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3-11-03 09:44:11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教案经典(7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科学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学教案经典(7篇)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感知空心的传声筒传出的声音清晰、响亮,实心的传声筒传出的声音模糊、不向亮。

  2.通过活动,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好奇心,喜欢玩科学小游戏。

  3.学习与同伴协作活动,增进同伴间的关系。

  物质准备:

  1.空心传声筒人手1个。

  2.实心传声筒人手1个。

  3.音乐乐曲。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玩纸棒的兴趣

  1.引导幼儿观察纸棒的外形特征(出示纸棒)

  师:老师用纸给你们做了个玩具,你们看看,它是什么样子的?

  幼A:它是长长的。(引起兴趣)

  幼B:它是圆圆的。

  2.鼓励幼儿任意玩纸棒游戏(自由游戏中探索纸棒,观察幼儿玩纸棒的状态)

  师:你们每人拿一根纸棒当玩具,让老师看看,你们是怎样玩的?

  幼:很有兴趣地拿起纸棒玩,有的把它当马骑着跑;有的把它当望远镜:有的把它放在地上滚。

  3.总结幼儿游戏的玩法(共同探索)

  师:你们玩得开心吗?请几位小朋友来玩给大家看。

  幼A:放在地上滚。

  幼B:当望远镜玩。

  幼C:拿在手里拍。

  (评析:幼儿的科学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通过观察纸棒的外形特征,并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兴趣来玩纸棒,既体现了自主选择、主动参与,又为每个幼儿提供了探索的空间,使幼儿以自己的探索方式产生对纸棒游戏的兴趣,为下面的活动作了铺垫。)

  (二)引导幼儿把纸棒当“传声筒”,自由结伴玩游戏

  1.启发幼儿玩“传声筒”游戏(重点引导传声筒的玩法)

  师:小朋友很聪明,会玩许多纸棒的游戏,老师这里还有一个游戏,你们想学会玩吗?

  幼:想!(齐声高呼)

  师:请xx小朋友上来和老师一起来做这个游戏。老师用纸棒的一端对准他的耳朵,用嘴巴对准纸棒轻轻说一句话,你听到了吗?

  幼x:听到了。

  师:其他小朋友听到了吗?

  幼:没有。(齐声说)

  师:请xx小朋友把刚オ老师对你说的话告诉大家。

  幼x:老师叫了我的名字xx。

  2.幼儿自由结伴玩游戏

  师:小朋友,你们想做这个游戏吗?

  幼:想。(齐声说)

  师:请你们每人拿一根纸棒,去找一个好朋友,一个对着纸棒轻轻说话,另一个用小耳朵听,然后再交换,听听你的好朋友说了什么话?活动时要互相谦让,相互合作(交代习惯和要求)

  幼:自由结伴开始活动,有的幼儿在边听边笑,有的幼儿边听边点头

  师:你听到好朋友说什么了吗?

  幼B:xx说妈妈给他买了新玩具。

  (评析:开始部分幼儿对纸棒已充满了兴趣,经过老师的示范,而且对着纸棒说些“神奇”的悄悄话,幼儿的好奇心倍增,致使幼儿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索新的玩法。而且,在活动中自由选择同伴共同游戏,培养了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使其分享探索的经过和结果。

  (三)将传声筒換成实心的,引导幼儿再次探索(更换材料,再次探索)

  1.幼儿再次玩传声筒

  师:刚才玩的游戏,你觉得开心吗?用刚才的方法我们再来玩一次。

  幼:有的幼儿在摇头,有的幼儿在大声说:听不清,听不清

  师:你听到好朋友说的话吗?

  幼A:听不清楚。

  幼B:不知道她在说什么

  2.鼓励幼儿寻找原因

  师:为什么刚才传话声音很清楚、很响亮,而这次传话的`声音不清楚呢?(鼓励幼儿观察两根纸棒的不同之处)

  幼A:哎呀,这根里有纸团。

  幼B:刚オ那一根是空的。

  师:刚オ,小朋友发现有的纸棒里有纸团,有的纸棒是空心的。那我们拿着两根纸棒再找好朋友做游戏,感受一下两根纸棒传出声音的不同。

  幼:自由结伴游戏,有的幼儿不时把两根纸棒当望远镜看

  3.总结师:你们能将你们的发现告诉老师吗?

  幼A:空心的传出的声音清楚

  幼B:有纸团的传不出声音。

  幼C:有纸团的传出的声音不清楚。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原来空心的纸棒传出的声音响亮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原来空心的纸棒传出的声音响亮、清楚,而有纸团的纸棒传出的声音不清楚,因为纸团堵住了传出来的声音。老师给纸棒取了个名字叫“传声筒”

  幼:传声筒。(齐声说)

  (评析:这一部分是本课的重点,在活动中有的幼儿用眼观察,有的幼儿用手拍打,有的幼儿用嘴吹纸棒,他们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并在探索中解決问题,尤其再次玩空心和实心的纸棒时,幼儿情趣高涨,虽然有的幼儿较活跃,但他们都体验着发现的乐趣,激发了他们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4.拓展延伸

  师:小纸棒能变成“传声筒”,但它还有许多神奇的玩法,你们想去发现吗?(播放音乐)

  幼:自由探索交流。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知并发现磁铁能吸铁制品的特性。

  2、能初步尝试用所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且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运用。

  3、体验科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幻灯片、记录表,道具图片。

  2、操作学具:磁铁、积木木头类:积木 塑料类:尺子 纸类:餐巾纸 铁制品:曲别针、钉子,夹子

  活动过程:

  1、 导入猜谜语,出示磁铁,引入活动通过看ppt来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广泛用途,并具体讲解

  2. 做实验 磁铁宝宝找朋友教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磁铁宝宝是来找朋友的,它想与被它吸住的物品做朋友。

  通过做实验来让小朋友知道磁铁的用途,完成表格填写。

  3. 总结通过实验钉子、曲别针,夹子是磁铁的好朋友。磁铁有磁性,能吸起像钉子、曲别针这样的含铁的物品。不能吸起像积木这样的木制品、纸巾这样的纸制品、尺子这样的塑料制品、玻璃球这样的玻璃制品。

  教学反思:

  本次科学活动,幼儿从上课伊始就表现出强烈的兴趣。由于事先准备的操作材料比较多,所以幼儿一直在动手操作中观察、发现、比较,整节课情绪高涨。幼儿乐于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来发现事物规律的活动形式。在总结磁铁特性这一环节,做的还不到位,有点急于求成,要先让幼儿来讲出他发现的`规律,教师再进行引导,做最后的总结。在活动过程中仍有不足之处,教师在讲述表格填写规范时语言不够清晰,目标不够明确,仍然有些幼儿将猜测和验证环节混淆起来,不会填写表格。此外,应将游戏探索磁铁特性这一方式延伸到今后的玩磁铁的活动中。

  小百科:磁铁:磁铁的成分是铁、钴、镍等原子,其原子的内部结构比较特殊,本身就具有磁矩。磁铁能够产生磁场,具有吸引铁磁性物质如铁、镍、钴等金属的特性。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活动过程中主动地观察、分类、比较、推断、排除、预测等。

  2.积极参与活动,乐于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发现。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4.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活动准备:

  1.同样大小的盒子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等),每个盒子内装有一个网球,盒盖用带子固定。盒子外呈以下几种情况:有的盒子外贴有小小的商标粘纸,如kitty猫、米老鼠;有的盒子上抹一点玫瑰精油;有的盒子一角用蜡笔涂抹了几下。2.另外准备四个盒子:一个空盒子,一个内装气球,一个内装几张餐巾纸,一个内有一颗糖果被胶布固定在盒子底部。3.一条毛巾,一把尺,一个装着醋的小圆瓶,一副铃铛,一小盘黄豆,一个网球,一个网球大小的水晶球。

  活动过程:

  一、幼儿初步接触不能打开的盒子,分辨盒子里是否有东西,并说说理由师:这些暂时不能打开的盒子里有东西吗?请你们试一试,把盒子分成装有东西的和没有装东西的两类。(幼儿操作。)师(指着幼儿认为装有东西的盒子):大家都认为这些盒子里面有东西,请说说你的理由。幼:我听到有声音,感觉里面有东西。师:你从声音方面确定里面有东西。是什么声音?能演示一下吗?幼:我感觉重重的,说明里面有东西。师:你从重量方面感觉到盒子里有东西,大家有这样的感觉吗?师(小结):有些人是听到盒子里有声音发出来,所以确定里面有东西;有些人是感觉到盒子重重的,所以确定里面有东西……(析:用问题引导幼儿感知盒子里是否有东西,并鼓励幼儿表达、交流自己的感受,如:从轻重上感觉到盒子里有东西,从声音上感觉到盒子里有东西等。)

  二、幼儿再次接触不能打开的盒子,通过排除法推断出盒子里所装的东西

  师:这些暂时不能打开的盒子里到底装着什么呢?请你们再去感受和探索一下。师:这里有一条毛巾、一把尺、一个装着醋的小圆瓶、一副铃铛、一小盘黄豆、一个网球,请你选出确定不在盒子里的物品,并说说你的理由。幼(选择了尺):尺子比盒子长,肯定装不进盒子里。师:是吗?请当场测量验证一下。怎么测量才是正确的呢?你给大家展示一下。幼(选择了水晶球):水晶球很重,盒子里面的东西很轻。师:你是怎么比较的呢?(鼓励幼儿一手拿盒子、一手拿水晶球掂量比较。)还有谁也愿意上来试一试、比一比,来证明自己的推断?师(小结):尺子长,水晶球重,黄豆多,小铃响,毛巾轻,醋瓶子有酸味,这些都不是盒子里装的东西。大家通过排除和推断认为盒子里装的是网球,我来打开验证一下。(教师打开其中一个盒子验证结果。)(析:这是本次活动的重点,教师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测量、排除等科学探索的手段,推断盒子中到底装着什么东西。)

  三、幼儿第三次接触不能打开的盒子,从盒子的外观推断盒子里曾经装过什么

  师:大家通过探索知道了每个盒子里装的是网球。那么,这些盒子以前曾经装过什么呢?请你再上来仔细观察、探索、判断一下。师:你认为盒子里曾经装过什么呢?幼:我看见盒子上有蜡笔画过的样子,以前里面可能装过蜡笔。师:哦!通过细致观察来推断,有道理!幼:我闻出有点香味,可能以前装过花朵或者香水什么的。师:你能通过味道来判断,与众不同。我同意!幼:以前可能装过玩具,你看这里有迪士尼米老鼠的粘纸。师:那么细小的地方你也观察到了!同意你的想法!(析:这部分主要是鼓励幼儿进一步细致观察,通过盒子外表的细微痕迹推断盒子里以前装过什么。)

  四、打开幼儿认为没有装东西的盒子,拓展经验

  1.师:这四个盒子是你们认为没有装东西的。盒子里真的没有东西吗?如果有,可能会是什么?2.教师逐一打开四个盒子,验证幼儿的猜测。3.师:只有一个盒子是空的,其他三个盒子里都有东西。为什么你们会认为这几个盒子都是空的呢?4.师(小结):这四个盒子虽然都很轻,也听不到有东西发出声音,但其中有三个盒子里放着东西。看来我们还需要学习更多的判断方法。(析: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再次引导幼儿打开前面认为没有装东西的.四个盒子,拓展幼儿的经验,使幼儿惊喜地发现原先以为没有装东西的盒子可能装着很轻的气球、餐巾纸或者用胶布固定的东西。)

  活动反思:

  这个科学探索活动在各个不同的场合展示过,展示之后被问得最多的问题是:这个活动是否适合中班幼儿?盒子是不是打开更好?就上述两个问题,我是这样思考的:第一,这个活动不适合中班幼儿。我的依据是中班幼儿的观察特点。从观察的持续性来看,让中班幼儿三次上前观察探索不能打开的盒子,很可能使他们失去兴趣,他们甚至可能违反规则去打开盒子。从观察的细致性来看,第三个活动环节需要幼儿细致观察,而中班幼儿观察的细致性较欠缺,大多数人不会观察到盒子上教师留下的细微痕迹,更不要说通过痕迹来推测了。从观察的逻辑性来看,中班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正在发展的开始阶段,他们还不会将观察到的东西与经验产生联想,并判断它们的关系,大多为猜测,而非推断。第二,盒子不要打开。因为,不打开盒子,幼儿就需要依靠自己的观察、判断,还要倾听别人的想法,迫使自己思考。不打开盒子,幼儿的思绪就会始终聚焦于如何探索、判断物品上,从而在活动中会始终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所以我认为即使要打开盒子,也必须在第二个环节中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幼儿通过思考认为装在盒子里的是网球时才能打开。若大多数幼儿没有确认,就不打开盒子,以保护幼儿的好奇心。

  小百科:盒子是指可盛放物体的东西,多为方形且有盖。盒子:可以装东西、可以拿起放下且移动的一种物体。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背景:活动结合“小小蛋儿把门开”展开的。蛋又是孩子们非常熟悉的、生活中常见的食品,他们经常吃蛋,对蛋有浓厚的兴趣。圆溜溜的蛋惹人喜爱,会滚、会转,怎么样让蛋宝宝立起来,吸引着孩子们积极地去尝试。科学活动“蛋宝宝站起来”让幼儿在与蛋宝宝的亲密接触中,借助各种材料去感知、体验、探索怎样让蛋宝宝立起来的方法。

  活动目标:

  1.积极尝试用各种材料帮助蛋宝宝“站起来”,体验操作的乐趣。

  2.乐于将自己的`操作方法和同伴交流分享。

  重点:尝试用各种辅助材料帮助蛋宝宝“站起来”

  难点:尝试改变报纸和毛根的外形让蛋宝宝站起来。

  经验准备:知道蛋易碎的特点,懂得要保护好蛋。

  物质准备:熟鸡蛋人手一个(由家长准备)、橡皮泥、沙包、报纸、毛根、棉花、积木、瓶盖。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发活动兴趣。(1分钟)

  1.出示蛋宝宝,它是谁?我们来跟蛋宝宝打招呼。

  2.师:“蛋宝宝有一个愿望,它想和我们小朋友一样站起来,你们觉得它能站在桌子上吗?我们来试试。”

  二、探索操作,在无支撑的平面上让蛋站立。(2分钟)

  1.讲解操作要求:

  (1)蛋宝宝很容易碎,要小心保护。

  (2)听到老师拍拍手就回来坐好。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

  3.集中交流:你的蛋宝宝站起来了吗?

  为什么它不容易站起来?(因为蛋宝宝圆圆的)

  三、幼儿操作,运用各种材料帮蛋宝宝站起来。(18分钟)

  (一)第一次操作(8分钟)

  1.师:“蛋宝宝们可想站起来啦,所以今天老师带来一些材料帮助它。”

  2.出示各种材料,一一认识。

  3.讲解操作要求:

  (1)选一样材料帮助蛋宝宝站起来,成功后再选别的材料。

  (2)保护好蛋宝宝。

  (3)听到老师拍拍手就回来坐坐好。

  4. 集中交流:“你们成功了吗?你是用什么材料帮助蛋宝宝的?“

  5.请橡皮泥、沙包、瓶盖成功的小朋友举手,并分别请幼儿上台展示自己的操作,并用语言介绍自己的方法。

  6.“刚才小朋友用了很多材料帮助蛋宝宝成功站起来了,可是积木、棉花、报纸、毛根成功的很少,你们在运用这些材料的时候遇到什么困难?”

  7.小结:“大家再动动脑筋,要变一变它们的形状,就能用报纸、毛根、积木、棉花帮助蛋宝宝站起来。”

  (二)第二次操作(7分钟)

  请幼儿演示报纸、积木、棉花、毛根帮助蛋宝宝站起来,并用语言表达。

  四、教师小结活动情况。(2分钟)

  活动延伸:把材料放在区角供幼儿操作。

科学教案 篇5

  一、活动背景

  水是幼儿每天都能接触到的、熟悉的、喜欢的东西,我就抓住这一教育契机,注意创设操作环境,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通过眼、脑、手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是幼儿变被动学习者为主动学习者、探索者,从而萌发爱科学的情感。

  二、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在尝试活动中,了解水的特性。

  2.能仔细观察,乐于尝试,懂得保护水。

  (二)活动准备:

  1.两个金鱼缸(一缸水内有一条金鱼,一缸米内有塑料彩球),一玻璃杯清水,每组一份菊花精、白糖、盐、沙、石子、红豆。

  2.人手一只塑料小篮、有洞塑料袋、有洞小容器、半玻璃杯清水、一条毛巾。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导入课题

  (1)出示一杯清水

  师:瞧,今天我给大家请来了好朋友――水。它的秘密可多啦,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索水的秘密。

  (2)幼儿猜猜水里、米里有什么。

  师:小朋友看看这两个金鱼缸,一个缸内装水,一个缸内装米,你们知道水里、米里都有些什么东西吗?

  幼:有的说水里有条金鱼;有的说水里有条金鱼在游来游去。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幼:有的说一看就知道;有的说透过水看到的。

  师:看看米里有什么?

  幼:有的说只有米;有的说什么也没有;有的'说看不出。

  教师从米里拿出塑料彩球。

  小结:水是无色透明的,能看见水里的物体;米不透明,看不见里面的。

  (评:以探索秘密引出课题,萌发幼儿的好奇心,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并以具体形象的猜一猜活动,让幼儿自己感受水是透明的。)

  2、幼儿进行尝试操作。

  (1)盛水活动

  师: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有洞的小容器、塑料袋、小篮、请你们选一样来盛水,看看会怎样?

  幼A:小容器里的水跑到了盆里。

  幼B:篮子放到盆里时篮子里有水,拎起篮子水没了。

  幼C:塑料袋里的水流到盆里了,盛不住。

  小结:水会流动。

  (评:提供材料,幼儿在自己的尝试操作中感知水会流动,教师及时肯定幼儿的结论,使幼儿有了成功的体验,为下一尝试活动奠定了基础。)

  (2)溶解实验

  师:请小朋友从桌上的白糖、盐、菊花精……中取几样东西放入你的清水中,再轻轻搅拌,看一看,你会发现什么?

  幼儿尝试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水的颜色及实物在水中的变化。

  建议幼儿相互交流实验结果。

  师:谁来告诉大家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

  幼A:糖、盐放在水中没有了,沙子沉到了杯底。

  幼B:菊花精放在水中,搅一搅后没有了,水变成了淡黄色,小石子还在水中。

  幼C:糖、盐、菊花精放在水中都没了,水变颜色了,沙子、红豆、石子都在水里。

  师:小朋友观察得可真仔细。

  小结:糖、盐菊花精放入水中不见了,这几样东西被水溶解了。

  师:生活中你还见到哪些东西能被水溶解。

  幼:有的说果珍,有的说阿华田,有的说味精,有的说化肥,有的说感冒冲剂。

  (评:提供多种材料,引导幼儿尝试操作,并引导幼儿自己观察、比较,讲述自己的发现。既为幼儿间的互动提供了机会,又使幼儿的主动活动得到了充分体现,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能力,也理解了溶解的含义。让幼儿运用已有经验,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

  3、引导幼儿保护水

  师:水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也是小金鱼的家,看小金鱼在清水中游得多欢呀。可我们经常在电视看到一些河水发黑、发臭,鱼儿都死了,也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所以我们怎样保护水呢?

  幼A:不把脏东西丢进河里。

  幼B:工厂里污水不能放到河里。

  幼C:看到河里有垃圾把它捞上来。

  幼D:让治污水的叔叔把水变干净。

  师:小朋友的办法可真多,好了,现在我们把刚才水杯里的水倒到水桶里,可千万不能乱倒呀。

  (评:教师适当引导,使幼儿了解水污染的危害,激发幼儿保护水,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科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课后的字。

  2能读懂课文,体会重点句子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凡事要多动手、多实践,别盲目相信权威。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理解句子意思,明白道理。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词语卡片,杯子,金鱼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质疑激趣

  1同学们,想听故事吗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吧:有一天,一位科学家来到一所学校,许多小朋友都惊喜地围住了他,向他问了许许多多的问题,这位科学家都做了回答,小朋友们听了可崇敬他啦。这时,科学家也向小朋友提了一个奇怪的问题。许多小朋友认为这个问题很简单,于是都抢着回答,但都不正确。这时,有个聪明的小朋友通过自身动手,终于得出了正确的答案。

  2设问: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呢

  二、认读字词,整体感知

  1同学们,你们想知道的问题呀,都在课文里呢。带着你们的问号去读读课文吧,一边读一边勾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同学读后,老师用课件出示勾画的生字让同学对照。)

  2请把你已经会认的字大声地读给同桌的小朋友听,或夸夸他,或帮帮他。

  3我们一块儿来和生字娃娃打打招呼吧,注意读准每个字的音。

  (先带拼音读,再去掉拼音读,容易读错的多读几遍。)

  4小组合作学习。

  由小组长带领组词,找形近字,用自身最喜欢的`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5教师:同学们都和生字娃娃交上了朋友了吗瞧,他们又回到了课文里。没关系,有它们帮助,我们读课文就更容易了。谁愿意来试一试

  (抽读。)

  6小朋友们自由地轻声地读课文,看看自身能读懂些什么。

  7同学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三、重点探究,品读体会

  1再读课文,考虑科学家提出的是什么问题。

  抽读——评议——范读——齐读

  2细读课文,课文中的小朋友们有些什么答案围绕“议论纷纷”指导朗读,他们的答案是怎么得来的让同学联系第1自然段和课文题目考虑。

  3玛丽亚做了什么她为什么生气(同学找出文中相关内容,反复阅读后,老师再作提问。)“完全不是那么回事”的意思是什么(同学和老师可以亲自做一做。)

  4科学家为什么提这个问题

  反复读科学家说的话,讨论科学家在回答玛丽亚的问题时为什么哈哈大笑。

  5玛丽亚明白了什么

  6学了课文,你想到了什么

  四、总结、拓展

  1在生活中你看到、听到或经历过这样的事吗讲一讲。

  2读课文,誊写自身喜欢的词语或句子。

  板书设计

  科学家的问题

  提出问题 〖 解决问题 〖 得出结论

  (为什么) 〖 (动手试) 〖 (只有……才干)

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的目的:

  1、引导幼儿在活动中自由观察、感知、区分,从而体验声音的产生,懂得声音强弱、长短、高低等粗浅的知识;

  2、培养幼儿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参加操作活动,使之对各种发声现象发生浓厚的兴趣;

  3、发展幼儿的思维、口语表达能力及节奏感;

  4、通过发现声音与人的关系,教育幼儿讲礼貌、遵守纪律。

  活动准备:

  1、各种小乐器、玻璃瓶、瓶盖、易拉罐、小塑料桶、铁条、小沙石等;

  2、让幼儿在家、在外观察各种有趣的声音,并知道一些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活动过程:

  1、体验声音的产生:

  (1)我们一起来跳快乐舞;

  “请你们想一想,刚才快乐舞中所发出的声音如啪啪啪、踏踏踏、嘘嘘嘘、嘚嘚嘚是怎样发出来的?”两手拍在一起,就能拍出啪啪啪的声音,用脚朝地面踏地时就会发出踏踏踏的声音,用舌头用力在口里弹动时就会发出嘚嘚嘚有声音,当把嘴撮起从口中用力向外喷气时,就能发出嘘嘘嘘的声音。

  (2)请全体幼儿在室内用器械或身体想办法让东西发出声音,引导幼儿用手用力拍门、窗,用铁条敲扔玻璃瓶,用力拍椅子,把石头放进易拉罐摇,把瓶扔下地,用手掌拍脸,用力揉纸等。除了刚才你们自己动手发现各种声音,平时你们还听见过什么声音?它们怎样发声?引导幼儿:吃饭时,听到汤匙碰碗的声音,水龙头的水滴到水桶里的声音,洗澡时发出的声音,用手按门玲发出的声音,电视机打开开关就响的声音,回家开关门的声音。当你们不用手或其它东西碰东西,会不会有声音发出来?请试试。引导幼儿:两只手不拍在一起,没有声音。脚不碰地面也没有声音,不用手拍桌子也没有声音等。

  (3)小结:对了,刚才小朋友都说了,不管是什么东西,只要动了才能发出声音,不动它就不会发出声音,同时教育幼儿要做一个爱动脑筋、想问题的好孩子。

  2、感知、区分声音,初步知道声音有强弱、长短、高低之分。

  (1)你们都听见过什么声音?

  幼儿:汽车叫、小鸟叫、小狗叫、歌声、笑声、流水声、喝水声、爸爸打呼噜声等。

  (2)应启发幼儿运用对比法初步掌握声音的强弱、高低、长短。你们想一想,谁和谁相比,它们的声音强(大声、有力)、弱(小声)、长的、短的、高高的`、低低的?谁说的对,模仿得好、像,我们就跟他(她)学。

  幼儿:“老虎叫的声音强,小猫叫的声音弱”,“打雷的声音强、闪电的声音弱”,“公鸡叫的声音高,母鸡叫的声音低”,“小羊叫的声音长,青蛙叫的声音短”,“手铃的声音高,双响筒的声音低”,“火车鸣叫声长,汽车鸣叫声短”等。

  (3)利用声音与人的关系对幼儿进行礼貌教育,同时对有趣的声音做个小结。“声音是很奇妙的,如果你是一个好孩子,那么平常生活中你所发出的不同声音一定很好听,如果你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那么你在平常生活中所发出的各种声音,一定很难听,甚至影响到别人。”请幼儿们自由交谈,在平时自己怎样做,才能使各种声音发出来很好听,才能得到老师、父母的夸奖。在幼儿园生活、学习,有些什么声音不应该发出来?让幼儿们自由讨论,老师指导。“小朋友经过讨论,都知道什么声音好听,什么声音不好听?希望小朋友们无论在玩还是在学习中,都要小心不要发出难听的声音影响别人,要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这样老师和大家都喜欢他(她)。

  3、复习打击乐《西班牙斗牛士》。

  (1)全班幼儿自由选择乐器进行合奏;

  (2)要求幼儿打击乐器节奏稳,注意乐曲中强弱部分,用正确的方法打击各种乐器,使它们发出动听的声音;

  4、以律动的“叫声“结束活动。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科学教案09-07

科学教案【经典】09-08

科学教案(精选)10-07

科学教案04-06

科学教案【精选】07-26

科学教案[经典]08-03

[精选]科学教案08-06

科学教案(经典)08-06

[经典]科学教案08-02

科学教案(经典)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