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教案

时间:2022-04-09 19:02:53 教案 我要投稿

有关健康教育教案范文6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健康教育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关健康教育教案范文6篇

健康教育教案 篇1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洗手的好处多。为了就自己的身体健康,从小养成勤洗手,正确洗手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从小养成勤洗手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自己正确洗手。

  教学用具:媒体、黑板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介绍手的作用

  1、 介绍手的'作用。

  可由学生来说,总结到手对人是很重要的,我们要保护好手。

  2、说一说手易感染细菌

  让学生说,在哪些地方手容易感染细菌,所以要勤洗手。

  3、正确的洗手方法,分三步,并示范给学生看。

  4、勤洗手

  饭前便后要洗手,手脏了就洗手,养成勤洗手的习惯。

  二、做一做

  请同学们在前面做一做,看谁最正确,由老师和同学们来评说一下做得较好和做的不够的地方。

健康教育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喜爱动物是幼儿的天性,爱模仿更是小班幼儿突出的特点,3—4岁的幼儿缺少接触小动物的机会,但又特别喜欢小动物,所以本次活动就根据幼儿的这个天性——天真活泼、喜欢模仿和做游戏,设计了这节《小鸡出生了》,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快乐,运用各种动作来探索小鸡出生的情景,更增强了幼儿的表演欲和自信心。本次活动以健康(体育)为主,渗透了语言、艺术和科学,幼幼互动、师幼互动,让幼儿在探索中获得快乐。

  【活动目标】

  1、想象并用身体动作表现小鸡出生的情景。

  2、能在较窄的小路上行走。

  【重点】引导幼儿用身体表现小鸡出生的过程。

  【难点】幼儿探索用身体表现小鸡出生的过程。

  【活动准备】

  1、等同幼儿和教师人数的呼拉圈和小鸡头饰。

  2、母鸡头饰一个、虫子若干条、大鸡蛋模型一个。

  3、宽敞的活动场地,25厘米宽的小路。

  4、小鸡出生的课件及欢快的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小鸡想出来

  自主想象、讨论:教师拿出鸡蛋模型提示:

  1)蛋壳是谁的家?

  2)还没有出生的小鸡宝宝在蛋壳里是怎样的?(教师伸出胳膊做舒展状)蛋壳这么小,鸡宝宝能这样吗?

  3)蛋壳里的小鸡宝宝渐渐长大,住不下蛋壳房子了,怎么办呢?他是怎么出来的?

  4)我们一起想办法,帮帮小鸡宝宝出来好吗?

  二、小鸡出生了

  观看小鸡出生的课件:

  教师提示:刚才小朋友想了许多许多种办法让小鸡宝宝出来,那我们来仔细看看小鸡宝宝到底是怎样从蛋壳房子里走出来的,好吗?要仔细看清楚哦!

  教师提示:你们都看清楚小鸡宝宝是怎样从蛋壳里出来的了,那哪位小朋友来扮演小鸡宝宝,看看他是怎样出生的好不好?呼拉圈就是你们的蛋壳房子(幼儿戴上头饰蹲在蛋壳里扮演尚未孵出来的小鸡宝宝)

  (1)幼儿自己来模仿动作。教师提示:小鸡慢慢长大,在又黑又小的蛋壳里住不下了,小鸡动动翅膀,转转脑袋,越长越大。幼儿尝试来做动作,互相讨论看谁模仿的最像小鸡宝宝。

  (2)教师与幼儿一起模仿小鸡出生的游戏。提示:让我们一起在欢快的音乐中做游戏吧!(欢快的音乐伴有情景描述)小鸡(蜷缩状,手抱住腿蹲下)慢慢长大了(舒展身体手松开),在又黑又小的蛋壳里住不下了,小鸡动动翅膀,转转头(伸伸手,转转头),越来越大(身体完全舒展)他用小嘴“笃笃笃”在蛋壳里捉了一个洞(食指并拢做嘴巴,做啄洞状),把嘴巴伸出来,把洞啄大一点(再啄洞),慢慢伸出脚来(慢慢跨出一只脚到呼拉圈外)“噗”的.一声,蛋壳破了,小鸡摇摇摆摆的走出蛋壳(做小鸡走路状,走出呼拉圈)。

  三、小鸡吃虫

  鸡妈妈看到有这么多的小鸡宝宝出生了非常的高兴,妈妈带你们到草地上捉虫子吃吧!“小鸡”一个一个跟着“妈妈”走过场地上做好的25厘米的小路,来到一片草地上,将食指并拢做嘴巴,啄起地上的小虫,然后跟着妈妈沿小路回家去了。

  游戏结束,幼儿和教师共同收拾场地。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来自生活。在活动中,我首先抓住幼儿喜欢小动物的特点,以“蛋壳是谁的家”来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然后再以非常形象的图片,通过引导孩子看、思、说、模仿,了解小鸡出生的过程。以游戏,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进一步了解小鸡出生的过程。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的思维、观察、表达、身体等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健康教育教案 篇3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乱丢果皮纸屑的害处。从小养成不乱扔垃圾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从小养成不乱丢果皮纸屑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能见到不文明的行为及时劝阻并捡起垃圾。

  教学用具:媒体、黑板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说说生活中见到的乱丢果皮的现象

  1、我们生活的学校、小区、马鹿、公园等场所,你见过谁乱丢果皮纸屑吗?

  2、这样的.行为对吗?

  二、了解乱丢果皮纸屑的害处

  1、果皮腐烂后,散发出难闻的气味,影响人们呼吸,同时也会招引苍蝇,繁殖细菌;

  2、西瓜皮、香蕉皮等扔在路上,行人不小心踩上很容易摔倒受伤;

  3、纸屑等随地乱丢不仅会影响环境和市容的整洁,遇到刮风天气,纸屑还会随风飞扬,甚至影响视觉而造成交通事故。

  三、落实行动

  1、 我们小学生该如何做?

  (1) 把果皮纸屑扔进垃圾桶

  (2) 把口香糖等垃圾用纸包好再扔。

  2、 遇到不文明的人或事又该怎么做?

健康教育教案 篇4

  教学内容:吃饭要细嚼慢咽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一些科学进食的卫生常识。

  2.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要细嚼慢咽而不能狼吞虎咽的原因及平时生活中,应当怎样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一次课我们学习了一日三餐,同学们还记不记得我们一日三餐应当怎样吃?……这一次我们继续学习,一日三餐当中,我们到底应当怎样来进餐呢?。

  二、学习新课:

  吃饭时要慢慢的的吃,不能边吃边讲话,也不能狼吞虎咽:

  1.(下面听老师,你们来思考:一个人,在沙漠里好久,渴的口干舌燥,突然,在他面前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水果,你们想想看,他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对,会流口水,那么,他都已经渴的不行了,为什么还要流口水,是不是他看到水果后,就不这渴了?……)

  向同学们讲述口水的作用,并使同学们知道洗嚼慢咽的好处。

  a.有利于消化和吸收

  b.可吃出食物的美味

  c.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

  d.清除食物中的.异物

  2.当心吃饭时讲话

  a.它是一种不文明的行文

  b.如果讲话的话,可能会被呛到,或者食物进入气管,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3.吃饭时狼吞虎咽的坏处:

  a.加重肠胃消化的负担,引起胃病

  b.冲淡胃酸,引起消化不良

  c.饮食过量,引起肥胖

  三、巩固新知:

  1.智力挑战

  2.才华展示

  3.总结该课,对发言同学进行客观的评价(由学生来评价)。

健康教育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初步懂得身体的冷热与穿脱衣的关系,并知道及时穿脱衣服能预防感冒生病这一基本卫生常识。

  2、活动中,能根据身体的冷热及时地穿脱衣服,提高生活能力。

  3、知道检查身体的重要性。

  4、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中班健康教育教案《根据冷热穿脱衣》

  二、重点与难点

  让幼儿理解:出汗受凉为什么容易引起感冒生病?从而学会根据身体的冷热,及时地穿衣服。

  说明

  幼儿活动量相对较大,固也容易出汗。由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生活能力有限,在活动过程中,不能根据身体的`冷热情况,及时地穿脱衣服。由于成人有时也往往顾及不上提醒幼儿,因此而造成出汗吹风受凉感冒生病。所以,有必要让幼儿学会自己能根据身体冷热,及时穿脱衣服。一方面能促进保护幼儿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还能培养幼儿的生活能力。随着大班幼儿认识能力的发展,如果能通过直观形象的教育,让他们获得感知、体验,那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1、图片二幅(①有几个小朋友在玩球,玩得满头大汗。②其中一小朋友躺在床上生病模样)

  2、干、湿小毛巾若干条。

  3、幼儿基本上都会穿脱衣服。

  4、创设“快乐小帮手”活动。(选自《生活》教材68页。)

  四、设计思路

  春季来临之际,气湿乍寒乍暖。由于幼儿的体温调节能力较差,加上大多数家长的养育方式较保守,幼儿普遍穿着偏多。幼儿好动、好玩,大班幼儿的活动量更大。因此,幼儿活动时,容易出汗,如不及时穿脱衣服,极易感冒生病。重视

  幼儿生活教育,加强保育的意识,既要关心、照顾幼儿的生活,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幼儿有自理生活能力。

  大班幼儿基本上都会自己穿脱衣服,但生活经验及自我保健意识欠缺,不能根据身体冷热,及时穿脱衣服。因此,在活动教育中,要注意这一生活能力。

  大班幼儿基本上都会自己穿脱衣服,但生活经验及自我保健意识欠缺,不能根据身体冷热,及时穿脱衣服。因此,在生活教育活动中,要注意这一生活能力。

  幼儿的情感体验是需要具体形象的材料的。通过直接的感知才能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怎样做?最后才能主动地去做。因此,活动的设计,首先要让幼儿直观地感知:出汗容易受凉,受凉容易引起感冒这一连锁关系,并了解感冒对人体健康危害的初浅知识。其次,在相对活动量较大的活动中,教师既要密切观察幼儿的活动量,又要教会幼儿如何根据身体的冷热,及时地穿脱衣,从而提高幼儿的自理生活能力。

  五、活动流程

  感知讨论——实践操作——强化巩固

  1。感知讨论

  通过感知讨论,让幼儿直观形象地理解,如何要根据冷热,及时穿脱衣服。

  (1)集体看图讨论,建议提问:图片上小朋友为何生病?为什么出汗会受凉感冒?怎样才能不受凉?感冒是人体健康有哪些危害?

  (2)提供一下、湿小毛巾,分别让每个幼儿放在手比如背上比较,感受一下,从而知道出汗会使内衣湿透受凉。

  2、实践操作

  (1)在活动中,教师要注意观察

  幼儿的活动量,适时提醒幼儿及时地穿脱衣服。特别是体弱幼儿和能力较差的幼儿。让幼儿知道活动中,微出汗了即要脱衣服。如穿着过多,再热再脱。另外,活动结束后,也要马上穿衣服,以免受凉。

  (2)在活动中,还可以引导幼儿会在不同场合设法摆放脱下的衣服,使幼儿方便地及时穿脱衣服。如:摆在桌椅上;挂在运动器械上;请别人帮助拿一下;系在腰、肩上等等。充分发挥幼儿的灵活性、主动性。

  3。强化巩固

  (1)可以请一些能力强的幼儿,在活动中帮助教师提醒同伴及时穿脱衣服,逐步影响到更多的幼儿、甚至是每一个幼儿都能互相提醒同伴。如看见同伴活动时出汗了或没有脱掉衣服,会及时的提个醒:“你冷了没有呀?”

  (2)在“快乐小帮手”活动中,让帮助提醒过别人的幼儿,挂出自己的“快乐小帮手”图卡。通过这一活动,不仅强化了幼儿乐于帮助提醒别人的意识,同时,也间接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

  (3)在日后的教育活动中,也要不断提醒幼儿及时穿脱衣服,巩固这一生活习惯,形成自我保健的初潜意识。

健康教育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懂得,对关怀和帮助自己的人抱有感激之情是一种美德,也是做人的道德准则。

  2、使学生知道,现在每个人享受的快乐生活是通过别人的付出得到的,培养学生对父母、他人、社会的感恩意识。

  3、教育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会感恩,为关心过自己的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二、重点:

  培养学生对父母、对他人、对社会的感恩意识。

  三、难点:

  教育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会感恩。

  四、教学过程

  (一)、心情档案

  1、听音乐《感恩的心》

  2、亲情游戏

  你们从一个咿呀学语的孩子成长到一名初中生,谁给你们的爱最多,帮助最大,请写出五个人的名字。

  3、感受父母的爱

  (二)、心灵体操

  1、阅读材料

  材料一:“1999年贵州缆车事故”

  材料二:“唐山大地震”

  材料三:“走进科学”

  2、感悟:乌鸦有反哺之义,羊羔有跪乳之恩。父母为我们费尽心血,我们应该为他们做点什么,才能表达你的感激之情?

  使学生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进入活动主题

  请同学按照老师的'指令进行。

  说一说,父母给你那些爱。

  学生读材料,谈感受。

  学生针对现在的我进行畅谈。

  3、情境表演:

  “课堂内外”

  4、请你参与

  读《爱心永驻》报道,说一说,如果是你,你会捐款吗?如果你得到别人的救助,你有何感想?

  (三)、心海罗盘

  1、丰收园:针对本节课内容,畅谈收获

  2、送你一句话:

  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态;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感激蔑视你的人,因为他觉醒了你的自尊;感激绊到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双腿;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了你的独立;凡事感激,学会感激,感激一切使你成长的人。

  3、重播音乐:《感恩的心》

  4、教师总结

  学生合作表演,谈感受

  通过学生回答,让学生明确爱与

  被爱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在享

  受爱的同时必须懂得感恩。

  学生自由畅。

  大屏幕演示,学生齐读。

  学生起立、齐唱。

【健康教育教案】相关文章:

健康教育教案关于健康教育的教案有哪些11-25

健康教育教案01-10

有关健康教育教案03-26

初中健康教育教案04-01

健康活动教育教案02-13

健康教育教学教案02-13

关于健康教育教案03-22

卫生健康教育教案09-11

体育健康教育教案07-31

小班健康教育教案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