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3-11-12 11:57:47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优选5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班教案(优选5篇)

中班教案 篇1

  一、晨间活动(7:30――8:30)

  活动内容:晨间接待、早餐及餐后自主活动。

  活动准备:区域选择牌、自主备餐桌

  教师准备及指导:

  1.主班教师迎接陆续来园的孩子,进行个别交流,及时和家长交流。观察孩子们餐后棋类、拼图等自主活动情况。

  2.助教老师跟随部分进餐结束的幼儿前往菜园进行植物照顾、观察。

  3.生活老师组织并指导孩子自主盛取早餐,做好餐后整理工作,

  个别教育:餐前准备王晟泽小朋友较为拖拉;近阶段班级徐博延、孙艺芸餐后活动经常处于游离状态,给予提醒和引导。

  生活指导:最近天气比较热,提醒孩子户外活动出去能主动将外套脱掉。

  二、生活活动:盥洗及点心环节(8:35――8:45)

  活动内容:盥洗、点心

  活动准备:牛奶、牛奶壶

  教师准备及指导:

  1.主班教师提醒个别幼儿活动的有序性。

  2.助教老师观察和指导幼儿盥洗活动。

  3.生活老师观察、指导幼儿自主倒牛奶情况。

  个别教育:提醒幼儿在指定区域喝牛奶。

  三、户外活动(8:45――9:45)

  活动内容:早操、户外运动区域

  户外运动区域:区域场地根据园所户外环境进行划分,以粗大动作练习为内容,过程中孩子可以自由结伴分组,组建自己的游戏主题和游戏方法。让孩子在与材料和器械的互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体现以幼儿为主体的运动方式。结合“玩沙玩水真快乐”的主题,创设了“沙水区”和“水枪区”。丰富多样的运动区域,带给幼儿的多样而丰富的运动体验、体质的增强,推进其富有个性的发展。天气炎热,有意识的控制幼儿运动量,做好适宜的防晒工作,在沙池区投放大型遮阳伞,水战区选择在树荫下进行,并增设喝水、擦汗等生活区,及时提醒幼儿擦汗、补充水分,保证幼儿运动质量。

  (一)、创意闯关区:投放各类材料,引导幼儿尝试将各种器械材料开展各类运用,通过分组合作,协商开展运动,发展身体的平衡能力,增强动作协调,培养一定的力量和耐力。

  活动目标:1. 能积极参与运动,大胆尝试将各种器材组合开展各类运动。

  2. 促进平衡能力,增强动作协调性。

  主材料:竹架、平衡板、轮胎、攀爬架等。

  辅助材料:奶粉罐、软垫、攀爬桶等。

  (二)、骑行区:以扭扭车、自行车等不同材质的车辆为载体,骑行在车道上,运用斑马线、车库等场景,控制汽车速度,促进幼儿下肢动作锻炼。体验自由骑行的乐趣。

  活动目标:1.能根据车道标示进行骑行。

  2.增进下肢动作的发展。

  材料:扭扭车、滑板车、自行车若干。

  (三)、沙水区:结合主题增设的区域,以各类玩沙用具及砖块,在沙池中进行自由堆砌、搬运,发展手部肌肉动作,促进肢体力量的发展。

  活动目标:1.运用玩沙工具,自由玩沙。

  2.控制手部肌肉的动作,促进肢体协调。

  (四)、水战区:结合主题增设的区域,投放大小不用的水枪,孩子们可自由分队,运用轮胎进行军事堡垒的搭建,再运用水枪进行对战。锻炼手的握力及肌肉控制力。

  活动目标:1.尝试用轮胎进行自由建构。

  2.用水枪玩多种游戏,发展手部肌肉控制。

  个别教育:关注王晟泽、臧奕驰等个别易出汗幼儿活动中自主擦汗、喝水习惯的培养,对於轩羽、王乐屿服药、受伤的幼儿特别关注,控制运动量。

  四、生活活动:盥洗、喝水、擦汗及水果环节(9:45―10:00)

  活动准备:水壶、擦汗巾、水果

  活动过程:分批自主进入活动室――盥洗――自主到水喝――自主擦汗――自主吃水果――更换衣服。

  教师准备及指导:

  1.主班老师提醒并指导幼儿活动的.有序性,提醒互相擦背或帮助个别幼儿擦背。

  2.生活老师观察和指导幼儿自主喝水情况,在水果后帮助个别汗量大的幼儿更换衣物。

  3.助教老师观察和指导幼儿盥洗活动。

  4.配班老师帮助出汗量较大的孩子更换衣物。

  个别教育:王晟泽、贝思瀚等幼儿生活活动较为拖沓,活动前给予提醒。

  五、教学活动(10:00――10:25)

  活动内容:艺术《小鱼历险记》

  设计意图:主题“玩沙玩水真快乐”,孩子的天性,喜欢玩沙玩水,对水中的生物也尤为感兴趣。班级饲养区根据孩子兴趣饲养了金鱼,孩子们都争抢着给给小鱼喂食、换水,清洗鱼缸,小鱼的外形特点、泳姿都是孩子们日常观察后的重要谈资。本活动节选奥尔夫音乐《开始与停止》,以水中游水的小鱼为角色,重视对音乐的感受与欣赏;结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创设小鱼历险的游戏情节,让幼儿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自然熟悉乐曲。在感受、想象、参与的过程中理解音乐,表现音乐,产生情感共鸣。幼儿在趣味性和游戏性的环境中享受到音乐活动的乐趣,在玩玩、做做中提高了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中班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人体需要的各种营养素,并学习简单的、合理的配餐方法。

  2、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饮食习惯。

  3、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4、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5、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二、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事先请家长协助幼儿记录下一顿昨天晚上吃的晚餐的食谱。

  2、材料准备:

  (1)制作一套相关的课件。

  (2)米、水果、蔬菜、肉、鱼、蛋等食物的图片。

  (3)食物标志图若干张。

  三、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口吻引入活动。

  师: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两位新朋友,他们分别是胖胖和瘦瘦(出示图片)。

  (二)观看课件,帮助幼儿了解正确的饮食结构。

  1、引导幼儿根据课件内容分析两位小朋友偏胖、偏瘦的原因。(胖胖和瘦瘦每天主要吃的食物品种和数量。)

  师:为什么胖胖会这么胖,瘦瘦会这么瘦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每天都吃些什么?

  原来,胖胖是因为吃的太多了,瘦瘦是因为吃的`太少了。

  2、幼儿介绍自己昨天的晚餐食谱。

  师:小朋友,我们每天都吃好多不同的东西,下面请你们来介绍一下昨天晚上吃了些什么?

  (三)通过交流讨论、课件分析等形式,引导幼儿了解人体对食物的需求。

  1、认识食物金字塔。

  师:我们人每天需要吃很多种类的食物,但是每样食物需要的多少是不一样的,有的需要多吃点,有的却要少吃点,把这些食物都列出来,就像是一个尖尖的金字塔。

  2、幼儿观察食物金字塔的构成,引导幼儿了解人体每天需要的各种食物,并渗透不挑食、不偏食的教育。

  3、根据食物金字塔的提示引导幼儿为两位小朋友选择合理的食物。

  师:你就觉得胖胖应该少吃点什么?瘦瘦应该多吃点什么呢?

  (四)幼儿学习配餐:

  1、教师介绍所提供的材料并提出配餐要求。

  2、幼儿尝试配餐:教师启发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参照“食物金字塔”的提示及修改后的食谱调查图表,自配一份晚餐。

  3、教师引导幼儿交流、分析食谱:

  (1)教师组织幼儿集中交流自己搭配的食谱。

  (2)教师借助投影仪引导幼儿分析几份有代表性的食谱。

  (3)小结,自然结束活动。

  四、教学反思

  在此活动中,我还让他们进行配餐,让他们在对合理膳食有进一步的认知,在此环节中我只是灌输什么是对的,而不去追究孩子到底错了没有,只是一步步的引导,让他们把正确的搭配变成他们自己的需要,在评选“最佳配餐”中也是让幼儿对知识的内化的一个过程。而且整个过程教师没有更多的参与,主要让孩子们自己去讨论,自己去根据配餐原则去解决问题,孩子们已经有了关于配餐的知识和经验,在平时我给他们讲述的也比较多了。作为老师就应该相信孩子,他们有能力去完成。

中班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理解“Howmany”的含义。

  2、幼儿乐于配合教师,积极参与到英语游戏之中。

  二、活动准备:

  1、有关图片:猫(4只),兔(5只),青蛙(6只)

  2、4只猫中有2张笑脸,2张哭脸。

  5只兔子中有3张笑脸,2张哭脸。

  6只青蛙中有4张笑脸,2张哭脸。

  3、4只猫中有1张黄脸,3张绿脸。

  5只兔子中有2张红脸,2张紫脸,和1张橙脸。

  6只青蛙中有4张蓝脸,2张粉脸。

  三、活动过程:

  1、打招呼:Goodmorning,girlsandboys.

  Howareyou,today?

  Howdoyoudo?

  Nicetomeetyou.

  2、教师说“one”,幼儿拍手1下,并说“one”,

  教师说“Two”,幼儿拍手2下,并说“one,two”

  ……

  3、“Lalalalala……”教师通过声音,引出Max,由Max介绍他的好朋友.

  第一个上场的是:“miao,miao,left,right,left”,请幼儿猜出谁来了。“Whocomeshere?”教师给予“Cat”以肯定回答,教师问“Howmanycats?”,教师演示,如果教师叫一声代表一只猫,叫两声代表两只猫,请幼儿认真听到底来了几只猫。根据幼儿所给的`答案,展示“Cat”图片,数一数图片上的猫的数量进行核对。

  第二个上场的是:“jump,jump,jump”,请幼儿猜出小动物“rabbit”。教师问“Howmanyrabbit?”,教师跳一下代表一只兔子,跳两下代表两只兔子,请幼儿认真听,幼儿说出答案后再与出示的图片数量进行核对。

  第三个上场的是:“gua,gua,gua”,教师模仿青蛙边跳边叫,再请幼儿猜出是什么小动物,教师问:Howmanyfrogs?,幼儿回答后再与出示的图片进行核对。

  3、看图片,教师问“Howmanyyellow/greencats?”

  “Howmanyred/perple/orangerabbits?”

  “Howmanyblue/pinkfrogs?”

  4、教师再问笑脸和哭脸数量前先念首儿歌:Happy,happy,hahaha.

  Sad,sad,wuwuwu.

  Angry,angry,henhenhen,

  Annoy,annoy,henghengheng.

  念完后开始问:“Howmanyhappy/sadfaces?”

  四、结束:

  念歌谣:Acaponacat.Acaponadog.

  Acaponarabbit.Acaponafrog.

  Rain,snow,orsun.

  Capsarealwaysfun.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快乐的含义,知道大家在一起会得到快乐,懂得共同合作劳动会得到快乐,为别人解决困难也会

  得到快乐。

  2.能积极参与活动,学习用清晰的语言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小鸭的玩偶。

  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

  教师:小朋你们知道什么是快乐吗?在什么时候你会感到快乐?森林里又一座新造好的公寓,大家称它为“快乐公寓”,为什么这栋房子大家称它为“快乐公寓”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个故事中有谁?

  教师边演示PPT边讲述故事。

  2、分段欣赏故事

  提问:

  (1)故事中有谁?在没有住进公寓前,大象、小老鼠、乌龟、狐狸快乐吗?为什么不快乐?(老师根据幼儿讲述动物,逐一出示贴容教具)

  (2)小动物们是怎样造房子的?各自干了些什么?(教师再次讲述故事到造好快乐公寓)这些小动物在一起造房子快乐吗?启发幼儿想象并讲述造房子时的快乐情景。

  3、请幼儿为小动物分房,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1)教师导语:新房子造好了,小动物应该住在哪一层比较合适呢?小朋友你们愿不愿意帮助小动物们分房子?分房子要根据动物的各自特征进行分房,要注意安全,让每个动物都感到快乐。

  (2)幼儿与同伴交流玩分房的经验,和好朋友说一说。教师通过幼儿的方案用实物图片展示幼儿的分房结果。

  (3)小朋友你们帮助小动物分好了房子,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4、继续讲述故事鸭妈妈带着孩子带到快乐公寓的情景。

  提问:小朋友鸭妈妈的房子被洪水冲走了,小动物们会怎样帮助他们呢?

  5、 故事讲完了。小朋友你们知道森林里这座房子为什么叫“快乐公寓”?(因为大家用自己的'特长齐心协力劳动造好了房子,大家友好地住在一起,住得非常舒服,小动物还帮助了被大水冲走了房子的鸭妈妈一家,大家快乐地住在了一起,原来大家合作劳动会给人带来快乐,开开心心地住在一起会感到快乐,帮助别人也会带来快乐,原来快乐无处不在)

  6.经验的迁移。

  小朋友我们一起生活在中四班的大家庭中,你们什么时候会感到快乐?

  小结:我们生活在中四班的大家庭中,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会感到快乐,劳动会感到快乐、相互帮助会感到快乐,原来中四班就是我们小朋友的快乐公寓。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观察创意笔筒,幼儿能根据自己的喜好利用薯片罐做出漂亮的笔筒;

  2、在制作创意笔筒中体验自己制作的喜悦和乐趣;

  3、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幼儿懂得一些材料的`再次利用价值。

  活动准备:

  薯片罐、各色纸、剪刀、胶水若干。

  活动过程:

  1、展示教室里的笔筒,请幼儿欣赏;

  教师:小朋友看,老师这里的笔筒是用什么做的呢?那么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你觉得也可以做笔筒呢?

  小朋友真会动脑筋,老师今天带来了三个自己的创意笔筒。

  2、教师出示三种创意笔筒,幼儿观察、讨论;

  教师:我们来看看,他们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做的,装饰的?又是怎么做的?

  幼儿仔细观察,讨论是如何装饰笔筒的,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3、教师简单示范做一个“蝴蝶”笔筒;

  4、幼儿分组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

  5、作品展示,互相欣赏;

  6、联系生活:环保——废旧物品的再次利用;

  7、活动延伸:其他材料的笔筒制作。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02-27

(经典)中班教案09-17

(精选)中班教案10-29

中班教案[精选]08-09

中班教案【经典】08-24

中班教案(精选)08-23

【经典】中班教案08-21

中班教案[经典]09-07

[经典]中班教案09-09

【精选】中班教案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