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

时间:2023-12-10 11:19:36 教案 我要投稿

幼儿园大班教案必备(6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大班教案必备(6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演唱歌曲,使幼儿能够体验、表达歌曲中思念妈妈的情感。

  2、引导幼儿唱准休止符旋律。

  3、在教师的指挥下练习双声部合唱,体验于别人协作的快乐。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5、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发声练习:

  教师引导幼儿运用自然地声音做发声练习并复习歌曲:《听》。

  二、新授歌曲,帮助幼儿理解歌曲的内容并学习运用轻柔、自然的声音演唱:

  1、通过师幼的谈话,引出活动的内容:

  "小朋友,你们都有自己的妈妈,都很爱自己的妈妈,如果你的妈妈出差了或者你一连几天都没有看见自己的妈妈了你会怎样?你会怎样做?风儿也非常想念自己的妈妈,它呀正在到处寻找妈妈呢,咱们来听一听,风儿找妈妈的故事"2、教师将歌词串成一篇小散文,完整的有感情的进行朗诵,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提问:(1)风儿回家了吗?它在干什么?

  (2)谁听清楚了风儿要捎给妈妈一句什么样的话?

  (3)风儿把嗓子都喊哑了,你们能帮助风儿呼唤它的妈妈吗?

  3、教师完整的、有感情的清唱歌曲,请幼儿讨论:

  (1)听了这首歌你心理有什么感觉?

  (2)老师是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演唱歌曲的?为什么老师要用这样的声音来演唱这首歌曲?

  4、教师随着琴声的伴奏再次范唱歌曲,幼儿可随教师小声的哼唱:

  提问:风儿在找妈妈时都问过谁?这两句歌曲中是怎样唱的?

  (请幼儿一起练习唱这两句,重点指导幼儿唱准休止符。)

  5、指导幼儿运用齐唱、接唱多种形式练习演唱,启发幼儿运用表情和声音表现对妈妈的思念。

  三、在教师的指挥下练习双声部合唱,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1、幼儿尝试用"唔"演唱歌曲。

  2、幼儿完整的演唱歌曲,同时教师以哼唱的形式演唱。

  3、请幼儿说说这一遍演唱时和以前有什么不同?

  4、教师和幼儿进行双声部的合唱并请幼儿说说怎样做才会使两个声部的`声音和谐、优美。

  5、幼儿分成两组在教师的指挥下练习双声部合唱。

  四、结束活动:

  1、你觉得风儿的妈妈会在哪里?

  2、小朋友现在你们有点想妈妈了没有?如果你和你的妈妈分开了(一天或更长时间见不到妈妈),你想捎给妈妈一句什么话?

  3、X老师能够感觉的咱们班的小朋友非常的爱自己的妈妈,不要在和妈妈分开的时候才跟妈妈说我爱你,我想你,爱要说说出口,今天下午妈妈来接你的时候,今天晚上回家的时候就大声的对妈妈说:妈妈我好爱你!好吗!

  教学反思:

  歌曲《风儿找妈妈》是一首充满温情、意境感伤的歌曲。歌曲通过描述风儿找妈妈的情景和心情来感染幼儿,从而激发出幼儿对妈妈的爱,以及同情心和爱心。在活动中,将运用双声部合唱的形式将歌曲的意境表达的更加强烈,渲染出风儿对妈妈的想念之情和爱妈妈的情感。对幼儿的情感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小百科:从科学的角度来看,风常指空气的水平运动分量,包括方向和大小,即风向和风速;但对于飞行来说,还包括垂直运动分量,即所谓垂直或升降气流。大风可移动物体与物体(物质质量)方向。风的速度很快。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面对大班幼儿,对数学的数字概念有了初步的知识经验和理解范围,为了让幼儿对加减法式子中的每一个数字的理解,为了让幼儿能够顺利地进入小学,为了幼儿将来学习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激发幼儿探索数学奥秘。

  【活动目的】 1、通过幼儿动手操作,了解总数与部分数的概念以及它你之间的关系。

  2、在学习了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幼儿能书面练习10以内数的加减法式子中的填空题。

  【活动准备】 教具:装好皮球的'篓子(大皮球4个、小皮球2个);装好水果的篓子(苹果7个、梨子3个)

  学具:每人一个“小动物卡片”袋(两个品种,多少不一,总数不越过10);每人一盒橡皮泥;每人一支铅笔和一个数学练习本。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装好皮球的小篓子,让幼儿说说篓子里有什么、有多少、有什么异同。引导幼儿说出总数,然后让幼儿把水果分类,并说出:“一部分是大皮球,有4个;一部分是小皮球,有2个。”让幼儿初步理解总体与部分的概念,并列出加减法算式:如 4+2=6 2+4=6 6-4=2 6-2=4 二、教师出示装好水果的小篓子,让幼儿说说篓子里有什么、有多少、有什么异同。幼儿说出总数,然后让幼儿把水果分类,并说出:“一部分是苹果,有7个;一部分是梨子,有3个。”进一步让幼儿理解总体与部分的概念,并列出加减法式子。如: 7+3=10 3+7=10 10-7=3 10-3=7 三、引导幼儿做“对应口头练习”如:

  ① 7 + 3 = 10

  苹果是7个 梨了是3个 总体是10个

  这是部分数 也是部分数 这是总数 同理:3+7=10 4+2= 2+4=6 引导幼儿说出哪是部分数?哪是总数?部分数有几个?总数有几个? ② 10 -3 = 7 水果有10个 苹果有3个 梨子有7个 这是总数 这是部分数 也是部分数 同理:10-7=3 64=2 6-2=4 引导幼儿说出哪是总数?哪是部分数?部分数有几个?总数有几个? 四、引导幼儿说出关键句。如: ①在加法式子里,总数在最后,其它是部分数;在减法式子里,总数在最前,其它的是部分数。

  得出结论:加法总数在最后,减法总数在最前。 ②部分数与部分数合起来是总数,总数去掉(减去)部分数,剩下的还是部分数。 得出结论:要求总数,用部分数相加;要求部分数,用总数减去另一个部分数。 五、幼儿玩卡片。幼儿取出卡片,倒出小动物卡片,说说有些什么,总数有多少,进行分类,并做好记录。把自己分类记录的结果说给同伴听。 六、幼儿玩橡皮泥。规则是每人做2种物品,多少不限。10分钟后,让幼儿说出捏了多少物品,一部分是什么,有多少,另一部分又是什么,又是多少。做记录,并说说记录下来的哪是总数,哪是部分数。 七、幼儿认识括号“( )”;书面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4 5+( )=7 ( )+2=5 ( )+6=10 7-( )=3 ( )-2=8 5-( )=1 ( ) -3=6 八、教师总结,检查幼儿练习结果。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目的:

  1.通过在游戏中对人和物的猜想,让幼儿学会认识人物要从他的特征开始。

  过程:

  一、规则:

  1、由游戏主持者确定一个物件或一个人,告诉参与者它所属的范围,由参与者提问。

  2、参与者可以提问关于这件物品或者个人的特征的问题,但只能以"……是不是……"的句式发问。主持这只能回答"是"或"不是"。

  3、参与者对物或人的直接提问次数不得超过五次,一旦超过了这个限制,则着论的游戏结束,进入下一轮。

  4、猜对者可作为下一轮游戏的主持者。

  二、老师示范当主持者:"我想到的是一个水果。"(幼儿问特征)"你问的是它的果肉还是果皮?"……"是的/不是"……(幼儿直接对人或物发问时) 不是,已经直接问过一次了(教师要注意提醒幼儿还有几次可以直接提问的次数,以此培养幼儿养成逻辑思维的习惯。)……猜对了。(以此类推。)

  三、两人或多人一组,分批开展游戏, 老师观察指导。

  注意:

  1、游戏规则阐述时,教师可举例说明。

  2、当幼儿想不出问题时,教师可给于提示,如:物品可以从大小、颜色等方面 发问;人可以从性别、年龄等角度提问。若幼儿还是无法继续提问,则教师可以直截了当的举例自问自答一个问题。

  3、主持者想到的人货物要贴近生活的,参与者熟知的。

  4、当幼儿遇到阻碍时,教师要对前面发问过的问题进行总结,帮助幼儿简单的推理思维。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综合活动的语言活动,本次活动采用的形式是本着幼儿在前,教师在后,幼儿观察想象在前,教师指导在后。我希望孩子们根据自己的观察去了解每个同伴的特征,根据这些特征去猜测出自己的同伴。从而提高幼儿的观察和推理能力。

  1、富有创意的题材

  本节活动题材选择新颖且贴近生活,孩子们朝夕相处在一起同伴之间都会互相地观察,但是孩子之间的观察和成人对幼儿的观察又是不一样的。孩子们对于彼此了解有多少呢?通过这次活动就可以得到体现。这是都是幼儿日积月累的经验,因此这节课不但检测到幼儿的平时观察能力,而且形式还特别的新颖。

  2、竞赛形式开展,内容丰富多样

  在整个活动中,我先以游戏做为导入,提高了幼儿的参与热情。采取游戏的形式,很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并且在活动中我们是采用比赛的形式进行,形式很新颖,富有挑战性。而且在题目的'设置上我采用了从各个方面进行,如从声音、外貌特征、习惯、着装等等。采用不同的形式才使活动不是那么的单一,而且当因为坏习惯幼儿猜测出来时候,我们还采用集体纠正,提醒幼儿这样的行为是不正确的。

  3、幼儿兴致高、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性

  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和我似乎都有意犹未尽的感觉。我觉得本次活动无论是从活动目标、活动过程、还是活动活动结果都与我设想的要好很多,孩子们的参与性很高,活动中对幼儿的引导很放开,譬如:题目自己自由选择,该给予幼儿充分表达想象的机会,在整个过程幼儿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孩子的主体性得到了明显体现。由于这节也是一节开放式的活动对老师的随机应变能力要求很高,要求教师在平时要善于抓住孩子的每个细节,了解每位幼儿的特点,这次活动无论对于教师和幼儿都是一次挑战。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行为意识。

  2.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必须遵守的交通规则及交通标志,以游戏活动尝试学做小小交通指挥员。

  3.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及口语表达能力。

  4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5.让幼儿体会游戏的乐趣,发展幼儿开朗,乐观的性格。

  活动准备:

  1.有关马路上的汽车的照片

  2.收集的汽车模型

  3.有关带领幼儿参观热闹的马路和交警指挥交通的照片

  4.白纸、油画棒、剪刀、双面胶、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老师变魔术引出各种汽车模型,导入活动

  1.让幼儿猜一猜老师能变出什么

  2.幼儿猜完,师出示各种汽车模型,问汽车是行驶在什么地方的,引出马路

  二、场景游戏:热闹的马路

  1.师:瞧,老师把我们的活动室,布置成一个热闹的马路,让我们开起车在热闹的'马路上行驶上吧!时刻提醒幼儿注意观察小交警的指挥。

  2.提问:你是怎么玩的?在你玩的时候发现了什么问题?平时我们见到的马路是这样的吗?马路上的行人和车辆是怎么行走和行驶的呢?

  3.为什么马路上的车辆会行驶得有条不紊?

  幼儿:交通警察、红绿灯、斑马线等。

  师总结:原来,马路上行人和车辆有条不紊地行驶离不开交警、红绿灯、斑马线来帮忙那以后我们行走在马路上的时候也要时刻注意遵守交通规则!

  三、看课件,进一步了解遵守交规的重要性

  1.请幼儿说一说认识的交通标志

  师:你认识交通标志吗?你认识哪些标志?

  2.教师引导幼儿认识不同的交通标志,并知道标志的意义

  师:小朋友认识那么多的交通标志,老师这里也有几个,咱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提问:这是什么标志?它提醒人们怎么做?

  小结:这些都是提醒人们注意交通安全的交通标志。它们放置在在一些最容易出现危险的地方,时刻提醒人们的注意。

  3.提问:你知道哪些交通规则?如果不遵守这些交通规则会怎么样?

  师:好,咱们一起看几幅图片,看一看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做的对吗?为什么?

  师:小朋友你们真棒,说得又对又快。图中一些小朋友的行为不对,我们可以告诉他们,但是有些行为不但不对还很危险,比如:在马路上玩耍、打闹等,有什么好办法提醒小朋友和过往的车辆呢?

  四、让幼儿思考绘画马路上东西,打扮大马路主题墙,帮助幼儿巩固理解交通标志的意义

  1.师:小朋友画得真棒,一起展示幼儿作品,在老师带领下到准备好的主题墙边。

  2.提问:马路上还缺什么,然后选择合适的交通标志贴在上面。再和周围的小朋友说一说,你为什么选择这个。与幼儿一起布置,在布置的过程中时刻提醒幼儿。热闹的马路上车来人往,小朋友出门时一定要记得遵守交通规则呀!

  3.评价,并给马路取名字

  提议给主题墙取个名字,最后采用:热闹的马路

  4.与幼儿一起欣赏布置好的热闹的马路,并一起巩固该怎样遵守交通法规,加深幼儿的印象。

  活动反思

  在本节活动中,我随时关注幼儿的表现,在各个环节中孩子们的积极性都非常高。通过这种形式让他们知道要遵守交通规则,初步养成良好的习惯,孩子在亲身体验的同时更容易掌握这些方面的知识,而且积极性很高,所以此次活动组织得比较成功。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爬行方式,了解蜗牛的生活环境与习性。

  2、培养幼儿的观察兴趣和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良好习惯,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活动准备:

  放大镜、玻璃瓶、塑料板、木板、玻璃板、木棍、各种食物等。

  活动过程:

  一、捉蜗牛

  雨过天晴,带领幼儿到野外捉蜗牛,引导幼儿观察蜗牛喜欢住在什么地方。提问:你是在哪儿捉到蜗牛的?捉了几个?

  二、采用多种方法观察蜗牛

  1、用放大镜观察蜗牛的外形,说出其特征。

  2、用手触摸蜗牛的身体和壳,轻触蜗牛的“角”,看有何反应。

  3、将蜗牛分别放在塑料板、木板和玻璃板上爬行,观察留下了什么,从玻璃板的背面观察蜗牛的身体。

  4、游戏:蜗牛赛跑。每个幼儿选取自己的“最佳选手”参赛,看哪个蜗牛获得冠军,从而观察蜗牛的.爬行方式。

  5、让蜗牛相互背负着爬行。观察大蜗牛驮着小蜗牛、小蜗牛驮着大蜗牛爬行有什么不同,小蜗牛驮阗大蜗牛是怎样爬行的。

  6、让蜗牛在竖立的木棍上向上爬,不断调转木棍的方蜗牛(大班科学)向,看看蜗牛会怎样,蜗牛为什么掉不下来?

  7、幼儿自由观察,引导幼儿创造更多的观察方法。

  三、喂蜗牛

  鼓励幼儿用不同的食物喂蜗牛,观察一下它们爱吃什么。

  四、养蜗牛

  和幼儿一起讨论饲养蜗牛的条件。

  创设下列不同条件,让幼儿观察,动脑思考:你想将你的蜗牛放在哪个“家”里饲养?为什么?

  1、将蜗牛放入空瓶中,瓶中盖上玻璃。

  2、将蜗牛放入有水的瓶子中,瓶口盖上纱布。

  3、将蜗牛放入有干沙的瓶子里,瓶口盖上纱布。

  4、将蜗牛放入有湿沙的瓶子里,瓶口盖上纱布。

  鼓励幼儿想办法为蜗牛创设更好的“家”。

  幼儿在欢快的“蜗牛与黄鹂鸟”的乐曲中,模仿蜗牛爬行的动作,结束活动。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一、设计意图

  语言领域的纲要中提出,语言是幼儿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工具,培养幼儿倾听、表达的能力。

  现在的孩子都是小公主、小少爷,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知父母的不易和辛苦。因此,我设计了《妈妈的小帮手》这一课,让幼儿学会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当妈妈的好帮手,从小养成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二、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的内容,感受妈妈的辛苦、伟大。

  2、由衷的表达对妈妈的感谢并力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三、活动的重、难点

  重点:教育幼儿关心、爱自己的.家人。

  难点:主动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四、活动准备:教学挂图、光碟、VCD和电视机。

  五、活动流程

  1、播放儿歌(妈妈您歇歇吧)引发幼儿兴趣,听完提问:这首儿歌的内容是什么?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2、平时在家里,你会做哪些事情呢?你觉得做什么事情好呢?(通过幼儿说一说,培养了幼儿的表达能力)。

  3、出示教学挂图,让幼儿观看并说出挂图内容,让幼儿看一看,说一说,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4、教幼儿学习儿歌(培养幼儿朗读的习惯)。

  六、引导幼儿参与讨论。

  师:家里的家务活谁做得最多?家务做的很多是什么感觉?你觉得妈妈辛苦吗?为什么?

  妈妈每天在家里做这么多的家务是不是很累?

  我们是不是要帮辛苦的妈妈分担一些家务?请大家想一想怎样帮妈妈分担家务?让幼儿各抒已见,怎样才能当妈妈的好帮手。

  本环节加深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使幼儿认识到父母的辛苦和伟大,从小养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七、活动延伸

  当妈妈的小帮手,分担家务之后,有股小小的成就感,意识到自己长大了,虽然小小年纪,但自己的双手也可以干很多事情。

  八、成果与反思

  这节课让幼儿渐进明白,理解妈妈的辛劳和付出,家长备感欣慰。

【幼儿园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教案11-08

(经典)幼儿园大班教案07-30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08-16

幼儿园大班教案【经典】08-30

【经典】幼儿园大班教案08-27

幼儿园大班教案(经典)10-23

幼儿园大班教案(经典)09-20

幼儿园大班教案11-11

幼儿园大班教案04-09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