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3-10-09 10:23:02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教案集合(10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教案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班教案集合(10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用棉签练习画交叉网线,表现菠萝的表面特征。

  2、体验用棉签绘制菠萝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认识菠萝。

  2、材料准备:各色水粉颜料、棉签、油画棒、调色盘。

  3、教师自制作品“菠萝”。

  【活动过程】

  一、感知菠萝的外形,激发创作的热情。

  请小朋友看一看菠萝是什么样子的?身上穿着什么颜色什么图案的衣服?(幼儿观察讨论)

  教师小结:菠萝是一种黄色水果,身上有许多条纹。

  二、探索与发现菠萝花纹的画法。

  教师(出示自制作品)“这是老师画的菠萝,猜猜上面的条纹是怎么画的?”

  “刚才你们看到的菠萝身上的花衣服是老师用棉签画的(出示棉签),用棉签蘸颜料,然后轻轻地在菠萝身上画出一条条长长的斜线,再从菠萝的另一端开始画上长长的斜线,这样让这些线交叉在一起,漂亮的花衣服就画好了。”

  请一小朋友尝试用棉签画出交叉线。

  教师:“快伸出手来试一试,可以边画边说:大菠萝,看看我给你穿的.花衣服。”(引导幼儿做书空练习。)

  三、创作与表现。

  教师:“这里有许多菠萝还没有穿上漂亮的衣服,等着小朋友来帮它们打扮呢,一会小朋友要尽量画得清楚又均匀。”

  幼儿进行棉签画活动。

  教师帮助个别有困难的幼儿完成操作。

  四、欣赏与评议。

  将作品展示在前面,请幼儿说一说你最喜欢的菠萝,为什么喜欢?

  [活动中的情境创设]

  游戏情境:将画交叉网线说成是给菠萝穿花衣。将评价环节设计成“卖菠萝”的游戏。

  [情境创设是否有效]

  在本次活动中,情境创设的有效性不是很明显,不能帮助幼儿掌握重难点,有些幼儿还是不会画交叉网线。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观察画面、动作模仿的过程中了解不同角色走路的特点。

  2.在情景中初步感知4以内的数量,尝试有序地排列。

  活动准备:

  1.PPT、音乐

  2.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以羊村吸引幼儿注意,导入活动。

  二、观察画面,模仿不同角色走路的动作,初步感知4以内的数量。

  1.感知数量1,模仿小弟弟神气地走路。

  (1)看谁来了?小弟弟是怎么去的?

  (2)模仿小弟弟走路神气的样子

  2.感知数量2,模仿小鸭子走路的动作。

  (1)现在去羊村的`路上有几个朋友?

  (2)模仿小兔子走路。

  (3)现在路上是几个朋友?

  3.模仿鸵鸟走路的动作,感知数量4

  (1)认识鸵鸟,观察鸵鸟的样子

  (2)模仿鸵鸟大步走路的动作

  (3)现在路上的朋友多不多?一共有几个呀?

  4.啊呜、啊呜这是什么声音?谁来了?怎么办?

  5.大老虎走掉了,我们可以继续去羊村喽!

  三、给四个朋友有序地排队。

  1.出示操作材料,介绍操作要求。

  2.幼儿操作,给四个朋友排排队。

  3.结合PPT进行检查

  4.幼儿一个跟着一个排好队跟老师去羊村。

  (1)模仿小鸭子走路的动作

  5.模仿小兔子走路的动作,感知数量3。

  (1)(观察画面)这个朋友是谁?你怎么知道是小兔子?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的】

  开发幼儿的创造力以及绘画潜能,同时增强幼儿的认知能力,起到脑力开发的作用。月亮”、“星星”、“小蜜蜂”、“手电筒”。

  【活动准备】

  图画纸、蜡笔、胶水和彩色纸,将图画纸分成两半,分别让幼儿们画出白天和夜晚的情景,在彩色纸上画出“太阳”、“

  【活动过程】

  一、利用粘贴画好的图片,从视觉上区分白天和夜晚。

  1、把彩色纸上画出的`“太阳”、“月亮”、“星星”、“小蜜蜂”、“手电筒”用剪刀分别剪下来。

  2、和幼儿讨论在白天这一边,应该贴上“太阳”、“月亮”,还是“星星”。

  3、如果幼儿贴好“太阳”,再请他把“小蜜蜂”贴在适当的位置。

  4、在夜晚这一边,先将底色、建筑物、道路涂黑之后,请幼儿们说说看贴上“太阳”、“月亮”还是“星星”。

  5、请幼儿们在夜晚的天空中贴上月亮和星星。

  6、如果幼儿贴好月亮和星星,再请他们把“手电筒”贴上。

  二、请幼儿们说说白天和夜晚,自己和家人都在做什么?可以自由发挥,不管幼儿们做的怎样都要加以鼓励。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小白兔的主要外形特征和饮食习性,发展幼儿的观察力。

  2、让幼儿产生喜欢小白兔、关心小白兔的情感。

  3、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4、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小白兔两只。

  2、胡萝卜、青菜、水果、水各三份。

  3、音乐《小白兔》。

  4、小白兔耳朵、嘴巴、尾巴、眼睛图片。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起幼儿兴趣。

  谜面:眼睛红,毛衣白,长长的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

  谜底:小白兔

  二、观察兔子,大胆描述兔子的外形特征。

  1、提问:“你们喜欢小兔吗?今天,周老师请来了两只可爱的小白兔,请你看一看,摸一摸!”

  2、请幼儿看小白兔,引导幼儿观察兔子特征。

  3、提问:“你看到了什么颜色的兔子?”(白的)

  兔子的耳朵、眼睛、嘴巴、尾巴什么样?(长耳朵、红眼睛、三瓣嘴、短尾巴)身体看上去有什么感觉?(毛茸茸的、软软的)

  4、提问:“小白兔的眼睛为什么是红色的?”(因为小白兔的眼睛其实是透明的,但它的眼睛里有很多红血丝,所以看上去眼睛是红颜色的。)

  5、提问:“小白兔的嘴巴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你们知道叫什么吗?它叫做三瓣嘴”。

  三、观察小白兔的.饮食习性。

  1、提问:“小兔喜欢吃什么?”(胡萝卜、青菜)“今天,周老师也带来了一些食物。请你看一看,小白兔最喜欢吃什么?它是怎么吃东西的?”

  2、出示实物:胡萝卜、青菜、香蕉、橘子、水。

  3、幼儿观察,讲述小白兔吃了什么?怎么吃的?

  4、小结:小兔喜欢吃青菜、喝水。

  四、听音乐,结束活动。

  “好了,小白兔玩累了,它想回家了,我们和它说再见吧!”

  活动反思:

  将整个科学活动转变为一个很随机性的观察游戏活动,让孩子们在自由的空间中学习知识,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玩。对于小白兔的外形特征进行挖掘,让幼儿近距离观察实物小白兔,就是在这种随意的接触过程中幼儿就验证了已有的知识,同时他也在发现问题、找寻问题,获取新知识。

  通过近距离的实物接触,孩子更能接受和理解小白兔的习性。教师对幼儿看到的知识加以提升、总结,重点介绍小白兔的突出特点,让幼儿树立正确的科学意识和观念。

  小百科:兔是一种胆小的动物,突然喧闹声、生人和陌生动物,如猫狗等都会使它惊慌失措。在饲养管理中,应尽量避免引起兔子惊慌的声响,同时要禁止陌生人和猫狗等进入兔舍。家兔的听觉锐敏,嗅觉敏感,但它胆小怕惊而善跑。

小班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尝试用报纸把两个朋友连在一起。

  2.和朋友连在一起行走时尽量协调行动。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尝试用报纸把两个朋友连在一起,协调的走不把报纸撕坏。

  2.教学难点:两人能和谐的喊口令行动时尽量协调行动

  (三)活动准备:

  1、数量充足的废旧报纸并挖洞。

  2.室外较宽敞的场地。

  (四)活动过程:

  1.找个好朋友

  (1)师:我们小朋友是不是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啊?(是)那我们边唱《找个朋友》啊,边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好不好?(好)

  (2)师:你们都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了吗?

  (3)师:现在好朋友手拉手,坐在老师的边上。好朋友在一起,开不开心啊?

  师:那想不想好朋友在一起不分开啊?老师这里啊有一种特别的方法,它能让两个好朋友不分开,象一个人一样。

  2.好朋友不分开

  (1)师:(出示制作的“伙伴连”)看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东西啊?(报纸)恩,这报纸有什么不一样的呢?(有两个洞)我请一个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做个游戏,和老师连在一起。

  (2)师:有没有看清楚啊,那老师要请一对好朋友来试一试老师做的设计。把一条腿或一只手伸进洞里,这样两个好朋友是不是就连在一起了。师:现在请每对好朋友都拿一张报纸试一试,看看能不能连在一起。

  提醒幼儿在钻的时候要注意动作幅度小一点,不把报纸撕坏。

  (3)教师仔细观察,鼓励失败的.幼儿找出原因再次尝试。

  3.好朋友一起走

  (1)师:我们两个小朋友啊,刚刚在一起不动,现在呀,老师呀,要让你们动起来,两个人一起走路。怎么样走才能不摔跤呢?(让幼儿讨论回答)

  (2)师:如果我们喊口令,两个人一起喊“一二一”,一起走,会怎么样?我们试试看。(表扬配合默契的幼儿)师:(请一对对好朋友站在同一起点上,听指令向前走)我们来比赛,看哪对好朋友配合的最好。

  请一对对好朋友站在同一起点上,听指令向前走,一起取球回来者为胜利。

  4.放松活动:全体幼儿连成伙伴连

  老师当毛毛虫头,幼儿当毛毛虫身体,用伙伴连连起长长的伙伴连,扭一扭,走一走协调地走回家。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照镜子活动,初步分辨笑与哭的表情。

  2、懂得上幼儿园时不哭,应该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

  活动重点:激发幼儿热爱老师、喜爱幼儿园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大镜子一个、五角星若干

  2、笑娃娃与哭娃娃头像各一个

  活动过程:1、听录音机里的笑声与哭声。

  “你们喜欢哪种声音?为什么”

  2、感知理解:

  幼儿对着镜子笑。“说说你为什么笑?”

  幼儿对着镜子装哭。“说说你为什么哭?”

  “你认为笑好还是哭好?为什么”

  3、拓展话题:

  出示哭娃娃与笑娃娃头像。

  “谁是笑娃娃?谁是哭娃娃?你喜欢谁?为什么?”

  “你愿意做一个什么样的娃娃?”

  “早晨上幼儿园时我们应该做笑娃娃还是哭娃娃?”

  4、表演巩固:

  老师扮演妈妈,幼儿分别扮演早上来园时高高兴兴和妈妈说再见、和老师问好的宝宝。

  将自己照片贴在笑娃娃的.面具上,告诉娃娃“我是高高兴兴上幼儿园的”。

  给每个幼儿一朵小红花,鼓励他们要作个快乐的笑娃娃。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交流和分享对白天和黑夜的感受。

  2、有观察白天和黑夜变化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课件2、月亮和太阳的标志各一个3、幼儿操作的黑白圆点若干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交流和分享对白天和黑夜的感受。

  难点:有观察白天和黑夜变化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观察交流,激发幼儿说的愿望

  价值取向:说说喜欢白天还是晚上。

  1、今天老师青睐了谁?(幼儿对他们有礼貌的打招呼)

  2、你们在什么时候能看到月亮和太阳?

  3、你们喜欢白天还是晚上?喜欢白天的把红点贴在太阳上,喜欢晚上的把黑点贴在月亮上。(幼儿上来贴圆然后请幼儿回答并说出喜欢的`原因)

  4、你喜欢白天还是晚上?为什么?

  小结:原来我们大都喜欢白天,因为,早上太阳一出来。我们就早早地起床刷牙洗脸后,就可以去上学,白天还可以去公园划船等;有的宝宝喜欢晚上因为晚上可以放烟火,可以看星星。

  二、显示课件,边看边欣赏儿歌

  价值取向:通过欣赏儿歌进一步了解白天和晚上

  1、你们看这是什么时候?

  2、你怎么看出是晚上?

  3、幼儿和老师边看边欣赏儿歌:月亮出来了,星星出来了,小花睡觉了,小朋友也睡觉了,夜晚静悄悄。

  4、你怎么知道是白天?(方法同上。附儿歌:太阳出来了,小鸟醒来了,小花醒来了,小朋友也醒来了,白天真热闹。)

  友醒来了”) T:除了这些朋友醒来了,想想还有谁会醒来呢?(模仿醒来时的动作:揉眼睛、伸懒腰、打哈欠) T:这么多小动物们都醒来了,我们带它们一起去晒晒太阳吧!(整合:《晒太阳》)师小结:哎呀!白天这么多朋友都醒来了,白天真热闹! 2、继续课件第二段 T:哦,天黑了!小动物们都想回家了。瞧瞧谁出来了?(月亮) T:月亮是什么样的?(圆圆的、黄黄的、柔柔的光) T:月亮出来了,谁在睡觉啊?幼:月亮出来了,小草睡觉了、小花睡觉了、小朋友也睡觉了。 T:夜晚地感觉怎么样呀?(夜晚静悄悄) T:如果让你一个人睡小房间,你敢睡吗?(渗透情感教育:不怕黑,做个勇敢的孩子) 3、完整感知诗歌让孩子跟着老师边看课件边念诗歌

  三、“小猫抓老鼠”游戏分别扮演“小猫”和“老鼠”,看到“太阳”和“月亮”,分别做白天睡觉和晚上偷吃东西,小猫抓老鼠的游戏,小猫抓到老鼠,交换头饰,游戏重新开始。

  四、延伸活动:

  1、将诗歌以图加文的方式投放在区角中。

  2、引导幼儿和老师一起创编诗歌。

小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自己从哪里来,是如何长大的。

  2、激发幼儿探索自身奥秘的好奇心。

  3、教育幼儿爱好妈妈的情感。

  活动准备:

  幻灯片、音乐《世上只有妈妈好》、小枕头若干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主题

  请小朋友观察一下黄老师的肚子和其他老师的肚子有什么不一样。

  师:你知道你是从哪里来的'吗?

  想不想知道你们在妈妈肚子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2、观看视频《我从哪里来》,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

  师:小朋友你们在妈妈的肚子里是什么样子的?

  小结:爸爸和妈妈结婚以后,爸爸把身体里一种叫精子的东西送给了妈妈,和妈妈身体里叫做卵子的东西友好地结合在一起,留在了妈妈肚子里的小房子里,在小房子里一天天长大,这个小房子叫子宫,经历了280天左右,就从妈妈肚子里出来了。

  3、出示图片,了解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样子。

  种子—芝麻—花生—葡萄—西瓜

  师: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是怎么吃东西的?(靠脐带)

  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做什么?(刚开始是睡觉,到后来会运动)

  4、小游戏《变魔术》,学学宝宝在妈妈肚子里都干些什么。

  请幼儿表演:我要做个魔术师,把小朋友们都变回妈妈的肚子里,在妈妈肚子里做个小捣蛋鬼,听我口令(教师语言提示):肚子里的宝宝像个小蚕豆,紧紧地抱成一团,一动也不动。慢慢慢慢长大了些,宝宝说,我要当个拳击手,左边两下嗨嗨,右边两下嗨嗨;我还要学习踢皮球,左边两下,右边两下;我还会生气皱皱眉撅起我的小嘴巴;我还经常舔舔我的小脚丫,揪揪我的小耳朵;好困啊,打个哈欠睡一觉吧。妈妈妈妈我要出去,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出来出来终于出来了,好亮堂啊。

  5、小宝宝终于出生了,哇真可爱,小宝宝出生了以后就会慢慢长大可以坐起来了。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宝宝是怎样如何长大的。(看电脑图片)宝宝---坐---爬---走---跑

  6、情景剧表演《我来做妈妈》,体验做妈妈的辛苦。

  请小朋友每人自己的衣服里塞上一个枕头,跟着老师的台词表演一位怀孕的妈妈。”〈教师按照慢慢起床---小心走路- -弯腰打扫卫生---扶着肚子散步---弯腰捡东西---轻轻坐下〉

  7、妈妈从怀你们到生出你们一直到把你们抚养这么大付出了很多心血,也很辛苦,你们要如何报答妈妈呢?(幼儿自由讨论)

  我们小朋友确实长大了、懂事了真的很不错哟!今天回家就请你们大声的把心里话对妈妈叫出来,好不好。音乐《世上只有妈妈好》结束活动。

小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 认识直线.曲折线.波浪线.螺旋线.

  2. 能大胆画出各种线条.

  活动准备:

  画好各种线条做以备示范,黑笔和画纸.

  活动过程:

  一.预热阶段:

  教师出示线条图片.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认识这些漂亮的线条吗?他们叫什么名字?

  二.图形刺激

  1.教师示范直线的画法.

  师:再画直线时要注意笔不能晃才会画的漂亮.

  2.教师示范曲折线的`画法

  师:曲折线像鲨鱼的牙齿一上一下,尖尖的牙齿!

  3.教师示范波浪线的画法

  师:波浪线也是一上一下,不过没有尖尖的牙齿.

  4教师示范螺旋线的画法

  师:螺旋线像蜗牛的家一圈一圈的.

  三.创造表现

  1.幼儿创作,教师鼓励幼儿大胆绘画.

  2.在教师的指导下画出直线.曲折线.波浪线.螺旋线.

  3.在操作过程中对于出现的问题即时纠正.

  四.作品赏析

  展示幼儿作品,说说自己画了哪些线条.

  将幼儿作品布置在我是小画家一栏

小班教案 篇10

  【内容与要求】

  1、在游戏中,观察与辨别动物的不同皮毛,发现其明显的花纹特征。

  2、愿意用简单的语句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

  【活动模式】

  感知体验式

  【运用策略】

  情境贯穿策略,音画结合策略。

  【设计思路】

  小班幼儿喜欢亲近各种常见的动物,对动物明显特征的关注更多来源于皮毛花纹的辨别,但是对于较相似的花纹会出现混淆,因此有必要开展此次活动,以“互动式多媒体设备”为依托,引导幼儿在观察、比较中辨别动物的不同皮毛,发现花纹的明显特征。

  本次活动是小班教研实践活动的第三研,在前两研的基础上,以多媒体课件的进一步调整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同时发现问题为:部分幼儿对点状和块状花纹的辨认度有困难;第三环节中动物舞会出现提供动物过多,幼儿挑选有难度等现象。因此作以下调整:

  (1) 将舞蹈音乐进行创编修改:歌词内容为可替换的“我们穿着点点衣,快来跳个舞”,以歌词引导幼儿进行辨别,指向明确。

  (2) 调整第二环节的重点提问等,突出“点点”“块状”“条纹”三种花纹的比较观察。

  (3) 对部分动物的花纹进行更清晰的呈现,突出块状与点状的不同。

  (4) 第三环节中提供与前环节不同的动物每人一份,增加层次性和挑战度,是活动的进一步验证。

  【材料与环境创设】

  1、课件:动物花花衣

  2、小动物图片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认识朋友

  1、情境导入:

  导入语:动物王国要举行舞会,看看哪些动物朋友来了,和他们打个招呼吧。

  小结:想参加舞会的动物朋友可真多,有老虎、猎豹、斑点狗等。

  二、邀请朋友

  1、找找花花衣:

  要求:找找身上有花纹的动物参加舞会。

  将邀请函和动物连接。

  尝试用较完整的句子邀请动物朋友:xxx,你有花花衣,请你来跳舞。

  2、区分花花衣

  (1)点状花纹:

  1)重点提问:舞台比较拥挤,这次请穿着小小的,一点一点衣服的朋友来跳舞,该请谁?

  (斑点狗、猎豹)

  2)课件验证

  3)小结:原来斑点狗和猎豹穿着点点花纹的.衣服,一点一点真可爱。

  (2)条状花纹

  1)重点提问:斑马也等不及了,它身上的花纹像什么?

  谁的花纹和斑马的一样?

  2)课件验证

  3)小结:原来斑马和老虎穿着条纹的衣服,一条一条真神气!

  (3)块状花纹:

  1)重点提问:还剩下两个动物朋友,它们的衣服和点点的衣服有点像,但是不一样,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2)观察比较

  3)小结:原来,奶牛和长颈鹿的花纹大大的,一块一块的,穿着块块衣服真特别!

  (4)小结:今天来参加舞会的动物朋友真漂亮,斑点狗和猎豹穿着点点花纹的衣服,奶牛和长颈鹿穿着块块花纹的衣服,老虎和斑马穿着条纹的衣服,一起跳舞真热闹。

  三、参加舞会

  1、还有一些身上有花纹的动物朋友也赶来参加舞会啦,看看有谁,它穿着什么衣服?

  2、播放音乐,幼儿辨析花纹特征进行舞蹈。

  要求:听清楚要请穿着什么衣服的动物朋友来跳舞。

  3、幼儿参加舞会。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10

小班的教案11-17

小班教案【精选】07-31

(经典)小班教案08-28

(精选)小班教案08-24

[经典]小班教案09-02

小班的教案04-26

小班教案[精选]07-22

(经典)小班教案08-02

小班教案(精选)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