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4-01-05 07:50:18 教案 我要投稿

美术教案[汇总6篇]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术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美术教案[汇总6篇]

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各种线条:直线,弧线,波浪线,螺旋线,并用此装饰太阳的光芒。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

  3.培养幼儿良好的握笔姿势和绘画习惯。

  活动准备:

  1.太阳的挂图一幅,大班幼儿的太阳的范画。

  2.每人一支彩水笔和一张白纸。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今天天气真正好,亮堂堂,暖烘烘的,为什么呢,因为天空中有个大太阳。”

  2.要求幼儿根据生活经验回忆太阳的模样。

  3.出示范画,讨论太阳的样子。

  “太阳是圆圆的,旁边有漂亮的光芒,一条条象我们的`长头发一样。”

  “可今天太阳宝宝想改变自己的发型,怎么变呢。”

  4.出示大班幼儿的太阳范画,讨论太阳的光芒的变化。

  “瞧,哥哥姐姐的太阳,它的头发是什么样子的?

  总结:直发卷发

  5.引导幼儿认识这些线条。(直线,弧线,波浪线,螺旋线)

  6.交代作画要求,幼儿作画。

  (1)画一个大圆形在中间,要求画得大。

  (2)给”太阳“添各种头发。

  (3)要求添满”太阳“四周。

  (4)选一支自己喜欢的颜色的彩水笔。

  7.评价作品,结束活动。

美术教案 篇2

  活动准备::

  1、透明饮料瓶人手一个(里面盛小半瓶水,并在瓶盖内事先挤上一点红或黄、绿水粉颜料)

  2、音乐《嘻唰唰》

  3、用三色卡纸分别制作草莓、葡萄、香蕉,做成说过列车。

  活动过程:

  一、瓶娃娃变魔术,以激起幼儿兴趣,感知三种不同的色彩。

  1、出示一个未变色的瓶娃娃,教师:“今天,我请来了一个小客人,你们认识它吗?”

  幼儿:“它是瓶娃娃”

  教师:“宝宝跟瓶娃娃打个招呼吧!”(瓶娃娃好!)教师以瓶娃娃的口吻:“你们好”

  2、教师:“这个瓶娃娃它会变魔术呢!我们看看它会变成什么样子?”

  “变变变,变变变!”(教师边说边上下晃动瓶子,)教师:“瓶娃娃变成什么样子啦?”(引导幼儿学说“瓶娃娃变成红红的”)

  3、教师:“今天,我请来了许多的瓶娃娃(边说边出示许多瓶娃娃)宝宝想不想和它们一起变魔术?让我们一起来变一变,看看它们又会变成什么样子?”

  4、幼儿操作。音乐《洗唰唰》

  幼儿自由上来拿一个瓶娃娃,要求幼儿用力摇边晃边说“变变变,变变变!”

  教师:“你们的瓶娃娃都变成什么样子啦?(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的瓶娃娃变成什么颜色)教师、“宝宝的瓶娃娃有红红的,有黄黄的,还有绿绿的,瓶娃娃好看吗?”(让幼儿学说形容词:真好看)

  二、瓶娃娃找朋友,帮助幼儿会区别不同的色彩。

  1、教师以红色瓶娃娃口吻说:“我是红红的瓶娃娃,谁的颜色和我一样啊,快到我这儿和我做好朋友吧!”(等红娃娃到齐后)我们都是谁啊?我们都是红红的瓶娃娃,让我亲亲你,你也亲亲我!”(幼儿相互之间碰一碰瓶娃娃)教师:“红红的瓶娃娃都找到好朋友了,它们真高兴!”

  2、教师再扮黄娃娃;“我是黄娃娃,我的好朋友在哪里呢?谁的颜色和我一样,它就是我的.好朋友。”

  教师:“黄黄的瓶娃娃都找到好朋友了,它们真高兴!”

  3、教师:“绿娃娃的好朋友在哪里呢?我们都是绿绿的瓶娃娃,让我亲亲你,我们都是好朋友!”

  三、送瓶娃娃回家,进一步加深幼儿对三种颜色的认识。

  1、出示三种不同颜色的水果列车(红、黄、绿)

  2、瓶娃娃要坐上列车去游玩,你能帮他们找到自己的车厢吗?

  3、幼儿送瓶娃娃进厢。音乐《嘻唰唰》

  4、幼儿将手中的瓶娃娃按颜色送到水果列车中。随着开火车的音乐开出活动室。

美术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庄严的升旗仪式,激发爱国热情,体验光荣和形式。

  重点难点:

  重点:激励培养爱国旗、爱祖国的'。

  难点:构图、庄严、神圣场面的表现。

  教学准备:

  课件、绘画工具自选。

  教学过程:

  一:放国歌,引入课题

  二:引导记忆

  升旗的时候,同学们是怎么做的?升旗手的动作是怎样的?

  1:让同学们说说升旗仪式的整个过程

  2:说说什么场合、什么时候也升国旗?说一说当时的情景和自己的心情。

  3:请学生演示升旗动作

  三:课件欣赏

  引导学生谈谈其它形式的升旗及构图,分析这些作品是怎么样突出国旗和升旗手的?

  四:作画步骤

  构思----构图-----打轮廓-----着色

  五: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画出有环境的升旗仪式,突出国旗和升旗手。

  六:下课。

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对家的喜爱和对美的感受能力。

  2.学生能用纸折好房子,粘贴在纸上,并添画出花、草、树等其他物体。

  3.通过折房子让学生知道房子的结构,有屋顶、墙面、门、窗。

  活动重点:

  学习用正方形的纸折房子。

  活动难点:

  折出房子两边的尖角,并能发挥想象添画景物。

  活动准备:

  1.正方形彩纸每人一张、胶棒每人一支(26张),水彩笔、油画棒若干支,装笔小筐六个。

  2.折好的房子一个,二幅完整的折、贴、添加景物的画,(一块黑板,一块布、六块磁铁,课前将范画贴好}

  3.诚邀:亲爱的30班家长们,为了让您更多的了解万婴教育的`理念,快乐教育,快乐人生;为了让您更全面的理解《指南》在学生教育教学目标的指导;为了响应万婴教育机构园长观摩教学活动开放日;路园长将在4月17日(星期四)上午8:50分在多功能厅,为我们33班学生进行大班语言故事《小桃仁》的教学活动,欢迎您的光临,期待您与孩子同乐!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兴趣:

  1.老师用神秘的表情和语气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今天园长妈妈用纸折了一个礼物要送给我们30班的小朋友,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

  2.请小朋友看看这像什么?(老师出示折好的一间房子,引起学生的兴趣)。这个房子就是园长妈妈的家,好看吗?那么你们想不想也折一个小房子,当作自己的家呢?

  3.瞧,这是园长妈妈的家,漂亮吗?(出示范画给学生欣赏折、贴、画自己的家)。园长妈妈画了些什么呢?(学生边看边说)你们想不想也把自己的家画出来呢?

  4.现在我先来教小朋友折一个房子,变成自己的家好吗?等一会小朋友再把自己的家添画上美丽的风景好吗?

  二、讲解示范:

  1. 先用正方形纸折出小房子。(教师讲解示范,学生跟折)把正方形纸边对边对齐折;再横着对折后打开,折出中心线;把两边的纸向中心线折;用手指伸进去折出房子两边的尖角。2.我们把折好的小房子在反面用胶棒涂抹,贴在纸上,然后再请小朋友添画自己家小区的风景,比比谁的家最美丽。

  三、学生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学生先折好房子,再将折好的房子粘贴在纸上,然后添画各种风景和物体。

  2、鼓励学生大胆涂色,使画面色彩鲜艳。

  四、讲评:

  学生互相欣赏,说说谁的家最漂亮,并请几名学生上前给大家分享自己的作品。

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蜡笔和水粉笔组合进行美术创作,体验“变鱼”过程带来的快乐。

  2.养成良好的作画常规。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水桶、毛巾、水粉笔、一次性桌布、蜡笔、手套等

  2.画有海底水草的背景图一张、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律动进场

  指导语:今天让我们坐上潜水艇去海底探险吧!来,准备好了吗?出发吧!(幼儿跟着老师听音乐做相应的动作进场,坐成半圆形)

  2.来到范画前,引导幼儿猜测

  师:海底到了,咦,海底的鱼都去哪儿了?

  3.出示水粉笔这是一只魔术笔,它一定知道鱼躲在哪里?

  魔术笔粘上颜料涂在纸上,鱼就出来了。

  二、基本部分

  1.请个别幼儿尝试作鱼

  师:真神奇,我们也来试试好吗?(请个别幼儿上来涂颜料)

  2.小结,作画练习的过程。

  3.全体幼儿操作

  师:好玩吗?你们想不想要变这样的魔术啊?

  4.提出操作要求

  (1)在变鱼前先要用淡色的蜡笔画出自己喜欢的鱼和水草,鱼要画得多些,画的重些。

  (2)画好鱼和水草后,再用水粉笔涂上颜料就可以了。

  (3)在涂色时水粉笔的水分不要太多,不然颜料会流出来。

  (4)保持桌面和衣服等的干净,手脏了要及时擦干净。

  5.幼儿分散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结束部分

  1.评析

  师:请动作快的小朋友坐上潜水艇去观察水里的鱼,老师指出有特色的鱼和幼儿一起分享,这鱼漂亮吗?为什么?

  2.开潜水艇离开教室

  师:小朋友变出了这么多的鱼,我们把自己的作品带到教室里,让其他小朋友一起看看吧!

  活动反思:

  这是一堂比较成功的美术活动,本次教学活动让我最感欣慰的应该是:这是真正属于幼儿自己的绘画活动,真正体现幼儿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整堂课环节思路清晰流畅,形式新颖,真正体现幼儿为主体这一教学宗旨,下面我为谈谈本次教学活动的优缺点:

  一、优点

  1.改变老师教,幼儿学的传统模式,充分体现幼儿为主体,让幼儿自主创造,教师不包办、不代替,尊重幼儿的`想象和创作,如:在教师教学活动中我都非常注重幼儿的独立创作及对他们的作品赞扬。

  2.能大限度的激发幼儿的创造兴趣,很好的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动的兴趣性强,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在开始部分,我采用了蜡笔和水粉的奇妙组合,激发了幼儿的创造热情,从幼儿专注的神情中我看到幼儿特别感兴趣,觉得很好奇,而“兴趣”是第一位“老师”,是活动的“催化剂”尤为重要,没有兴趣的活动不能使其目的落实到位,充其量也不过是“教学载体”,而非幼儿内心真正的需求,没有内驱力。

  3.目标落实比较好,在各环节的设计上较注重其相接的紧凑性,环环相扣,注重时间上的分配。

  二、缺点虽然本次教学活动具有许多“闪光点”,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1.如我在幼儿操作部分,没有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差异,因而看到幼儿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品,便非常的无措,而忽视了对幼儿作品相学的破坏,对作品的内容提升不够。

  2.对个别幼儿的指导不够。指导语言不精炼,评析没抓住幼儿的亮点,应该在幼儿高度兴趣驱动的活动中融入恰当的技巧指导。

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巩固幼儿对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认识,培养幼儿对使用颜色的兴趣。

  2、引导幼儿学习运用印章印画的.方法,体验手工活动的乐趣。

  3、培养幼儿良好的印画常规,知道一个印章只蘸一种颜色。

  活动准备:

  1、活动前与幼儿共同收集各种可做印章的自然物或废旧材料,如:有凹凸花纹的玩具、瓶盖、笔套、纸筒等。

  2、红、黄、蓝颜料水每桌各2盘,盘中垫上薄海绵。

  3、纯白棉布、一次性桌布、抹布每组各一块。.

  4、花布一块贴在墙上。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今天,我们小一班要开一个花布展览会,请小朋友一起印一些漂亮的花布。”

  2、巩固认识红、黄、蓝三色。

  3、引导幼儿学习使用“印章”印画。

  (1)介绍各种拓印材料。

  (2)示范讲解印章的使用方法。

  (3)请个别幼儿用“印章”进行操作。

  (4)交代要求,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老师准备了许多“印章”和红、黄、蓝三种颜料,你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颜料和“印章”来印出美丽的花。

  2每组的几位小朋友要互相合作,共同印制一块花布。

  3注意卫生,强调一个“印章”只蘸一种颜料。印过一种颜料后,不要再去蘸其它颜色。

  4尽量多印,使画面色彩丰富。

  3、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将幼儿印制的“花布”展示出来,引导幼儿欣赏自己及同伴的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美术教案09-04

[经典]美术教案09-05

美术教案(精选)09-25

美术教案[精选]08-28

(经典)美术教案09-01

[精选]美术教案09-02

美术教案(经典)09-18

美术教案(精选)11-30

美术教案(经典)11-25

(精选)美术教案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