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3-11-29 07:30:24 教案 我要投稿

[优]实用的小班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教案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优]实用的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萌发吃好早餐的意识。

  2.知道吃好早餐很重要。

  3.学念儿歌《早餐你喜欢吃什么》。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早餐你喜欢吃什么》儿歌音频及伴奏;《早餐你喜欢吃什么》组图。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联系幼儿生活经验激发活动兴趣

  ——你们今天早餐吃了什么?

  ——最喜欢吃的`早餐是什么?

  二引导幼儿学说句式初步感受儿歌内容

  ——小动物早餐可能喜欢吃什么呢?看看图片上有什么?

  ——如果你早餐喜欢吃鱼/骨头/花生/胡萝卜/桃子/青草/牛奶、鸡蛋、面包,那么你可能是谁?

  三播放音频/伴奏及图片鼓励幼儿学念儿歌

  1.播放儿歌音频及图片第一遍,请幼儿聆听儿歌。

  2.播放儿歌音频及图片第二遍,鼓励幼儿小声跟读儿歌。

  3.播放儿歌伴奏及图片第三至四遍,鼓励幼儿朗读儿歌。

  四了解更多早餐的种类知道吃好早餐很重要

  ——除了面包、牛奶、鸡蛋,早餐我们还可以吃些什么?

  ——如果不吃早餐我们会怎么样?

小班教案 篇2

  目标:

  1、愿意想象“一瓣橘子像什么”,并乐意欣赏歌曲。

  2、在吃吃、玩玩中体验开“橘子船”的乐趣。

  3、能够跟着音乐做律动。

  准备:

  1、幼儿观察过橘子的特点。

  2、若干剥好的橘子瓣。

  过程

  1、导入

  师: 小朋友闭上眼睛,今天我带了一个非常好吃东西请你们来猜猜是什么!眼睛不可以睁开哦,先来给

  你们闻一闻。(拿出橘子,请几个幼儿闻一闻,然后说出水果名 字。)对,是橘子。那你们喜欢吃橘子

  吗?小朋友们都很喜欢吃橘子,那你们平时是怎么吃呢?(剥开来吃)剥开后,橘子里面是什么样子的?

  (师剥开橘子展示) (一瓣一瓣的`)一瓣橘子像什么呢?

  2、交流:一瓣橘子像什么?

  自由交流,教师引导幼儿想象一瓣一瓣的橘子像船。

  3、欣赏歌曲

  老师这里啊,刚好有一首歌曲叫《橘子船》,非常好听,小朋友一起来听听,听听歌里的橘子像什么

  ,它会开到谁的嘴巴里?

  (1)第一次欣赏,交流:橘子船开到了谁的嘴巴里?

  刚才啊,橘子船开到妈妈的嘴巴里,现在我们再来听一遍,这一次让橘子船啊开到我们小朋友的嘴巴里来。

  (2)一边开橘子船来吃橘子,一边再次欣赏歌曲。

  橘子船啊,开到了小朋友的嘴巴里,哈哈~~真好玩,现在啊,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和橘子船跳个舞吧。

  (3)律动。

  橘子船

  剥个橘子瓣儿,

  像只小黄船儿。

  小船开到哪儿?

  妈妈嘴里边儿。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多吃甜食对牙齿不好

  2.学习正确的漱口方法,养成饭后漱口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小熊拔牙》故事PPT、洗手盆若干、漱口杯每人一个,温开水或矿泉水。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熊拔牙》,仔细听故事,一会老师有问题问你。”

  二、播放图片,讲述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一)问题:

  1.妈妈为小熊买了多少糖?

  2.妈妈对小熊说一天吃多少糖果呢?

  3.妈妈对小熊说一天只吃一块糖,小熊答应了吗?

  4.小熊后来是怎么做的?

  5.最后小熊的牙齿怎么了?

  6.小熊的`牙齿为什么会这样?

  (二)鼓励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你吃糖吗?吃多了会怎样?

  (引导幼儿说出多吃甜食对牙齿不好。)

  三、通过观察、讨论,引导幼儿发现吃完东西会有残渣留在牙齿上,让幼儿掌握正确的漱口方法。

  师:“小熊吃多了糖引起了牙痛,如果小朋友吃多了糖怎么办呢?”

  1.引导幼儿用正确的把粘在牙齿上的残渣吐出来,让幼儿观察吐出的残渣。

  2.“咕噜噜”漱漱口,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漱口方法,让水在嘴巴里咕噜噜地唱歌,然后吐出脏水(可以让幼儿用温开水或矿泉水漱口,防止幼儿吞下水)。

  3.让幼儿看看自己吐出的残渣,告诉幼儿吃完东西要漱口。

  附:漱口歌

  手拿漱口杯,喝口清清水,闭紧嘴,仰起头,咕噜咕噜吐一口,咕噜咕噜吐两口,咕噜咕噜吐三口……

小班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激发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愿望。

  2.引导幼儿认识手,知道手能做许多事情。教幼儿初步的保护手的方法。

  3.帮助幼儿初步获得有关数的概念。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知道手各部分的名称,及用途。

  教学难点:

  用小手制作出各种树叶。

  教学准备:

  1. 多媒体 手的图片

  2. 动物大指偶5个 小指偶若干

  教学过程:

  一、猜猜谁来了?

  1.(室内灯熄,只剩投影),你们看看是谁来了?(老师做手影:兔子、鸟、狗等等)

  二、认识小手

  1.你们知道这些小动物是用什么做的吗?

  2.老师:(在手心里画一个妈妈的脸),这是手妈妈,她有几个手指宝宝?

  老师小结:他们都很能干,你最喜欢哪个手指宝宝?你用他做什么事?老师:这是大拇指,他可以表扬人。幼儿:我喜欢这个手指(食指),可以指东西。

  老师:这是食指,你们会用食指来指东西吗?试试看,门在哪里?(孩子指)

  再逐一介绍:中指可以弹琴,小拇指可以和朋友拉拉勾,无名指可以在折纸的'时候帮助我们。

  老师(小结):手妈妈有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拇指五个手指宝宝,它可以帮我们做许多的事。

  三、小手的本领

  1.你的小手会做什么事?幼儿:我的小手会拍球、穿衣服……。

  2.除了这些事还会做什么?看看周围有什么东西,你去玩玩。(在各个角落里放有小铃、图书、手帕、充气玩具等物品)。

  3.一会儿后,老师引导)你的小手在干什么?引导说清手的动作:如:我的小手在敲小铃、我的小手在叠手帕、我的小手捏捏它就响了等等。

  4.老师还知道小手还有一种特殊的本领是它会说话。(招招手)这是什么意思?幼儿:再见或不要。老师:(做“过来”的动作)这是什么意思?幼儿:来来来。

  5.我们再让小手做一件新的事情:为大树变树叶(手印画),在草地上种小花(指印画)。

  结束部分:小手这么能干,一定要好好保护它,勤洗手、剪指甲,那我们去洗手吧!

  教学反思:

  由于小班幼儿的经验缺乏又喜欢模仿,容易在经验分享中产生人云亦云的现象,如在讨论小手会干什么时,一个幼儿说我的小手会刷牙,其他的幼儿也会跟着说会刷牙,幼儿的思路打不开,就不能较好地完成教育目标。所以我为幼儿准备了不同的玩具,通过幼儿的实践操作,拓展幼儿的经验,在教学法中我运用谈话法和经验感知法,围绕活动内容,通过教师提问,引导幼儿回答,由于幼儿年龄小,经验少,在引导幼儿认识小手时,就通过以教师为主,幼儿为辅的谈话,调动幼儿已有的经验,围绕我的手上有什么,我的小手本领大,怎样保护手等问题,师幼进行谈话、讨论,幼儿的思路就会打开,经验就能较好的分享,知道手会玩很多的玩具,会做许多的事情,并能尝试着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能够有效的化解难点,突破重点。

  整个活动,孩子们不是端坐静听,而是积极动脑思考;老师不是单纯讲述,而是以游戏吸引孩子,和孩子们一起参与。发现孩子的收获很大,同时老师也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10

小班教案(精选)07-24

小班教案(经典)07-24

小班教案[精选]07-22

小班教案[经典]07-27

小班教案【精选】07-31

(经典)小班教案08-02

小班教案(精选)07-30

小班的教案04-26

小班的教案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