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时间:2023-04-14 11:10:08 雪桃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精选20篇)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信息技术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精选20篇)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篇1

  学生最爱上什么课,就是我所教学的:信息技术。学生爱上信息技术课,这种爱好往往表此刻爱玩游戏,或者上网聊天、看Flash动画。而对一些基本的知识、技能却不愿认真地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导入,诱发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到达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我的教学资料中,既注重传授知识,又注重让学生理解电脑独特的思维;不仅仅要会使用电脑,还时常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这样做有什么好处,这个程序有没有更好的设计思路。

  在课堂上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用心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作出别出心裁的答案。学生智慧的激活,会反作用于教师和其他学生,使其能在更高层次上用心思维,从而在师生、学生间用心思维的互动中,不断闪耀出智慧的光芒。师生可从中尽情地去体验教学创造美的乐趣,并可获得教案目标之处的收获。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关注知识的结构和学习学习的认知结构,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和获得的潜力的迁移,使这些结构具有适度的`灵活性。让学生成为主角。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进入主体主角,主动地去发现学习从而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

  这就要求在一节课中,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自由,赋予学生自主选取的权力,选取方法是自由的。建立多向的交流环境,学生能够问教师,也能够互讨论,还能够查资料来解决。我们能够明确地告诉学生:教室是你们的,电脑是你们的,老师只是你们的学习伙伴,能学到多少知识,全看你自己的了。

  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始终处在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每堂课下来,学生都能根据自身的状况,根据自己的选取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真正成课堂的主角。学期末我还让学生尝试,自己给自己的作品打分,学生的诚实、信心也是我所教学的体现。

  教学的确是一门艺术,而且这门艺术又要跟现实结合起来,即教师又要赶进度,又要尽量把课上得生动,的确很不容易。你能够尝试着课前先告诉他们通过本堂课的学习能够解决哪些问题,把这个结果通过实例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调足他们的胃口,然后再上课,这样他们也许会更有兴趣,同时,听课时也更有方向感。还有,可能的话课下跟学生多交流,可能会更明白他们的想法。其实,有时候学生对信息课不重视,也不完全是课业负担的问题。

  总之,我觉得只要付出总是有回报,看到学生获奖的高兴,也是我的成绩的认可,当然还有很多的事情需要我去做,有更多的学生正渴望老师用知识去浇灌。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篇2

  回顾五年来,新课改引领我们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以学生为本的教学与成长,感受颇多。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喜欢信息技术课,但这种喜欢往往表此刻爱玩游戏,或者上网聊天、看Flash动画。而对一些基本的知识、技能却不愿认真地学习。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关注过程方法和情感的体验,从而实现教学目的。

  1、兴趣引领、化难为易

  例如,学生学习指法是十分枯燥的,如果教师一开始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不但学的很累,并且很不愿学。我在教学中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当学生玩游戏觉得有困难的时候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就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简便自如了,此刻高一年级学生的英文速度都在50个每分钟以上,大部分到达100个左右每分钟,个别同学到达200多个每分钟,同学们基本上个个学会了盲打。

  2、精心导入,激发学趣。

  在讲授基础知识时,利用计算机、大屏幕、投影机进行重难点的讲解、示范演示。我在课前精心制作的PowerPoint幻灯片、Flash动画等课件,配以优美的音响效果,学生的注意力被完全吸引到教学上来,能够把精力放在课堂教学的现场发挥之中,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获得更多的技能。

  3、直观教学,加深记忆。

  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应根据其特点,针对一些计算机术语、理论性概念有针对性地讲解,做到突出重点、抓住关舰形象具体,然后让学生经过很多的操作来验证所学的知识,熟练的掌握操作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巡视、辅导,及时发现问题,例如,在学习键盘一课时,我提问空格键、换档键和Backspace键有什么特征?让学生讨论。经过讨论让学生明白空格键上没有任何一个字符,其主要作用是输入空格。而换档键上有向上的箭头,其主要作用是来输入上档字母。Backspace键有向左的箭头,其作用是删除光标前面的字母,相当于橡皮擦的功能,这样由浅入深、变抽象为直观,让学生对其印象深刻,利于记忆。

  4、自主学习,不断创新。

  学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教师应当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在实践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高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必须的阅读能力。能够自己探索一些工具及软件的使用方法,一般情景下采劝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即学生在使用一些工具时,一开始教师就故意留一些在操作过程中要用到的工具不讲解,而学生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又要用到,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去阅读教材,然后教师再加以引导,最终解决实际操作问题,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学生逐渐会构成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PHOTOSHOP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自主学习。有的学生讨论、尝试,有的学生在看书寻找,同学之间也不由自主地互相帮忙起来。最终让学生互相交流,教师进行适时的点拨,学生很容易就了解了窗口的基本组成,及工具栏中的各工具的功能。

  总之,要上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只要我们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处处留心,时时注意,必须使用易于学生理解的语言和教学方法,让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趣味、生动,使我们的学生能在简便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他们驾驭计算机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5、欣赏个体、激励全体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人格,欣赏学生是教师必做的功课。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差异,在这个时候我总是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学生,看到他们的闪光之处,然后加以赞赏的同时指出不足;注重发挥小教师的作用,并及时鼓励同学们只要肯下功夫,每个人都有可能变成电脑高手。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我尽量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这样不但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6、钻研教材,分层教学

  处于少年期的孩子活泼好动,充满自信但缺乏耐心。在一节课的时间内,总要求他们安安静静、规规矩矩地按照教师的要求做是很困难的。那么,如何坚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呢,我认为首先要研究教材,精选资料,对容易的知识点的讲解可粗略一些,让学生自学;对难度较大的资料要想办法化难为易,其次,要让学生多动手。学生对动手操作十分感兴趣。试想,一堂课只讲理论不让学生动手,他们的注意力何以集中?所以,精讲多练、合理安排时间,难易结合的任务驱动,能到达较好的教学效果。要求所有学生都要完成基本任务,另外布置附加任务,让基础好的学生去完成,这样的分层让能力强的学生可有更多的练习机会以获取更多的知识技能。

  7、教法多样,教无定法

  信息技术课一般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开始先由教师确定学习任务,然后教师讲解、演示。我认为应给孩子们展示的机会。让孩子上台面向全体同学操作不仅仅能锻练自己的水平,并且也供给了一个让学生和学生交流的平台。这是我在学习新课标之后思考的问题,多一种方法,多一些尝试能够多几个方位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和热情投入到学习中来。

  例如我在讲授图形的变化这一资料时,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首先打开photoshop程序,每个同学导入一条鱼的GIF图片,之后,我开始变魔术,演示鱼妈妈的水平翻转变化,然后同学们探究鱼妈妈的其他魔术变法。鱼妈妈如何长大或缩小、鱼妈妈怎样转弯……学生们在问题的引导下认真地自主学习,体验发现的欢乐,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中得以体现。

  最终,我请学生帮忙鱼妈妈找到一群鱼孩子创作作品。学生练习时,我要求越有创意越好。

  学生展示作品以后,组织学生自己品评。如何评价作品、如何应对别人的评价都是教师需要引导和关注的。

  课堂上,学生唱主角,我也深入学生中间,互相讨论,平等对话,一起探究。请学生到教师机上演示,鼓励能者为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兴致盎然,涌现出很多有创意的作品。

  教育本身就是不完美的艺术,整节课看来,任务密度偏大,个别同学只完成了导入和变形。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尽量避免留下遗憾。

  8、充实提高,转变观念

  我认为,现代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使学生变被动型学习为主动型学习,让他们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并理解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教师的主角逐渐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设计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忙者、学习资源管理者及研究者。这在给教师提出全新的挑战的同时,也为教师供给了广阔的创造空间。我认为,信息技术课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根据信息技术课的特点,遵循从知识到技能、从技能到知识的认知规律:自学→掌握知识;动手→培养技能;应用→将知识与技能紧密结合并互相转化。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悟知识,发现知识,构成技能。毕竟,未经必然王国的跋涉与历练,哪有自由王国的驰骋与翱翔?

  其次,从学生的经验出发,选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完成趣味的学习任务,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坚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发现需要和创造的成就感,尊重学生学习的独特体验,放手让学生学,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然后,教学不能局限于一节课,局限于一时,必须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以更高、更长远的眼光来处理教材,实现课程的拓展延伸。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篇3

  三年级——《插入图片》

  本课的图片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插入文件中的图片,第二种是在线图片,这相当于过去使用的word中的剪贴画。前一个问题本不是大问题,但现在学生机上没有图片,需要从网上下载,如是一来,他们对于下载图片又忘了,结果做得很慢,按理说,我应该发一些图片给他们,但我一直没有用这个功能,所以学生也不会接受,这是日后需要注意的方面。第二个本来也不太难,但由于网络问题,结果效果也不太好。

  四年级——《用声音控制小猫》

  这一点是相对于原来的点绿旗或键盘上的某个键而言的,所以开头先到侦测部分中将音量部分点上去,然后再针对不同的问题是设定不同的活动内容,是行走,还是翻跟头,再就是平滑移动,最后是身子放大百分之十,对于学生来说,设定不同问题音量的数会上,需要了解,在这里用到逻辑一项里的各个知识,尤其是是音量值处于两个数据之间时,需要注意用到一个带且的选项,这在高中集合中似乎叫并集,至于对于各个活动的设置,反而不是太难的事情,在做的'时候,同样分段进行,在中间让学生自己练习。在给三班讲课时,上课时发现教师电脑不好用,无奈之下,便让学生自己照书上操作,我则在各处指点,我发现多数学生不知道在侦测部的分音量值要点一下,这样才会出现在舞台中,还有人在应该拖入音量值的地方直接打字,结果打不出来,所以我在黑板上提示了一下,只是有学生不听,后来单独跟他们说才知道了。最后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完成了,并且没用多少时间。

  五年级——《机器人沿线走》

  对于这一课,去年跟学生讲的时候,由于没有软件操作,主要谈的是原理,当时是说了不少,但自觉没有多少意义,今天则开始用软件进行设计,课前已操作了一遍,但还是有些摸不着头脑,上课后继续操作,对于几个过程有所感觉,但还不太明显,所以演示给学生看完后,便让他们自习,自己仍在操作,这时才将两个自变量有所了解,然后再来看所设定的条件,我想,还是要多看看书才可以,对于相关的原理要进一步了解。在给一班上课时,让学生自己操作,后来我在巡视时发现,有的学生无法将灰度传感器拉出来,仔细一看才发现,他们没有预先将三个通道设定为灰度传感器,这一点与Scratch的舞台上没有动作积木性质是一样的。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篇4

  信息技术课与其它小学课程有所不同,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操作技巧。目前,许多小学都陆续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初步学会计算机的使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四年级信息技术的教学重点主要就是围绕着打字进行,这个内容其实可以不用教,只要大家真能做到在家练习就可以了,但是为了照顾有些家中没有计算机练习的学生和极个别没有耐心的学生,是部分同学不至于因为打字速度跟不上,影响了以后的教学进度,还是把他拿到学校里来。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几点反思。

  儿童心理学研究指出:小学生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己为中心的探索活动方式。这就表明,“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自己探索、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应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在上完这样一节课后,我对此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我在教学word插入图片和文字时,介绍完后如果让学生以此工具为主创作一幅作品,尽管生活中的这方面的素材很多,但不限定画什么,没有提示,多数学生无法继续深入思考,只是在版面上不断地添加一些图片比如太阳、气球、五环旗等,形式上或许带有偶然的美感,但内容上却很单薄。在学生的思维有了一个相对充分的酝酿后,我引导让学生想想生活中还有那些是跟我们的作品相类似的。马上有学生指出我们经常看的报纸,又有学生指出一些杂志也是这样的,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了,兴高采烈地进行了讨论。在学生的屏幕上也相继诞生了各种各样的作品,下课了还意犹未尽。这种先抑后扬的教学节奏,为学生的主动思维在时间和空间上留下了余地,适时的启发,利于开阔眼界,引发联想。使学生克服了思维中的依赖性和惰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被动转为主动。从而我想:作为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又有着广泛实用性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更应采用能够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发挥学习主体性、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主动学习方式。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起指导、启发的作用。应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亲身体验创新和自学的乐趣。这不仅能深化教学内容,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的兴趣推向高潮,而且还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

  直观教学,加深记忆。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固有特征,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应根据其特点,针对一些计算机术语、理论性概念作有针对性讲解,做到突出重点、抓住关健而且形象具体,然后让学生通过大量的操作来验证所学生的知识,熟练的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应加强辅导,在通过屏幕监视器或巡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用这样的方法,变抽象为直观,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加深记忆。

  学计算机就是要多练习。在学习打字的课程中,与其让学生强行学习理论知识,背熟键盘字母排列、键盘功能还不如让学生多练习。而实际上,我发现打字熟练的学生,并没有一个熟记过键盘字母的排列,而且也不能够背出键盘字母的排列。而且,我们知道有些离退休的老人,打字也是飞快地,没有别的`原因,是聊天软件让他们自然而然的把打字速度提高。还有我看到过有一个编程高手打字时就是只用2根食指的,而且速度也是奇快。最后一个例子是:通过半个学期的练习和实践,大部分学生的打字速度都有很大的提高。

  小学信息技术课,一定要在平时多留心,而且尽量使用学生易于接受的语言和教学方法,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让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使我们的学生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他们驾驭计算机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我相信,只要努力去发现、去探索,信息技术教学效果一定会提高。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篇5

  从教几年来,使我感觉到信息技术课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必须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探索适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教与学的新策略和新模式,将信息技术教育的每一堂课真正转变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金土地。以下是我对一堂初中信息技术课《插入自选图形》的教学反思:

  本课的重点是插入自选图形和图形的组合,教学难点是图形的组合。刚开始我的教学设计是老师先演示操作过程,学生再上机操作。一节课下来,我感觉教学效果不是很好,虽然学生一直在动手实践,但是他们只是照着老师的操作步骤一步步完成练习,学生的积极性无法激起,创新精神根本无从体现。课后我对教学进行了反思。为什么不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呢?这样不是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了吗?于是我重新设计了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实际掌握知识水平的情况,给学生留有自主学习和实践操作的时间。除了基本操作的教学外,还应该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审美的教育。由于学生的操作水平相差较多,所以在做的过程中可充分发挥小老师的作用,发挥小组的作用,以点带面,让学生更好的完成任务。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应自始至终贯穿的教学思想是: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亲自动手操作,学生只有在不断的使用过程中才能学好用好计算机。

  实践是获取知识的源泉。在学生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营造出宽松和谐、合作学习的氛围。通过对课堂结构的探究,我觉得,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时,教师不要过多地干涉和限制,以使他们能大胆地实践、充分地联想,从而引发创造思维。而且在实践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之间的交互学习、允许他们下座位向掌握较好的同学提问,这样做学生非常感兴趣,而且也能够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在学生探究时,教师也不能完全甩手不管,在学习实践中发现问题时要个别问题个别指导,重难点问题要统一讲解。

  在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已被广大教师所认可。在新授部分,我以任务为驱动,让学生自主学习,找出问题,而且利用小老师,去教一些领会稍微慢的学生。在拓展练习部分,学生可在刚才基本任务的基础上继续制作其它图形,可以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作品创作。充分体现了学生在“任务驱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变教师“要我做”的外在要求为“我要做”的内在需求,让学生真正成为了“目标驱动”的主人、“内容驱动”的主人和“方法驱动”的主人。

  在评价学生作品环节上,老师采用自评、互评、师评,对优秀的作品进行全方位的评价,以达到知识构建的'目的。通过评价学生作品这一环节,学生不仅能发现他人的优点,同时也会发掘自己的不足。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毫无保留地对作品进行品头论足的平台,通过评价还能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这堂课教师力求导得得法,学生学得积极主动,使整个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创造想象的全过程,反思这个过程,我认为教学是否成功,关键在于是否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师要努力做到尊重和赏识每一位学生的价值,赏识每一位学生的兴趣、爱好、专长,赏识每一位学生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使学生意识到教师很欣赏他们,以增强自信心。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适时放开学生,指导学生自己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放飞想象,达到比较好的学习效果。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反思,有些地方还很肤浅,观点也不尽正确,就课堂教学而言也还有许多地方值得商榷、提高的地方,今天拿出来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篇6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性学科,除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外,更多的是培养学生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让学生在掌握必备操作技能之余还要重视培养其应用和创造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使每一项教学活动都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设置幻灯片背景》这节课我设计了这样四个环节进行教学:即“创设情境,激情导入”——“自主学习,探究新知”——“巩固新知,展示自己”——“评价小结”。这个设计从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出发,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展现了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在教学中的应用,使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课堂中得以充分应用,整个教学过程真实、扎实、朴实,各环节的学习力求让学生都能亲历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过程,使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有所感悟、有所收获,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教师定位准确整节课中,教师不是在做一个说教者,没有刻意地去进行知识的讲授,而是借用书本和学生的探索来进行知识的传授。可以说,老师在本节课中不是一个导演,而是剧中的一个组织者,这样就很好地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

  2、教学过程清晰本节课的内容难度不大,教师在教学结构的设计中主要以学生的兴趣为主,层次清晰。先用展示比较引入主题,然后进行具体的操作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其中的变化,并安排学生自主实践,最后由学生进行交流评价。主要内容层层递进,将不复杂的内容教出了新意,使课堂呈现出轻松活泼的局面。

  3、营造情境,激发兴趣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情境营造不仅在于提高内容的趣味性、增强气氛,更在于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应提倡不断地探究。教师在一开始就通过生动的语言讲授把学生带进希望学习的情景中,在教学中又通过设置各种问题和练习,不断为学生营造学习的环境,诱导学生追踪事件的各个环节,调动学习兴趣。

  4、自练自悟、自主学习《新课标》表现出了对创新能力的极大关注,要求我们在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都会导学怎样学习,要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向建构主义的现代化教学转变。怎样在信息技术课中让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是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程,我们要学会利用好我们的课本,让孩子真正学会看书。在课堂上,我们清楚地看到,学生们不仅会看书,而且看得很认真,并能按照步骤完成操作任务,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5、积极主动,合作探究合作探究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有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课堂中,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尽可能为学生创造交流学习的条件。在处理书中做一做时,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并由学生汇报学习结果,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而且增强了学有所用的意识和团结互助的精神。问题和不足:教学是门艺术,艺术要追求完美,自然有缺憾,所以教学永远是一门缺憾的艺术。自己在组织教学时,激励性评价不够,没能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于大班额不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造成了缺憾,语言也有缺乏严谨之处,今后我将继续努力,博采众长,刻苦钻研,不断学习,实践和反思,努力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

  现在学生在信息的学习上,“贫富悬殊”现象十分严重,而且我们不能以他的学号来划分他们的优差。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使用评价的手段来发现他们掌握程度,从而对他们的教学采取分层教学。另外我们看到学生不认真听讲,就会去怪学生不好好听,而不去反省自己的教学行为如何来吸引学生。我们的信息技术课有很多的课程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如游戏、FLASH动画演示、采取学生制作网上评比的方法激励学生主动去参与学习中去,与教师实现互动,这样的教学才能真正的提高学生的技能。所以我们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怎样用学生理解或掌握的方法去教他们自己去学习,如何去掌握。那么学生主动地参与进来了,我们就不会出现上课不认真听,冷场之类的情况。

  学生的掌握知识程度参差不齐,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不同,如何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一定的发展是我们每一个老师任务。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会用同样的标准去衡量每一位学生,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学会那些技能、完成那些任务。这样其实会抹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任务定得太高有的学生完不成,索性就不高兴做了;任务太低了,好的学生完成了就没有事做,就可能会制造一些其他的“事件”。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多反思如何分层次的布置任务,也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同学充当一下“小老师”,让他们尝试角色的转变,同时增进学生间的友情。这样我们就能让每一个学生在不同的层次上都能得到一定的发展。

  要开展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开展互动学习,就要给学生提供可供研究的海量信息资源。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家长、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主动地采用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网络环境给课程整合提供了非常好的协作交流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所有学生可以平等的对话,没有性别的差异,没有性格的差异,没有身份的差异,更没有传统评价标准强加在学生身上的优劣标志。所有学生按照研究课题与兴趣自然分组,充分发表见解、展示研究过程和结论。师生之间完全没有了以往的无法跨越的鸿沟,自由平等的对话。学生研究的结论并不重要,展示的成果也不是唯一的评价标准。我们更看重的是学习的完整过程,他们是不是学会了学习?他们是不是不再需要我们的扶持?他们是不是将成功的在终点冲刺!

  值得讨论的是,这种资源中心和协作交流平台并不一定全部是在互联网进行。从教学实际中我们注意到:互联网上的资源和平台就一定适合我们的`教学么?互联网络的资源浩瀚无际,但是并非就一定可以给我们的教学带来有用的信息,反而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很大的随意性和不可预测性,给教师的备课也带来很多盲目性。另一个方面,互联网很大程度上已经是一个商业网络,所用的平台并非是为教育设计的,各种交流平台更是不便于学生们的专题交流。同时所有网站提供的免费主页空间也是没有保障,因此,如果用它来构建学生作业的评估展示平台功能是无法得到保证的。就目前网络建设和互联网现状,我认为完全可以依托局域网的高速宽带,建立自己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授课平台,一方面由教师和学生课题研究小组引入互联网资源,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资源库的作用,引入资源中心的资源,同时也可以引入学校师生自己创建的信息资源。利用动态网页技术在自己的网络上开辟各种专题的信息协作平台。

  信息技术和学科的整合不仅是学生学习方式的革命,也是教师教学方法的全方位变革,要使计算机成为教师的真正工具,不要求各学科教师自己从头设计自己制作课件。信息技术和学科的整合并不能要我们的学科教师都费力搞什么多媒体课件,我们只要学会拿来主义和再加工能力,如果有现成的电梯大家都不去使用,岂不是对资源的浪费?浪费了网络资源,还浪费了你自己的精力。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篇7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教学方法应以教学需要为中心。教学方法要有针对性;针对学生的准备状态,教学内容的特点,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的适用范围,已有的软硬件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素质条件综合权衡,从而选择和使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要有灵活性;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具体条件及其变化灵活选用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应该多样化选择和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丰富教学过程,而不是用一种或某几种教学方法一教到底,长期有变化。目的不在于要教师照搬照做,而在于希望他们能够参照这些教学方法积极实践,不断创新。

  教学先让学生课前预习本课内容,然后通过上机预习各知识点所设的“学着做”内容,让学生基本了解本课的`学习任务,在这个明确目标的驱动下,听教师系统讲解新课以理解学习这些知识的作用和意义。然后,分类布置作业可以让不同水平的同学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理念和分层次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在本次教学中具有很大优势。第一,教师通过网络教室软件实现演示法使教学更加直观、清晰,教师的操作通过网络直接传送到每一台学生机上。学生可清楚看清每一步操作并可在教师的指导下用手边的鼠标、键盘模仿。第二,实现分层次教学的思想。教师系统讲解保证每一个学生达到了本课基本要求。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练习,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同学超前学习新知识或自学其他软件,挖掘其潜在能力。

  信息技术与其他科目不同,它不受年级或年龄的限制,只于平时学习和实践有关,选出几位比较熟悉WORD的同学参与辅导,以照顾到更多的初学者,真正完成教学目标。若能选出特别优秀的同学代替老师讲解更好,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学生以后适用信息社会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必备的基础。

  教学方法,就是教师的工作方法,他凭籍着这些方法,使学生精通知识技能和熟练技巧并发展他们的智力和才能。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不能习惯性地不厌其烦地对学生倾其所有,历数菜单,盲目地试图提高学生操作菜单的水平。事实上工具软件功能丰富,操作方法多样的特点根本就不需要点滴不漏的教学,学生无需完整的地学习所有或大部风功能。学生通过对”范例”的学习,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及其本质,促进学习迁移,并有利于实际应用。比如,在windows操作对象上淡季鼠标右键一般都回弹出菜单,能够方便地执行各种命令或进行各种设置,在推广到word等其他软件一般也有类似的操作规律,体会人们常说的”右键无处不在”,从而知道其他软件的学习与使用。

  一个好的教学方法,不仅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也影响着学生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去掌握知识,影响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其他能力的发展。相反,学生的学习方法,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学习和掌握知识,也会影响教师教的方法,一种好的学习方法,会影响教师教的方法的改进,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篇8

  夸美钮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学生爱上信息技术课,但这种爱好往往表现在爱玩游戏,或者上网聊天、看Flash动画。而对一些基本的知识、技能却不愿认真地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导入,诱发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导入课堂教学。

  一、游戏入门,自觉学习。

  既然学生爱玩游戏,那么就让学生通过玩游戏来激发他们想学的愿意。把计算机新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例如学习指法是非常枯燥的,如果教师一开始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不但学的很累,而且很不愿学,更加不能强迫其练习了。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通》,比赛谁的成绩好或者与老师比赛。学生在“青蛙过河”等游戏的.实践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于是就有人提出如何能够打得又对又快。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这样,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计算机知识。这是相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的。

  相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而言,要学习的基础知识比较多,学生对相对枯燥的基础知识却普遍感到乏味,学生虽对计算机的兴趣值颇高,但对教师讲起理论知识却不感兴趣,任凭老师费尽口舌、筋疲力尽,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仍似是而非,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二、精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

  既然学生对计算机感兴趣,那么,在讲授基础知识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室的计算机、大屏幕、投影机,即可以进行重难点的讲解又可以进行示范演示。课堂上演示我们在课前精心制做的PowerPoint幻灯片、Flash动画等课件,配以优美的音响效果,学生的注意力被完全吸引到教学上来。教师再也不用为维持课堂纪律而花费过多的时间,完全可以把精力放在课堂教学的现场发挥之中,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获得更多的技能。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篇9

  新课程实施两年来,老师们已经从教学中总计了许多教学经验,形成了非常珍贵的教学资源。刚拿到《信息技术基础》这本书的时候,相信许多老师都傻眼了,这怎么教啊,全是文字,理论。在大家看来,信息技术教的就该是技术。但是新课程的理念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对于第一章的课——信息与信息技术,去年我们上的时候也仅仅是让学生自行阅读。前段时间去安徽黄山市出差,给我的任务就是上一堂第一课《信息及其特征》,当时我还真傻眼了。后来他们给了我前两年省里优秀的课例,再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技术,出色的完成了任务。

  其中安排如下:用CCTV5体育人间播放的两个人骑单车去西藏的纪录片,引出俺自己暑假的单车之旅,并提出做这样的旅行需要收集的一些资料,即信息,进而引出信息,并通过让学生举例明白什么是信息。然后通过PPT巧制倒计时游戏—《你来比划我来猜》,通过这个游戏活动向学生非常直观的演示了信息的`传播,并引伸出其他传播载体和途径。而后通过信息的传播过程结合实例分析信息的基本特征,其中还穿插了几个练习。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掌握了知识,也体会到了信息技术课的乐趣。从这个方面看来,只要我们认真备课,挖教材,学习别人的优秀课例,一定会备出好的信息技术理论课来。

  由于这学期我上高二,因此我把上面那个课例给高一的老师使用,效果应该还不错,如果操作的好的话。

  今天去听了他们的第二节课《信息技术及其影响》,课本中是以文字图片展示信息技术及其发展影响,大片文字,死板的图片,直接照本宣科学生很难接受。高一的老师做的也很好,找到了应该是山东(信息技术是要参加爱高考)的课例,在他们的课例里,用视频的方式展示信息技术发展及其影响,感觉效果比老师讲授和学生阅读强多了。

  但最后一个环节“学生通过辩论来理解信息技术的影响”基本上他们没有做,我的改进意见是可以通过BBS的形式在网络上发表各自的观点,正方一栏,反方一栏,全班也不分正方反方,只要你认为谁的意见对谁的意见观点不足都可以回复反驳。在这里如果用到一个技术:用Ajax来实现网络的无刷新提交效果就非常棒了,这样学生在写自己的观点的时候还没提交也可以看到别人刚刚发表的观点。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篇10

  本课是在学生熟练掌握运用WORD进行文字编辑的基础上,采用尝试操作、自学探究、小组合作交流等多种形式,学习制作电子贺卡,为学生创设宽松、自主的学习环境,倡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新知识,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大胆尝试不同的操作方法,学会插入图片和艺术字的方法。通过把背景图片和文字组合成贺卡,使信息技术学科,语文学科进行整合,让学生既获得语言文字的训练,又受到美的熏陶。把自己亲手设计的贺卡送给亲人和朋友,使学生懂得感受爱、领悟爱、学会关爱别人。

  一、采用“任务驱动法”使教学目标十分明确。

  “任务”驱动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若干具体任务为中心,通过完成任务的过程,介绍和学习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本节课,我采用“任务”驱动法,受到了明显的效率使学生产生了学习的兴趣,也体现了建构主义理论精神。例如:在学生熟练掌握了运用word进行文字编辑的基础上,运用尝试操作、自学、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形式,学习插入图片方法后,教师又提出新的“任务”,如何插入艺术字,让学生自主地完成这一目标,为学生创设宽松、自主地学习环境,倡导她们大胆质疑,大胆尝试,主动探究、乐于探究。通过学生主动学习,培养他们获取新知,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民主平等氛围。

  “爱生”作为教师的天职,也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基础与前提,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民主平等氛围是本课的特色之一。通过让学生讲发生在身边的贺卡故事,谈谈自己设计贺卡的创意,把贺卡送给同学和亲人等活动,体现关爱他人,关爱自己的良好品质。让他们深刻领悟到人间最美好地真挚的友情、亲情和师生情,从而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创设了师生之间的民主、和谐的氛围。在教学中,我始终保持微笑教学,让学生从教师的眼神和手势中感受激励,感受振奋。其次,做到尊重和信任学生,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不唯师,不唯书,建立一种融洽平等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才会乐于探究、乐于参与教学过程。

  三、创设探究环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人们思想的产物,也是思想的原动力,在问题面前能够孜孜以求是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的前提。在教学中,学生通过自学、讨论、交流、自主探究学习插入剪贴画、及时发现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学生的主动探究显然是不能完成的。例如:在设计贺卡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在课前收集了各种类型的生活中的贺卡,并展示给大家,让学生观察贺卡、讲述贺卡、找出贺卡的共同点(有精美的图案和文字)创设探究环境,并让学生以猜猜看的形式谈制作贺卡的步骤。学生马上联系已有的知识,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产生了亲身体验的强烈愿望。学生通过一系列地主动探究、主动质疑、自主解决从而培养了学生积极的探索意识和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四、注重学生个性差异,学生自己选择操作。

  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我清楚地认识到同一年龄段的儿童,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在信息技术方面有的同学动手能力比较好、有的同学表达信息能力比较清楚。因此,要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如:在插入来自文件中的图片时,由于课前准备的图片素材库里有许多漂亮的背景图片,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选择不同的图片进行操作,制作出来的贺卡也各不相同,从而发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通过学生写祝福语,来表达他们的祝福,使信息技术学科和语文学科有机的整合,锻炼了他们的语言文字能力,也培养了他们学会关爱他人的良好品质。

  五、拓展应用,共同巩固学习成效。

  本课教学,我不仅教会学生在word中制作电子贺卡的知识,还让学生“学以致用”,了解贺卡的发送方法,及电子贺卡在当今信息社会的应用。提高他们的获取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传递信息的现代信息技术能力。通过拓展巩固了学习成效,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由于本堂课教学内容较多,因此在执教过程中压缩时间,未能让多数学生发言、展示作品。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克服这一缺憾,以达到完美。同时,我也得到一些启示:

  1、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应用性极强的学科。课堂必须让学生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去实践、去探索、去体验。只有让学生多去操作、多去实践,才能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能,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2、在信息技术课中培养学生为“创作小主人”,计算机辅助教学,创设了情景,激发了兴趣,变化无穷的画面刺激着学生,使学生自始自终处于兴奋状态,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创设了条件。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在信息世界去创造、去想象,让学生的思绪插上翅膀,展翅飞翔。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篇11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可能会常常遇到一些突发事件,但可能有部分老师的处理可能和我一样,这样就有意或无意伤害了学生。如有的学生上课举手回答问题答错了,就批评他,或就直接让他坐下,而不进行分析他错的原因。久而久之,这个学生肯定不会再在上课时举手回答问题,这样就出现一堂课上没有学生举手回答问题,这样教学气氛就比较差,影响我们的教学激情,同时我们也不能及时得到学生掌握程度的反馈信息。另外一些差生,每次考完后成绩大部分是不理想的,我们就要说他成绩怎么考得这么差,拖班级后腿而不注重他的进步(如总是错的题会做了,粗心的毛病改掉了)久而久之,他们就会更加产生厌学,导致恶性循环。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每一个学生都有他们的自尊,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里说过:“任何时候都不会给孩子不及格的分数”,其用意是希望教师任何时候都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所以我们要常常反省自己的行为对学生有无伤害。在教学过程会出现闪光点。如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精彩导课语,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的重难点创新的分析,每个知识点之间的过渡语,对学生做出的合理赞赏的评价语等诸方面都应该进行详细记录,供日后参考。同样在教学过程中,每节课总会有这有那的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如语言说话不当,或教学内容处理不妥,教师课后要冷静思考,仔细分析学生冷尝不能很好掌握知识这方面的原因。另外我们每个学期至少会有一次全市的教研活动,那至少我们可以听到一些优秀的课例,我们也可以取他们的成功之处用之自己的教学中。所以我们应该在每一堂课后都要进反思自己的成功与失败之处,舍弃糟粕,避免在今后的教学中犯同样的错误,取其精华用之以后的教学中,从而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使我们的教学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

  1、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备好课

  我们知道,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过去强调就教材而备教材,老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新课程理念提出: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建构的过程,强调在合作互助中学习,特别关注学生的主体要求,尊重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顺应学生的自己发展,鼓励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自己探究的学习能力。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就要求在上每次课前要作好充分的准备。

  ⑴按新课程标准,备好教材。

  高中信息技术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总共有6大模块。高一上学期我们上必修课内容。根据新课程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因此,在研究教材过程中,我从知识性和人文性两个方面来考虑。知识性包括信息技术内含的知识和课外延伸的知识。人文性是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来讲的,备教材应领会新课程的主要思想;研究信息技术教学的新课标,从整体上了解教材的特点、把握书本的体系结构,分析新课标,通过钻研教学新课程标准,掌握教材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统观全局,抓住主线。

  ⑵备好每一节课的教材新教材的特点之一是“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开放性”,即教学内容是基础而丰富的,呈现形式是丰富而开放的。因此,我们在备课时要认真挖掘教材每一节课的资源,力图呈现丰富多彩的感知材料,给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留出一定的思维空间。例如:在学习第一章《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这一节时,在学习了常见的信息技术外,结合日常生活,补充说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给人类带来巨大好处的同时,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犯罪也日益猖獗,由此引出信息安全问题。从网络犯罪,安全漏洞难以堵塞,当前信息安全领域的热点问题3方面加以说明,拓展学生知识。

  ⑶备学生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这次新课程改革的宗旨。在这样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要求课堂上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二要在课堂上真正能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使新课程的理念真正落实到每一天的课堂上来,备课要做到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基储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等情况,既了解一般情况,又了解个别差异。通过分析学生的差异来进行分组,在组中要特意安排接受能力比较好的.同学,增强每个学生的合作意识。例如:在学习第二章《信息获确时,整合第二章内容,布置3道实践题,分别是国庆3日游,泉州3日游和自配电脑(高中低)3种方案,学生分组任选一个题目,利用网络资源查找相关主题内容,最后以作品(作品形式自定)的形式呈现,要求各组学生分工合作,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效果甚佳。

  ⑷备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本身既包括了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包括学生学习的方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讲授、任务驱动、参观、演示、实习、练习、课堂讨论、欣赏、复习等方法。信息技术教师一定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需要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法,运用现代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学习使他们学会学习的方法和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在教学方法中,我经常是同时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任务驱动,课堂讨论等等,目的在于树立现代的教学观念,主张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学生的“自己尝试在先,教师的引导在后”为原则。

  ⑸写心得体会

  实际的课堂教学很难完完全全地按备课计划去进行,因此写心得的形式总结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宝贵经验教训,可作下次备课的借鉴。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缺少现成的教学经验供我们借鉴,我们必须不断探索新的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不过要把课上好,首先要把课备好。陌生的教材要求备课,熟悉的教材也要求备课,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自己立一条戒律:“不上无准备的课”。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篇12

  【摘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通过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基础性、发展性和创造性的提升;有效的促进学生真实的成长和进步。

  现代社会中,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运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和平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使人们清醒认识到:不掌握计算机知识和基本技能,将难以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有效地工作和生活。信息技术课程已经成为学校必不可少的课程之一。然而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缺少现成的教学经验供我们借鉴,所以我们必须不断探索新的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要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对象和条件等,灵活、恰当地选用教学方法,并善于将各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任何一种方法和模式的选择和使用,都应该建立在深入理解其的基础上。作为一线教师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总结了一些较实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比喻说明法

  计算机课程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基础理论知识,对于十三、四岁的初中学生来说有时较难接受。如果在讲课时适当地运用比喻,就会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在讲网络中的域名和IP地址时,我是这样讲的:世界上的人很多,我们怎么来区分彼此呢?我们可以通过用自己的名字和用身份证号两种途径,我们可以使用身份证号来唯一的指定某人,但是,身份证号太难记了,日常生活中,我们用名字来指定某人。网络中的计算机也一样,为了区分彼此,他们也有“名字”——我们称之为域名,同样他们也有自己的“身份证号”——IP地址,IP地址可以唯一的指定一台计算机,但是,记住它不太容易,平时,我们只用域名来指定网络中的计算机。这样,学生们很轻松地就揭去了域名、IP地址的神秘面纱。

  二、愉快教学法

  众所周知,汉字输入训练是一项机械、枯燥的教学内容。有的学生往往在学会了输入方法之后不愿花时间反复练习,这样就不容易再提高输入速度。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建议创设一种愉快的环境,让学生在玩中学,在练中学不失为一种好方法。首先进行指法训练。对照实物让学生认识键盘,并讲解键位及指法要求,接下来我为每一台学生用机安装打字游戏软件。各式各样的打字游戏马上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学生们尤其喜欢“警察抓小偷”练习指法,通过几次游戏比赛,学生很快就能记住指法与键位。然后就可以教会学生汉字的输入方法,进入实际训练。以后可以再安装上汉字输入的测速软件,搞几次分组或全班学生的输入竞赛,调动起学习的热情。

  三、表扬奖励法

  当代的初中学生年龄虽小,但是已有较强荣誉感和好胜心,对老师的.评价尤其在意。所以每当学生有好的作品完成,我就利用极域广播软件展示给全班同学,同时加以表扬鼓励,这不仅会激发被表扬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其他同学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此外,针对不同程度水平的小组同学,制定不同的标准要求,只要能达到目标,不断有进步就适时给予玩益智游戏的奖励。用“玩”这个手段,达到促进练的目的,使大多数同学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提高,促进了全体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

  四、任务驱动法

  所谓任务驱动法,就是把每个学习单元中要完成的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我感到,让学生有目的的学习和实践,可以提高学习效率,锻炼学生的学习和探索能力。比如有一节课的内容是powerpoint中动画效果的设置。首先我给学生展示两张生动新颖的贺卡,一张是静态的另一张是带有动画效果的,问学生们更喜欢哪一张?接着我这么说:要想给对象添加动画效果那得先找到有关动画的命令吧,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找找看吧。学生们首先找到预设动画,我就趁机提出简单要求让学生试着动手操作,接着提出较为复杂的要求引入自定义动画,这样整个教学过程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顺理成章、轻松自然。实践证明任务驱动法能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力,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让学生进入主体角色主动地去学习,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五、尝试让学生做小老师

  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就是老师讲解的时候,学生感觉都会,热情高涨跃跃欲试,真的放开让他们自己做,却又不知道如何下手。究其原因,他们只是在课堂上依葫芦画瓢没有理解其操作的真正意义。后来我试着让学生当老师到教师机上边操作边讲解其操作含义,没想到学生的语言比我讲的更容易让学生们理解,同学们都不约而同的为他鼓掌。这说明大家很欢迎这样的小老师。我想,孩子们之间比我们与他们更便于沟通,不妨多给孩子们这样的机会!同时我们也要尽可能用孩子们的语言讲解问题。

  以上是我个人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一点体会。总之,信息技术教学还是一门十分年轻的学科教学,它需要我们不断地通过教学实践并结合教育理论来指导,需要我们每一个计算机教师共同努力、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篇13

  因为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学目标即学生发展的需要与学生现有发展水平的矛盾。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心中要有学生,但是如果教师心中只有抽象的群体意义上的学生,其教学目标必将是全班一律的。作为信息技术课,教学内容要具备生活实践性,让学生不仅能感觉到生活就在身边,而且感觉到学习掌握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一、教学内容要具备生活实践性

  由于学生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容易被一些新奇刺激所吸引,计算机作为信息技术技术教学的媒介,能演示多变的图形、动听的音乐、绚丽的色彩,强烈刺激着学生的视听感官,吸引着学生的注意。中学生有着活泼好动的天性,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逻辑思维过渡。但学生形象思维较活跃。对于一些抽象的、枯燥乏味的知识使学生散失学习的兴趣,没有这样的兴趣,快乐学习就无从谈起,教学中要选择学生身边比较贴近的生活事例来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引起注意,培养学习的兴趣。例如在word的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Word的操作,那么在课前,我就显示一些例子,从最简单的文章,到很复杂的文档,学生看了以后很吃惊。“我们也能做出这么漂亮的文档来吗?”随着一课课的深入,学生发现这些技巧自己也是能掌握的。再把这些目标分成一个个具体的环节,每节课达到什么环节,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来决定,甚至于先学什么、后学什么都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来调整。

  二、教学内容应注重学生开放性

  在完成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目标的同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有的学生基础知识比较好,就进行能力方面的训练。可以把自己的某个方面的能力提高很多;有的学生则在某方面的基础知识比较差,就在基础知识多下功夫。教育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开放,不同的教学内容造就了独特的思维方式,保持学生的个性,给今后创造力的发挥留下潜力。

  三、教学过程中培养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课中能借助Internet这个巨大的信息资源库以及计算机本身具有强大的`计算、辅助、管理等功能。这样教学课堂中根据小学生爱玩的特点,指导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扩展他们学习电脑的兴趣;利用小学生好胜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学会边动手,边观察,边分析,启迪他们在实践中进行科学的思维;教师不应强行把学生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认真听取学生发表的意见,并放手让学生大胆试一试。学习Word就要学生自己写自己介绍、写课程表、打印贺年片等。比如在学习“我的课表我来做”后,我进行了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修饰表格的方法,学会了设置表格内容的字体、字号、颜色、底纹及对齐方式。对整个课程表进行修饰,通过全体参评,评出了全班修饰得最漂亮的课程表。完成了我们预定的任务。请下课后思考一个问题:在修饰表格的过程中是不是用的字体越多,用的颜色越多,修饰的表格就越漂亮?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始终处在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每堂课下来,学生都能根据自身的状况,根据自己的选择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真正成课堂的主角。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篇14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儿童心理学研究也指出:小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活动方式。这就表明,“有效的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自产探索、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应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作为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又有着广泛实用性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更应采用能够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发挥学习主体性、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主动学习方式。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应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起指导、启发的作用。应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亲身体验创新和自学的乐趣。这不仅能深化教学内容,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的兴趣推向高潮,而且还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

  例如在教学ppt插入图片和文字时,介绍完后如果让学生以此工具为主创作一幅作品,尽管生活中的这方面的素材很多,但不限定画什么,没有提示,多数学生无法继续深入思考,只是在版面上不断地添加一些图片比如太阳、气球、五环旗等,形式上或许带有偶然的美感,但内容上却很单薄。在学生的思维有了一个相对充分的酝酿后,教师适时引导让学生想想生活中还有那些是跟我们的作品相类似的。马上有学生指出我们经常看的报纸,又有学生指出一些杂志也是这样的`,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了,兴高采烈地进行了讨论。在学生的屏幕上也相继诞生了各种各样的作品,下课了还意犹未尽。这种先抑后扬的教学节奏,为学生的主动思维在时间和空间上留下了余地,适时的启发,利于开阔眼界,引发联想。使学生克服了思维中的依赖性和惰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被动转为主动。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篇15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型的课程,其实践性强,发展快。经过一段时光的教学,我发觉孩子们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初步掌握了计算机操作的基础知识,在挑战困难,增强自信心与创造潜力等方面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和欢乐。

  一、重组教材激发兴趣。

  在中低年级段,学生处于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初步状态,对于趣味性的知识较为敏感,所以根据这一阶段的年龄心理特征,开设的计算机课就以指法练习、辅助教学软件的应用以及益智教学游戏这些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动手潜力的知识为主要资料。这样做,贴合儿童阶段的认知结构便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潜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处于一种愉悦的学习状态之中,便于理解老师教授的新事物,并且易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发展自己的潜力。为此,我把教材中最容易的资料——《用计算机画图》提到最前面教授,新授之余也教学生玩玩“扫雷”、“纸牌”等益智教学游戏,以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上机操作课中,我通过学校的多媒体展示系统,将有必须电脑基础的学生的电脑作品制成幻灯片并配上优雅的音乐在教学楼一楼电视屏幕上播放,学生们顿时沸腾起来,纷纷举手询问,我都一一给他们解答,并鼓励他们只要努力学,就必须能成功。于是就开始手把手耐心给他们讲解画图的有关知识作品做好了,如何输入汉字给自己的画取名或将自己的大名也写在画上呢?这时我顺势让学生认识键盘,用键盘练习卡一遍又一遍的练习,同学们最后能找到26个英文字母的位置,汉字也会输了,我又指导学生构思新的作品,给自己的画起上名字,也把自己的大名写上。看着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图画,同学们十分高兴。对自己的创新潜力有了全新的认识。找到了自己,提高了自信心。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二、针对学情化繁为简。

  给中年级上计算机课是件比较困难的事,学生刚刚认识键盘上的字母,却不熟练,更谈不上让他们去记住字母和其它字符的'位置。给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讲解带来很大困难。通过实践,我找一些较贴切且又能让学生感兴趣,能轻易理解的事物作比喻,效果比较好。

  三、教学方法生动灵活。

  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奇、顽皮好动,但他们形象思维潜力强,抽象思维潜力差。如果仅仅口头讲授计算机知识,显得比较枯燥,学生会没有兴趣,课堂效果肯定不理想,务必要采取用特殊的方法才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不是单纯讲解,而是侧重于画各种各样搞笑的图形。这种由静变动的教学手段直观、形象、清楚,易于控制进度、重点的地方能够反复演示方法,极大的刺激了学生的感官,使之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之中,完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到达了理想的教学效果,排除了心理障碍,大大的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欲望。上机时,我又将探究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给他们多一些求知的欲望,多一些学习的兴趣,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份成功的体验,给学生一种到达成功彼岸的力量。由于我这种新理念、新意识,学生们对电脑的学习兴趣逐日增强。

  四、精讲多练加深印象。

  精讲多练就是多一些上机操作的时光。俗话说熟能生巧勤能补拙。多练习,学生自会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

  每节课的开始,我都会让学生讲讲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操作技巧。逐渐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同时也给别的同学树立了学习电脑的好榜样。对操作不理想的人,我解决的办法因人而异,有时我个别指导,有时让"小老师"指导,还有时让他观看其他同学的精彩表演,他们在一点点进步,当听到老师鼓励赞扬的话语他们的脸上也最后露出了开心的笑容。经过实践,这些同学都有了必须的进步,有的还提出要参加电脑兴趣小组来进一步完善和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水平。

  计算机知识是不断更新的,仅书本上的知识是没办法教好学生。而且学生很想了解计算机发展的一些最新动态,了解一些新的软件,一些网络知识。为此,我们能够在上课前花3—5分钟时光,讲些计算机信息方面的新知识,信息新动态和大家一起分享。或是让学生讲讲自己的学习体会。并且告知学生们光凭单纯的兴趣是不够的,要有一种意志力,要把所学习的知识和实际联系起来,明白这些道理,学生学习时有了目标,有了动力。

  以上只是我平时教学的几点体会,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相信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总结出来,计算机教育必将能在良性的轨道上阔步前进。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篇16

  在教授本课时,我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学习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了灵活处理。除教材上有的"小帆船"和"蝴蝶"图形外,创造性地增加了学生喜爱的"美猴王"图形,放手让学生探究和创造,尽情地变换自己喜欢的"美猴王"形象。课堂上,学生唱主角,我则"沉"入学生中间,互相讨论,平等对话,一起探究。我一方面勉励学生面对失败不气馁,冷静地理清思路后再尝试,培养、优化学生的意志品质和思维品质,另一方面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必要时给予帮助,针对性地请"成功"的学生上来演示,鼓励"能者为师",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和不服输的精神。学生学习兴致盎然,涌现出不少很有创意的作品。

  美中不足的`是,因为有的素材未着色,少数学生精心于着色,花费了过多时间,导致无法按时完成作品。我未着色的初衷是担心影响学生创造性的发挥,但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自己想当然,结果留下遗憾。这也从反面说明"眼中有学生"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上是多么重要。

  我认为,现代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使学生变被动型学习为主动型学习,让他们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并接受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教师的角色逐渐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设计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学习资源管理者及研究者"。这在给教师提出全新的挑战的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笔者认为,信息技术课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全面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紧紧抓住教学重点,明确教学目的,不应为创造而创造、刻意更改教材内容,要做到教学手段与教学目的和谐一致。根据信息技术课的特点,遵循"从知识到技能、从技能到知识"的认知规律:自学→掌握知识;动手→培养技能;应用→将知识与技能紧密结合并互相转化。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悟知识,发现知识,形成技能。毕竟,未经"必然王国的跋涉与历练",哪有"自由王国的驰骋与翱翔"?

  2.从学生的经验出发,选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完成有趣的学习任务,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保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发现"需要和创造的"成就感",尊重学生学习的独特体验,放手让学生学,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3.教学不能局限于一节课,局限于一时,必须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以更高、更长远的眼光来处理教材,实现课程的拓展延伸。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篇17

  此刻学生在信息的学习上,贫富悬殊现象十分严重,并且我们不能以他的学号来划分他们的优差。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使用评价的手段来发现他们掌握程度,从而对他们的教学采取分层教学。另外我们看到学生不认真听讲,就会去怪学生不好好听,而不去反省自我的教学行为如何来吸引学生。我们的信息技术课有很多的课程能够采用不一样的教学方式如游戏、FLASH动画演示、采取学生制作网上评比的方法激励学生主动去参与学习中去,与教师实现互动,这样的教学才能真正的提高学生的技能。所以我们应当经常反思自我怎样用学生理解或掌握的方法去教他们自我去学习,如何去掌握。那么学生主动地参与进来了,我们就不会出现上课不认真听,冷场之类的情景。

  学生的掌握知识程度参差不齐,理解新知识的'本事不一样,如何让不一样的学生都能得到必须的发展是我们每一个教师任务。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会用同样的标准去衡量每一位学生,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学会那些技能、完成那些任务。这样其实会抹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任务定得太高有的学生完不成,索性就不高兴做了;任务太低了,好的学生完成了就没有事做,就可能会制造一些其他的事件。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多反思如何分层次的布置任务,也能够让学有余力的同学充当一下小教师,让他们尝试主角的转变,同时增进学生间的友情。这样我们就能让每一个学生在不一样的层次上都能得到必须的发展。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篇18

  本课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教研室编五年级下册中难度比较大的一课。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立足教材,深挖教材,对教材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利用书本上的一切可利用资源,从课堂实际出发,以学生能准确理解图层并能通过图层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加以修改。充分运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带着任务在自行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用直观教学法使学生知道什么是图层;为什么要使用图层;如何使用图层。学生通过学习学会了建立新图层;给图层命名;移动图层;删除多余图层;锁定及隐藏图层的方法。突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当学生参照书本上的“做一做”完成了“植物开花。fla”形状渐变动画的制作后,教师鼓励学生对知识进行拓展延伸。这样设计使学生学习知识有了一定的递度。从而使分层教学达到了合理、完美的效果。

  1、导课环节:

  从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目的教育为突破口,再用本节实例“植物开花”形状渐变动画的预设演示1(多图层动画)和预设演示2(单图层动画)的比较,使学生明白多图层动画能帮助我们实现一些单图层不可能实现的目标,从而深入浅出地让学生明白究竞什么是图层,为什么要使用图层,并使学生消除学习的畏难情绪,激发学生对使用图层制作形状渐变动画的热情。

  实际效果:学生能通过“植物开花”动画的对比,产生强烈的创作多图层动画的热情,打消了他们对图层的恐惧感。

  2、授新环节:

  以教材为范本,引导学生自学并尝试建立新图层的方法。重点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图层,学会建立新图层和给图层命名的方法。掌握如何使用图层的方法。除了让学生掌握建立图层操作这个书本上要求掌握的知识点以外,补充进去了删除多余图层、给图层命名、插入、重排、隐藏、锁定图层的方法,这些对理解图层和更好地驾驭图层有帮助的操作,使学生能通过本课的学习更好地驾驭图层,学生只有很好的驾驭图层了,才能在制作动画的过程中很好地使用图层。

  实际效果:学生的确能很好地驾驭图层,并能利用图层制作“植物开花。fla”的形状渐变动画。

  3、课堂实践环节:

  考虑到本课的重点在于让学生学会使用图层,故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上节课制作的“植物生长1.fla”形状渐变动画,避免了学生因使用绘图工具绘图浪费时间。结合本课的“做一做”练习把本课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图层基本操作、形状渐变动画、插入延续帧等)融入多图层环境中,使其变成练习的一个环节,通过这个综合的练习让学生的'脑海里有一个清晰的图层概念,并增加了在复杂图层中制作“植物开花”形状渐变动画的实战能力。

  实际效果: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完成既定目标,突破了本课的难点利用图层配合复杂动画的制作。同时学生也明白了图层的基本操作难度不是很大,难点在于什么时候使用图层以及怎样利用图层解决制作复杂动画中的实际问题。使用图层最终目的在于制作复杂动画,从而使动画效果更合理,更完美。

  4、拓展延伸环节:

  在学生掌握了“植物开花fla”形状渐变动画制作的基础上,让学生再建立新图层,给动画添加草地的背景,并对该层进行锁定。插入新图层并在图层上打字,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如何使用图层的方法,从而使知识得以升华,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际效果:学生不仅完成了“植物开花。fla”形状渐变动画的制作,而且在动画中建立了“草地”背景层和动画名图层。使动画的播放给人栩栩如生的感觉。

  存在的不足:评价环节只注重了学生的自评,对于他评做得不够充分,应该让学生自己找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加深对本课知识的掌握。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篇19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可能会常常遇到一些突发事件,但可能有部分教师的处理可能和我一样,这样就有意或无意伤害了学生。如有的学生上课举手回答问题答错了,就批评他,或就直接让他坐下,而不进行分析他错的原因。久而久之,这个学生肯定不会再在上课时举手回答问题,这样就出现一堂课上没有学生举手回答问题,这样教学气氛就比较差,影响我们的教学活力,同时我们也不能及时得到学生掌握程度的反馈信息。另外一些差生,每次考完后成绩大部分是不梦想的,我们就要说他成绩怎样考得这么差,拖班级后腿而不注重他的.提高(如总是错的题会做了,粗心的。毛病改掉了)久而久之,他们就会更加产生厌学,导致恶性循环。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每一个学生都有他们的自尊,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提议》里说过:任何时候都不会给孩子不及格的分数,其用意是期望教师任何时候都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所以我们要常常反省自己的行为对学生有无伤害。

  在教学过程会出现闪光点。如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精彩导课语,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的重难点创新的分析,每个知识点之间的过渡语,对学生做出的合理赞赏的评价语等诸方面都应当进行详细记录,供日后参考。同样在教学过程中,每节课总会有这有那的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如语言说话不当,或教学资料处理不妥,教师课后要冷静思考,仔细分析学生冷场、不能很好掌握知识这方面的原因。

  另外我们每个学期至少会有一次全市的教研活动,那至少我们能够听到一些优秀的课例,我们也能够取他们的成功之处用之自己的教学中。所以我们应当在每一堂课后都要进反思自己的成功与失败之处,舍弃糟粕,避免在今后的教学中犯同样的错误,取其精华用之以后的教学中,从而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使我们的教学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篇20

  自主、探究合作性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为配合新形式的发展需要,我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了几节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探究课。课堂中真正体现了以学生自学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的课堂教学结构,我深受和启发。通过联系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针对信息技术学科的独有特点,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教育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基础学科,它有一个理论联系实践的基本过程,课堂气氛的活跃,完全是教师这个主导作用发挥而来的。教师课程结构的设计,环节的策划,精密的安排并不等于教师一人唱独角戏,教师一言堂。信息技术课的课时安排是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相配套。那么,在上理论课时,在课堂中要把本节课中的重点、难点掌握好。攻破了重点,难点,其他的细小的知识情节也就迎韧而解了。简单的说,就是把每一节课的`知识体系,知识情节的脉络把握好就可以说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了,并能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那么,实践操作课又是怎样才能有所收获的呢?信息技术的实践课,是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在实践课中对理论知识加以实践、验证。学生学习的方式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式,科学设计,合理组织学习小组,在小组中形成“我教人人,人人教我”的良好合作学习风气,真正发挥小组以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优良品德,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基础,学习能力,性别等进行小组人员的合理分配,使每个小组成员之间形成互补。教师始终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学习的过程可以有不同的想法,尽量让学生自己做主张决定,在小组学习中形成齐心协力对付困难的合作风气,对于学困生,引导他们从集体中寻求帮助。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好习惯,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大胆发言的良好习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新空间,在促进学生自身发展的同时,自主、探究合作性的学习能力也会大又提高。

  以上点滴的反思,是通过探究课的启发所产生的,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只要坚持不懈的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来不断的充实自己的头脑,我想会结出丰硕的果实的,为一曼中学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11-23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02-15

信息技术的教学反思02-23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05-09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推荐】03-31

【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03-31

【推荐】信息技术教学反思03-31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热门】03-27

【热门】信息技术教学反思03-27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热】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