问题处理,还不够灵活

  本节课有几处突发事件真的是我始料不及的。两次试教中从没出现的问题居然接踵而至。例如:在情境导入环节,让学生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前两名学生提出的问题围绕口诀出现,第三名学生就提出了310=30,我没有抓住机会,遵从学生的认知,而是又回到教材的原点。

  2.对数学知识的驾驭能力有限,学生的情感态度关注不够

  刚刚提到学生出现的五种解题策略。学生出现用竖式计算,用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其实是激发学生学习情感的有效契机,我简单、生硬的否定不仅仅抹杀了学生的一腔热情,更暴露了我对教材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不能宏观的把握知识点,这也是我今后在教学中要注重并完善的。

  3.难点的突破还有些牵强口算方法的提炼有些突兀,如果分步骤引导,多给学生自主的`机会,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会有很好的锻炼。

  我们一直在学习新课程,在第一节试教前,我也在网络上查找了以上关于计算教学,新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可是,只有在上课之后,认真反思之后,我才真正对以上标准中的内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把计算学习活动从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转化成一个生动,主动和富有创造性的过程,这正是我在这节课上真正要体现的。 生成的课堂是灵动的,对教师的要求是高标准的。为此,我还需不懈努力。

《口算乘法》教学反思10

  注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基础,引导学生探究算理与算法的统一。

  学生已有的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知识和经验,课堂上围绕学生探索、掌握乘法口算的方法展开丰富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自主探究整百数乘整十数、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在探索、尝试、交流中扩展和提升对口算乘法的认识,在获取数学知识中提高学习能力,使学生体验成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

《口算乘法》教学反思11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让学生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掌握口算方法,理解乘法意义。

  这节课的教学对学生来说并不难,都是在以前学的乘法的基础上再学习的,所以我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主动探索,以合作的方式总结出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方法。学生学习兴趣很高,参与面较广。教学中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教学资源,学生根据画面内容提出数学问题。这样很快唤起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一开始便以一种愉快的.情绪进入学习情境,为能主动探索新知打下了基础。

  当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列出了不同的算式后,我又组织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再班内交流。通过学生的自由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经历了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不但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的理念,而且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同时将学生置于现实的问题情境之中来学习数学。既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口算乘法》教学反思12

  1.板书有些乱,重点没有突出,下次可以设计的更简洁一点。

  我最大的毛病其实是字写的不好,所以一直对自己的板书很没信心,主板书和副板书要分清区域写(以后规定就写最右侧)。不该写的就不写,保持简洁有力的板书,掌握住学生回答和我记板书十的火候。

  口算乘法

  300×10=3000300×30=9000

  ①3×1=3→300×10=3000

  添0法:一乘、二数、三添零

  ②300X10拆成300X5=15002X1500=3000

  副板书口算乘法

  300×10=3000300×30=9000

  ①3×1=3→300×10=3000

  添0法:一乘、二数、三添零

  ②300×10拆成300×5=15002×1500=3000

  2、习题设置有些重复,层次不分明。

  过去每次设计教案,我在设计习题时总是最不认真的,我以为把教学重难点讲清楚就行了,其实这是不对的,习题可是巩固强化课堂内容,可以提升学习质量,还可以弥补课堂上教学时的漏洞。这次教案我在习题设计上也认真了一些,找了很多练习题,挑挑拣拣,想把所有有趣的好玩的有意义的习题都塞进我的PPT里,我的想法其实就是习题做的越多越好哇,结果在层次上就没有注意,其实很多环节可以省略,留出更多的时间给学生,给学生干什么呢,我还没有想到。

  我听取其他几个老师的建议是:我会填这个环节可否舍去呢,我还在疑惑中。一开始的口算出示从六道改为两道,然后说说24×2、200×9的口算方法。“每天要送300份报纸,工作1天送多少份报纸?”这个环节和学生在前面提的数学问题从图中你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有重复,可以舍去。

  每天要送300份报纸,工作___10___天送多少份报纸?

  每天要送300份报纸,工作__30____天送多少份报纸?

  每天要送50封信,工作__40____天送多少封信?

  这三个问题设计的层次性到底在哪里呢,我也想不出来,因为是从视频那里照搬过来的。巩固练习里的24×10=12×200=和“我会填(1)口算24×20时,想()去掉0变为(),24×()=(),在()的后面添上1个0得()。(2)31×30,就是31与3个十相乘得()个十,也就是()”有重复,可以删去我会填。

  数学医院里是错题可以设计多0和少0,还可以设计一些对的题目出来。

  我自己的想法就是,一切追求简洁美啊,下次习题设计的少而精吧,3道就好了。

  3、缺少引导,教学机械填鸭式。

  尤其是教到本课重点时为了引导学生讲到添0法,我坚持按着教学设计的来,算300X10的计算方法时,一个学生说的是列竖式的方法,由于我的计划中并没有预设到这个,而且我认为学生还没学到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所以我没有认可这个学生的说法,还直接说他的方法就是添0法,没有把学生说的列竖式的方法记录下来,而是按我计划中的板书3×1=3→300×10=3000出示。可是接下来我又问学生还有什么方法时,学生又说到列竖式的方法,而且还不止一个,我只好“顺应民心”让一个学生上来展示她那并不是很规范的竖式(因为他们并没有学到笔算乘法,可见我当时心里是多么不乐意啊)。随后我借题发挥,说在列竖式时其实我们也是先算3×1=3,然后再添0的,其实还是用了添0法啊,硬是要把话题拉到添0法,神奇的学生居然听懂了。接着不幸的教学事故发生了,我问学生们哪种方法最好啊,学生们都说最好一种列竖式的方法最方便(因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啊,当时小朋友们确实听懂了的就是最后一种,因为那是他们想出来的)我本来是想他们说添0法最方便的,哎,可是他们都不是很认同,这个环节,我就硬生生的把添0法拉出来大夸特夸,好啊好啊真好啊,我们一起来研究添0法吧。课后,经有关老师提醒,我才明白自己犯了一个很大的教学失误,其实我一开始就应该把学生说的`列竖式的方法出示,然后引导他们观察,其实他们就是在列竖式时先算3×1=3,然后再添0的。这件事让我明白课堂是学生的,也是老师的,但归根结底是属于学生的,只有符合儿童认知发展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我很害怕我的填鸭式教法会害了我的学生,难怪我之前带的两个班级成绩这么差,也是有原因的啊。以后我要改进了。

  4、站姿和手势有问题,要多注意教师仪态。

  5、不和学生抢话,听学生说完,不管他们说的有多离谱。

  6、要放松,只是上一节课而已,又不是上刑场,不要太紧张,弄得一整晚失眠,还没有胃口吃饭。

《口算乘法》教学反思13

  一、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把计算教学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如果过多地强调口算技能、正确率的训练,简单、重复、机械的训练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以班班通课件邮递员送信为教学情景,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和学习兴趣,同时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在巩固应用的`过程中创设了猜猜我是谁、开火车等教学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课堂的乐趣,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把枯燥的口算乘法课变得生动,学生学习新知识会感到轻松愉快、兴趣盎然。

  二、注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基础,引导学生探究算理与算法的统一。

  学生已有的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知识和经验,课堂上围绕学生探索、掌握乘法口算的方法展开丰富的数学活动。口算方法的探讨,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在组内交流讨论。然后向全班展示本组的口算方法。对学生想出的口算方法,都给予了鼓励。引导学生发现,先用十位上的数或百位上的数相乘,再在乘得的数末尾添上两个0或三个0,进而掌握快捷的口算方法。在练习中,我也让学生在组内核对,有不对的地方先在组内说说原因,而后再全班分析,这样的错例来自于学生中间,学生会听得更认真,能更好的避免类似错误的发生,从而提高了孩子的口算正确率。

  总之,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课堂效果较好。但也有不足之处:一是课堂时间把握的不够好,出现了前松后紧现象。二是讲解时个别语言不够精确。在以后教学中多向其他老师学习,总结经验教训,是自己的课堂上出高效、实效。

《口算乘法》教学反思14

  《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个起始内容,从教材的编排来看,属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它既是对以前知识的梳理回顾,也是对笔算这个新知识的铺垫。

  口算乘法是“多位数乘一位数”这一单元的第一部分,也是最基础、最关键的部分。教材从儿童游乐园的情境图入手,引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目的`是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乘法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

  一、教学设计反思

  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标准》提倡算法多样化,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培养学生多样、灵活的解决问题能力。根据这一要求我做了深入地教材分析及学生分析,并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估算意识。

  教学重点是:理解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是:归纳总结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二、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反思

《口算乘法》教学反思15

  三年级上册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或不进位)的口算方法。口算教学本来就枯燥无味,但我在教学时利用图片,用激励的话语让学生学的兴趣高昂,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学生争先恐后说想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传统的口算教学就是“练、练、练”。虽然口算练习是要反复练习,巩固。但学生对算法、算理的理解很重要,只有理解了算法,会灵活的进行口算,才达到了口算教学的效果。不然题海战术对学生也只能起到厌学的效果,就是“做、做、做”,方法不清楚,学生数字相混,计算准确率不高,恰恰适得其反。

  我在教学口算时,如在教学:“19×4”时,让学生先小组讨论算理,后全班交流。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有的说:19+19+19+19=76。这种算法是正确的,但比较复杂,还有没有更简便的'算法呢?学生说:19十位上是1,表示1个十,10×4=40,个位是9,表示九个一,9×4=36,40+36=76。还有的说把个位9×4=36,个位写6,十位上10×4,40+36=76。以上方法都很好,学生觉得哪种方法最好,就选择哪种方法。学生大多采用第二种,第三种也有部分采用,但是此种方法易错,学生常常把9×4=36,36+10=46,而忽略了36应加上40,而不是40+16=56。特别是学困生计算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所以在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法时,必须要让学生弄清算理,在进行计算。如果算理弄清楚了,诸如“25×4,24×5”的计算,就会迎刃而解。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学习,提倡算法多样化,对学生的思维能力都有一定的提高。

【《口算乘法》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口算乘法》教案03-20

《口算除法》教学反思11-18

口算除法教学反思02-25

《口算除法》教学反思03-20

《口算乘法》教案15篇03-23

《小数乘法》教学反思10-01

乘法的估算教学反思09-23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10-25

乘法的认识教学反思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