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教学反思

时间:2023-02-06 12:03:42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最后》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最后》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最后》教学反思

《最后》教学反思1

  《最后一头战象》记叙了在抗日战争中幸存的最后一头战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佩上象鞍,来到打洛江畔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在埋葬着战友的百象冢旁边挖了一个坑,将自己庄严掩埋的故事。文章语言优美,描写生动,以充满深情的笔触歌颂了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课文篇幅较长,但对于五年级的学生而言,边读边思的习惯已经养成。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先从整体入手,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在整体感知课文后,让学生谈谈对嘎羧的印象,然后抓住重点语句研读,避免逐段讲解的繁琐,以实现长文短教的.目的。学生在充分批注感悟下,体会到了战象的善良、忠诚的高尚品质,受到了教育。

  如何进行长文短教的教学?是否应重点抓住一处(如嘎羧在打洛江畔凭吊的那动人的一幕)进行透彻的研读,继而辐射全文:二十六年前是怎样的一幕?从而体会嘎羧的英勇。在它知生命大限已至之际它为何这样做不去象冢而去百象冢?从而体会嘎羧的善良与忠诚……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去想象,去填补文中的空白。

《最后》教学反思2

  当我决定以《最后一头战象》一课作为本次课题推广的研讨课时,我就一直努力的阅读学习刘畅老师的“阅读教学‘激趣导读’创新教学模式”和“中高年级阅读教学‘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两种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理论,认真地思考如何将这教学模式与这篇课文的教学有机的契合起来,符合我们农村学生的实际;同时我还在不断的揣摩我的教学设计是否达到了创新学习课堂所应有的高度。终于,今天,我将自己对这篇课文的教学思考,展现在了大家面前。过程大家有目共睹,我也不再赘述,在这里我只想真诚地给大家汇报一下。我在备课时候的几点思考。说得对的,那一定也是大家的意见。说的不对的地方,还请专家、领导以及同行门批评指正。

  《最后一头战象》是一篇情感深沉、内涵丰富、篇幅较长的动物小说,全文接近20xx字。作者以时间为序,扣住“英雄垂暮”、“披挂象鞍”、“重返战场”、“庄严归去”四个感人的片段,用生动优美的语言记述了嘎羧生命历程中最后的辉煌和尊严。结合我所任教班级的学生实际,确立下了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根据单元训练目标和课文篇幅较长的特点,指导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重点抓住描写嘎羧动作、神态的词语和有感情的朗读来品读课文中的重点段落,从而引导学生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体会嘎羧丰富的情感,并感悟嘎羧高尚的情怀。

  一、如何解析文本?

  有人说过: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当我们手捧一篇墨香浓郁的文章时,我们需要以不同的身份去解读它,一是站在作者的立场,复原或者重建作者的境遇与意图;二是站在普通读者的`角度,思索我们从文章中读出了什么;三是站在教师的角度,思考我们要交给学生什么;四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想想我们学习此文为何。为了更好的解读文本,我开始翻阅与《最后一头战象》这一课有关的各种资料,哪怕只言片语:其中包括作者的生平介绍,本篇课文的原文,作者创作这篇文章的初衷,读者对这篇文章的评价等等。我想要想解读文本,我们只有走进作者、走入文章的幕后,才能够体会教者所需,学生所需。所以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有了作者的那句经典的话语,在理解“重返战场”时有了原文内容的补充。

  二、如何做到长文短教。

  由于课文篇幅较长,内容较多,学生在理解上肯定会有一定的难度。备课前我也去查阅了有关长篇课文的教学方法,可以采取“直奔中心”法,即从整体入手,通过整体感悟,让学生直接触及中心正题,抓住重点段落进行研读,放弃逐字逐句的讲解。也可以采取“抓主舍次”法,即在设计时候我们应该找出文章的线索,理清文章的结构,通过仔细研读后抓住主要的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做到突出重点而不面面俱到。于是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方面,从整体上理清文章的脉络,概括出四个场景,并以此为线索,抓重点场景讲析;第二方面,抓住文章表现的几种情感,以朗读为主,在读中体会战象的品质,从而感受语言文字的生动,优美。

  三、如何走进嘎羧的内心,实现与文本对话。

  当我读完这一篇课文的时候,我也被嘎嗦有灵性、重感情的特点所吸引,更被它英武、忠诚、善良的精神所打动,它早已不是一头战象,它俨然成为了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我想这是每一位阅读了这篇课文之后的读者都会共鸣的想法。那么如何让学生也能够体会到这些呢?毕竟学生的知识储备、生活阅历还不足以能够凭借一次阅读感觉到。如何让学生走进嘎羧的内心,实现与文本的对话。这成为了我备课时的一个难点和重点。我想只有通过对文章中重点字词的体会,作者的细节描写等等,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才能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于是在教学“披挂象鞍”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我们抓住了“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久久地摩挲”、“泪光闪闪”、“久别重逢的老朋友”这些词句,体会嘎羧内心对曾经辉煌地留恋和回忆。同时,也把抓事件——品细节——悟感情这一学习方法教给学生,为后面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

  四、如何实现小组合作交流学习。

  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品读“重返战场”和“庄严归去”段落时,在总结“披挂象鞍”这段学习方法的基础上,我想让学生自己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自学这些部分,这样既能够检查学生是否学到了这种读书的方法,也能够给于学生一个自我发挥和展示的空间。于是在课堂上,我就先出示自学要求,请学生以学习小组自由合作学习的方式学习,然后汇报交流。

  五、如何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崔峦老师有一句顺口溜说的是:“读思议练重实践,人文熏陶含其中”,通过阅读我们不难发现,其实这篇文章还有很多的空白点需要学生去思考,比如嘎羧回到战场时“久久的凝望”,在礁石上“亲了又亲”,“震耳欲聋”的呼唤等等,这些都是文本的空白点。于是课堂上我引导学生们开始思考久久的凝望里嘎羧仿佛看见了什么?在礁石上亲了又亲它仿佛在说什么?在震耳欲聋的呼唤里,它仿佛在呼唤什么。这些口语表达的设计,即让学生走进了嘎羧的内心,体会到他当时的情感,同时落实了“读思议练重实践”这一句话。

  当然在这一课的教学中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教师的引导太多,束缚了学生。学生的思维还没有被老师积极、有效的调动起来。教师的语言还不够凝练、准确。我想这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最后》教学反思3

  重情重义,有着人类一般的情感。这是《最后一头战象》留给我最深刻的印象。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文章中着重描写的四件事,重披象鞍,泪别村民,凭吊战场、与友长眠。然而,我却忽略了这些去解读教材,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出现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收获不大。本人认为主要问题如下:

  一、教学失去精神主线。

  重情重义,便是这头战象最让人感动的地方,也应该是课堂中的精神主线,是一堂课的灵魂。在教学时,本人却并没有根据此条来设计教学,而把战象嘎羧所做的几件事情做为重点,然后去研读哪几件事情是战象的反常表现,具体反常表现在哪些句子,哪些动作。因为没有“重情重义”这个中心思想的支持,此时的句子、词语解读完全是空中楼阁,水中镜月。试想,本人如果这样提问:“你觉得一头怎样的战象?它的情深意重又表现在哪里呢?你能揣摩它的内心世界吗?”就可将动作背后隐藏的情感世界呼之欲出。这样,情感落点脚一清二楚,体会方法就是找句子、词语,猜心理。学生的'学习方法也明朗起来。

  二、课堂失去轻松氛围

  一堂好课,首先应该是学生精神兴奋、不觉得疲劳的课,是课堂氛围轻松的课。课堂上,本人也忽略了这点。课始,我立刻用深情的朗读把自己与学生拉开了距离,课堂变成了一个朗诵者与一群听众之间的对话。

  试想,如果一开始,我问学生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你见过大象吗?你见过战象?没有,那我们能不能通过一段文字见见所谓的战象。这些战象给你的感觉怎么样?由此循充渐进,慢慢进入课堂。课堂说不定会是另外一种生成。

  三、阅读失去学生主动

  在课堂中,教师应该是起主导作用,而学生处于主动作用。对于六年级来说,教师更应该鼓励学生从个性角度去解读教材,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应该让学生去挖掘文本中有价值的东西,解决他们的学习难点。但是这节课,本人没有给学生机会,没有关注到学生的学习兴趣点和学习难点,没有给学生设置广开言路的提问或板块,而是紧紧围绕着老师的小问题,这也使得学生变成课堂的被动者,使课堂变成一问一答式。课堂也就此失去应有的精彩。

  综观全堂课,本人在文本的解读,教学环节的设计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之处。不过能通过这堂课,这面镜子观察到,也不失为一件乐事。

《最后》教学反思4

  《最后一头战象》记叙了在抗日战争中幸存的最后一头战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佩上象鞍,来到打洛江畔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在埋葬着战友的百象冢旁边挖了一个坑,将自己庄严掩埋的故事。文章语言优美,描写生动,以充满深情的笔触歌颂了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课文篇幅较长,但对于我们班的学生而言,边读边思的习惯已经养成。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先从整体入手,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在整体感知课文后,我请一个同学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其他同学边用心倾听一边用心感受,看看那个情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用四字词语进行概括。这样理清文章的脉络之后,然后再快速的浏览课文,看看那个情节当中的那些语句深深地打动了你,这样直扑重点段,抓住重点语句研读,避免逐段繁琐的讲解,以实现长文短教的目的。最后学生在充分感悟下,再回归课文整体,体会战象嘎羧的善良、忠诚的高尚品质,受到了教育。

  回顾本次教学,由于课文内容与孩子现在生活的环境差距太远,没有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的辅助,使悲壮与感人之情大打折扣。因此入情入境地朗读,激发学生的想象,填补教材的空白,就成了我教学本课的“杀手锏”。

  在学习第一个情节“重披象鞍”时,我先让孩子找到最感动的语句试读,然后启发学生思考,文中哪一个词最能让你感受到他们感情深厚?继而感受26年未见得朋友,嘎羧还记得象鞍的样子吗?当他26年后“重逢老朋友”时他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让学生紧紧抓住嘎羧的神态、动作,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感受嘎羧的内心,感受嘎羧的深情,感受嘎羧的激动,再读这句话孩子们已经能够让你感受到嘎羧的真情!

  学习第二个情节时,我引导学生抓住第十四自然段学习。采用分句重现情景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血第一句时我紧紧抓住嘎羧“久久凝望”,想象嘎羧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到底望到了什么?(浴血搏杀的场景,并肩战斗的战友······)第二句中“亲了又亲”龟型礁石,想象在这块礁石上留下了嘎羧怎样珍贵的记忆?从震耳欲聋的“吼声”中,想象你听出了什么?学习第三句时,我将原文中和文中前面描写垂暮的嘎羧和此时充满战斗激情的嘎羧进行对比教学,对比朗读,层层推进,一下子让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

  教学第三个情节时,我采用读写结合的方法,思考此时嘎羧的内心活动,他会怎么想?会怎么说?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走进嘎羧的内心,体会嘎羧的忠诚和善良。

  最后回归整体,师生再次入情入境的从头到尾的`朗读研读的重点语句,感悟此时嘎羧不再是一头战象,而是一位“英雄”,因为它是如此的重情重义!

  下课之后,一个女孩子悄悄告诉我:“老师,如果你的音乐再放下去,我的眼泪都要控制不住了。”我想,这是整节课中最成功的地方吧。能够让学生入情入境的去感受战象嘎羧的高尚情怀,这也是我所期盼的。

  总之,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我更深切地体会到:1、要善思: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教师应该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2、要关注:关注文本,关注过程,关注学生。学生的发展是最核心的,无论什么设计,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发展。

《最后》教学反思5

  现在的小学语文非常重视古诗文的积累古诗还在积累,对于现代诗歌的重视程度就明显不如前者了。就连我们的阅读等级考核,也只是在6级测试中见到了一首《再别康桥》。虽然我本人一向认为中国诗歌的最精华所在是古诗,尤其是唐诗。但是,不可否认,现代诗歌中也有许多难能可贵的珍品。而且,现代诗歌的语言习惯与我们现今的语言习惯相同,描绘的内容情感也更贴近当今生活,所以学生在诗句的理解上应该更容易一些,所以诵读现代诗歌对于学生对提高语言的感悟能力特别有帮助。同时,由于诗歌是语言最凝练的表达形式,现代诗歌中包含着许多古代没有的,现代独具的优美词藻,所以诵读现代诗歌对于孩子们积累语言也很有帮助。

  《最后一分钟》就是这样一首现代诗,语言凝炼,包含激情,用简短的篇幅表现了香港回归那激动人心的.一刻,将中国人民积蓄心中的强烈爱国情怀和对香港回归祖国的无比激动表现地淋漓尽致。

  不过《最后一分种》具有较深厚的历史背景,语句含义比较深刻,给学生的理解造成一定难度。

  因此我在反复思考以后,还是决定以“读”为核心,采用传统的逐段讲解逐段诵读的方式。在指导学生理解诗句的过程中,为了学生对那种激动人心的场面有更加直观的体会,我寻找了香港回归交接仪式的视频。有了声像印象以后再读诗歌第二节,学生自然能把那种热血沸腾的感觉读出来了。再指导朗读课文第三节的时候也是一样,我找到了签订《南京条约》的纪录片,与学生共同回顾了那段惨痛的历史,接着要求学生边联想那屈辱的场景,边朗读诗句,从而读出了对往昔的沉痛,读出对如今扬眉吐气的珍惜之情。

《最后》教学反思6

  《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都德写的一篇短篇小说。这篇小说选材巧妙,以小见大,选取一所普通小学最后一堂法语课来反映尖锐的民族矛盾以及法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感情。这篇文章在对人物进行心理描写的同时,成功地把景物描写、细节描写、人物行动描写结合起来以塑造人物,而且还运用了烘托、对比的手法,把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细腻地表现出来了。

  这篇文章我非常喜欢,在新课程改革的启发和引导下,我认识到了所存在的问题:害怕学生这个不懂,那个不会,所以凡是教参上提到的都予以重视,都想教给学生,造成满堂灌,吃力不讨好。再就是拘泥于教参,被教参缚住了手脚,自己反而不知道该怎么进行教学设计和创新了。因此我试着对过去的教法做个修正,给自己一个挑战。 课前我把课文翻来覆去读了好多遍,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大胆尝试:

  1、倒车回环法是根据本文结构和内容特点而定的教学法。这种教法能够一波三折,可以启迪学生智慧,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和效果。

  (1)导入新课时运用时代倒推法。由学生上完最后一课的高兴心理与学生想象的70多年前上完最后一课的心理导入新课,把时代的镜头倒推了70多年。学生切身感受和想象感悟是两种不同的心理感受,后一种心理培养了学生想象感悟的能力。导入用疑问作结尾,给学生一个想象思考的空间。苏霍姆林斯基说:“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

  智力的刺激。”想象思考正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最后一课》的兴趣。

  (2)课文内容倒领法。在黑板上竖写“法兰西万岁!”几个大字,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这样也打破了老式的.解题、作者、背景等教学程序。对学生理解课文重点、解决难点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以母子系统问为导线,并用子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母子系统问像根线穿起了课文的重点,学生按问题导线找出了课文重点句。以课文灵魂为龙头,再以“母问”为源头,以“子问”为支流,穿起了课文的重点,构成了“母子”系统问,解决课文重点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这堂课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增强了教师教学创新的意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不足,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探索和完善。

《最后》教学反思7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教师应该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我想我这课上的不成功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考虑孩子们思考的世界,我给了学生思考的时间,但是却没有考虑在他们的思考里有哪些内容。换句话说我是没有以生为本进行教学。

  这篇课文有非常深刻的内涵,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不仅仅是一头战象,俨然是一个知情懂意的英雄,他怀旧,他善良,他英勇,他忠诚……他具备了完美英雄的高尚情怀。这些,孩子们是不容易懂的,但是孩子们也是容易懂的。

  在我的课堂里,我的教学设计过于生硬牵强,我少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这篇课文和学生生活世界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学生难以理解。而我在设计的过程中,一直牵着学生,企图让学生顺着我的设计一步一步地走来。因此,课堂上气氛沉闷,学生总是欲言又止。

  这篇课文较长,长文如何短教一直在探索一直在思考,但是遇见这样的课文的时候,依然束手无策。其实主要原因就是我自己的思想还没有转过弯来,总是担心学生这里没理解,那里没有领悟,因此,教学的时候总是小心翼翼,碍手碍脚的。而学生在教师这样的引导下也就显得无所适从了。

  这篇课文的教学我注重了文本的人文感悟,在学文结束的时候我让孩子们敞开心扉谈了自己学了本课后的所得。有不少的孩子谈的'不错,他们谈到,大象都有这样高尚的情怀,那我们做人应该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重情谊的人,应该做一个充满爱心的人……特别是有一个孩子这样谈到:“虽然我们这个社会有很多阴暗面,有不少的陷阱,但是我们应该自始至终做一个善良的人!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充满温馨,更加美好!”他的话让我感动,一个孩子能够有这样的认识,应该说还是让人欣喜的!

  总之,以后的备课中真正做到关注文本,关注过程,关注学生。学生的发展是最核心的,无论什么设计,一定要以学生为中心。

《最后》教学反思8

  《最后一头战象》是一篇情感深沉、内涵丰富、篇幅较长的动物小说,全文接近20xx字。作者以时间为序,扣住“英雄垂暮”、“重皮战甲”、“重回战场”、“自掘坟墓”四个感人的片段,用生动优美的语言记述了嘎羧生命历程中最后的辉煌和尊严。结合我所任教班级的学生实际,确立下了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有感情朗读课文,会读会写本课的生字词,理解个别词语如“威风凛凛、炯炯有神、浴血拼搏、排山倒海、震耳欲聋”,学会快速浏览课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学会复述故事。

  由于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在进行本课的学习时,我主要训练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的能力。上课前,先让学生课前做好预习,了解作者相关知识,写作背景,对战象有一定了解。课堂上,通过理解什么叫战象导入课题,引导读题展开质疑,这一设计意图是想摸索学生内心对课题的理解,对课文会产生怎样的悬念。我觉得这一环节的设计效果很好,让学生学会质疑。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当学生兴趣上来了,紧接着导出本课需要掌握的生词,在生字词教学这一环,是采取检查方式进行。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这一课时我安排的教学重点体现在,快速浏览课文,掌握主要内容,并学会复述故事。当我把阅读要求“课文写了关于战象嘎羧的哪些事情?请分别用四字短语概括出来。”展示,并要求学生快速阅读,在阅读巡视中,发现学生面有难色,寻聊中,学生暗示用四字短语概括有点难。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想让学生自己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自学这些部分,这样既能够检查学生是否学到了这种读书的方法,也能够给于学生一个自我发挥和展示的空间。紧接着我请学生以学习小组自由合作学习的方式学习,在讨论过程中,每一个小组我都进行巡查,发现有困难的小组及时点拨,最后汇报交流归纳出“英雄垂暮”、“重皮战甲”、“重回战场”、“自掘坟墓”四个感人的.片段。我顺水推舟导出“讲故事”的环节,目的是要求学生复述故事。学生兴趣特浓,表现欲望很强,学生的口语能力得到训练了。在交流读书感悟完成练习:我心中的“战象”,这是一头()的战象,因为它()。这一口语交际的练习,我感觉有点不到位。也许是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对于战象的情感品读不深,只能局限在老师的点拨感悟出品格。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学生的思维还没有被老师积极、有效的调动起来。教师的语言还不够凝练、准确。我想这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最后》教学反思9

  我前段时间执教《最后一头战象》,教完后感受颇深。现从以下几方面谈谈。

  1、要善思: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教师应该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结合平时的学习,谈一点浅薄的看法。这节课的设计,每天都在冥思苦想,求变求新,删繁就简,领异标新,语文功夫是慢活,是要耐得住寂寞,来不及半点急躁和武断。在备课时,同事们也出主意。是啊,我深深的知道,当你想要追求更高的境界时,怎能不“为伊消得人憔悴。”

  2、要有己:

  宁可不完美,也要敢于展现自己真实的一面,鲜明的风格,语文教师的魅力来源于个人的独特风格。要敢于亮出自己的剑,包括自己的学生,说实话。上课之前,我没有和学生铺垫过,只在徐老师第一课讲过之后,对学生进行了一些复习。我想:假的`真不了,即便一时过关,终将对自己的成长,学生的成长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所以,想要真发展,真得有胆量。一次真实的洗礼,胜过千次万次的虚荣。

  3、要关注:

  关注文本,关注过程,关注学生。学生的发展是最核心的,无论什么设计,一定要符合学生,如果你教的学生没有能力和素养的提高,那么可以肯定的是:你的教学水平是徘徊不前的。设计一节课要把它当成设计学生的人生一样,在这个过程中,你的成长,学生的成长将无限精彩!

《最后》教学反思10

  课文讲述的是南丁格尔从事护理事业和在护理事业上作出的杰出贡献,以及在护理事业上取得的成就,向人们展示了一位执着、坚毅、勇敢坚强、无私无惧、用爱心和恒心为伤者带去福音的白衣天使的伟大形象。课文采用倒叙的方法开篇,然后讲述她在护理事业上的成就及从事护理事业的`曲折道路。课文的内容比较散,段落也不太清楚。于是我便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首先,让学生小组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小组进行评价,然后进行交流,交流读懂的内容。

  学生读文、交流后,对课文内容真的理解了。接下来,我又安排了集体交流,围绕“你佩服南丁格尔吗?为什么?”这个话题展开讨论。有的结合教材,有的结合生活实际,交流得非常好,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南丁格尔的伟大精神。

  这节课让我充分认识到,语文教学,不一定非得按照逐段分析去理解课文内容,如果我们能够抓住一个中心问题,充分让学生自主探究,然后合作交流,完全可以理解课文,并且还可以使理解课文和体会文章中心一次完成。这样,既达到了我们的教学目的,又训练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还减轻了教师的负担,这样一举三得的事,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教学,真的是一门艺术!

《最后》教学反思11

  《最后的姿势》这篇课文是根据2008年四川发生的汶川地震而改编的。课文以感人的笔触,记叙了地震来临的瞬间,谭千秋老师伸开双臂,用自己的身体守护四名学生的感人事迹,赞扬了谭千秋老师恪尽职守、大爱无私的思想感情。

  在进行这课的教学时候我主要抓住了四处教学描写,感受其预示着什么。

  (1)天空阴沉沉的。(预示着地震来临。)

  (2)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个楼房都摇晃起来!地震!(要体会连用3个感叹号的表达效果。语调越来越高,越来越急促。)

  (3)楼房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并伴随着刺耳的吱吱声,外面阵阵尘埃腾空而起。(楼房马上要坍塌,情况十分的危机,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

  (4)地动山摇。碎裂的砖块、水泥板重重地砸下来,楼房塌陷了……(这样的环境描写预示着谭千秋老师将要遇难,他的姿势成为永恒的瞬间。)

  抓住这四处环境描写,分析谭老师是如何做的呢?让环境描写衬托人物,这就是对谭千秋老师的正面描写,重点抓住谭老师在地震到来和楼房即将倒塌的时候说的.话和所做的事,组织学生通过朗读和表演反复体会,真正体会谭老师是怎样诠释爱和责任的,感受谭老师对学生大爱无私的情感。学生也能真正明白了诠释的意思了,不是简简单单能用解释来说明的。

  那到底什么是爱?什么是责任?在教学中,我重点抓住了“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这句中的动词 “撑”组织教学,让学生表演,让学生说说从“撑”中能感受到什么?“撑”看出了谭老师用出了所有的力气,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水泥板,自己却被砸的血肉模糊,这时,学生真正明白了什么是爱。这样的爱是一种大爱,无私的爱。当讲到这儿时,大家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在教学时,我还抓住了“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最后的姿势!”让学生理解体会,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是谭千秋老师逝世时候的自然姿势,也正是这个姿势护住了四个学生,充分看出谭老师这种恪尽职守、舍己为人、大爱无私的情感。我让学生联系上文当地震来临时,谭老师正在给学生们上课的内容进行探究,谭老师给学生讲人生的价值,那谭老师人生的价值是什么?那就是为孩子,为他人。谭老师最后的姿势是他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姿势,是诠释爱与责任师德灵魂的姿势。这时,再让学生说说课文为什么以“最后的姿势”为题时,学生都能滔滔不绝说上半天。

  但在钻研教材的时候没有太深,凭自己理解上课,在这课中忽略了侧面描写的学习。还有就是我上课时候太过注重形式了,没有真正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是以后的教学中引以为戒的内容,要特别注意。

《最后》教学反思12

  《最后一片树叶》是让我比较头疼的一篇课文。本课以一片树叶和小鸟对话的形式,写出了树上最后一片树叶由不快乐到快乐的情绪变化,运用拟人手法巧妙地向学生渗透了关于落叶的自然常识。 以前,凑巧在一次集体教学活动中听过一位老师就本课所做的公开课。当时,她试图在教学中,让学生理解自然界新老交替、循环不息的道理。但是学生年龄太小,理解这个道理是非常困难的。如今,同样的问题也摆在了我的面前,该怎样处理呢?

  为此,我反复研读了教参。当我看到“教学建议”中,反复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树叶的心情变化时,我忽然想到:为什么一定要让二年级的学生理解这么深奥的自然规律呢?为什么让学生关注树叶和小鸟在面对同一件事情的不同态度呢?为什么不能通过此文,看到可爱的小鸟身上那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呢?当我看到课后习题的设置:“你在什么地方找到过快乐?让大家和你一起分享吧!”这时,我更加肯定了自己的想法。

  教学时,我便依照自己的想法设置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学习小鸟,能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发现生活中的.快乐。重新设置了教学目标,操作起来也就容易多了。

  同时,在教学中发现教参上的一个小问题:“一场秋风”中的“场”,在课文中的注音是三声“chǎng”,而“教学建议”中的注音是二声“cháng”,通过查字典,我看到在二声里有一项解释为“量词”,并举例“一场电影”等,与文中的词组形式基本一致,由此,我判断此处应为二声,不知是否有误,敬请各位同仁指教。

《最后》教学反思13

  今天上午,青阳教育办小学素质教育工作督导评估组在王书记的带领下莅临我校参观指导,并进行教学常规检查。听取了吴校长的工作汇报后,他们分组查阅资料、实地查看,接下来分头到各个班级进行听课。

  很荣幸,郭校长、吴副校长和两位教学精湛的语文骨干教师走进了我的课堂!原以为毕业班了,有谁会来光顾?乍一看到他们走进教室,没做好充分准备的我还是有点紧张,可当看到他们那一个个和善友好的笑容和温情的目光,我的心一下子平静了下来,逐渐进入了我们平常那轻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中——

  今天我教学的是第八主题单元“告别童年”中的课文《在学校的最后一天》。这是一篇回忆性的叙事散文,主要回忆了一位外国老师在教书生涯的最后一天和小学毕业班的学生们依依话别的情景,描绘了师生离别时的感人场面,表现了老师对学生的热爱之情。

  教学中,我先让孩子们抓住课题中的“最后”质疑——“这在学校的最后一天跟以往的日子有什么不同?”“师生们在学校的最后一天离别的场面是怎样的?”“这最后一天里体现了师生之间的什么情感?”……接着让他们带着这些问题自读课文,并学会复述课文。

  在复述中,有的同学是以讲故事的形式把整个事件的细节都娓娓到道来;有的同学言简意赅地概括了故事的主要梗概;有的孩子在复述中还能很好地结合自己的理解和读书感悟来讲。通过课文的复述,孩子们对师生之间那种依依话别的“感人”“不舍”的场面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

  “你能从文中的哪些词、段来体会师生间道别时的这种“不舍”“真挚”“感人”的情感呢?”接着孩子们都能通过的“噙着泪水”“团团围住”“热泪盈眶”“挤”等一些词语和重点句段来畅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这篇课文很贴近孩子们的`现实生活,他们不仅从中去体会一位老师在即将与学生告别的不舍、难过、伤感、失落及对孩子们的那种深深的爱,也能感同深受孩子们即将离开母校,离开老师,离开的小学生涯的那种心情。所以,在这节课的最后几分钟里,我也让孩子们想象自己即将离开母校、告别童年的那种心情,并让他们的动笔写下最想跟老师说的真心话。

  整堂课很真实、朴实、常态,师生间的交流和谐融洽,孩子们的发言也很纯真很实在,都能深深地体会到师生间那种浓浓的爱。但在课堂上因投入与孩子们对文章内容与情感的交流,却把文章一个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恰当地运用了顺叙与插叙相结合的方法”给忽略了,没能及时引导学生抓住有关句段好好去体会,并指导他们在实际练笔中尝试运用。

《最后》教学反思14

  这篇课文讲述了在收获季节里,一个长得很棒的玉米,满怀希望地等待老婆婆来收获,可是换来的是一次又一次地失望。就在眼看着同伴们一个个被摘走心灰意冷时,听到了老婆婆对自己的夸奖,才终于明白了自己是获得最高荣誉——被留作明年做种子的最棒的玉米。很有幸,这篇课文经过了专家的指导与帮助,教学过程设计以玉米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即从自信——不灰心——心灰意冷——感激。

  本着关注学生体验的宗旨,我也一直在想如何能在教学中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玉米情感的变化。专家指导我要抓住“心灰意冷”这个关键词,带领学生联系上下文充分体验和感受玉米心理变化的过程。课前我收集了玉米变化前后的图片,本来还想把实物带到课堂,可惜没有时间去准备了。课堂上,学生看到了玉米的图片都十分兴奋,很快便能够根据上下文找出反映玉米心灰意冷的句子。学生能够从“孤零零”“无奈”等关键词语、玉米的外形变化、玉米的抱怨等方面去体会,但是在朗读上还是有所欠缺,可能是我个人的情绪还不够调动孩子们,看来以后还要多增强自己讲课时表情语气等方面呀。

  教学过程还安排了一个可以作为亮点的环节——在学完了玉米是如何心灰意冷后,让学生再来说说心灰意冷的意思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心灰意冷的时候,教师相机做正面指导。可是一开始学生都羞于开口,感到有点冷场了,我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再来谈。经过引导,一个语言能力较好的学生开口了之后,其他孩子纷纷开始谈自己的体验,气氛一下子又活跃了。

  另外,在最后我让学生回答“你认为这个玉米是最棒的吗”这个问题,注意了训练学生用“因为……所以……”这个句式。但是学生都是说的'玉米如何如何的棒,由于经验不足,我还不能巧妙的把学生引导回答玉米也有不棒的时候,以后要多向专家老师们学习经验才行。在最后课文讲完的时候,时间不够,若是能再回归玉米的心情变化这根主线再把文章串一下就更好了。

《最后》教学反思15

  这篇阅读课文以一首诗歌的形式出现。这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诗,作者倾述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积蓄心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

  结合本组训练重点,在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香港回归的`资料。从与学生的交谈中引导学生从“香港被割让的历史”、“香港回归历程”、“香港回归之后的繁荣”三个方面去搜集与整理相关资料从而加深对香港的认识与了解。

  由于刚学完《圆明园的毁灭》不久,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在中国的种种罪行还深深地印在每一个同学的脑海里,同学对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憎恨还未消退,所以对香港能回归我们祖国妈妈的怀抱,是非常欢迎的,都觉得这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情。在这节课上,我正深入挖掘教材的内在爱国因素,爱努力地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鼓励他们树立学习的目标,发愤学习,为中华的腾飞而努力向前迈进。

【《最后》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最后教学反思02-07

最后的时刻教学反思02-18

《最后的时刻》教学反思03-14

《最后的时刻》教学反思6篇04-04

《最后的姿势》语文教学反思10-01

最后一课教学反思03-12

《最后一课》语文教学反思04-14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反思08-29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反思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