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案

时间:2024-03-18 07:08:22 教案 我要投稿

高中地理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地理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1

  一、教材教法分析

  本节是在了解海水基本的物理特性的基础上讲述海水运动,而海水运动的形式和特征,又是学习海洋资源开发的基础,因此,本节教材在本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单元的重点。本节教材可分为两部分内容:海水的运动形式和洋流。其中,洋流的形成、分布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为本节重点。

  一、教材首先概述了海水的三种运动形式。海水是一种流体,永远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海水运动使得海洋中的物质、能量的循环有较高的速率。海水运动形式多种多样,可简单分为波浪、潮汐、洋流这三种基本形式。波浪是水质点振动运动的发生和传播,可分为风浪、内波、驻波、海啸等类型,波浪对船只航行、渔业作业等有很大的影响,波浪还具有极大的能量,是海岸动力作用的重要因素,它能够引起海岸线的变迁和泥沙物质的迁移和沉积。潮汐是在天体引潮力作用下形成的一种长波,引潮力是月球和太阳对地球上海水的引力,以及地球绕地月公共质心旋转时所产生的惯性离心力组成的合力,这是引起潮汐的原动力,另外各地的潮汐现象还要受到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例如,世界上一些喇叭形河口区,由于受地理形势的影响,常出现涌潮或暴涨潮。洋流也叫海流,是海洋中海水从一个海区水平地或垂直地流向另一个地区的大规模的非周期性的运动。它对海洋水文特征、人类海上活动以及大陆沿岸的气候等都有巨大影响。因此,对洋流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了解洋流的类型及其成因,大洋表层环流的分布规律以及洋流的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建议

  关于表层洋流的分布的教学建议

  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读《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以太平洋和大西洋洋流为例,对比两大洋洋流的分布,找出分布的规律。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读《世界洋流模式》图,归纳出世界大洋中低纬度和中高纬度环流分布规律。

  关于海水运动形式的教学建议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根据对海洋的了解说明海水运动形式。然后,教师归纳出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波浪、潮汐和洋流。在讲解波浪和潮汐运动时,可从能量来源、形成过程、产生的影响和驱利避害的措施几方面进行讲述。

  关于洋流的形成的教学建议

  教材的这部分内容,主要讲的是洋流按形成原因分类,既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首先介绍风海流的形成,这是一个重点内容,然后介绍密度流和补偿流。在教学中,要讲清三类洋流的概念、成因,补偿流的分类等。在洋流形成原因的分析中,要联系行星风系、海水的温度和盐度分布、海陆分布、地转偏向力等诸多影响因素。

  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教学建议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沿岸气候、海洋生物分布和渔业生产、海洋航运、海水净化等方面。关于洋流对流经海区的沿岸气候的影响,可以澳大利亚大陆东西两岸的气候类型进行对比,说明寒暖流对气候的影响;关于洋流对海洋生物及渔业资源的影响,可从寒暖流的交汇和补偿流的上升说明;关于洋流对海洋航运的影响,可以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为例,说明在冬夏不同季节,洋流的流向的变化对海洋航运的影响。最后,联系海洋污染物的扩散和加速自净,说明洋流的作用。

  四、方案

  〖引入新课〗

  1.提问:在同学们中可能有不少人去过海滨,你知道海水运动有哪些形式吗?

  2.归纳:海水运动有多种表现形式,主要是波浪、潮汐和洋流三种。

  〖海水运动形式的`教学〗

  1.读图:课本《波浪》景观图

  2.讲解:海水的波浪运动,就能量来源和产生原因来说,有其能量来自风能形成的风浪,有其能量来自地震和火山爆发释放出的地球内能或热带风暴引发的海啸,也有其能量来自天体引力使海水涨落形成的潮汐波。然而,最常见的一种波浪是风浪。在风力作用下,海面波状起伏,随着风速越大,波浪的规模越大,破坏力也越大,对沿海建筑、航运、渔业、海洋石油生产等有不利的影响。遇有巨大的风浪袭击时,应采取加固海堤、封航、休渔、抛锚等措施。

  3.读图:课本《大潮和小潮》、《钱塘潮与杭州湾地形》示意图

  4.演示:录像《钱塘潮》

  5.讲解:潮汐的概念,大潮和小潮的形成与月相变化的关系,著名的钱塘潮的形成与杭州湾地形的关系,以及潮汐对航海和海岸工程建设的影响。

  6.读图:课本《墨西哥湾暖流》示意图

  7.讲解:以墨西哥湾暖流为例,说明洋流的概念;从墨西哥湾暖流的规模上引出洋流的形成。

  8.板书:海水运动形式:1、波浪:风浪、海啸、风暴潮、潮汐波等

  2、潮汐:大潮(朔望月)小潮(上下弦月)

  3、洋流:海水常年大规模定向流动

  〖洋流的形成的教学〗

  1.复习: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分布。

  2.讲解:风海流是在盛行风的作用下形成的规模很大的洋流,如在信风带形成了赤道洋流,在西风带形成西风漂流等。在风海流形成过程中,还受到了陆地形状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3.读图:课本《直布罗陀海峡两侧海水盐度剖面及海水流向》示意图

  4.讲解:密度流是各个海域的海水因温度、盐度的不同,导致密度不同,在相同水深处出现液体压强差异,引起海水的定向运动。例如,地中海的盐度高于大西洋,在水深500米处,地中海的海水经直布罗陀海峡流向大西洋,而大西洋表层海水则流向地中海,补偿地中海海水的缺失。

  5.板图:《南美大陆西岸的秘鲁寒流及秘鲁渔场的形成》示意图

  6.讲解:补偿流的形成、分类,秘鲁渔场的形成。

  7.板书:洋流的形成:

  ⑴风海流:主要受盛行风和地转偏向力作用形成。

  ⑵密度流:海水温度、盐度不同导致密度不同形成。

  ⑶补偿流:

  〖表层洋流的分布的教学〗

  1.读图:课本《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

  2.提问:对比太平洋和大西洋中、低纬度的洋流分布,从洋流的流向和性质等方面找出共同点。

  3.读图:《世界洋流模式》图

  4.讲解:世界海洋表层洋流分布规律。

  5.读图:课本《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

  6.提问:北印度洋冬、夏季洋流的流向;形成该海域洋流流向随季节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7.讲解:北印度洋冬、夏季洋流的形成。

  五、板书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教学〗

  1.读图:课本P51《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图

  2.提问:澳大利亚大陆东、西岸的气候类型有什么不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3.讲解:澳大利亚大陆东岸为湿润的气候类型,西岸为干旱的气候类型。这是因为澳大利亚大陆东部沿海有东澳大利亚暖流流经,西部沿海有西澳大利亚寒流流过。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则对沿岸气候起降温、减湿的作用。寒暖流对澳大利亚大陆东、西岸气候的形成以及气候的差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4.读图:课本P51《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图

  5.提问:找出寒暖流交汇的海区,并说出寒暖流的名称。

  6.讲解:寒暖流交汇的海区,形成世界著名的大渔场。另外,洋流还对航海和海洋污染物的扩散产生影响。

  7.板书: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渔业:寒暖流交汇区形成大渔场

  航运:顺风顺水快,逆风逆水慢

  污染:范围扩大,净化加快

高中地理教案2

  一、洋流概述

  1.概念

  2.分类

  二、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

  2.3.2海水的性质与海水运动2

  高三地理高考第一轮单元复习

  海水的性质与海水运动

  巩固夯实基础

  一、地球上的海洋

  1.海洋水占地球水体总量的96.53%,是地球上水的主体。

  2.海洋是大气中水汽和陆地水的主要来源,是大气的'主要热源和水源,参与大气的热量平衡和水分平衡。

  3.海岸是陆地和海洋间的过渡地带,是陆地和海洋相互作用最强烈的地区,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

  二、海水的温度

  1.海水热量的收支

  (1)太阳辐射--海水热量的主要收入。

  (2)海水蒸发--海水热量的主要支出。

  2.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

  (1)表层海水的水平分布规律: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2)海水温度的垂直变化:随深度增加而递减。表层海水到1000米,水温随深度增加而迅速递减,1000米以下,水温下降变慢。

  3.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

  海水热容量的收支状况、沿岸地形、气象、洋流等。

  4.海水对大气温度的调节作用

  由于海水热容量大于陆地,海水的温度变化比陆地温度变化小;海洋上空的气温变化比陆地上空慢。

  三、海水盐度

  1.概念:单位质量海水中所含盐类物质的质量。

  2.海洋表层盐度的分布

  按纬度的分布规律: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  

高中地理教案3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为人教版教材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根据课程标准,结合本节授课内容需要,安排两课时完成,本课为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前面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基础上,对地球上最主要的水体——海水的运动进行更加具体、深入的学习,是对全球大洋环流的分布及运动规律的概述。

  二、课程标准

  本课的课程标准是: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分析课程标准,结合教学实际,其中包含的具体要求如下:

  a.学习应落实在地图上,其中最主要的是教材图3.4“全球风带和洋流模式图”、图3.5“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以及绘制的简图;

  b.在熟练绘出“洋流模式图”或“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简图”的'基础上,归纳世界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

  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从洋流的分布位置、运动方向、寒暖流的位置来归纳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2)掌握利用手绘地图分析地理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的一般方法。

  过程与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培养学生分析研究地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2)通过小组合作和交流,共同分析问题。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体验到乐趣,在体验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

  (1)运用气压带和风带图示说明盛行风是洋流形成的主体动力;

  (2)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1)强调抓住基本原理,重视运用原理解决类似问题能力的培养;

  (2)以图为线索,培养学生的画图、读图分析能力。

  本节课的思路是: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注重讲练结合;重要的结论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自己归纳出来,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在重难点突破方面,将重难点分成若干个小问题,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画图、主动对比分析的方法加以各个击破,进而获得对本节内容的掌握。

  三、导入新课:

  展示材料:“中国鸭舰队环游地球”:1992年,一艘从中国香港出发的货轮在太平洋海域遭遇风暴,船上近3万只塑料玩具鸭坠入大海,漂浮在海面上,形成一支庞大的“鸭子舰队”,并随波逐流。随后几年,玩具鸭先后抵达印尼、澳大利亚、美洲等地,平均每天漂流7英里。有人预测,其中的1万多只玩具鸭组成的“小鸭舰队”在海上漂流了15年后,将于20xx年抵达英国海岸。

  提出问题:中国“小鸭舰队”如何到达英国海岸?

  (这时学生能回答出玩具鸭是随着海水的运动到达的。)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一种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洋流。

  板书: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四、讲授新课:

  1、洋流的概念:

  学生自主阅读课本,找出概念中的关键词:常年、稳定、大规模。

  2、洋流的性质分类:介绍寒、暖流的概念,练习寒暖流的判断

  3、洋流的分布:

  设问1:促使洋流常年、稳定的、沿一定方向运动的原因是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学过的盛行风,板画全球风带模式图,一学生到黑板前补画出风向。

  设问2:在低纬信风、中纬西风和极地东风吹拂下的海域,洋流的运动方向如何?

  另一学生在板图上画出低纬、中纬和高纬海区的洋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洋流流向与盛行风向不是完全一致的?

  设问3:南、北赤道暖流和西风漂流能够环绕地球一周吗?

  播放“风带与洋流”动画。

  设问4:从洋流的分布模式来看,影响洋流流向的因素有哪些?

  小结:学生活动:用盛行风、副热带海区、副极地海区、大洋环流等词汇,描述全球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承转:如果地球表面均为海洋,洋流这是按照这种理想状态分布,然而地球表面存在这海陆分布,那么实际情况下洋流的分布有什么规律呢?

  展示投影:“太平洋海区示意图”,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学案中的“世界海陆分布轮廓简图”中画出南北半球太平洋中低纬海区的大洋环流。

  教师投影呈现正确图示,学生依次画出北太平洋中高纬、南太平洋中高纬海区的大洋环流、南北半球大西洋海区的大洋环流。

  提出问题:印度洋海区的大洋环流与其他大洋一致吗?

  盛行风是洋流运动的主体动力,在北印度洋海区,盛行风向随季节变化而改变,形成南亚季风。思考:南亚冬夏季风方向如何?学生在“世界海陆分布轮廓简图”中画出南亚冬季风的方向,根据风向画出北印度洋海区大洋环流。

  投影展示“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引导学生从图中得出洋流运动规律。

  学生分别用红笔和蓝笔在“世界海陆分布轮廓简图”中画出暖流和寒流,归纳寒暖流分布规律。

  五、课堂小结:

  解决导入中的问题,即中国小鸭舰队到达英国海岸需借助的主要洋流有哪些?

  学生读图3.5自主完成。  

【高中地理教案】相关文章:

优秀的高中地理教案01-20

鲁教版高中地理教案03-18

高中地理教学心得04-30

高中地理教学反思08-06

高中地理教学反思09-08

高中地理教学心得11-22

高中地理教学总结05-26

高中地理的教学反思01-03

高中地理教学计划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