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反思

时间:2023-02-17 10:04:56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教育教学反思(14篇)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育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育教学反思(14篇)

教育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64—65页例题和想想做做1—4题,教育科研“认识角”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并在操作活动中感受角是有大小的。

  2.经历角的大小变化过程,体会到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在探索角的大小比较方法过程中,发展数学思维。

  教学重点:掌握角的概念,比较角的大小

  教具准备:PPT演示课件

  学具准备:活动角,小棒,棉线,圆形纸片,长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走进生活,唤醒认识

  1.引出角。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什么内容?

  2.找找角。

  情境:角可调皮了,这不,它现在已经悄悄藏起来了!你们有信心把它找出来吗?

  【反思:我创设了学生熟悉的捉迷藏情境,让学生带着神秘感进入课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初步让学生感知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3.提取角。

  你们真是火眼金睛。下面就请我们今天这节课的主角“角”,闪亮登场。这样的图形就是角。

  【反思:引导学生找物体上的角,并借用媒体突出这些角,继而隐去实物,抽象出角。从具像的物体中抽象出数学图形,这是概念教学中的重要一环。】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一)认识角

  1.说一说。

  知道角由哪几部分组成?请学生介绍角各部分名称。

  让学生分别指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小结:每个角都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板书“顶点、边、边”)

  两条边夹着的部分就是角,一般我们用小弧线做上记号。

  2.找一找。

  认识了角,找找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面上也藏着角?(黑板,书本,窗户,门,三角尺,房角……)并让学生指出顶点和两条边。

  【反思:通过让学生找找生活中物体表面的角,让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但是这一环节,最好能安排在提取角之后,因为两者同为生活中找角,放在一起,学生学起来更顺畅些。】

  小朋友们可真会发现呀!角摸上去该什么感觉呢?

  3.摸一摸。

  拿出三角尺,自己摸一摸它的角。谁来说说你摸角后的感受?

  (摸角,感觉角的顶点尖尖的;摸两条边,感觉直直的。)

  反思:

  4.画一画。

  感受了角,你们能在纸上画一个角吗?自己画一画。

  说说你是怎么画的?老师相机示范画角后以儿歌小结:小小角,真简单,一个顶点两条边。画角时要牢记,先画顶点再画边。(学生再画一个角)

  【反思:画角环节,我是先让学生自己试着画一个角,通过我的观察,好多孩子都是借助三角尺,把三角尺上的角画下来的。当然这样画角也是对的,但是这样画出来的角个数有限。因此,我追问学生:“怎样画,画出来的角才会各不相同呢?”有学生就想到:先画顶点,再从顶点出发,往不同的方向画出两条边,这样画出的角就会各不相同,教学反思《教育科研“认识角”教学设计与反思》。这样设计,学生就自然明白“先画顶点再画边”的画法的妙处所在了,接着再安排学生照这样的画法画一个角,学生对画角的方法就记得更牢了。】

  5.做一做。

  画出了角,你能用小棒、圆形纸片或者一根棉线做出一个角吗?选择一样或者几样学具做一个角,和同桌说说角各部分的名称。(选用不同道具的三小朋友展示自己做出的角。)

  【反思:我为学生准备了三种材料,让学生进行创作做角。小棒是每个学生第一想到的材料,只要把两根小棒一头靠在一起就做成了一个角;棉线可以两个学生合作完成,意在强调角的两条边是直直的;用圆形纸片折出一个角,大部分学生犯了难,经过个别学生的折角展示,其他不会的学生也学会了折出一个角来。这里做得不到位的是,没有能用投影仪,让学生个别去展示台展示自己的作品。通过动手摆一摆、拉一拉、折一折,让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到角的.顶点是尖的,角的两条边必须是直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过渡:小朋友们都认识了角,能不能和角成为朋友,还得看你们的表现呢!

  6.判一判

  判断是否是角?说说你的理由。

  【反思:我让学生先判断哪些是角,再让学生说说哪些不是角,为什么。先帮助学生建立了正确的角的概念,再让学生讨论哪些不是角,更有利于学生的对角的概念的正确形成。】

  7.数一数。

  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观察第二排的题,你有什么发现吗?

  小结:像这样的几边形,有几条边就有几个角。

  老师有几道题考考大家,像这样的八边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十边形呢?

  【反思:由于考虑到时间问题,这道题我安排学生直接看一题回答一题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就没考虑到反应慢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这里应该用“先练后评”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的交流过程建立在自身独立探究的基础之上,这样才能体现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小朋友们的表现可真棒啊,角决定和你们成为最好的朋友啦!

  (二)认识角的大小

  1.拉一拉

  请出你们的好朋友活动角,任意拉一个角,举起展示。告知学生:这些角还有大小呢!

  2.比一比

  同桌之间比一比,看谁的角大,谁的角小?

  点名比角的大小,学生演示比角的过程。(角大小不明显的可以将两个角的顶点重合,再重合其中的一条边后再比大小。)

  3.变一变

  怎样把这个小角变成大角呢?一名学生示范拉角。

  每个孩子举起自己拉出来的角,一起将它变大,一起变小。你现在有什么想说的吗?

  【反思:比角的大小这一环节,我安排学生先通过动手拉活动角拉出一个自己喜欢的角,再让学生之间互比角的大小,再根据指令,一起将角变大,变小。让学生在动手拉角的过程中,轻松了解到角的大小与角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小结:角的大小和角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两边叉开的大,角就大;两边叉开的小,角就小。

  4.想一想

  出示两个大小一样,两边所画长度不同的角。

  想一想:这两个角大小又是什么关系呢?(课件演示)

  5.看一看

  角的大小在生活中的应用还不少呢!(挖土机、指甲钳、扇子,剪刀,打开的门)

  【反思:这些事物都是学生熟悉的,但学生平时并未发现它们角的大小作用。通过这里的展示,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到角的大小在生活中的作用之大,同时感知到数学知识原来就在生活之中。但是,如果这里的挖土机,指甲钳,剪刀,打开的门都能设置为动画演示,这样学生对角的大小作用的认识将会更形象,更深刻。】

  角藏在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角的大小对我们的生活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课后小朋友们可以自己去生活中找找,看角的大小对我们的生活还有哪些作用!

  三、解决问题,发展新知

  猜一猜,剪一剪

  角和我们玩的特别高兴,它还想和我们玩个游戏呢!

  一张长方形的纸片,剪去一个角后还剩几个角?

  【反思:这里学生一般能想出三种不同的剪法,分别得出剩下三个角、四个角、五个角。学生想出的三种方法,我让学生指着自己剪后的图形自己来介绍,其他四种方法主要就是让学生了解一下,目的在于拓宽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回顾课堂,总结延伸

  今天我们和角成为了好朋友,说说你都有哪些收获?

  【反思:课末进行必要的新知小结与对话,帮助学生理顺知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升华学生思维,使教学环节更完整、学生思路更清晰。】

  五、当堂检测,巩固成果

教育教学反思2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创新教育”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数学教育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寻求创新教育的新途径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呢?笔者根据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1.为创新教育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改变过去的“教”、“学”并重的模式,实现由“教”向“学”的重心转移,力争创造适宜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发展的教学环境。教学中要尝试着放手让学生动脑、动手,积极地进行创新。例如,我在上课时就尽可能地让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敢于质疑。这样不仅发挥了学生的聪明才智,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使知识内化为学生的智能。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鼓励学生求异创新,允许有不同答案。这样可以避免学生的思想僵化,从而实现创新教育的目的。

  2、调动学生探索创新的积极性

  探索创新,是指人们力求认知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和不断探索真理的一种意向活动,它是推动人们不断求知探索的力量。那么,在日常教学中怎样才能调动学生探索创新的积极性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讲授“方程和它的解法”一课时,我就出了这样样一道典型题目:“一群鹅来一群狗,鹅头狗头五十五,一百五十条腿齐步走,多少鹅来多少狗?”让学生计算出结果,我才引入正题: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法。这样一下子就将学生成功吸引住了,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引发了积极探索的热情。

  (2)、通过设置悬念,调动探求创新的激情。例如,我在讲解“圆”时这样引入:我先拿出一个圆纸片说:“这是一个圆,当中去掉一个圆纸片说:这是一个圆,当中去掉一个随便多大的同心圆。”一边说一边用手捅去中间的一个(事先做好的)同心圆,然后问学生:“这个圆环的面积有多大?”然后,我拿出一个事先准备好的细棒放在圆环内,使它恰好是外圆的弦,又是内圆的切线,再把细棒从中间折断,以其中一段为半径在黑板上画圆。接着对学生说:“圆环面积与这个圆的面积恰好相等,你们相信吗?”悬念由些产生,从而激发学生研究切线性质、探求问题答案的强烈兴趣。

  3、加强思维训练,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在实现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目标,就必须对学生加强各种思维训练,需做到:

  (1)、加强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训练。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两种基本形式,是创造力的核心。在思考问题时,要想提出尽可能多的新见解,必须依靠聚合思维,它是跟着发散——聚合——再发散——再聚合的轨迹循环往复,直到创造成功。教学中我是通过多项选择、多题一解的形式训练学生的聚合思维,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形式训练发散思维。

  (2)、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相结合。创造性思维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统一。非逻辑思维主要包括直觉思维和灵感思维,直觉思维和灵感思维都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部分。但是直觉和灵感产生以后,还必须经过逻辑思维的严密论证和实践检验。教学中我一方面通过示范、引导和逐步训练,使学生初步学会抽象和概括,并运用有关知识对比较简单的问题作出初判断、推理;另一方面又注重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积极猜想的心智,为探求创新构建必要条件。

  (3)、注重发散思维习惯的养成。发散思维是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对给出的材料和信息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或途径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教师要善于选择具体题例,创设问题情境,精心地引导学生的求异意识,从而养成发散习惯,促进学生的探索创新。例如当学生在思维过程出现求异因此时,我则给予肯定和表扬,使学生真切地体验到求异成果的价值。当学生欲寻异解而不能时,我则细心点拨、潜心疏导,帮助他们获得成功。这样学生就会渐渐生成自觉的求异意识,面临问题时就会积极地作出“还有另解吗?”的求异思考,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潜能得到挖掘。

  4、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

  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发展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学会观察、记忆和思维。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著名数学家哈尔斯曾说过“最好的教学方法不光是讲清事实,还应该激励学生去思索、去动手。数学教学一起强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自我学习、自我创新的能力。

  5、重视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创新个性的培养

  首先,创新过程是激烈的智力活动过程,也是强烈的情感活动过程。那些具有杰出创造才能的人,他们的发明和发现始终伴随着崇高的情操;其次,个性在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创新活动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个性特点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创新成就的大小。可以说,学生具有优越的创新情感和良好的个性是形成和发挥创新能力的底蕴。

  总之,创新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切入点。我们要以人为本,努力创设一种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创新潜能和创新情感,使之快速走上健康的创新之路。

教育教学反思3

  我现在教的是二年级,我是从一年级接的这个班,当时他们天真、活泼又好动,每一个都非常可爱,但是这么多可爱的孩子聚在一起场面就难以控制了。为了保证纪律,提高学习效率,我想一个方法,就是用计分册做了六个表,分别是课堂表现、早读、卫生等等。谁表现的好就在他相应的表格中涂上红格。通过这种直接的方式不但保证了课堂纪律,还提高了孩子们的上进心。

  但是到了二年级,我发现这个方法就没那么灵了,孩子对这种激励机制有了免疫作用,不再像以前那么努力了,而且有一些表现不好的孩子觉得自己的红格永远也追不上别人,也不再努力了。看到这种情况,我意识到这个评价方式对他们已经不起作用了。后来我就翻阅了许多书,回忆之前听的关于班级文化的讲座,我觉得二年级,可以尝试着小组评比了,让纪律性强、学习好的孩子带着纪律较弱的孩子一起进步,用集体的力量督促他,鞭策他前进。

  开始我也有些犹豫,觉得二年级的孩子就进行小组活动和评比会比较难比较混乱,效果可能也不好。但是经过我精心的设计,耐心讲解和激励,小组评价的效果要比个人评价的效果好了很多。我们班一共36个人,每六个人一行,所以我按他们的座位分成了六组,利用班会让小组成员自己推荐组长,自己想组名并想一个口号。我观察着他们的行动,我发现一些组很快就推选出组长了,而有的组每个人都想当组长,投票的时候也很难抉择出谁才能当组长,这时孩子们向我求助,然而我并没有帮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只是说要求要自己选组长。慢慢地,在他们的讨论中,我发现有的孩子懂得了谦让,主动将组长让给了组内的其他同学。我觉得通过这次自主选组长,让一部分孩子成长了起来,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家里都把最好的都给他们,所以他们都很有信心,很有干劲儿去争这个组长,但是那么多同学一起挣的时候,他可以选择谦让,没有只考虑自己,而是为全组考虑,我觉得他们进步很大。确定好组长之后,我看到每个组都在认真的思考自己的组名,组名换了一个又一个,终于找到大多数组员满意的组名了,然后又一起想一个积极进取的口号。通过他们这次自主的选举和起组名,我感觉到很多孩子都成长了。有的从争强好胜,变得懂得谦让,有的从一言不发,变得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看到这个情景,我想无论结果如何,我这个选择到现在肯定是有价值的,因为每一个人都很有干劲儿都很热爱自己的小组,努力着想为自己的小组挣得荣誉。

  组长、组名和口号确定之后,我又跟大家讲了一下评比的规则。每天从各个细节进行评比,如每节课的表现、早读、午休等等。在黑板上分别贴出六个组的组名,如果组里有表现特别好的,或者整个组都表现不错的,就可以在组名下面画勾,如果有个别同学表现的不好就会在他们的组名下面画一个叉子,每一节课间都来总结一下各组的表现,如果有勾或者是什么都没有的,就可以在周评比的表中画一个五角星,一周评比过后,我将数出每组周评比表中的五角星。在后黑板上有属于每个组的帆船,帆都降到了最低。每周五角星数量最多的组可以将本组的帆船升三个格,五角星第二多的升两个格,第三多的升一个格。本周五角星个数最多的船上,还会挂着周冠军的小红旗。通过这种评价激励方式,我发现很多同学有了转变,自律性强的同学不但严格要求自己,同时也会提醒组员好好表现,自律性不好的同学为了不给组里拉后腿也表现的好了起来。以前单纯的靠老师对个人的表扬和批评,整节课下来老师很累,孩子们也有一些倦怠,而通过这种方式不但减轻了老师要一一评价个人的负担,还增强了孩子们的凝聚力荣誉感。

  这种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评价已经在我们班持续三周了,效果非常好。每当看到孩子们为了自己组的荣誉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回答问题,提醒同组人共同努力的时候,我都会很高兴,觉得这是一种即系统又高效的方法。

  每个年龄段的孩子有每个年龄段的特点,一年级时孩子只能关注到自己,所以对孩子个人进行评价会取得很不错的效果。但是当孩子到二年级以后,这种方法的效果就不太明显了,而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评价效果会好的多。二年级的孩子逐渐有了集体荣誉感和合作意识,所以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评效果就更好了,而且通过小组之间的竞争可以增加孩子们的凝聚力和合作能力,有助于孩子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教育教学反思4

  幼儿园教学反思――失败后的反思

  组织小班主角游戏时,我在“娃娃家”投放了各式各样的玩具,有煤气灶、锅、铲、杯子、碗、盘子、衣服、梳子、电吹风、剪刀、衣架、洗衣机、热水器等。游戏前,我特地向孩子们提出要求:“要爱惜玩具,不争抢,玩后要把玩具放回原处。”孩子们都响亮地回答:“明白了。”但是,游戏还没开始,孩子们就乱了套了,琳琳和娜娜像拉大锯似的抢着锅子,娜娜说:“这是我的,我先拿到的。”琳琳说:“我是妈妈,我才能煮饭。”琛琛哭着跑过来:“老师,明明抢我的手机,不让我当爸爸。”明明争辩着:“他是弟弟,我才是爸爸,弟弟不能全手机。”琪琪和诗诗为抢电吹风也吵了起来……游戏无法进行下去了。

  我准备了那么多的玩具材料,目的是激发幼儿对游戏的兴趣,促进游戏的发展,但结果是幼儿对玩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游戏却无法开展下去。问题正是出在我没有充分思考小班幼儿的游戏特点。小班幼儿模仿和从众心理强,看到同伴玩什么也要跟着玩什么,所以会出现争抢主角、争抢玩具的现象。可见只投放种类多样,但数量只有一套的玩具是无法使游戏顺利开展的。

  有了前车之鉴,在接下来的游戏中,我在每个“娃娃家”投放了两套及以上的.玩具。孩子手头都有玩具了,争抢现象确实少了很多。但是,新的问题出现了。只见每个“娃娃家”的桌子上都堆满了碗、盘子、勺子等,地上也放着菜篮子、洗菜盆等。峰峰从菜篮里拿了一个萝卜,望着满桌子的东西不明白往哪儿放,最后干脆掀开锅盖把萝卜放在锅里;宁宁拿起所有瓶瓶罐罐全往锅里扔……又乱了套了。

  投放数量充足、种类多样的玩具减少了争执和冲突,但新的问题随之而来,究其原因还是我对小班幼儿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小班幼儿生活经验有限,游戏资料相对单纯,因而玩具多了反而影响游戏的开展,而只能停留在简单的玩具操作上。,那么,如何科学地为小班的主角游戏投放玩具材料呢经过几次尝试,我逐渐明白:同一主题的材料应多套,但种类数量不能过多,应根据阶段分层次投放玩具。游戏初期的玩具种类一般以四五种为宜,相同材料以两套为宜。随着游戏开展的需要和孩子经验的丰富,可逐步增加玩具的种类和数量,以推进游戏情节的发展,丰富游戏资料。

教育教学反思5

  【摘要】对中学术科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对促进教师教育行为的转化进行了综合研究,旨在重视和提高术科教师教学反思能力,促进术科教师的教学行为的转化,为术科教师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可操作的平台。

  【关键词】中学 教学反思能力 教育行为

  引言

  20xx年陈宝生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报告上指出,推动义务教育向高位优质均衡发展,其意义就是要教育从外延均衡到内涵均衡升级。现阶段如何让术科教学在现有的师资和办学条件下有效实现这一目的,主要是教育行为怎样进行教育行为向高位优质均衡转化?如何有效进行教育行为的转化?

  本文对术科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对促进教师教育行为的转化进行了探讨,旨在重视提高术科教师教学反思能力,促进术科教师的教学行为的转化,为术科教学向高位优质均衡发展提供有效手段。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河北唐山开滦一中教师。

  1.2 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收集有新课改和有关教学反思的文献资料。

  1.2.2 专家访谈法:访谈市教育局和河北唐山一中的有关专家。

  2.结果与分析

  2.1术科教师的职责及术科教师的发展刻不容缓

  术科教师的反思能力已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途径,也成为术科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为优化术科教学手段,提高术科教师的教育水平,术科教师应吸收、并有效运用反思,通过反思能力不断提高,提升术科教育质量,从而促进体育教育向高位优质均衡发展。

  2.2提高术科教师的反思能力促进教师教育行为的转化

  中学术科教师的教育活动是聚焦在术科教学集体活动范围内的,开放性集体教学活动是术科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形式。鉴于集体教学的基本环节主要由备课、上课、课后辅导和教学评价三个环节构成,主要从这三个环节去看术科教师的教育行为。

  术科教师的教学反思渗透在体育教学的每个环节,促进术科教师的教育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发生改变。要积极创造教学反思的环境和条件,实现人为控制或制度调控,从而有效促进术科教师教育行为的转化,实现术科教学向高位均衡优质发展的可操作性。

  2.2.1 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使术科教师在备课基础上了解学生,设计高效的`教学活动

  2.2.1.1 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想要术科教学更为优化就要反思学生当前的认知现状。了解学生的已有技能知识、技术水平和他们的发展潜能是非常必要的,也就是要了解学生“最近发展区”。术科教师反思学生的现有能力和知识状况,设计出适合学生最近发展阶段的教育行为,实现“最近发展区”向学生现有发展水平的转化。

  2.2.1.2 教学反思有助于术科教师重视教材的内化内容,使教材内容与学生相适应

  教学反思的积极作用,让术科教师把教材只作为一种参考资源,选取教材的内化内容,帮助术科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的一种参照工具或是一种传递媒介,通过懂、透、化来优化教材,让教材的思想性和实践的科学性融合在一起,积极的进行教学反思使教材、教师、学生三者互相融合,相互发生作用,促进术科教育活动实现最大的成功。

  2.2.2 教学反思有助于术科教师在课上形成有效支持行为,促进教育行为的再创造

  2.2.2.1教学反思指引术科教师在课上形成有效的支持行为

  术科教师的支持行为简单概括为:观察、倾听、对话、回应、指导术科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行为,这五种互动行为是术科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课堂中,观察学生学习的每个环节。术科教师根据上课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手段,反思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纷繁复杂的情况,并分析他们个性特点和个人心理形成原因,最终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形成有效的支持行为,才能转变术科教师的教育行为。

  2.2.2.2教学反思指引术科教师教育行为再创造

  在反思教学过程中,术科教师作为体育课程的开发者和设计者,将术科材料和教学内容转化为具体实践教育活动,主动探索同时灵活执行,术科教师教育行为的再次改进和转变,让学生再一次积极主动地投入术科教学活动中来,实现教学反思促进教育行为的转化。

  2.2.3 规范术科教师课后辅导和教学评价,促进教学行为的转化

  师生之间的教育活动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从未停止过,只是改变了教学的活动形式,即传授-接受形式的教育活动到独立学习行为方式的转变。术科教师的教学评价更有助于调整和改进教育行为,对提高教育质量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助于提高术科教师的教学水平,通过自我审视、自我诊断,使术科教师的教育行为不断转变。

  3.结论与建议

  术科教师在反思过程中不断归纳、反思、总结,不断梳理教育行为,对术科教学实践提出重新审视,教育行为的改变。创造术科教师反思条件,控制术科教师的反思行为,提高术科教师的教学反思水平,就能控制术科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化,可以实现术科教师发展的可控制性,最终实现教育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89-190.

教育教学反思6

  我们在进行主题活动《春天来了》的过程中,很多孩子表现出对春天发生的自然现象很感兴趣,但是图片和老师的讲解已经不能吸引孩子们的眼球和兴趣了,于是在设计这个教案时,我就注意到这几天的天气,一直是以晴好的天为主,所以我就设想了在室外上这个活动。开始上课时,我就很神秘地对孩子们说:“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外面上课,你们想不想去?”安排孩子在草坪阴凉的地方坐好以后,我就引导孩子说“你们抬头看看,春天的天气好吗?”孩子们都说“好”,我套用歌曲的歌词第一句话“春天天气真好”引导孩子说话,我说“公园真好看,你看到公园里哪里好看?”引导幼儿说出“花儿都开了,杨柳树枝对着我们弯弯腰”。

  同样的方法我又引导孩子们说出第二段的歌词“蝴蝶姑娘飞来了,蜜蜂嗡嗡叫,小白兔儿一跳一跳又一跳”。

  接着我就对孩子们说“春天真好,老师把刚才你们说的话,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我把歌曲完整的唱一遍后,问“孩子们歌曲里你听到了有什么?”当唱第二遍时就请孩子们跟着老师轻轻的唱,这时我用很慢的速度再请孩子一起轻轻的唱,同时请孩子们跟我做简单的动作,边唱边做。最后我就请配班老师放歌曲《春天》的录音磁带,我就领着孩子们一边围着草坪学蝴蝶飞,一边唱。不知不觉中一节课就在我和孩子说说唱唱做做中结束了。由此次活动后我发现:

  (1)充分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活动开始,就请幼儿去户外有阳光有树荫的地方,使得孩子对这个活动很期待。通过老师的提问和引导,孩子们会很欣喜的看到,原来歌曲中的内容竟然是平常看到的东西,他们就在我们的身边,而且活动积极性也提高了,不是一节普通的音乐课所能达到的效果。而教师的作用也不再是简单的`教授知识的人,而是孩子们的玩伴,就在旁边适当引导,把孩子说的话整理一下,然后编成完整的歌曲。

  (2)创设良好的环境,让幼儿边玩边学。蓝天白云,红花绿草,暖暖的阳光使孩子沉静在大自然的和谐中,身心可以放松。老师改变以往的教育者的身份以同伴出现在孩子面前。时而用神秘的声音,时而用欢快的声音吸引着孩子。给孩子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可以没有顾虑的边做边唱,不怕说错,不怕唱错,能开心地跟着老师唱起来做起来就已经达到教学目的了。

  (3)选择合适的环境很重要。

  到户外上音乐课对于我们托班的孩子来说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的,虽然大部分的孩子能够做到有始有终上完课,但是一小部分的孩子容易出现自由走动涣散的现象,所以除了要请配班老师做好配班工作外,场地的选择也很重要,要避免吸引孩子注意力的人和物出现,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

教育教学反思7

  转眼间,2xxx年即将结束一个学期又要过去了。一年的结束总是意味着的收获,也意味着对一年的反思和总结。很多时候都会对自己的教学有一些想法,但是灵感一闪而过,我却由没有及时地抓住它。下面是我这学期感触颇深的几点课堂教学反思。

  一、引导学生通过DailyReport进行自我实现。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现状来着手DailyReport。要引导学生拓展DailyReport的内容(包括广度和深度)。DailyReport的内容不仅是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汇报,如天气变化,学校生活中的大事等。也可以是自己昨天或以前的某段经历,某种对人对事的感受。还可以是学生对某门学科或技能或社会现象的看法及感受。学生对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如英语学习中碰到的某个不懂的语言现象是如何把它弄懂的。还可以是经验介绍,如怎样记单词,怎样练听力,怎样练会话,怎样练写作等。另外学生也可以通过DailyReport对教师的教学、作业和班级管理等方面提出个人的看法和建议。总之,DailyReport的内容没有大小之分,没有重要不重要之分;但要求内容有一定的真实性,要求用正确的英语语言表达一定的中心。这样,通过对DailyReport的准备和进行,使学生达到一种自我定位和自我实现。教师也可以从他们的DailyReport中了解他们的`学生。

  二、通过阅读教学有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1、设计提问,激发学生的主体思维

  问题设计是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帮助学生理解、鉴赏文章的切入点。教师设计问题,要遵循循序渐近的原则,要把问题建筑在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之上,服务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水平的目标需要。高中英语课文大多篇幅较长。课文内容参透了丰富的审美以及科学教育内容。在这些兼顾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的阅读课教学中精心设计既有启发性又能激起学生探讨兴趣的系列问题,可以启迪学生动脑,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教师设计问题时,要紧扣教材,层层推进,要具有一定的思想梯度。在提问、解答的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引导,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欲望,帮助学生认知和理解。

  2、保证学生积极而有效的参与

  (1)要营造良好的参与环境,宽松、和谐、融洽、平等的学习氛围。

  (2)要留下足够的参与时间和空间。教学不要“满堂灌”,也不能“满堂问”,学生能讲的,要尽量让学生讲;学生能动的,要尽量让学生动。

  (3)要创造良好的参与条件,提供合适的参与机会,组织学生独立思考与集体讨论。在阅读课的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互设情景,就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以小组为单位全班展开讨论,以达到全员参与的目的。譬如在教学时,可以给学生这样的话题让他们各自表示不同的看法.这样的讨论可以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在讨论中,同学们畅所欲言,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锻炼了同学们的思维,为阅读奠定了基础。

  3.培养学生归纳理解

  阅读的目的就是要获取书面信息。因而阅读时不能逐字逐句地去分析语法,而是要快速完成树材料的阅读,抓住大意,再深层次地去理解内容。在阅读时教师可指导学生根据不同题材、体裁的阅读材料采取不同的归纳形式去归纳材料内容,快速、准确地猎取文章信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由于阅读材料题材与体裁的不同,因而在阅读中还可以从不同角度用各种不同的归纳方式去归纳、理解材料内容,如可以归纳动词,显示事件过程;归纳文章人物,突出重点人物等等,从而在阅读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要让学生养成及时总结错题档案(本)的习惯

  教师要帮助并指导学生建立错题本。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养成善于探索、善于研究、善于总结的习惯。特别是对于一些有代表性的题目,做过后要有总结,如命题的思路、解题的方法及一些规则等。将每次做错的题和不会做的题目记录在本子上,并将作错的原因和正确答案一并记录在案。以后还要不断地翻阅,加强记忆。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

  总之,提高高二学生英语成绩的关键在于教师帮助学生并进行学法指导,只要我们面对现实,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重加强基础训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成绩一定会提高。

教育教学反思8

  一、要热爱学生

  教师情感生活的核心是热爱学生。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不热爱学生的教师永远不可能成为优秀教师。爱学生是教师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教师对学生的挚爱和期待,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和推动力,激发他们刻苦、顽强学习的精神。热爱、关心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教师一方面要热爱学生,深入了解学生,高度信任和尊重学生;另一方面又要严格要求学生,坚定不移地要求和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前进,决不迁就和放任自流。

  二、要培养学生爱好体育运动的情感

  传授知识、运动技术和培养情感是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的三个方面。在体育教学中,应当让学生在教学和训练的过程中接受情感教育;做到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为此,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深入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教育因素,在制订教学目标的同时,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情感教育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寻找知识与情感的结合部,要讲清讲透,让学生弄懂弄通。例如,通过讲述体育锻炼对人体的益处,体育竞赛如何为国增光、为国家赢得荣誉等问题时,要让学生从中体会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对体育课的情感;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学生的练习,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尊重事实的.态度和为赢得荣誉而刻苦训练的决心。

  三、营造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和谐的教学环境

  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和谐,学生的学习兴趣便油然而生;在体育教学训练中,情绪低落往往导致伤害事故频频发生。如在器械体操的教学训练中,有的学生或因未掌握动作要领,或因身体素质差、技术基础差,或因近日有不顺心的事,情绪低落,精神不集中,练习起来很可能动作不准确,或完成不了动作。这时教师如果能耐心指出学生动作完成不好的原因,适时地做正误动作的对比示范,并加以引导和鼓励,他很可能就会集中精神,仔细揣摩动作要领,鼓起勇气和信心去完成所学动作;反之,如果教师粗暴指责或讥笑、讽刺、挖苦学生,这就容易损害学生的自尊心,引发自卑感,使他丧失信心,或产生逆反心理,对老师产生反感,进而对体育课产生厌恶。在这种情绪中再进行练习便很容易造成伤害事故(如从单、双杠、高低扛上摔下)。

教育教学反思9

  岁月更新,青山常绿,教育教学工作的步伐并不因岁月的变换而止步,一学期工作的结束意味的是更好、更新的的开始,停下脚步是为了反思过去,调整以往,以更好的精神状态面对未来,面对以后的工作。为此,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这一教育名言告诉我们,爱是教育的生命,是教育的催化剂、润滑剂和粘合剂。素质教育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必须全面地爱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这要求每一位教师胸怀一颗爱心,用心灵去耕耘心灵,让每一位孩子都得到应有的爱。 关于教育需要爱这个观点,均已达成共识,最重要的是我们还得深思下一个问题--怎能去爱?我们都知道中国的末代皇帝溥仪长期受到无微不至的爱,吮奶经历竟达八年之久,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以至二三十岁了都还不会系鞋带。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何在昵?难道溥仪没有得到爱吗?事实恰恰相反,他得到了无微不至的"爱",本来应该溥仪自己做的一丁点儿小事都有人替他代劳。正是这无微不至的"爱",使溥仪丧失了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由此可见,爱不能越俎代庖。"溥仪现象"毕竟是历史,我们更关心的是现实。令我们痛心的是一些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却正在有意或无意之中扮演着太监和侍女的角色。近年来,随着家庭物质生活条件逐渐优裕,对独生子女宠爱、偏爱、溺爱的风气也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在生活上,有的家长对子女总是采用"抱养"的方式,代子女洗衣、叠被、穿鞋,;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一味采用注入式教学法,代学生"拾柴"、"烧火"、"做饭"、甚至于出现了代学生"品味"的怪做法。教育者将无微不至的关怀,方方面面的照顾,多种形式的包办代替视为无私的爱。

  教师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势必扼杀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浇灭了学生智慧的火花。这样教育的结果是学生失去了自理能力,失掉了自立意识,丧失了自强精神。这些孩子普遍缺乏生活经验,自我服务能力差;热衷于自我设计,缺乏社会责任感;在人格道德方面存在严重缺陷,缺乏健康的心理素质,成了名副其实的"小皇帝"在班级工作,总以为他们太小,少不更事。于是凡是身体力行,扫帚倒了,我来扶,窗台脏了,我来擦,地上有废纸,我来捡。事实告诉我,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太差, 我吸取了教训,开始对学生完全放手。活动来了,由学生策划承担;工作来了,让学生去干;有了问题,学生商量解决。由于没有做好引导工作,学生如一群无头苍蝇,找不到方向。当了一回"神仙班主任",捡了半天烂摊子,实践告诉我,也不行。于是,我开始静下心来认真地思考我所从事的工作。小学班主任的事务确实繁琐杂乱,但一旦沦为"保姆班主任",工作将失去条理和计划。放手让学生当主人的思想是对的,但如果完全放手,成为"神仙班主任",班级这艘巨轮将找不到航线。于是,我为自己提出了"扶着孩子做主人"的工作思路, 两周之内进行民主选举,无记名投票。根据自己的标准选自己的干部,这是让大家产生主人翁意识的第一步。雄赳赳气昂昂的小干部们选出来了。我告诉他们,凡是有为班集体抹黑的,将一票否决无条件进入干部队伍,并提出两周考察时间。让小干部产生"忧患意识",这是走向主人翁的第二步。 两周过去了,我开始给干部们进行细致的分工,我教卫生委员如何合理安排卫生;教学习委员怎样组织早读;教小组长如何收发作业本。教时手把手,干时放手干。发现漏洞,马上补,发现错误,马上改,因为分工细致,小干部任务明确,所以,他们很快就形成了自己的工作习惯,基本上能独立开展工作。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小干部的积极性感染着同学们,榜样的作用激励着同学们。我抓住这一契机,开展了"争做班级小主人"的主题队会,让同学们讨论了"怎样才算班级的小主人"这个问题,使大家有了深刻而具体的认识。孩子们通过讨论知道了,要当小主人,其实并不难,做任何事的时候,多想想集体,想想大家,就成了。大家还主动提出每周评选"小主人红花"的活动。当好了小主人的,进行表扬,没当好小主人的,提出批评。 这一来,同学们的主人翁意识高涨。下课抢擦黑板的,多了;课间疯打的,少了;满地废纸和铅笔屑,看不见了。

  大家你帮助我,我监督你,初步形成了积极向上的班风班貌。此外轮流班长制的执行也为每个孩子都提供了锻炼自己、展示自我和满足孩子某种领导欲望的机会。让他们明了,班长拥有权力,更大的是责任、义务和奉献精神。

  转化后进生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职责。每个班在不同程度上都有后进生,可如何对待他们呢?首先做到不厌弃他们,然后根据后进生的特点和形成原因做好转化工作。法国教育学家卢俊在他《爱弥儿》一文中写道:"人生当中最危险的一段时间是从出生到十二岁,在这段时间中还不采取摧毁种种错误和恶习的手段的话,它们就会发芽滋长,以至以后采取手段去改的时候,它们已经扎下了深根,以至永远也把它们拔不掉了。"

  了解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是转化工作的先决条件。要做好转化后进生的工作,就得深入了解,全面分析后进生的特点和形成原因,坚持在了解中教育,在教育中了解。实践证明,只有全面了解后进生的.情况,才能有的放矢,做好转化后进生的工作。对后进生要因势利导,坚持一分为二。 后进生的缺点较多,也较突出,容易被大家发现。他们也有优点和长处,只不过不太明显和突出,时常被大家忽视。往往这一点就不利于调动后进生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消极因素。作为一个班主任就应该注意发现后进生的微小进步,坚持一分为二,优点给予充分的肯定,积极引导,有时创造条件让他们施展自己的长处,以自身的长处逐步克服一些短处,从中让他们看到希望,增强进步的信心。

  一年级的孩子们,年龄尚小,思维有很多的稚嫩之处。告状几乎成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事无巨细、大大小小,见微卓著。笤帚倒了要告,站队早了要告,甚至谁笑一笑都要来告状。开始的时候真是不胜其烦,既然每天必须面对,慢慢在习以为常的同时意识到这未尝不是教孩子辨别是非的最佳契机,此时三言两语的和风细雨的引导较之不耐烦训斥效果长远而深厚,它在融洽师生感情,对孩子人格、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上无不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和家长交朋友,听取家长意见,共商育人良策。"三人行,必有我师"。更何况班主任面对着如此众多的家长,他们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不乏各种人才,他们对孩子的教育也很有经验。这些家长与老师的精诚协作,发挥的参与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例如我们班陈怡丹、邹雅林、张昕艺、汤子贤的家长虽然来自各个工作领域,但对孩子的教育都很有心得,在养成孩子良好学习、行为习惯上都能持之以恒,有自己行之有效的培养孩子的独到之处。

  当学生有错时应与家长取得联系,但要理解家长的难处,不能训斥家长,不能把学生的错误转嫁给家长。要尊重家长的情感,对家长做到温和有礼,以商量谈心的方式来交流教育孩子的得与失。对于学生的学习,不给家长增加负担,但必要的检查还是应该的。不歧视差生家长,应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家长对班主任或学校工作有意见,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做到宽容大度,胸襟开阔。这样家长会与之同心同德育人教子。

  本学期的班主任工作有很多不足不到之处,在耐心和细心上常常是虎头蛇尾。在工作方法上还不能很好的适应低年级孩子的身心特点。工作中还时时有简单粗糙的现象,一切的一切还待在以后的的工作反思、克制、觉悟、锤炼、提高自己。

教育教学反思10

  “诚信”是什么?是做人的基本素质,也是你获得别人信任的基本砝码。在这迅速发展却又缺乏交流的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都在呼吁“诚信”的重要性与延伸性。我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一直用诚信要求自己,丝毫不敢懈怠,坚持以诚信为原则,时时处处做好幼儿的教育工作。

  最近几天的午睡时间,我发现小朋友们脱衣服时玩闹、讲话等现象开始增多了,我觉得要想一个好的方法来教育孩子。

  于是,在进入休息室之前,我对孩子们说:“你们谁能做到,进入休息室以后不讲话,快速脱衣服睡觉的?请举手!”一部分幼儿举起了手。我又说:“举手的小朋友要说到做到,起床以后老师奖励小红花。”接着又有一些幼儿举起了手,“好的'。现在进休息室脱衣服睡觉!”安静了两分钟之后,很快就有幼儿忘记了刚才的承诺,开始讲话了,我做了一个安静的手势,声音没有了。当又有幼儿想讲话的时候,旁边的小朋友会小声提醒他:“要说到做到啊”虽然这样也有一点讲话声,但是我很高兴,因为孩子们开始有了一定的诚信意识。当然,起床以后我也兑现了我的承诺--给没讲话,快速脱衣服睡觉的孩子奖励了小红花。

  幼儿年龄小,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因此表现出自律性差,对什么事情都坚持不住,需要我们不断提醒和帮助他们,这样他们才会做得更好。

  每天的故事时间便是我们教育的途径之一,我会给他们讲一些关于诚信的小故事,让幼儿明白其中的道理,相信诚信的种子会在他们的心中扎根。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教育,我看到了孩子们的进步,他们也很乐意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好事情,这样才能保证有充足的时间玩和学习。吃午饭我们也花了心思调动幼儿的积极性,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的奖励,比如对于吃饭做到安静进餐,不挑食、不偏食、不撒饭的孩子,我会答应给他们小红花作为奖励或者能够评上小明星,他们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了,当然作为老师我也一定会说到做到。看到孩子稚嫩的、充满求知欲的小脸,我总是从心底发出强烈的使命感和自豪感。在教育过程中,难免有孩子会有调皮捣蛋的行为,但是我总是告诉自己,孩子毕竟还小不懂事,要坚持以道理服人,做到不打骂不体罚孩子,做孩子的良师益友。

  一天一天,看着孩子们平平安安、快快乐乐的在幼儿园生活、学习,然后从我们的手里开开心心的回到家长身边。虽然很辛苦,但心里却总感觉甜甜的。我们所做的这些工作,只求无愧于职业,无愧于对社会对家长的承诺,无愧于我们自己。

  幼儿的工作是繁琐的,只有树立高尚的师德,做诚信的教师,才能永远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生命短促,只有美德能将它传到遥远的后世。”让我们教师都行动起来,让诚信伴随新世纪的每一分钟,让诚信遍布幼儿园的每一个角落!

教育教学反思11

  体育事实上也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所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要想有一定的水平就必须多加练习,体育课本着培养学生身体素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宗旨。从学生的兴趣着手犹为重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锻炼身体。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对体育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这是助跑直腿摆动跳高的第一课时,课中我采用生动的语言,饱满的情绪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分小组进行助跑与起跳想结合的动作方法,互帮互助,在稍熟练的情况下,教师以短绳来辅助教学,一方面强化动作,另一方面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组内成员可以适当地调整短绳的高度来达到直腿摆动的效果。练习活动中学生积极主动地与同伴进行交流。交往中学生体验到了积极挑战,助人为乐地快乐。

  我们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把兴趣作为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地出发点,上什么内容都应力求找出学生容易感兴趣的地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培养学生对体育的浓厚兴趣,()成为他们学习,锻炼和创新的动力。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找到自身的价值,同时,可以进行适当地评价,让同伴之间进一步地沟通,简单地说说他助跑直腿摆动跳高的动作掌握情况,为跳得更高作个准备。

  感觉“转变角色”“尊重个性”“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重视学习过程和方法的指导”“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等新课程理念已成为教师教学实践中的共识。学生们都有着良好的精神面貌,多数学生主动热情,课堂发言落落大方、充满自信。课堂教学充满活力。课堂气氛和谐,师生关系融洽,呈现师生、生生互动的富有活力的局面。下面浅谈几点感想。

  一、明确目标,让教学实践不盲目。

  教学时要把握总体目标。明确阶段性目标。定准课时目标。只有明确以上三个层面的目标,实验才会做到既登高望远,又脚踏实地。

  二、整合课程资源,让知识鲜活起来。

  教师要活用教材资源、利用生活资源、捕捉课堂资源。课堂互动经常会生成各种各样的资源。教学时特别关注并捕捉一些有价值的.资源加以利用。如学生在练习时,有的整套动作做得好,有的某一环节做得很棒,有的提出的问题特别有思考价值,有的出现错误带有普遍性等,及时捕捉并加以利用。

  三、实施有效教学,使课堂活而不乱。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课堂教学活起来了,师生关系融洽,学生竞相发言,课堂非常热闹。必须理性对待,实施有效教学,让课堂活而不乱。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也要让学生学会遵守规则。要重视培养学生必要的课堂习惯、独立学习习惯、小组合作性学习习惯的养成。每一个教学活动的目标指向要清楚,过程要落实,要有实在的成效,真正让孩子学有所得。要扎扎实实地进行双基和良好习惯的训练。

  今后一定要以记促思,以思促教,每天反思一点,每天进步一点,引导自己不断在反思中成长。初中教育教学反思爱的教育教学反思教育教学反思

教育教学反思12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容积和容积单位》属于第二学段“空间和图形”这一领域里的内容。依据课程标准,本课的具体目标是:“通过实例,了解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升和1毫升的实际意义。

  《容积和容积单位》是这一单元第三节内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中的第六课时,它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的含义和计算以及体积单位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一节数学概念课。教材把这一内容安排在“体积和体积单位”的后面,意图就是让学生运用体积的概念、单位和计算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容积的概念、单位和计算方法。

  教材首先用描述和定义的形式说明了什么是物体的容积,计量物体的容积,就用体积单位。接着教材出示了生活中常见的药水瓶、饮料瓶上的.容积单位,介绍了计量液体的体积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以及它们与体积单位之间的关系,并设计了一个小组活动,让学生利用瓶装矿泉水和量杯来感知升和毫升的实际大小,最后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品上标有升和毫升。这一意图不仅是让学生深刻地感知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也能体会出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学生们第一次接触容积和容积单位,对学生来说怎么样更好的理解容积的意义是重点,也是下一步学习容积的单位和计算方法的基础,还能更好的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体积,所以根据这点我们制定了以下几点教学目标:

  1、经历容积概念的理解过程,体会容积和体积的联系与区别。

  2、掌握升与毫升间的进率以及它们和体积单位的关系,并通过实践活动感知1升和1毫升的实际意义。

  3、在观察和比较中,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及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是理解容积的概念,感知容积单位的实际大小。

  教学难点:

  是了解容积和体积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第二部分:教法、学法说明。

  概念的理解是概念教学的中心环节。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复习体积的有关知识,并计算牛奶盒的体积,为容积的学习做好铺垫。接着通过估一估、看一看、说一说体会牛奶盒的容积和体积的区别,进而揭示出容积的含义。教学容积单位时,先让学生在生活中找一找标有升和毫升的物体,并出示一个装有1立方分米的纸盒,让学生体会计量容积一般用体积单位,计量液体的体积时用升和毫升,并通过实验让学生体会容积单位之间的关系,最后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感知容积单位的大小,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在学法指导上,采用了模仿记忆、小组合作和动手操作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体会牛奶盒的体积和容积的区别后,揭示出了牛奶盒所能容纳牛奶的体积就是这个牛奶盒的容积,让学生模仿这个含义说说其它容器容积的含义,并归纳出什么是容积。这节课中预设了三次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合作中互相启迪,多向交流,互补完善,增强自信。动手操作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学习方式,本节课有三次动手操作,每次操作都要经历猜测——讨论实验方案——合作实验——汇报成果三个过程,杜绝实验的盲目性,让学生带着问题和目标动手。

  第三部分: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旧知。

  1、回忆知识要点:同学们,我们在前面学习了体积和体积单位,你有哪些收获呢?

  2、计算牛奶盒的体积:请同学们利用尺和计算器算出桌上牛奶盒的体积,比比哪一小组最会合作。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牛奶盒

  体积 265。848(cm) 二、探究新知。

  1、教学容积的概念。

  (1)估一估:这个牛奶盒能装多少牛奶呢?你为什么估得比这个数据小?(因为包装纸占了空间,牛奶盒的包装纸有厚度。)

教育教学反思1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之后,“反思”这个词在幼教界被提及的频率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意识到,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开放多元化的幼儿教育,教师的专业成长都需要每一名教师具备反思教学的能力,反思已经作为教师必备的一种专业素养。

  在我们当中许多教师兢兢业业,但教学业绩平平,汗水与成果不成正比,究其原因是她们主要靠自身原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教学,知识不更新,方法不改进,又不善于总结,因此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在自我的圈子里往复和循环。实际上,我们每一天都在实践着具体丰富的、生动的教育活动,有很多的感受和经验,如果做工作的有心人,抓住并找准问题的切入点进行深究,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不断的在实践——反馈——调整——再实践的过程中实现螺旋式的上升,势必会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这样才能将很多理念性的内容转化为自身的教育行为,才能更好的获得专业化的发展。因此学会反思,就成为教师当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成为每一个教师联系日常教育教学实践进行研究的首要任务。我们试着记录下我们在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并针对我们的教育实例进行反思及分析,期待将理论转化为自身的实践,从而掌握教师如何依据自身的实践进行反思,从哪些方面着手反思,如何进行分析和概括,又怎样制定下一步的改进策略到最后应怎样进行归纳和总结,以获得专业的成长。我们提出的经验,希望对提高每一位教师的反思能力有所帮助。

  一、 正确理解反思性教学。

  反思性教学指的是教师在先进的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借助于行动研究,不断的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努力提升教育实践的科学性、合理性、并使自己逐渐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在这里揭示了反思性教学是为了教育教学研究并在教育教学中研究。教师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改进教学,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教师研究的过程就是教育教学的过程,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教师的反思也好、研究也好都应紧密联系教育教学实践工作,其重点在“思”字上,教师应该反思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要对自身的教育行为及其效果进行分析和思考,深究“为什么” 这个“为什么”是反思实践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要想提高反思能力,要学会探究式、批判性思考。正如冯晓霞在“新《纲要》与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报告中提出的教师“专业化的起点,在于愿意去思考问题,并尝试提出自己的改进方案。”

  二、 在教育实践中进行反思性教学

  在进行反思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直接参与研究,较多的利用独立性反省的方法,同时注意通过与儿童或同行的对话进行合作性反思,研究的问题来自于自己教育过程中的真实问题情境,运用行动研究法通过回顾—分析—假设—验证—总结这一实践的过程,以不同的视角进行反思。

  1、 借助教师自身的教育行为进行反思

  教师进行自我反思首先是从困惑或疑难问题出发,及时发现自己在哪些方面存在困惑,先试着自我反思首先找到困惑点然后收集资料,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收集既有资料、观察和记录情境、在教学及学生的接触的过程中寻找必要的信息、进行内省,三是分析资料,这个过程要注意抓症结所在,找到核心问题;四是形成行动策略,在这个过程中不要只满足一个构想;不要过多受到执行中可能遇到的困难的干扰;并且要充分利用教学情境中的多种资源与力量。五是实施与检验行动策略,最好在心中预先演练;并有机会在学校尝试行动策略;真正地将行动策略贯彻到实际工作中。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自己行为的自觉性和理智性。

  具体的说教师要借助幼儿在活动中的反映来分析、判断自身所确定的教育目标、选择的教育内容、采用的组织形式、投放的材料以及在教育过程中的具体指导策略是否适宜,并思考为什么适宜(不适宜)批判性的思考,并学会通过表面现象分析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提出改进的策略。可以看出在反思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由单纯的教师变为研究者,可以有效的促进我们向自己学习更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结合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出发,更加理性的研究自己的教育实践,解释自己的实践,达到思辨上的同步,才能向专业化发展。

  教学实例:在一次音乐欣赏活动中,教师请幼儿欣赏的是一首欢快的乐曲,并请幼儿说一说听完这首乐曲有什么感觉,想做哪些事情,在活动设计过程中教师希望幼儿将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所欣赏的曲子相联系,从而有快乐、高兴等感受,教师请幼儿一个一个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中一个孩子说:“我听了想睡觉。”这个答案出乎孩子和教师的预料,教师说:“是吗?你听着想睡觉?”说完这句话教师记录下幼儿的感受,心中也有这样的疑问,“欢快的曲子怎么会有睡觉的感觉”,但又不想直接点明,接下来许多孩子都模仿这个孩子的回答也说:“听起来想睡觉。”并且幼儿开始兴奋的说着“想睡觉”这时教师觉得应该将幼儿的注意力拉回来,于是打开录音机让幼儿再听一遍并随着音乐做动作。

  教学反思:结合当时的情景教师觉得应该尊重幼儿的回答,因此在第一个孩子说听了想睡觉时犹豫是不是应该否定他,但当时认为如果否定他仿佛是对幼儿回答的不尊重,因此决定接受幼儿的答案,,正是由于教师行为的这种暗示肯定起到了反作用,才会引起后边幼儿的模仿。又由于自己教育技能的欠缺,当时不知如何是好,只想淡化问题于是采用再放音乐让幼儿做动作的策略转到下一环节,但教师感觉到这并不是一个最优的教学策略。在反思中教师一方面意识到在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形成高质互动的技能有所欠缺;另一方面在先前的教育活动中未充分给与幼儿此方面的经验;当时如果教师能够耐心询问幼儿的想法,有针对性的引导,真正让幼儿懂得音乐与感受的关系,可能就不会产生后面幼儿争相模仿的情境。

  2、借助幼儿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进行反思

  《纲要》强调教师“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幼儿的行为表现和发展变化具有重要的评价意义,教师应视之为重要的评价信息和改进工作的依据”,因此在反思教学过程中,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就成为“最基本的元标准”。

  教育实例:“小精灵辩论赛”——空气更重要还是水更重要教师抓住幼儿对水、空气等资源的兴趣,采纳幼儿提议的模仿“超级大赢家”电视栏目中小朋友辩论赛游戏的形式,组织了主题为“空气更重要还是水更重要”的辩论赛活动,教师根据每位幼儿的不同观点将其分为“大力水手”和“空气精灵”两队,活动前向家长发出预约海报,请家长与幼儿共同查找准备支持本队观点的辩论素材并请孩子背下来,活动中全班1/3幼儿参加,两队幼儿一对一阐述自己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自由辩论,辩论总体要求是:声音洪亮,能表达清楚自己的想法,活动中发现无论哪一位辩手都是开始时声音洪亮,随后声音越来越小,一位辩手因忘记未能完整阐述准备的内容,在自由辩论时,许多辩手采用了无意义争吵或互相“攻击”的方式辩论。

  教学反思:教师认真分析幼儿活动中的表现,发现每个幼儿声音越来越小的原因有二:一是辩论素材超出幼儿生活经验,过于高深,如:认为空气更重要的幼儿说“空气中有氧气、氮气、氢气、氦气......,氖气能发出红色的光,氩气能发出......,对空气破坏会形成温室效应,造成南极北极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认为水更重要的幼儿则说到“我们人体内的水份主要以体液的'形式存在......,地球表面70%被水覆盖,其中98%是含有盐分的海洋,只有2%是新鲜的淡水......”。这些高深的辩材超出了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原有水平,他们怎能记得完整无缺。二是活动主旨在于了解空气和水的重要性,建立初步的环保意识,并不在于培养幼儿的记忆力,记忆内容的高深与一对一对弈中背诵的压力势必造成幼儿声音越来越小甚至忘记内容。同时,教师根据幼儿自由辩论中的表现分析出,大班年龄的幼儿易位思考能力还很差,这种能力的培养更应该捕捉幼儿周围生活中发生的事物,通过他们的亲身体验与感受来培养,而不能仅依靠辩论赛这种形式。活动形式虽然新颖,但不利于目标的完成,不太适应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同时教师通过家长与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尝到了有效利用家庭教育资源的益处,也引导幼儿认识到信息的来源是多途径的,提出了改进方案。

  下面是教师第二次组织活动的简要介绍:继续将幼儿分为两队,此次活动全班幼儿参与,鼓励幼儿用各种方式阐述本队观点,教师分别记录在两块大黑板上,有的幼儿在教师帮助下做了蜡烛燃烧试验。告诉大家氧气可以助燃,有的幼儿画了一张爷爷在家吸氧的图片,告诉小朋友氧气可以维持病人的生命,还有的幼儿让小朋友用一只手捏住鼻子一只手捂住嘴巴,强调没有空气可不行,而另一组幼儿则拿来水果让小朋友品尝,告诉大家果类的水分可多了,没有水植物就活不了,我们就再也吃不到这么好吃的水果了,有的幼儿还拿来科学取得水车告诉大家,水有很大力量,能让水车的轮子转起来,水多时力量会更大能用来发电,幼儿的参与热情异常高涨,都想为自己队赢得一分,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共同总结出水和空气都重要,每个小朋友都要从我做起,保护资源,保护环境。

  3 借助于同行的合作—互动式研究进行-反思

  在实践中许多教师在自我反思过程中出现“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现象,以目前教师反思能力来说,很难以“旁人”眼光来审视自己的教育实践,出现这样的问题原因分析有以下几种,一方面教师的自省意识不够强,没有掌握反思的方法,另一方面教师在进行活动时注意力集中在组织各环节上,随机性和灵活性不强的教师注意力无暇关注过程中的许多问题,因此处于一种无意识状态反思时也不够客观。最后,教师常常有先入为主的观念,深思熟虑的活动已经认为趋于完美或已经发挥教师个人应达到的水平,突破瓶颈再有一个更高层次的提高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我们不妨借助与同伴的合作—互动式研究来进行反思,让每个人的经验观点成为一种共享的资源,促使我们重新思考、构建、扩展自己的经验和理论。

  教学实例一:“镜子变干净了”在幼儿园的盥洗室里,有一面非常大的镜子,幼儿每天洗手的时候都喜欢照镜子,甩手时也不太注意,镜子上常常有很多水渍,有一天,保育员老师在擦干净镜子后,老师怕孩子又把镜子弄脏,于是用报纸遮住镜子。 教学反思:这件事不仅引起了教师的关注同时也引起了孩子的关注,保育教师应用的方法是否适宜,如何利用这个机会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保教怎样配合让幼儿既能照到镜子又不影响卫生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教养员通过反思意识到自己在洗手环节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当发现孩子甩手后弄得镜子都是水渍时,也没有及时提醒,保育员教师也意识到,这样遮住镜子治标不治本,孩子没有爱护的意识只能让镜子干净一时,孩子们照不到镜子感觉很失落,问题一经提出大家共同对于这件事进行反思,确定下一步的行动策略,教师紧密抓住生活中的事情,和幼儿讨论“是否喜欢盥洗室的镜子”,“镜子脏了怎么办”“怎样洗手镜子不会脏”保育员、教师、幼儿共同制定了规则张贴在盥洗室内,幼儿对于自己制定和通过的规则,更容易接受和遵守,一个日常保教工作的问题在教师的反思中应刃而解。通过分析和交流反思,教师在生活活动中促进幼儿主动学习的意识进一步增强,能够更好的抓住幼儿身边的真实情境,引导幼儿学会生活。

  教学实例二:一位小班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熊请客”故事表演活动,活动中孩子们不仅角色对话娴熟,表演道具的运用也很熟练,动作表情语调也很到位,活动后教师认为目标达到,孩子感兴趣,很乐于表演,当幼儿出现争抢“大石头”砸狐狸不要“小石头”,教师也及时做了引导,但一些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如“今天活动的目标中重要的一条是让幼儿大胆表演,从幼儿的表现来看已经很好的达到目标的要求,为什么还要组织今天的活动?”“活动中教师大量时间充当故事中的串词角色,对如何进行大胆表演进行了哪些指导?”“在今天的活动时间内,幼儿在原有水平促进了哪些方面的发展?”随着一个个问题的深究,有关教育立足点,教师如何成功的高质量的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育的时间效益等问题得到澄清。这种合作—互动式研究不仅帮助这位教师逐渐学会反思,也启发提示每位教师从更多角度考虑问题,并以同行的实践作为一面镜子,反射并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在教师进行自我反思的基础上,由教师集体梳理实践中碰到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的核心是什么,然后集体攻关,在每个层次上组织经验交流、研讨,不断将研究推向深入。在整个集体反思的过程中,教师并不局限于“谁对谁错”,大家更多的关注在每一个教学实例中能够获得哪些经验与教训,也会提出各种各样的分析、建议,每个人都以寻求真知,和一种开放性的态度对待所有的褒贬,以探究者和合作学习者的身份审视自己的实践和教育经验,教师从中教师可以不断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教育观念,从而得到发展。教师反思性成长必须要有一个团结、合作、充分交流的集体,而这种工作方式恰恰能造就一个好的集体,必然会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教师对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反思,让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不断的自我思考、审视、反省、判断、分析、概括、总结,不断的调整教育教学实践过程,更加自觉的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与师生互动,这样不仅是自己的学习与实践具有更明确、自觉的方向并可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而且使教师专业素质在不断的时间和反思中得以不断的、更为有效的提高,以真正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教育教学反思14

  如何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作为一名从未接触过心理教学教师,一直在不断的思考。对于本次目标和人生这一课的教学,我的思路和做法是:

  l、课堂导入最重要。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同样的内容,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学生接受起来会更加乐意和主动。面对从未真正接触过心理方面知识的学生,我给学生创造了很多的发挥空间。我安排在头上贴五官的游戏。

  2.坚持核心原则,形散神聚。

  本次课的重点在于活动中的体验,绝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活动应该有主题,有核心。也应该坚持一个核心,并围绕这个核心,“行散神不散”,着重培养学生最基本的心理素质,让他们学习和体验到对自己的终生发展有价值的核心观念。比如:原来我的活动设计中与目标对话,要求学生站起来,闭上眼睛想像5年后的那个自己就站在自己一米远的.前面,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停顿10秒)?请你上前走进他,现在请你站在5年后的自己的位置,好上前去,走进他(停顿5秒)。好,现在你就是5年后的自己了,转个身来,面对现在的自己,未来的你想对现在的你说些什么?(停顿10秒)好,现在我们要从未来回到现实了,请你走回现在的自己的位置,好,转过身来,看看未来的自己,你心里有什么感受?(停顿5秒)本来不是这么设计的,后来我把它重新设计,从而活跃气氛的目的达到了。

  3、适当的自我开放

  如果我能在适当和必要的时候,作真诚的自我剖析、自我开放,学生也会减轻自我防卫心理,真实地表达自己、安全地探索自己。有时学生甚至会主动问:“老师,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呀!”我就把自己的目标分享给学生,其最重要的角色始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自我开放应该有一定的原则和限度,否则,将会导致角色混乱,得不偿失。

  以上是我在第一次心理健康课教学中努力的一些做法、感想。当然,我的心理健康课存在许多的问题。要真正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发挥出它最大的作用,还有很多问题有待发现和解决,我会再继续努力!也希望老师和前辈们多多给我帮助。

【教育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教育教学反思04-06

大班教育教学反思10-10

爱的教育教学反思06-14

高中教育教学反思02-04

小班教育教学反思02-26

《爱的教育》教学反思02-19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02-08

个人教育教学反思02-09

体育教育教学反思02-15

地理教育教学反思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