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空气的力量》

时间:2024-02-06 18:17:42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班科学教案《空气的力量》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空气的力量》,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科学教案《空气的力量》

大班科学教案《空气的力量》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实验中的科学现象,初步感知大气压强的存在。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活动准备:

  塑料小吸盘、饮料包装盒、吸管、玻璃杯、硬纸板、小盘子、蜡烛、水盆

  活动过程:

  一、 玩玩小吸盘

  1、教师出示吸力球,提问引发幼儿的思考:没有胶水,吸力球怎么粘在塑料盘上的?

  2、 用吸盘试着吸一吸,吸盘可以吸在哪些地方,不可以吸在哪些地方?

  3、 怎样让吸盘吸在桌面上的?用手提起吸盘,有什么感觉?怎样轻松地拿起吸盘?

  4、 两人一组,将吸盘吸在一起,拉一拉,能拉开吗?

  5、 想一想,是谁把吸盘粘住了?

  二、 玩玩饮料盒

  让幼儿向空饮料盒内吹气,再吸气,观察包装盒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在吹气时纸盒会鼓起来,吸气时纸盒会瘪下去?

  三、 小实验:流不出来的水让幼儿在玻璃杯中装满水,用一块硬纸板盖住杯口,用手按在纸板上把杯子倒过来,再慢慢地松开手,观察有什么现象。水流出来了吗?想一想为什么?

  四、 小实验:谁让水面升高了

  在碗中立一根蜡烛,倒入少量的水,点燃蜡烛,然后将玻璃杯罩在蜡烛上,观察有什么现象。引导幼儿说一说谁让玻璃杯中的水升高了?

  五、出示钢笔、针管、吸盘玩具等实物,小结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作用。

  活动反思:

  通过这一活动,幼儿都能很好地认识空气并知道空气的'重要性,活动中主要通过多次实验,探索利用小纸片使杯子里的水倒过来而不流出来的方法,来感知空气的压力。环节中粘钩的运用合理、形象,也增加了趣味性,活动效果很好。本次活动围绕目标进行,每个环节紧紧相扣,层层递进,从而激发幼儿保护空气,保护大自然的意识。符合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

大班科学教案《空气的力量》2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感知空气压力的存在。

  2.培养幼儿对科学小实验的兴趣,养成乐于探索,乐于猜想的习惯。

  3.对实验结果用语言进行表述,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对空气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空气无处不在,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空气。

  2.材料准备:装有水的水盆,空矿泉水瓶,锥子,吸管,纸片,平口的玻璃杯,氢气球,画有表格的.记录单,报纸,真空吸盘。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装满水的瓶娃娃,它想和大班小朋友玩个游戏,如果把它的瓶盖打开,放到装满水的水盆里,猜猜我肚子里的水会怎样?小朋友们记得要在记录单上写上结果哦。

  二、探索活动

  1.幼儿分组实验操作,发现水不会流出来,引导幼儿探索怎样使水流出来的方法,师引导幼儿,空气宝宝可以帮助你们的。

  2.出示材料,吸管和锥子,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让水流出来的方法。

  师引导幼儿小结:当空气宝宝进到瓶子里,水就会被空气宝宝挤出来,空气宝宝,力量很大。

  3.师:看,老师这还有一杯满满的水,把瓶子倒过来用一张纸盖住杯口,水会流出来吗?请幼儿猜猜,并做记录。

  4.幼儿分组试试,进一步感知空气的力量。

  师引导幼儿小结:是空气宝宝的力量把纸片托住了,水流不出来了。

  5.师:老师还有一个有意思的游戏,把报纸放到杯子里 ,然后把杯子放到水中,想想有什么办法不让报纸湿了。

  6.幼儿分组探索,讨论尝试,交流结果。

  7.师小结:当杯子口垂直于水面放入水中时,由于空气宝宝在杯子里面水就流不进去了,报纸就不会湿。

  三、分享交流

  空气宝宝的力量真大,幼儿相互交流实验结果,第一个实验水流出来是空气宝宝的力量把水挤出来的,第二个实验水没流出来是因为空气宝宝的力量把纸片托住了。第三个探索,孩子们发现由于空气宝宝占满了杯子,水流不进去了,报纸就不会湿。

  四、活动延伸

  出示真空吸盘,让幼儿讨论它为什么会吸到光滑的墙面上。

  教学反思:

  幼儿在全身心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后,往往很多幼儿仍沉浸在先前的兴奋中,如教师用强制转换的方法使其的注意力集中到一个新的探究活动中,很难使幼儿达到良好的状态,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大班科学教案《空气的力量》3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感知空气压力的存在。

  2.培养幼儿对科学小实验的兴趣,养成乐于探索,乐于猜想的习惯。

  3.对实验结果用语言进行表述,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对空气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空气无处不在,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空气。

  2.材料准备:装有水的水盆,空矿泉水瓶,锥子,吸管,纸片,平口的玻璃杯,氢气球,画有表格的记录单,报纸,真空吸盘。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装满水的瓶娃娃,它想和大班小朋友玩个游戏,如果把它的瓶盖打开,放到装满水的水盆里,猜猜瓶娃娃肚子里的水会怎样?并在记录单上写上结果。

  2.探索活动。

  (1)幼儿分组实验操作,发现水不会流出来,;本文引导幼儿探索怎样使水流出来的方法,师引导幼儿,空气宝宝可以帮助你们的。

  (2)出示材料,吸管和锥子,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让水流出来的方法。

  师引导幼儿小结:当空气宝宝进到瓶子里,水就会被空气宝宝挤出来,空气宝宝,力量很大。

  (3)师:看,老师这还有一杯满满的水,把瓶子倒过来用一张纸盖住杯口,水会流出来吗?请幼儿猜猜,并做记录。

  (4)幼儿分组试试,进一步感知空气的力量。

  师引导幼儿小结:是空气宝宝的力量把纸片托住了,水流不出来了。

  (5)师:老师还有一个有意思的游戏,把报纸放到杯子里,然后把杯子放到水中,想想有什么办法不让报纸湿了。

  (6)幼儿分组探索,讨论尝试,交流结果。

  (7)师小结:当杯子口垂直于水面放入水中时,由于空气宝宝在杯子里面水就流不进去了,报纸就不会湿。

  3.分享交流。

  空气宝宝的力量真大,幼儿相互交流实验结果,第一个实验水流出来是空气宝宝的`力量把水挤出来的,第二个实验水没流出来也是因为空气宝宝的力量把纸片托住了。第三个探索,孩子们发现由于空气宝宝占满了杯子,水流不进去了,报纸就不会湿。

  活动延伸

  出示真空吸盘,让幼儿讨论它为什么会吸到光滑的墙面上。

  教学反思:

  幼儿在全身心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后,往往很多幼儿仍沉浸在先前的兴奋中,如教师用强制转换的方法使其的注意力集中到一个新的探究活动中,很难使幼儿达到良好的状态,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大班科学教案《空气的力量》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实验中的科学现象,初步感知大气压强的存在。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活动准备:塑料小吸盘、饮料包装盒、吸管、玻璃杯、硬纸板、小盘子、蜡烛、水盆

  活动过程:

  一、 玩玩小吸盘

  1、

  教师出示吸力球,提问引发幼儿的思考:没有胶水,吸力球怎么粘在塑料盘上的?

  2、 用吸盘试着吸一吸,吸盘可以吸在哪些地方,不可以吸在哪些地方?

  3、 怎样让吸盘吸在桌面上的?用手提起吸盘,有什么感觉?怎样轻松地拿起吸盘?

  4、 两人一组,将吸盘吸在一起,拉一拉,能拉开吗?

  5、 想一想,是谁把吸盘粘住了?

  二、 玩玩饮

  料盒

  让幼儿向空饮料盒内吹气,再吸气,观察包装盒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在吹气时纸盒会鼓起来,吸气时纸盒会瘪下去?

  三、 小实验:流不出来的水

  让幼儿在玻璃杯中装满水,用一块硬纸板盖住杯口,用手按在纸板上把杯子倒过来,再慢慢地松开手,观察有什么现象。水流出来了吗?想一想为什么?

  四、 小实验:谁让水面升高了

  在碗中立一根蜡烛,倒入少量的.水,点燃蜡烛,然后将玻璃杯罩在蜡烛上,观察有什么现象。引导幼儿说一说谁让玻璃杯中的水升高了?

  五、出示钢笔、针管、吸盘玩具等实物,小结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作用。

【大班科学教案《空气的力量》】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空气的力量教案02-28

《空气的力量》教案05-05

《空气的力量》的教案03-06

大班科学教案:空气的秘密07-17

大班科学教案《纸的力量》07-26

大班空气教案04-27

大班空气的教案01-22

中班科学教案空气03-25

大班科学空气在哪教案11-05

《空气》教案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