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04-12 08:47:31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常用(6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教案常用(6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富有创意的运用各种类型的材料,体验标志设计的美感。学习设计基础知识,培养设计的思维方式,在设计与探索中,捕捉创作灵感,逐步形成创造性的构思,树立以创造意识为重点的设计观念。

  2、指导学生运用各种瓶盖、纸、彩泥等材质,通过学生剪一剪、贴一贴、捏一捏,设计出各种带有学校象征意义的标志,学习和掌握美化自己和美化环境的能力,树立健康的审美观。

  3、通过讨论交流,相互启发,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讨论我们学校的特色,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学校的标志,反映学校的特色。

  教学难点:如何避免将标志设计得太多、太复杂,引导学生既要正确传达信息,又要简练美观。

  教学准备:师:各种厚薄、软硬的纸、彩泥、剪刀、胶水、双面胶、羽毛、钮扣等材料。各类小学标志、建行、农行、中行标志。生:要求学生每人收集一些各种形状、大小的瓶盖,小的装饰物,所需工具:胶水、剪刀……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欣赏分析

  1、揭示标志存在的意义。

  出示三个银行的标志。

  引导学生欣赏分析总结这三个标志的设计意图。

  引入中国钱币文化的介绍。

  2、总结标志设计的特征。

  3、讨论特色

  同样是银行,标志设计却又有共性又各具特色。今天设计班级标志,你们能设计出学校的特色吗?我们学校有什么特色?

  创作设计:你设计的学校标志,可以用什么材料来构成?

  注意标志形式的多样性,选择材料的多样性,

  图案色彩的运用变化。

  三、巡回指导

  肯定学生好的有创意的造型,对有特别符合班级特色的'创作给予及时的表扬,给有困难的学生予以帮助。

  四、收拾整理

  五、总结激励

  扎记:在设计之初我就告诉学生:谁设计的好我们就把它的作业展览在学校的橱窗里。所以孩子们对这次作业的要求听得特别细,作业的规格也是开学来最统一的一次。

  施教时间:10月20日——10月21日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妈妈和未未是怎样摘星星的。体会妈妈对孩子的期望,体会浓浓的母子情。

  4,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的意识。

  教学重点: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按笔顺规则书写8个字。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妈妈对孩子的期望,体会浓浓的母子情。培养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的意识。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音乐《闪闪的星星》,课文朗读录音,课文插图,一面镜子和一碗水。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老师在黑板上贴上一些小星星,请学生看黑板:小朋友们,你们看,今天我们的教室里多了好些小客人,你们喜欢它们吗它们也想着能和同学们交上朋友,你们听,它们还会唱歌呢!

  2,听音乐《闪闪的星星》,可让学生一起唱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挂在天上放光明,好像许多小眼睛。

  3,引入课题:小朋友们想不想把这些小星星摘下来,让它们和你交朋友板书课题:摘星星。复习再认摘字,指导读准翘舌音。

  4,读了课题,你能提什么问题吗(谁摘星星怎样摘摘下来了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翻书到17页,一边看课文一边听课文录音。

  2,说一说:课文里的未未和妈妈是怎样摘星星的

  3,自由读课文。将不认识的字划记出来,借助课后的生字表读准字音。如果还有不认识的字,可请教同学或老师。

  4,同桌互相听读课文,将课文读准读通。

  (三)检查反馈,认读生字

  1,读准字音。

  我们的黑板上,星星们都在眨着眼睛,盼望大家把它们摘下来呢,在每一颗星星的后面都藏着一个生字娃娃,你要是能把生字读准,并教会大家记住它,着颗星星就属于你了。

  2,学生自愿上台摘星星,当小老师带读生字,如有错误,师生集体纠正。注意读准翘舌音:赏,梳,妆,叔,后鼻音:镜。

  3,小老师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个生字的,其他同学如有不同的记字方法,鼓励他说出来。

  4,引导学生分类识记生字,形声字:嘿,碗,溜,梳,镜,宇,比较记忆;未末,赏常

  5,自主积累词语。

  (四)巩固生字,再读课文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游戏:给生字找帽子,将生字卡片贴在对应的拼音下面。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课文,进一步巩固生字读音。

  4,检查评价,请学生朗读这篇课文,教师适时评价,注意鼓励。

  (五)作业设计

  1,回家多读读课文,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自己做本课的生字卡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检查学生自己制作的生字卡片。

  2,开火车认读生字,词语。

  3,指名朗读课文。

  (二)理解课文,感悟朗读

  1,过渡:春天来了,你们看,院子里多美呀!(出示课文插图)

  这是什么时间(夜晚)你看见了什么引导学生看图说出图意。(图上有月亮,星星,花儿,未未和妈妈在观花赏月。)描述一下你眼中的月亮,星星,花儿。(如:镰刀似的月亮,眨着眼睛的星星,挨挨挤挤的花朵)课文中是怎样写的呢

  2,指导朗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淡淡的月色,闪闪的星星,凉凉的夜风,幽幽的花香。嘿,真醉人。

  齐读这一段,说说读后的感觉,比较一下课文中的描写和同学们刚刚说的句子,谈谈不同的感受,体会淡淡的,闪闪的,凉凉的,幽幽的几个叠词的好处。

  指名读,集体评价,指导读出幽静芬芳的春夜之美。齐读第二自然段。

  3,过渡:妈妈和未未比赛摘星星,他们各自想了什么办法

  4,学生快速默读课文后,指名回答。这个问题的答案在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59自然段)板书:妈妈一碗水未未一面镜子

  5,分组合作学习,两名同学表演妈妈和未未的动作,另外两名同学朗读相关段。

  指名表演,适时评价。看是否读出了妈妈和未未的心情,语气。

  比较撒满了镜子与映在了镜子里的不同,体会撒满了镜子的撒字的好处。

  6,过渡:妈妈和未未真的摘下了星星吗未未有什么想法

  7,学习课文的最后4个自然段。

  指名读。未未有什么想法你觉得他能摘到星星吗说说你的理由。相机结合神舟五号宇宙飞船补充宇航员的`有关知识。

  你喜欢课文中的未未和妈妈吗为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妈妈对孩子的期望。了解未未是个有理想的好孩子。)

  春天的夜晚很美,因为有了未未的理想,有了妈妈的期望更美了。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一读。

  有感情地齐读课文最后4个自然段。

  (三)回课总结,拓展延伸

  1,学了这篇课文,我们认识了一个有理想的好朋友未未,你觉得他是个什么样的孩子(聪明,有理想的孩子)

  2,谈谈你有什么理想。

  3,读格言: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

  (四)作业设计

  1,你还能想出别的办法摘星星吗回家后做一做摘星星的游戏。

  2,阅读从小立志的故事,搜集有关的宇航知识。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朗读课文。

  2,开火车认读本课11个生字,并给它们口头组词。

  (二)识字写字

  1,认读本节课要学写的字:

  未摘想端面镜叔船

  2,观察字形,说说这几个字中有没有我们本节课学的生字,哪些是我们以前认读过的字。

  本课的生字:未叔镜

  以前学过,本课也出现了的字:摘想端面船

  3,自主识字。

  读字音,看字形,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字,再根据意思组词。

  和同桌交流,把学习的方法介绍给小伙伴。

  指名说说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组了什么词,全班交流,老师适时评价。

  4,学习书写。

  (1)观察要书写的字,说说要注意些什么。

  未:与末比较,第二笔横比第一横长。

  摘:右边不是商,商字里面是八口,而摘的右边有十口。

  叔:右边不是反文旁,而是又字。可用顺口溜的方式帮助记住上上下小右又叔。

  船:右上部是撇,横折弯。不要写成几字。

  端:左窄右宽。右下部不要加一横。

  镜:左窄右宽,右下部不要少一横。

  想,面:上下要均衡。

  (2)出示字卡,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对照笔顺,试着写一写生字。

  (4)学生在写字本上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5,将写得好的作业展示出来,表扬鼓励。

  (三)巩固练习

  1,连一连

  未摘面端叔船想镜

  条花茶父只子来念

  2,填空。

  一( )水一( )镜子一( )风

  ( )的星星( )的夜风( )的月亮

语文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①认识本课6个生字学写14个生字。

  ②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从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里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从中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

  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做人方面的人生格言,了解哈默的生平。

  第一课时

  ●导入

  同学们,古人有饿死不吃嗟来之食的名言,讲做人要有尊严。今天老师介绍给大家的是一位外国的年轻人,从他的行为和做法中,会给我们很多新的启示。

  ●学生自读课文

  ①自学生字新词。

  ②质疑问难。

  ③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①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和理解。

  ②师生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③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④指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短文主要写了一个逃难的年轻人,在饥肠辘辘的情况下,没有接受人们送给他的食物,而是执意用自己的劳动,换取了食物,赢得了做人的尊严)

  ●课堂作业

  ①抄写生字新词。

  ②概括地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深入朗读,品味词句

  ①要求学生边读书,边画出:

  描写小伙子神态的句子:“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

  描写年轻人动作的句子:“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描写年轻人语言的`句子:“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个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②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这些句子,从内容上体会思想。

  ③从描述中看,这个年轻人是个怎样的人?他是怎么想的?

  ●点拨,揭示中心

  ①讨论:年轻人的表现令人钦佩,更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②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提问:这个年轻人是谁?是什么使他从一无所有,到拥有一笔计所有美国人羡慕的财富呢?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诚实的劳动和做人的品质是多么重要。它能成就人的一生。

  ●结合自身实际,谈感受

  鼓励学生从小就要有自尊心,无论什么时候都要靠自己的诚实劳动来获取自己想得到的东西。

  ●指导学生带感情朗读课文

  ①自由读。

  ②指名读。

  ③分角色读。

  ●布置作业

  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可以出示有关“尊严”和做人方面的格言,让学生读一读,并试着拟一条人生格言。可提示学生从“什么是尊严”和“尊严的意义”以及如何做人等方面去想,然后交流。

语文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巩固复习所学的生字新词,积累“勉强”等词语,积累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并能恰当地运用。

  2、了解汉字形旁表义的特点以及中国汉字一字多义的特点。

  3、阅读《橘园》一文,以“如何面对困难”为题,组织一次讨论会。

  4、习作:写自己一次克服困难的经历。

  (二)过程与方法:

  以练习为主,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积累语言的习惯。

  2、学习橘园主人的淳朴、善良,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面对困难。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汉字一字多义的特点,并能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的意思。

  2、写困难的过程中,能够恰当地表达出自己的心理感受,过程要描写具体、清楚。

  三、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语文乐园四。

  四、教学课时。

  4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词语超市。

  1、学生自由读“词语超市”中的词语。

  2、教师出示词语卡片,全班一起读一读。

  3、教师出示词语卡片,开火车检查个别读。教师适当纠正个别字的读音。

  4、指名说一说应该怎样记住字。

  5、再读要求书写的词语。

  6、引导学生观察要求书写的词语中各个字的书写要求。

  7、集体反馈,教师强调。

  8、学生动笔抄写要求写一写的词语,教师巡视指导。

  (二)金钥匙。

  1、全班齐读文章中相关语句。

  2、教师出示“一瞬间”“一刹那间”的词语卡片,学生一起读一读。

  3、指名说说这两个词语的意思。

  4、教师小结。

  (三)咬文嚼字。

  (四)自主阅读。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超市中要求抄写的词语。

  2、读一读咬文嚼字中的词语。

  3、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

  (一)谈话,揭示活动的主题。

  (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1、分小组,明确要求。

  2、小组内交流。

  (三)集体反馈。

  (四)教师小结,激励学生敢于面对困难。

  (五)布置作业。

  1、积累和克服困难有关的名言。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三课时

  (一)回忆,激活思维。

  1、谈话:

  在上节课的`语文生活中,我们了解到了每个人在生活和学习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你对谁所说的什么经历印象最深?(学生说一说)

  2、教师导入:

  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我们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一次困难的经历。

  (二)指导写作。

  1、教师导入:

  通过语文生活中活动,相信大家已经有了自己想写的内容了。那么,怎样写好这篇习作呢?先请大家阅读一篇范文,一边读一遍想,这篇习作好在哪里?

  2、学生阅读范文,(范文略)思考问题。

  3、指名反馈,教师小结:这篇习作好在哪里?

  (1)克服困难的过程写得清楚、具体。

  (2)写出了自己在这一过程中心理感受的变化。

  (3)文章立意高,篇末点明了习作的主题思想。

  4、指名说说怎样把克服困难的过程写清楚、写具体。(引导学生结合范文,谈谈自己的感想)

  5、教师总结:

  同学们,要想把克服困难的过程写清楚、写具体,首先要想一想自己克服困难的经过,然后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下来,为了过程具体、生动,大家要像放电影一样,在自己的脑海里再现自己当时的情形,把自己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如实地写下来。

  (三)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集体评议,修改习作。

  (五)布置作业。

  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语文教案 篇5

  【教材简说】

  互相帮助,不应成为一句口号。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每个人的一种责任,一种行为习惯。但要能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

  本课中的林园园,舍不得把自己的绿铅笔借给同学,说明她在帮助别人方面做得不够好。教学时既要让学生看到林园园的不足,又要让学生相信林园园会成为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

  【教学目标】

  1、认识“术、铅”等9个生字,会写“由、术”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仔细体会人物的语言,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

  【教学重点】

  弄明白李丽和林园园的四次对话的意思。

  【教学流程】

  一、启发导入

  出示一片画好的蓝色的树叶。

  提问:看到这片树叶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有的可能问:怎么会是蓝色的树叶?还有的更惊奇地问:真有意思,我从来没见过蓝色的树叶,怎么会是蓝色的?)

  对呀?树叶怎么会是蓝色的?(教师边说边把蓝色的树叶粘在黑板上)。那我们就一起学习19课《蓝色的树叶》,一起读读题目。

  二、初读课文

  1、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喜欢读的段落多读几遍;同桌合作,读一读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

  2、汇报交流:

  ⑴

  指名读喜欢的段落,检查自学效果。

  ⑵

  课件演示摘苹果游戏,识记生字:

  术、铅、惹、吐、桌、盒、注、削、皱

  ⑶

  课件演示青蛙过河游戏,读词语:

  皱眉、借铅笔、趴在、削铅笔、不由得、吞吞吐吐、盒子、惹人喜爱、脸红

  三、细读课文

  1、课件出示李丽没画完的画,问:“这幅图还缺什么呢?”(树还没有涂上颜色)

  从这幅图你可以知道些什么?(李丽要向林园园借绿铅笔的原因)

  齐读第1自然段。

  2、读讲第2、3、4自然段:

  ⑴

  用笔划出李丽和林园园的四次对话。

  ⑵

  指导读对话部分,理解词语:

  课件出示A李丽小声对林园园说:“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林园园吞吞吐吐地说:“我还没画完呢。”

  重点理解“小声说”、“吞吞吐吐”“没画完”等词语。

  课件出示B李丽只好趴在桌子上看林园园画画。等到都画完了,李丽说:“现在可以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了吗?”园园说:“我怕你把笔尖弄断了。”李丽说:“我小心一点儿。”

  理解“只好”。这个词是说李丽没有别的办法可想。她已经把房子、小山画好了,只等画树。没有绿铅笔,没法画,所以只好等林园园把画画完,才又一次向林园园借。

  “我怕你把笔尖弄断了。”这是林园园的.心里话,她担心李丽使绿铅笔时会把笔尖弄断,实在有点舍不得借。

  课件出示C林园园从盒子里拿出绿铅笔,说:“你要注意,不要削,不要用力画,不要画得太多。”林园园讲了三个“不要”,总是担心李丽弄坏,或者使用得太费,舍不得借。听了林园园的话,李丽连忙说:“我只画树叶和小草。”

  理解三个“不要”和“连忙”“只画”。

  (“连忙”和“只画”,是讲李丽一心想借用绿铅笔,既然林园园肯借给她绿铅笔,就立刻表示同意林园园的要求)

  课件出示D林园园皱着眉头,说:“还画小草吗?太多了!”这是林园园听到李丽说要画小草,觉得太费绿铅笔了,所以林园园说:“太多了!”意思是你要用,就只准画树叶。

  (读好对话是这篇课文教学的重点,李丽说的三句话分别要用请求、商量、诚恳的语气来读;林圆圆的四句话分别要读出矛盾、担心、吝啬、不乐意的语气。在逐句指导后,再组织学生把林园园和李丽的对话分角色有表情地读,根据课件演示配音读等。)

  3、读讲第5段:

  课件出示课文段落,指名读后,提出思考题:林园园看见李丽画了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使学生理解林园园已经认识到自己的做法是不对的,同学有困难应当热情帮助。她因为羞愧而脸红。

  理解“用心”、“不由得”等词语。

  课件演示从林园园的神情联想“此时,她在想些什么?”,从而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

  4、读完课文后,你觉得林园园和李丽是两个怎样的孩子?(注意不能将林圆圆当成批判对象。)

  四、书写指导

  1、认真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找出关键笔画。

  2、教师范写(请学生帮老师找不足),同学临写,组内互相展示,说说你有什么话要提醒你的伙伴。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一个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海底村庄的奇妙之处,让学生体会到海底物产丰富,但要合理开发和利用。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产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4、边读边想像,画出文中描述的海底村庄,体会文章是怎样有顺序地介绍海底村庄的。

  重难点、关键

  体会海底的奇妙,懂得要合理开发和利用的道理。

  课时划分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

  1、教师出示城市或村庄的挂图:同学们,这是我们熟悉的景物。因为我们生活在这样的世界中,能说说我们现在居住的房子或是其他生活环境吗?(学生可以看图,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自由反馈)

  2、有一个村庄,它建在美丽的大海里,它是什么样的呢?(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录音读课文,学生动手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2、反馈生字新词。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学生字新词。

  4、教师请各小组反馈学习的情况。

  5、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检查学生生字的认读。

  6、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想一想: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7、指名反馈。(21世纪后期的一天,我到海底村庄参观看到的景象)

  8、我都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读课文,从文中找出具体介绍的段落。

  9、指名反馈。

  10、指名读课文第一和最后一个自然段,想一想各写了什么?

  11、在弄清上面两个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

  三、再读课文,再请第二部分主要内容以及作者的顺序

  1、学生读课文,了解各自然段的内容。(作者到海底村庄都参观了哪些地方?)

  2、指名反馈。

  (1)海底村庄的建筑。

  (2)海底牧场。

  (3)海底植物园。

  (4)海水综合加工厂。

  3、读完全文,你觉得海底给作者或是给你最大的感触是什么?(指名反馈:奇)

  4、引导学生找出作者直接夸海底村庄奇的句子,指导感情朗读。

  四、学生自由有感情地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授课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学生读一读。

  2、听写。

  3、学生齐读课文。

  4、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作者随着海底村庄的`村长,都参观了哪些地方呢?)

  5、导入:他到这些地方都看到了哪些奇异的景象呢?

  二、学习课文,了解海底村庄的建筑

  1、指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其他学生思考:海底村庄的建筑奇异表现在哪里?

  2、指名反馈

  教学建议

  (1)学生反馈,从文中找出具体的句子。

  (2)说说自己的体会。

  (3)其他补充或质疑。

  (4)解答疑问后,指导感情朗读。

  3、引导学生想像,根据课文对海底建筑的描述,画一画海底村庄的样子。

  4、展示学生画的海底村庄的样子。

  5、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再分角色朗读。

  三、放手学生自读

  1、小组根据教师的要求自读。

  (1)各个地方描写了什么景象?

  (2)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特点?

  (3)你觉得应该怎样利用海底资源?

  (4)有感情地读一读。

  2、出示图,结合衅引导学生想像画画。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教师指名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讨论:作者为什么赞叹:海底村庄真了不起?

  3、集体反馈,回顾课文第二部分的内容。

  4、你们想像中的海底村庄是什么样子的呢?(学生交流)

  5、指名反馈。

  6、教师肯定学生的大胆想像,同时鼓励他们多读课外书,探索海底更多未知的知识领域。

  五、感情朗读,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07-20

[经典]语文教案08-03

语文教案【精选】07-25

语文教案(精选)07-30

语文教案03-17

语文教案03-17

语文教案03-17

语文教案03-23

语文教案03-23

语文教案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