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3-10-02 08:53:12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小班教案10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案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小班教案10篇

小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练习双脚向前行进跳,锻炼幼儿的下肢力量。

  2、培养幼儿听信号做动作的习惯与互助友爱的品质。

  二、重点和难点

  1、练习双脚行进跳。

  2、听信号迅速做动作

  3、培养幼儿团结互助的精神

  三、材料和环境创设

  1、大树6棵、高低不同的平衡木4座。

  2、3种颜色的.蘑菇60只、彩圈20个、兔妈妈头饰一只、录音机、磁带。

  四、设计思路:

  因为班中正在开展“小兔乖乖”的主题,孩子们对小兔子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每天都去自然角观察、还模仿着小兔的各种动作。针对这种现象,结合小班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我觉得让孩子来学做小兔,在游戏的过程中增加对小兔的认识,同时又可以发展孩子的向前行进跳的能力,锻炼他们的下肢力量,在活动中还可以适时地培养孩子的协作意识,让他们学会关心、学会合作,使自己的身心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这也正是新《纲要》提出的培养目标。

  五、活动流程

  扮演角色——向前行进跳——小兔采蘑菇——小兔找山洞——小兔跳舞——小兔回家

  (一)、扮演角色,活动身体

  1、孩子们!老师和你们一起做游戏。你们看,这是谁呀?(出示兔妈妈头饰)我做兔妈妈,你们做谁呀?

  2、我们小兔听着音乐,活动下身体吧!

  今天天气真正好,小兔小兔起得早,跟着妈妈做早操,要把身体锻炼好!

  点点头、点点头,弯弯腰、弯弯腰,踢踢腿、踢踢腿,蹦蹦跳、蹦蹦跳,一二一二往前跳,我是快乐的兔宝宝。

  (二)、向前行进跳

  1、兔妈妈:春天到了,树林了长出了许多大大的蘑菇,我们去把它们采回家吧!

  2、幼儿跟着兔妈妈向前行进跳。

  3、途中,(1)提醒小兔双脚往前跳;(2)指导小兔跨过小河(3)过小桥的时候要求小兔子们两臂侧平,保持平衡。

  (三)小兔采蘑菇

  1、提醒小兔树林里藏着大灰狼,要注意妈妈的信号。

  2、出示双响筒:(1)使劲地快敲许多下,马上悄悄躲起来(可整合方位)

  (2)、慢慢地一下一下敲,可以继续出来采蘑菇。

  3、鼓励幼儿互相帮助、协调,尽快躲好。

  (四)、小兔找山洞

  1、兔妈妈带小兔去草地吃青草。

  2、听到“下雨啦、快到山洞躲雨吧!”幼儿立即跳入圈内。

  3、妈妈:有5只小兔找不到山洞怎么办?(整合多和少、了解一一对应)

  4、提醒幼儿互相帮助,都进入山洞。

  (五)、小兔要睡觉

  1、小兔真开心,今天采到了蘑菇,看看你采的蘑菇是什么颜色的,采了几个?放进对应的篮子里。

  2、随音乐小兔要睡觉,让小兔休息。

小班教案 篇2

  教学内容:《胖瘦与高矮》

  教学目标:

  1、学会描述自己身体及他人身体的特征。

  2、培养学生关注身体健康的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引起胖瘦与高矮的的原因,及掌握正确的生活习惯。

  教学难点:引起胖瘦与高矮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课题:

  展示巨人姚明、笑星潘长江图片。

  集体回答图片中的人物名字及身高,引出疑问:“人为什么会有高矮的区别呢?”

  分组讨论,各组代表发言,教师归纳总结正确的原因。

  一、影响身高的原因:

  1、遗传因素:人的身高是受种族、性别、遗传的.影响。

  2、体育锻炼:体育活动有利于加快血液循环,促进骨骼的生长。

  3、营养水平 :营养不能满足骨骼生长需要时,身长增长的速度就会减慢。与骨骼生长关系密切的营养素有维生素D、钙和磷。碘和锌不足,也会造成孩子个子矮。

  4、生活环境、社会文化、气候条件 :我国北方的孩子比南方的孩子要高些。

  二、运动对儿童身高的影响

  出示那些在非洲国家里骨瘦如柴的人图片。思考问题,并大胆举手发言。

  引出疑问:1、“引起胖瘦的原因是什么?”

  2、“肥胖与偏瘦对身体有什么危害? ”

  分组讨论,各组代表发言。

  教师归纳总结正确的原因。

  (一)引起肥胖的原因:

  1、遗传:父母一方肥胖,其子女发胖的机率为40%;父母双方肥胖,其子女发胖的机率为70%。

  2、饮食:摄入热量过多,活动量不足,脂肪大量堆积。

  3、运动量不足:户外活动少,缺乏身体锻炼,导致能量供给与消耗的失衡,常会引起肥胖。

  (二)引起偏瘦的原因:

  1、脾胃不和,消化不良,腹部胀满,没有食欲。

  2、慢性疾病,如贫血、呕吐、腹泻、寄生虫病等, 吃下事物不吸收。

  3、偏食、挑食、厌食,不按时进食,吃零食。

  4、户外活动少,缺乏身体锻炼。

  启发胖学生和瘦学生谈胖瘦给自己的生活、学习和体育锻炼带来的不便。

  三、如何控制肥胖?

  1、控制饮食。在膳食均衡的情况下,适当减少主食,多吃水果和蔬菜。

  2、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如长跑、跳绳等,只要坚持,一定会有效果。

  四、如何控制瘦弱体形?

  1、积极治疗各种慢性病,做到预防为主。

  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按时吃饭,不挑食,不偏食,不厌食。

  3、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增强体质。

  4、师提问:你们觉得该如何控制自己的体形?学生举手发言。

  教师归纳总结: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注意饮食习惯;积极预防治疗疾病

  五、巩固提高:

  1、抢答:自己学到的知识有哪些?

  2、启发:让学生坚持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

  3、教师集体点评,小组互评。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毛毛虫转变为蝴蝶的过程,丰富知识经验。

  2、激发幼儿对“毛毛虫变蝴蝶”这一现象的探索兴趣,并尝试用肢体语言来表达转变的过程。

  【活动重点】掌握毛毛虫变蝴蝶的转化过程。

  【活动难点】了解毛毛虫变蝴蝶的生长过程,会用自己的身体来表达。

  【活动准备】

  蝴蝶成长的ppt课件、蝴蝶成长的视频与图片、音乐《蝴蝶》和《毛毛虫变蝴蝶》、蝴蝶头饰。

  【活动过程】

  一、猜谜的方式引入课题,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教师说谜语,幼儿猜谜。

  谜语:头上两根须,身穿花彩衣,飞在花丛中,快乐又自在。

  2、出示蝴蝶图片师幼一起做律动《蝴蝶》。

  3、引导幼儿观察蝴蝶的外型特征,教师小结。

  二、引导幼儿了解蝴蝶成长的过程。

  1、以美美和丑丑的故事引入,请幼儿猜想丑丑的愿望会实现吗?

  2、观看蝴蝶成长的视频,完整的欣赏蝴蝶的`成长过程。

  3、播放课件,请幼儿回忆蝴蝶成长的的过程(卵——毛毛虫——蛹——蝴蝶)。

  (1)卵:蝴蝶首先做了什么?学一学卵的样子。

  (2)毛毛虫:卵慢慢长大后变成了什么?毛毛虫会干些什么呢?学一学卵怎么变成毛毛虫的。(会吃树叶)

  (3)蛹:毛毛虫长大后会做什么事呢?怎样才能变成蝴蝶呢?学一学蛹的样子(吐丝,在里面变成蝴蝶)

  4、教师请幼儿操作蝴蝶成长过程的图片,进一步加深幼儿记忆。

  5、播放音乐,幼儿用肢体语言来表达转变的过程。

  三、活动延伸。

  1、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

  2、播放音乐,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毛毛虫和蝴蝶出教室。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大意,能描述从滑滑梯上滑下来的感觉。

  2、认读字词:滑梯、爬,感受“爬“的字义,学习使用“爬”。

  3、培养幼儿对语言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大范例

  2、录音机

  3、磁带

  4、字卡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玩滑滑梯吗?你们平时是怎样玩滑滑梯的呢?(引导幼儿相互说说自己是怎样玩滑梯的)

  教师小结

  老师这里也有小朋友在玩滑滑梯,我们一起看看他们是怎么玩的?

  二、引导幼儿观看图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图上有什么?小朋友在玩什么?

  图上的小朋友是怎么样玩滑滑梯的?

  这是什么样的滑梯?谁正在上滑梯?

  他们怎样上滑梯,是不是很着急互相挤推?

  谁正在往下滑,撇撇是什么表情,为什么这样高兴?

  三、学习儿歌。

  今天老师就来和小朋友一起学习儿歌。

  先听老师读一遍

  提问:

  儿歌的名字叫什么?

  出示字卡滑滑梯,引导幼儿认读。

  儿歌里讲到了什么?

  玩滑梯的时候,感觉上滑梯的时候像什么?从滑梯上滑下来的时候像什么?

  玩滑滑梯的`时候怎样才能做到不着急?为什么滑滑梯的时候不能着急?如果你推我挤会有什么危险?

  上滑梯好像什么?

  (出示字卡爬)滑下来好像坐着什么?(出示字卡“飞机”)。

  四、引导幼儿跟着录音学念儿歌。

  老师播放录音,引导幼儿跟着录音一句一句的学念儿歌。

  请幼儿跟着老师学念儿歌。

  活动延伸:

  下课后请幼儿去玩滑滑梯,感受滑滑梯带给小朋友的快乐!

小班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通过幼儿亲自动手实验,发现香烟中含有有毒物质,了解香烟对水的污染,培养幼儿对科学实验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香烟、金鱼、鱼缸。

  三、活动过程

  1.做一做

  (1)金鱼在鱼缸中快乐地游动。

  (2)把香烟泡在水中。

  (3)把金鱼放入泡有香烟的水里。

  (4)金鱼死了。

  2.想一想、说一说

  金鱼放入泡有香烟的`水里,数分钟后金鱼死了。

  请幼儿通过讨论得出:香烟中含有有毒物质,吸烟对身体有害。

  四、活动建议

  1.本篇活动中的实验两人一组进行,结果由幼儿观察说出,教师可做简单小结。

  2.可用蚂蚱做实验:在玻璃缸里放入蚂蚱,用在泡香烟的水中泡过的青菜叶喂它,发现蚂蚱会避开菜叶,并远离菜叶进入睡眠状态(时间需用20分钟左右)。

  3.活动延伸

  (1)创编一个表演游戏,让幼儿进行表演。

  (2)幼儿可在家与父母一起用小蝌蚪做实验。可用小草鱼、小虾等其它小水生动物代替金鱼。香烟水的浓度越大,实验效果越好。

  (3)幼儿可在家里观察、比较吸烟和不吸烟的人,如他们的手指颜色、牙齿颜色、嘴里气味等。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能用简单的语句表达自己喜欢爸爸妈妈的地方。

  2、理解自己爸爸妈妈的喜好。

  3、体验爸爸妈妈对自己的关爱,尝试关心自己的爸爸妈妈。

  活动准备

  1、爸爸妈妈喜欢的东西。

  2、请小朋友回家询问、理解爸爸妈妈喜欢吃的东西,并请他们协助用文字或图画的方式记录下来。

  活动过程

  一、音乐活动《好妈妈》引出主题

  师:你喜欢你的妈妈吗?我们一起随着音乐唱一唱《好妈妈》。

  教师:你喜欢你的爸爸吗?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好爸爸》。

  二、幼儿自主谈论“我喜欢爸爸、妈妈。。。。。。”

  师:小朋友,你喜欢爸爸妈妈的什么地方?

  让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对爸爸、妈妈的认识。

  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的爸爸和妈妈。

  三、教师示范谈论自己的爸爸或妈妈。

  师:我最喜欢我爸爸的双手,爸爸的手臂又长又大,在我小的时候,他常常把我举得高高的,放下来,再举得高高的,再放下来,可好玩了!我可喜欢我的爸爸了!

  四、请幼儿在集体面前谈谈:我喜欢爸爸妈妈。。。。。。

  五、围绕“我的爸爸、我的妈妈”,进一步拓展谈话内容。

  师:你的爸爸妈妈最喜欢吃什么?

  让幼儿出示记录表与同伴交流自己爸爸妈妈喜爱吃的食物。

  师:你的爸爸妈妈喜欢什么东西?

  幼儿展示自己爸爸妈妈喜欢的.东西,并与同伴交流。

  师:你知道爸爸妈妈最喜欢说的话是什么?最喜欢做的是什么事吗?

  六、引导幼儿结合自己谈论自己的爸爸和妈妈。

  师:你知道爸爸妈妈喜欢你什么地方?

  师:你想对爸爸妈妈说什么?

  师:你最喜欢和爸爸妈妈说什么?

  教师可以借助录音机或者文字的方式记录幼儿的想法,鼓励幼儿将自己的心愿告诉自己的爸爸和妈妈,增进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交流。

小班教案 篇7

  设计意图:小班幼儿犹如生活在“大人国”里,他们有着被看作是小不点儿的情感体验。本次活动:根据幼儿心理特点,使幼儿产生情感共鸣,从而促使幼儿更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对于半日活动的安排,我以纲要为指导,尽量做到颗学、合理地安排好小儿的半日活动,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

  晨间活动:自选活动

  晨间谈话:最大的动物和最小的动物

  活动一:

  小不点儿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故事的内容进行猜想

  2.能看到自己的长处和和优点,萌发乐观,自信的情感态度

  活动准备

  1. 挂图13号

  活动过程:

  一, 讨论引出主题小不点

  早上小朋友们想出了很多最大的动物和最小的动物

  现在王老师要问问大家,你们会把最小最小的动物叫做什么?

  二, 倾听故事

  1. 教师讲述故事

  “有一只小猴子,有皮球那么高………他决心去找比他还小的朋友。”

  提问:(1)小小老鼠能不能找到比他还小的`动物了?

  (2)猜猜他会碰到谁?

  2.教师继续讲故事

  提问:小小小甲虫去找比他小的动物了吗?

  三, 说说自己

  1. 在家里你们是不是最小的?有没有人你们是“小不点儿”?

  2. 当别人说你是“小不点儿”时你是生气还是高兴?

  3. 我们周围有大东西也有小东西,各有各的用处,各有各的本领,请你跟大家说说你有什么本领。

  四, 学学小小小甲虫

  我们来学一学他们的样子!(伸伸胳膊说:“没关系,我们总有一天会长大的。”)

  延伸活动:

  小不点在哪儿

  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观察力,巩固一和许多

  2. 爱妈妈的情感,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小小甲虫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 激发幼儿兴趣

  小小小甲虫真神气,你们想不想认识小小小甲虫?

  二. 带领幼儿出活动室

  跟着王老师,到外面找一找小小小甲虫

  三. 幼儿寻找小小小甲虫

  小小小虫就在我们的附近,他们不会跑的太远的,我们仔细的在旁边找一找,等会你要告诉我你找到了几个小小小甲虫。

  四. 送小小甲虫到篮子里

  幼儿早操:

  鼓励每个幼儿都动起来

  喝牛奶

  提醒幼儿喝牛奶时不要挤出来,及时把牛奶袋子和吸管扔进垃圾桶

  活动二

  给小甲虫穿上漂亮的衣裳。

  活动目标:

  1. 练习在小面积内涂色

  2. 体验涂色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甲虫教具 供幼儿上色的小甲虫若干 每人一盒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 出示小甲虫

  小朋友们好我是小小小甲虫的妈妈,我的宝宝们把衣服弄脏了不能穿了,我想请小朋友们帮我的宝宝做一件漂亮的新衣服好吗?

  二, 讨论

  提问:1.我们想想看怎么帮小小小甲虫做一件最最漂亮的衣服?

  2.你会给他穿一件什么颜色的衣服?

  三, 幼儿涂色,教师巡回指导

  1. 提醒幼儿不用混色,

  2. 个别指导涂色能力较差的幼儿

  四, 展示幼儿作品

  小甲虫说:'谢谢大家!我要跟我的小伙伴们一起比一比谁的衣服最漂亮'

  复习游戏:

  老狼老狼几点钟

  活动反思:

  新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科学、合理地安排好小儿的半日活动,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根据这一要求,我合理的利用幼儿园环境,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第一个活动小不点儿中幼儿对于最大最小的动物认识了解的还不多,对于提问还不能积极活跃的去回答。可以在事先做好一定的铺垫,让幼儿多了解一些大动物和小动物,同时可以准备一些大动物和小动物的图片在幼儿回答过程中适时出示,提高幼儿的积极性活跃气氛。同时在活动的部分环节中幼儿主动性体现不够,幼儿应作为活动的主体,可以多给幼儿一些主动表现的机会。并在每个环节中明确要求,培养幼儿的常规。延伸活动带幼儿到外面寻找小小小甲虫,但小小小甲虫藏的地方不够隐蔽,难度过低,幼儿马上就能找到,可以根据本班幼儿的情况将部分小小小甲虫藏到较为隐蔽的地方,增加幼儿寻找的难度,发展幼儿观察能力,更好的体现幼儿的个体差异,第二个活动我设计了美术活动给小甲虫穿上漂亮的衣裳,活动中我用一只“甲虫妈妈”引发幼儿兴趣促使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在没有范画的情况下,让幼儿自己去想象,大胆进行涂色活动

小班教案 篇8

  生成背景:本周我们开展了《太阳公公本领大》这一活动,活动中孩子们都兴趣高昂。为了加深孩子们对太阳的了解,我于是生成了这一活动。

  生成内容: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句讲述太阳的特性、作用,帮助幼儿加深对太阳的了解。

  2、引导幼儿用蜡笔打扮太阳公公。

  活动准备:

  已有太阳的相关知识,蜡笔、纸人手一份,太阳的图片一张。

  活动过程:

  1、出示太阳的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看,谁来做客了啊?

  幼儿:太阳公公。

  2、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回忆太阳的特性和作用。

  教师:那太阳是在哪里的?它是什么样子的?太阳晒在身上有什么感觉?太阳只有一种颜色吗?太阳有几种颜色?

  教师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句讲述太阳的特性。

  教师:请你们想一想太阳

  有些什么样的本领呢?

  教师引导幼儿相互回忆、讨论太阳的`作用。

  教师小结。

  3、引导幼儿打扮太阳公公

  教师:你们喜欢太阳公公吗?你们想不想帮太阳公公打扮的更漂亮点呢?你想怎样打扮太阳公公呢?

  教师引导幼儿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教师示范做画,并交代绘画规则。

  教师先示范一次,后幼儿自由绘画。

  规则:

  (1)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打扮太阳公公;

  (2)尽量将太阳公公打扮的和别人不同;

  (3)注意不将油画棒画到桌子上。

  5、幼儿绘画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将太阳公公打扮的和别人不一样。

  6、展示绘画作品

  活动反思:由于孩子们已经掌握了太阳的相关知识,所以活动中主要是引导幼儿回忆太阳的相关知识和指导孩子们如何将太阳公公“打扮”的更漂亮。活动中孩子们能较好的讲述已有的知识,能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由于小班孩子的知识面较为狭窄,所以在帮太阳公公“打扮”时,孩子们与教师范画的雷同现象或与同伴雷同现象较多,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将太阳公公“打扮”的漂亮的孩子较少。在以后的活动中,应该更多的加强孩子们的自我创造意识。

小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按数取物,以及按实物取数的基本方法。

  2、喜欢数学游戏活动。

  活动准备:

  数学1——5的数学卡片、写有数字1——5的扑克牌的盒子若干、回形针等。

  活动重、难点:引导幼儿初步感知按数取物以及理解按实物取数的基本方法。

  活动过程:

  1、扑克牌进盒:

  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扑克牌都掉到盒子外面来了,请你们按盒子上的数字把它们送回家。“

  教师示范按数放排的方法。

  幼儿按数放牌,教师观察幼儿操作情况,给个别幼儿予以适当的指导。

  引导幼儿运用按物取数的方法互相检查。

  教师对幼儿在操作中所用的方法进行小结:要先看清楚盒子上写的数字是几,在找自己手中与盒子上数字相同的卡片,然后放在一起。

  2、卡片回家:

  ——“请你们从盒子中取出5张卡片,但要从1——5不能重复。”

  幼儿每人从盒子中分别取出从1——5的扑克牌放回到自己的桌子上。

  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用口手一致数数的方法验证自己是否拿对。

  3、扑克牌窗帘:

  教师介绍扑克窗帘的制作方法:

  ——“我们要来做扑克窗帘,请你看着每一条窗帘上的'数字来挂扑克牌,制作窗帘。”

  幼儿依照着来时做的扑克牌窗帘接着做下去,教师注意引导幼儿运用按数取扑克牌的方法进行制作。

  师生共同运用按物取数的方法检查每条窗帘的制作情况。

小班教案 篇10

  设计思路:

  活动玩手偶是结合了小班的主题"有用的小手"设计的集体活动,小班幼儿阶段最喜欢玩弄各种各样的玩具,小班后期幼儿自我表示的欲望明显增强。通过此活动欲培养幼儿简单的扮演能力,激发幼儿用手偶做载体自由创编对话,在以后的区域活动中还能进一步培养小朋友自编自演故事的能力。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手偶扮演,乐意用语言表达手偶的'动作。

  2、体验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人手一只手偶。

  2、音乐:找朋友。

  活动过程:

  一、介绍手偶

  (一)、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玩具朋友,看看他们是谁?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二)、这些玩具朋友有个一起的名字叫手偶

  这些手偶的身体软软的,只能躺着,不会说话,不会动。手偶也想和我们小朋友一样会说话会扮演,他们想找一个喜欢他们、愿意协助他们的朋友,使他们的头、手、身体和小朋友一样都动起来。

  二、尝试手偶的操作方式和简单的动作

  (一)、请每个幼儿选一个喜欢的手偶,试一试怎样帮它的头、两只手都动起来。

  (二)、请幼儿在集体面前介绍自身的方法。

  (三)、教师介绍自身的操作方式

  1、尝试用手偶扮演儿歌

  我们一起来让手偶动起来--"欢迎欢迎,拍拍手""你好你好,点点头""跳一跳。转一转""再见再见,摆摆手"。(幼儿跟学两遍,要求手和嘴一起配合起来)

  2、你也可以试试这个方法,动起来方便吗?(幼儿再次尝试)

  三、用手偶跳朋友舞

  (一)、教师示范扮演朋友舞(左右手各套一个手偶)跳找朋友舞

  (二)、放朋友舞的音乐教师示范跳两遍

  (三)、幼儿找身边的一个手偶朋友,扮演朋友舞。(提升,你找到了谁说你的朋友啊?)

  (四)、我们的朋友真多啊,我们一起去找找外面的朋友一起跳舞。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10

小班教案(经典)09-19

(精选)小班教案09-12

小班教案(精选)07-24

小班教案(经典)07-24

小班教案07-20

小班教案[精选]07-22

(经典)小班教案08-02

小班教案【精选】07-31

小班教案(精选)07-30