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幼儿园教案

时间:2022-04-10 17:24:19 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中秋幼儿园教案(精选6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中秋幼儿园教案(精选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中秋幼儿园教案(精选6篇)

  中秋幼儿园教案1

  教学形式:团体或小组教学

  教学方法:童谣游戏法 情景表演法

  活动目标:

  1.会轮流使用工具与材料制作月饼,活动后能与同伴共同整理环境。

  2.体验与家人或同伴一起制作月饼及分享月饼的快乐,培养良好的礼仪习惯。

  核心要素:中秋节 共团圆 全家人 与祝愿

  品月饼 香又甜 赏明月 情无限

  活动准备:

  1.录音机,音乐磁带《打月饼》、《八月十五月儿圆》。

  2.制作月饼的模具、材料。

  基本过程:

  (一) 导入活动:

  1.音乐活动,欣赏歌曲《打月饼》和《八月十五月儿圆》

  2.请幼儿品尝月饼。

  (二) 关键步骤:

  1.教师制作月饼,幼儿观看。

  2.请幼儿亲手制作月饼。

  3.在制作月饼的过程中,结合以前所学的《借物》礼仪知识,让幼儿想办法解决如下问题:假如你要使用的工具,正被别的小朋友在使用,你该怎么做?

  4.收拾整理用具,听音乐和幼儿一起玩“材料找家”的游戏。

  5.将制作好的'月饼送到厨房进行烘烤。

  6.为了进一步巩固轮流等待的礼仪规则,让幼儿讨论:“你在做月饼时,是怎样和其他小朋友轮流使用工具的呢?”

  (三) 结束部分:

  分享自制的月饼,体验动手制作月饼的快乐!

  活动延伸:

  1.情景表演:

  (1)听音乐做律动(把做月饼的过程用音乐表现出来)

  (2)请幼儿进行模仿和创新。

  2.在美工区出示各种各样特殊月饼的图片,引导幼儿自己设计并制作月饼。

  3.在角色区域“蛋糕房”可以继续开展制作月饼的活动。

  家园互动:

  (1)家长应随时引导幼儿来帮自己做一些特殊的月饼,拍成照片后带到幼儿园参加评选活动。

  (2)家长可与幼儿一同制作一些特殊的月饼,拍成照片后带到幼儿园参加评选活动。

  注意事项:

  引导幼儿吃食物时先敬给长辈品尝。

  中秋幼儿园教案2

  活动目标:

  1、通过阅读图书和童话剧表演,理解故事的内容。

  2、根据教师所给的阅读线索,仔细进行阅读并讲述。

  3、感受好朋友之间诚挚而深厚的情意。

  4、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5、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活动准备:

  "字宝宝乐园"教学挂图(字词:月亮)。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感受小田鼠毛毛的情绪变化。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第一幅图片):这是一只小田鼠,它的名字叫毛毛,你们看毛毛的'心情怎么样?它为什么不开心呢?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第二幅图片):毛毛看到了谁?(介绍小灰鼠托托。)这时候他的心情怎样?

  3、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第三幅图片):毛毛和托托在做什么?看了这幅图,你觉得毛毛这时候的心情怎么样?

  4、教师:到底发生里什么事情,让毛毛会有这些不同的心情呢?我们来看看,在书中找一找答案。

  二、根据阅读线索进行阅读,理解故事内容。

  1、幼儿自主进行阅读。

  2、集体讨论选择性阅读。

  3、教师:为什么一开始小田鼠毛毛会不开心?站在门外的小灰鼠托托是什么样子的?毛毛看到托托做了什么?托托是怎么做的?

  4、幼儿再次阅读,边看边听教师讲述故事或倾听教学CD。(教师讲述时,注意在语气上表现毛毛的不同情绪。)

  5、围绕话题进行讲述。

  三、了解故事所表达的感情。

  1、教师: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2、讲述自己与朋友之间令人感动的事情。

  3、教师:你和好朋友之间有没有过让自己很感动的事情,说给大家听一听。

  4、鼓励幼儿两两结伴,模仿股市的内容进行简单的表演,帮助幼儿进一步熟悉故事的内容,感受故事表达的感情。

  教学反思:

  从本次活动的整个开展情况来看,对幼儿对传统节日文化中秋很感兴趣,了解了中秋要团圆,并能够教育幼儿在节日时献给爸爸妈妈自己制作的礼物。

  中秋幼儿园教案3

  活动目标

  1、了解中秋节的习俗,体会过节的气氛。知道中秋节是我过传统的民间节日。

  2、初步了解月亮阴晴圆缺的规律。

  3、激发幼儿探索月球的欲望。

  4、让幼儿了解月亮变化的规律。

  5、交流月饼的形状和味道。

  重点难点

  月亮为什么有圆缺。

  活动准备

  月饼(若干份)、图画纸、彩色水笔、范画:月之中、月中、月末时的月亮。

  活动过程

  一、出示:月饼。谈话导入课题。

  1、引导幼儿互相交流,说说月饼的.形状和味道。

  2、向幼儿介绍有关中秋节的习俗,帮助幼儿初步理解中秋节团圆的含义。

  二、了解月亮的变化规律。

  1、欣赏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教师节讲述故事,幼儿倾听。

  2、交流讨论。月亮姑娘为什么做不了衣裳?她是怎么变化的呢?什么时候变细?什么时候最圆?什么时候像眉毛(镰刀、小船、圆盘)?

  3、教师小结:月亮的大小每天都在变化。月初时,月亮细细的弯弯的,像小姑娘的眉毛,慢慢的月亮越变越大,像镰刀了,像小船。到每个月的农历十五十六的时候,月亮最圆,像个大圆盘。接着,月亮又开始慢慢的变小,变呀变呀,到月末时又变得细细弯弯的了。

  三、画一画:会变的月亮。

  教师出示范画,向幼儿介绍月初、月中、月末的月亮。让幼儿了解月亮变化的规律。

  幼儿操作:绘画《会变的月亮》。画出月初、月中、月末的月亮。

  中秋幼儿园教案4

  活动目标:

  1、能大胆地选择色彩印画“月饼”,并展开想象,让“月饼”飞起来,感受成功的喜悦。

  2、知道中秋节到了,月亮圆了,感受团圆、快乐的节日气氛。

  3、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4、愿意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蓝色背景图(长卷)、大萝卜切片做印章、黄色圆盘(后面贴两翅膀)。

  2、各色颜料、薄海绵、冰盒、美工服;

  3、有关中秋的歌曲,电脑。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中秋节我们要做些什么的?”(赏月,吃月饼)

  二、展示背景图

  师:“蓝色的夜空静悄悄的,月亮在哪呢?”

  出示圆盘,“月亮在这里呢!月亮你快飞到天上去吧!”

  打开圆盘后面的翅膀,演示飞到背景图上。“中秋节月亮宝宝一个人在天上好孤单,她想请圆圆的月饼陪她一起玩。月饼在哪里?你们知道月饼在哪里吗?”

  三、教师示范用萝卜蘸颜料印月饼

  师:“月饼月饼在这里”(用萝卜蘸色印在画纸上)。引导幼儿一起说:月饼月饼在哪里?月饼月饼在这里。

  师:“小朋友们的.月饼在哪里呢?我们也来印月饼吧!”

  四、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重点:提醒孩子蘸色时颜料不要混在一起。鼓励孩子交换颜色印画。

  伴奏:《爷爷为我打月饼》

  五、想象添画

  1、师:“这么多可爱的月饼宝宝,我们怎么让它们飞到天上去和月亮宝宝玩呢?”

  鼓励幼儿想象出不同的方法,师简笔画出。说到长翅膀时,教师演示双手蘸色印的方法。

  重点:翅膀要印在“月饼”的两侧。

  2、幼儿添画,提供勾线笔和颜料,用画或印的方法让“月饼宝宝”飞起来。

  六、展示作品

  1、将幼儿作品布置在主题墙饰上,体验成功的喜悦。

  2、“‘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亮宝宝好开心啊,她给小朋友们送来了月饼感谢。”

  出示圆圆的月饼,让小朋友闻闻,一起切月饼,分享。

  活动评价:

  孩子已经融入了主题,知道中秋节到了,月亮圆圆的,还有圆圆的月饼,他们参与活动是快乐的,自由的。对色彩是敏感的。用印章蘸色印画是第一次尝试,孩子们特别感兴趣,拿起“月饼”就印满了画纸,似乎也过于投入自己的作画游戏而忘记了还有更多漂亮的色彩等着他们去碰触。尤其在让月饼“飞起来”时,让双手蘸上喜欢的颜色,印在圆圆的“月饼”上,让孩子的快乐达到了高潮。通过这个活动,我也更加体会了目标为教学、为孩子服务的意识,什么才是适合孩子的,有利于孩子发展的,生成孩子喜欢的活动内容。教学内容是要我们去选择的,根据本班孩子的特点,有意识的设立孩子感兴趣的活动,丰富课程内容,更好地为孩子服务。

  活动反思:

  一个完整的活动不是老师一个人的操作过程,而是包含了很多前期的观察和了解,对孩子的观察,对孩子能力的了解,设立一个可行性的目标,适合孩子才是正确的。在一个活动中,孩子获得了什么发展是在老师的预设之内的,也有是预设之外的,这才是活动本身带给我们的思考。孩子是活动的主体,是我们围绕的中心,只有关注了孩子,才能发现活动的价值。本次活动可以说是较完满的,在幼儿示范印画时可给予孩子更多的自主,相信孩子。

  中秋幼儿园教案5

  活动目标:

  1.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及有关习俗,知道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团圆节;激发幼儿爱长辈的情感。

  2.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

  3.参与节日游戏。

  4.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准备:

  有关中秋节的资料、 月饼

  活动形式:

  班级集体主题活动

  活动过程:

  一、介绍节日向幼儿介绍有关中秋节的来历,让幼儿知道农历8月15日是中秋节。

  二、教师向幼儿介绍有关中秋节的习俗,知道中秋节是团圆的节日。引导幼儿尊敬长辈的`情感。

  三.欣赏故事听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是不断变化的。

  讨论: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总是穿不下。

  四、谈话品尝:

  1.中秋节吃什么?

  2.幼儿品尝月饼,体验节日的快乐。

  五·活动结束

  附:小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

  夜晚,月亮姑娘出来了,细细的,弯弯的,好象小姑娘的眉毛。凉风吹得她有点冷,她就撕了一块云彩裹在身上,月亮姑娘想:我还是找一位裁缝师傅做件衣裳吧。

  裁缝师傅给她量了尺寸让她五天以后来取。过了五天,月亮姑娘长胖了一点儿好象弯弯的镰刀她来取衣裳了,衣裳做得真漂亮,可惜太小了,穿在身上连扣子也扣不上。

  裁缝师傅决定给她重新做一件,重新量了尺寸,让她再过五天来取。五天又过去了,月亮姑娘又长胖了一点,弯弯的象只小船。她来取衣裳,衣裳做得更漂亮了,可惜月亮姑娘连套也套不上。

  裁缝师傅涨红了脸,说:"我只好重做了。"又是五天过去了,月亮姑娘来取衣裳,裁缝师傅看到月亮姑娘变得圆圆的,象一只圆盘那样,吃了一惊:"啊你又长胖了!"裁缝师傅叹了一口气,对月亮姑娘说:"唉!你的身材量不准,我没法给你做衣裳了。"

  原来,月亮姑娘每天都在变化,所以她到现在还穿不合身的衣裳。你,白天太阳公公出来了,她不好意思出来,只有在晚上才悄悄地露面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中,孩子们的兴趣很高, 预设的活动目标基本上能达到,孩子们不仅在课堂上了解了中秋节的习俗和意义。

  中秋幼儿园教案6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

  2.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

  活动准备:发动幼儿自带水果和月饼

  活动形式:班级集体活动

  活动流程:介绍节日——欣赏故事——亲子游戏——谈话品尝

  活动内容:

  一、向幼儿介绍有关中秋节的.来历,

  让幼儿知道农历8月15日是中秋节

  二、欣赏故事听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是不断变化的

  讨论: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总是穿不下?

  三、亲子游戏

  游戏一:手指游戏:《变变变》

  玩法:用小手指做游戏。

  游戏二:韵律游戏《拍手点头》

  玩法:根据音乐的节奏与歌词来进行拍手和点头动作。

  游戏三:粘泡泡糖

  玩法:家长和幼儿一起问教师:“泡泡糖,泡泡糖,粘什么?”教师回答:“两个两个粘”后面的主持人可随机说。

  游戏四:击鼓传花

  玩法:一人在敲鼓,一人用传花的方式进行,当音乐停止时,物品在谁的手上,就由谁来进行表演。

  四、谈话品尝:

  1.中秋节吃什么?

  2.分享:共同品尝自带的月饼和水果,说说自己所带的食品。

【中秋幼儿园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中秋活动教案12-03

幼儿园《中秋主题》教案02-16

幼儿园中秋节的教案09-09

幼儿园中秋节教案01-02

幼儿园《中秋节》教案02-07

幼儿园小班中秋节教案09-05

幼儿园中秋节活动教案01-05

中秋节幼儿园活动教案03-15

幼儿园《中秋主题》教案15篇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