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4-01-12 08:35:57 教案 我要投稿

【优选】小班教案4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教案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优选】小班教案4篇

小班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会用图表的形式表示有关水量分布的信息。

  2.能坚持记录调查的有关数据。

  3.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坚持不懈地进行调查活动。

  2.能实事求是地对待调查结果。

  三、科学知识目标

  能定性地说出自然界水资源的分布情况。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1.能提出一至两条节约用水的措施,并说明理由。

  2.能介绍一种节水科技新产品。

  教学重点

  树立节约用水意识,使学生感受到节约用水的现实性和迫切性,增强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的责任意识。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挂图或投影片,收集淡水海水资料 ,观察生活中有哪些浪费水资源现象;

  学生准备:了解自己家庭每月用水量,学校每月用水量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每年的3月22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你知道是什么日子吗?

  生: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

  师:我国把每年的3月22日3月28日定为中国水周,你们知道中国和世界的水资源状况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一、了解地球水资源

  1、认识地球上的总水量

  出示地球表面水陆分布图,认识地球上水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2、认识海水和淡水

  师:有人说,我们的地球应当叫水球。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从天空到地下,从陆地到海洋,到处都是水的.世界。然而地球上的水,尽管数量巨大,而能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淡水资源,却少得可怜。首先,海水又咸又苦,不能饮用,不能浇地,也难以用于工业。其次,淡水只占总水量的2.6%左右,其中的绝大部分(占99%),被冻结在远离人类的南北两级和冻土中,无法利用,只有不到1%的淡水,它们散布在湖泊里、江河中和地底下。与全世界总水体比较起来,淡水量真如九牛一毛。

  师:听了刚才老师的介绍,你有什么话要说吗?

  师:板书:节约用水

  二、交流用水状况(课外调查)

  1、自己介绍自己家里每月用水量,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汇报

  2、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要用到水?

  学生交流

  3、交流汇报浪费水的现象

  师:从大家的发言中我们发现,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用水量也迅速增长,但这些水有很大一部分是人们浪费掉的,请你说说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

  (1)小组交流:

  (2)各组代表交流

  a、出示挂图或投影片。(一人端着洗完的菜离去,自来水管未关严)

  提问:同学们看看画中的阿姨做到节约用水了吗?如果我们看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做?

  b、出示挂图或幻灯片。(一个小朋友用手堵住水龙头,让水喷到另一个小朋友身上。)

  提问:同学看看能做这样的游戏吗?为什么?如果你看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师

  4、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真是不少,在淡水资源如此紧缺的情况下,要让全社会提高节约用水的意识,我们能做些什么呢?我们要用具体的数据来唤醒人们。

  5、教师小结

  三、交流探讨:怎样节约用水

  生1:用淘米水洗菜、刷锅、浇花等;

  生2:用洗衣水拖地板、冲马桶等;

  生3:随手关好水龙头;

  生4:不污染水源等。

  生5:保护供水设备,遇供水设备被毁坏,及时报警??

  生6:政府可以提高水价和制定相关政策来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四,总结提高,升华情感

  通过浏览《节约用水》专题站,计算滴水龙头一年浪费的水量,知道了大量有关水的资料,我们深深感受到了水的重要性,水资源是有限的。从感动中我们发自肺腑的说出一句话节约用水。这不是一句空话,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否则,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

  你能为《实话实说》栏目策划一条关于节约用水的公益广告语吗?

  节约用水,人人有责;

  节约用水,造福人类;

  节约用水,从我做起;

  水是生命的源泉,请节约每一滴水??

  五、拓展延伸

  1、小组合作完成一份主题为节约用水的手抄报。

  2、为自己的家庭设计一套节水方案。

  3、向全校师生发出一份节约用水的倡议书。

  本课板书:

  11、节约用水

  水资源少 个人节约

  节约用水

  浪费太大 政府行为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落叶树和常绿树的不同特征,尝试有规律的排序。

  2、在交流分享中,感受秋天的美丽。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收集的树叶若干;绿叶树、常绿树图片若干。

  2、课件“树妈妈的话”一份。

  活动过程:

  一、经验回忆:说说自己收集的各种树叶

  1、说一说:鼓励幼儿大胆交流表达。

  2、谈一谈: 你捡到的是什么树叶?它象什么?”

  3、教师小结:原来这些树叶有的会在秋天变成黄颜色或者红颜色,有的一年四季都是绿颜色的,而且不同的树叶都有它不同的样子,真是太漂亮了。

  4、提问:——“为什么这些树叶有的到了秋天会变成黄颜色,然后枯掉了从树上落下来,有的还是绿绿的留在大树妈妈的身上呢?”——“让我们听听大树妈妈是怎么说的。”

  二、播放课件,幼儿拓宽经验

  ——“为什么有的树叫落叶树?而有的树叫常绿树?

  ——你们知道还有哪些是落叶树、哪些是常绿树吗?(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鼓励幼儿大胆完整地表达。)

  ——师小结:有些树一年四季常绿,秋天也不例外,这叫常绿树。如棕榈树、冬青、桂花树等。有些到了秋天叶子就枯黄,树枝变成光秃秃的,这叫落叶树。如水杉、枫树、柿子树等等。

  三、文学欣赏:树真好

  树真好。小鸟可以在树上筑巢。

  树真好。能挡住大风,不许风沙到处乱跑。

  树真好。阵阵风儿吹,满树花香飘呀飘。

  树真好,天热了,我们躺在树下睡午觉。

  四、操作活动:种树

  1、欣赏常绿树、落叶树的图片,引发幼儿对间隔排列的关注。

  2、操作“种树”。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因为:

  《纲要》中指出,科学活动的目标定位应遵循:

  (一)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

  (二)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

  (三)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小班的幼儿对秋天树和树叶特别感兴趣,他们能观察到树叶颜色的变化,户外活动还发现,有的树叶从树上掉了下来,有的还留在树妈妈身上,所以引发了幼儿对常青树和落叶树的问题。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我们细致地观察、倾听幼儿的言行,及时捕捉他们的兴趣点,以及他们的日常生活为基础,贴近幼儿自身的经验进行自然而然的引发,层层深入开展活动。

  活动过程中,大部分幼儿能积极的参与老师的活动,有2-3名幼儿参与不够积极,游离于活动之外,一方面是也许是因为活动的内容脱离了这几名幼儿的生活经验,教学手段不适合这几个幼儿,我应该通过优化教育内容,改进教育策略来提高教育活动的质量,以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

小班教案 篇3

  【目的要求】:

  1、在游戏活动中通过对应比较的方法感知物体的长短;

  2、在操作中学习比较物体的长短,找出最长和最短;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判断力,体验学习的快乐。

  【教具准备】:

  1、教具:长棒

  2、学具:

  (1)、长棒

  (2)、长短一样的3根铅笔

  (3)、长短不一样的3根吸管

  (4)、长短不一样的3条毛线

  【教学过程】:

  一、预备活动:

  走线:学生随着优美的旋律轻轻地走在线上。

  二、以“长棒城堡”引入活动。

  1、感知长短。

  师:小朋友们,欢迎来到“长棒城堡”!今天是长棒国王的节日,我们的长棒娃娃已经等候多时了。

  师:长棒过欢庆节日。看他们多高兴!这些长棒哪里不一样呢?(教师引导幼儿说出“长短”的`不同)

  2、认识最长和最短。

  师:三根长棒娃娃谁最长呢?(教师引导将“长棒”一端对齐进行比较,找出哪根最长哪根最短。)

  三、出示铅笔、吸管、毛线,让学生找出最长和最短。

  师:咦,铅笔朋友、吸管朋友,还有毛线朋友也来比长短了,请

  小朋友帮忙找找看谁最长,谁最短。你怎么知道?用什么方法知道的?

  四、学生操作:

  1、教师提出要求:

  (1)、比较时一定要将长棒一端对齐进行比较。

  (2)、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哪根棒子最长;哪根棒子最短。

  五、游戏活动:比一比

  师:盛大的舞会就要开始了,请小朋友们每人邀请一根长棒娃娃一起跳舞吧。和你的好朋友比一比,并要说出:我的最长(短)。

  六、收拾学具,活动自然结束。

  师:长棒娃娃要回家了,现在请小朋友轻轻地把它们送回家吧。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各种车的车轮及其特征。

  2.愿意表达自己的推测和猜想。

  重点难点:

  观察了解各种车的车轮及其特征。

  活动准备:

  挂图《车子的秘密》,幼儿用书《车子的秘密》。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请幼儿谈论自己知道的各种车的车轮。

  1.车轮是什么样子的?

  2.自行车有几个车轮?小轿车呢?

  3.车轮是干什么用的?

  三、出示挂图,请幼儿观察并讲述挂图上各种车的车轮的样子、数量及功能。

  1.三轮车有几个轮子?

  2.挖土机的.这个东西是轮子吗?

  3.自行车的轮子和翻斗车的轮子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4.为什么这辆货车需要这么多轮子呢?

  四、给幼儿发放幼儿用书,请幼儿讨论车是否都有车轮?

  1.所有的车都有车轮吗?

  2.哪些车没有车轮?

  五、小结。

  活动反思:

  通过引导幼儿去观察、去发现、去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经过仔细地观察,他们发现了有车轮的小车跑的快,发现了车轮的作用。他们的结论是:小车上有轮子,是轮子起的作用帮助了我们,给我们提供了方便。而且装很重的东西的车子需要有很多轮子的帮助才可以。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10

小班的教案04-26

小班的教案11-17

小班教案07-20

小班教案[经典]07-27

小班教案(精选)07-30

小班教案【精选】07-31

小班教案[精选]07-22

小班教案(经典)07-24

小班教案(精选)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