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教学反思

时间:2023-03-06 08:38:46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认识教学反思(15篇)

  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认识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认识教学反思(15篇)

认识教学反思1

  圆是一种生活中最常见的平面图形,也是最简单的曲线图形,在教学中充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回答日常生活中圆形的物体,并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使学生认识圆的形状,掌握圆的画法及圆各部分的名称和特征。学生获取知识兴趣浓厚,积极主动。

  一、从生活实际引入,并在进行新知的探究活动中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接着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哪些地方见到过圆。

  课的开始,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学生很自然的说出是圆。接着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哪些地方见到过圆形的物体,教师事先也准备一些图片让同学们了解在自然现象,建筑物,运动领域都能找到圆的足迹。让学生知道圆在一切平面图形中是最美。课的结尾让学生讨论车轮为什么要制成圆的,车轴要装在什么地方并出示形象的动画,使学生具体的.感知数学应用的广泛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了学习目的性教育。

  二、思维往往是从动手开始的,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参与到知识的生成过程中。

  要解决数学知识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键是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本节课在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圆的特征,教学圆的画法时,安排了让学生折一折,画一画,指一指,比一比,量一量等动手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参与讨论,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重视激发学生求知欲。

  教学圆的认识时,注重给学生创设思维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积极体验,自己产生问题意识,自己去探究,尝试,总结,从而主动获取知识。

  四,本节课中课件演示直观形象,动静结合,节省教学时间的功能充分得到发挥,展现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值得思考和改进的地方:

  第一、关于在同一个圆里直径,半径的特征以及两者间关系的教学。这应是本课的重点,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使学生清晰的理解掌握概念,帮助其提升思维水平。如:在同一个圆中有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它们的长度都相等吗? 在同一个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学生在圆形纸片上通过画,量,折,比等操作活动中,怎样证明直径和半径的关系的讨论过程中。这里的教学还不够细致,显得仓促,有待改进。

  第二、整节课时间安排前松后紧,不够合理,课堂作业也没能完成,教学效果不太理想。

认识教学反思2

  一、学生不是一张白纸。

  “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课堂的”,他们的数学学习不仅仅在数学课堂上,在生活中他们也在不断地积累数学的知识和经验。因此“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把“数学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

  圆柱形的物体在生活中可谓太常见了,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一定在生活中或多或少积累了一些有关圆柱的知识和经验。基于“尊重学生的已知,引导学生的未知,促进学生的发展”的思想,我提出了“你对圆柱有哪些了解?”的问题,试图通过这个问题,找到学生学习新知的生长点和联结点,达到“立足旧知,激起学生灵动思维”的目标。从学生的回答不难看出,学生对于圆柱的整体把握显然不感兴趣,他们更多的关心是某个局部,如两个底面,底面的形状等。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对于我的这

  个安排学生并没有领情,举手回答的学生不多,我所想要看到的“各抒己见”、“百花齐放”的情景并没有出现。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学生的冷场?除了学生进入高年级,由于生理、心理的诸多问题导致不爱回答问题,羞于表达,或懒于表现的原因以外,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平时的课堂上,为了追求所谓的“教学质量”,所谓的“高效”,牺牲了给学生说话的机会。渐渐的,学生也就习惯沉默了。

  二、给学生发现的机会

  弗赖登塔尔说:学习数学的`最好方法,就是学生亲自把知识发现出来。在本环节的教学中,老师并没有把圆柱的特征“教”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触摸圆柱体实物,用他们自己的眼睛和双手去发现,去感悟圆柱的特征。特别是在有一位学生发现了圆柱的两个底面大小相等后我并没有就此作罢,而是让全体学生想办法证明这个发现。通过汇报我们不然看出,由于老师给了学生这个机会,其结果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学生从各自的视角出发,证明了圆柱的两个底面相等,展示了学生有个性的学习方式。

  三、生成需要互动

  证明“圆柱的两个底面大小相等”这个环节,在备课时预想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证明方法:

  1、将圆柱形容器的盖子取下与底面相比较;

  2、用圆柱形实物的底面在纸上画一个圆,然后将另一底面和画好的圆作比较;

  3、用尺子量出两个底面的直径或半径作比较。然而在课堂教学中,有许许多多的意想不到,生3的说法就没有在我的预设之中。如何应对突如其来的想法?如何把握生成?是对教师把握

认识教学反思3

  在本次活动中,我设想的学习目标是通过学生的的自主探究来认识圆柱体的外形特征,在头脑中建构圆柱体的基本形体概念,为此,我必须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自由想象和操作的空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活动。于是,我创设了以下的教学程序:

  首先,我创设了一个动画形象,并以课件的形式展示,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探索的热情,接着,提供多种圆柱体的操作材料,让学生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滚一滚的方式去亲自体验圆柱体的外形特征,然后集中学生进行反馈与

  总结

  ,再引导学生利用一个圆形的纸片对圆柱体上下两个底面进行大小的比较,再集中学生进行谈话,最终得出圆柱体的总体外形特征。

  圆柱的组成有:一个侧面和两个底面,而总结出。两个底面是两个圆,并且大小一样。为学习圆柱的表面积打基础。接着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来判断生活中见过的物品形状是否为圆柱体,再拓展学生的想象思维,让学生说说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相似于圆柱体的物品。

  本节课存在的优点是创设了合适的环境供学生进行自由的探索,让学生在“做中学”,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并且融入了课件的使用,让课堂氛围“热闹”起来,更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同时,师生关系能够得到和谐发展。最后的延伸活动保持和发展了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和感受探索的乐趣。

  圆柱的认识教学反思四:

  1、以活动为基础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学的“知识技能目标”的同时,提出了数学教学的“过程性目标”,并且通过“经历(感受)”、“体 验(体会)”、“探索”三个层次的目标要求,阐述了“过程性目标”的具体内涵。这表明,小学数学教学不但要完成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任务,而且还要 注意引导学生参与到探索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突破以往数学学习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直接经验,“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得情感、能 力、智力的全面发展。小学阶段,操作活动是数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方式。本节课正是以“活动”为基础,组织学生“经历”了一个探 索圆柱特征的过程。教学中,无论开始的观察交流活动,还是后来的操作比较验证活动,都是在一个让学生“经历”、让学生“体验”、让学生“探索”的思想指导 下完成的。从而使学生对圆柱的特征从不完整、表面的认识向较深层次的理解、整体上的把握发展。

  (二)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

  2、在本节课中,我通过谈话交流,充分了解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原有的认知水平,尊重学生,认可学生对圆柱观察的不同着眼点。在此基础上组织活动,并且 通过反馈,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展现自己的认知个性,从而使整节课始终处于一种活跃的状态,充满勃勃生机。

  三、不足之处

  教学过程中放得不够,上完以后感觉学生是在教师的步步引导下学习新知,学生的主动性不够。如果是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动手制作圆柱体,是不是更有利于学生认识它的侧面?

  圆柱的认识教学反思五:

  圆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立体图形。在实际生活中,圆柱形的物体很多,学生对圆柱都有初步的感性认识。所以在教学《圆柱的认识》时,我注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打下了基础。

认识教学反思4

  1 、利用实际生活的情景再现,在实践中找到数学知识及用转移的思维方式来初步认识负数、理解负数的意义。负数的意义是在理解整数、分数、小数意义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同时在教学中还要启发学生理解正数、负数是表示两种意义相反的`量,这就需要加深对正数的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多重实践活动,放手让学生主动参与,把抽象的知识迁移到实际的生活,从中初步理解负数的意义。正数、负数是两种意义相反的量。

  2、通过实践活动,手脑并用,帮助学生掌握怎样在直线上表示数。引导学生在掌握负数的意义的基础上,理解正数、负数是表示两种意义相反的量,在直线上表示数。尤其注意的是在直线上正数、负数的位置,动手操作,扩大思维范围,帮助学生掌握在直线上表示数的方法。

认识教学反思5

  《圆的认识》一课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多种平面直线图形的基础上展开,也是小学阶段认识的第一种常用曲线图形。教材的编排思路是先借助生活中圆的例子引出课题“圆”,学生通过举生活中圆的例子,感受到圆与现实的密切联系,再引导学生借助“实物”、“圆规”等多种方式画圆,初步感受圆的特征,并掌握正确画圆的方法。帮助学生认识直径、半径、圆心等概念,再引导学生通过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等活动,掌握圆的基本特征。

  关于导入的设计

  数学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来上课的,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是课堂很好的'教学资源,我们要会利用好这一重要的资源。学生在生活中看到过很多圆的例子,而且他们会判断一样东西是不是圆。我通过提问黑板上的图形(一个圆)是什么图形以及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圆的例子引出课题。为了让学生感觉圆无处不在,我让学生举生活中圆的例子,并提问说得完吗?学生回答说不完。这环节教学效果比较好,学生学习的热情很高。

  关于画圆的设计

  我设计了两个层次来教学生画圆,第一个层次,借助实物画圆。学生可以借助身边圆形工具画圆,由于没让学生准备一些画圆的实物,所以学生大多是用胶带和硬币画的圆。本课的后面我会介绍古时候的人画圆的方法来扩充画圆的方法。第二个层次,用圆规画圆。我介绍了用圆规画圆的三个步骤,鼓励学生尝试画一个圆,和学生分析圆画不好的原因,强调画圆的注意点。缺陷是用圆规画圆的操作要领没有讲,所以学生的圆画得不怎么好。改进的方案是下次要教画圆的要领,针尖先钉一个小洞,画圆时圆规要倾斜。

  关于圆的概念和特征教学的设计

  我通过画圆的操作过程讲解圆里的概念,学生通过我的讲解建立起对直径、半径、圆心等概念的表象。我安排了一条找直径半径的题目,了解学生理解的情况,结果学生都好找。但是学生对半径、直径的概念不是很清楚,改进的措施是这边要多花点时间,帮助学生有意义记忆概念。圆的特征的教学时,我先让他们猜想,然后再说明理由,培养学生猜想的习惯。这边发生一个情况,学生不理解为什么半(直)径是无数条。我很是不解,以为他们没有无数这一词的表象,我让他们在自己画的圆中试着画画半(直)径,看可以画几条。我再告诉他们圆上有无数个点,帮助他们理解,他们后来都想明白了。

  关于课外延伸的设计

  书本上的知识不够全面,学生对于圆所内涵的文化无从感受,对于圆的历史文化没有了解。我设计了车轮为什么是圆的拓展学习,学生看得很起劲。我还让学生看了一些用圆设计的美丽图案,让学生感受圆的美,并说所有图形中,圆是最美的。

认识教学反思6

  小学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因此他们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只能勉强知其然,很难知其所以然,运用时稍有变化便会出错。为了能让学生真正理解抽象的数理,增强教学效果,我们常常采用直观演示、活动探究等方法。本人在上“角的认识”一课中运用了一个非常简单而且十分有效的方法——借事说理。

  由于学生在生活中见到的角都是跟面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很难真正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这令许多老师深感棘手。教学时,我先通过活动角的演示,让学生很快明白了“角的两条边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两条边叉开得越小角就越小”;然后让学生比一比下面三组中两个角的大小(这里不能显示图片,用文字描述一下:第一组,两个角的边画的一样长,一个角叉开的大,一个角叉开的小;第二组,叉开的大的那个角的边画的短些,叉开的小的那个角的边画的长;第三组,两个叉开的一样大,一个角的边画的短,一个角的边画的长)。在学生比较第三组中的两个角的大小时,意见发生了分歧,有的学生认为一样大,有的学生认为是第二个角大,我未作评判,让他们分别说说是怎么比的。持第二种意见的同学认为第二个角上端两边叉开得大些,我听后一边点头一边说:好像也有道理。随即请班上偏瘦小的一位同学起立,让其他同学来比一比我和这位同学的手臂,谁的粗?在大家一致认为是我的手臂粗后,我却说是这位同学的手臂粗,并当众将自己的手腕处和学生的上臂处进行了比较,以证明我的结论是正确的。这时所有的`同学都大叫:不公平,比的不是同一处。此时教师顺势而上:你们刚才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时是比的同一处叉开的大小吗?持第二种意见的同学顿时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这时我再将早就做好的第(3)组中的两个角重叠,使学生清楚地看到两个角同一处叉开的大小是一样的,从而真正明白“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通过打比方、说生活中的事,激活学生已有的经历和经验,触发思维灵感,借助简单熟悉的事理很快明白抽象的数理。由于小学生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因此,对于有些难以进行直观演示或活动探究的数学知识,我们不妨采用打比方等方法,借助生活中相关的事理来说明抽象的数理,同样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也许“借事说理”缺乏高度的严谨性,但对于刚刚开始学习数学的小学生来说,严格的不理解还不如不严格的理解,因为只有真正理解了的知识,学生才能掌握和运用。

认识教学反思7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完成了《圆的认识》的教学,自我感觉良好。本想到里面的一些概念不难理解,学生已能非常熟练的画圆,觉得晚上的家庭作业应该不错,直到看到上交的家庭作业才发现自己对学生的估计实在是过高。出现了如下问题:

  1、画圆不规范,该标的不标。

  2、判断题突出了对概念还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或者考虑问题还不够细致。

  3、审题还不够仔细,不能完全按要求做题。

  分析原因:

  1、在课上画圆,学生知道标出圆心、半径和直径,可家庭作业中就忘了这回事,说明老师的强调还不够到位或方式欠佳,所以学生的印象不够深,没有形成习惯。

  2、一些概念的应用练习,出现错误,一方面,说明学生考虑问题不够细致;另一方面也说明课堂练习设计还存在问题。

  例如,对概念及其他记忆性知识的学习,如果仅靠老师讲、学生看书,跟不上形式变化的练习,就很难达到理解运用的程度。应在课上采取填空、判断、选择等方式,在练习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进而达到运用的程度。而课堂上的这类练习,仅仅用课件展示,学生起来回答,这样又不好保证每个同学的独立思考,无法避免滥竽充数的情况,所以,有些练习还要采用书面独立完成的效果会好一些。课堂上必须处理好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关系。要牢记合作是为了个体更好

  的学习,不能为合作而合作。

  3、有些学生的学习态度还需要引导。

  通过分析发现自己存在几大不足:

  (1)对教材不熟悉,所以对学生学习的`预见性也就差一些。

  (2)自己在备课中,对练习的设计还有待加强。

  (3)板书还不够规范。

  针对出现的问题,今后注意整个教学流程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注意学生学法的指导,重视练习在学生知识掌握、理解、巩固运用中所起的作用。

认识教学反思8

  “秒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时、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我认为本节课的难点是初步建立秒的具体概念、感受1分、1秒的时间观念。我的设计理念是:让学生在动脑、动手、动眼观察的亲身实践中体会秒的实际意义,建立秒的时间观念,逐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和意识。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学生会感到不习惯。这就给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学习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中注意了以下几点:

  1、重视直观教学,注重实际体验。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秒钟的动画,组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观察、动手实践、自主交流中获得对时间观念的体验,积累丰富的表象,从而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掌握分、秒之间的进率关系。

  2、以“自主、探究、合作”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程度,培养“主角”意识,重视体验。1秒看不见,摸不着,1秒到底有多长,只有让学生经历丰富的活动,才能形成自己的体验。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看着钟面秒针的走动拍手、数数,学生的眼、耳、口、手等多种感官都能同时参与活动,全方位地感受1秒,充分体验了1秒的长短。同时,教师在学生清晰地建立对1秒的认识后,还引导学生通过做课件感受1分的.时间,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体验到估计较短时间的常用方法,加深了对分钟的体验。

  3、将数学教学融入生活应用中,让数学问题生活化,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水平。练习中,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如小明睡觉大约8(时),100米赛跑的时间大约是30(秒)将数学教学融入生活应用中,让数学问题生活化,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水平。由此,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是由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应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堂课中,我也有许多的不足之处:

  1、这节课的学习速度有些快,知识点抽象,理解有些困难。

  2、在学习“1分=60秒”的这个环节中,应适时地“放”一下学生,让小组的同学互相讨论提问,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对后进生关注不够。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重新设计,学生认真观察仔细聆听这一环节的探索新知,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足够的空间来想、说、做。

认识教学反思9

  《圆锥的认识》一课是在学生们认识了圆柱体积之后进行的教学内容,因此它与圆柱体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生们有了学习圆柱体的知识与技能基础,人是圆锥应不成问题,再加上学生们会在动手合作中进行学习,这是他们非常喜欢的学习方式。

  在对教材进行了充分地前端分析之后,教学设计我注重了以下几点:

  1、抓住重点、难点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本课的重点是认识圆锥的基本特征,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难点是利用圆柱与圆锥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因此我设计在本节课上利用大量的时间充分让学生们自己动手,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削、观察、猜想、推理、验证等方法,找到圆柱与圆锥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把公式的应用放在了下一节课,这样学生们会有更加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动手探究。

  2、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

  新课程倡导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也提倡教师的主导地位。我理解教师的主导地位在数学课上体现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分析问题的方法。于是我在分析教材后,从难点出发,设计学生自学提示。让“学生自己动手在一个圆柱中削出一个最大的圆锥,并观察:

  (1)圆柱、圆锥的什么相等?

  (2)圆柱被削下去多多少,还剩下多少?

  (3)圆柱与圆锥的体积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通过自学提示的设计,让学生在回顾削铅笔的过程中切身感受圆柱与圆锥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顺利地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下来感到基本比较顺,在课中有几点惊喜:

  1、学生们的想象力已经初步形成,这对于学生们认识图形很有帮助。这一点体现在:

  (1)学生对“圆柱转化成圆锥”的认识很清楚:在没有课件演示的情况下,通过老师的讲解:圆柱的上底面收缩变小,在收缩变小,最后收缩成了一个点,这样圆柱也就转化成了圆锥。学生们通过头脑中的想象,很快理解了这一知识点。

  (2)对高的认识与测量:学生们通过观察、测量,理解了圆锥侧面积上的直线是扇形的半径,但半径不是圆锥的高,圆锥的高是看不见的,但是可以测量。

  (3)旋转一周之后就是圆锥。

  2、学生们的数学能力正在逐步地形成。通过学生们课上精彩的发言,体会到学生们已初步具备了推理的能力,并在利用这一能力进行新知的学习。

  3、教师的灵感更闪光。

  在原教案中,自己设计的是老师先进行演示圆锥的体积和圆柱体积的关系,之后再让学生们进行自学。在进行教学中,学生们对圆锥体的基本特征真正有了一定的了解后,自己突然有一种强烈的意识就是,先让学生们进行实践后老师再进行演示,效果一定会更好。果不其然,学习的效果真的很好。这使我再一次体会到老师灵活驾驭课堂会使学生有更大的收益。

认识教学反思10

  本节课,我注重了贯穿“激趣导学”的基本思想。首先,用三种途径创设情境以激趣:一是口令游戏创设情境,如叙述“你们是宋老师的好朋友,宋老师是你们的好朋友,宋老师和你们互为好朋友。”;二是借助几幅美丽的倒影图画创设情境;三是通过几个特殊汉字,如“呆”和“杏”、“吴”和“吞”,从中国汉字的结构点引入,既沟通了学科间的联系,又形象地激发了互为倒数学习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体验,观察,研究等实践活动,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自探问题,使学生产生疑问,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来解决他们心中的疑惑。一上课就抓住了学生的心。

  这节课是一节概念课的教学,什么是倒数呢?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学生对于“互为”两个字的理解比较难,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利用“教师”和“学生”这一关系的多次转化,在自然中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知道什么是“互为老师”,什么是“互为同学”,什么是“互为倒数”,不仅调动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互为”的含义,分散了教学的难点。

  这节课还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新授一开始,就让学生观察每道算式,找出共同点,引出倒数的意义。而后又让学生观察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变化规律,得出“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提倡小组合作是否本课的一个重要特点,在讨论中,老师真正以一个组织者、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实现互动对话式教学。在求倒数方法之后,我出示了小组讨论题(以两个同学的争论为载体):引出怎样求一个整数的倒数?1的倒数是几?哪些数可能没有倒数?由此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交流,整数的倒数就用1除以整数,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1的倒数为什么是1?”“0为什么没有倒数?” “0没有倒数是因为任数乘0都得0而不可能等于1,且“0作除数无意义。因此,0没有倒数。”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更要关注他们在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在本课中,学生对同伴提出的问题赋予很大的探究热情,比老师直截了当地给予要强烈得多。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应更好地保护学生的这种求知欲,保护学生提问的信心,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课堂更有人情味,更有生气,更有参与性,学生才能真正地脱离教师的疆绳,不总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

  这节课中,学生从观察中比较,从比较中发现,从发现中提问“整数有倒数吗?小数有倒数吗?”这是一个从历来顺受到“叛逆”的福音,我们就是要打破这种陈规,把学生置于学习的最高领域,我们应当持积极的态度顺应、保护并提倡学生提问的`习惯。并引导学生主动去把握探究的乐趣。只有历经思维磨砺,他们才能深刻体会到其中的挫折、失败、乐趣和成功。

  《倒数的认识》这一课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容易接受,是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下章节分数除法教学打好基础。我在备课时考虑到学生情况,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自主解决。让学生经历提问、验证、争论、交流等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自探问题、应用知识的过程,理解倒数的意义自主总结出求倒数的方法。为了让学生获得充分的经历感知,取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大部分学生能够很好的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但有一部分学生对于倒数的认识,可能仅仅是停留在是不是分子分母颠倒这一表面形式上,忽略了两个数的乘积为1这一条件。因此还应在后面分数除法的计算等内容中及时复习以巩固。

认识教学反思11

  本课是三下学习分数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和掌握分数的意义,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发展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备这节课,感觉有点乱,因为这节课的练习的类型、数量都比较多。我利用周末的时间,坐下来好好分析了每个活动,每道练习的目的作用,把这些练习加以整理,提升,理出了这节课的两条主线:

  一、分数相同,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的量就不同。围绕这个重难点我由浅入深设计了三个活动:

  1、拿笔活动,这是课本上的例题,也是这节课的重点,我让学生动手实践,质疑,验证,体会分数相同,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的量就不同。

  2、联系生活说一说,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看书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我融合了那道捐款的练习,旨在让学生体会:不同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不一定不同。同时也让练习难度有所递进,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

  二、具体数量相同,对应的整体不一样,用来表示的分数就不一样。在学生明白从“整体”到“部分”的关系后,更进一步的使学生完善从“部分”还原“整体”的过程。这样做不但体现出学生的丰富想象力,更使学生加深了对分数的理解。围绕这条主线也是设计了环环递进的三个活动:

  1、说说1个学生占小组人数、大组人数、全班人数、全年级人数、全校总人数的几分之几?旨在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体会具体数量相同,对应的整体不一样,用来表示的分数就不一样。

  2、选一选,让学生用一根小棒的1/3来找出这根小棒。这是课本上的练习,但我更改了第

  二、三根小棒的长度,让这两根小棒的长度有点接近,主要是让学生休会当目测不准确时,可以通过量一量,测一测,算一算来进行判断。

  3、估一估。这道题在难度上有所提高,旨在考核学生的综合分析应用能力。

  教后反思:

  1、在对分数的'再认识时,应注重对原有知识的提升,把总数提练成“整体1”,在学生回答时强调他们对“整体1”的表述。

  2、在复习时的提问:“对分数你有什么认识?”学生由于对旧知识的回生,一时答不出来,这时我应该把问题再细化,如“你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你知道分数的读写法吗?”等等。

  3、对于上课堂的“意外事件”,我应适时改变预设,创造新的生成。当我发现在一道练习中多画了两个圆时,我勿勿地改正,课后想想,也许把这种“无意”转变成“故意”,不急着去改,而是把问题抛给学生:“细心的你,如果有不同的答案可否与大家分享你的想法?”这样,或许学生会更加来劲,更积极地思考,或许会有让人意想不到的奇思妙想出现。

认识教学反思12

  6、7的认识》这节课相对来说内容较多,相互之间也相对缺乏联系性。对于新入学一年级的学生来来比较困难。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特点,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所以我在教学设计中设计了大雄过河学习知识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乐学的氛围中探索新知识。在试教过程中,根据师傅及年级组其它老师在听课过学生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设计,包括动画人物的选择及呈现的大小等。真正意识到差之毫厘谬以千里需要精心、细致的设计。

  本次教学,设计了较多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环节,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操作,主动学习6、7的数字顺序、大小关序数。6和7都需要学生动手数出来,但是由于学生自己操作容易导致课堂失控,所以设计了先数出6根小棒摆反馈后通过再添一根的方式学习数字7,这样设计可以最大程度地调控课堂纪律。在闯关练习设计了哆啦A梦的个教学环节串成一个完整的情景。在教学过程中,摘苹果这一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练习生动起来。鱼图的时候,基数、序数的.教学还不够充分,一味的口头说教并不能让所有学生都接受,而且课堂教学也会较为需要改变这一方式。反思教学可以通过设计让某一列中从前往后的6个学生起立以及从前往后数第6个学生起立观教学基数与序数,这样可能更易于学生接受,也能变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

  另外在让学生自己上台将数字宝宝排序的时候,学生在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序时,出现了将0摆在第一位的情况时追问清楚他的想法,而只是简单地让其他小朋友来纠正。这一做法不符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应该相信孩子,他的想法,给他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时间与空间。这样不仅发现了孩子的问题,也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学学习中不害怕犯错,不惧怕数学学习。

  最后,由于学生第一次在其它教室上数学课,第一次有其它教师来课堂听课,所以课堂思维活跃度比平常稍微弱没有有效的调动他们的思维活跃度,还需要在课堂调控方面再下功夫。

认识教学反思13

  标准量变化,比较量不变,体会倍的变化。

  在上一类变化的基础上教学设计,让兔妈妈拿来1根胡萝卜,将标准量变为3,再一次激活学生的思维,现在红萝卜还是胡萝卜的3倍吗?同样是红萝卜和胡萝卜比,怎么一会是3倍,一会又是2倍呢?新的矛盾冲突,使学生在反思与对比中体会到比的标准很重要,当标准量变化,虽然比较量不变,但倍也随着发生变化。对比了标准量和比较量两种变化之后。我巧妙的在同一情境中继续深入的挖掘教学资源,提出当标准量3根胡萝卜,10根白萝卜还是它的5倍吗?你能改变白萝卜的数量,让他们成为整倍数关系吗?这其实又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和开放性的问题,课堂上学生人人动手、动脑,思维不断爬升,亲历了不断创造倍数关系的主动学习过程。这样的教学不仅关注到倍概念标准结构,而且提供辨识结构,让学生感悟到在不同数据背后,隐藏着相同点,即以一方为标准,另一方有这样的几份,就是几倍,在变中求不变。可见在创建倍的直观模型的学习活动中,从实物的比较,到数量之间的比较,从形到数,从感性到理性,从不懂到懂,从有点懂到完全懂,我帮助学生层层深入的理解了倍概念的内涵和本质,较好的沟通了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让我的课堂洋溢着思考的味道,整节课的过程就是让学生逐渐、领悟抽象的过程。学生正是在不断的抽象中把握了倍的概念。

  今天这节课,我较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达到了预期效果。虽有些小小的.遗憾,如果能再多给学生一些表扬和鼓励,组织教学时再紧凑些,那么效果就更好了,这就是以后我努力的方向。每一次这样的比赛都是难得的机会,从备课、磨课、到最后的上课,都是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而且在每次上课的过程中我都会有些新的感悟,这些对于像我一样的年轻教师成长尤为重要。

认识教学反思14

  梯形的认识是学生在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对梯形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而本节课的重点是认识梯形的特征。教学中我以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为起点,在学习的过程中着重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动手、动脑、动口去抽象并理解梯形的特征。

  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单纯模仿、记忆的过程。所以在认识特殊梯形这一环节中,我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去体验、去发现。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是轻松的,思维是活跃的。

  不足:

  1、在小组合作时发现学生在探究梯形边、角特点时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归结到底是我没有给学生提出合理化建议,因此学生一直在纠结于测量边的长度和角的大小时到底谁测量的准确,也是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特点时没有及时解决问题留下“后遗症”。

  2、整个课堂环节应该是和谐统一的整体,而不能为导入而单纯设计一个单独的环节。实际上导入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初步感知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边不平行,让学生把梯形和平行四边形进行比较,强化两者的区别,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而我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这一点,让导入变得“孤立无援”。

  3、预习作业的布置仅仅是为了布置作业而布置,因此这样的.作业对学生来说就变成了一项可有可无的事情,或者走马观花似的浏览一遍,跟火眼云烟似的没有任何印象,所以预习一定要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

  4、对大部分人来说,有时单纯的语言带来的效果不如文字和图形的多,因此板书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不能在课堂上留下“缺憾”。

认识教学反思15

  本节课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新知。学习例题,先让学生观察情景图,让学生说说图中的小朋友是什么时间从家出发去上学,接着让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说说每天一般是什么时间从家出发来上学的。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经常需要知道时间,理解认识钟表的重要的重要性。在教学认识钟面,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手中的钟表,讨论: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钟面上共有多少个小格?学生经过观察,发现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钟面上共有60个小格。我演示教具钟,让学生理解时钟走一大格是1小时,分钟走一小格是1分,接着让学生用教具钟拨一拨。在探索时与分的进率时,让学生用学具钟拨一拨,发现分针走60小格,也就是走一圈,时钟正好走了一大格,从而推出1时=60分。想想做做第1题,让学生感受1分钟的持续的时间,先让学生估计,再邀请学生到前面进行实践活动,从而体验1分钟的持续的时间,再讨论1分钟还能做其他哪些事情。在整节课中学生始终都离不开实践活动,这样的实践活动能帮助学生理解新知,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认识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认识比教学反思09-19

认识教学反思12-28

《圆柱的认识》教学反思09-15

《0的认识》教学反思06-13

认识直角教学反思06-15

《10的认识》教学反思09-26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10-01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09-27

《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09-25

《认识时间》教学反思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